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有?(4个)

\u5173\u4e8e\u5386\u53f2\u6545\u4e8b\u7684\u6210\u8bed

\u542b\u6709\u5386\u53f2\u6545\u4e8b\u7684\u6210\u8bed\u6709\uff1a\u5b8c\u74a7\u5f52\u8d75\u3001\u56f4\u9b4f\u6551\u8d75\u3001\u9000\u907f\u4e09\u820d\u3001\u6bdb\u9042\u81ea\u8350\u3001\u8d1f\u8346\u8bf7\u7f6a\u3001\u7eb8\u4e0a\u8c08\u5175\u3001\u4e00\u9f13\u4f5c\u6c14\u3001\u5343\u91d1\u4e70\u9aa8\u3001\u8bb3\u75be\u5fcc\u533b\u3001\u5367\u85aa\u5c1d\u80c6\u3001\u6740\u59bb\u6c42\u5c06\u3001\u60ca\u5f13\u4e4b\u9e1f\u3001\u9ad8\u5c71\u6d41\u6c34\u3001\u4e00\u5b57\u5343\u91d1\u3001\u6307\u9e7f\u4e3a\u9a6c\u3001\u711a\u4e66\u5751\u5112\u3001\u56fe\u7a77\u5315\u89c1\u3001\u60ac\u6881\u523a\u80a1\u3001\u56db\u9762\u695a\u6b4c\u3001\u7ea6\u6cd5\u4e09\u7ae0\u3001\u5b7a\u5b50\u53ef\u6559\u3001\u80cc\u6c34\u4e00\u6218\u3001\u7834\u91dc\u6c89\u821f\u3001\u624b\u4e0d\u91ca\u5377\u3001\u91d1\u5c4b\u85cf\u5a07\u3001\u6697\u6e21\u9648\u4ed3\u3001\u5341\u9762\u57cb\u4f0f\u3001\u6295\u7b14\u4ece\u620e\u3001\u9a6c\u9769\u88f9\u5c38\u3001\u591a\u591a\u76ca\u5584\u3001\u8001\u5f53\u76ca\u58ee\u3001\u97a0\u8eac\u5c3d\u7601\u3001\u4e09\u987e\u8305\u5e90\u3001\u716e\u8c46\u71c3\u8401\u3001\u522e\u76ee\u76f8\u770b\u3001\u4e50\u4e0d\u601d\u8700\u3001\u4e03\u6b65\u6210\u8bd7\u3001\u8a00\u8fc7\u5176\u5b9e\u3001\u4e03\u64d2\u4e03\u7eb5\u7b49\u7b49\u3002

1\u3001\u671b\u6885\u6b62\u6e34
\u4e09\u56fd\u65f6\uff0c\u66f9\u64cd\u5e26\u5175\u957f\u9014\u884c\u519b\uff0c\u58eb\u5175\u4eec\u90fd\u5f88\u53e3\u6e34\uff0c\u66f9\u64cd\u4fbf\u8bf4\uff1a\u201c\u524d\u9762\u5c31\u662f\u4e00\u5927\u7247\u6885\u6797\uff0c\u7ed3\u4e86\u8bb8\u591a\u6885\u5b50\uff0c\u53c8\u751c\u53c8\u9178\uff0c\u53ef\u4ee5\u89e3\u6e34\u3002\u201d\u58eb\u5175\u4eec\u542c\u4e86\uff0c\u5634\u91cc\u90fd\u6d41\u53e3\u6c34\uff0c\u4e00\u65f6\u4e5f\u5c31\u4e0d\u6e34\u4e86\u3002\u540e\u6bd4\u55bb\u613f\u671b\u65e0\u6cd5\u5b9e\u73b0\uff0c\u53ea\u597d\u7528\u7a7a\u60f3\u6765\u52a0\u4ee5\u5b89\u6170\u3002
2\u3001\u4e09\u987e\u8305\u5e90
\u6c49\u672b\u5218\u5907\u4e09\u6b21\u5230\u8bf8\u845b\u4eae\u4f4f\u7684\u8305\u5c4b\u53bb\u9080\u8bf7\u4ed6\u51fa\u6765\u5e2e\u52a9\u81ea\u5df1\u6253\u5929\u4e0b\uff0c\u6700\u540e\u8bf8\u845b\u4eae\u624d\u7b54\u5e94\u51fa\u6765\u3002\u540e\u55bb\u6307\u4e00\u518d\u8bda\u5fc3\u5730\u9080\u8bf7\u3002
3\u3001\u56db\u9762\u695a\u6b4c
\u695a\u6c49\u4ea4\u6218\u65f6\uff0c\u9879\u7fbd\u7684\u519b\u961f\u9a7b\u624e\u5728\u5793\u4e0b\uff0c\u5175\u5c11\u7cae\u5c3d\uff0c\u88ab\u6c49\u519b\u548c\u8bf8\u4faf\u7684\u519b\u961f\u5c42\u5c42\u5305\u56f4\u8d77\u6765\uff0c\u591c\u95f4\u542c\u5230\u6c49\u519b\u56db\u9762\u90fd\u5531\u695a\u6b4c\uff0c\u9879\u7fbd\u5403\u60ca\u5730\u8bf4\uff1a\u201c\u6c49\u519b\u628a\u695a\u5730\u90fd\u5360\u9886\u4e86\u5417?\u4e3a\u4ec0\u4e48\u695a\u4eba\u8fd9\u4e48\u591a\u5462?\u201d\u6bd4\u55bb\u56db\u9762\u53d7\u654c\uff0c\u5904\u4e8e\u5b64\u7acb\u5371\u6025\u7684\u56f0\u5883\u3002

4\u3001\u5367\u85aa\u5c1d\u80c6
\u8d8a\u56fd\u88ab\u5434\u56fd\u6253\u8d25\uff0c\u8d8a\u738b\u52fe\u8df5\u7acb\u5fd7\u62a5\u4ec7\u3002\u636e\u8bf4\u4ed6\u7761\u89c9\u7761\u5728\u67f4\u8349\u4e0a\u5934\uff0c\u5403\u996d\u3001\u7761\u89c9\u524d\u90fd\u8981\u5c1d\u4e00\u5c1d\u82e6\u80c6\uff0c\u7b56\u52b1\u81ea\u5df1\u4e0d\u5fd8\u803b\u8fb1\u3002\u7ecf\u8fc7\u957f\u671f\u51c6\u5907\uff0c\u7ec8\u4e8e\u6253\u8d25\u4e86\u5434\u56fd\u3002\u5f62\u5bb9\u4eba\u523b\u82e6\u81ea\u52b1\uff0c\u7acb\u5fd7\u4e3a\u56fd\u5bb6\u62a5\u4ec7\u96ea\u803b\u3002
