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汉字知识 谈谈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汉字的知识?

\u5173\u4e8e\u6c49\u5b57\u7684\u5c0f\u77e5\u8bc6

1\u3001\u6c49\u5b57\u662f\u8fc4\u4eca\u4e3a\u6b62\u6301\u7eed\u4f7f\u7528\u65f6\u95f4\u6700\u957f\u7684\u6587\u5b57\uff0c\u4e5f\u662f\u4e0a\u53e4\u65f6\u671f\u5404\u5927\u6587\u5b57\u4f53\u7cfb\u4e2d\u552f\u4e00\u4f20\u627f\u81f3\u4eca\u8005\uff0c\u4e2d\u56fd\u5386\u4ee3\u7686\u4ee5\u6c49\u5b57\u4e3a\u4e3b\u8981\u7684\u5b98\u65b9\u6587\u5b57\u3002
\u4e1c\u4e9a\u8bf8\u56fd\u90fd\u5728\u4e00\u5b9a\u7a0b\u5ea6\u4e0a\u81ea\u884c\u521b\u5236\u6c49\u5b57\u3002\u5728\u975e\u6c49\u8bed\u4f53\u7cfb\u4e2d\uff0c\u65e5\u672c\u4eba\u81ea\u884c\u7b80\u5316\u6c49\u5b57\u5e76\u5236\u5b9a\u4e86\u65e5\u672c\u65b0\u5b57\u4f53\uff1b\u800c\u5386\u53f2\u4e0a\u66fe\u4f7f\u7528\u8fc7\u6c49\u5b57\u7684\u8d8a\u5357\u3001\u671d\u9c9c\u3001\u8499\u53e4\u7b49\u56fd\uff0c\u73b0\u4eca\u5df2\u5e9f\u5f03\u6c49\u5b57\u3002
2\u3001\u523b\u5212\u8bf4\uff1a\u90ed\u6cab\u82e5\u5148\u751f\u7acb\u8db3\u4e8e\u534a\u5761\u9676\u7b26\u4e0e\u6bb7\u5546\u7532\u9aa8\u6587\u7684\u6bd4\u8f83\u8003\u5bdf\uff0c\u8ba4\u4e3a\u65e9\u671f\u7684\u6587\u5b57\u53ef\u4ee5\u4ece\u7ed3\u6784\u4e0a\u5206\u4e3a\u201c\u523b\u5212\u201d\u548c\u201c\u56fe\u753b\u201d\u4e24\u5927\u7cfb\u7edf\uff0c\u201c\u523b\u5212\u7cfb\u7edf\u662f\u7ed3\u7ef3\u3001\u5951\u6728\u7684\u6f14\u8fdb\uff0c\u4e3a\u6570\u4e0d\u591a\uff0c\u4ece\u534a\u5761\u548c\u59dc\u5be8\u53d1\u73b0\u7684\u523b\u5212\u7b26\u53f7\u6765\u770b\uff0c\u6709\u7684\u662f\u6570\u5b57\uff0c\u6709\u7684\u662f\u5355\u5b57\u3002\u8bb8\u591a\u73b0\u4ee3\u5b66\u8005\u8ba4\u4e3a\u5b83\u5df2\u6709\u56fa\u5b9a\u7684\u97f3\u5f62\u4e49\uff0c\u5f53\u4e3a\u6c49\u5b57\u4e4b\u6e90\u5934 \u3002
3\u3001\u91d1\u6587\u662f\u6307\u94f8\u523b\u9752\u94dc\u5668\u4e0a\u7684\u6587\u5b57\uff0c\u4e5f\u53eb\u949f\u9f0e\u6587\uff0c\u59cb\u4e8e\u6bb7\u5546\u65f6\u671f\u3002\u5546\u5468\u662f\u9752\u94dc\u5668\u7684\u65f6\u4ee3\uff0c\u9752\u94dc\u5668\u7684\u793c\u5668\u4ee5\u9f0e\u4e3a\u4ee3\u8868\uff0c\u4e50\u5668\u4ee5\u949f\u4e3a\u4ee3\u8868\uff0c\u201c\u949f\u9f0e\u201d\u662f\u9752\u94dc\u5668\u7684\u4ee3\u540d\u8bcd\u3002\u6240\u4ee5\uff0c\u949f\u9f0e\u6587\u6216\u91d1\u6587\u5c31\u662f\u6307\u94f8\u5728\u6216\u523b\u5728\u9752\u94dc\u5668\u4e0a\u7684\u94ed\u6587\u3002
4\u3001\u6c49\u5b57\u662f\u201c\u5f62\u3001\u97f3\u3001\u4e49\u201d\u7684\u7ed3\u5408\u4f53\uff0c\u5927\u591a\u6570\u6c49\u5b57\u662f\u7531\u5f62\u65c1\u548c\u58f0\u65c1\u7ec4\u6210\u7684\u3002\u516d\u4e66\u662f\u6c49\u5b57\u6784\u5b57\u7684\u57fa\u672c\u539f\u7406\u3002\u5728\u300a\u5468\u793c\u300b\u4e2d\u5c31\u63d0\u5230\u4e86\u516d\u4e66\uff0c
\u53ea\u662f\u6ca1\u6709\u8bf4\u660e\u5177\u4f53\u5185\u5bb9\u3002\u5230\u4e86\u4e1c\u6c49\uff0c\u8bb8\u614e\u5728\u300a\u8bf4\u6587\u89e3\u5b57\u300b\u4e2d\uff0c\u8be6\u7ec6\u9610\u8ff0\u4e86\u201c\u516d\u4e66\u201d\u6784\u9020\u539f\u7406\uff1a\u8c61\u5f62\u3001\u6307\u4e8b\u3001\u4f1a\u610f\u3001\u5f62\u58f0\u3001\u8f6c\u6ce8\u3001\u5047\u501f\u3002

