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基础知识 有哪些关于对联的基本知识?

\u5bf9\u5bf9\u8054\u57fa\u672c\u5e38\u8bc6

\u57fa\u672c\u89c4\u5219\uff1a
1\u3001\u5b57\u6570\u76f8\u7b49
\u201c\u5b57\u6570\u76f8\u7b49\u201d\u5305\u542b\u4e09\u5c42\u610f\u601d\uff1a\u4e0a\u4e0b\u8054\u76f8\u5bf9\u5e94\u7684\u8bcd\u7ec4\u5b57\u6570\u76f8\u7b49\uff1b\u4e0a\u4e0b\u8054\u6bcf\u4e2a\u5206\u53e5\u7684\u5b57\u6570\u76f8\u7b49\uff1b\u4e0a\u8054\u603b\u5b57\u6570\u548c\u4e0b\u8054\u603b\u5b57\u6570\u76f8\u7b49\u3002\u3000\u3000
2\u3001\u5185\u5bb9\u76f8\u5173
\u5bf9\u8054\u4e0a\u4e0b\u8054\u5185\u5bb9\u5e94\u6709\u5173\u8054\u3002\u5e94\u628a\u4e00\u526f\u5bf9\u8054\u770b\u4f5c\u4e00\u7bc7\u6587\u7ae0\uff0c\u8981\u6709\u4e3b\u9898\u548c\u4e2d\u5fc3\u601d\u60f3\uff0c\u4e0d\u80fd\u4e0a\u4e0b\u8054\u5404\u8bf4\u4e00\u4ef6\u4e0d\u76f8\u5173\u7684\u4e8b\u7269\u3002
3\u3001\u201c\u8bcd\u6027\u76f8\u5f53\u201d\u662f\u5bf9\u8054\u7684\u8bed\u6cd5\u8981\u7d20\uff0c\u5176\u542b\u4e49\u662f\uff1a\u4e0a\u4e0b\u8054\u76f8\u5bf9\u5e94\u7684\u6bcf\u4e2a\u5b57\u3001\u8bcd\u7684\u8bcd\u6027\u5e94\u5c5e\u4e8e\u540c\u4e00\u7c7b\u522b\u3002\u5373\u540d\u8bcd\u5bf9\u540d\u8bcd\uff0c\u52a8\u8bcd\u5bf9\u52a8\u8bcd\uff0c\u7b49\u7b49\u5982\u201c\u6625\u6765\u773c\u9645\uff0c\u559c\u4e0a\u7709\u68a2\u201d\u4e24\u53e5\u8bdd\u5171\u540c\u8868\u8fbe\u6625\u5929\u5230\u6765\u7684\u559c\u60a6\u5fc3\u60c5\u3002
4\u3001\u5e73\u4ec4\u76f8\u8c10
\u201c\u5e73\u4ec4\u201d\u7684\u6982\u5ff5\uff1a\u201c\u5e73\u201d\u6307\u666e\u901a\u8bdd\u9634\u5e73\u3001\u9633\u5e73\uff0c\u5373\u7b2c\u4e00\u3001\u4e8c\u58f0\uff0c\u5982\u201c\u5988\u3001\u9ebb\u201d\uff0c\u5728\u5bf9\u8054\u4e2d\u79f0\u4e3a\u201c\u5e73\u58f0\u5b57\u201d\uff1b\u201c\u4ec4\u201d\u6307\u666e\u901a\u8bdd\u4e0a\u58f0\u3001\u53bb\u58f0\uff0c\u5373\u7b2c\u4e09\u3001\u56db\u58f0\uff0c\u5982\u201c\u9a6c\u3001\u9a82\u201d\uff0c\u5728\u5bf9\u8054\u4e2d\u79f0\u4e3a\u201c\u4ec4\u58f0\u5b57\u201d\u3002
\u201c\u5e73\u4ec4\u76f8\u8c10\u201d\u5c31\u662f\u58f0\u8c03\u76f8\u4e92\u534f\u8c03\uff0c\u4ee5\u4fbf\u8bfb\u8d77\u6765\u7405\u7405\u4e0a\u53e3\uff0c\u6709\u97f3\u97f5\u611f\u3002\u201c\u5e73\u4ec4\u76f8\u8c10\u201d\u662f\u5bf9\u8054\u7684\u58f0\u5f8b\u8981\u7d20\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5bf9\u8054\u548c\u5f8b\u8bd7\u4e2d\u95f4\u7684\u5bf9\u4ed7\u6709\u7ee7\u627f\u6f14\u8fdb\u7684\u5173\u7cfb\uff0c\u5f8b\u8bd7\u7684\u5e73\u4ec4\u683c\u5f8b\u548c"\u4e00\u3001\u4e09\u3001\u4e94\u4e0d\u8bba\uff0c\u4e8c\u3001\u56db\u3001\u516d\u5206\u660e"\u7684\u539f\u5219\uff0c\u4e5f\u9002\u7528\u4e8e\u5bf9\u8054\u3002\u81f3\u4e8e\u6bcf\u526f\u5bf9\u8054\u7684\u5b57\u6570\uff0c\u5e76\u65e0\u9650\u5236\uff0c\u7531\u56db\u5b57\u3001\u4e94\u5b57\u3001\u516d\u5b57\u3001\u4e03\u5b57\u3001\u516b\u5b57\u3001\u4e5d\u5b57\u5230\u51e0\u5341\u5b57\u3001\u51e0\u767e\u5b57\uff0c\u53ea\u8981\u6709\u8bdd\u53ef\u8bf4\uff0c\u80fd\u6210\u5bf9\u5076\u5c31\u884c\u3002
\u4e0b\u9762\u4e3e\u4f8b\u4ee5\u89c1\u4e00\u6591\uff1a \u7956\u56fd\u5c71\u6cb3\u58ee\uff1b\u4eba\u6c11\u5c81\u6708\u65b0\u3002\uff08\u4ec4\u4ec4\u5e73\u5e73\u4ec4\uff0c\u5e73\u5e73\u4ec4\u4ec4\u5e73\u3002\uff09\u4e0a\u8054\u7684"\u7956\u56fd"\u3001"\u5c71\u6cb3"\u548c\u4e0b\u8054\u7684"\u4eba\u6c11"\u3001"\u5c81\u6708"\u90fd\u662f\u540d\u8bcd\uff0c\u4e0a\u8054\u7684\u672b\u5b57"\u58ee"\u548c\u4e0b\u8054\u7684\u672b\u5b57"\u65b0"\uff0c\u90fd\u662f\u5f62\u5bb9\u8bcd\uff0c\u4e0a\u4e0b\u76f8\u5bf9\uff0c\u5e73\u4ec4\u534f\u8c03\uff0c\u5185\u5bb9\u4e0e\u5f62\u5f0f\u90fd\u4e0e\u4e0a\u8ff0\u7684\u4e94\u6761\u89c4\u5f8b\u7b26\u5408\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