5\u3001\u6bdb\u9042\u81ea\u8350
\u6218\u56fd\u65f6\uff0c\u79e6\u519b\u5728\u957f\u5e73\u4e00\u6218\uff0c\u5927\u80dc\u8d75\u519b\u3002\u79e6\u519b\u4e3b\u5c06\u767d\u8d77\uff0c\u9886\u5175\u4e58\u80dc\u8ffd\u51fb\uff0c\u5305\u56f4\u4e86\u8d75\u56fd\u90fd\u57ce\u90af\u90f8\u3002 \u5927\u654c\u5f53\u524d\uff0c\u8d75\u56fd\u5f62\u52bf\u4e07\u5206\u5371\u6025\u3002\u5e73\u539f\u541b\u8d75\u80dc\uff0c\u5949\u8d75\u738b\u4e4b\u547d\uff0c\u53bb\u695a\u56fd\u6c42\u5175\u89e3\u56f4\u3002
\u5e73\u539f\u541b\u628a\u95e8\u5ba2\u53ec\u96c6\u8d77\u6765\uff0c\u6311\u900920\u4e2a\u6587\u6b66\u5168\u624d\u7684\u95e8\u5ba2\u4e00\u8d77\u53bb\u3002\u7ecf\u8fc7\u6311\u9009\uff0c\u6700\u540e\u8fd8\u7f3a\u4e00\u4e2a\u4eba\u3002\u95e8\u4e0b\u6709\u4e00\u4e2a\u53eb\u6bdb\u9042\u7684\u4eba\u8d70\u4e0a\u524d\u6765\uff0c\u5411\u5e73\u539f\u541b\u81ea\u6211\u63a8\u8350\u8bf4\uff1a\u201c\u542c\u8bf4\u5148\u751f\u5c06\u8981\u5230\u695a\u56fd\u53bb\u7b7e\u8ba2\u2018\u5408\u7eb5\u2019\u76df\u7ea6\uff0c\u7ea6\u5b9a\u4e0e\u95e8\u5ba2\u4e8c\u5341\u4eba\u4e00\u540c\u524d\u5f80\uff0c\u800c\u4e14\u4e0d\u5230\u5916\u8fb9\u53bb\u5bfb\u627e\u3002\u53ef\u662f\u8fd8\u5c11\u4e00\u4e2a\u4eba\uff0c\u5e0c\u671b\u5148\u751f\u5c31\u4ee5\u6bdb\u9042\u51d1\u8db3\u4eba\u6570\u51fa\u53d1\u5427\uff01\u201d
\u5e73\u539f\u541b\u8bf4\uff1a\u201c\u5148\u751f\u6765\u5230\u8d75\u80dc\u95e8\u4e0b\u51e0\u5e74\u4e86\uff1f\u201d\u6bdb\u9042\u8bf4\uff1a\u201c\u4e09\u5e74\u4e86\u3002\u201d\u5e73\u539f\u541b\u8bf4\uff1a\u201c\u8d24\u80fd\u7684\u4eba\u5904\u5728\u4e16\u754c\u4e0a\uff0c\u5c31\u597d\u6bd4\u9525\u5b50\u5904\u5728\u56ca\u4e2d\uff0c\u5b83\u7684\u5c16\u68a2\u7acb\u5373\u5c31\u8981\u663e\u73b0\u51fa\u6765\u3002\u5982\u4eca\uff0c\u5904\u5728\u8d75\u80dc\u7684\u95e8\u4e0b\u5df2\u7ecf\u4e09\u5e74\u4e86\uff0c\u5de6\u53f3\u7684\u4eba\u4eec\u5bf9\u4f60\u6ca1\u6709\u79f0\u9053\uff0c\u8d75\u80dc\u4e5f\u6ca1\u542c\u5230\u8d5e\u8bed\uff0c\u8fd9\u662f\u56e0\u4e3a\u5148\u751f\u6ca1\u6709\u4ec0\u4e48\u624d\u80fd\u7684\u7f18\u6545\u3002
\u6240\u4ee5\u5148\u751f\u4e0d\u80fd\u4e00\u9053\u524d\u5f80\uff0c\u8bf7\u7559\u4e0b\uff01\u201d\u6bdb\u9042\u8bf4\uff1a\u201c\u6211\u4e0d\u8fc7\u4eca\u5929\u624d\u8bf7\u6c42\u8fdb\u5230\u56ca\u4e2d\u7f62\u4e86\u3002\u8981\u662f\u6211\u65e9\u5c31\u5904\u5728\u56ca\u4e2d\u7684\u8bdd\uff0c\u5c31\u4f1a\u50cf\u9525\u5b50\u90a3\u6837\uff0c\u6574\u4e2a\u950b\u8292\u90fd\u4f1a\u9732\u51fa\u6765\uff0c\u4e0d\u4ec5\u662f\u5c16\u68a2\u9732\u51fa\u6765\u800c\u5df2\u3002\u201d\u5e73\u539f\u541b\u7ec8\u4e8e\u5e26\u6bdb\u9042\u4e00\u9053\u524d\u5f80\u3002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成语词条: 九牛一毛 (浏览数:553)
成语发音: jiǔ niú yī máo
成语释疑: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成语示例: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陈毅《感事书怀·七古·手莫伸》诗)

(其中~代表本词条:九牛一毛)
成语故事: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与。这时,
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
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这时司马迁站在旁边一声不响,武帝便问他对此事
的意见,司马迁爽直地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幢恍倥�送蚱锉�ё。��故橇�蛄耸�柑?