5\u3001\u6c49\u5b57\u662f\u6c49\u8bed\u7684\u4e66\u5199\u6587\u5b57\uff0c\u6bcf\u4e2a\u5b57\u4ee3\u8868\u4e00\u4e2a\u97f3\u8282\u3002\u4e2d\u56fd\u5927\u9646\u73b0\u4eca\u4ee5\u666e\u901a\u8bdd\u4f5c\u4e3a\u6807\u51c6\u8bfb\u97f3\uff0c\u666e\u901a\u8bdd\u7684\u97f3\u8282\u7531\u4e00\u4e2a\u58f0\u6bcd\u3001\u4e00\u4e2a\u97f5\u6bcd\u53ca\u58f0\u8c03\u786e\u5b9a\uff0c\u5b9e\u9645\u7528\u52301300\u591a\u4e2a\u97f3\u8282\u3002
\u7531\u4e8e\u6c49\u5b57\u6570\u76ee\u5e9e\u5927\uff0c\u56e0\u800c\u6709\u660e\u663e\u7684\u540c\u97f3\u5b57\u73b0\u8c61\uff1b\u540c\u65f6\u8fd8\u6709\u540c\u4e00\u5b57\u591a\u97f3\u7684\u60c5\u5f62\uff0c\u79f0\u4e3a\u591a\u97f3\u5b57\u3002\u8fd9\u4e00\u60c5\u51b5\u5728\u6c49\u8bed\u5404\u79cd\u65b9\u8a00\u4e2d\u662f\u666e\u904d\u5b58\u5728\u7684\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 \u767e\u5ea6\u767e\u79d1-\u6c49\u5b57
\u767e\u5ea6\u767e\u79d1-\u3007\uff08\u6c49\u5b57\uff09

\u6211\u53d1\u73b0\u6c49\u5b57\u91cc\u9762\u7684\u5f62\u58f0\u5b57\u7279\u522b\u591a\uff0c\u5f62\u58f0\u5b57\u5360\u4e86\u6c49\u5b57\u7684\u7edd\u5927\u90e8\u5206\u3002

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参考资料: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言时间: 11-9 21:06 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一大进步。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汉字起源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
《世本》、《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许慎《说文解字》试图作出比较圆通的解释,认为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终于不能满足。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颉,,“见鸟兽蹄选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仓颉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经过长期演迸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元命苞》则说,仓颉仰观星象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甚至手掌纹路等,都是他据以创作文字的基础。在近代文字学建立以前,《说文解字》有关汉字起源的学说,无疑是最权威的。’
然而,《尚书孔传》和《拾遗记》则说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文籍也在他那个时代兴起,这显然要比黄帝时代早得多了。 ·
在疑古思潮的影响下,《经学六变记》提出另一种看法,认为汉字实际上是孔子亲手制定的。幸好此书流传不广,而且用—骨文的发现迅速粉碎了这种神化孔子的说法;甲骨文韵设现也动摇了《说文解字》有关文字起源酌传说:对传说的“六书”理论也提出了各种质疑。
随着仰韶文化陶器记事符号的发现,不少专家认为那是具有汉字性质的符号。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中出土了一大批带有记事符号的陶器,有些确实非常接近于文字,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陶符等图形被释读为斤、戌、炅、炅山或斧、锛、旦等,于是人们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陶器刻符。然而,平心而论,现有陶符接近汉字的还不多,而且能释读的更少,汉字起源于陶刻符号的结论似乎过早,不过陶刻符号的发现和释读,毕竟使人们看到了解决汉字起源问题的曙光,人们寄希望于有更多的出土资料和更多的研究成果。
发言时间: 11-8 20:43 造字原理: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有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这个汉字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如卜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

