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韵律 古诗词的韵律美

\u4ec0\u4e48\u662f\u8bd7\u8bcd\u7684\u97f5\u5f8b

\u4ec0\u4e48\u662f\u8bd7\u6b4c\u97f5\u5f8b\uff1f

\u8bd7\u8bcd\u4e2d\u8bb2\u7a76\u201c\u968f\u5f8b\u62bc\u97f5\u201d\u3001\u201c\u968f\u8c03\u5219\u97f5\u201d\uff0c\u8bf4\u660e\u4e86\u8bd7\u8bcd\u4e2d\u7528\u97f5\u4e0e\u4e50\u66f2\u7684\u201c\u5f8b\u201d\u201c\u8c03\u201d\u5bc6\u5207\u76f8\u5173\u3002\u672c\u6587\u4ece\u97f3\u4e50\u5b66\u7684\u89d2\u5ea6\u4ee5\u5404\u7c7b\u8bd7\u8bcd\u4e3a\u4f8b\uff0c\u7ed3\u5408\u53e4\u5178\u8bd7\u6b4c\u7684\u6c49\u8bed\u7279\u70b9\uff0c\u4e86\u89e3\u4e2d\u56fd\u53e4\u8bd7\u8bcd\u7684\u97f5\u5f8b\u7f8e\u3002

\u53e4\u5178\u8bd7\u6b4c\u6c49\u8bed\u7279\u70b9\u97f5\u5f8b\u7f8e\u8bd7\u6b4c\u4e0e\u97f3\u4e50\u662f\u59ca\u59b9\u827a\u672f\uff0c\u4e8c\u8005\u5728\u5851\u9020\u5f62\u8c61\uff0c\u53cd\u6620\u73b0\u5b9e\u65b9\u9762\uff0c\u65e2\u6709\u76f8\u63a5\u8fd1\u7684\u4e00\u9762\uff0c\u53c8\u5404\u6709\u4e00\u5b9a\u7684\u7279\u6b8a\u6027\u3002\u524d\u8005\u4e3a\u8bed\u8a00\u7684\u827a\u672f\uff0c\u4e3b\u8981\u901a\u8fc7\u8bed\u8a00\u548c\u7528\u4ee5\u89e3\u91ca\u6982\u5ff5\u7684\u8bcd\u6c47\u3001\u8a00\u8bed\u4ee5\u5851\u9020\u5f62\u8c61\uff0c\u6292\u5199\u611f\u60c5\uff1b\u540e\u8005\u4e3a\u58f0\u97f3\u827a\u672f\uff0c\u4e3b\u8981\u4f9d\u9760\u4e50\u97f3\u7684\u9ad8\u4e0b\u3001\u957f\u77ed\u3001\u8f7b\u91cd\u3001\u7f13\u6025\u4ee5\u53ca\u97f3\u8272\u7b49\u8868\u73b0\u624b\u6bb5\uff0c\u4f9d\u9760\u5355\u97f3\u5728\u5355\u4f4d\u65f6\u95f4\u4e2d\u8fd0\u52a8\u53d1\u5c55\u6240\u9020\u6210\u7684\u5404\u79cd\u8282\u594f\u3001\u548c\u58f0\uff0c\u6784\u6210\u65cb\u5f8b\uff0c\u5f62\u6210\u97f3\u54cd\u7ed3\u6784\uff0c\u8fdb\u884c\u4e50\u97f3\u9020\u578b\uff0c\u4ee5\u8868\u8fbe\u6027\u60c5\uff0c\u63cf\u5199\u5bf9\u8c61\u3002\u5728\u53e4\u8bd7\u8bcd\u4e2d\uff0c\u4e8c\u8005\u6709\u76f8\u4e92\u4f9d\u8d56\uff0c\u76f8\u4e92\u5f70\u663e\u827a\u672f\u9b45\u529b\u7684\u5173\u7cfb\u3002

\u4e00\u3001\u53e4\u8bd7\u8bcd\u4e0e\u97f3\u4e50\u76f8\u5f97\u76ca\u5f70\u7684\u97f5\u5f8b\u4e4b\u7f8e

