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屈原生平经历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简介】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mǐ),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现在定五月五日为诗人节。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在流放期间,屈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据说就是因此而来的。
【家族】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mǐ)姓;楚武王熊通之子瑕被封在屈地,屈原是他的后代以地名屈为氏,即芈姓屈氏,有别于国君一族芈姓熊氏。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羣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就是屈原的故乡。
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䓕氏;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屈原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所以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屈原楚辞《九章·惜诵》:“忽忘身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生平】
出生
屈原的出生日期,自古以来有很多人研究,一直到解放后考古文物的出土才定为公元前340年。研究屈原生辰,主要是根据《离骚》中的两具:'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认为'摄提'是指'摄提格',太岁在寅曰摄提,这是以岁星所当的年次而言;朱熹则以为'摄提'是星名,这个摄提星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这里以摄提星所指的月份而言。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
1976年陕西临潼县出土了一件'利簋',器内有铭文4行,32字,记述了周武王伐纣的过程。汤炳正先生在经过认真考证后认为,'利簋'铭文'岁鼎克'三字中,'岁'指岁星,古人或称'摄提',今人称为木星。'鼎'即贞,训为当。'克'与'辜'同字,为月名,十一月为辜。'岁贞克'意为岁星正当十一月晨出东方,此系指木星的会合周期而言。这样,'利簋'铭文'珷征商,唯甲子朝,岁贞克,昏夙有商'就与《史记》的'正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的记载完全吻合。'利簋'铭文'岁贞克',与《离骚》'摄提贞于孟陬'说的是同一范畴的问题,都是以岁星的运行标记年月。若按《离骚》为例,铭文可以引申为'摄提贞于仲辜';若以铭文例之,《离骚》中的'摄提贞于孟陬'也可以简化为'岁贞陬'。《离骚》中'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岁星恰恰出现于孟春正月的那个月、庚寅这一天我降生了。这里屈原虽然没有正面记述诞生之年,但是凡夏历正月岁星晨出东方,正标志着这一年必然是后世所谓'太岁在寅'之年。这就说明了王逸以'摄提'指木星所当年次之说的正确性,而朱熹关于'摄提'是指星名的说法是片面的。
天文学家根据汉简《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和帛书《五星占》,计算出周显王三年(公元前366年)正月,木星的位置恰恰是晨出东方,即所谓摄提格之年。以此为座标,再运用木星的会合周期和恒星周期的规律,并结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楚世家》中的历史资料,可以推算出屈原的出生年月。从周显王三年,木星经过两个恒星周期即24年的运行,于楚宣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2年)正月又晨出于东方,这一年应当就是《离骚》'摄提贞于孟陬'的'摄提格'之年。又根据日本学者新城新藏的'战国长历'该年正月朔乙丑进行推算,这一年的正月二十六日恰恰是庚寅日。因此屈原应当是出生于公元前342年夏历正月二十六日,亦即楚宣王二十八年乙卯,夏历正月二十六日庚寅。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日书》也称庚寅日出生的男子为贵。云梦本为秦地,据学者研究,云梦秦墓墓主喜为入秦之楚国遗民,因此,《日书》名为秦简,实则反映了楚人的宗教意识,这符合屈原的自述。
取名
屈原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四句是说:父亲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屈原的生辰名字被解释为符合《史记》中所说“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
经历
屈原的事迹,主要见载于司马迁的《史记》。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从屈原的作品中看,他做为贵族参与了楚国的巫术活动。考古文献表明,楚国上层贵族信巫成风。学者称:“将江陵楚墓竹简所载诸神和《楚辞·九歌》祭祀的神灵进行对应比较,可以发现竹简所载的神与《九歌》所描写的神都是相互配套的,各自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系列,这进一步为人们了解屈原当年从事巫术活动的具体内容提供了旁证材料。”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嫺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羣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1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五月初五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论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
遭受流放
流放背景:
战国时代,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贾谊在《吊屈原赋》中,这样描写屈原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斡弃周鼎,宝康瓢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在贾谊笔下,屈原生活的时代一切都是颠倒的:猫头鹰在天上飞翔,鸾凤却深藏起来;小人得志尊显,圣贤却不得其用;正直廉洁的人受到诬蔑,强横残暴的人却得到称誉;宝剑被贬为钝口,铅刀却被说成锋利;国之重宝周鼎被抛弃,空瓦罐被当成宝物;疲牛跛驴骖驾着马车,千里马却拉着沉重的盐车;帽子本应戴在头上,现在却垫在脚下,被汗水溼透。这就是楚国的时局。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名士苏秦提出合纵,即联合六国一同抗秦,屈原积极参与此事,与苏秦一起促成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并使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因此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疏远,因为齐楚连盟,秦国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秦王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张仪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子兰听了,十分高兴。