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价值观有哪些 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有哪些?

\u4e2d\u56fd\u4f20\u7edf\u6587\u5316\u6709\u54ea\u4e9b\u6838\u5fc3\u4ef7\u503c\u89c2

\u4e2d\u534e\u4f20\u7edf\u6587\u5316\u7684\u5185\u5bb9\u975e\u5e38\u4e30\u5bcc\u590d\u6742\uff0c\u5176\u4e2d\u6709\u56db\u4e2a\u601d\u60f3\u6700\u4e3a\u91cd\u8981\uff0c\u4e5f\u6700\u6709\u6982\u62ec\u6027\u3002\u8fd9\u5c31\u662f\uff1a
\u4e00\u3001\u4f5c\u4e3a\u57fa\u672c\u54f2\u7406\u7684\u9634\u9633\u4e94\u884c\u601d\u60f3\u3002
\u4e8c\u3001\u89e3\u91ca\u5927\u81ea\u7136\u4e0e\u4eba\u7c7b\u793e\u4f1a\u5173\u7cfb\u7684\u5929\u4eba\u7edf\u4e00\u601d\u60f3\u3002
\u4e09\u3001\u6307\u5bfc\u89e3\u51b3\u793e\u4f1a\u95ee\u9898\u7684\u4e2d\u548c\u4e2d\u5eb8\u601d\u60f3\u3002
\u56db\u3001\u6307\u5bfc\u5982\u4f55\u5bf9\u5f85\u81ea\u8eab\u7684\u4fee\u8eab\u514b\u5df1\u601d\u60f3\u3002

\u4ef7\u503c\u89c2\u662f\u6307\u4e00\u4e2a\u4eba\u5bf9\u5468\u56f4\u7684\u5ba2\u89c2\u4e8b\u7269\uff08\u5305\u62ec\u4eba\u3001\u4e8b\u3001\u7269\uff09\u7684\u610f\u4e49\u3001\u91cd\u8981\u6027\u7684\u603b\u8bc4\u4ef7\u548c\u603b\u770b\u6cd5\u3002\u4e00\u65b9\u9762\u8868\u73b0\u4e3a\u4ef7\u503c\u53d6\u5411\u3001\u4ef7\u503c\u8ffd\u6c42\uff0c\u51dd\u7ed3\u4e3a\u4e00\u5b9a\u7684\u4ef7\u503c\u76ee\u6807\uff1b\u53e6\u4e00\u65b9\u9762\u8868\u73b0\u4e3a\u4ef7\u503c\u5c3a\u5ea6\u548c\u51c6\u5219\uff0c\u6210\u4e3a\u4eba\u4eec\u5224\u65ad\u4ef7\u503c\u4e8b\u7269\u6709\u65e0\u4ef7\u503c\u53ca\u4ef7\u503c\u5927\u5c0f\u7684\u8bc4\u4ef7\u6807\u51c6\u3002\u4e2a\u4eba\u7684\u4ef7\u503c\u89c2\u4e00\u65e6\u786e\u7acb\uff0c\u4fbf\u5177\u6709\u76f8\u5bf9\u7a33\u5b9a\u6027\u3002\u4f46\u5c31\u793e\u4f1a\u548c\u7fa4\u4f53\u800c\u8a00 \uff0c\u7531\u4e8e\u4eba\u5458\u66f4\u66ff\u548c\u73af\u5883\u7684\u53d8\u5316\uff0c\u793e\u4f1a\u6216\u7fa4\u4f53\u7684\u4ef7\u503c\u89c2\u5ff5\u53c8\u662f\u4e0d\u65ad\u53d8\u5316\u7740\u7684\u3002\u4f20\u7edf\u4ef7\u503c\u89c2\u5ff5\u4f1a\u4e0d\u65ad\u5730\u53d7\u5230\u65b0\u4ef7\u503c\u89c2\u7684\u6311\u6218\u3002\u5bf9\u8bf8\u4e8b\u7269\u7684\u770b\u6cd5\u548c\u8bc4\u4ef7\u5728\u5fc3\u76ee\u4e2d\u7684\u4e3b\u6b21\u3001\u8f7b\u91cd\u7684\u6392\u5217\u6b21\u5e8f\uff0c\u6784\u6210\u4e86\u4ef7\u503c\u89c2\u4f53\u7cfb\u3002\u4ef7\u503c\u89c2\u548c\u4ef7\u503c\u89c2\u4f53\u7cfb\u662f\u51b3\u5b9a\u4eba\u7684\u884c\u4e3a\u7684\u5fc3\u7406\u57fa\u7840\u3002

\u56db\u7ef4\u5373\u793c\u3001\u4e49\u3001\u5ec9\u3001\u803b\u3002\u516b\u5fb7\u5373\u5fe0\u3001\u5b5d\u3001\u4ec1\u3001\u7231\u3001\u4fe1\u3001\u4e49\u3001\u548c\u3001\u5e73\u3002\u8fd9\u5c31\u662f\u4e2d\u56fd\u4eba\u4f20\u7edf\u9053\u5fb7\u89c4\u8303\u548c\u4eba\u751f\u4ef7\u503c\u53d6\u5411\u3002

传统价值观是儒家思想被歪曲的产物。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管仲,孔子,孟子,老子等思想多元化的存在,体现了思想自由。经历这段战乱后,秦始皇统一华夏,为了专制焚书坑儒。到了汉朝,佛教引入与诸子百家文化多元化的存在,西汉庸臣董仲舒提议废除其他思想,实行专制,利用并歪曲儒家思想,而实现愚民政策。从两晋时期开始三武一宗灭佛,都是为了封建专制。这用愚昧的做法,到现在都根深蒂固。历史证明,执一法而分别度量,非明智者所为。