1.\u53e4\u8bd7\u8bcd\u7684\u97f5\u5f8b

\u53e4\u8bd7\u8bcd\u7684\u97f5\u5f8b\u201c\u5982\u4e50\u4e4b\u548c\uff0c\u65e0\u6240\u4e0d\u8c10\u201d\uff0c\u8fd9\u662f\u7531\u4e8e\u53e4\u4eba\u505a\u8bd7\u5341\u5206\u8bb2\u7a76\u7528\u97f5\u3002\u201c\u58f0\u97f5\u534f\u548c\uff0c\u66f2\u5e94\u91d1\u77f3\u201d\uff0c\u5373\u505a\u8bd7\u8981\u7528\u97f5\uff0c\u97f5\u7684\u4f5c\u7528\u4e0d\u4ec5\u5728\u4e8e\u80fd\u4f7f\u66f2\u8c03\u548c\u8c10\uff0c\u4e14\u80fd\u591f\u914d\u4e50\u5668\u6f14\u594f\u3002\u4f5c\u4e3a\u4e2d\u56fd\u6700\u65e9\u7684\u8bd7\u6b4c\u603b\u96c6\uff0c\u300a\u8bd7\u7ecf\u300b\u7684\u53e5\u6cd5\u548c\u7528\u97f5\u5f88\u5927\u7a0b\u5ea6\u4e0a\u51b3\u5b9a\u7740\u8bd7\u6b4c\u7684\u97f5\u5f8b\u3002\u300a\u8bd7\u7ecf\u300b\u865a\u5b9e\u8bcd\u7684\u8fd0\u7528\u5de7\u5999\u548c\u8c10\uff0c\u541f\u5531\u8d77\u6765\u6717\u6717\u4e0a\u53e3\u3001\u97f5\u5473\u65e0\u7a77\u3002\u8bb2\u6c42\u7528\u97f5\u8282\u594f\u53d8\u5316\uff0c\u4f7f\u8bd7\u6b4c\u4f18\u7f8e\u52a8\u542c\u3001\u5bcc\u4e8e\u53d8\u5316\uff0c\u8bd7\u8bcd\u7684\u6291\u626c\u987f\u632b\uff0c\u4e5f\u5904\u5904\u5f70\u663e\u7740\u97f3\u4e50\u7f8e\u3002

2.\u4ee5\u300a\u9648\u98ce\u00b7\u6708\u51fa\u300b\u4e2d\u201c\u516e\u201d\u5b57\u7684\u7528\u97f5\u4e3a\u4f8b\u5206\u6790

\u201c\u6708\u51fa\u768e\u516e\uff0c\u4f7c\u4eba\u50da\u516e\uff0c\u8212\u7a88\u7ea0\u516e\uff0c\u52b3\u5fc3\u6084\u516e\uff01\u6708\u51fa\u7693\u516e\u3002\u4f7c\u4eba\u5012\u516e\u3002\u8212\u5fe7\u53d7\u516e\u3002\u52b3\u5fc3\u9990\u516e\u3002\u6708\u51fa\u7167\u516e\uff0c\u4f7c\u4eba\u71ce\u516e\uff0c\u8212\u592d\u7ecd\u4e4b\uff0c\u52b3\u5fc3\u60e8\u4e4b\u3002\u201d\u8fd9\u9996\u8bd7\u6292\u60c5\u8272\u5f69\u53ca\u5176\u6d53\u90c1\uff0c\u97f5\u5473\u96c6\u4e2d\u4f53\u73b0\u4f9d\u6258\u4e86\u5c3e\u90e8\u201c\u516e\u201d\u5b57\u7684\u8fd0\u7528\uff0c\u5176\u97f5\u5728\u201c\u516e\u201d\u7684\u524d\u4e00\u5b57\u4e0a\uff1a\u768e\u3001\u50da\u3001\u7ea0\u3001\u6084\uff1b\u7693\u3001\u5012\u3001\u53d7\u3001\u9990\uff1b\u50da\u3001\u7ecd\u3001\u60e8\u3002\u5b54\u9896\u8fbe\u5728\u300a\u5173\u96ce\u300b\u8bd7\u540e\u758f\u4e2d\u8bf4\uff1a\u8bd7\u4e4b\u5927\u4f53\uff0c\u5fc5\u987b\u4f9d\u97f5\u3002\u5176\u6709\u4e56\u8005\uff0c\u53e4\u4eba\u4e4b\u97f5\u4e0d\u534f\u8033\u3002\u4e4b\u516e\u77e3\u4e5f\u4e4b\u7c7b\uff0c\u53d6\u4ee5\u4e3a\u8f9e\uff0c\u867d\u5728\u53e5\u4e2d\uff0c\u4e0d\u4ee5\u4e3a\u4e49\uff0c\u6545\u5904\u672b\u8005\uff0c\u7686\u5b57\u4e0a\u4e3a\u97f5\u4e4b\u9996\u2026\u2026\u6b64\u7b49\u7686\u5b57\uff0c\u4e0a\u4e3a\u97f5\uff0c\u4e0d\u4e3a\u4e49\u4e5f

