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历史沿革

一、成都成华区在哪个位置

成都成华区在成都市城区东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53′~104°53′,北纬30°33′~30°44′。

成华区位于川西平原,地处成都市城区东北部,东与龙泉驿区交界,南与锦江区相连,西与金牛区毗邻,北与新都区接壤。全区土地面积110.6平方千米,是成都市主城区土地面积最大的城区。

成华区地处轴状凸陷构造盆地—成都平原的东部。区域内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简单,地貌类型不多,主要由第四纪冲积平原、丘陵和台地组成,仅东北部位于龙泉山边缘,大部分地势以浅丘为主,平坝区占1∕3。

扩展资料 成华区的历史沿革: 成华区因地处古成都县和华阳县之域,取两县名之首字而命名。成华区地域在历史上分属原成都县、华阳县,也分属过成都市金牛区和东城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成都市正式建置,当时建立的成都市 *** ,把成都、华阳两县的城区部区合并为成都市,成、华两县只辖乡区。 1990年10月,析原东城区、金牛区一部分和西城区一小部分,设立成都市成华区。

2014年12月31日,成都市人民 *** 正式批复成华区设立白莲池街道;调整青龙街道管理范围;撤销新鸿路街道,并入双桥子街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华区 参考资料来源:成都市成华区数字方字馆-地理气候。

二、成都从古至今的历史

历史沿革一、市名来历 成都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

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成都是中国城址未变、延续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前311年),仅次于江苏的苏州(建于前514年)。

二、历史沿革 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是全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有确切记载算起。

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但在21世纪出土的金沙遗址把成都的建制历史提前到(约前1200~前650)。

已经超过苏州的建城时间。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

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

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修筑城垣。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

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

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其他手工业如巢丝、织绸、煮盐、冶铁、兵器、金银器、漆器等手工业也很发达。

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成都)之一。“少城”为成都商业最发达的城区,那里商品堆积如山,商店、货摊栉比。

此外,汉代成都的文学艺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司马相如、扬雄、王褒是为时全国最有名的文学家,成都出土的汉代画象砖和画象石,绘画精美,内容广泛。 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

成都成为全国四大名城(长安、扬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农业、丝绸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纸、印刷术发展很快,经济地位有所谓“扬一益二”(扬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绣”为全国三大名绣之一,“蜀锦”被视为上贡珍品,产量全国第一。

成都是中国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唐代后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国重要的菜市、蚕市外,还有“草市”,即分布在邻近地区的乡镇集市。

唐代成都文学家云集,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薛涛、李商隐、雍陶、康术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开发了开摩河池、百花潭等旅游胜地,贞观年间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间改名为昭觉寺,称“川西第一丛林”。

宋朝时期,成都鼎兴,经济文化更加发达。丝绸业规模扩大,品种增多,蜀锦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朝时期的40多种,能织出天马、流水飞鱼、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样,每年成都上交丝绸商品,占全国各地上交总数的70%以上。

成都造纸水平很高,唐朝廷曾规定,国家图书馆的书必须用成都造的麻纸来抄写。唐宋之时,成都城东西南北都设有专门的蚕市、药市、花市灯会。

由于商业发达,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仁宗时,在益州(即成都)设官办交子业务,由官府公开印刷,发行“交子”。

宋元以后,成都为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明在四川设立布政使司,设所在成都。

公元1654年,清顺治将四川布政使司改为四川省,四川省名在历史上正式出现。辛亥革命后的1914年,北京 *** 通令废除成都府设治所,改称西川道,领成都、华阳等31县,1921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为市,成立市政筹备处,处以下设总处、文牍、法治、会计、调查、庶务六科。

1922年,市政筹备处改名为市政公所。1928年,设市政公所为市 *** ,国民 *** 置成都市为省辖市和四川省省会。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始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一直为四川省省会。

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 三、载入史册 世界第一:始建于公元前250年左右,历时2000多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61年在临邛开采深井天然气,用于制盐、煮饭和照明;成都的蜀锦,又称“锦绣缎”,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锦缎丝织品,东汉(公元25-220年)年间的足踏织锦机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到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成都成为了世界漆器工艺的中心和茶文化的诞生地;到唐代,成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雕版印刷术,成都的卞家《陀罗尼经咒》、西川过姓金刚经残页、成都樊赏家历残页为世界现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北宋(公元960-1126年)年间这里的商人联合发行了世界最早。