形声:此乃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的事物。但形声字,也因古今语言音韵变迁,不少古代同类形声字在今天的官话已无共同音素了。

会意:这个造字法,是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

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诗经的《大雅•棫朴》亦云:“周王寿考。”。苏轼的《屈原塔诗》也有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一语。其中的““考”皆“老”意,特别注意的是,后代的文字学家针对许慎的前述的定义也作了大量的解释。其中包括“形转说、声转说、义转说”三类,只是这三种说法有人认为不够全面,当代古文字家林沄先生也有解释说“转注”就是一个形体(字根)记录两个读音和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例如“帚和妇”与甲骨文中的“母和女”等等。

假借:这法简言之,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来说,是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可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闻,本意是用耳朵听东西的意思。例如《大学‧第七章》中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但后来被假借成嗅觉的动词(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错用)。

总结以上六书,前两项,“造字法”也;中两项,“组字法”也;后两项,“用字法”也。这六个原理,是古代文字学学者归纳出来的字学理论。其所含汉字构成法则,是长期演化而成的,不是任何一个人独创的。

汉字的结构:汉字由一个或以上的字根以二维方式(欧语系是一维文字)在特定的空间、配置在一个正方块内而组成,因此有方块字的别称,从结构上来看,汉字有以下特色:

单一字内就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在表达同样的事物时,可比表音文字用更短的篇幅表达同样的讯息,所以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
一个汉字乃由四百多个表意象形字母为基本字根,如金、木、水、火、土等,像积木一样组合而成。
一个未知文字的含意,可拆字,从组成字根以及空间的配置推断出其字义。当时代演进出现新事物难以词的方式来表达时,也能以字根组合原则,合成出新字来用,例如中文的铀字,就是近代为了表现一种新发现的化学元素而新造的字。
汉字组成的字根空间配置对字义有影响:如同样是“心跟亡”的合体,左右排是“忙”,上下排是“忘”,排列不同,导致不同含义;文字右边有“乂”这个字的部件,这表示右手(手的左偏旁表示左手)持某物对左边字根作某事(金文、甲骨文考古的发现),如果右手上面拿东西就变成“攵”,有这个字根的,几乎都是攻击性或是用暴力达成某件事,例如攻、败、敲、收、散、政、牧、敕等等。

字形(汉字书法):“国”这个字的笔画汉字有各种不同的书写方式,即有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字体,汉字的字形不一样。

规整的字体(如楷书、宋体、隶书、篆书等)书写下的汉字是一种方块字,每个字占据同样的空间。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占了汉字的90%以上。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笑”、“尖”;左右结构,如“词”、“科”;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回”;复合结构,如“赢”、“斑”等。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笔画。

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出现的先后次序,即“笔顺”,是比较固定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不同书写体汉字的笔顺可能有所差异。

读音:汉字是多种方言的共同书写体系,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中国大陆现今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读音,普通话的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由于汉字数目庞大,因而有明显的同音字现象;同时还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称为多音字。这一情况在各种汉语中是普遍存在的。

汉字虽然以表意为主,但并非没有表音成分,最常见的是人名、地名,其次就是外来词的音译,比如沙发。此外,还有部分原有的表音词,如(一命)“呜呼”、“哈哈”大笑等。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一定表意成分,特别是该国国内的人名、地名。而即使是国外的人名、地名,也存在某些表意的底线,比如“Bush”绝不能音译成“不死”。

由于汉字本身不表音,自汉朝到20世纪汉字在数量上、写法上虽有变迁,但无法看出发音的变化。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才能推测它们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发音。有学者经研究认为:汉朝之前,一个汉字发音为两个音节,次要音节和主要音节,类似今日的韩、日语。详见上古汉语。

汉字在日语中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之分,往往一个字有很多读法,原因来自中国不同时期传入日本的发音。

在朝鲜语中则大致为一字一音,没有训读。

除了日本以外,其他汉字使用国也有使用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仑)、“瓩”(千瓦)等。但是在大陆地区由于官方废除已基本不使用,台湾仍在使用,一般人也明了其意思。