你把成语词典拿出来念一遍,八九不离十。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展开,文化的研究
引起了科学家和人文学者越来越大的兴趣。中国传
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曾经是辉煌的,但在近代
却黯然失色了。要使中国文化再度兴盛,就需要对
其进行深入的探究。从文化的核心即价值系统入
手,通过分析价值系统对传统政治、经济、法律、社会
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可以挖掘出传统文化的
精华,同时发现传统文化中那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方面并予以摈弃。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社会历史根源
中国传统价值观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
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反对人的独立意
念和锐意进取,培养人的群体意识、顺从诚敬意识
等。此种价值观具有很大的惰性。它所寻觅的是一
种中庸的、调和的途径,使之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
念相契合。也就是说,美的东西总是与善的东西连
接为一体;只有善良的,才是美好的。可以说,中国
传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伦理道德原则为
绝对的价值尺度,即主体对客体(包括人事、社会生
活、自然万物等进入人的认识领域的一切对象) 的评
价都是以道德原则为准绳。符合伦理道德就是有价
值的,反之,则被认为是无价值的。西方思想家孟德
斯鸠曾经说过:“中国人把整个青年时代用在学习这
种礼教上,并把一生用在实践这种礼教上。”[ 1 ]黑格
尔也指出:“在中国人那里,道德义务的本身就是法
律、规律、命令的规定⋯⋯这道德包含有臣对君的义
务,子对父、父对子的义务以及兄弟姐妹间的义
务。”[ 2 ]这些论述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伦理道德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处的地位。
为何属于调剂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能够成
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 考察这个问
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孔孟儒学的伦理道
德最初只是用来维系家庭和睦的一种手段,而在儒
家后学的阐述中,这种最初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
质的变化:伦理道德与宇宙自然、政治制度相互叠
合,构成自然———社会———人伦道德三位一体的稳
固系统;人伦道德取得了本体论的意义,成为自然社
会的法则。《易·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物
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
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
然后礼义有所措。”这种三位一体的框架使宇宙万物
成为人类精神生命以及社会历史的有机构成部分,
它与人类生命融为一体。人伦道德中便体现着宇宙
生命的精神,而宇宙也打上了人伦道德的烙印,二者
靠活的生命之流———“气”相为贯通,即庄子所谓“通
天下一气耳”。从某种程度上,对宇宙现象的描述在
于昭示社会历史、人伦道德的完善无缺。
伦理道德观念除了保存伦理道德特性,对自身
内容还进行了“外化”、“超越”,从而具有法律约束的
功能。“礼”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和封建等级制
度的总称。在中国,人们常习惯于“礼”、“法”并称,
主张“隆礼尊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古代的法
律,从来就有着浓重的伦理色彩。违背礼义道德也
就是触犯了法律。《新唐书·刑法志》载:“令者,尊卑
贵贱之等级,国家之制度也。”这就使得伦理道德从
内在取向变成了外在的规范,成为中国传统价值观
的主导精神力量。
当然,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也是中
国传统价值观伦理道德原则形成的原因之一。中华
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型民族。农业耕作的特殊性,使人民长期定居于某一区域; 在同一空间区域
内,要达到长期共存的目的,维持一定区域内家族之
间,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封
建社会的社会结构就是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而
建构起来的。在家庭内部,首先要确立父亲的绝对
地位。以父亲为中心,确定上下贵践、尊卑长幼秩
序,任何一级不得逾越。国家是家庭的扩大化。君
主作为一国之主,是权力的化身和象征。统治者为
了达到永享国嗣的目的,竭力向国民灌输封建道德
意识,道德原则被进一步国家化。
中国的政治结构,从本质上说,就是中国封建社
会结构的变生物。特定的社会结构塑造了相应的政
治结构,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隶属依附关系。
一个人的臧否废黜、贬谪擢升,不是看他的实际才
能,而是看他的德行;政治与道德密切相联,道德的
衰落意味着政治生命的死亡。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
考察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可以从三个方
