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有什么重要事迹 求大禹主要事迹,要简短的~

\u9664\u4e86\u6cbb\u6c34\uff0c\u5927\u79b9\u8fd8\u6709\u54ea\u4e9b\u91cd\u8981\u4e8b\u8ff9

\u4ed6\u6740\u6b7b\u4e86\u4e0d\u670d\u4ece\u547d\u4ee4\u7684\u9632\u98ce\u6c0f\uff0c\u5efa\u7acb\u4e86\u57fa\u672c\u7684\u56fd\u5bb6\u673a\u5668\uff0c\u5982\u519b\u961f\u7b49\u3002\u8fd9\u4e5f\u4e3a\u4ed6\u7684\u513f\u5b50\u542f\u7ee7\u627f\u79b9\u7684\u738b\u4f4d\uff0c\u5efa\u7acb\u4e16\u88ad\u5236\u7684\u5974\u96b6\u793e\u4f1a\u5960\u5b9a\u7684\u57fa\u7840\u3002

\u5927\u79b9\u7387\u9886\u6c11\u4f17\uff0c\u4e0e\u81ea\u7136\u707e\u5bb3\u4e2d\u7684\u6d2a\u6c34\u6597\u4e89\uff0c\u6700\u7ec8\u83b7\u5f97\u4e86\u80dc\u5229\u3002\u9762\u5bf9\u6ed4\u6ed4\u6d2a\u6c34\uff0c\u5927\u79b9\u4ece\u9ca7\u6cbb\u6c34\u7684\u5931\u8d25\u4e2d\u6c72\u53d6\u6559\u8bad\uff0c\u6539\u53d8\u4e86\u300c\u5835\u300d\u7684\u529e\u6cd5\uff0c\u5bf9\u6d2a\u6c34\u8fdb\u884c\u758f\u5bfc\uff0c\u4f53\u73b0\u51fa\u4ed6\u5177\u6709\u5e26\u9886\u4eba\u6c11\u6218\u80dc\u56f0\u96be\u7684\u806a\u660e\u624d\u667a\uff1b\u5927\u79b9\u4e3a\u4e86\u6cbb\u7406\u6d2a\u6c34\uff0c\u957f\u5e74\u5728\u5916\u4e0e\u6c11\u4f17\u4e00\u8d77\u594b\u6218\uff0c\u7f6e\u5bb6\u5ead\u4e8e\u4e0d\u987e\uff0c\u300c\u4e09\u8fc7\u5bb6\u95e8\u800c\u4e0d\u5165\u300d\u3002

禹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一条从汧山和岐山开始一直开到荆山,越过黄河;一条从壶口山、雷首山一直开到太岳山;一条从砥柱山、析城山一直开到王屋山;一条从太行山、常山一直开到碣石山,进入海中与水路接通;一条从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一直开到太华山;一条从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一直开到负尾山;一条从嶓冢山一直开到荆山;一条从内方山一直开到大别山;一条从汶山的南面开到衡山,越过九江,最后到达敷浅原山。

禹疏导了九条大河:把弱水疏导至合黎,使弱水的下游注入流沙(沙漠)。疏导了黑水,经过三危山,流入南海(青海)。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龙门山,向南到华阴,然后东折经过砥柱山,继续向东到孟津,再向东经过洛水入河口,直到大邳;转而向北经过降水,到大陆泽,再向北分为九条河,这九条河到下游又汇合为一条,叫做逆河,最后流入大海。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就是汉水,再向东流就是苍浪水,经过三澨(shì,誓)水,到大别山,南折注入长江,再向东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北江,流入大海。从汶山开始疏导长江,向东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东到达醴水,经过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行北流,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中江,最后流入大海。疏导沇水,向东流就是济水,注入黄河,两水相遇,溢为荥泽,向东经过陶丘北面,继续向东到达菏泽,向东北与汶水会合,再向北流入大海。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水,向东与泗水、沂水会合,再向东流入大海。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往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瀍水会合,又向东与伊水会合,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金、木、水、火、土、谷六库的物资治理得很好,各方的土地美恶高下都评定出等级,能按照规定认真进贡纳税,赋税的等级都是根据三种不同的土壤等级来确定。还在华夏境内九州之中分封诸侯,赐给土地,赐给姓氏,并说:“要恭敬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不要违背我天子的各种措施。”