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张仪大喜说:'王后肯出力,真是秦楚两国的福分了!'张仪布置停当,就托子兰引见怀王。他劝怀王绝齐联秦,列举了很多好处。最后道:'只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怀王是个贪心的人,听说不费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宫中,高兴地告诉了郑袖。郑袖向他道喜,可又皱起眉头:'听说屈原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怀王听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怀王摆下酒席,招待张仪。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强烈反对,与公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进行了激烈争论。他认为:放弃了六国联盟,就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这是楚国生死存亡的事情呵!他痛斥张仪、子兰、靳尚,走到怀王面前大声说:“大王,不能相信呀!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万万相信不得……”怀王想起郑袖所说,果然屈原竭力反对秦楚和好;又贪图秦国的土地。不禁怒道:“难道楚国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宫门。
他叹着气喃喃地说:“楚国啊,你又要受难啦……”屈原回到家中,闷闷不乐,想到亲手结成的联盟一经破坏,楚国就保不住眼前的兴旺,不禁顿脚长叹。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嬃问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劝他不要再发议论了,屈原道:'我是楚国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国遇到危险啊!'他认为怀王会醒悟,定会分清是非的。只要怀王回心转意,楚国就有办法了。但是怀王不再召见他,他越来越忧愁,常常整夜不眠。他写了一篇名叫《离骚》的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离骚”就是“离忧”,人在遭遇忧愁的时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发自己的怨愤呢!
第一次流放
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贿赂楚国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楚怀王听信张仪的,就把相印授予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怀王以为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广袤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汉中郡沦陷。
这时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复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重修楚齐之盟。秦两次大败楚军之后,也怕齐、楚复交,于是主动提出退还汉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怀王恨透了张仪,提出不要汉中地,只要张仪头。秦惠王本不同意,张仪却胸有成竹地说:“以我张仪一个人就能抵得上汉中的土地,臣愿意到楚国去。”张仪到楚以后,贿赂了郑袖、靳尚之流,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楚怀王又把张仪给放了;还和秦王结下了婚姻关系。等到屈原使齐回来,说明利害,怀王想追回张仪,张仪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这样楚国对齐国又一次大失信用。前305年,楚怀王二十四年,楚又一次背齐合秦,去秦迎亲;第二年,怀王还与秦王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接受了秦退还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县)。当时屈原虽竭力反对,结果不但无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汉北地区(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前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攻楚,声讨楚违背纵约。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第二年,楚太子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杀楚将唐昧,占领了重丘(今河南泌阳县东北)。第二年又攻楚,消灭楚军2万,又杀楚将景缺。这时,昏庸的怀王才又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让太子质于齐以求齐楚联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这形势,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
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胁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前296年,顷襄王三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绝交。
第二次流放
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楚顷襄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子兰形成了威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线,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自尽
《渔父》中有屈原自沉前的情景(《渔父》不是屈原的作品,最明显的证据是,结尾倾向于具有道家思想的渔父,他以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否定屈原的坚贞自守。但王逸《楚辞章句》定此篇为屈原所作。):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 灞堝師璧勬枡
    绛旓細灞堝師璧勬枡 涓銆佸眻鍘熺畝浠 灞堝師锛屾槸涓浗鍙や唬钁楀悕鐨勮瘲浜恒佹斂娌诲锛岀敓娲诲湪鎴樺浗鏃朵唬銆備粬浠ュ叾宕囬珮鐨勭埍鍥戒富涔夌簿绁炪佸崜瓒婄殑鏂囧鎴愬氨琚獕涓轰笘鐣屾枃鍖鍚嶄汉銆備簩銆鐢熷钩缁忓巻 灞堝師鍑鸿韩浜庢鍥借吹鏃忎箣瀹讹紝瀛﹁瘑娓婂崥锛屾棭骞存媴浠绘鎬鐜嬬殑宸﹀緬锛屽弬涓庡浗瀹舵湞鏀裤備粬鍊″鏄庢硶搴︺佷妇璐や换鑳斤紝瀹炶鏀归潻锛屽姏涓昏仈榻愭姉绉︺傜劧鑰岋紝鍥犻伃浜哄珘濡...