押韵、四声、平仄名词解释
1)【押韵】也叫叶韵(音协)、协韵

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简单的理解就是现代汉语里同韵母的字。
但凡是诗,都讲究押韵的,纵然是现代诗,没有定性要求,但大凡是好的、优美的现代诗,都有押韵。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韵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它可以构成声音的回环,也就是形成一种音乐美,读起来很通顺。
不单是诗,很多相声里的段子、平常的顺口溜,还有一些格言里的句子,它都有押韵。

如: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犸。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经典绕口令》(a韵)
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莫生气歌》(i、ü的韵)

当然了,韵也有严格与宽泛之分。在古诗里面,上诉的“来”和“彩”不能通押(通押:也就是互相押韵的意思),而近体诗对韵的要求又要比古体诗细致的多。至于没有押韵的文言文诗,那就只能列为自由诗一类了。

2)【四声】

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在的普通话里,入声已经消失,平声分为阴阳,成为新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通俗的说就是: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而原来的入声字则分别转入了后来四个声调里面去了。

所以在我们研读古代文人的作品或者学习古诗词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个声调的变化,有些我们现在读一声、二声的字,以前是入声。
(入声,短促、音调高,现下很多方言里都能体会,如:白、屋、月、读、夕等。)
如:杜甫《春夜喜雨》最后一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湿这个位置,是不能用平声字的,而湿字刚好就是古入声字。

3)【平仄】

所谓平,指的就是旧四声里面的平声(包括新四声的一声、二声);所谓仄,就是“不平”的意思,也就是上、去、入三声(新四声的三声、四声)。

比如五言绝句的一种句式:平平仄仄平。
这个意思是:这五个字必须先两个平声,再两个仄声,然后一个平声。
如:黄河入海流。

现存最早的一部诗韵,是《广韵》,《广韵》的前身是《切韵》,宋代时期,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是为“平水韵”,清代改称“平水韵”为“佩文诗韵”。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用的韵,所以唐人用韵,实际上也就是用平水韵。平水韵共106部,如下: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29韵: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音语),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音闪),十六铣,十七篠(音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音现)。
去声30韵:
一送,二宋,三绛,四寘(音制),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音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音个),二十二祃(音骂),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17韵: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辑,十五合,十六枼(音叶,古同叶),十七洽。

注:
a.上平声、下平声是因为平声字多,而分为平声上卷和平声下卷的意思,跟阴平、阳平不能类比。
b.一东的意思是:第一个韵部,为东字部,它还包括了同、童、空等等。
c.一东、二冬等等这样类似的,为什么分成两个韵部,我估计只有天晓得了,最有说服力的说法就是说很早的时候读音是不一样的,也就分成了两个韵部。

举个例子:李益《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按普通话来看,“期”和“儿”,明显不能通押;但是古代汉语“期”念“qí”,“儿”念“ní”,这样就可以通押了(现在的上海话也是如此)。它们都是属于上卷第四韵部支字部。

