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十大习俗都是什么? 端午节习俗都有哪些?

\u7aef\u5348\u8282\u7684\u4e3b\u8981\u4e60\u4fd7\u6709\u4ec0\u4e48\uff1f

1\u3001\u4f69\u6234\u9999\u56ca

\u7aef\u5348\u8282\u5c0f\u5b69\u4f69\u9999\u56ca\uff0c\u4f20\u8bf4\u6709\u907f\u90aa\u9a71\u761f\u4e4b\u610f\uff0c\u5b9e\u9645\u662f\u7528\u4e8e\u895f\u5934\u70b9\u7f00\u88c5\u9970\u3002\u9999\u56ca\u5185\u6709\u6731\u7802\u3001\u96c4\u9ec4\u3001\u9999\u836f\uff0c\u5916\u5305\u4ee5\u4e1d\u5e03\uff0c\u6e05\u9999\u56db\u6ea2\uff0c\u518d\u4ee5\u4e94\u8272\u4e1d\u7ebf\u5f26\u6263\u6210\u7d22\uff0c\u4f5c\u5404\u79cd\u4e0d\u540c\u5f62\u72b6\uff0c\u7ed3\u6210\u4e00\u4e32\u3002

2\u3001\u60ac\u827e\u8349

\u5728\u7aef\u5348\u8282\uff0c\u4eba\u4eec\u628a\u63d2\u827e\u548c\u83d6\u84b2\u4f5c\u4e3a\u91cd\u8981\u5185\u5bb9\u4e4b\u4e00\u3002\u5bb6\u5bb6\u6237\u6237\u90fd\u8981\u6d12\u626b\u5ead\u9662\uff0c\u4ee5\u83d6\u84b2\u3001\u827e\u6761\u63d2\u4e8e\u95e8\u7709\uff0c\u60ac\u4e8e\u5802\u4e2d\u3002

3\u3001\u8d5b\u9f99\u821f

\u8d5b\u9f99\u821f\u8d77\u6e90\u4e8e\u53e4\u65f6\u5c48\u539f\u6295\u6c5f\u6b7b\u53bb\uff0c\u8bb8\u591a\u4eba\u5212\u8239\u8ffd\u8d76\u62ef\u6551\u3002\u4ed6\u4eec\u4e89\u5148\u6050\u540e\uff0c\u8ffd\u81f3\u6d1e\u5ead\u6e56\u65f6\u4e0d\u89c1\u8e2a\u8ff9\u3002\u4e4b\u540e\u6bcf\u5e74\u4e94\u6708\u4e94\u65e5\u5212\u9f99\u821f\u4ee5\u7eaa\u5ff5\u4e4b\u3002\u501f\u5212\u9f99\u821f\u9a71\u6563\u6c5f\u4e2d\u4e4b\u9c7c\uff0c\u4ee5\u514d\u9c7c\u5403\u6389\u5c48\u539f\u7684\u8eab\u4f53\u3002

4\u3001\u957f\u547d\u7f15

\u957f\u547d\u7f15\u662f\u7aef\u5348\u8282\u7684\u4e00\u79cd\u914d\u9970\uff0c\u7528\u4e94\u8272\u4e1d\u7ebf\u7ed3\u6210\u624b\u7ef3\uff0c\u53ef\u60ac\u4e8e\u95e8\u9996\u3001\u6302\u4e8e\u5e8a\u5e10\uff0c\u6216\u6234\u4e8e\u5b69\u5b50\u8116\u9888\u3001\u7cfb\u4e8e\u624b\u81c2\u4e0a\uff0c\u53ef\u4ee5\u907f\u707e\u9664\u75c5\u3001\u5ef6\u5e74\u76ca\u5bff\u3002

5\u3001\u96c4\u9ec4\u9152

\u5728\u7aef\u5348\u8282\u65f6\uff0c\u4eba\u4eec\u4f1a\u5c06\u96c4\u9ec4\u6ce1\u5728\u9152\u4e2d\uff0c\u5728\u5c0f\u5b69\u7684\u8033\u6735\u3001\u9f3b\u5b50\u3001\u8111\u95e8\u3001\u624b\u8155\u3001\u811a\u8155\u7b49\u5904\u62b9\u4e0a\u96c4\u9ec4\u9152\uff0c\u636e\u8bf4\uff0c\u8fd9\u79cd\u505a\u6cd5\u53ef\u4ee5\u4f7f\u868a\u866b\u3001\u86c7\u3001\u874e\u3001\u8708\u86a3\u3001\u58c1\u864e\u3001\u8718\u86db\u3001\u87fe\u870d\u7b49\u4e0d\u4e0a\u8eab\u3002