\u767e\u5ea6\u767e\u79d1_\u5bf9\u5bf9\u8054

\u5bf9\u8054\u7684\u57fa\u7840\u77e5\u8bc6\uff1a
1\u3001\u5b57\u6570\u76f8\u7b49\uff0c\u65ad\u53e5\u4e00\u81f4\u3002\u5c31\u662f\u8bf4\u4e0a\u4e0b\u8054\u7684\u5b57\u6570\u5fc5\u987b\u76f8\u540c\u3002
2\u3001\u5e73\u4ec4\u76f8\u5408\uff0c\u97f3\u8c03\u548c\u8c10\u3002\u5373\u4e0a\u8054\u672b\u53e5\u5c3e\u5b57\u7528\u4ec4\u58f0\uff0c\u4e0b\u8054\u672b\u53e5\u5c3e\u5b57\u7528\u5e73\u58f0\uff0c\u6bcf\u53e5\u4e4b\u5185\u8bcd\u4e0e\u8bcd\u4e4b\u95f4\uff0c\u5e73\u4ec4\u5c3d\u91cf\u4ea4\u66ff\u3002
3\u3001\u8bcd\u6027\u76f8\u5bf9\uff0c\u4f4d\u7f6e\u76f8\u540c\u3002\u5373\u540d\u8bcd\u5bf9\u540d\u8bcd\uff0c\u52a8\u8bcd\u5bf9\u52a8\u8bcd\uff0c\u5f62\u5bb9\u8bcd\u5bf9\u5f62\u5bb9\u8bcd\uff0c\u6570\u91cf\u8bcd\u5bf9\u6570\u91cf\u8bcd\uff0c\u526f\u8bcd\u5bf9\u526f\u8bcd\uff0c\u4e5f\u79f0\u4e3a\u201c\u865a\u5bf9\u865a\uff0c\u5b9e\u5bf9\u5b9e\u201d\uff0c\u53e6\u5916\uff0c\u76f8\u5bf9\u7684\u8bcd\u5fc5\u987b\u5728\u76f8\u540c\u7684\u4f4d\u7f6e\u4e0a\u3002\u76f8\u540c\u4f4d\u7f6e\u4e0a\u7684\u8bcd\u5e73\u4ec4\u5e94\u5c3d\u91cf\u76f8\u53cd\u3002
4\u3001\u5185\u5bb9\u76f8\u5173\uff0c\u4e0a\u4e0b\u8854\u63a5\u3002\u4e0a\u4e0b\u8054\u7684\u542b\u4e49\u5fc5\u987b\u76f8\u4e92\u8854\u63a5\uff0c\u4f46\u53c8\u4e0d\u80fd\u91cd\u590d\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ff1a
\u5bf9\u8054\u7684\u7531\u6765\uff1a
\u76f8\u4f20\u6843\u6728\u6709\u8f9f\u90aa\u7684\u4f5c\u7528\uff0c\u6240\u4ee5\u5468\u671d\u65f6\u671f\uff0c\u4eba\u4eec\u4fbf\u628a\u5199\u6709"\u795e\u837c"\u3001"\u90c1\u5792"\u540d\u5b57\u7684\u6843\u7b26\u60ac\u6302\u5728\u95e8\u4e0a\uff0c\u4ee5\u53bb\u9664\u5389\u9b3c\u3002\u5230\u4e86\u4e94\u4ee3\uff0c\u6843\u7b26\u4e0a\u5f00\u59cb\u51fa\u73b0\u8054\u8bed\uff0c\u540e\u8700\u4e3b\u5b5f\u65ed\u4e5f\u4eb2\u81ea\u5199\u4e0b\u4e86\u201c\u65b0\u5e74\u7eb3\u4f59\u5e86\uff0c\u4f73\u8282\u53f7\u957f\u6625\u201d\u7684\u53e5\u5b50\u3002
\u660e\u4ee3\u65f6\u671f\uff0c\u6c11\u95f4\u5bf9\u5bf9\u5b50\u7684\u4e60\u4fd7\u5f00\u59cb\u6d41\u884c\uff0c\u5bf9\u8054\u7684\u540d\u5b57\u4fbf\u662f\u4ece\u8fd9\u4e2a\u65f6\u5019\u5f00\u59cb\u51fa\u73b0\u3002\u5230\u4e86\u4eca\u5929\uff0c\u5728\u6625\u8282\u8fd9\u5929\u8d34\u6625\u8054\u4e5f\u5c31\u6210\u4e3a\u4e86\u5fc5\u4e0d\u53ef\u5c11\u7684\u4f20\u7edf\u4e60\u4fd7\u3002

对联基础知识

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一)对联概述
对联俗称“对子”,简称“对”、“联”;别称“联对”、“联语”、“联句”;雅称“楹联”、“楹贴”、“贴子”、“偶句”、“应对”、“对语”等等,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对联的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传统的实用文体。
与诗的单位叫“首”,文的单位叫“篇”的道理一样,对联的单位叫“副”,古人用“幅”。
对联由两个等量字句组成,前一部分叫上联,也叫上支、上比、出句或叫对公、对首。后一部分叫下联,,也叫下支、下比、对句或叫对母、对尾。上下句合称一联,为全联缺一不可。楹联是传统的格律文学,具有格律性、典型性。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对联的字数与“言”有相应的关系。字数是上下联字数之和,其中和之半为“言”。比如传统春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是八字四言联,居室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是十字五言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是十四字七言联。