面进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我
的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看,人伦关系是中国传
统伦理价值观思想的起点;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看,
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重人道精神、重群体精神;从人
与自我的关系看,中国传统价值观重修养之道。
“人伦”概念最早提出者是孟子。他指出,人伦
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
有信”[ 3 ] 。“人伦”是人和人之间的五种关系。每一
种关系,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都有一个处理两
者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孟子明确地把“明人伦”作
为“新民”以致“王天下”的大法。他说:“人伦明于
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
也。”[4 ]就是说,统治者向百姓教以人伦,是统治者
最重要的一个统治方法。先秦时期,人伦是五种人
际关系的概括,没有尊卑、贵贱及绝对服从的含义。
《中庸》把人伦看作五达道,认为:“天下之达道五,所
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
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到了荀子,其“人
伦”思想特别强调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认为“人伦”
所确定的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是社会稳定和统一的条
件。“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
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
宜。⋯⋯故曰斩而差,枉而顺,不同而一,夫是之谓
人伦。”[5 ]董仲舒把“人伦”看作与天地一样永恒的
规范,更加突出了各种人际关系中的不平等,尤其强
调君臣与父子两大伦。他认为:“是故大小不逾等,
贵贱如其伦,义之正也。”[ 6] 《论语·颜渊》认为,“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政治统治中必须特别注意的人
际关系,尊奉君臣关系即是“忠”的道德观念,父子关
系即是“孝”的道德观念;认为君王对待臣要有一定
的礼节,臣对待君王则必须忠诚。父亲对待儿子要
慈善而严格,儿子对待父亲必须有孝敬之心。这种
君君、臣臣的尊卑等级关系,经过后世儒家和统治者
的不断强化,使尊卑等级观念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
面,成为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中国传统价值伦理原则的核心是一种具有民族
特点的仁爱思想。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系统中,
“仁”是道德的最高原则。这种原则就是要舍己利
人,舍己爱人,并且强调这种爱应该是从无私的动机
出发的。在孔子的言论中“, 仁”包含三种意思:一是
对父母兄弟等家族内部成员的爱。孝悌、亲亲等都
是“仁”的一种特殊表现。二是对统治阶级内部成员
的爱,忠恕、尊尊、守礼等都是这种爱的表现。三是
对下属的被统治阶级的爱,体现为宽、惠、富之、教之
等仁政。“仁”的这三个方面的规定,以亲亲、孝悌等
对家族内部的爱最为根本,故有若说“孝悌也者,其
为人之本”[7 ] 。孔子以后的墨子并不像孔丘那样,
把“爱人”的思想建筑在纯粹利他的动机上,而是从
功利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兼相爱”和“交相利”,提
出了“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利人者,人亦从而利
之”的思想,使自己的理论更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墨
子认为,人不但要爱人,而且要能够“爱人若爱其
身”,即在爱别人的时候,要能够做到像爱自己一样
去爱别人。自西汉以后,儒家的人道思想(其中也包
含对墨家人道思想的吸收) 在中国传统伦理价值思
想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重群体精神是中国传统价值伦理的主干部分。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所谓群体,也就是社会和
国家,即所谓“公”、“公利”。因此这种群体精神,又
往往是和义利之辩或公私之辩相联系的。中国传统
价值哲学中,儒家义利价值观由孔子肇始,经由孟、
荀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董仲舒定于一尊,到程朱集大
成,贯穿中国两千年,其基本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
这里所言之“义”是指封建社会宗法等级秩序及其国
家利益和家庭利益,是某种性质的公利,是指体现人
的尊严和价值的至高无上的道义,是人之为人的内
在属性。这基本上属于道德价值。“利”则是指私
利,是臣父之利,个人之利,是指人的物质需要,使人
获得幸福的物质利益,属于物质价值。孔子极力推
崇“义”而对“利”看得很淡,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
人喻于利”[8 ] ,把义与利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
准。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义利观并发展到极端,提出:“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9 ]荀子综合了先秦