6\u3001\u5403\u7cbd\u5b50

\u7aef\u5348\u8282\u5403\u7cbd\u5b50\uff0c\u8fd9\u662f\u4e2d\u56fd\u4eba\u6c11\u7684\u53c8\u4e00\u4f20\u7edf\u4e60\u4fd7\u3002\u7cbd\u5b50\uff0c\u53c8\u53eb\u505a\u201c\u89d2\u9ecd\u201d\u3001\u201c\u7b52\u7cbd\u201d\u3002\u7aef\u5348\u8282\u7684\u65e9\u6668\u5bb6\u5bb6\u5403\u7cbd\u5b50\u7eaa\u5ff5\u5c48\u539f\uff0c\u4e00\u822c\u662f\u524d\u4e00\u5929\u628a\u7cbd\u5b50\u5305\u597d\uff0c\u5728\u591c\u95f4\u716e\u719f\uff0c\u65e9\u6668\u98df\u7528\u3002

端午食粽、赛龙舟、佩香囊、悬艾、悬钟馗像、栓五色丝线、放纸鸢、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

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已流传两千多年。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二、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

三、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四、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五、栓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端午节习俗盘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赛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在划龙船时,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

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又或者将艾、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晋代《风土志》中有载“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大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现在,每年端午,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这里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广东,则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栓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戴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双莲并蒂等形状,象征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荆楚岁时记》:“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跳钟馗

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据北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记载: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梦二鬼。小鬼窃得皇上玉笛及杨贵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大鬼道:“臣为钟馗,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后,即病愈,便召画工吴道子,嘱其按梦中情景画钟馗捉鬼图,道子挥笔即成,明皇见后,竟与所梦一模一样,惊叹不已。后来,钟馗画渐渐走入民间,绘制钟馗画大都作于五月端午节这一天,或者端午节的前后几天。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赛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在划龙船时,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

十大端午习俗,你知道几个?

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又或者将艾、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晋代《风土志》中有载“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大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现在,每年端午,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这里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广东,则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栓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戴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双莲并蒂等形状,象征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荆楚岁时记》:“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跳钟馗

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据北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记载: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梦二鬼。小鬼窃得皇上玉笛及杨贵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大鬼道:“臣为钟馗,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后,即病愈,便召画工吴道子,嘱其按梦中情景画钟馗捉鬼图,道子挥笔即成,明皇见后,竟与所梦一模一样,惊叹不已。后来,钟馗画渐渐走入民间,绘制钟馗画大都作于五月端午节这一天,或者端午节的前后几天。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佩长命缕