与对联最密切的是横批,也叫“横联”、“横额”。横批贴在两个对联中间上面,一般是四个字的。它的作用是把上下联的中心思想概括出来,有总结和点化作用。
(二)对联的起源与形成
对联与包括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等在内的其它文学体裁、语言、文论术语之间,既有互相包容,渗透、扶翼的共性,又有自己的规律、定则。
1、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
对联区别于其它文体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它的上下联,从字数、句式、内容、到平仄、韵律等,全用对偶。因此,要探索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就不能不首先涉及到对偶。
对偶是汉语修辞格之一。对偶是“对仗”和“骈偶”两个词的演化综合。对仗是诗词曲联中语句的一种对偶形式。“对仗”缘于古代宫中卫队的行列仪仗队。这种仪仗队是两两相对地排列的,其队形、人数、服饰、旗号等都整齐对称排列,所以叫“对仗”;骈偶的“骈”是指两匹马并驾齐驱,“偶”指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合成“骈偶”,也是成双成对的意思。对偶和对仗二者疏密有间,宽严有别,对仗忌重字,对偶不忌。
对偶这种修辞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文中,很早就被人们所运用,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瞧·采薇》)。“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到了两汉时期,一种叫做“赋”的半诗半文的文学体裁发展起来,对偶的修辞手法得到了广泛、自觉的运用。到魏晋时期,赋体作品又逐渐趋向骈体化,产生了“骈体文”。对偶修辞方法的发展和成熟,不仅对于丰富、发展汉语言文字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可以说,正是这种艺术手法,孕育了唐代的律诗和以后的对联这两种艺术形式。从整个文学艺术史和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来看,对联这种文学艺术形式同整个汉语言艺术是密切相联的。它是随着我国汉语言文字艺术中对偶修辞手法的产生、发展、完善才应运而生的,是从对偶修辞手法中脱胎出来的一种独立别致的文体。可以说,对联是对偶修辞手法的成熟化、典型化、文体化的产物。
2、桃符习俗直接产生了对联
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但是,对偶并不等于对联。对偶要转变为对联,还必须具备外在的形式。这种使对联获得独立的外在形式,是我国古代一种民族习俗——挂“桃符”。因此,对联始于古时的“桃符”,即对联源于春联,春联始于桃符。“桃符”又称“仙木”。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原人民在旧历辞旧迎新之际,用两块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样,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旁,意在驱邪祛鬼,祈福避祸。根据神话故事《山海经》等书记载,相传在东海度朔山有一棵弯屈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它的枝丫一直伸向东北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桃树下有两位神将把守,名叫神荼、郁垒。他们一旦发现有害人的恶鬼,就用苇索捆住送去喂虎,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这种悬挂桃符习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写二神名字或者描画图象,到后来有人在桃木板上写除祸祈福的吉祥话,进而发展到写两句对偶的诗句。于是便产生了所谓“桃符诗句”,即“楹贴”。这种题桃符的楹贴,便是对联的雏形。
最早的一副楹帖,即春联的出现,根据史料记载,是在五代时期。《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载:公元964年,孟昶(919—965)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主孟昶所题的这副楹贴,就目前来讲,被公认为是第一副春联。至此,对偶的修辞手法,便“分娩”出春联这种独立的文体。
及至宋代,对联创作已蔚然成风。象苏轼、朱熹、黄庭坚这样的名流大家,也有不少对联作品传世。北宋文学家王安石(102 1—1086)在《元日》诗中描写了人们张贴春联的情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元、明时期,宫廷、宦门、寺庙、佛门已经出现了铭刻于木柱上的对联,后人称之为“楹联”。同时,最早的寿联、挽联、题赠联也开始产生了。宋代大学者朱熹(1120—1200)还编有《联语》,可见楹联已开始盛行。
到了明代,春联便作为一种年节志庆的独立文化风俗形式,被正式肯定和推广。据说“春联”一词,就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创造的,并且开始采用红纸写春联。公元1368年,明代建都金陵(今南京),为庆贺开国立业,号称“对联天子”的朱元璋“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据清人陈元澹《簪云楼杂话》记载)。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推广到了老百姓门户。他不仅下命令,而且在第二天(大年初一)清早,“微服出游”,漫步大街小巷,鉴赏春联。当他发现城门口有一骟猪户因无钱买纸来贴春联时,他便命人取来纸墨,亲自挥毫,为该户题上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由后蜀主孟昶“题桃符”,到明太祖朱元璋“设春联”,其间经过四百多年,对联便由桃符的雏形逐步趋于成熟。并且,在此过程中,对联也开始由唯一的春联发展到其它更多的种类。在内容上,也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发生了日益密切的联系。到清代康、乾盛世时,对联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
3、各种文体促进完善了对联
(1)对联与赋、骈体文
对联的产生,首先应当归功于赋和骈体文的影响。从对联艺术本身的特点看,它句式灵活,长短自如,没有固定的篇幅,少则几字,多则几十字,数百字、上千字。它虽然是“诗”,却不强调押韵;它注重文字修饰和用典等,和赋、骈文也有相似之处。因而,它受到赋和骈体文的影响、促进,是显而易见的。
(2)对联与律诗