禹下令规定天子国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甸服,即为天子服田役纳谷税的地区:紧靠王城百里以内要交纳收割的整棵庄稼,一百里以外到二百里以内要交纳禾穗,二百里以外到三百里以内要交纳谷粒,三百里以外到四百里以内要交纳粗米,四百里以外到五百里以内要交纳精米。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侯服,即为天子侦察顺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区:靠近甸服一百里以内是卿大夫的采邑,往外二百里以内为小的封国,再往处二(原文作“三”)百里以内为诸侯的封地。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绥服,即受天子安抚,推行教化的地区:靠近侯服三百里以内视情况来推行礼乐法度、文章教化,往外二百里以内要振兴武威,保卫天子。绥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要(yāo,腰)服,即受天子约束服从天子的地区:靠近绥服三百里以内要遵守教化,和平相处;往外二百里以内要遵守王法。要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荒服,即为天子守卫远边的荒远地区:靠近要服三百里以内荒凉落后,那里的人来去不受限制;再往外二百里以内可以随意居处,不受约束。
这样,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方到南方,天子的声威教化达到了四方荒远的边陲。于是舜帝为表彰禹治水有功而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天下从此太平安定。

还有生了个强悍的儿子启——推翻禅让的继承人,开创第一奴隶制王朝夏(即家天下王朝的启始)

禹,姒姓,名文命,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之子启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大禹姓姒(si四),名文命,关于禹的出生地说法不一,近年来的考古研究表明,禹的故乡为现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生平传说

帝尧时,中原洪水为灾,百姓愁苦不堪。鲧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时间,洪水未平。舜巡视天下,发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一点成绩也没有,最后在羽山将其处死。接着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禹接受任务以后,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失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名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禹三过家门不入, 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禹亦关心百姓的疾苦。有一次,看见一个人穷得把孩子卖了,禹就把孩子赎了回来。见有的百姓没有吃的,他就让后稷把仅有的粮食分给百姓。禹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简陋的席篷,每天亲自手持耒锸,带头干最苦最脏的活。几年下来,他的腿上和胳膊上的汗毛都脱光了,手掌和脚掌结了厚厚的老茧,躯体干枯,脸庞黧黑。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终于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刚退去洪水的土地过于潮湿,禹让益发给民众种籽,教他们种水稻。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都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禹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
由于禹治水成功,帝舜在隆重的祭祀仪式上,将一块黑色的玉圭赐给禹,以表彰他的功绩,并向天地万民宣告成功和天下大治。不久,又封禹为伯,以夏(今河南万县)为其封国。禹在天下的威望达到顶点。万民称颂说:“如果没有禹,我们早就变成鱼和鳖了。”帝舜称赞禹,说:“禹啊禹!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为民造福,你辅佐我。我想观天象,知日月星辰、作文绣服饰,你谏明我。我想听六律五声八音来治乱,宣扬五德,你帮助我。你从来不当面阿谀背后诽谤我。你以自己的真诚、德行和榜样,使朝中清正无邪。你发扬了我的圣德, 功劳太大了!”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天,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往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

当了天子的禹更加勤奋地为万民谋利,诚恳地招揽士人,广泛地听取民众的意见。有一次,他出门看见一个罪人,竟下车问候并哭了起来。随从说:“罪人干了坏事,你何必可怜他!”帝禹说:“尧舜的时候,人们都和尧舜同心同德。现在我当天子,人心却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仪狄造了些酒,帝禹喝了以后感到味道很醇美,就给仪狄下命令,要他停止造酒,说:“后代一定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
禹继帝位不久,就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处理政务。在皋陶不幸逝世以后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负责政务。

帝禹在位第十年南巡。过江时,一条黄龙游来,拱起大船,船上的人很害怕。帝禹仰天叹息道: “我受命于天。活着靠上天的佐助,死了要回到天上去。你们何必为这一条龙担忧?”龙听到这一席话,摇摇尾巴,低下头就不见了。帝禹到涂山,在那里大会天下诸侯,献上玉帛前来朝见的诸侯竟达万名之众。

帝禹在位十五年后逝世,葬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终年一百岁。

大禹其人

贡献

大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治水是与治国养民结合进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时,还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主动团结氏族部落酋长,完善政权建设,使百姓安居乐业。史书记载,洪水退去后,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他带领人们在田间修起条条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黍、豆、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不仅治理水患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且农业生产也取得了进步。孔子曾颂扬禹治水的功德说:我简直找不到他的一点缺点,他的宫室简陋却没有想到改善,而是尽全力平治水土,开沟洫,发展农耕,鼓励人民从事劳动。(参《论语•泰伯篇》