五色长命缕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



赛龙舟啊,包粽吃粽啊,喝雄黄酒啊,挂着艾草与菖蒲啊木兰汤啊拴五色线跳绳到都可以,就是那么简单,赛龙舟是南方的习俗,包粽子吃粽子是北方的习俗
南方包粽子一般用粽叶北粥包粽子,一般用芦苇叶子
南方粽子花样多繁蛋黄的肉的,干菜的,蜜枣的什么的,各种各样的都有,北方一般是蜜枣的
人们喝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品味中华风俗节日——端午节的习俗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 绔崍鑺傚崄澶т範淇楅兘鏄粈涔?
    绛旓細绔崍鑺傛槸涓浗浼犵粺鑺傛棩涔嬩竴锛屾湁鐫涓板瘜澶氬僵鐨勪範淇椼浠ヤ笅鏄鍗堣妭鐨勫崄澶т範淇楋細1. 璧涢緳鑸燂細杩欓」娲诲姩鏈鏃╁彲鑳芥槸鍙よ秺鏃忎汉绁姘寸鎴栭緳绁炵殑浠紡锛屽凡鏈変袱鍗冨骞寸殑鍘嗗彶銆傝禌榫欒垷鎹璧锋簮浜庣邯蹇电埍鍥借瘲浜哄眻鍘燂紝鑷充粖浠嶅箍娉涙祦浼犮2. 浣╅鍥锛氱鍗堣妭鏃讹紝瀛╁瓙浠細浣╂埓棣欏泭锛岃繖鏃㈡槸閬块偑椹辩槦鐨勮薄寰侊紝涔熸槸涓绉嶈楗般傞鍥婂唴瑁...
  • 绔崍鑺鐨10绉嶆皯淇楁椿鍔
    绛旓細閽熼鎹夐锛屾槸绔崍鑺備範淇椼傚湪姹熸樊鍦板尯锛屽瀹堕兘鎮挓棣楀儚锛岀敤浠ラ晣瀹呴┍閭傚攼鏄庣殗寮鍏冿紝鑷獖灞辫姝﹀洖瀹紝鐤熺柧澶у彂锛屾ⅵ瑙佷簩楝硷紝涓澶т竴灏忥紝灏忛绌垮ぇ绾㈡棤瑁嗚¥锛屽伔鏉ㄨ吹濡冧箣棣欏泭鍜屾槑鐨囩殑鐜夌瑳锛岀粫娈胯岃窇銆8銆楗泟榛勯厭 绔崍鑺傝繖澶╋紝鎴戝浗澶ч儴鍒嗗湴鍖洪兘鏈夐ギ闆勯粍閰掔殑涔犱織锛岃嚦浜庡効绔ワ紝闀胯緢鍒欏皢闆勯粍閰掓秱浜庡叾鑴镐笂鎴栬韩涓...
  • 绔崍鑺鐨10绉嶆皯淇楁椿鍔
    绛旓細绔崍鑺傚悆绮藉瓙鐨勪範淇楀湪涓浗宸茬粡娴佽浜嗗嚑鍗冨勾锛屾垚涓轰腑鍗庢皯鏃忓奖鍝嶆渶澶с佽鐩栭潰鏈骞跨殑姘戦棿楗涔犱織涔嬩竴锛屽苟娴佷紶鍒版湞椴溿佹棩鏈拰涓滃崡浜氬浗瀹躲3銆鎸傝壘鍙惰彇钂 鎸傝壘鍙惰彇钂叉槸绔崍鑺傚崄澶т範淇椾箣涓銆绔崍鑺傜敤鍚勭鍙互杈熼偑绁涚梾鐨勮姳鑽夎楗宸茬粡寰堜箙浜嗐備汉浠妸绉嶆鑹捐捒鍜岃彇钂蹭綔涓虹鍗堣妭鐨勯噸瑕佸唴瀹逛箣涓銆傚瀹舵埛鎴烽兘鐢ㄨ彇钂层佽壘钂...
  • 绔崍鑺鏈浠涔堥淇浼犵粺(绔崍鑺傜殑10绉嶆皯淇楁椿鍔)
    绛旓細绔崍鑺備富瑕佺殑椋庝織涔犳儻鏈夎禌榫欒垷銆佸悆绮藉瓙銆侀噰鑽夎嵂銆佹寕鑹捐崏涓庤彇钂层佹嫓绁炵キ绁栥佹斁绾搁涪銆侀ギ钂查厭銆侀泟榛勯厭銆佹湵鐮傞厭銆佹墦椹悆銆佽烦閽熼銆佹枟鑽夌瓑,鍏朵腑璧涢緳鑸熷拰鍚冪步瀛愭槸鏈閲嶈,涔熸槸鏈鏈夋爣蹇楁х殑涔犱織銆傝禌榫?鏄鍗堣妭鐨勪富瑕佷範淇椼傜浉浼犺捣婧愪簬鍙ゆ椂妤氬浗?鍥犺垗涓嶅緱璐?灞堝師鎶曟睙姝诲幓,璁稿?鍒掕埞杩借刀鎷晳銆備粬浠簤鍏堟亹鍚,杩?娲炲涵婀栨椂涓...
  • 绔崍鑺鏈浠涔堥淇浼犵粺(绔崍鑺傜殑10绉嶆皯淇楁椿鍔)