唐代中期以后,形成了文学史上称为近体诗的“律诗”。律诗不仅对诗中的对偶提出了严格要求,而且形成了固定的位置,它使对偶在诗歌中更加艺术化、系统化和理论化。至此,对联也就随着应运而生。对联是律诗的演变。对联与律诗中对仗的中间两联相比,除了在字数的要求上不同(律诗中只有五言或七言),其余对仗的形式、要求,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3)对联与词
对联的对偶要求,虽然大体上与律诗的对仗相同,但有些方面,却又突破了律诗对仗的严格限制,更显自由和灵活性。这是受到词的影响。最明显的有两个方面:
①律诗的对仗,要求以平声对仄声,以仄声对平声。对联突破了这一点,在某些句脚上,不拘平仄声。例如:冬去高天万物复苏;春回大地一派生机。其中句脚“苏”和“机”二字都是平声。又如《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里,贾氏宗祠的对联: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上联句脚的“恩”为平声,而下联句脚的“盛”则为仄声。对联这种在句脚上有时可以平对平,仄对仄,出句平对句仄的特点,恰恰是词的对偶特点之一。
②律诗的对仗,避免同字相对;而对联却以同字相对作为修辞和用字的技巧之一。如周恩来同志挽蔡元培同志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其中的“从”、“到”、“先生”、“之”、“在”都是同字相对,这种情形在对联中是允许的,这一点与一些词的对偶相似。例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其中“里”是同字相对(毛泽东《沁园春·雪》)。
(4)对联与曲:
明清以后的对联,如谐趣对、叠字对、复字对、以及口语、俚语、成语等用到对联之中的情形日渐增多,说明它受到元曲的影响是明显的。例如:倾国倾城越西子梨梨枣枣;行云行雨楚巫娥暮暮朝朝(张可久[双调 折桂令]《赠歌者秀英》)。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抗州中山公园对联)。由此可以说,对联是文、赋、诗、词、曲等文体综合、演化、变异而成的。
(三)对联的应用与发展
对联产生后,它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起初,对联的种类只有唯一的春联,到宋、元、明以后,逐渐被用于人们的装饰、交际活动之中;从起初应用于文坛、官场、宫廷,到后来逐渐普及于广大民间、广大社会,以至于发展到名胜古迹、寺祠庙院、亭台楼阁、门庭书房、卧室案头以及店铺坊馆等。在民间,就连戏台、神座、花灯、香炉、箱柜、粮囤、车辕、畜栏等处,也都有贴对联的现象。
对联真正在思想内容上获得充实与发展,真正与社会现实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并发挥其积极作用的,还是在近代、现代。具体地说,是从1840年雅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先进阶级的进步思想开始出现,尤其是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对联才迅速发展成为先进文学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也势必带来了对联艺术的繁荣发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30年以来,对联的创作、应用和研究,空前地活跃起来。逢年过节,又可以见到五彩缤纷的对联出现于千门万户。民间红白喜事,企业开张庆典,对联成为必不可少的表达感情的载体;许多报纸、刊物,也都重视刊载对联研究文章;一些研究汇集对联的专著、史料也相继问世;有的文化部门、出版单位为了繁荣对联的创作,还开展了征联求对活动等等。《中国楹联报》已创刊二十多年,为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复苏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联律通则》的颁行(2007年6月1日起试行)为楹联这一独立文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研讨与练习
1、什么是对联?
2、简述对联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3、区别“对仗”、“对偶”、“对联”三者之间的异同。
4、收集你家周围的对联几幅供大家欣赏。
5、出句征对:(1)经常撰对有收益;
(2)王乃山前花万树;
(3)罗甸二中风景美。
二、对联的种类和功能
(一)对联的种类
1、春联(含节日联)
春联又叫“春贴”,是对联应用最早、范围最广泛的一种类型。从后蜀主孟昶“题桃符”的第一副春联出现,到明太祖朱元璋“设春联”的普遍推广,在旧历“春节”时贴春联,就作为我国一种民族风俗习惯,一直绵延流传至今。万众欢腾歌大有;百花艳丽庆新春(杜正尧《金猪贺岁万众迎春》)。王乃山前春色好;莲花溪畔锦灯明(罗磊《金猪贺岁万众迎春》)。风调雨顺年年顺;政善人和处处和(唐定兴《金猪贺岁万众迎春》)。居尾金猪辞旧岁;当头银鼠贺新春(罗方友《中国楹联报》2008年第4期总771期)。总之春联要有春的气象,要姓“春”。
2、门联(含行业联)
门联也叫“门贴”、“门对”。贴门联的习俗,在明代就已有之。什么门第用什么对联,不能混淆和更易,如孔府门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门联还具有行业“招牌”、“幌子”的作用,如豆腐店联:天然滑腻出磨孔;本质清香留世间(罗方友《金猪贺岁万众迎春》)。学校联:三尺讲台,屡出栋梁匡社稷;一园清境,频添智慧育英才(吴忠祥《金猪贺岁万众迎春》)。
3、婚联
婚联又叫“喜联”,是男婚女嫁时的专用对联。婚联最突出的特点是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用花、鸟、鱼、月、水、珠等一类美好的事物,来比喻佳期美满,男亲女爱的情景。如:柳暗花明春正半;珠联璧合影成双(春日婚联)。皓月描来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冬日婚联)。移风易俗文明礼,共德同心幸福婚(林昌华《联草拾零》)。月色入帘静;花容倚叶娇(黄林老师为其友撰婚联)。
4、寿联
寿联是为老年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寿联多用比喻,以高山、流水、青松、翠柏、神色、仙鹤等比喻寿者,以寄寓延年益寿之意。如罗甸县诗联学会祝蒙泽民老先生八十寿龄联:岁月八十思泽润;诗联百味跃民风。乔松傲雪霜,丹鹤永栖开寿城;大德连天保,福星高照沐熙朝(林昌华《联草拾零》)。寿联分为自寿联:表达自己的人生感受、自勉、希望等;贺寿联:别人对寿者写的联。有关寿联各种分龄表达:十年称秩、旬(七秩寿辰也叫七旬寿辰),二十称廿、双旬,三十称卅、五十称半百。又人生十岁称幼学,二十称弱冠,三十称壮(也叫而立),四十称强(也叫不惑)、五十称艾(也叫天命),六十称耆(qí)(也叫花甲),七十称老(也叫古稀),八十称耋(diē)、八十八称米寿、九十称耄(máo)、九十九称白寿(白加“一”为百,意为“一百”少“一”为99岁),百岁称期颐,108岁称茶寿(“茶”字上为廿、八,廿八为28,下为木,木为八十,共108岁)。如:何止于米,相期以茶;心怀四化,意寄三松。这是自对联,即上联中“何止”对“相期”、“于”对“以”、“米”对“茶”即八十八岁对一百零八岁;下联“心怀”对“意寄”、“四化”对“三松”。上下联是不相对的。