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实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了。最后因粮尽箭完,归路又被截断,才
停止战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机报国。他的功劳还是可以补他的失败之罪的。武帝
听他为李陵辩护,又讽刺皇上近亲李广利从正面进攻匈奴的庸儒无功,怒将司马迁下在狱
里。次年,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杀了。廷
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诬陷司马迁有诬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马迁施予最残酷、最耻辱的“腐
刑”。司马迁受到了这种摧残,痛苦之余,就想自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
死去,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的眼中,不过像“九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会惹人
耻笑。于是决心忍受耻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来艰苦地、顽强地完成伟大的“史记”的写
作。古人所谓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他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里,死一
个像他那样没地位、没名望的人,比死条狗还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终于完成了那部
空前伟大的历史的著作——“史记”。
司马迁把他这种思想转娈的情况告诉也的好友任少卿,后来的人便是根据他信中所说的
“九牛亡一毛”一句话,引伸成“九牛一毛”这句成语,用来譬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材仅是
极多数里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

成语词条: 上下其手 (浏览数:519)
成语发音: shàng xià qí shǒu
成语释疑: 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叫皇颉作证,并向皇颉暗示,举起手说:“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把手放下说:“此子可为穿封戍,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
成语示例: 亏得尚有“巧妙不同”一句注脚,还可~一番。(朱自靖《“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其中~代表本词条:上下其手)
成语故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
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
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
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得来。后来,他们便请伯犁
作公正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
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郑
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
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很是
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的功劳。
“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应
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贿赂,或请托亲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
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说是:“上
下其手”了。

成语词条: 人面桃花 (浏览数:385)
成语发音: rén miàn táo huā
成语释疑: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成语出处: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成语示例: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有一位到京城应考的读书人,有一次他到城南郊外游玩,看到一间小屋很不错,就找借口走进去看看。没想到一看就看上了屋里的一位美丽的姑娘。第二年清明节他又回到那间屋子,却看见大门锁着,人已经不知道搬到哪了?于是就提笔写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然后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不死心的他又回到那个地方,这一次大门不但没深锁,还看见姑娘的父亲,姑娘的父亲伤心的告诉他说:“我女儿因为看了他写的诗因此得了相思病,没想到竟因此而死了。”他听了之后非常难过,情不自禁抱着姑娘大哭,没想到这时姑娘却醒了过来,原来她只是昏倒而已,不久后,身体渐渐痊愈的和姑娘就和读书人结成了夫妻。

阿 堵 物 矮子看戏 安步当车 暗箭伤人 拔苗助长 拔山举鼎
百发百中 百闻不如一见 败军之将 班门弄斧 半途而废 包藏祸心
抱 佛 脚 抱瓮灌畦 杯弓蛇影 杯水车薪 比肩接踵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闭门造车 筚路蓝缕 别开生面 别无长物 宾至如归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病入膏肓 伯乐识马 不耻下问 不觉技痒 不求甚解
不屈不挠 不入虎穴 不甚了了 不学无术 不自量力 才高八斗
沧海桑田 差强人意 巢毁卵破 朝三暮四 车载斗量 沉鱼落雁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乘风破浪 痴人说梦 赤膊上阵 出尔反尔 初出茅庐
唇亡齿寒 此地无银三百两 从善如流 打草惊蛇 大材小用 大公无私
呆若木鸡 单者易折 倒履相迎 倒行逆施 道听途说 得过且过
得其所哉 登 徒 子 东山再起 东施效颦 东食西宿 洞见症结
短兵相接 对牛弹琴 对症下药 尔虞我诈 二桃杀三士 墦间乞余
方寸之地 飞鸟惊蛇 非驴非马 吠形吠声 佛头着粪 斧 正
负荆请罪 腹 稿 覆水难收 改过自新 刚愎自用 高山流水
高枕无忧 割席分座 各自为政 耕前锄后 功亏一篑 狗尾续貂
诟如不闻 孤注一掷 顾曲周郎 瓜代有期 瓜田李下 刮目相看
解铃还需系铃人 管中窥豹 归马放牛 过河拆桥 过门不入 害群之马
含沙射影 邯郸学步 汗马功劳 汗牛充栋 好逸恶劳 合浦还珠
涸辙之鲋 鹤立鸡群 侯门如海 后顾之忧 后来居上 后生可畏
囫囵吞枣 狐假虎威 狐疑不决 虎口余生 华而不实 画饼充饥
画荻教子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机不可失 鸡口牛后 鸡鸣狗盗
积羽沉舟 疾风知劲草 家徒四壁 家喻户晓 坚壁清野 见卵求鸡
渐入佳境 江郎才尽 金石为开 蕉鹿自欺 嗟来之食 捷足先得
竭泽而渔 挂 羊 头
卖 狗 肉
将欲取之
必先与之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锦囊妙句 尽善尽美
近水楼台 惊弓之鸟 精卫填海 井底之蛙 九牛一毛 居安思危
开卷有益 刻舟求剑 空 城 计 口不二价 口蜜腹剑 快刀斩乱麻
脍炙人口 困兽犹斗 滥竽充数 狼狈为奸 劳思逸淫 老马识途
乐极生悲 厉兵秣马 梁上君子 两袖清风 量体裁衣 临渴掘井
路不拾遗 捋 虎 须 洛阳纸贵 马革裹尸 马首是瞻 买椟还珠
满城风雨 盲人摸象 盲人瞎马 毛遂自荐 门可罗雀 门庭若市
孟母三迁 名缰利锁 名落孙山 囊萤映雪 模棱两可 磨穿铁砚
莫 须 有 木人石心 目不识丁 目无全牛 沐猴而冠 南柯一梦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呕心沥血 抛砖引玉 赔了夫人又折兵 蓬莱仙境 鹏程万里 披荆斩棘
南山可移 匹夫之勇 片言折狱 牝牡鹂黄 破釜沉舟 破镜重圆
破甑不顾 剖腹藏珠 扑朔迷离 齐大非偶 奇货可居 歧路亡羊
骑鹤上扬州 骑虎难下 杞人忧天 起死回生 千变万化 千金买骨
千里送鹅毛 千虑一得 钱可通神 黔驴技穷 强弩之末 秦镜高悬
青出于兰 请君入瓮 曲高和寡 曲突徙薪 让枣推梨 绕梁三日
人浮于事 人面桃花 人人自危 如火如荼 如嚼鸡肋 如鱼得水
如坐针毡 入木三分 塞翁失马 三寸之舌 三顾茅庐 三令五申
三人成虎 三思而行 三纸无驴 杀鸡吓猴 杀鸡焉用牛刀 杀彘教子
山鸡舞镜 上下其手 少见多怪 身在曹营心在汉 失斧疑邻 什袭而藏
食言而肥 世外桃源 势如破竹 守株待兔 受宠若惊 熟能生巧
树倒猢狲散 水滴石穿 水深火热 亡戟得矛 死不瞑目 死灰复燃
四面楚歌 南辕北辙 难兄难弟 贪小失大 袒腹东床 螳臂当车
顽石点头 天衣无缝 铁杵磨针 同流合污 痛饮黄龙 投笔从戎
投鞭断流 屠龙之技 推 敲 推心置腹 外强中干 完璧归赵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亡羊补牢
网开三面 妄自尊大 望尘莫及 望梅止渴 望洋兴叹 危如累卵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成语词条: 九牛一毛 (浏览数:553)
成语发音: jiǔ niú yī máo
成语释疑: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成语示例: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陈毅《感事书怀·七古·手莫伸》诗)

(其中~代表本词条:九牛一毛)
成语故事: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与。这时,
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
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这时司马迁站在旁边一声不响,武帝便问他对此事
的意见,司马迁爽直地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幢恍倥送蚱锉ё。故橇蛄耸柑?
