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一)童年(2) 诗配画

本辑作者:李文秀 唐云华 邓贵振 王绍祥 田伟岭 张宝森 王观岭 邓贵振 史书东 郭玉亭 徐茂林

望诸君闲暇时可一阅得一乐,权当一杯清茶或淡酒来消遣一下。

摘 花

文/李文秀

在百花盛开的季节,无论您走在路上,还是漫步公园,身边艳丽无比的花朵芳香四溢,蝶飞蜂舞,鸟雀跳跃,有些花虽然叫不上名字,但美的让人咋舌,空气里散发着花蕊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但童年时有一种花始终盛开在我的心里,永不调零!

我的童年没见过多少种花,只有一种叫"寿仙花"的美丽的花朵,每到春未夏初即可开放,但她不是随处可见,只在我村前街供销社大院宿舍门前有数十株。女孩子爱花路人皆知,每到花开的时候,我和几位伙伴趁人们午休时悄悄溜出家门,蹑手蹑脚地跑到供销社院内,寿仙花可漂亮了,有大红色、玫红色、还有粉色,花型有单有双,我们每人拣最喜欢摘上几朵,然后高高兴兴地跑回家,插到瓶子里,放上水,能保鲜2一3天,每到放学归来,先去看看她,嗅嗅她的清香,那份开心快乐难以形容。有时调皮的弟弟们给撕烂了,惹我一顿嚎啕大哭,在老娘的劝慰下只好作罢!

这沁人心脾的场景、鲜艳夺目的寿仙花、童年的伙伴们经常萦绕在我的梦里,那份甜蜜和开心有时笑出声来,是步入花甲的自己再已体会不到的滋味,我知道这终生难忘的少年情怀不仅仅是花的娇容,更快乐、更温暖的是娘亲的怀抱!


花 丛 笑

文/唐云华

一群小玩闹,野外藏猫猫。

天真又烂漫,快乐花丛笑。

一次捉迷藏的经历

文/孙金栋

如果说下湾戏水,是我们当年这帮皮小子们夏天最爱的话,那么捉迷藏,则是冬季的首选 游戏 。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的农村在过了大秋后,农村基本上进入了冬闲季节,就改做一天两顿饭了。我们村,因黄河古道走向的原因,房屋的朝向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偏向西南大约15度左右。正是这个原因,在其他村正晌午是十二点,而我们村则是下午一点。当时没有钟表之类的计时器,就是以房屋为参照物看太阳的位置而提供计时。由于此,中午饭吃饱,已经是下午二点多了,再加之冬季落日时间短,午饭后不一会就是黑天了。那个时候,我们上学时没有家庭作业,午后也不上学,冬季落日的时候,正是我们疯玩的大好时光,特别是月明星稀的日子,就会玩到很晚才回家。女孩是跳房、踢毽、投沙包。而我们则是玩撞拐、打仗、捉迷藏。玩得最多,最开心的当属捉迷藏。

捉迷藏,也叫藏摸摸(按音写的)。不限人数,分为两伙,一伙人藏,一伙人去寻。寻的那一帮人以把藏的人找出来为胜,而藏的那伙人,以不被找着,并顺利回到大本营为胜。如寻的那一方胜利了,就要角色互换。

为了不让对方找到,往往都会有自己的绝密之处。有一次藏摸摸的,让我终生难忘。

秋后,收割花生后,花生秧就成了上好的牲畜饲料,堆在生产队的饲养处的院里面。上面还有没摔干净的的瘪花生,如幸运的话,还有可能捡到颗粒饱满花生,那可是大有中了头彩的感觉。我和另一个玩伴就经常去那里择瘪花生,边择,边聊,边吃,不亦乐乎。久而久之就被我们掏出来一个大洞,后来就成了就是我们俩知道的一个秘密之处。所以玩捉迷藏时,我们俩藏在里面,外面的人也就找不着了。由于柴草堆上掏的洞,里面也很暖和,结果我们俩都睡着了。可把大人给急坏了,就漫天地里吆喝。后来醒了听见了,知道闯祸,才悻悻地爬出来。大人看到满身的柴草,两个灰头土脸的小泥猴,气得哭笑不得。回到各自的家,都被大人骂了半宿。

孩童的时代,我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现在回忆起来,仍是满满的乐趣。

三 童 戏 草

文/陈西山

哪吒敢闹海 俺偏戏草秸

初犊不怕虎 何惧鼠猬蛇


麦秸垛

文/邓贵振

练功何须健身房,麦秸垛里任徜徉。

摸爬滚打练身手,长大当兵保边防。


文/唐云华

三童玩耍打麦场,有坐有歪有的躺。

自由自在赛神仙,祖国花朵 健康 长。

第一张奖状

文/邓贵振

一九六四年寒假前,

西段公社靳家完小,

一年级的教室里,

刘老师把“三好学生"的奖状发在我手上,

这是我人生第一张奖状。

舍不得折叠,

卷成筒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上。

回到家交给了娘,

娘高兴的不得了,

把奖状工整地贴在显眼的墙上。

一个劲夸我有出息,

并鼓励我:

“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娘的期望。"

并奖励我吃了一顿面汤。

以后很多年,

娘的话常响在我的耳旁,

更忘不了娘当时高兴的模样。

后来我得了很多奖状,

但第一次得奖状的情景,

让我终生难忘!