大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舜召集各氏族部落酋长开庆功大会,赐给他用美玉琢磨而成的玄圭,以示其丰功伟绩。当舜年老时,众人一致推举禹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大禹

禹接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他让治水时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规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要以刑罚来惩办。禹还有组织的对不听教化多次叛乱的苗族进行征伐,打败了苗军,打死了三苗酋长,势力范围达到江淮流域。之后,“四方归之,辟土以王”(太平御览卷823引《随巢子》)。舜死后,禹守孝三年,仍按传统的禅让制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史记•夏本纪》)禹于是再即天子位。

分九州

禹为了巩固夏王朝,把全国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进行管理,他还“南省方,济于江”(《淮南子•精神训》),到南方巡视,在涂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约请诸侯相会。禹为纪念这次盛会,把各方诸侯部落酋长们送来的青铜铸成九个鼎,象征统一天下九州,成为夏王朝之象征。

威严

禹在巩固夏王朝统治过程中,还特别重视恩威并济,加强教化。传说西部有个部族叫有扈氏,好战而不愿服夏。禹采取一边用兵征服,一边用德政教化的策略,收到良好效果,使有扈氏终于臣服于夏。东南地区古称“九夷”,即九个较大的部落。禹为加强对其统治,几次出巡该地区,传播中原文化和礼教,受到当地百姓尊敬和礼遇。他沿途向当地人询问习俗,鼓励农耕,告其农时,播种五谷,教育部族酋长们讲礼仪,知法度,不以强凌弱,和睦相处。同时又宣布,若有不听教化者,要以兵征讨,决不客气。当时,古越部落酋长防风氏,总想独霸一方,自称越人各部落之长,不听禹的命令。禹在苗山大会上当众命令将他处死,并暴尸三天。各地诸侯、方伯深知夏王朝的威力和禹的神圣,再不敢冒犯禹王。那些没有参加朝见禹王的氏族部落听说此事,也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

由于禹是活动在崇山一带的夏部落的首领,故被称为夏后氏,他所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就被称为夏。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的结束、阶级社会的开始,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一个: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第二个:禹王石 走出积石峡,经木场村,翻过索屯坡,在黄河南岸有一尊磐石,高约3米,石上有似人双腚压出阔2米左右的痕迹,形象逼真。同侧上部有耒耙之柄靠放压出的痕迹,也很形象。这块石头叫“禹王石”。《河州志》记载:“青石高八尺,宽七尺,长一丈,大禹导河时常憩其上,坐痕至今犹存。”诗人张建有一首《禹王石歌》写道:“积石关外索屯村,河边奇石云根。高约八尺宽七尺,黛色经雨留青痕。凸凹不平形奇诡,相传神禹昔坐此……”
第三个:相传,巍峨高峻的积石山,蜿蜒几十里,挡住黄河的滚滚水流,每到雨季,拥塞的黄河水泛滥成灾。尧帝派禹王爷来治黄河。禹王爷从东方沿黄河西上,来到积石山,察看了地形,便带领万民挖山削崖,要在积石山开凿一道峡谷。这时一条恶龙横行过来,挡住峡谷的开凿。禹王爷非常气愤,狠狠一斧劈下去,把恶龙斩成两段,继续凿山。直到现在,黄河两岸的崖壁还是红红的,传说就是禹王爷当年斩恶龙留下的斑斑血迹。禹王爷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凿成一条石峡,滔滔黄河顺峡东流而去,消除了这一带的水患。这条峡谷,就是现在的积石峡。

事迹:大禹治水。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禹死后安葬与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现存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都有来禹陵祭禹。

4000多年前,在我国黄河中游的许多氏族、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 “华夏部落联盟”。

相传在尧作华夏部落联盟领袖的时候,发生过一次大洪水,持续了很长时间。田地被淹没,庄稼被冲毁,房屋倒塌,牲畜死亡。洪水泛滥,逼得人们逃上高丘或山上去找洞穴避难。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不少人就在大树上搭起木架巢居。洪水时涨时退,人们根本无法耕种。

有一位名鲧(gun,滚)号若阳的人,是黄帝族后裔,为夏部落酋长,被封在崇(今河南登封崇山附近),为崇伯,赐姓姒。鲧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他生性耿直,为人有些恃才自负。