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实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了。最后因粮尽箭完,归路又被截断,才
停止战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机报国。他的功劳还是可以补他的失败之罪的。武帝
听他为李陵辩护,又讽刺皇上近亲李广利从正面进攻匈奴的庸儒无功,怒将司马迁下在狱
里。次年,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杀了。廷
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诬陷司马迁有诬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马迁施予最残酷、最耻辱的“腐
刑”。司马迁受到了这种摧残,痛苦之余,就想自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
死去,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的眼中,不过像“九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会惹人
耻笑。于是决心忍受耻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来艰苦地、顽强地完成伟大的“史记”的写
作。古人所谓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他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里,死一
个像他那样没地位、没名望的人,比死条狗还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终于完成了那部
空前伟大的历史的著作——“史记”。
司马迁把他这种思想转娈的情况告诉也的好友任少卿,后来的人便是根据他信中所说的
“九牛亡一毛”一句话,引伸成“九牛一毛”这句成语,用来譬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材仅是
极多数里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

成语词条: 上下其手 (浏览数:519)
成语发音: shàng xià qí shǒu
成语释疑: 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叫皇颉作证,并向皇颉暗示,举起手说:“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把手放下说:“此子可为穿封戍,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
成语示例: 亏得尚有“巧妙不同”一句注脚,还可~一番。(朱自靖《“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其中~代表本词条:上下其手)
成语故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
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
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
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得来。后来,他们便请伯犁
作公正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
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郑
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
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很是
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的功劳。
“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应
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贿赂,或请托亲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
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说是:“上
下其手”了。

成语词条: 人面桃花 (浏览数:385)
成语发音: rén miàn táo huā
成语释疑: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成语出处: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成语示例: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有一位到京城应考的读书人,有一次他到城南郊外游玩,看到一间小屋很不错,就找借口走进去看看。没想到一看就看上了屋里的一位美丽的姑娘。第二年清明节他又回到那间屋子,却看见大门锁着,人已经不知道搬到哪了?于是就提笔写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然后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不死心的他又回到那个地方,这一次大门不但没深锁,还看见姑娘的父亲,姑娘的父亲伤心的告诉他说:“我女儿因为看了他写的诗因此得了相思病,没想到竟因此而死了。”他听了之后非常难过,情不自禁抱着姑娘大哭,没想到这时姑娘却醒了过来,原来她只是昏倒而已,不久后,身体渐渐痊愈的和姑娘就和读书人结成了夫妻。

C.轮船 汽艇 军舰 货轮 游艇 D.迎春花 丁香花 牡丹 绢花 菊花 10、用数字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最恰当的是(D )组。 ( )湖( )海 ( )万火急 ( )上( )下 ( )心( )意 ( )神无主 A.十、七、八、五、四、三、二、六 B.五、四、七、八、十、三、二、六 C 五、四、十、三、二、六、七、八 D 五、四、十、七、八、三、二、六 11、下面各组词语中,表示人物神态的是(C )组。 A.全神贯注 垂头丧气 满不在乎 忍饥挨饿 B.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胆大妄为 安然无恙 C.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垂头丧气 面如土色 D.全神贯注 迫在眉睫 提心吊胆 依依不舍 12、找出 “赞叹 快慰”意思相近的词(C )。A.赞成 愉快 B.称赞 慰问 C.赞美 欣慰 D.表扬 快乐 13、找出“强大 渺小”意思相反的词(D )。A.微弱 庞大 B.软弱 壮大 C.微小 壮大 D.弱小 伟大 14、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字的一组是(D )。 A.实事求是 一挥而就 汗流浃背 穿流不息 B.一毛不拔 不寒而栗 捷足先登 飞扬拔扈 C.委曲求全 穷途末路 垂头丧气 见义勇为 D.按部就班 深恶痛绝 虎视眈眈 皮开肉绽 15、每组相同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C )。A.武器 武断 B.坚持 主持 C.致密 精致 D.掌故 缘故 16、下面的句子不是病句的是( )。 A.王英和小华久别重逢,他急忙跑上去和他握手。 B.领居的小女孩,不仅年纪小,而且很懂事。 C.老师叫我们在放学路上要防止不发生事故。 17“伯父的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缩写句子,正确的是(B )A.伯父露出微笑。B.脸上露出微笑 C.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18、下面四首古诗中,有描写色彩句子的是(D ) A 《山行 B《早发白帝城》 C《题西林壁》 D《宿新市徐公店》 19、补写句子,正确的是(A )A.李老师的眼睛亲切温和,鼓舞着我们,简直像妈妈的眼睛似的。 B.李老师的眼睛亲切温和,鼓舞着我们,简直像会说话似的。 