    绛旓細绔崍鑺傜殑涓昏椋庝織涔犳儻鍖呮嫭璧涢緳鑸熴佸悆绮藉瓙銆侀噰鑽夎嵂銆佹寕鑹捐崏涓庤彇钂层佹嫓绁炵キ绁栥佹斁绾搁涪銆侀ギ钂查厭銆侀泟榛勯厭銆佹湵鐮傞厭銆佹墦椹悆銆佽烦閽熼銆佹枟鑽夌瓑锛屽叾涓禌榫欒垷鍜屽悆绮藉瓙鏄渶閲嶈锛屼篃鏄渶鏈夋爣蹇楁х殑涔犱織銆傝禌榫欒垷鏄鍗堣妭鐨勪富瑕佷範淇椾箣涓锛岀浉浼犺捣婧愪簬鍙ゆ椂妤氬浗浜烘皯绾康灞堝師銆備粬浠簤鍏堟亹鍚庯紝杩借嚦娲炲涵婀栨椂涓嶈韪抗銆備箣鍚...
  • 绔崍鑺鏈夊摢浜涔犱織鍜屼紶璇村憿?
    绛旓細浜轰滑閮借嚜鍙戠殑鍚戞睙涓姇绮藉瓙銆傜鍗堣妭鍚冪步瀛鐨勬剰涔夊氨鏄负浜嗙邯蹇靛眻鍘,杩欎竴鑺傛棩涔犱織,涓鐩存祦浼犺嚦浠娿 鍦ㄧ鍗堣妭鍚冪步瀛愬凡缁忔垚涓轰簡涓涓壒瀹氱殑鑺傛棩涔犱織,鏃犺鍗楁柟鍜屽寳鏂圭殑鑰佺櫨濮,閮戒細鍦ㄨ繖涓澶╁悆绮藉瓙銆傚湪杩欎竴澶,浜轰滑閮戒細閫氳繃鍚冪步瀛愭潵绁灞堝師銆 涓夈浣╅鍥 浣╅鍥,鏄鍗堜紶缁熶範淇椾箣涓銆傞鍥婂唴閫氬父濉厖涓浜涘叿鏈夎姵棣欏紑绐嶇殑涓崏鑽,...
  • 绔崍鑺鏈夊摢浜涔犱織?鏈夊摢浜涘瘬鎰?
    绛旓細绔崍鑺,鏄垜鍥界殑浼犵粺鑺傛棩涔嬩竴銆備範淇椾富瑕佹湁:鍒掗緳鑸熴佺キ榫欍侀噰鑽夎嵂銆佹寕鑹捐崏銆佹墦鍗堟椂姘淬佹礂鑽夎嵂姘淬佹嫓绁炵キ绁栥佹蹈榫欒垷姘淬佸悆榫欒垷楗侀绮藉瓙銆佹斁绾搁緳銆佹斁绾搁涪銆佹嫶浜旇壊涓濈嚎銆浣╅鍥绛夌瓑,杩欎簺涓嶅悓鐨勪範淇楀瘬鎰忎篃涓嶄竴鏍,涓嬮潰鎴戜滑灏变竴璧锋潵浜嗚В涓涓嬩竴浜涘父瑙佺殑涔犱織鍜屽瘬鎰忓惂~~ 1銆佸悆绮藉瓙銆傜步瀛愭槸涓浗浼犵粺鐨勮妭搴嗛鐗,鏃╁湪鏄ョ...
  • 绔崍鑺備範淇楅兘鏈夊摢浜?
    绛旓細鍦ㄧ鍗堣妭鏃讹紝浜轰滑浼氬皢闆勯粍娉″湪閰掍腑锛屽湪灏忓鐨勮虫湹銆侀蓟瀛愩佽剳闂ㄣ佹墜鑵曘佽剼鑵曠瓑澶勬姽涓婇泟榛勯厭锛屾嵁璇达紝杩欑鍋氭硶鍙互浣胯殜铏佽泧銆佽潕銆佽湀铓c佸铏庛佽湗铔涖佽熅铚嶇瓑涓嶄笂韬6銆佸悆绮藉瓙 绔崍鑺傚悆绮藉瓙锛岃繖鏄腑鍥戒汉姘戠殑鍙堜竴浼犵粺涔犱織銆傜步瀛愶紝鍙堝彨鍋氣滆榛嶁濄佲滅瓛绮解濄傜鍗堣妭鐨勬棭鏅ㄥ瀹跺悆绮藉瓙绾康灞堝師锛屼竴鑸槸鍓...
  • 绔崍鑺瑕佸共浠涔?
    绛旓細1.鍚冪步瀛锛氱鍗堣妭鍚冪步瀛愶紝杩欐槸涓浗浜烘皯鐨勫張涓浼犵粺涔犱織銆傜步瀛愶紝鍙堝彨鈥滆榛嶁濄佲滅瓛绮解濄傚叾鐢辨潵宸蹭箙锛岃姳鏍风箒澶氥2.璧涢緳鑸锛氳禌榫欒垷锛屾槸绔崍鑺傜殑涓昏涔犱織銆傜浉浼犺捣婧愪簬鍙ゆ椂妤氬浗浜哄洜鑸嶄笉寰楄搐鑷e眻鍘熸姇姹熸鍘伙紝璁稿浜哄垝鑸硅拷璧舵嫰鏁戙備粬浠簤鍏堟亹鍚庯紝杩借嚦娲炲涵婀栨椂涓嶈韪抗銆備箣鍚庢瘡骞翠簲鏈堜簲鏃ュ垝榫欒垷浠ョ邯蹇典箣銆
  • 绔崍鑺傞兘瑕佸仛浠涔?
    绛旓細鍛婅瘔瀛╁瓙绔崍鑺鐨涔犱織 1.鍖呯步瀛 绮藉瓙鏈鍒濇槸鐢ㄦ潵绁鐨勶紝涓轰簡璁╂睙涓殑楸煎効涓嶅悆妤氬浗灞堝師澶уか鐨勮韩浣擄紝鎵浠ュ皢绮藉瓙鎶曞叆姘翠腑銆傚悗鏉ヤ究钖笎鎴愪负绔崍鐨勪竴绉嶄紶缁熼鐗┿2.璧涢緳鑸 璧涢緳鑸熺幇鍦ㄤ笉绱ф槸涓寮犳皯闂翠範淇楁椿鍔紝涔熸槸涓绉嶆寮忕殑浣撹偛椤圭洰锛屽湪寰堝灏戞暟姘戞棌鍦板尯浠ュ強闀挎睙娴佸煙閮藉緢娴佽銆3.闆勯粍閰 灏嗛泟榛勬蹈娉″湪閰掍腑锛...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