2【古体诗的韵】

古体诗用韵较宽,可以用平水韵,也可以用更宽的韵,即以邻韵合用。
古体诗也一定要押韵,但是它不止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上去声韵(且上去通押)和入声韵。(上去通押,下文再作解释)

依一般情况看来,平上去三声各可分为十五类,如下表:
第一类: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第二类: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第三类:平声支微齐;上声尾荠;去声实未霁。
第四类: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第五类:平声佳灰;上声蟹贿,去声泰卦队。
第六类:平声真文及元半;上声轸吻及阮半;去声震问及愿半。
第七类:平声寒删先及元半;上声旱潸铣及阮半;去声翰谏霰及愿半。
第八类:平声萧肴豪;上声篠巧皓;去声啸效号。
第九类:平声歌;上声哿;去声个。
第十类:平声麻;上声马;去声禡。
第十一类:平声庚青;上声梗迥;去声敬径。
第十二类:平声蒸。
第十三类:平声尤;上声有;去声宥。
第十四类: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
第十五类:平声覃盐咸;上声感俭豏;去声勘艳陷。
入声可分为八类:
第一类:屋沃。
第二类:觉药。
第三类:质物及月半。
第四类:曷黠屑及月半。
第五类:陌锡。
第六类:职。
第七类:缉。
第八类:合叶洽。

这个表什么意思呢?比如第一类,把平水韵的一东二冬,合二为一,可以通押了。
而上去通押的意思,用第一类来说明,就是:上声董肿和去声送宋,平水韵中这四个韵部的字都可以通押了。
但是任何声调都不能和入声通押!

1【入律的古风】

古体诗就五言和七言的三字脚(句末三字)来说,有: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四种格式。
如:开荆扉、吟松风、河星稀,这都是古风三字脚。

但是不普遍,也没有全部遵循,有很多反例,所以只能算是一种说法。

而这里要说的是一种入律的古风,其特点是:
a.全诗用律句(指后文中格律诗的基本句型),或基本上用律句;(通常是七言)

b.换韵,而且往往是平仄韵交替。
c.往往是四句一换韵,换韵后第一句入韵,全诗好像是许多首不同韵的七绝的组合。
王维的《桃源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都属于入律的古风,这里为篇幅所限,不具引。

2【体诗的正格、变格及拗救】

2.1[正格(五言律诗为例)]

(0表示可平可仄,1表示平,2表示仄,A表示平声韵)
五言律诗一共四个句型。

仄起仄收:22112(12112)
平起平收:11221
平起仄收:11122(21122)
仄起平收:22211(12211)

这么写其实是为了突出两个重要的地方:
a.一三四句的首字都可平可仄,只有第二句不行。
b.左边的格律,是最标准且最正规的,但是括号里的也是完全允许的。

所以这四个句型可以合并成:02112、11221、01122、02211。
第二句型的首字如果用了仄声,这是近体诗的大忌,叫做“犯孤平”,孤平的理解众说纷纭,但是意思是一样。
我的理解是:其他句,首字不管是平还是仄,都还是有两个连续平声的存在,而这一句,首字一旦用仄声,就没有连续的平声了。所以谓之“孤平”。

由于韵脚是平声,且放在偶数句,再加上句子的对应关系(专业术语叫:黏、对,有意者可以看后面得出来的四种正格的每句第二字,能找出规律,这里不深入说明),所以律诗的前四句,得到了两种排列方式。

02112,1122A。01122,0221A。或01122,0221A。02112,1122A。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或: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然后各自再补上一组,就得到了律诗两种最标准的平仄格式。

首句仄起仄收式:
02112,1122A。
01122,0221A。
02112,1122A。
01122,0221A。

首句平起仄收式:
01122,0221A。
02112,1122A。
01122,0221A。
02112,1122A。

这两种格式的首句换成平收式,于是又得到律诗的另外两种平仄格式。

首句仄起平收式:
0221A,1122A。
01122,0221A。
02112,1122A。
01122,0221A。

首句平起平收式:
1122A,0221A。
02112,1122A。
01122,0221A。
02112,1122A。

以上便是五言律诗最基本的四种格律,我说前两种“标准”,只是因为它的对仗非常工整,其实四种都是正规的,都叫正格。(后两种,也可以算是前两种的变格,不过后来诗人用的很普遍,便视为正格)