C.李老师的眼睛亲切温和,鼓舞着我们,简直像夜空闪烁的星星似的。 20把陈述句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有错误的句子是(A )。 A.小品演员的表演把观众吸引住了。 B.观众把小品演员的表演吸引住了。 21、下列句子,正确的是(A )。A.我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事。 B.他兴高采烈地兴奋地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 C.鲁迅先生的家乡是绍兴人。 D.他大概生病了,明天肯定不会到校上课。 22、读下面的比喻句,错误的一项是(A )。 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A.把闪耀着各色光辉的水池,比作宝石。 B.把大大小小的水池比作铺展着的巨幅地毯 C.把藏龙山比作铺展着的巨幅地毯。 四、五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竞赛试题( 10 )2 23、读读下面几句话,比喻句是(D )。A.她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它吹倒似的。 B.罗丹好像跟谁说悄悄话似的。C.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D.水像白花花的“珍珠”,长流不尽。 24、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组是( C)。 爸爸指着竹笋对我说 你看 竹笋多么有力量啊 不论在什么地方 不论被什么东西压迫着 它都能顶开 一个劲地向上长 A.: , ! , , , ! B.: , ! , , , 。C.: “, ! , , , !” D.:“, ? , , , !” 二、古诗部分 (一)音乐声声(在扩号内填上合适的乐器名)。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羌(笛 )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春回大地(在扩号内填上带“春”字的词语)。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 )水暖鸭先知。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春色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动物乐园(在扩号内填上动物名)。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 )恰恰啼。 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柴门闻(犬 )吠,风雪夜归人。 (四)五彩缤纷(在扩号内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 )水东流至此回。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4、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银 )螺。 (五)数字天地(在扩号内填上数字)。 1、(两 )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南朝(四百八十 )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成语部分(共24分,每空0.5分) 第一关:“独木桥”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词,将成语补充完整。 例:独(一)无(二) ( 三)头(六)臂 (四 )分(五)裂 (千)钧(一)发 (千)军(万)马 第二关:“大峡谷”请在括号内填上与人体有关的词,将成语补充完整。 例:呕(心)沥(血)明(目)张(胆) (胆)战(心)惊 牵(肠)挂(肚) 痛(心)疾(首)(口)是(心)非 第三关:“火山” 请将下列带有“然”字的成语补充完整。 (豁)然开朗 秩序(井)然 (肃)然起敬 (安)然无恙 第四关:“迷宫”将叠词填入括号中,把成语补充完整。 (赫)(赫)有名 (井)(井)有条 (源)(源)不绝 ( 依)(依)不舍 小心(翼)(翼) 想入(非)(非) 文质(彬)(彬) 千里(迢)(迢 ) 第五关:“陷阱”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使填进去的字前后搭配恰好组成一个地名。 重于泰(山) (东)山再起 万古长( 青) (海 )阔天空 人山人(海) (南)辕北辙 风卷残(云 ) ( 南)柯一梦 三、综合部分(共55分) (一)、选择(将正确的答案填在各题的序号下面)(15分) 1、 “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C ) A、《封神演义》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D )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3、下面不是三国故事的是( D )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4、“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A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唐宋时期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B ) A、 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B、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6、下面四位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A )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陆游 7、《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D)A、孙悟空 B、齐天大圣 C、孙行者 D、美猴王 8、被誉为“东方之珠”的是下列哪座城市(C ) A、上海 B、南京 C、香港 D、澳门 9、“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B ) A、道路 B、说、讲 C方向 10、下面各组词语中,表示人物神态的是( C )组。 A.全神贯注 垂头丧气 满不在乎 忍饥挨饿 B.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胆大妄为 安然无恙 C.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垂头丧气 面如土色 D.全神贯注 迫在眉睫 提心吊胆 依依不舍 四、五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竞赛试题( 10 )3 11、下面四首古诗中,有描写色彩句子的是(D)A.《山行》B.《早发白帝城》C.《题西林壁》D.《宿新市徐公店》 12、“夜空中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这句的修辞手法是( A )。A.拟人 B.比喻 C.排比 D.夸张 13、“李老师是 教师”中的空白部分应填以下五个部分内容的: ①年轻的;②具有改革精神的;③一位;④特级;⑤小学语文。下面是这五项内容的不同排列,其中最恰当的一种是( B ) A.①②③⑤④ B.③①②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③⑤①②④ 14、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的我国的( A )省。A、四川 B、湖南 C、浙江 D、云南 15、“拨乱反正”中的“拨”的意思是( A ) A、治理 B、调转 C、使东西移动 (二)、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古今佳作甚多,这些对子你能对出来吗?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四、根据提示写出合适的成语。 