三、成都一共几个区

我就不复制上面朋友们说的了,估计LZ主要想了解城区的情况。

我说下城区的情况,城区包括: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外加一个高新区 青羊区是属于最大的区,也是属于成都最老的城区以前的西城区,总体发展还是可以,交通商业那些都很完善,但是房子相对要旧一点,成华区是属于发展相对比较弱一些的城区,因为以前是工业区,但是现在成都在努力发展这个区,金牛区在青羊区比较外围一些的地方,发展得也比较早,我记得是住宅区比较多一点吧?武候,锦江是属于比较发达的,在成都南门上。高新区是新城区,重点是高新产业,以及新兴住宅区。

新的市 *** 办公区、领事馆新办公区那些都是建在那的。但是那边目前城市感觉还比较少,商业配套还不够完善,也比较外围在3环路外了!不过是准备建成成都市的南部副中心! 其实成都的城区都不是特别大,很容易从一个区就进如另一个区了``你去看下成都城区分布图在对比这句话 大概就了解了(中产城东、人文城西、国际城南、财富城北) ;)。

四、谁能告诉我

成都资料介绍城市面积 12390平方公里(名列中国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第8名)。

主城区面积843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1418平方公里。 城区范围: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温江区、新都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郫县(蜀都区)、双流县(双流区)。

海拔 平均海拔400米。成都市海拔最高处为苗基岭,海拔5353米。

人口 2009年末成都市户籍人口为1348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13.7万人。常住人口1474万人,增加1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1%,主城区人口为602万。

民族 成都市拥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为汉族。

少数民族总人口60538人。2/3的人居住在主城区。

历史沿革 成都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

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

2001年出土的金沙遗址,已经将成都建城历史从公元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超过了苏州,成为中国未变遗址最长久的城市 载入史册 世界第一:始建于公元前256年,历时2000多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61年在临邛开采深井天然气,用于制盐、煮饭和照明;成都的蜀锦,又称“锦绣缎”,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锦缎丝织品,东汉(公元25-220年)年间的足踏织锦机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到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成都成为了世界漆器工艺的中心和茶文化的诞生地;到唐代,成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雕版印刷术,成都的卞家《陀罗尼经咒》、西川过姓金刚经残页、成都樊赏家历残页为世界现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北宋(公元960-1126年)年间这里的商人联合发行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官府在这里设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储蓄银行“交子务”。 中国第一:公元前250年左右李冰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这是中国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这里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文翁石室”;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时的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杨雄、王褒奠定了汉赋的基础;后蜀主孟昶(公元943-965年)亲笔书写了中国第一幅春联“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公元355年之前,常璩编纂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华阳国志》;后蜀人赵崇祚编辑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花间集》;公元1082年前后北宋名医唐慎微撰写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典《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0世纪,成都画家黄筌开创了中国工笔花鸟画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后蜀主孟昶特创“翰林图画院”,成为中国最早的皇家画院;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早在汉代,成都的俳优百戏就很突出,在成都出土的汉代说唱俑,造型活泼,在中国同类文物中无出其右者。

这是成都献给世界的珍贵礼物,也是成都文化的精华所在。 地理环境 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中部。

介于东经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纬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间。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市相连。

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98平方公里。现辖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等9区6县,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4市,另有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地理 成都(10区10县的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内海拔387-5353米,东临龙泉山脉,西临龙门山脉,真是“两山夹一平”啊。平原面积占36.4%,丘陵面积占30.4%,山区面积占33.2%。

平原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降0.3%。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7℃。

年平均日照时数107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平均海拔约500米。

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位于岷江干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网呈扇形展开在广阔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五、成都青羊小区地理位置历史人文等

基本概况 青羊区为成都市中心区,是成都乃至四川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

全区面积67平方公里,辖14个街道办事处、乡人民 *** ,常住人口约46万人。区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云集,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水平较高,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人才交流中心等中介机构齐全。

青羊区作为城市中心区,区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云集,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水平较高,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人才交流中心等中介机构齐全,能向投资者提供最新的科研成果、高素质的人员和完善的配套服务。 *** 对来自区外的企业还能给予财政扶持。