注音: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和直注法。读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来注音,许慎的说文解字就采用这种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读若准”。直注法就是用另一个汉字来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如“女为说己者容”中,使用“说者曰悦”来进行注音。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过于冷僻,这就难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袜音韈”等。

魏晋时期发展出了反切法,据传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响。汉字的发音可以通过反切法进行标注,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拼来注音,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如“练,朗甸切”,即“练”的发音是“朗”的声母与“甸”的韵母及声调所拼成。

近代以来,又发展出了汉字形式的注音符号(俗称ㄅㄆㄇㄈ)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号仍是台湾教学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国大陆最为广泛使用的是汉语拼音。

由于汉字以本身表义为主,注音方面较为薄弱。这个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献,不至于产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样,用字措辞太悬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断古代声韵的难度。例如“庞”从“龙”而得声,但今日北京话前者读“páng”,后者为“lóng”。如何解释这样的差异,就是音韵学所探讨的课题。

汉字与词语:汉字是汉文组成的最小单位。

语素是汉文表意的最小单位,类比于英语的“词汇”和“词组”的总称。绝大多数汉字可以独立构成语素,比如“我”,类比于英语中的单一字母构成的词汇,比如“I”。现经白话文大多数词语都是由两个以上的汉字构成的,不过,和英语中“词汇”和“字母”的关系不同,语素的意思往往和其中各个汉字独立构成语素时的意思有相关性,因此相当程度上简化了记忆。

词语包括语素和若干个语素形成的短语。

汉字的高效率,体现在几百个基本象形字,可以合成表示天上地下的各种事物的上万汉字;几千个常用字,又可以轻松组合出数十万词语。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准确掌握这数十万词语的搭配形式和用法也成了一种负担。汉语常用词汇约为几万条,总词汇量约有百万条,虽然从数量上来说显得有些令人望而却步,但由于大多数汉字构词法的表意性,要基本掌握并非遥不可及。因此,仅就词汇而言,其学习难度并不高;相比之下,掌握同样数量外文词汇的记忆强度则要大得多。

而从古文的角度来看,用字本义,比起五四白话文运动以降过度依赖词语,会来的精确且有效率,例如朱邦复先生就提畅精确使用汉字的复古作为。

汉字的数量: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日常所使用的汉字约为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时已到99%,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6万多的说法),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

汉字数量的首次统计是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行的,共收录9353字。其后,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此后收字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类篇》,收字31319个;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

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日本的《大汉和字典》收字48902个,另有附录1062个;台湾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个;《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20世纪已出版的字数最多的是《中华字海》,收字85000个。

在汉字计算机编码标准中,目前最大的汉字编码是台湾的国家标准CNS11643,目前(4.0)共收录可考证之繁简、日、韩语汉字共76,067个,但并不普及,只有在户政系统等少数环境使用。台港民间通用的大五码收录繁体汉字13053个。GB1803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最新的内码字集,GBK收录简体、繁体及日语、韩语汉字20912个,而早期的GB2312收录简体汉字6763个。而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则收录汉字20902个,另有两个扩展区,总数亦高达七万多字。

初期的汉字系统字数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汉字学习的困难,单一汉字能表示的意义有限,于是有许多单一的汉语意义是用汉语词语表示,例如常见的双字词。目前汉语书写的发展多朝向造新词而非造新字。

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目前的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通常说来,两种汉字书写系统虽然有差异,常用汉字的个体差异不到25%。

由于汉字书写复杂,“汉字落后论”的说法存在了很长时间,认为汉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颈,并有“汉字拉丁化”甚至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现在一般认为汉字也有突出优点,初始学习难度虽大,但掌握常用字后不存在类似海量英文单词的继续学习问题,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调动人脑的学习能力。在计算机输入问题基本解决后,“汉字落后论”及“汉字拉丁化”已实际上逐渐被大多数人抛弃。

目前汉字系统已经基本稳定,但汉字的规范化、生僻字的自然消亡仍在继续进行。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 (周) (秦) (汉)(魏晋)草书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ma、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400=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
“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数”概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无”和“有”。没水喝会渴,没东西吃就会饿。“有→�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会挨饿。“有”进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多”等数的概念。
理”是“象、数”的扩展。汉字外延的演变主要是通过“理”来扩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里明白、事情变得明显……”等。