而七言律诗,则是在四种句型前分别加两个字,即:

0102112
0211221
0201122
0102211

通过类似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四种格律,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分别是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的上半部分,也可以类比之,这里就不赘述了。】

押韵的位置,已经用A标出,但是后两种格式下的首句押韵,可以用邻韵,这叫做借韵。(这里为什么规定宽了些,因为本来首句用其他句式是不用押韵的,当然,也押不了韵)

如: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同、中,是一东韵部的,峰是邻韵二冬韵部的。

2.2[变格(绝句为例)]

(0表示可平可仄,1表示平,2表示仄,A表示平声韵)

(02)01122,(01)0221A。
(01)02112,(02)1122A。

用上面这个格式的绝句举例说明,变格一共有四种(一说有五种,但是可以算特例,最好不要用)

1)第一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以平声为正格、仄声为变格。但是有一个条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不能再可平可仄,一定要平,也即是:(02)11222。
(这里也可以用我之前对“孤平”的说法来理解,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想法:如果不用平的话,也就没有连续的平声了)

如:常建《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上一句的“悦”字处本该是平声,变格成了仄声;“山”字处则一定要用平声。

2)第一句中五言第三四字(七言第五六字)互换。和上面一样,也有一个条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不能再可平可仄,一定要平。
即变成:(02)11212。且出现于绝句(律诗)的第三句(七句)为常。还是类比去理解。

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故”“乡”二字平仄对调。

3)第四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以仄声为正格、平声为变格。

如杜甫《登楼》: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梁”字宜仄而平。

4)第三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以平声为正格、仄声为变格。这种情况很少见,如果出现的话,往往会和第三种情况同时用。即下一句的同一位置改仄为平来补偿,这称为“拗救”,后文细讲。

如: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一”字宜平而仄。(“一”、“别”为古入声)

5)第二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如果改仄为平,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上文说了这是古风的特点,作近体诗时视为一种禁忌。(但是有罕见的特例中的特例,所以这第五种到底有没有还待商榷)

2.3[拗救]

拗,也就是出律的意思,不合格律的句子称为“拗句”。
拗救有三种情况,而且都是出现在一联中。(用五言为例)

02112,1122A。(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小拗救:即指上文说的变格的第四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的合用。此拗救可救可不救。
如: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孟”字处本该平,用了仄,所以在本该仄的“天”字处用了平声。

2)大抝救:出句中第四字拗(平而为仄),必须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字作为补偿。
即:02122,1112A。
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注:不,乃古入声)
“不”字处本该平,用了仄,所以必须在本该仄的“吹”字处用平声。

3)孤平拗救:前面说的犯孤平的句子:2122A(仄平仄仄平),可以在本句中将第三个字改为平声作为补救。即:2112A(仄平平仄平)。

而在许多情况下,孤平拗救是和其他两种同时使用的(甚至三种一起)。即原句变成:02222,2112A。
如:
杜甫《藩剑》中首联:至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珠”字的平声,分别救了本句的“又”,出句的“自”、“僻”。

现在通用的是押平水韵。宋代时期,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是为“平水韵”,清代改称“平水韵”为“佩文诗韵”。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用的韵,所以唐人用韵,实际上也就是用平水韵。平水韵共106部,如下: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29韵: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音语),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音闪),十六铣,十七篠(音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音现)。
去声30韵:
一送,二宋,三绛,四寘(音制),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音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音个),二十二祃(音骂),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17韵: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辑,十五合,十六枼(音叶,古同叶),十七洽。

