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棕子的来历 端午节吃棕子的由来

1、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大将白起攻破楚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面对无法挽回的局势,深感绝望,悲痛之余,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当地百姓为了保护他的遗体,避免鱼虾侵扰,便开始投入粽子入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
2、端午节有迎涛神的习俗,尤其在浙江杭州地区流行。相传春秋时期,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化作涛神,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端午节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这一传说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
3、端午节也与龙有关,这一说法源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在古代吴越地区,五月初五是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以龙为图腾。端午节的两个主要活动——吃粽子和赛龙舟,都与龙有关。粽子投入水中,以防被蛟龙偷走,而赛龙舟则使用的是龙舟。此外,吴越地区的百姓有断发纹身的习俗,以示自己是龙子。五月初五还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可能是龙子纹身习俗的残留。

扩展阅读:端午的四大禁忌 ... 端午食粽 ... 画一张端午节粽子画 ... 端午活动主题趣味活动 ... 为什么不能送人粽子 ... 端午节美术画一等奖 ... 粽子不能随便送人 ... 端午节10大忌讳 ... 端午前后的三大禁忌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