区内有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等。 青羊区历史悠久,地域经济、巴蜀文化非常发达,是成都市功能分区中的文化旅游区,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杜甫草堂、青羊宫、百花潭公园、文殊院、文化公园等。

人们从唐代开始就喜欢此地,或泛舟浣花溪、或赶青羊宫庙会、或贺草堂人日、或聚文殊听经。如今,青羊区的名胜古迹成了成都市民常去之处,也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一个融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古玩艺术等为一体的“杜甫草堂文化旅游区”正在规划建设中。 自然地理 青羊区位于东经104°03',北纬30°41',辖区西南北三面分别与温江区、双流县、武侯区、金牛区接壤,东西面与锦江区、成华区毗邻。

地形呈不规则的长条形,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青羊城区在府河、南河之间,形成“二江抱城”之势。

青羊区土壤养份丰富,水热协调,肥力较高,气候适宜,农作物的品种较为齐全,水稻、小麦、油菜。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生物资源丰富,品类繁多。

历史沿革 青羊区为古少城地域,属清代满城,青羊区得名于境内一座驰名中外的道观“青羊宫”,且观内现存铜羊两只,青羊宫初名青羊肆。传说远在周代,老子西行至函谷关,与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时说:“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

后来道家遂在此建立庙宇,名青羊观,唐代改名青羊宫。 青羊区历史悠久,为成都少城地域,是成都乃至四川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

该区拥有杜甫草堂、青羊宫、百花潭公园、文殊院、文化公园等名胜古迹。人们从唐代开始就喜欢此地,或泛舟浣花溪、或赶青羊宫庙会、或贺草堂人日、或聚文殊听经。

如今,青羊区的名胜古迹成了成都市民常去之处,也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青羊区于1990年经区划调整后成立,现共辖14个街道办事处,全区面积6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6万。

风土人情 成都灯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称赞她是传播文化的友好使者。

成都灯会西汉萌芽,东汉有形,唐代炽盛,近代成会,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建国后至今已举办了三十七届。

成都彩灯在长期的发展中,融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彩灯艺人们除选用传统的竹、藤、绸、缎、金属和白糖、玻璃、蚕茧、贝壳、瓷器等材料外,同时还不断采用现代的激光、光纤、声控、电脑程控等新技术、新工艺,使成都彩灯格外璀璨夺目,绚丽多姿。

尤其是以成吨食糖、上万件瓷器和玻璃瓶制成的巨型灯组,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被称为成都灯会“三绝”。

成都彩灯表现的题材非常广泛,既有中国古典文学,又有西方名著;既有民间传说故事,又有现代宇宙奥秘;既有飞禽走兽,又有奇花异草。成都彩灯融形、色、声、光、动、高、大、奇、新、精和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人们称赞她是“绚丽的诗,立体的画、有声的雕塑,流动的音乐”。

新年才刚刚过去一个月的农历二月十五日,成都人就迫不及待地倾城出动,到青羊宫赶花会去了, 青羊宫“赶花会”是成都地区沿袭1000多年的风俗习惯,赶花会是成都的一大盛事,是成都人迎接春天的仪式。相传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俗称“花朝节”,亦是道教始祖老子的生日,道教信徒都要到青羊宫进香朝拜。

故自唐五代以来,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前后,到青羊宫一带逛花市、赶庙会已相沿成俗,成为成都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并且历年有所发展。花会、庙会与物资交易会三者合一,构成成都花会的独特风格。

如今,成都万届花会均在与青羊宫一墙之隔的文化公园举办,是时,百花争艳,北语莺歌,游客不但可以赏花,还可以品评上百种地方风味小吃,欣赏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表演。 成都人赶花会是一件兴师动众的事。

成都人从老西门老南门走出城墙,春风拂来,满目春光。有走路的,坐轿的,坐叽咕(鸡公车)的,有坐马车的,有坐黄包车的,还有人坐船直抵百花潭。

到青羊宫烧了香,再买些农具、竹器和实用的物件。城里人来了,买些字画、花草、玉器和小玩意儿,他们的乐趣在于春天的郊游。

六、请问成都是个怎样的城市啊

成都概况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文教中心,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单列市。