  • 灞堝師韬钩绠浠
    绛旓細灞堝師鐨勪簨杩癸紝涓昏瑙佷簬鍙搁┈杩併婂彶璁般嬬殑璁拌浇銆傛牴鎹婄楠氥嬧滄憚鎻愯礊浜庡瓱闄叜锛屾儫搴氬瘏鍚句互闄嶁濓紝鍙帹瀹氬眻鍘熷嚭鐢熶簬妤氬▉鐜嬪厓骞达紙鍓339骞达級姝f湀鍗佸洓鏃ャ傚眻鍘熶簬鏄勾姝f湀鍗佸洓璇炵敓浜庝腹闃筹紝鍗充粖婀栧寳绉綊锛涓鐢熺粡鍘浜嗘濞佺帇銆佹鐜嬨侀》瑗勭帇涓変釜鏃舵湡锛岃屼富瑕佹椿鍔ㄤ簬妤氭鐜嬫椂鏈熴傚眻鍘熺敓娲荤殑鏃舵湡锛屾鏄腑鍥藉嵆灏嗗疄鐜板ぇ涓缁熺殑...
  • 灞堝師鐨勪富瑕鐢熷钩浜嬭抗
    绛旓細灞堝師鐨鐢熷钩浜嬭抗灞堝師锛堢害鍏厓鍓340鍓278骞达級锛屾垬鍥芥椂鏈熸鍥芥斂娌诲锛屾垜鍥戒紵澶х殑璇椾汉銆傚悕骞筹紝瀛楀師锛涘張鑷О鍚嶆鍒欙紝瀛楃伒鍧囥備粬瀛﹁瘑娓婂崥锛屽搧寰烽珮灏氾紝浜屽崄鍑犲瞾灏2113杈呬綈鎬鐜嬶紝鎷呬换宸﹀緬鐨勯珮绾ц亴鍔°備富绫冲唴淇斂娌伙紝澶栨姉寮虹Е锛屼絾閬埌鍙嶅姩璐垫棌闆嗗洟鐨勮揩瀹炽傛椤疯鐜嬬户浣嶅悗锛屽眻鍘熻鏀鹃愶紝闀挎湡娴佹氮鍦ㄦ矃銆佹箻娴佸煙銆
  • 灞堝師绠鍗曚粙缁 灞堝師绠浠嬪強鐢熷钩浜嬭抗
    绛旓細灞堝師绠浠嬪強鐢熷钩浜嬭抗1銆佸眻鍘熸槸鎴樺浗鏃舵湡妤氬浗璇椾汉銆2銆佸眻鍘燂紙绾﹀叕鍏冨墠340鎴339骞粹斿叕鍏冨墠278骞达級锛屼腑鍥芥垬鍥芥椂鏈熸鍥借瘲浜恒佹斂娌诲銆傚嚭鐢熶簬妤氬浗涓归槼锛堜粖婀栧寳瀹滄槍锛夈傝妶濮擄紝灞堟皬锛屽悕骞筹紝瀛楀師锛涘張鑷簯鍚嶆鍒欙紝瀛楃伒鍧囥3銆佹棭骞村彈妤氭鐜嬩俊浠伙紝浠诲乏寰掋佷笁闂惧ぇ澶紝鍏肩鍐呮斂澶栦氦澶т簨銆傛彁鍊♀滅編鏀库濓紝涓诲紶瀵瑰唴涓捐搐...