例:最高大的人:(顶天立地) 1、最强的记忆:(过目不忘)2、最快的阅读:(一目十行)3、最好的药方:(灵丹妙药 4、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五、根据意思用“自”字组词填空。 例:自己尊重自己叫( 自尊 ) (1)只顾自己利益叫(自私)(2)自己克制自己叫(自制)(3)自己感到骄傲叫(自豪)4)自己相信自己叫( 自信) 六、写出下面的代称的含义:例:“杏林”指:名医 “桃李”指 (学生 )。 “汗青”指(史册 )。 七、火眼金睛(请你从方格里的某一个字开始,一次经过格子里所有的字,并不重复已经走过的路线,使沿途经过的字连接起来,成为首尾相接的八条四字成语。)(8分) 八个成语是:赏心悦目、放虎归山、海阔天空、目中无人、论功行赏、长篇大论、人山人海、山高水长 八、搜肠刮肚(先填空,组成成语,使所填的的相邻的两个字组成一个词语,)(16分) 甜言蜜_语__ _文_质彬彬 见仁见_智_ _利__害攸关 死里逃_生__ _字__斟句酌 无恶不作__ _文__过饰非 心心相_印__ _度_日如年 自怨自_艾___ _青__出于蓝 气壮山_河__ _南_辕北辙 生花妙_笔___ __画__蛇添足 擒贼擒_王__ 维_妙维肖 下里_巴__人 __金__碧辉煌 万古长_青__ _海_底捞月 饱食终_日___ __本__末倒置 倚老卖_老__ _舍_己救人 十全十__美__ _国___计民主 见多识_广__ _东_山再起 至高无_上___ 海___枯石烂 九、分门别类(将上题中相所填邻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分类。)(8分) 中国的省名: 国家名: 中国作家名: 语文名词: 十、指点迷津(读谜面,猜名著人名,把上面的人名填在相应的谜面后面。)(9分) 孔明 关羽 张飞 鲁智深 宋清 元春 袭人 迎春 时迁 凿壁偷光――(孔明 ) 花香扑鼻――(袭人 ) 粗中有细――(鲁智深)斗换星移――(时迁 ) 孔雀收屏――( 关羽 ) 正月初一――( 元春 ) 展翅凌空――(张飞) 爆竹除旧――(迎春 ) 元前明后――(宋清 ) 十一、约定俗成(把下面歇后语补充完整)(8分) 1、手机不可以掉到马桶里——(机不可失(湿)) 2无头苍蝇―(瞎撞;团团转 )3、蜜蜂停在日历上—(风和日丽 (蜂和日历)) 4、老鼠指路—(鼠标) 5、六月天穿皮袍——(不是时候 ) 6、苦瓜拌黄连――(苦上加苦 ) 7、下雨天出日头――(阴一半,阳一半;假情(晴)) 8、万丈悬崖上的鲜桃——( 没人睬(采) 9、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10、吃鱼不吐骨头——说话带刺儿 四、五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竞赛试题( 10 )4 十二、耳熟能详(把下面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16分) 1、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 。 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3、绳锯木断, 滴水穿石 。 4、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 5、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 6、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 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8、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 9、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10、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 11、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 12、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 13、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 14、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 1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16、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十三、博览群书(完成下面的填空。)(30分) 1、说到古诗,人们常常提到《唐诗三百首》,这说明了“诗”是在唐朝盛行的一种文学样式,也表明唐朝诗歌的成就最大。你知道,以下几个朝代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吗? 唐诗、 宋 词 、 元 曲 、 明、清 小说 。 2、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那么杜甫被称为诗圣。 3、《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 三国演义 》,书中的主要人物有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孙权 等。 4、《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 、大闹天宫 、真假美猴王 。 5、《水浒》主要人物有:行者 武松,花和尚 鲁智深 ,黑旋风 李逵 。 6、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 状元 ,第二名叫 探花 ,第三名 榜眼 。 7、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为弱冠之年, 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五十岁为天命之年, 六十岁为花甲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一百岁为期颐之年。 8、四大美女“沉鱼”指 西施 ,“落雁”指 王昭君 ,“闭月”指 貂蝉 ,“羞花”指 杨玉环 。 9、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次序 孟(伯)、仲、叔、季 十四、让我们一同追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诗词文化,在古诗词中放飞心情。(50%)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常常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教导我们。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家乡的怀念。 3、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这个问题。 4、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自然地吟诵起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最后一句双关句,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5、许多大人常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的诗句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6、当我勉励别人要积极向上进取努力的时候,可以用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千古名句。 7、老师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教导我,不正像是春天的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吗? 8、昨天,我看到一则报道:山西汾酒,产地杏花村。