放 羊

文/王绍祥

湛蓝的天空

白云飘飘

田野里草青青

大地上落满皮鞭的喧嚣

一声声清脆的响鞭

便是主人的心声

头羊前边引路

不时传来咩咩咩叫声

群羊理解头羊的意志

甩着尾巴

跟在后头悠闲的吃草

懒洋洋的空气中

装满青草的味道

此时此刻

羊比人安静

只在低头寻找装进胃里的食物

我在放飞清闲的心情

这样的快乐事

永远留在记忆中

牧 童

文/田伟岭

学童扬鞭牧羊群,指挥若定小大人。

自幼感知生活苦,未来做事精于勤。


放羊的小孩

文/张宝森

小时家中不得闲,放学回家举羊鞭

帮助父母干点活,学习劳动身心健。

儿时我家自行车

文/王观岭

儿时我家自行车,大金鹿牌挺豪华。

粗壮轮圈红尾灯,高高横梁八字把。

当年把它买进门,当成宝贝人人夸。

倍加爱护天天擦,把它当成伏尔加。

探亲访友不再愁,前后能载我全家。


走天涯

文/唐云华

夫妻育三娃,幸福组成家。

一辆自行车,快乐走天涯。

下 棋

文/唐云华

没有将士象,不见军师长。

就地划棋盘,拼杀如战场。


文/田伟岭

方方正正一座城,学童课下动奇兵。

因循就简双争霸,精妙运筹拼输赢。

童 年

文/徐茂林

打开人生的第一页

还是孩提时的记忆

刻在血液里跳跃

留在脑海里游弋

根深叶茂源自故土

旷野阡陌刻在心里

儿时岁月风雨多少

追逐嬉闹在梦里

尽管儿时生活单调

也没花钱能买玩具

土室泥墙小舞台

村前村后大天地

穿着粗布衣

脚踩两鞋泥

唱起不着调的歌

背筐携篮去采集

姐姐们逗趣讲故事

引来弟弟着了迷

哥哥捉来的蝈蝈儿

塞在妹妹手里

幼稚的一篇一章

童声的一串一曲

多彩的童年

深深的足迹

如梭的童年时光

两鬓成霜难忘记

忆 童 年

文/李文秀

花甲古稀忆童年,开心惬意乐翻天,

麦秸垛里捉迷藏,胜似棉被好温暖。

摘花打鸟去摸鱼,跳房丢包滚铁环。

放学回家看弟妹,拔草拾柴捡煤炭。

虽无玩具缺零食,一块冰棍五分钱。

自创 游戏 有意境,携手并肩乐无边。

千言难表童年事,娘亲怀抱暖心田!

照 片

文/李文秀

全家福、兄弟姐妹合影,同学、战友聚会留影是一种非常幸福惬意的事,留住回忆,留住那快乐瞬间,现在只需一秒钟,而且不需半毛钱。

可是,四十多年前,有几个家庭、兄弟姐妹照过全家福?记得我的第一张照片是在十三岁那年初夏,小姑和她的闺蜜们要去城里照相,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带上了我,徒步行走十几公里,也是我第一次进城,心里那个高兴啊,不断地问这问那,去照馆照了人生第一张一寸半身照片,拿家来后,全家人和乡邻门传着看都说好看,像十七八的大姑娘,我心里也充满了快乐和自信。做梦也想不到现在的 科技 发展到如此先进。

现在虽然步入花甲之年,但我不甘落后,跟着 科技 的步伐与时俱进,摄影、视频、抖音、快手、美篇、美颜等均已初步掌握, 科技 领域深奥,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被淘汰!


后起之秀

文/王观岭

后起之秀敢争先龙腾虎跃气冲天

今日拼搏怀大志明天誓接姚明班

兵不厌诈

文/唐云华

村童 游戏 设战场,要想过关需思量。

但凭勇猛难获胜,要学孔明诸葛亮。


闯 关

文/王观岭

一时不慎落网中 铜墙铁壁似迷宫

森严璧垒看守紧 插翅难逃一场空

2021.1.12

玩弹弓

文/邓贵振

说起小时侯玩弹弓,可真不是吹牛,不论制作还是玩耍,没几个小伙伴比我强。

那是十多岁,念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小朋友们时兴玩弹弓,都是自己制作,也挺简单,一般是用分杈的树枝和旧车内胎剪成皮条,或用做衣服的松紧带。而我制作是用比粉条还粗的铁丝和弹性很大的自行车的气门芯做的,弹弓把是用玻璃丝仔细地缠起来,气门芯是三根辫起来,这样弹力更大。可以说我做的弹弓就是一件工艺品,而且功能强大,小伙伴们羡慕的了不得。

那时候弹弓不离身,见什么打什么,打鸟、打知了。其实啥也没打着,祸到惹了不少。打破门窗是常事,有一次还打死一只鸡,还好没伤过人。为此也挨过不少训。后来上了初中,就再也没玩过弹弓。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儿时的情景还深深留在记忆里。

弹 弓 赋

文/史书东

一张弓

童年的回忆--玩伴

童年的梦

暖暖的,美美的幸福

一张弓

天命之年赏玩

有一份特殊的情愫

赏一下

有一份静心

练一下

有一份凝神

玩一下

养心神

玩与赏

赠睿智,强体健

赏与悟

便有了精气神

射 弹

文/郭玉亭

目光如炬用心专,前支后屈弹如飞。

飞禽走兽随倒落,奇技夸巧争先机。

2021.1.12



扩展阅读:儿时乡下老家的回忆 ... 忆童年唯美诗句 ... 孩子一晃大了感慨诗句 ... 儿时农村的记忆和感叹 ... 我的往事回忆1一17全 ... 在农村长大的童年回忆 ... 致童年精辟短句 ... 小时候农村生活的回忆 ... 往事的追忆1-16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