上述汉字演变的五个阶段“音、形、象、数、理”,本质上也是创造汉字的五种基本方法。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
汉字的起源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字型,即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因为是刻写在形状各异的甲骨片上,刻写后也不好改动,所以先人们顺势就章,一气呵成。整体效果或规矩整齐、错落有致,或变化多姿、随意大气,体现了人类追求均衡对称、和谐稳定的天性。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到了汉代,汉承秦制,中央集权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加强。汉武帝雄才大略,东征西伐,不断扩大中央帝国的版图,为保边疆的永安,建立了屯兵制,这屯兵制使得中国文化在边疆迅速地传播和扎根。同样也对信息传播的质量、速度、数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时小篆又逐渐简化演变成为隶书,史称“隶变”。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因为小篆繁杂难写,有变革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本质原因是与中国人书写的工具毛笔的发明和普及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毛笔的书写形式把篆书的图画性进行了方正平直化的变革,使图画性质的汉字转向抽象化,并初步形成了构成汉字基本要素的点、横、撇、捺、竖、提、钩、折的笔画特点及方块字形的外形特征。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

汉字笔画名称表

笔画 名称 例字 笔画 名称 例字

丶 点 广 乛 横 钩 写
一 横 王 � 横折 钩 月
丨 竖 巾 横折弯钩 九
丿 撇 白 横撇弯钩 那
捺 八 ㄋ 横折折折钩 奶
提 打 竖折折钩 与
ㄑ 撇 点 巡 竖 弯 四
し 竖 提 农 横折 弯 沿
横折提 论 ┐ 横 折 口
亅 弯 钩 承 ∟ 竖 折 山
亅 竖 钩 小 ㄥ 撇 折 云
乚 竖弯钩 屯 横 撇 水
斜 钩 浅 横折折撇 建
卧 钩 心 竖折 撇 专

汉字的魅力 刘志琴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它本身既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传统文化信息的工具。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有三种,即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画文字和中国的方块字。这三种文字虽然都从图画发展而来,但中国文字的发展却是特殊的,在世界上许多民族都用拼音文字的时候,中国却独立应用了注音文字,表现了中国人与众不同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文字在向准确化和通用化的方向演进中,形成两大系统:一种是由各种音素组成,以明确的音位观念来表达认识,各音素之间界限分明,音节的结构比较复杂,这就是印欧语言即拼音文字,这种文字直接反映读音,书写容易,词的形态比较丰富。但它的不规则拼写和长词形,与人的瞬间记忆不能完全适应,而且语言的准确性要求高,作为信息处理的难度就大了。再一种是由字形表意与声音的结合而组成,这就是汉语。这种文字主要是以笔画拼构图形以表达意思,使形音有机融合,读音可以知义,所以又称为方块字或注音字。拼音文字纯是一种符号,汉字却是中华民族想象力的产物。
汉字看起来难学,真学起来未必很难,这种字只需要用少量的笔画即可构成表达全息形象的图形。它的基本笔画有横(包括提)、竖、撇、折、点(包括捺)五种。这五种基本笔画按照相离、相接、相交三种组合关系,构成成千上万的汉字。比如:一个撇笔和一个捺笔,用相离的组合关系,可构成“八”字,用相接的组合关系则构成“人”或“入”字;再如田、由、申、甲四个字,都是按两个横笔、两个竖笔和一个折笔构成。这种以简单的笔画组成众多象形字的方法,构成的图形不易混淆,表达的信息却准确丰富,承载的信息量大而具有规律性。每一个字都富有文化的底蕴,“国”的古字是口与戈构成的,戈是兵器,象征武力;口是人口,合起来就是用武力管理和保卫人口,这正是国家的职能。创造文字的先民,未必懂得国家是集团统治工具的原理,但这个字的出现,说明自从有了武力统治社会的现象以后,才产生“国”的概念,朴素地反映了国家产生的社会背景,所以汉字体现了中国人精细入微的观察力。
汉字举世无双的优点是容易储存信息,制造新名词。一个字除了自身具有一定的意义外,还具有很强的造词能力。如“政”字,后面加上不同的字,就可以造出不同的词,如政界、政局、政客、政经、政策、政府、政事、政情、政变、政论等等;又如“了不得”、“不得了”、“得不了”,三个同样的字用不同的排列方法就可以表达三种完全不同的意思。因此中国文字最能追随语言和时代的发展,把旧字重新组合成新词术语,得到“生词熟字”的效果,如电影、电脑,积极、消极等名词都是用常用字来拼写的,不需要像拼音文字那样重造新的文字,因此中国文字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在商代就有文字四千多,经过三千多年到现在常用字量也就六千多,其中较为常用的2400个字,占一般书籍报刊用字的99%。而使用英语的民族,每一个普通成年人,一般至少使用2万个英语单词。据1975年《美国百科全书》介绍,常用字有2万多,比中国多10倍。
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加突出了汉字的优越性,21世纪新的电脑将采用声控系统,它将摒弃由字母编制的键盘,由于英语的音节多达1万个以上,而汉语只有400多音节,每个音节最多4个音素,因此美国语言学家盖利·吉宁斯在《世界语言》一书中对汉语的简洁性、准确性、严密性和先进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正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努力,才把“西文语法书里的种种麻烦抛个精光”,最后“只留下几千个单字和若干条效率极高的排字规则”。英国《新科技杂志》原主编迈克·克鲁斯断言,不久的将来,汉语将充分发挥威力,到那时世界关于语言文字结构的研究中心有可能转移到中国。总之,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因此有人称它为电脑文字,表明它是最佳信息交换应用程序的语种。
汉字,有可能成为储存信息的第一文字,这不是梦!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 (周) (秦) (汉)(魏晋)草书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ma、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400=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
“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数”概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无”和“有”。没水喝会渴,没东西吃就会饿死了。