最早的中国诗歌并没有格律的限制,到了唐朝,由于以诗歌作为科举的手段,出现了对音韵句法的严格规定,称为格律。自此,中国古典诗词在形式上和艺术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诗词格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音调、用韵、章法。其中以音调最为重要。学习和了解诗词格律对我们的创作来说是很重要的。诗词格律:格律通则 韵 四声 平仄 对仗诗律:诗律浅说 近体诗平仄规则 诗的种类 律诗的韵 律诗的平仄⑴ 律诗的平仄⑵ 律诗的对仗 绝句 古体诗⑴ 古体诗⑵ 诗韵举要 诗韵举要2词律: 词格律 词学名词释义 词的种类 词谱 词韵 词的平仄 词的对仗 常用词谱 白香词谱 词韵简编 词韵举要 词谱举要2平水韵部 格律术语简释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诗词的节奏

  • 浠涔堟槸璇楄瘝鐨闊靛緥
    绛旓細鍙跺湥闄躲婂剷涔嬨嬪崄浜:鈥滃ス鐨勮偐鑳屾湁闊靛緥鍦版尝鍔ㄧ潃銆傗璇楄瘝鏈璇楄瘝鍒涗綔瑕侀噸瑙嗚壓鏈,骞堕噸鍑犱釜鏂归潰,鍏朵腑涔嬩竴灏辨槸鈥滈煹寰嬧,瑕佽绌跺瓧璇嶇殑鎼厤銆侀煶璋冪殑鍜岃皭,鍦ㄨ繖浜涙柟闈,鍙や汉鏈夎澶氱簿杈熺殑璁鸿堪,甯歌鏈夈婅瘲鍝併嬨併婅瘝鍝併嬨併婃洸鍝併嬬瓑銆偮 璇楄瘝鐨勯煹寰嬭皥鍒拌瘲璇嶇殑闊靛緥,澶ц嚧鍖呮嫭涓変釜鏂归潰鐨勫唴瀹:涓鏄钩浠,鐢卞崡鍖楁湞鏃舵湡鐨勬矆绾...
  • 鍙璇楄瘝闊靛緥鎸囦粈涔?
    绛旓細璇楄瘝鐨闊靛緥,澶ц嚧鍖呮嫭涓変釜鏂归潰鐨勫唴瀹癸細涓鏄钩浠,鐢卞崡鍖楁湞鏃舵湡鐨勬矆绾︾瓑棣栧厛鎻愬嚭,鍦ㄧ洓鍞愪互鍚庣殑鏍煎緥璇椾腑寰楀埌骞挎硾搴旂敤,涓昏鏄绌跺钩澹板拰浠勫0鐨勫崗璋.浜屾槸瀵瑰伓,鍦ㄩ煹鏂囩壒鍒槸鏍煎緥璇椾腑,瀵瑰鍋剁殑宸ュ阀鏄姹傛瘮杈冧弗鐨,璇楄瘝涓竴鑸槸鍙ュ,鍦ㄨ祴鍜屽叓鑲℃枃涓繕鏈夊鍙ュ鍜屾瀵.涓夋槸鎶奸煹,鎸囧悓闊电殑瀛楀湪閫傚綋鐨勫湴鏂癸紙涓鑸...
  • 鍙よ瘲闊靛緥鏈夊摢浜