顿时,一句古诗浮现在脑海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9、春节来临,父亲却还在外地工作,不能与家人团聚。那天一大早,我就接到了他的电话,他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10、春天到了,小草第一个从地上探出头来,显示出勃勃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月圆之夜,望这皎洁的一轮明月,客居美国的外公禁不住潸然泪下,黯然神伤,吟出李白的名句:“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2、弟弟不爱吃饭,每次吃饭都要把饭粒撒在桌子下面,爸爸看见了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3、到了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 十五、选择。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 (1)《泳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2) (1)杜牧 (2)骆宾王 (3)贺知章 (2)《饮湖上先晴后雨》一诗中的“湖”指的是(3)( 1)太湖 (2)东湖 (3)西湖 (3)下面三首诗中(3)不是李白的诗 (1)《望天门山》(2)《早发白帝城》(3)《登 鹳雀楼》 (4)下面三首诗中(1)是王维的作品 (1)鹿柴 (2)《小池》(3)秋夕 (5)“古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是指(2) (1)李白(2)孟浩然(3)杜甫 (6)下面三首诗中属于送别诗的是(3)(1)《江畔独步寻花》(2)《题西林壁》(3)《赠汪伦》 四、五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竞赛试题( 10 )5 十六、连线题: 春节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重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十七、下面的成语都与某个历史人物相关,请你各选出直接相关的一个,把字母写在词前的括号内。(C )相煎何急— A曹操 B曹冲 C曹植 D曹雪芹 (A)扑朔迷离— A花木兰 B西门庆 C娘子军 D穆桂英 (B)图穷匕首现—A刘邦 B荆轲 C易水寒 D孙膑 (C)闻鸡起舞—A西施 B东施 C祖逖 D赵王 (A)指鹿为马—A 赵高 B秦始皇 C诸葛亮 D司马昭 (D)卧薪尝胆—A 王安石 B夫差 C商鞅 D勾践 十八、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5% ( )A、岁寒三友,一般是指松、竹、梅这三种植物。 ( )B、百年树人,这里的“百年”是说培育人才要有长远之计。 ( )C、六亲不认,这里“六亲”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子、女。 ( )D、九死一生,是指十个人中,九个人死了,一个人活着。 ( )E、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里的“尺”和“丈”是具体的数量,十丈等于一尺。 十九、、把课文的主人公、书名以及作者连线。 1、 安利柯 皮皮鲁总动员 安徒生 皮诺曹 大林和小林 张天翼 白雪公主 木偶奇遇记 阿米契斯 皮皮鲁 安徒生童话 郑渊洁 唧唧 爱的教育 卡洛 科洛迪 二十、给下列成语找出相对应比喻意思的成语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飞蛾投火(自取灭亡)水落石出( 真相大白 ) 画蛇添足( 多此一举 )掩耳盗铃( 自欺欺人 ) 螳 臂当车( 自不量力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二十一、用一个字写出下列成语的共同点 肃然无声 悄无声息 万籁俱寂 鸦雀无声 ( 静) 极目远眺 屏息凝视东张西望 亲眼目睹 (看 ) 各抒己见 议论纷纷 畅所欲言 自言自语 (说 ) 豁然开朗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灵光乍现 (想 ) 兴高采烈 手舞足蹈 眉开眼笑 笑逐颜开 (乐 ) 二十二、猜谜语。(12分) 1、星出日落。(字一) (生 )2、一百减一不等于九十九。(字一)(白)3、仙人无踪影。(字一) ( 山) 4、田中有,地边有,河边没有。(字一)(十) 5、抛弃一点(字 一) ( 弁) 6、今有古没有,你有我没有,他们每个人都有。(字一)(人 ) 7、一横二直又三点(字 一)( 江) 8、万紫千红开满园。(水浒人名一) (华荣 ) 9、 春去三日二人归(字一) ( 众) 10、有兄妹无儿女(字 一)( 味) 11、一个没手没脚,—个有腿有角;没水没脚*水养,有腿有角吃草长*水养的眼不闭,吃草长的胡子长。(字一)(鲜 ) 12、留下一片心(字一)( 思) 二十三、用线将诗题、诗句、作者连起来 《春晓》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回乡偶书》 杜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池》 柳宗元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 孟浩然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山行》 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绝句》 杨万里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 白居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游园不值》 苏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渔歌子》 叶绍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惠崇春江晚景》 张志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十四、清朝大臣和坤请大学者纪晓岚为他竹林环绕的花园题字,纪晓岚略加思忖,题了“竹苞”二字。一天,乾隆驾到,看着“竹苞”题额大笑起来: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 鍙嶆槧鍘嗗彶鏁呬簨鐨鍥涘瓧鎴愯
    绛旓細鏉ヨ嚜鍘嗗彶鏁呬簨鐨勬垚璇: 涓夐【鑼呭簮 閾佹澋鎴愰拡 鏈涙姝㈡复 瀹岀挧褰掕档 鍥涢潰妤氭瓕 璐熻崋璇风姜 绮惧繝鎶ュ浗 鎵嬩笉閲婂嵎 鎮鍒鸿偂 鍑垮鍋峰厜 鎻忓啓浜虹墿鍔ㄤ綔:璧伴┈瑙傝姳 娆㈠懠闆璺 鎵惰佹惡骞 鎵嬭垶瓒宠箞 淇冭啙璋堝績 鍓嶄刊鍚庝话 濂旇蛋鐩稿憡 璺嬪北娑夋按 鍓嶈荡鍚庣户 寮犵墮鑸炵埅 鎻忓啓浜洪棿鎯呰皧: 鎭╅噸濡傚北 娣辨儏鍘氳皧 鎵嬭冻鎯呮繁 褰㈠奖涓嶇 琛娴撲簬姘 蹇楀悓...
  • 鍑鸿嚜鍘嗗彶鏁呬簨鐨勬垚璇
    绛旓細鍑鸿嚜鍘嗗彶鏁呬簨鐨勬垚璇濡備笅锛氳儗姘翠竴鎴樸佹湜姊呮娓淬佺焊涓婅皥鍏点佷笁椤捐寘搴愩佸崸钖皾鑳嗐佸洓闈㈡姝屻佹寚楣夸负椹佽崏鑸瑰熺銆佽崏鏈ㄧ殕鍏点佺牬閲滄矇鑸熴佺┓鍏甸哗姝︺佸鐏鑽笺佸娍濡傜牬绔广佸潥澹佹竻閲庛佸洓闈㈡姝屻侀閬夸笁鑸嶃佷竴璐ユ秱鍦般佸叺鑽掗┈涔便佸叺鎴庣浉瑙併佹湞绉︽毊妤氥傜兘鐏繛骞淬佺ジ缁撳叺杩炪佹彮绔胯岃捣銆侀緳琛鐜勯粍銆佷竴澶綋...
  • 鍏充簬鍘嗗彶鏁呬簨鐨鍥涘瓧鎴愯
    绛旓細鍏充簬鍘嗗彶鏁呬簨鐨鍥涘瓧鎴愯鏈夛細瀹岀挧褰掕档銆佸崸钖皾鑳嗐佽崏鏈ㄧ殕鍏点佹偓姊佸埡鑲°佽礋鑽嗚缃瓑銆傚畬鐠у綊璧碉細瀹岀挧褰掕档锛屽彂鐢熶簬鎴樺浗鏃舵湡鐨勫巻鍙叉晠浜嬨傛湰鎸囪敽鐩稿灏嗗畬缇庢棤鐟曠殑鍜屾皬鐠э紝瀹屽ソ鍦颁粠绉﹀浗甯﹀洖璧靛浗棣栭兘閭兏锛堢幇娌冲寳鐪佸煄甯傦級锛屾瘮鍠绘妸鍘熺墿瀹屽ソ鍦板綊杩樼墿鍝佷富浜恒傚崸钖皾鑳嗭細鍗ц柂灏濊儐鍑鸿嚜鑻忚郊銆婃嫙瀛欐潈绛旀浌鎿嶄功銆嬪崸钖皾...
  • 鍙嶆槧鍘嗗彶鏁呬簨鐨勬垚璇
    绛旓細鍙嶆槧鍘嗗彶鏁呬簨鐨勬垚璇濡備笅锛1銆佹偓姊佸埡鑲★細褰㈠鍒昏嫤瀛︿範銆2銆佸瀛愬彲鏁欙細鎸囧勾杞讳汉鍙煿鍏汇3銆佷互鎴樺幓鎴橈細鐢ㄦ垬浜夋秷鐏垬浜夈4銆佺簿蹇犳姤鍥斤細绮惧績蹇犺瘹锛涙姤鏁堢鍥姐5銆佹荡琛濂嬫垬锛氬舰瀹归〗寮哄湴鎷兼鎴樻枟銆6銆侀灎韬敖鐦侊細鎸囨伃鏁皑鎱庯紝绔敖蹇冨姏銆7銆佸皝閲戞寕鍗帮細璋撲笉鍙楄祻璧愶紝杈炲幓瀹樿亴銆8銆佷竴韬槸鑳嗭細褰㈠鑳嗛噺澶э紝鏃犳墍...