汉字基础知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汉字的一般常识 (1)汉字的造字法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

汉字休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甲骨文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现的。被人们称为“甲骨学"

  • 鎴戞兂鐭ラ亾涓浜鍏充簬姹夊瓧鐨鐭ヨ瘑
    绛旓細1銆姹夊瓧鏄縿浠婁负姝㈡寔缁娇鐢ㄦ椂闂存渶闀跨殑鏂囧瓧锛屼篃鏄笂鍙ゆ椂鏈熷悇澶ф枃瀛椾綋绯讳腑鍞竴浼犳壙鑷充粖鑰咃紝涓浗鍘嗕唬鐨嗕互姹夊瓧涓轰富瑕佺殑瀹樻柟鏂囧瓧銆備笢浜氳鍥介兘鍦ㄤ竴瀹氱▼搴︿笂鑷鍒涘埗姹夊瓧銆傚湪闈炴眽璇綋绯讳腑锛屾棩鏈汉鑷绠鍖栨眽瀛楀苟鍒跺畾浜嗘棩鏈柊瀛椾綋锛涜屽巻鍙蹭笂鏇句娇鐢ㄨ繃姹夊瓧鐨勮秺鍗椼佹湞椴溿佽挋鍙ょ瓑鍥斤紝鐜颁粖宸插簾寮冩眽瀛椼2銆佸埢鍒掕锛氶儹娌嫢鍏...
  • 鍏充簬姹夊瓧鐨鐭ヨ瘑鏈夊摢浜?
    绛旓細1銆姹夊瓧鏄縿浠婁负姝㈡寔缁娇鐢ㄦ椂闂存渶闀跨殑鏂囧瓧锛屼篃鏄笂鍙ゆ椂鏈熷悇澶ф枃瀛椾綋绯讳腑鍞竴浼犳壙鑷充粖鑰咃紝涓浗鍘嗕唬鐨嗕互姹夊瓧涓轰富瑕佺殑瀹樻柟鏂囧瓧銆傚湪鍙や唬锛屾眽瀛楄繕鍏呭綋涓滀簹鍦板尯鍞竴鐨勫浗闄呬氦娴佹枃瀛楋紝20涓栫邯鍓嶄粛鏄棩鏈佹湞椴滃崐宀涖佽秺鍗椼佺悏鐞冪瓑鍥藉鐨勫畼鏂逛功闈㈣鑼冩枃瀛楋紝涓滀簹璇稿浗閮藉湪涓瀹氱▼搴︿笂鑷鍒涘埗姹夊瓧銆傚湪闈炴眽璇綋绯讳腑锛屾棩鏈埗瀹...
  • 涓浗姹夊瓧鍩烘湰鐭ヨ瘑
    绛旓細涓銆姹夊瓧鐨勮捣婧 鍦ㄥ嚑涓囧勾鍓嶇殑鍘熷鏃朵唬锛岃繙鍙や汉瀛︿細浜嗙敤璇█鏉ヨ〃杈炬剰鎬濓紝鍚庢潵鍙堝浼氫簡鐢ㄦ墜鍔匡紝浣嗘湁浜涗簨鐗╃敤璇█鍜屾墜鍔挎槸闅句互琛ㄨ揪鐨勶紝浜庢槸鏈変汉鎯冲嚭浜嗗仛璁板彿鐨勬柟娉曪紝鍙鍙峰お澶氾紝瀹规槗蹇樿锛屽悗鏉ュ氨鐢ㄥ浘褰㈣〃杈炬剰鎬濓紝姣斿鈥滃お闃斥濆氨鐢绘垚涓涓渾鍦堢殑褰㈢姸锛屸滄爲鈥濆氨鐢绘垚鏍戠殑妯℃牱锛屾渶鏃╃殑璞″舰鏂囧瓧灏辨槸杩欐牱浜х敓鐨...