    绛旓細鑰屼笖鍙互璇存槑鍞愬畫寰嬭瘲鐨勭敤闊.璇楅煹鍏辨湁106涓煹锛氬钩澹30闊,涓婂029闊,鍘诲030闊,鍏ュ017闊.寰璇椾竴鑸彧鐢ㄥ钩澹伴煹.涓婂钩澹15闊碉細涓涓 浜屽啲 涓夋睙 鍥涙敮 浜斿井 鍏奔 涓冭櫈 鍏綈 涔濅匠 鍗佺伆 鍗佷竴鐪 鍗佷簩鏂 鍗佷笁鍏 鍗佸洓瀵 鍗佷簲鍒犱笅骞冲015闊碉細涓鍏 浜岃惂 涓夎偞 鍥涜豹 浜旀瓕 鍏夯 涓冮槼 鍏簹 涔濋潚 鍗佽捀 鍗佷竴灏 鍗...
  • 璇楄瘝闊靛緥
    绛旓細涓涓滐紝浜屽啲锛屼笁姹燂紝鍥涙敮锛屼簲寰紝鍏奔锛屼竷铏烇紝鍏綈锛屼節浣筹紝鍗佺伆锛屽崄涓鐪燂紝鍗佷簩鏂囷紝鍗佷笁鍏冿紝鍗佸洓瀵掞紝鍗佷簲鍒犮備笅骞冲015闊锛氫竴鍏堬紝浜岃惂锛屼笁鑲达紝鍥涜豹锛屼簲姝岋紝鍏夯锛屼竷闃筹紝鍏簹锛屼節闈掞紝鍗佽捀锛屽崄涓灏わ紝鍗佷簩渚碉紝鍗佷笁瑕冿紝鍗佸洓鐩愶紝鍗佷簲鍜搞備笂澹29闊碉細涓钁o紝浜岃偪锛屼笁璁诧紝鍥涚焊锛屼簲灏撅紝鍏锛屼竷楹岋紙闊宠锛夛紝...
  • 璇楄瘝鐨闊靛緥鏄粈涔?
    绛旓細鎸璇楄瘝涓殑骞充粍鏍煎紡鍜屾娂闊佃鍒欍傚紩鐢充负闊冲搷鐨勮妭濂忚寰嬨傘婃棫鍞愪功路鍏冪ü浼犮:鈥滄濇繁璇繎,闊靛緥璋冩柊,灞炲鏃犲樊,鑰岄鎯呭疀鐒躲傗 鍙跺湥闄躲婃父浜嗕笁涓箹銆:鈥滃惉婀栨尝鎷嶅哺,鎸哄崟璋,鍙槸鏈夐煹寰嬨傗 2銆佹寚鏌愪簺鐗╀綋杩愬姩鐨勫潎鍖鐨勮妭寰嬨傚彾鍦i櫠銆婂剷涔嬨嬪崄浜:鈥滃ス鐨勮偐鑳屾湁闊靛緥鍦版尝鍔ㄧ潃銆傗濅簩銆佽瘲璇嶇殑闊靛緥:璋堝埌璇楄瘝鐨勯煹寰,...
  • 涓浗鍙や唬璇楄瘝鍦闊靛緥涓婄殑鐢ㄦ硶
    绛旓細璋堝埌璇楄瘝鐨闊靛緥,澶ц嚧鍖呮嫭涓変釜鏂归潰鐨勫唴瀹:涓鏄钩浠,鐢卞崡鍖楁湞鏃舵湡鐨勬矆绾︾瓑棣栧厛鎻愬嚭,鍦ㄧ洓鍞愪互鍚庣殑鏍煎緥璇椾腑寰楀埌骞挎硾搴旂敤,涓昏鏄绌跺钩澹板拰浠勫0鐨勫崗璋冦備簩鏄鍋,鍦ㄩ煹鏂囩壒鍒槸鏍煎緥璇椾腑,瀵瑰鍋剁殑宸ュ阀鏄姹傛瘮杈冧弗鐨,璇楄瘝涓竴鑸槸鍙ュ,鍦ㄨ祴鍜屽叓鑲℃枃涓繕鏈夊鍙ュ鍜屾瀵广備笁鏄娂闊,鎸囧悓闊电殑瀛楀湪閫傚綋鐨勫湴鏂(涓鑸槸鍋滈】...
  • 璇楄瘝寰寰璁茬┒闊靛緥,閭d箞璇楄瘝璁茬┒鍝簺闊靛緥鍛?