诸子之学说,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但他
主张“先义后利”才能“义利两得”。董仲舒提出:“正
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10 ]的重义轻
利的主张;其从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以“义”作
为“三纲五常”的总称,并以此作为其道德规范轻人
欲私利,强人节欲。董仲舒的“正其谊而不谋其利”
的价值观,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价值导向。
强调内在价值,注重自身修养一直是中国人的
特点。这里的修养主要指的是个体的道德修养,就
是以个体道德为起点,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强调
“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个体修养;
突出个体为善的主动性,“我欲仁,斯仁至矣”,强调
在个人道德主动性的发扬中来完善人格,来享受至
高无上的精神幸福,从而达到至人、圣人、真人、完人
的目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强调价值源于一己之心,
由己而通之于人和天地万物,因而极为重视个人的
自我修养。“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
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
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
以于天地参矣。”[11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历史中,封建
道德规范之所以能发生过那么重要的作用,与加强
自身的修养、陶冶情操是分不开的。
三、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特质是一个处处显示着
两重特性、两重作用的矛盾统一体。这一矛盾统一体
又深深根植于封建社会的矛盾之中。那么究竟其对
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具体价值判断产生了哪些影响
呢?
第一,中国传统的人伦价值观造成了根深蒂固的
道德不平等观念。在中国传统伦理中“, 伦”成为表示
贵贱的概念。董仲舒说:“是故大小不逾等,贵贱如其
伦,以之正也。”[12 ]人伦关系被划分为宗法的伦理关
系、政治的伦理关系和朋友之交、路人之交的个体之
间自由交往的伦理关系三种。其中前两种关系最为
重要。在宗法伦理诸关系中,父尊子卑、兄尊弟卑;在
政治伦理诸关系中,君尊臣卑、爵大者尊位低者卑、官
尊民卑等等。在宗法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不平
等,导致了人与人的道德不平等。传统的人伦关系,
不是整个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而是一部分人必须遵
守,一部分不必遵守;遵守者尽义务,不遵守者享权
利:尊者享权利,卑者尽义务。这种道德不平等观念
是和封建等级制度的长期存在密切联系的。
第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人道精神虽然主要是
维持宗法等级制度下的不平等,但也推进了社会交
往关系的文明化,即:以礼待人,厚德载物。以礼待
人的核心是“敬”。“敬”意味着对交往对象的尊重。
《礼记·曲礼》载:“夫礼者,自尊而尊人。虽负贩者必
有尊也,而况富贵乎?”敬人尊人,先人后己,是“礼”
的内在要求。厚德载物是指实行仁爱,就是要忠以
尽己,恕以待人,即:为人谋尽心尽力,己所不欲而不
加于别人。实行“仁”与“礼”,意味着躬自厚而薄责
于人,厚爱于众而不求自利。这种道德观念伴随儒
家的“仁”、“礼”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第三,中国传统的重群体精神即重义轻利的价
值观具有片面的价值导向。在传统道德谋义不谋利
的价值导向下,人们在言行上由鄙视私利发展到鄙
视一切正常的生利、理财。于是高谈仁义者愈受到
尊敬,愈是实干者愈受贬抑。这种风气,在宋、明达
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世俗中形成了一个“指办干
政事为粗豪、为俗吏, 指经济生民为功利、为杂
霸”[ 13 ]的传统。颜元痛切地指出,重义轻利,读书穷
理、明道不计功的道德,“千余年来,率天下入故纸
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 14 ] 。影响
是如此严重,以至旧中国的读书人都不去生财利。
但是,对中国传统的重群体精神的认识也不能
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我们在这里讲的群体是指义
和公,即仁义、正义和国家。重群体也可以形成重公
爱国的识大体的道德意识。重公、尚义、爱国的道
德,在历史上也起了积极作用。在它的影响下,历史
上出现了“为民请命”“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伟大政治家。
第四,传统价值观的道德修养虽然能够提高人的
道德品行,但这种思维模式和心理状态约束了中国古
代自然科学的持续发展。中国古代传统价值观追求
主体与客体的混然合一,还形成了人们追求统一的思
维方式。在中国古代哲人眼里,宇宙万物的本性都是
伦理性,都能以人的道德原则来说明。北宋张载认为
宇宙万物丝毫没有与人离异感:“乾称父,坤成母,予
兹貌焉,乃混然中处,故天体之赛吾其体,天地之师吾
其性,民吾同跑,物吾与也。”[ 15 ]这种宇宙与人和社会
不分内外的观念,实则否定了客体是主体的对象,导
致放弃对自然的探索和改造。于是人们对外部世界
的探讨反归为对自身内在本质的研究,认识自然、社
会的规律变成人们对道德伦理原则的自我体悟,改造
世界的实践活动变成个人的道德践履。

  • 涓浗浼犵粺鐨浠峰艰鏄粈涔?