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称。古为蜀国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这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简称蓉,1930年设市。

市辖区面积1418平方千米,人口335.9万(市区) 成都市邮政编码:610000,电话区号:028,车牌编号:川A。 【地理状况】 成都是四川省辖市,四川省省会。

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中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

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内江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地区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地区相连。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92.2平方公里。

现辖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双流县、郫县、温江区、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等9区6县,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4市。总人口1103.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97.15万人(2006年)。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内海拔387~5364米,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西部为纵贯南北的龙门山脉。

平原面积占36.4%,丘陵面积占30.4%,山区面积占33.2%。平原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降0.3%。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日照时数107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

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平均海拔约500米。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

位于岷江干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网呈扇形展开在广阔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历史沿革】 成都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

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 西周、春秋时期为古蜀国领地。

公元前4世纪,古蜀国开明五世(一说九世)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太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成都之名即源于此。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以蜀王旧都一带置成都县。

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秦人仿咸阳建制兴筑成都城。周赧王三十八年(公元前277年),秦人始以蜀国地置蜀郡,成都为郡、县治所。

汉承秦制。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益州刺史部(简称益州)。

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改蜀郡为导江郡,公孙述在成都称帝。东汉末年为州、郡、县治所。

三国为蜀汉国都,兼郡、县治所,两晋为"成汉"都城,南北朝为州、郡治所。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益州为蜀郡,为郡、县治。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在成都县之东偏置蜀县(肃宗乾元元年,即758年,改名华阳县),始为成都、华阳两县治所。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升成都城为"南京"(四年后废),改蜀郡为成都尹。

五代十国时期为前蜀、后蜀都城。两宋时期,成都府、益州之名虽迭经更易,但治所均设在成都,属西川路。

元朝时为四川行中书省成都府路(后改为西川道)、成都府及成都、华阳二县治所。明末张献忠在成都建大西政权,改名西京。

清朝时设四川省,下设道,为省、道、府、县治所。1912年,废府,为省、道、县治所。

1921年,设成都市政公所,初辖城内,后扩展至城之四周,成都、华阳二县治所仍留城内。1927年废道,为省、市、县治所。

1928年改市政公所为成都市,直隶四川省,为省辖市。1949年12月后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始为四川省省会。

成都历史 远在四五千年前,古蜀先民逐渐从川西北高原沿着岷江河谷迁徙到成都平原,他们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垦殖,创造了灿烂的“蜀文化”。距今三四千年前,即相当于夏代纪年的早期阶段,在成都平原已形成了高度发达的三星堆文明,它是古蜀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源头。

西周时期,一些游牧部落开始从成都平原周边高阜丘陵逐渐向平原水洼地区迁移。周朝末,蜀王开明九世从郫县迁徙成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一名即由此而来。

成都羊子山土台、十二桥的“干栏”式房屋遗址、商业街船棺遗址和金沙遗址,证明古蜀人活动的中心就在成都。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灭巴蜀,改蜀国为蜀郡,设成都县(县治在赤里街),作为蜀郡的治所。

公元前311年,秦王接受张仪的建议,命令蜀守张若按咸阳格局兴筑成都城,城周12里,高7丈。市区范围不大,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为“大城”,郡治、是蜀太守官司舍区域,政治中心;西为“少城”,县治,是商业及市民居住区,商业繁盛,是经。

七、成都有什么历史

欢迎来成都,中国第一的休闲城市,中国三大旅游城市之一(另外两个是杭州、大连),虽去年地震,今年又是第一例H1N1(最新消息,第一确证病例出院了哈哈!),但是我们还是快乐的生活着!成都还是非常美丽和安全的地方哦!来了当然要去下武侯祠看看诸葛丞相,感受三国文化;杜甫草堂看看杜甫拉,成都的名片拉,然后可以去熊猫基地看看熊猫;年轻的朋友可以选择区欢乐谷-西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游乐园哦!晚上去春熙路看看美女,成都的美女超级多哦而且声音嗲。