    绛旓細璇椾汉鍦璇楄瘝涓敤闊碉紝鍙仛鎶奸煹銆傛墍璋撴娂闊碉紝灏辨槸鎶婂悓闊甸儴鐨勪袱涓垨鏇村鐨勫瓧鏀惧埌鍚屼竴浣嶇疆涓婏紝杩欑鍚岄煹閮ㄥ瓧鍦ㄥ悓涓浣嶇疆涓婄殑閲嶅锛屽彲浠ユ瀯鎴愪簡澹伴煶鐨勫洖鐜紝浣夸綔鍝佸0闊佃皭鍜岋紝涔熸柟渚胯蹇嗐傛娂闊垫墍鎶肩殑鈥滈煹瀛椻濋氬父閮芥槸鏀惧湪鍙ュ瓙鐨勫熬绔紝鎵浠ュ張绉伴煹鑴氥傛瘮濡傦細鈥 绾㈣眴鐢熷崡鍥斤紝鏄ユ潵鍙戝嚑鏋濄 鎰垮悰澶氶噰鎾凤紝姝ょ墿鏈鐩告...
  • 璇楄瘝鐨闊靛緥
    绛旓細璇楄瘝鐨闊靛緥鏄瘲璇嶅垱浣滀腑闈炲父閲嶈鐨勪竴涓柟闈傚畠鏄寚鎸夌収涓瀹氱殑闊宠妭銆佸0璋冨拰闊靛緥瑕佹眰杩涜鍒涗綔锛屼娇璇楄瘝鍏锋湁闊充箰缇庡拰鑺傚鎰熴1銆侀鍏堬紝闊靛緥鐨勮繍鐢ㄥ彲浠ュ寮鸿瘲璇嶇殑鑺傚鎰熷拰闊充箰缇庛傚湪璇楄瘝涓紝姣忎釜瀛楅兘鏈夎嚜宸辩殑闊宠妭鍜屽0璋冿紝涓嶅悓闊靛緥鐨勮繍鐢ㄤ細浣挎暣涓綔鍝佷骇鐢熻捣浼忓彉鍖栵紝浠庤屽舰鎴愪竴绉嶇嫭鐗圭殑鑺傚鎰熷拰闊充箰缇庛2銆佸叾娆...
  • 闊靛緥缇庣殑璇楀彞
    绛旓細1. 鍏充簬闊靛緥鐨勮瘲鍙 鍏充簬闊靛緥鐨勮瘲鍙 1.姹傞煹寰嬩紭缇庣殑鍙よ瘲 缁欎綘涓浜璇楄瘝鍚 鍏堟槸鏉庣厹鐨勩愪節鏈堝崄鏃ュ伓涔︺ 鏉庣厹 鏅氶洦绉嬮槾閰掍箥閱,鎰熸椂蹇冪华鏉抽毦骞炽 榛勮姳鍐疯惤涓嶆垚鑹,绾㈠彾椋曢绔為紦澹般 鑳屼笘杩旇兘鍘屼織鎬,鍋剁紭鐘规湭蹇樺鎯呫 鑷粠鍙岄瑩鏂戞枒鐧,涓嶅瀹変粊鍗磋嚜鎯娿 銆愮帀妤兼槬銆 鏉庣厹 鏅氬鍒濅簡鏄庤倢闆,鏄ユ瀚斿ē楸艰疮鍒椼
  • 璇楄瘝鐨勫钩浠闊靛緥
    绛旓細涓銆璇楄瘝鐨勫钩浠勪笌闊靛緥 <涓>銆佽瘲璇嶇殑骞充粍锛氬钩浠勬槸璇楄瘝鏍煎緥鐨勪竴涓湳璇細璇椾汉浠妸鍥涘0鍒嗕负骞充粍涓ゅぇ绫汇傚钩浠勫垎涓哄钩澹般佸幓澹般佷笂澹般佸叆澹板洓绉嶏細1銆佸钩澹帮細骞冲0鍙堝垎涓洪槾骞冲拰闃冲钩锛屼篃灏辨槸鎴戜滑鐜板湪鍙戦煶涓殑涓澹板拰浜屽0锛屽氨绉颁箣涓哄钩銆2銆佷粍澹板寘鎷細涓婂0銆佸幓澹帮紙浜﹀嵆涓夊0銆佸洓澹帮級銆備粍锛屾寜瀛椾箟瑙i噴锛屽氨鏄笉骞...
  • 扩展阅读:自创10首短诗 ... 格律诗的韵律 ... 律诗绝句校验 ... 诗词格律平仄在线检测 ... 古诗韵律视频大全 ... 诗词格律口诀大全 ... 七律诗的平仄对照表 ... 中国诗词韵律大全 ... 小学生古诗韵律完整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