  • 鍘嗗彶鏁呬簨鐨勬垚璇20涓
    绛旓細20涓鍘嗗彶鏁呬簨鎴愯濡備笅锛氭湜姊呮娓淬侀泦鎬濆箍鐩娿佸崸钖皾鑳嗐佽儗姘翠竴鎴樸佸洿榄忔晳璧点佽礋鑽嗚缃佺焊涓婅皥鍏点佸畬鐠у綊璧点佽崏鏈ㄧ殕鍏点佹寚楣夸负椹佸攪浜¢娇瀵掋佹瘺閬傝嚜鑽愩侀閬夸笁鑸嶃佷竴榧撲綔姘斻佹儕寮撲箣楦熴佺害娉曚笁绔犮佽佸綋鐩婂.銆佸澶氱泭鍠勩佸崟鍒璧翠細銆佷笢灞卞啀璧枫傚叾涓泦鎬濆箍鐩婄殑鍘嗗彶鎴愯鏁呬簨鏄細涓夊浗鏃舵湡锛岃渶涓诲垬澶囨鍚...
  • 褰㈠鍙や唬鏁呬簨鐨鍥涘瓧鎴愯鏄粈涔
    绛旓細鏉ヨ嚜鍘嗗彶鏁呬簨鐨勬垚璇: 涓夐【鑼呭簮 閾佹澋鎴愰拡 鏈涙姝㈡复 瀹岀挧褰掕档 鍥涢潰妤氭瓕 璐熻崋璇风姜 绮惧繝鎶ュ浗 鎵嬩笉閲婂嵎 鎮鍒鸿偂 鍑垮鍋峰厜 鎻忓啓浜虹墿鍔ㄤ綔:璧伴┈瑙傝姳 娆㈠懠闆璺 鎵惰佹惡骞 鎵嬭垶瓒宠箞 淇冭啙璋堝績 鍓嶄刊鍚庝话 濂旇蛋鐩稿憡 璺嬪北娑夋按 鍓嶈荡鍚庣户 寮犵墮鑸炵埅 鎻忓啓浜洪棿鎯呰皧: 鎭╅噸濡傚北 娣辨儏鍘氳皧 鎵嬭冻鎯呮繁 褰㈠奖涓嶇 琛娴撲簬姘 蹇楀悓...
  • 鍑鸿嚜鍘嗗彶鏁呬簨鐨勬垚璇鍑鸿嚜鍘嗗彶鏁呬簨鐨勬垚璇湁浠涔
    绛旓細鍑鸿嚜鍘嗗彶鏁呬簨鐨勬垚璇鏈夛細閫閬夸笁鑸嶃佽崏鏈ㄧ殕鍏点佸崸钖皾鑳嗐佸洓闈㈡姝屻佸畬鐠у綊璧点佸叆鏈ㄤ笁鍒嗐侀澹伴工鍞炽佸洿榄忔晳璧点侀椈楦¤捣鑸炪佺焊涓婅皥鍏点佸埉鐩浉鐪嬨侀挓榧撲箣涔愩佺瘽鐏嫄楦c侀奔鑵逛腹涔︺佷笁椤捐寘搴愩佹湜姊呮娓淬佹姏鐮栧紩鐜夈佽礋鑽嗚缃佷拱妞熻繕鐝犮佹湜娲嬪叴鍙广佹帺鑰崇洍閾冦佹鏉庝笉瑷銆佽鍚涘叆鐡侀珮灞辨祦姘寸瓑銆傘婇閬夸笁...
  • 鍏充簬鍘嗗彶鏁呬簨鎴愯鏈夊摢浜
    绛旓細鍏充簬鍘嗗彶鍏告晠鐨勬垚璇 锛氭湜姊呮娓淬佷笁椤捐寘搴愩佸洓闈㈡姝屻佸崸钖皾鑳嗐佽儗姘翠竴鎴樸佸洿榄忔晳璧点佺焊涓婅皥鍏点佽礋鑽嗚缃佸畬鐠у綊璧点佽崏鏈ㄧ殕鍏点佸攪浜¢娇瀵掋佹寚楣夸负椹
  • 鍘嗗彶鏁呬簨鐨勬垚璇
    绛旓細鍘嗗彶鏁呬簨鐨勬垚璇锛1銆佹湜姊呮娓 鏈涙姝㈡复锛堟嫾闊硍脿ng m茅i zh菒 k臎锛夋槸涓鍒欑敱瀵撹█鏁呬簨婕斿寲鑰屾潵鐨勬垚璇紝鎴愯鏈鏃╁嚭鑷婁笘璇存柊璇亣璋层嬨傛湜姊呮娓磋В閲婁负鐪兼湜姊呮灄锛屾祦鍑哄彛姘磋岃В娓达紝姣斿柣浠庝笉鍒囧疄闄呯殑绌烘兂涓潵瀹芥叞鑷繁銆傝繛鍔ㄥ紡缁撴瀯锛屽湪鍙ュ瓙涓富瑕佺敤浣滃璇佸畾璇瓑銆2銆佸洓闈㈡姝 鍥涢潰妤氭瓕锛堟嫾闊筹細s矛 mi脿n ...
  • 鏉ヨ嚜鍘嗗彶鏁呬簨鐨勬垚璇鏈夊摢浜
    绛旓細鍘嗗彶鏁呬簨鎴愯锛   鎴樺浗锛   瀹岀挧褰掕档锛堣敽鐩稿锛夊洿榄忔晳璧碉紙瀛欒啈锛夐閬夸笁鑸嶏紙閲嶈筹級姣涢亗鑷崘锛堟瘺閬傦級 璐熻崋璇风姜锛堝粔棰囷級 绾镐笂璋堝叺锛堣档鎷級涓榧撲綔姘旓紙鏇瑰埧锛夊崈閲戜拱楠紙閮殫锛夎鐤惧繉鍖伙紙钄℃鍏級鍗ц柂灏濊儐锛堝嬀璺碉級鏉濡绘眰灏嗭紙鍚磋捣锛夋儕寮撲箣楦燂紙鏇寸靖锛 楂樺北娴佹按锛堜繛浼墮銆侀挓瀛愭湡...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