5、挽联:
挽联,也叫“丧联”,“挽词”,是生者哀悼死者,治丧、祭奠时专用的对联。例如:成家立业于黔东,光荣退休于黔东,返故寻亲寻友,离妻离子音顿杳;失倚成年在罗甸,不幸逝世在罗甸,思前尽职尽心,克俭克勤事长存(林昌华《联草拾零》)。芳名正气存天地;美德良操惠子孙(通用挽联)。另外孝联也属丧事联,孝联的上联表达死者的牵挂、遗憾,下联是生者的身份,表达哀思。
6、交际联(也叫赠答联)
交际联主要用于社会名流、名人学者一类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文学素养和社会阅历的人们之间。它可以分为文字形式的和口头形式的。如2007年11月14日晚,二中诗友应黄林老师邀请于白龙村新居聚会,诗友送诗词联贺之,杨忠老校长也当场出句征对以贺:家居百龙家和人和万事兴。罗磊老师沉思片刻后对出:名上皇榜名旺族旺全村旺(其中“百”为“白”的谐音,“皇”为“黄”之谐音)。处事立身,须有一腔正气;秉公尽职,应无半点私心(黄壁光《心话吟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赠瞿秋白联)。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黄庭坚与苏轼即景联句·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课本)。
7、堂联
堂联,也叫装饰联,是人们用于布置美化客厅、书店、卧室、案头等室内环境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撰堂联)。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徐霞客自题小香山“梅花堂”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红楼梦》第二回·荣国府正堂联)。
8、名胜古迹联
名胜古迹联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山水风光名胜地的对联;另一部分是历史名人、历史遗迹纪念地的对联。棒一瓣心香,神圣陵前移步缓;歌三生业绩,宝珠山上应声高(周继勇题罗甸烈士陵园大门联)
9、文艺作品(含题画)联
在明清以后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中,作者往往插入一些对联创作,形成文艺作品中的对联。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四大名著中就有大量的对联作品。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演义》诸葛亮题门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抒怀联)。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水浒传》第二十九回蒋门神酒店联)。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西游记》第十七回 黑风洞联)。
l 0、其它杂联:
其他形式的还有宣传联、寺庙联、庆贺联、喜联、趣巧联、戏台联、灯联、器皿联、笔联、砚联、无情对、墨联、谜联等等。例如无情对: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表面看,上下联毫不相干,但仔细看,“公”对“法”,“门”对“国”,“桃”对“荷”,“李”对“兰”,“争”对“比”,“荣”对“利”,“日”对“时”,很工整。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树”对“果”,“已”对“然”,“半寻”对“一点”,“休纵”对“不相”,“斧”对“干”,很工整。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其中“三多”指“多寿、多福、多子”,“四美”指良晨、美景、赏心、悦事。庆贺联也叫喜事联,分为自题联和贺联。自题联多为主人的想法、谢意、喜意、歉意等。如:楼高人矮承众亲抬举;宇竣心安愿诸友尽欢(罗磊为其友新居撰联)。
(二)对联的功能
1、写景状物
以描绘风景,状摹事物为主,用凝练简洁的文字,画龙点睛地点透山水神韵,发掘事物微妙。如月明如画;江流有声。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二册)。
2、叙事咏史
记叙往事以遣怀,评述历史以喻今。如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黄州赤壁联)。做戏何如看戏乐;下场更比上场难(戏台联)。
3、抒情寄怀
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寄寓作者的胸襟怀抱,表达作者的爱憎立场,反映作者的志趣理想。如望月情怀千古事;登楼志在九霄云(颜登荣题贵州罗甸望月楼联)。登楼须稳步;近月莫贪光(罗磊老师题望月楼联)。
4、交际酬赠
赠人赠友,以示交谊劝勉或祝贺某种成功。如喜报援朝胜利;花贻抗美英雄(周恩来题赠何香凝画的“牡丹图”联)。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孙中山赠黄兴)。陋室茶粗惭挚友;珠玑意励慧愚心(孙俊老师答诗友贺乔迁之喜)。
5、励志警策
以修身、励志、劝学、醒世等言情论理,或给人以警策,或给人以劝勉,或讲修身处世之法,或述事业技艺之妙。如古今却向书中见;男子要为天下奇。低调做人姿态美;诚心谋事感情浓(陈邦禄《金猪贺岁万众迎春》)。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徐特立赠青年联)。
6、宣传教育
向人说明讲解政治主张和目的等,使人民相信并跟着行动。如继承传统中华文艺兴全世;建设文明学校容颜焕雅风(沈联方为罗甸二中诗联分会成立题联)。红军中官兵夫衣着薪响一样;白军里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朱德总司令)。社会和谐谋发展;科学发展促和谐。教育要优先发展;民生须高度关怀。举旗走路定方向;改革创新奔小康(罗方友为中共十七大精神撰联)。
7、讽刺檄讨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讲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讽喻慈禧“万寿节”)。
8、文字游戏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初一语文课本上册)。水牛下水,水淹水牛牛鼻“伏”;山狗上山,山绊山狗狗脚“匡”。一点、两点、三点冰冷酒;百头、千头、万头丁香花。淼淼三水,三水何在?出出两山,两山又多(联连网络情王天学出句,一曲绝情对句)。
研讨与练习
1、常用对联有哪几种?