    绛旓細涓浗浼犵粺鐨勪环鍊艰涓昏鍖呮嫭浠佺埍銆佸繝璇氥佺ぜ浠佹櫤鎱с佽瘹瀹炪佸媷鏁㈢瓑銆傝繖浜涗环鍊艰鍦ㄤ腑鍥藉巻鍙茬殑闀挎渤涓愭笎褰㈡垚锛屽苟瀵逛腑鍥界ぞ浼氱殑閬撳痉浼︾悊銆佽涓鸿鑼冦佷汉闄呭叧绯荤瓑鏂归潰浜х敓浜嗘繁杩滅殑褰卞搷銆備粊鐖辨槸涓浗浼犵粺浠峰艰鐨勬牳蹇冦傚畠寮鸿皟浜轰笌浜轰箣闂寸殑鐩镐簰鍏崇埍鍜屽皧閲嶏紝杩芥眰鍜岃皭鐨勪汉闄呭叧绯汇傚剴瀹舵濇兂涓殑“浠佺埍”鐞嗗康锛屾彁...
  • 涓浗浼犵粺鐨浠峰艰鏄粈涔
    绛旓細鎴戝浗鐨勪紶缁熶环鍊艰锛涓昏鏈夛細涓銆佽嚜寮轰笉鎭殑濂嬫枟绮剧锛浜屻佺煡琛屽悎涓瑙锛涓夈侀噸瑙嗕汉鐨勭簿绁炵敓娲锛鍥涖佺埍鍥戒富涔夌簿绁锛浜斻佽拷姹傜湡鐞嗭紝鍕囦簬濂夌尞鐨勭簿绁锛涘叚銆鍥㈢粨浜掑姪锛屽皧鑰佺埍骞肩殑浼︾悊瑙勮寖绛銆傚湪鍎掑鎺ㄥ磭鐨勫洓涔︿簲缁忛噷杩樻湁涓浜涢亾寰峰痉鐩紝浠栦滑璺熷洓寰蜂簲甯镐竴璧锋瀯鎴愪簡鍎掑瀹屾暣鐨勯亾寰蜂綋绯绘瘮濡傝瀛濇倢銆佷腑鍜屻佽瘹鏁銆傚湪涓...
  • 鍝簺灞炰簬涓崕浼樼浼犵粺鏂囧寲涓殑浠峰艰蹇?( )
    绛旓細涓崕浼樼浼犵粺鏂囧寲涓殑浠峰艰蹇垫湁寰堝锛浠ヤ笅鏄叾涓竴浜涢噸瑕佺殑浠峰艰蹇碉細浠佽呯埍浜恒佷粊涔夌ぜ鏅轰俊绛変汉浼﹂亾寰枫佷互鍜屼负璐点佷簰鐩稿府鍔╁拰鐞嗚В銆侀槾闃充簲琛屾濇兂銆佸ぉ浜虹粺涓鎬濇兂銆佷腑鍜屼腑搴告濇兂銆佷慨韬厠宸辨濇兂绛銆1銆佷粊鑰呯埍浜猴細杩欐槸鍎掑鎬濇兂鐨勬牳蹇冿紝寮鸿皟浜轰笌浜轰箣闂村簲璇ョ浉浜掑叧蹇冦佺浉浜掑府鍔┿佺浉浜掑皧閲嶃傚畠浣撶幇浜嗕汉鎬х殑鍠勮壇鍜屽浠栦汉...