然后去宽巷子、锦里泡泡吧,古香古色小街里的酒吧非常有品位;或者去顺兴老茶馆品茶看变脸吐火,说到吃的,当然是火锅、麻辣烫拉,我推荐你西安路的老灶火锅哦,够味!然后就是成都小吃要吃下哦,什么赖汤圆、钟水饺、龙抄手、蛋烘糕、夫妻废片。你直接去春熙路步行街,然后到龙抄手的总店就可以买这些的套餐来吃哦!晚上100多的商务酒店多得很。

然后第二天去洛带或者平乐古镇感受成都人的盖碗茶生活,客家文化,吃伤心凉粉。接着去峨眉山看金光灿烂的普贤菩萨或者青城山-都江堰环线,感受千年古迹,特别是地震后的情况,非常值得体味,这些都是世界遗产哦,如果时间多得话,强烈推荐九寨、黄龙,第一次去的时候我差点被这里的美震撼哭了呢,绝没有夸张!本来成都消费水平就不高,而且如果办理了金熊猫卡,好多地方都免费呢!且现在温度28度左右,适宜旅游哦!我强烈建议不要旅行社,就自己去感受这座来了就不想离开城市吧!有具体问题可以问我,地道成都人!严重承诺:没有地震、泥石流和H1N1哦!(本人原创答案-抄袭者倒一辈子霉!)。