2、举例说明对联的功能。
3、春节、红白喜事期间自撰几副对联贴在大门上。
4、出句征对:(1)高原处处春光好;
(2)双江口里春潮涌;
(3)诗联学习乐无穷;

三、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一)对联的艺术特点
1、民族艺术
对联是中华民族汉语言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对联艺术之所以能在我们国家在使用汉语言的民族中产生和发展,而不能向其它国家和民族传播或被其它民族引进与仿效,就在于汉语言文字的独特性。汉字是方块字,是表意文字,经过六千多年的变化,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行书的七体发展,具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等特征。此外,它还具有民间性,即既是高雅文学,又是民间文学。例如: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初一语文课本上册)。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2、实用艺术
人们进行某种生活的或社会的活动,就自然而然地应用某种对联。如春联、门联、堂联、酬赠联、贺联、挽联、名胜古迹联等等。对联作为一种实用艺术,还在于它是一种可以“立”起来的文字艺术。它不但形成于口头、纸面上,而且大多数对联,只有在特定的场合张贴、悬挂起来,才算正式问世,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如火烧、水灌、石崩、写惊天故事;勇气、恒心、妙技、赞当代愚公(陈治中题罗甸大关村火烧田联)。
3、文字艺术
一是用字灵活,整齐优美。从一字、二字到百字、千字不等。二是以汉字本身的某些特色,构成对联艺术。如嵌字、拆字、析字、叠字、数字,正看反看都是字,倒读顺读均成句。三是与书法艺术融为一体,互相增辉。如大井三源,暗洞藏深邃;长河两岸,修篁映碧波(刘成德《大井诗联专辑》)。井有莲泉莲有井;滩藏洞景洞藏滩(吴忠祥《板庚滩诗联专辑》)。砚边寻句石为伴;闲里吟诗月是灯(王天学《闲逸辑》第七期)。
4、声律艺术
由于对联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曾经受到诗词赋曲的影响,因此,在声律上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色。首先,对联讲究用字的平仄。其次,在创作上,用到叠韵、双声、谐音等修辞技巧,从而产生某种声律上的艺术效果。如度大忧思少;家和美梦多(徐文仲《贵州楹联》)。万里慕名声,最赏湖中天上月;千秋期陆海,行看贵往粤来船(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常治国题罗甸望月楼)。
(二)对联的创作要求
对联是一门艺术,是诗的一个分支。短联有人称为二行诗,长联就象一首长诗或一篇骈体文。对联的写作要求,主要应该弄清它的对偶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即字句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应、节律相协、语意相关、平仄相对等“六相”要素。
1、字数句数相等
上、下联用字数目及句子数目完全相等,是对联的首要要条件。如五言对五言、七言对七言等。如罗方友题罗甸千岛湖联:一坝横空,天光云影平湖聚(上联两句11言);万峰耸立,木色山辉深谷飘 (下联两句11言)。桃花开喜色(上联五言);柳浪荡情歌(下联五言)。但也有极少数字数不相符的,主要用于讽喻。如袁世凯千古(上联五言);中华民国万岁(下联六言,不仅字数“袁世凯”三字对不起“中华民国”四字,而且“千古”与“万岁”平仄也对不起。主要讽喻袁世凯窃国大盗对不起中国人民。
2、词性相当
上下联句法结构的对应位置,用词的词类属性要一致。对联的对偶,对于词语的要求,是上下联相对的词或词组在词性上必须一致,这是对联的精髓。所谓词性是清朝时从国外引进而遗留下来的,中国古代不叫词性叫字类,如名词叫名字,动词叫动字,数词叫数字等。现代汉语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字和量词六种;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词性相当指的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等等,即同类词对同类词,所属范畴越小,对仗越算精工。如王晓毛题罗甸千岛湖:雾锁三龙湖,雾散鱼如天上客;云封千里路,云开鸟似水中仙。
花 外 子规 燕市 冷
↓ ↓ ↓ ↓ ↓
(名词) (方位词) (名词) (名词) (形容词)
↑ ↑ ↑ ↑ ↑
柳 边 精卫 浙江 潮
其中“潮”转化为形容词“潮湿”的“潮”。词类转化:开容词+“了”变为动词,“红了”、“绿了”。形容词+“地”变为副词,“仔细地学”。动词+“的”变为形容词,“破的、生的,如破碗、生饭”。词类常识如下:
名词 具体名词:贵州、汽车、诗词、李白等。
抽象名词:思想、文艺、主义、感情等。
时间名词:早晨、中午、今朝、深夜等。
方位名词:上、下、前、后、左、右等。
动词 动作动词:走、看、说、写、画、骂等。

字数超出最大允许值,请删减!

对联,又称春联、楹联、对对子,相传起于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主孟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传统对联角度来看,出题的对联叫出句,对应的对联叫对句。出律时要求有平仄,要求上联尾字为仄,即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下联尾字为平,即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不然就不会朗朗上口。平仄合律就是为了抑扬顿挫的韵律。
但从步入现代文化的范畴看,更多的人不在拘于对联一些枝末小节,也抛弃了一些约束的繁冗条框。更多的人更看重对联的意境和韵味,倒不怎么在乎上下联之间的字字平仄对仗,很多人也不去管或不懂什么是平仄,这让传统对联有了一种现代对联改革的味道。而且只要声母和韵母在上下联的首尾声调只要不是一致的,总会有些许抑扬顿挫的感觉,从而大都会有那么一些韵味的。
而着随着文化的变迁和时代的与世俱进,对于对联的压仄已经没有如从前这般传统和讲究了。只要对字工整,字意相对或相近,数字相同且不会上下重字,而且上下联之间首尾两字的音调不一样,音韵读起来朗朗顺口,且整个联对读起来有意境,则是为一个较合律的对联了。

  • 鍏充簬瀵硅仈鐨鐭ヨ瘑!