滔滔洪水漫患中原大地,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尧命鲧去治理洪水。

鲧采用筑堤围堵的方法,企图把洪水堵住。这不仅没有把洪水堵住,反而使被堤围住的水越积越多,最后把堤冲溃,大水更加横流泛滥。鲧虽然也辛辛苦苦地奔波了9年,修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堤防,但是堵了东边西边溃堤,围了南边北边泛滥,始终没有把洪水制服。这时尧由于年老让位给了舜。舜见鲧治水9年,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人民遭受了更大损失,就革去了鲧的职务。

舜命鲧的儿子禹去继续治理。

禹联合了共工氏和伯益、后稷等许多部落,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放弃了筑堤堵水的办法,改用疏导的办法。他根据地形的高低,疏通河道,排除积水,让洪水顺着河道宣泄,流向大海。经过13年的努力,制服了洪水。人们纷纷从高地上下来,回到平原上。接着,禹又带领人们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在黄河两岸的平原上开出了许多良田和桑土,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

禹聪明能干,吃苦耐劳,为天下人谋利益,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在外面一共13年,曾经3次经过自己家门,却没有进去看一看。“三过家门而不入”遂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佳话。

大禹治水劳苦功高,得到了各地区氏族部落的拥戴,被尊称为“大禹”,在这些氏族部落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不仅中原地区有更多的氏族部落加入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就是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和西北方的羌戎集团中的一些氏族、部落,也先后加入了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夏部落的势力也随之壮大起来。

参考资料里的更见详细!!!!!!!!!!!!!!!