  • 鍏充簬姹夊瓧鐨鐭ヨ瘑
    绛旓細鍏充簬姹夊瓧鐨鐭ヨ瘑濡備笅锛1銆佹眽瀛楃殑鍘嗗彶 姹夊瓧锛堟嫾闊筹細h脿n z矛锛屾敞闊崇鍙凤細銊忋劉藡 銊椝嬶級锛屽張绉颁腑鏂囥佷腑鍥藉瓧锛屽埆绉版柟鍧楀瓧锛屾槸姹夎鐨勮褰曠鍙凤紝灞炰簬琛ㄦ剰鏂囧瓧鐨勮瘝绱犻煶鑺傛枃瀛椼備綔涓轰笘鐣屾渶鍙よ佹枃瀛椾箣涓鐨勬眽瀛楋紝鎷ユ湁閫惧叚鍗冨勾鐨勫巻鍙叉矇娣銆傚叾褰㈡佸疄鐜颁簡鐢卞浘鐢诲悜绗旂敾鐨勮繃娓★紝鐢卞舰璞¤浆涓虹鍙凤紝浠庡鏉傝浆涓虹畝鐣ャ傝屾眽瀛...
  • 姹夊瓧鐨鐭ヨ瘑
    绛旓細姹夊瓧鍩虹鐭ヨ瘑涓昏鏈変互涓嬩笁涓柟闈細1銆佹眽瀛楃殑涓鑸甯歌瘑 (1)姹夊瓧鐨勯犲瓧娉 涓鑸潵璇,姹夊瓧鐨勯犲瓧鏂规硶鏈夎薄褰佹寚浜嬨佷細鎰忋佸舰澹般傛垜鍥藉彜浠e閫犲瓧娉曟湁鈥滃叚涔︹濈殑鎻愭硶锛岄櫎浜嗕笂杩板洓绉嶅锛岃繕鍖呮嫭鈥滆浆娉ㄢ濆拰鈥滃亣鍊熲濄備絾涓ユ牸璇存潵杩欎袱绉嶅簲灞炰簬鐢ㄥ瓧鐨勬柟娉曘(2)姹夊瓧鐨勫舰浣撳強鍏舵紨鍙 姣忎釜姹夊瓧閮芥槸涓涓嫭绔嬬殑 褰綋...
  • 姹夊瓧鐨鐭ヨ瘑
    绛旓細(涓)鐢查鏂囥傛垜浠粖澶╂墍鑳界湅鍒版渶鏃╃殑鎴愪綋绯荤殑姹夊瓧鏉愭枡灏辨槸鐢查鏂囥傛墍璋撯滅敳楠ㄦ枃鈥濓紝灏辨槸娈峰晢鏃朵唬鍒诲湪榫熺敳鍜屽吔楠ㄤ笂鐨勬枃瀛椼傚叕鍏1899骞(娓吢峰厜缁簩鍗佷簲骞)锛屽湪娌冲崡鐪佸畨闃冲幙鍩庤タ鍖椾簲閲岃矾鐨勫皬灞潙鍙戠幇浜嗙敳楠ㄦ枃銆傛牴鎹冨彜璇佹槑锛屽皬灞潙闄勮繎灏辨槸娈风帇鏈濈殑棣栭兘銆傜粡杩囧叓鍗佸勾鐨勪笉鏂寲鎺橈紝鑾峰緱鏈夋枃瀛楃殑鐢查澶х害鏈夊崄...
  • 鏈夊叧姹夊瓧鐨鐭ヨ瘑
    绛旓細鏈夊叧姹夊瓧鐨鐭ヨ瘑濡備笅锛氫竴銆佸巻鍙茶捣婧 鐢查鏂囨眽瀛楁槸涓栫晫涓婃渶鍙よ佺殑涓夊ぇ鏂囧瓧绯荤粺涔嬩竴銆傚叾涓紝鍙ゅ焹鍙婄殑鍦d功瀛椼佷袱娌虫祦鍩熻嫃缇庡皵浜虹殑妤斿舰鏂囧瓧宸茬粡澶变紶锛屼粎鏈変腑鍥界殑姹夊瓧娌跨敤鑷充粖銆備紶璇翠腑锛屾眽瀛楄捣婧愪簬浠撻閫犲瓧銆傞粍甯濈殑鍙插畼浠撻鏍规嵁鏃ユ湀褰㈢姸銆侀笩鍏借冻鍗板垱閫犱簡姹夊瓧锛岄犲瓧鏃跺ぉ鍦伴渿鎯娾滆屽ぉ闆ㄧ矡锛岄澶滃摥鈥濄備粠鍘嗗彶瑙掑害鏉ョ湅...
