诗经的相关资料 背景知识 诗经的有关知识

\u8bd7\u7ecf \u7684\u6587\u5316\u80cc\u666f

\u300a\u8bd7\u7ecf\u300b\u7684\u4ea7\u751f\u8ddf\u5468\u4eba\u7684\u793c\u4e50\u6587\u5316\u7684\u4ea7\u751f\u6709\u7740\u5bc6\u5207\u7684\u8054\u7cfb\uff0c\u5b83\u672c\u8eab\u5c31\u662f\u793c\u4e50\u6587\u5316\u7684\u4ea7\u7269\u3002
\u300a\u8bd7\u7ecf\u300b\u4ea7\u751f\u7684\u6587\u5316\u80cc\u666f\uff0c\u7edd\u4e0d\u662f\u7f16\u4e00\u672c\u8bd7\u96c6\u90a3\u4e48\u7b80\u5355\u7684\u4e8b\u3002\u5728\u73b0\u5728\u6211\u4eec\u8981\u7f16\u4e00\u90e8\u8bd7\u96c6\uff0c\u53ef\u4ee5\u8bf4\u5feb\u5219\u4e00\u4e2a\u793c\u62dc\uff0c\u6162\u5219\u4e00\u4e24\u4e2a\u6708\uff0c\u4e24\u4e09\u4e2a\u6708\uff0c\u7f16\u4e00\u672c\u8bd7\u9009\uff0c\u90a3\u662f\u5f88\u5bb9\u6613\u529e\u5230\u7684\u3002
\u4f46\u662f\u5728\u90a3\u4e2a\u65f6\u4ee3\u975e\u5e38\u96be\uff0c\u800c\u4e14\u5728\u90a3\u4e2a\u65f6\u4ee3\u7f16\u4e00\u672c\u300a\u8bd7\u7ecf\u300b\u8fd9\u6837\u7684\u8bd7\u96c6\uff0c\u7edd\u4e0d\u662f\u7b80\u5355\u5730\u7528\u6765\u5a31\u4e50\u7684\uff0c\u800c\u662f\u6709\u653f\u6cbb\u7684\u610f\u4e49\u3001\u6587\u5316\u7684\u610f\u4e49\u3002
\u5468\u4eba\u5145\u5206\u5730\u53d1\u6325\u4e86\u4e50\u7684\u529f\u80fd\uff0c\u4ee5\u300a\u8bd7\u7ecf\u300b\u4f5c\u4e3a\u5a92\u4ecb\uff0c\u5168\u9762\u5730\u5ba3\u4f20\u63a8\u5e7f\u793c\u4e50\u5236\u5ea6\uff0c\u5e76\u53d6\u5f97\u4e86\u6210\u529f\u3002
\u540e\u6765\u4e50\u8c31\u5931\u4f20\u4e86\uff0c\u4f46\u662f\u300a\u8bd7\u7ecf\u300b\u4ee5\u5176\u4e30\u5bcc\u7684\u5185\u5bb9\u3001\u548c\u8c10\u7684\u97f5\u5f8b\u3001\u611f\u4eba\u7684\u5f62\u8c61\u3001\u6df1\u9042\u7684\u601d\u60f3\u4e3a\u540e\u4eba\u6240\u559c\u7231\u5e76\u4f20\u627f\u81f3\u4eca\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ff1a
\u5468\u4eba\u80fd\u591f\u5728\u4e0a\u4e0b\u4e94\u516d\u767e\u5e74\u4e2d\u7f16\u7e82\u6210\u8fd9\u4e48\u4e00\u90e8\u4f1f\u5927\u7684\u8bd7\u96c6\uff0c\u8fd9\u5728\u5f53\u65f6\u8bed\u8a00\u3001\u6587\u5b57\u3001\u97f3\u97f5\u5c1a\u672a\u7edf\u4e00\uff0c\u4ea4\u901a\u4fe1\u606f\u6781\u4e0d\u53d1\u8fbe\u3002
\u751a\u81f3\u6574\u4e2a\u56fd\u5bb6\u90fd\u5904\u4e8e\u4e00\u4e2a\u5f88\u677e\u6563\u7684\u8054\u90a6\u653f\u6743\u65f6\u4ee3\u7684\u5c40\u9762\u4e0b\uff0c\u8fd9\u90e8\u8bed\u8a00\u7edf\u4e00\u3001\u97f3\u97f5\u4e00\u81f4\u3001\u7ed3\u6784\u5b8c\u5584\u7684\u300a\u8bd7\u7ecf\u300b\u80fd\u591f\u4ea7\u751f\u5e76\u6d41\u4f20\u4e0b\u6765\uff0c\u8fd9\u672c\u8eab\u5c31\u662f\u4e00\u4e2a\u5947\u8ff9\u3002
\u8fd9\u4e2a\u5947\u8ff9\u7684\u521b\u4f5c\u8005\u5c31\u662f\u5468\u516c\u3002\u4ed6\u4eec\u9996\u5148\u662f\u6536\u96c6\u8bd7\u6b4c\uff0c\u7136\u540e\u662f\u6574\u7406\u8bd7\u6b4c\uff0c\u7528\u7edf\u4e00\u7684\u97f3\u97f5\u3001\u6587\u5b57\u53bb\u6539\u9020\u8bd7\u6b4c\uff0c\u6700\u540e\u628a\u5b83\u63a8\u5e7f\u51fa\u6765\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8bd7\u7ecf