  • 绂规湁浠涔堜簨杩娴佷紶鍚庝笘?
    绛旓細澶х娌绘按锛氬張绉颁负椴х娌绘按锛屾槸涓浗鍙や唬绁炶瘽浼犺鏁呬簨锛屾簮鑷憲鍚嶇殑涓婂彜澶ф椽姘翠紶璇淬備笁鐨囦簲甯濇椂鏈燂紝榛勬渤娉涙互銆備綔涓洪粍甯濈殑鍚庝唬锛岄钵銆佺鐖跺瓙浜屼汉鍙楀懡浜庡攼灏с佽櫈鑸滐紝鍒嗗埆浠诲磭浼拰澶忎集锛岃礋璐f不姘翠簨瀹溿傚ぇ绂圭巼棰嗘皯浼楋紝涓庤嚜鐒剁伨瀹充腑鐨勬椽姘存枟浜夛紝鏈缁堣幏寰椾簡鑳滃埄銆傞潰瀵规粩婊旀椽姘达紝澶х浠庨钵娌绘按鐨勫け璐ヤ腑姹插彇鏁欒锛屾敼鍙樹簡"...
  • 鍘嗗彶涓婄湡鐨勬湁澶х杩欎釜浜虹墿鍚?
    绛旓細鏈夌殑銆傚湪姹変唬鍙插瀹跺徃椹縼鎵鍐欑殑銆婂彶璁般嬩腑銆婂彶璁奥峰鏈邯銆嬪氨鏄啓澶忕帇澶х鐨勩傜锛屽濮掞紝鍚嶆枃鍛斤紙涔熸湁绂逛究鏄悕鐨勮娉曪級锛屽瓧锛堥珮锛夊瘑銆傚彶绉板ぇ绂广佸笣绂癸紝涓哄鍚庢皬棣栭銆佸鏈濆紑鍥藉悰鐜嬨傜鏄粍甯濈殑鐜勫瓩銆侀椤肩殑瀛欏瓙锛堜絾涔熸湁璇存硶璁や负绂瑰簲涓洪椤煎叚涓栧瓩锛夈傚叾鐖跺悕椴э紝琚笣灏у皝浜庡磭锛屼负浼埖锛屼笘绉扳...
  • 绂规湁浠涔堜簨杩娴佷紶鍚庝笘
    绛旓細澶х娌绘按 澶х涔嬪墠椴ц鑸滄淳鍘绘不姘,浠栭噰鐢ㄤ簡鈥滃牭鈥濈殑 鏂规硶娌讳簡3骞,澶辫触浜,澶х娌绘按閲囩敤浜嗏滅枏鈥 鐨勬柟娉,涔濊繃瀹堕棬鑰屼笉鍏,缁堜簬鎴愬姛 绂规敼鍙樹簡浠栫埗浜茬殑鍋氭硶锛岀敤寮娓犳帓姘淬佺枏 閫氭渤閬撶殑鍔炴硶锛屾妸娲按寮曞埌澶ф捣涓幓銆備粬 鍜岃佺櫨濮撲竴璧峰姵鍔紝鎴寸潃绠附锛屾嬁鐫閿瑰瓙 锛屽甫澶存寲鍦熴佹寫鍦燂紝绱緱纾ㄥ厜浜嗗皬鑵夸笂鐨 ...
  • 澶х娌绘按涓兘閬囧埌浜鍝簺鍥伴毦?琛ㄧ幇浜澶х浠涔绮剧?
    绛旓細澶х娌绘按鏁呬簨锛氱浉浼犲湪璺濅粖绾4600骞村墠鐨勫鏈濆哀鑸滄椂浠o紝姝e煎啺娌虫椂浠e悗鏈燂紝姘斿欒浆鏆栵紝绉洩娑堣瀺銆傚哀鍦ㄤ綅鐨勬椂鍊欙紝榛勬渤娴佸煙鍙戠敓浜嗗緢澶х殑姘寸伨锛岄钵鑺变簡涔濆勾鏃堕棿娌绘按锛屾病鏈夋妸娲按鍒舵湇銆傜鏀瑰彉浜嗙鐨勭埗浜茬殑鍋氭硶锛岀甯﹂缇や紬鍑垮紑浜嗛緳闂紝鎸栭氫簡涔濇潯娌筹紝鎶婃椽姘村紩鍒板ぇ娴蜂腑鍘汇傜鍜岃佺櫨濮撲竴璧峰姵鍔紝鎴寸潃绠附锛屾嬁鐫閿...
  • 澶х娌绘按鐨勭簿绁炲拰鍚ず鏈変粈涔?
    绛旓細鍐呭濡備笅锛澶х娌绘按鏄垜鍥藉彜浠h憲鍚嶇殑绁炶瘽浼犺涔嬩竴锛屽叾浜嬭抗鍦ㄣ婂皻涔︺嬶紝銆婂北娴风粡銆嬶紝銆婅璇嬶紝銆婃樊鍗楀瓙銆嬶紝銆婂ⅷ瀛愩嬶紝銆婂彶璁般嬬瓑鏂囩尞涓潎鏈夎杞斤紝浣嗘槸绁炶瘽涓嶇瓑浜庡巻鍙诧紝鍦ㄧ璇濇墍鎻ず鐨勪笢瑗垮悗闈紝杩橀殣钘忕潃涓绉嶈緝娣辩殑鎰忎箟锛岃繖绉嶅厠鏈嶈嚜鐒讹紝浜哄畾鑳滃ぉ鐨勪紵澶х簿绁烇紝鏄ぇ绂规不姘寸殑绮鹃珦锛岃繖鏄垜浠厛姘戝湪搴斿娲稘鐏惧...
  • 澶х鐨勮祫鏂