  • 鍏充簬姹夊瓧鐨鐭ヨ瘑?
    绛旓細姹夊瓧鏄腑鍥戒紶缁熸枃鍖栫殑閲嶈缁勬垚閮ㄥ垎锛屼篃鏄笘鐣屼笂鏈鍙よ併佹渶澶嶆潅鐨勬枃瀛椾箣涓銆備互涓嬫槸鍏充簬姹夊瓧鐨勪竴浜鐭ヨ瘑锛1. 姹夊瓧鐨勮捣婧愬彲浠ヨ拷婧埌鍏厓鍓14涓栫邯鐨勫晢鏈濇椂鏈燂紝褰撴椂鐨勬枃瀛楃О涓虹敳楠ㄦ枃銆2. 姹夊瓧鐨勫熀鏈瀯鎴愬崟浣嶆槸绗旂敾锛屽叡鏈8绉嶅熀鏈瑪鐢伙紝鍒嗗埆鏄í銆佺珫銆佹拠銆佹嵑銆佺偣銆佹姌銆侀挬銆佹彁銆3. 姹夊瓧鐨勫彂灞曞巻绋嬪彲浠ュ垎涓哄彜浠...
  • 姹夊瓧璧勬枡 姹夊瓧鐨勭浉鍏鐭ヨ瘑
    绛旓細1銆姹夊瓧锛堟嫾闊筹細h脿n z矛锛屾敞闊崇鍙凤細銊忋劉藡 銊椝嬶級锛屽張绉颁腑鏂囥佷腑鍥藉瓧锛屽埆绉版柟鍧楀瓧锛屾槸姹夎鐨勮褰曠鍙凤紝灞炰簬琛ㄦ剰鏂囧瓧鐨勮瘝绱犻煶鑺傛枃瀛椼備笘鐣屼笂鏈鍙よ佺殑鏂囧瓧涔嬩竴锛屽凡鏈夊叚鍗冨骞寸殑鍘嗗彶銆傚湪褰綋涓婇愭笎鐢卞浘褰㈠彉涓虹瑪鐢伙紝璞″舰鍙樹负璞″緛锛屽鏉傚彉涓虹畝鍗曪紱鍦ㄩ犲瓧鍘熷垯涓婁粠琛ㄥ舰銆佽〃鎰忓埌褰㈠0銆傞櫎鏋佷釜鍒眽瀛楀锛堝鐡┿...
  • 姹夊瓧鐨勭浉鍏鐭ヨ瘑
    绛旓細姹夊瓧鏄褰曟眽璇殑鏂囧瓧锛屽畠宸叉湁涓夊崈鍥涚櫨澶氬勾鐨勫巻鍙层傚畠鏄笘鐣屼笂浣跨敤浜哄彛鏈澶氱殑鏂囧瓧锛屾槸涓栫晫涓婃渶鍙よ佺殑鏂囧瓧涔嬩竴銆傛眽瀛楁槸琛ㄦ剰鎬ц川鐨勯煶鑺傛枃瀛楋紝鐜颁唬甯哥敤鐨勬枃瀛楁湁鍥涘崈涓埌鍏崈涓紝澶у鏁版槸褰㈠0瀛椼傜幇浠f眽瀛楃殑瀛椾綋閮芥槸缁忕敳楠ㄦ枃銆侀噾鏂囥佸皬绡嗐侀毝涔︾瓑绛夋紨鍙樿屾潵鐨勩
  • 扩展阅读:起名汉字大全10000个 ... 儿童启蒙认字100个 ... 学前识字1000字 ... 幼儿识字1000免费版 ... 儿童识字300个 ... 幼儿识字入门100字 ... 识字大全3000字 ... 中国100个基本知识 ... 汉字知识大全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