  • 灞堝師浜虹墿鐢熷钩
    绛旓細浠ユ鏄庡織銆備粬鐨勬鍥犲拰绾康鏃ワ紝铏界劧鍘熸湰鏄鍦扮殑浼犵粺锛屼絾濡備粖鏇村鍦版壙杞界潃浜轰滑瀵逛粬鐨勬蹇靛拰瀵圭埍鍥界簿绁炵殑鏁话銆灞堝師鐢熸椿鐨勬垬鍥芥椂浠o紝缇ら泟浜夐湼锛屼粬浠ヨ瘲姝岃〃杈惧鍥藉鍜屼汉姘戠殑鍏虫銆傚湪銆婄楠氥嬩腑锛屼粬娴侀湶鍑哄鏃朵唬鐨勫咖铏戝拰瀵硅厫璐ヨ吹鏃忕殑鎵瑰垽銆傚敖绠缁忓巻娴佹斁锛屼粬鐨勪綔鍝佸拰绮剧姘歌浇鍙插唽锛屾垚涓轰簡涓浗鏂囧鐨勭懓瀹濄
  • 灞堝師鐢熷钩浜嬭抗 灞堝師浠嬬粛
    绛旓細瀵瑰悗涓栬瘲姝屼骇鐢熶簡娣辫繙褰卞搷銆5銆佹垚涓轰腑鍥芥枃瀛﹀彶涓婄殑鐠鐠ㄦ槑鐝狅紝鈥滈稿搷浼熻緸锛屽崜缁濅竴涓栤濄傗滆矾婕极鍏朵慨杩滃叜锛屽惥灏嗕笂涓嬭屾眰绱⑩濓紝灞堝師鐨勨滄眰绱⑩濈簿绁烇紝鎴愪负鍚庝笘浠佷汉蹇楀+鎵淇″鍜岃拷姹傜殑涓绉嶉珮灏氱簿绁炪6銆1953骞达紝鍦ㄥ眻鍘熼濅笘2230鍛ㄥ勾涔嬮檯锛屼笘鐣屽拰骞崇悊浜嬩細閫氳繃鍐宠锛岀‘瀹氬眻鍘熶负褰撳勾绾康鐨勪笘鐣屽洓澶ф枃鍖鍚嶄汉涔嬩竴銆
  • 灞堝師鐨勬晠浜
    绛旓細鏈夊叧灞堝師鐨勬晠浜 灞堝師鐢熷钩缁忓巻 灞堝钩锛屽瓧鍘燂紝閫氬父绉颁负灞堝師锛屽張鑷簯鍚嶆鍒欙紝鍙风伒鍧囷紝姹夋棌锛屾垬鍥芥湯鏈熸鍥戒腹闃(浠婃箹鍖楃Л褰)浜猴紝妤氭鐜嬬唺閫氫箣瀛愬眻鐟曠殑鍚庝唬銆傚眻鍘熻櫧蹇犱簨妤氭鐜嬶紝鍗村薄閬帓鎸わ紝鎬鐜嬫鍚庡張鍥犻》瑗勭帇鍚俊璋楄█鑰岃娴佹斁锛屾渶缁堟姇姹ㄧ綏姹熻屾銆傚眻鍘熸槸涓浗鏈浼熷ぇ鐨勬氮婕富涔夎瘲浜轰箣涓锛屼篃鏄垜鍥藉凡鐭ユ渶鏃╃殑钁楀悕...