    绛旓細閮ㄨ惤鑱旂洘鍙堟帹涓鹃钵鐨勫効瀛愮銆傜鏄釜绮炬槑鑳藉共銆佸ぇ鍏棤绉佺殑浜恒備粬鎺ュ彈娌绘按浠诲姟鏃,鍒氬垰鍜屾秱灞辨皬鐨勪竴涓濞樼粨濠,鎰忓織鍧氬己鐨澶х,鐪嬪埌缇や紬鍙楀埌姘村鐨勬儏鏅,鎯冲埌鑷繁鑲╄礋鐨閲嶅ぇ浠诲姟,渚挎瘏鐒跺喅鐒跺湴鍛婂埆濡诲瓙,鏉ュ埌娌绘按鐨勫伐鍦般傚ぇ绂硅鏉ヤ簡杩囧幓娌绘按鐨勯暱鑰呭拰鏇惧悓浠栫埗浜查钵涓閬撴不杩囨按瀹崇殑浜,鎬荤粨杩囧幓澶辫触鐨勫師鍥,瀵绘壘鏍规不娲按鐨勫姙娉曘傛湁...
  • 浠庡ぇ绂规不姘寸殑浜嬭抗涓彲浠ョ湅鍑澶х浠涔鏍风殑绮剧
    绛旓細杩欓噷闈㈠涓崕姘戞棌鏈変竴涓潪甯镐紵澶у拰閲嶈鐨勫惎绀猴紝灏辨槸鈥滅枏瀵尖濄澶х褰撴椂娌绘按鎴愬姛涓庡惁鏄喅瀹氭皯鏃忓懡杩愮殑澶т簨锛屼汉浠惎绉熺邯褰曞ぇ绂圭殑鏁呬簨灏辨槸璁板綍杩欎欢鐪熷疄鍜屼紵澶х殑瀹炶返銆傚彲鎯滀汉浠洿澶氱殑鏄劅婵澶х鐨勫姛鍔筹紝璁颁綇鍜屽涔犳洿澶氱殑鏄滀笁杩囧闂ㄨ屼笉鍏モ濈殑鎰熶汉浜嬭抗銆傛瘮濡傚浜庝汉鎬х殑鑷鍒╁繁涓闈紝寤哄浗浠ユ潵寰堥暱鏃堕棿鏄噰鐢ㄢ...
  • 澶х鐨浜嬭抗
    绛旓細椴ц櫧鐒朵篃杈涜緵鑻﹁嫤鍦板娉簡9骞达紝淇瓚浜嗚澶氬ぇ澶у皬灏忕殑鍫ら槻锛屼絾鏄牭浜嗕笢杈硅タ杈规簝鍫わ紝鍥翠簡鍗楄竟鍖楄竟娉涙互锛屽缁堟病鏈夋妸娲按鍒舵湇銆傝繖鏃跺哀鐢变簬骞磋佽浣嶇粰浜嗚垳銆傝垳瑙侀钵娌绘按9骞达紝闈炰絾娌℃湁鎴愬姛锛屽弽鑰屼娇浜烘皯閬彈浜嗘洿澶ф崯澶憋紝灏遍潻鍘讳簡椴х殑鑱屽姟銆澶х鐨勮础鐚鍏堟槸娌绘椽姘淬傚湪褰撴椂閮ㄦ棌鍒嗚鐨勬儏鍐典笅锛屼粬寰堟湁瑙佸湴鐨勫埗瀹...
  • 澶х鏈変粈涔绮剧
    绛旓細1銆佸叕鑰屽繕绉佺殑闆嗕綋涓讳箟绮剧銆澶х涓蹇冧负鍏紝鍏剁埗浜查钵鍥犳不姘翠笉鍔涜鑸滃笣澶勬锛屾病鏈夊奖鍝嶅ぇ绂硅兏鎬澶╀笅銆佷负姘戞不姘寸殑骞插姴锛屾病鏈夊績鐢熸ㄦ皵锛岃屾槸浠ュぉ涓嬬櫨濮撳埄鐩婁负閲嶏紝鍏ㄨ韩蹇冩姇鍏ユ不姘达紝鍦ㄥ娌绘按鍗佷笁骞达紝涓夎繃瀹堕棬鑰屼笉鍏ワ紝缁堜簬鍒舵湇姘存偅銆傚ぇ绂瑰叕鑰屽繕绉併佹棤绉佸鐚殑浜嬭抗娴佷紶鍗冨彜锛岃繖绉嶇簿绁炲氨鏄叕鑰屽繕绉佺殑闆嗕綋涓讳箟绮剧...
  • 浠澶х娌绘按鐨浜嬭抗涓垜浠兘瀛︿範澶х鐨鍝簺绮剧
    绛旓細浠澶х娌绘按鐨浜嬭抗涓彲浠ョ湅鍒扮殑绮剧鍖呮嫭锛氬叕鑰屽繕绉佺殑闆嗕綋涓讳箟绮剧锛涙仾灏借亴瀹堢殑鏁笟绮剧锛涗粠鍠勫娴侊紝璁茬┒姘戜富鐨勪粠鍠勭簿绁烇紱浠ヨ韩浣滃垯銆佷弗浜庡緥宸辩殑绮剧锛涚Н鏋佹帰绱笉鏂垱鏂扮殑鏀归潻绮剧绛夈傚ぇ绂规不姘存晠浜嬩富瑕佸唴瀹 寰堜箙浠ュ墠锛屾椽姘存硾婊ャ傚ぇ姘存饭娌$敯鍦帮紝鍐叉瘉鎴垮眿锛岀寷鍏藉埌澶勪激瀹崇櫨濮擄紝浜轰滑鐨勭敓娲荤棝鑻︽瀬浜嗭紝褰撴椂锛屼竴涓悕...
  • 扩展阅读:大禹治水的故事儿童版 ... 大禹事迹100字 ... 大禹治水的感人事迹 ... 大禹治水详细故事 ... 大禹的主要事迹 ... 下面哪个是大禹的事迹 ... 大禹治水在哪个省 ... 大禹的伟大事迹简短 ... 大禹除了治水还有什么重要事迹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