  • 鎴愰兘5+2鍖哄煙鏄粈涔堟剰鎬
    绛旓細鎴愰兘5+2鍖哄煙鎸囩殑鏄垚閮戒簲鍩庡尯鍜屼袱涓柊鍩庡尯銆備簲鍩庡尯鎸囩殑鏄鎴愬崕鍖锛岄敠姹熷尯锛岄潚缇婂尯锛岄噾鐗涘尯锛屾渚尯銆備袱涓柊鍩庡尯鎸囩殑鏄珮鏂板尯銆佸ぉ搴滄柊鍖烘垚閮界洿绠″尯銆傚叏甯傚叡璁16涓嫑鐢熷尯鍩燂紝鍏朵腑鈥5锛2鈥濆尯鍩燂紝鍗冲ぉ搴滄柊鍖恒佹垚閮介珮鏂板尯銆侀敠姹熷尯銆侀潚缇婂尯銆侀噾鐗涘尯銆佹渚尯銆佹垚鍗庡尯锛屽苟浣滀负涓涓嫑鐢熷尯鍩熴5锛2鍖哄煙瀛︾睄銆...
  • 鎴愰兘涓鍏卞嚑涓尯?
    绛旓細銆愭斂鍖哄垝鍒嗐戯細鎴嚦2016骞达紝鎴愰兘甯傝緰11涓競杈栧尯銆4涓幙锛屼唬绠5涓幙绾у競锛屽叡259涓埂闀囷紙205涓晣銆54涓埂锛夛紝116涓閬撱傚叾涓紝81涓晣銆1涓埂澧炴寕琛楅亾鍔炰簨澶勭墝瀛愶紝浜斿煄鍖猴紙鍚垚閮介珮鏂板尯锛夊叡鏈83涓閬撱傘鍘嗗彶娌块潻銆戯細鍓5涓栫邯涓彾鐨勫彜铚鍥藉紑鏄庣帇鏈濅節涓栨椂灏嗛兘鍩庝粠骞块兘妯婁埂锛堝弻娴侊級杩佸線鎴愰兘锛屾瀯绛戝煄姹...
  • 鎴愰兘甯傜伀杞︿笢绔欐槸閿︽睙鍖鸿繕鏄鎴愬崕鍖?
    绛旓細鎴愰兘涓滅珯浣嶄簬鍥涘窛鐪佹垚閮藉競鎴愬崕鍖锛屽湴鍧鏄細鍥涘窛鐪佹垚閮藉競鎴愬崕鍖轰繚鍜岃閬撻倹宕冨北璺333鍙枫傛垚閮戒笢绔欙細鏄腑鍥介搧璺垚閮藉眬闆嗗洟鏈夐檺鍏徃鎴愰兘杞︾珯绠¤緰鐨勯搧璺溅绔欙紝涓滆嚦閭涘磧灞辫矾锛屽崡鑷冲卜姹熻矾锛岃タ鑷充腑鐜矾閿︾唬澶ч亾娈碉紝鍖楄嚦閲戦┈娌宠矾锛屾槸涓浗涓昏閾佽矾鏋㈢航涔嬩竴锛屾槸闆嗛搧璺佽建閬撱佸杩愩佸叕浜ょ瓑澶氱浜ら氭柟寮忎簬涓浣撶殑缁煎悎浜ら...
  • 鎴愬崕鍖鍖呮嫭鍝簺鍦版柟
    绛旓細鎴愬崕鍖浣嶄簬鎴愰兘甯備腑蹇冨煄鍖轰笢鍖楅儴锛屼笢涓庨緳娉夐┛鍖轰氦鐣岋紝鍗椾笌閿︽睙鍖虹浉杩烇紝瑗夸笌閲戠墰鍖烘瘲閭伙紝鍖椾笌鏂伴兘鍖烘帴澹ゃ傚湴鐞嗕綅缃粙浜庝笢缁103掳53鈥诧綖104掳53鈥层佸寳绾30掳33鈥诧綖30掳44鈥蹭箣闂淬2021骞村勾鏈紝杈栧弻妗ュ瓙銆佺寷杩芥咕銆佸簻闈掕矾銆佷簩浠欐ˉ銆佽烦韫渤銆佷竾骞村満銆佷繚鍜屻佸弻姘寸⒕銆侀潚榫欍侀緳娼佺櫧鑾叉睜11涓閬撱傛垚鍗庡尯浜...
  • 鎴愰兘鎴愬崕鍖鏈夊摢浜
    绛旓細鎴愰兘鎴愬崕鍖鏈夊摢浜涳紵鎴愰兘鏄腑鍥借タ閮ㄩ噸瑕佺殑鍩庡競锛屼篃鏄洓宸濈渷鐨勭渷浼氬煄甯傦紝鎴愬崕鍖烘槸鍏朵笅灞炵殑涓涓鏀垮尯鍩熴傛垚鍗庡尯浣嶄簬鎴愰兘甯傚唴锛屽崡涓存渚尯锛岃タ鎺ラ潚缇婂尯锛屼笢閭婚敠姹熷尯锛屽寳姣楀弻娴佸尯锛屾婚潰绉负82骞虫柟鍏噷銆傛垚鍗庡尯鏄垚閮藉競鐨勫晢璐稿拰鏂囧寲涓績涔嬩竴锛岃繖閲屾湁寰堝钁楀悕鐨勬梾娓告櫙鐐瑰拰鍘嗗彶鏂囧寲閬楀潃锛屼篃鏈夊緢澶氶珮绔晢鍦堝拰鍟嗕笟...
  • 鎴愰兘鏈绻佸崕鐨勫尯鏄摢涓尯?