  • 灞堝師鐨鐢熷钩浜嬭抗
    绛旓細灞堝師锛鍙や唬妤氬浗钁楀悕鐨勭埍鍥借瘲浜恒佹斂娌诲銆佹枃鍖鍚嶄汉銆備粬鐨鐢熷钩浜嬭抗鍏呮弧浼犲鑹插僵锛屾槸涓浗鏂囧寲鍙蹭笂鐨勯噸瑕浜虹墿銆傛嵁鍙蹭功璁拌浇锛屽眻鍘熺敓浜庢垬鍥芥椂鏈燂紝鍑虹敓浜庢鍥借豹鏃忓搴備粬鑷辜鑱槑濂藉锛岀簿閫氱粡鍙诧紝瀵硅瘲璇嶅拰闊充箰涔熸湁鐫鐙壒鐨勯壌璧忓姏銆傚眻鍘熷勾灏戞椂渚垮紑濮嬫秹瓒虫斂娌伙紝鏇剧粡鎷呬换杩囨鍥藉畼鍛橈紝涓哄浗瀹跺仛鍑轰簡涓嶅皯璐$尞銆備粬涔熸槸涓浣...
  • 璇椾汉灞堝師鐨勮祫鏂
    绛旓細琚厛鍚庢祦鏀捐嚦姹夊寳鍜屾矃婀樻祦鍩 銆1953骞存槸灞堝師閫濅笘2230鍛ㄥ勾锛屼笘鐣屽拰骞崇悊浜嬩細閫氳繃鍐宠锛岀‘瀹氬眻鍘熶负褰撳勾绾康鐨勪笘鐣屽洓澶ф枃鍖鍚嶄汉涔嬩竴 銆備富瑕佷綔鍝佹湁銆婄楠氥嬨婁節姝屻嬨婁節绔犮嬨婂ぉ闂嬬瓑 銆備粬鍒涗綔鐨勩婃杈炪嬫槸涓浗娴极涓讳箟鏂囧鐨勬簮澶达紝涓庛婅瘲缁忋嬪苟绉扳滈楠氣濓紝瀵瑰悗涓栬瘲姝屼骇鐢熶簡娣辫繙褰卞搷 銆
  • 灞堝師鐨鐢熷钩绠鍘
    绛旓細灞堝師涓鐢熺粡鍘浜嗘濞佺帇銆佹鎬鐜嬨侀》瑗勭帇涓変釜鏃舵湡,鑰屼富瑕佹椿鍔ㄤ簬妤氭鐜嬫椂鏈熴傝繖涓椂鏈熸鏄腑鍥藉嵆灏嗗疄鐜板ぇ涓缁熺殑鍓嶅,鈥滄í鍒欑Е甯,绾靛垯妤氱帇銆傗濆眻鍘熷洜鍑鸿韩璐垫棌,鍙堟槑浜庢不涔,濞翠簬杈炰护,鏁呰屾棭骞存繁鍙楁鎬鐜嬬殑瀹犱俊,浣嶄负宸﹀緬銆佷笁闂惧ぇ澶傚眻鍘熶负瀹炵幇妤氬浗鐨勭粺涓澶т笟,瀵瑰唴绉瀬杈呬綈鎬鐜嬪彉娉曞浘寮,瀵瑰鍧氬喅涓诲紶鑱旈綈鎶楃Е,浣挎鍥戒竴...
  • 扩展阅读:屈原离骚第九章虞美人 ... 屈原生平经历详细 ... 文化大革冤死了多少人 ... 屈原人物生平事迹 ... 屈原真实的一生经历 ... 屈原创作离骚的目的 ...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屈原 ... 新中国四大罪人 ... 屈原一生经历简略概括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