    绛旓細2015-05-16 瀵硅仈鐭ヨ瘑澶у叏 2301 2008-11-10 鍏充簬瀵硅仈鐨勭煡璇 882 2020-02-16 鍏充簬瀵硅仈鐨勫父璇嗘湁鍝簺? 47 2018-01-05 鍏充簬瀵硅仈鐭ヨ瘑澶у叏 29 2008-04-28 鏈夊叧瀵硅仈鐨勭煡璇 1049 2021-04-24 鍏充簬瀵硅仈鐨勭煡璇嗘湁鍝簺? 5 2021-03-31 鏈夊摢浜涘叧浜庡鑱旂殑鍩烘湰鐭ヨ瘑? 4 2006-03-02 瀵瑰鑱斿熀鏈父璇 1549 鏇...
  • 瀵硅仈鐨勪笁瑕佺礌鏄粈涔
    绛旓細瀵硅仈鍙堢О妤硅仈 鎴栧瀛 銆愭ス鑱旂煡璇嗐戙瀵硅仈鐭ヨ瘑路鍗拌薄绡囥1銆佸鍙ワ細鍗斥滃鑱斺濅腑鐨勨滃鈥 锛屾槸鐩镐簰鎴愬鑰屾病鏈夌粺涓涓績鐨勭殑涓婁笅涓ゅ彞銆 涓鑸湁鍑哄彞鍜屽簲鍙ワ紝澶氱敱涓や汉浠ヤ笂浜掔浉搴斿瀹屾垚銆2銆佽仈璇細鍦ㄥ鍙ョ殑鍩虹涓婃湁缁熶竴鐨勪腑蹇冨拰涓婚鐨勪笂涓嬩袱鍙ワ紝涓鑸敱涓浜哄崟鐙畬鎴愶紝澶氱嫭绔嬫偓鎸傚嚭鏉ャ3銆佸悎鎺岋細濡備袱涓墜鎺...
  • 璋佽兘甯垜鎵惧埌涓浜涘ソ鐨勫瀵硅仈鐨鍩虹鐭ヨ瘑,姣斿 椋庡闆
    绛旓細鎵璋撳寲鐢,鎸囩殑鏄伒娲诲彉鍖栧湴杩愮敤澶╂枃銆佸湴鐞嗐佹椂浠ょ瓑鐭ヨ瘑,浠ュ強鐔熻銆佽瘲鏂囧悕鍙ャ佹垚璇吀鏁呯瓑鏉ユ嫙浣瀵硅仈銆傚钂叉澗榫勬挵鍐欑殑鑷媺鑱斺滄湁蹇楄呬簨绔熸垚,鐮撮嚋娌夎垷,鐧句簩绉﹀叧缁堝睘妤;鑻﹀績浜哄ぉ涓嶈礋,鍗ц柂灏濊儐,涓夊崈瓒婄敳鍙悶鍚粹,灏卞阀濡欏湴鎶娾滄湁蹇楄呬簨绔熸垚鈥濃滅牬閲滄矇鑸熲濃滅殗澶╀笉璐熻嫤蹇冧汉鈥濃滃崸钖皾鑳嗏濈瓑鎴愯鍏告晠铻嶄簬涓鑱斻
  • 瀵硅仈鏈変粈涔堣绌?
    绛旓細浠瀵硅仈鐨勮繍鐢ㄨ寖鍥村強鍙戝睍绌洪棿鑰岃█,鏈夊繀瑕佸皢瀛︽湳鑱斾綔涓哄崟鐙殑涓澶х绫汇傚浣滆呮墍鎾板啓鐨勩婅Е闂婚泦---浣涙暀瀵硅仈1200鍓嬩竴涔,灏变互瀵硅仈鐨勬柟寮忓皢璁稿浣涙暀浜虹墿涓庝經鏁欎箟鐞嗘瘮杈冪郴缁熷湴鍐欐垚浜嗕竴閮ㄥ鏈笓钁椼傛帹鑰屽箍涔,涔熷彲灏嗚澶氱瀛鐭ヨ瘑鎴栧叾浠栧闂亾鐞嗙敤瀵硅仈鐨勬柟寮忓姞浠ユ挵鍐,骞朵笖鍦ㄥ唴瀹逛笂绐佸嚭鍏跺鏈垨涓撲笟鎬ц川銆9.瓒e阀鑱:鏄寚姣...
  • 妤硅仈鐭ヨ瘑(涓)瀵硅仈鏍煎緥鐨勫叚瑕佺礌鍜屽叚涓蹇
    绛旓細瀵硅仈鏄竴绉嶈绌舵牸寰嬬殑鏂囧褰㈠紡,瑕佹璧忎笌鍐欎綔瀵硅仈,蹇呴』浜嗚В鍏跺熀鏈殑鏍煎緥瑕佹眰銆傛墍璋撳鑱旀牸寰(绠绉拌仈寰),鎸囧鑱斾腑鏈夊叧骞充粍銆佽瘝鎬с佽娉曚慨杈,浠ュ強涔﹀啓寮犺创绛夋柟闈㈢殑鏍煎紡涓庤寰,鍏舵牳蹇冩槸瀵逛粭銆傚鑱旂殑鍩烘湰鏍煎緥鍙鎷垚鍏绱,鍗:瀛楁暟鐩哥瓑,鍐呭鐩稿叧,璇嶆х浉褰,缁撴瀯鐩哥О,鑺傚鐩稿簲,骞充粍鐩歌皭銆傝繖鍏绱犲張鍙互鍒嗗埆浠鍩虹銆佽娉曘...