\u6709\u5173\u8bd7\u7ecf\u7684\u77e5\u8bc6

1、诗经的相关资料

《诗经》是产生在二千五百余年以前,我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我国古代诗歌开端,对研究我国古文学史、古代历史,尤其研究古代诗歌史,是非常重要的资料。从我国诗歌发展史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搜集了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的诗歌,反映了我国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最后编定成书在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诗经》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经”的名字是战国时加上的。

根据《史记》记载,编定之前原有古诗三千多首,经过孔子删定留下“可施于礼仪”的三百零五篇。《诗经》都是合乐的唱词,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现存三百零五篇。

2、诗经的背景知识

《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

扩展资料:

《诗经》成书以后,广为流传。虽然后来遭了秦火,但由于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汉初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

齐、鲁、韩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毛诗”虽然晚出,在西汉也未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1、相关资料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2、诗经的创作背景

《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

西周取代殷商,经济制度的发生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扩展资料:

《诗经》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1、《诗经》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至此,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如屈原、汉乐府诗缘事而发、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等,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如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李白、白居易等。

3、比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 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诗经》是产生在二千五百余年以前,我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我国古代诗歌开端,对研究我国古文学史、古代历史,尤其研究古代诗歌史,是非常重要的资料。从我国诗歌发展史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搜集了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的诗歌,反映了我国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最后编定成书在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诗经》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经”的名字是战国时加上的。 根据《史记》记载,编定之前原有古诗三千多首,经过孔子删定留下“可施于礼仪”的三百零五篇。孔子删诗之说虽不一定可信,但保存在《诗经》里的诗歌,可以肯定是经过统治者的选择和删改的。《诗经》都是合乐的唱词,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现存三百零五篇。《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对研究我国古文学史、古代历史,尤其研究古代诗歌史,是非常重要的资料。更是文学宝库大浪淘沙后的精品,王老师谈到历史背景不得不介绍,独辟蹊径,有新意,有深意.,《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备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

《诗经》成书以后,广为流传。虽然后来遭了秦火,但由于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汉初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毛诗”虽然晚出,在西汉也未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诗经 [shī jīng]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4个义项
展开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1][2]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3]

书名
《诗经》
又名
《诗》,《诗三百》,《毛诗》,《三百篇》
作者
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外文名
The Book of Songs
作品年代
周朝
热点关注
解读 最美不过《诗经》
多少情深意切,棒打鸳鸯,几多怨恨,几多情深。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2018-05-31
成书过程
名称由来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4]。“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5]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6]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产生年代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7]
《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关于《大雅》这十八篇的创作年代,各家说法不同:郑玄认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时代的诗,《生民之什》从《生民》至《卷阿》八篇为周公、成王之世诗。朱熹认为:“正《大雅》……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但均认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诗。[8]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9]
创作者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如十五国风。[10]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尚书》记载,《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11][12]
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10]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传承历史
据说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首之多,后来只剩下311首(其中有六首笙诗有目无诗)。孔子编纂诗经之后,最早明确记录的传承人,是“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他对诗的领悟力最强,所以由其传诗。
汉初,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流传,而今只剩外传10卷。现今流传的诗经,是毛公所传的毛诗。[10]
内容简介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10]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10]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13]
风篇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19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桧即“郐”kuài)、曹风4篇、豳(bīn)风7篇。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扩展阅读:诗经中的女孩灵动名字 ... 兔宝宝带诗字的名字 ... 简约干净名字 ... 取自诗经的惊艳名字 ... 好听稀少独特的名字 ... 诗经最美小女孩的诗句 ... 美哉诗经创作背景 ... 藏在诗经楚辞里的唯美名字 ... 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