    绛旓細涓滀笌榫欐硥椹垮尯浜ょ晫銆佸崡涓庨敠姹熷尯姣楅偦銆佽タ涓庨潚缇婂尯鐩歌繛銆佸寳涓庨噾鐗涘尯銆佹柊閮藉尯鎺ュ¥锛屾婚潰绉109.3骞虫柟鍗冪背銆鎴愬崕鍖澧冨煙鍦鍘嗗彶涓婂垎灞炲師鎴愰兘鍘垮拰鍗庨槼鍘匡紝鍥犳寰楀悕鈥滄垚鍗庘濄1990骞9鏈堬紝鎴愰兘甯傚師涓滃煄鍖哄拰閲戠墰鍖虹殑閮ㄥ垎鍦板尯璋冩暣缁勫缓鎴愬崕鍖恒備互涓婂唴瀹瑰弬鑰冪櫨搴︾櫨绉-閿︽睙鍖虹櫨搴︾櫨绉-闈掔緤鍖 ...
  • 鎴愰兘鐨勪簲涓尯鍒嗗埆鏈変粈涔堢壒鐐?
    绛旓細2銆佹渚尯 姝︿警鍖轰篃鏄竴涓梾娓告椇鍦帮紝鏈変汉姘斾篃鏈夊簳姘旓紝姣忓勾鏉ヨ繖閲屾墦鍗$殑浜烘暟涓嶈儨鏁般傜綉绾㈡櫙鐐归敠閲屽氨浣嶄簬姝︿警鍖猴紝鍏夋槸杩欎竴鏉$綉绾㈣灏辩粰姝︿警鍖哄甫鏉ヤ簡涓嶅皯浜烘皵銆傚叾娆¤繕鏈夋渚鍜屾湜姹熸ゼ锛屼笁鍥芥椂鏈熺殑钁楀悕涓炵浉锛岃钁涗寒鏇剧粡灏卞眳浣忓湪姝︿警绁狅紝杩欎篃鏄垚閮借緝涓哄嚭鍚嶅拰鎮犱箙鐨鍘嗗彶銆3銆鎴愬崕鍖 鏈涓虹粡鍏哥殑涓涓尯灏...
  • 鎴愰兘鎴愬崕鍖閭紪
    绛旓細鎴愬崕鍖锛岄毝灞炰簬鍥涘窛鐪佹垚閮藉競锛屼綅浜庢垚閮藉競涓績鍩庡尯涓滃寳閮紝涓滀笌榫欐硥椹垮尯浜ょ晫銆佸崡涓庨敠姹熷尯姣楅偦銆佽タ涓庨潚缇婂尯鐩歌繛銆佸寳涓庨噾鐗涘尯銆佹柊閮藉尯鎺ュ¥锛屾婚潰绉109.3骞虫柟鍗冪背锛屾埅鑷2022骞达紝鎴愬崕鍖轰笅杈11涓閬擄紝甯镐綇浜哄彛140.29涓囦汉锛屽煄闀囧寲鐜100%锛屽尯鏀垮簻椹荤寷杩芥咕琛楅亾涓鐜矾涓滀笁娈148鍙枫傛垚閮鍘嗗彶娌块潻 鎴愰兘甯傦紝绠绉扳...
  • 鎴愰兘鎴愬崕鍖鍖呮嫭鍝簺鍦版柟
    绛旓細浠ュ強澶氫釜澶у瀷璐墿涓績鍜屽晢涓氳锛屽惛寮曚簡浼楀鍟嗗鍜屾秷璐硅呫傛澶栵紝鎴愬崕鍖鐨勪氦閫氫篃鍗佸垎渚垮埄锛屾湁澶氭潯涓诲共閬撳拰鍦伴搧绾胯矾璐┛鍏朵腑锛屼娇寰楀尯鍩熷唴鐨勪氦閫氬崄鍒嗕究鎹枫傛荤殑鏉ヨ锛屾垚鍗庡尯鏄竴涓吋鍏鍘嗗彶鏂囧寲鍜岀幇浠e晢涓氭皵鎭殑鍖哄煙锛屾嫢鏈夌嫭鐗圭殑榄呭姏鍜屽惛寮曞姏銆傛棤璁烘槸鏂囧寲閬楀潃杩樻槸鍟嗕笟琛楀尯锛岄兘浣撶幇浜嗚繖涓尯鍩熺殑澶氬厓鍖栧拰娲诲姏銆
  • 鎴愰兘甯22涓尯鏈夊摢浜
    绛旓細鎴愰兘甯備綅浜庡洓宸濈渷涓儴锛屽湴澶勫洓宸濈泦鍦拌タ閮紝闈掕棌楂樺師涓滅紭锛屼笢鍖椾笌寰烽槼甯傘佷笢鍗椾笌璧勯槼甯傛瘲閭伙紝鍗楅潰涓庣湁灞卞競鐩歌繛锛岃タ鍗椾笌闆呭畨甯傘佽タ鍖椾笌闃垮潩钘忔棌缇屾棌鑷不宸炴帴澹ゃ傛垚閮鍘嗗彶娌块潻 鎴愰兘鍏锋湁鎮犱箙鑰岀嫭鐗圭殑鍘嗗彶濮嬪師锛屾枃鍖栫Н娣鏋佸叾娣卞帤銆傛棭鍦ㄨ窛浠婄害4500骞磋嚦3700骞达紝鎴愰兘骞冲師宸插嚭鐜拌鍚庝笘绉颁负鈥滃疂澧╂枃鍖栤濈殑涓绯诲垪鍙よ渶鍏堟皯...
  • 扩展阅读:成都的历史沿革 ... 历史沿革怎么写 ... 历史沿革范本 ... 成都成华三片区 ... 成华区小学排名一览表 ... 成都成华区历史 ... 成华区街道划分图 ... 成华区十大景点 ... 历史沿革一览表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