  • 瀵硅仈鍩虹鐭ヨ瘑涔嬩竴
    绛旓細瀵硅仈鍩虹瑕佺礌锛涗竴鏄瓧鏁扮浉绛夛紱浜屾槸骞充粍鐩歌皭锛涗笁鏄瘝鎬х浉褰擄紱鍥涙槸缁撴瀯鐩稿簲锛涗簲鏄妭濂忕浉鍚岋紝鍏槸鎰忎箟鐩稿叧銆 杩欏叚澶ц绱犵殑鍓嶄笁绉嶃傞偅涔堜粖澶╂垜浠涔犲鑱斿熀纭瑕佺礌鐨勫悗闈笁绉嶃傜鍥涚瑕佺礌锛涚粨鏋勭浉搴旓紝缁撴瀯鐩稿簲灏辨槸鎸囦笂涓嬭仈璇彞鐨勮娉曠粨鏋(鎴栬呰鍏惰瘝缁勫拰鍙ュ紡涔嬬粨鏋) 鐩稿悓锛屽锛涘苟鍒楃粨鏋勭殑璇嶇粍灏辫鐢ㄥ苟鍒楃粨鏋...
  • 瀵硅仈鍐欎綔鍩虹(绗笁绔,瀵硅仈鏍煎緥
    绛旓細瀵硅仈鐨勬牸寰嬫槸鎸囧湪瀵硅仈鍒涗綔涓閬靛惊鐨勫熀鏈鑼冦傗滄牸寰嬧濅竴璇嶅師鎸囪瘲銆佽瘝銆佹洸浠ュ強寰嬭祴绛夐煹鏂囧叧浜庡瓧鏁般佸彞鏁般佸鍋躲佸钩浠勩佹娂闊电瓑鏂归潰鐨勬牸寮忓拰瑙勫垯,鍦ㄥ鑱斿垱浣滀腑鎶婂舰寮忔柟闈㈢殑鍩烘湰瑙勮寖绉颁箣涓衡滄牸寰嬧,鍙槸杩戝嚑鍗佸勾鏉ュ舰鎴愮殑涓绉嶄範鎯敤娉,鍏跺疄涓庡彜鍏歌瘝鏇茬殑閭g鈥滅瘒鏈夊畾鍙,鍙ユ湁瀹氬瓧,瀛楁湁瀹氬0鈥濅弗瀵嗘牸寰嬩笉鍚,瀵硅仈鍗...
  • 妤硅仈涓夎绱
    绛旓細瀵硅仈鍙堢О妤硅仈 鎴栧瀛愩愭ス鑱旂煡璇嗐戙瀵硅仈鐭ヨ瘑路鍗拌薄绡囥1銆佸鍙:鍗斥滃鑱斺濅腑鐨勨滃鈥 ,鏄浉浜掓垚瀵硅屾病鏈夌粺涓涓績鐨勭殑涓婁笅涓ゅ彞銆 涓鑸湁鍑哄彞鍜屽簲鍙,澶氱敱涓や汉浠ヤ笂浜掔浉搴斿瀹屾垚銆 2銆佽仈璇:鍦ㄥ鍙ョ殑鍩虹涓婃湁缁熶竴鐨勪腑蹇冨拰涓婚鐨勪笂涓嬩袱鍙,涓鑸敱涓浜哄崟鐙畬鎴,澶氱嫭绔嬫偓鎸傚嚭鏉ャ3銆佸悎鎺:濡備袱涓墜鎺岄噸鍚堝湪涓璧,姣斿柣瀵...
  • 鎬庝箞璁よ瘑瀵硅仈鐨勪笂涓嬪彞
    绛旓細鎴戜滑鐭ラ亾寰嬭瘲鍙湁浜斻佷竷瑷涓ょ,鍙互鑲畾鐨勬槸,寰嬭瘲涓銆侀涓よ仈鐨勭粨鏋勩佸舰寮忋佸0寰嬩笌浜斻佷竷瑷瀵硅仈鐩哥被浼笺備互姝や负鍒囧叆鐐,浣滀负鍒濆鍙互鍊熼壌涓轰簡瑙c佸叆闂ㄦ墍鏈夌被鍨嬪鑱旂殑鍩虹鐭ヨ瘑灏氬彲,瀵硅仈鍐呮兜杩樺寘鎷洿涓板瘜,鏇村箍闃旂殑鍐呭!(鍦ㄥ悗闈互瀹炰緥杩涜璇︾粏鍒嗚В)銆備粎姝よ繙杩滀笉澶,杩欓噷棣栧厛璇存槑銆備絾鎴戜滑鍦ㄤ笅闈㈢殑杩板彊涓緷鐒跺洜琚紶缁熻娉...
  • 瀵硅仈鍩虹鐭ヨ瘑
    绛旓細瀵硅仈锛屼腑鍥界殑浼犵粺鏂囧寲涔嬩竴锛屽張绉版ス鑱旀垨瀵瑰瓙锛屾槸鍐欏湪绾搞佸竷涓婃垨鍒诲湪绔瑰瓙銆佹湪澶淬佹煴瀛愪笂鐨勫鍋惰鍙ャ傚鑱斿浠楀伐鏁达紝骞充粍鍗忚皟锛屾槸涓瀛椾竴闊崇殑涓崕璇█鐙壒鐨勮壓鏈舰寮忋傚鑱旂浉浼犺捣浜庝簲浠e悗铚涓诲瓱鏄躲傚鑱旀槸涓浗浼犵粺鏂囧寲鐟板疂銆傚叿鏈変互涓嬬壒寰:鐙壒鎬у拰鏅亶鎬 瀵勭敓鎬у拰鍖呭鎬 瀹炵敤鎬у拰鑹烘湳鎬 閫氫織鎬у拰楂橀泤鎬 涓ヨ們...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