  • 涓浗浜虹殑鏍稿績浠峰艰
    绛旓細涓浗浜虹殑鏍稿績浠峰艰涓昏鍖呮嫭鍑犱釜鏂归潰锛浠佺埍銆佸拰璋愩佷腑搴搞佸嫟鍔冲拰璇氫俊銆1. 浠佺埍锛氫粊鐖辨槸涓浗浼犵粺鏂囧寲涓殑鏍稿績鎬濇兂涔嬩竴锛屾簮浜庡瓟瀛愮殑鍎掑瀛﹁銆傚畠寮鸿皟浜轰笌浜轰箣闂寸殑鍏崇埍鍜屽皧閲嶏紝琛ㄧ幇涓哄瀹朵汉銆佹湅鍙嬪拰绀句細鐨勬繁鍘氭儏鎰熴備粊鐖变笉浠呴檺浜庝釜浜哄叧绯伙紝涔熶綋鐜板湪瀵瑰浗瀹跺拰姘戞棌鐨勮矗浠绘劅涓娿備緥濡傦紝鍦ㄧ柅鎯呮湡闂达紝璁稿鍖绘姢浜哄憳鑷...
  • 涓浗浜虹殑浠峰艰鏄粈涔?
    绛旓細涓浗浜虹殑浠峰艰 1銆佲瀵岃吹瀵岃吹瀵岃吹瀵岃吹鈥濄 灏辨槸鎸囬噾閽辩編濂炽佹潈鍔涘湴浣嶅悕瑾夈 鎵璋撯滃ぉ涓嬬啓鐔欙紝鐨嗕负鍒╂潵锛涘ぉ涓嬫敇鏀橈紝鐨嗕负鍒╁線鈥濓紝鍏堣搐鐨勮繖鍙ユ牸瑷涓璇亾鍑轰簡缁濆ぇ澶氭暟涓浗浜虹湡瀹炵殑浜虹敓杩芥眰锛岃繖鏄渶鐜板疄鐨勯棶棰樸 鎵璋撯滀汉涓鸿储姝伙紝楦熶负椋熶骸鈥濓紝鈥滀汉涓嶄负宸憋紝澶╄瘺鍦扮伃鈥濄傛墍璋撯滀互绂勫彇浜猴紝浜哄彲绔...
  • 涓浗浜虹殑浠峰艰鏄粈涔堜腑鍥戒汉鐨勪环鍊艰
    绛旓細1銆佹垜鍥界殑浼犵粺浠峰艰锛屼富瑕佹湁锛氳嚜寮轰笉鎭殑濂嬫枟绮剧銆2銆2銆佺煡琛屽悎涓瑙傘3銆3銆侀噸瑙嗕汉鐨勭簿绁炵敓娲汇4銆4銆佺埍鍥戒富涔夌簿绁炪5銆5銆佽拷姹傜湡鐞嗭紝鍕囦簬濂夌尞鐨勭簿绁炪6銆6銆佸洟缁撲簰鍔╋紝灏婅佺埍骞肩殑浼︾悊瑙勮寖绛銆7銆佷腑鍥戒紶缁熶环鍊艰鐨勭壒寰佺畝鍗曞湴璇村氨鏄亾寰疯嚦涓婏紝浠ヤ鸡鐞嗕负涓績锛岄噸缇や綋杞讳釜浣擄紝澶╀汉鍚堜竴锛岀煡琛屽悎涓锛岄噸...
  • 涓浗浼犵粺鏂囧寲鍥涘ぇ鏍稿績浠峰艰蹇
    绛旓細涓浗浼犵粺浠峰艰 鍥涘ぇ鏍稿績鐞嗗康 浠佽呮棤鏁 瀹夎韩绔嬪懡 浠ュ拰涓鸿吹 澶╀汉鍚堜竴 涓浗浜轰唬浠g浉浼犵殑浼犵粺浠峰艰,鏄嚌鑱氬叏姘戞棌鐨勮浇浣,涔熸槸涓浗浜烘湁鍒簬浠栧浗浜虹殑鏂囧寲鍩哄洜鍜屾濈淮鐗规,灏ゅ叾鏄紶缁熶环鍊艰鐨勬牳蹇冪悊蹇,鏄腑鍥戒粠绉︽湞鑷竻鏈濅簩鍗冨骞寸殑鏃堕棿閲,绀句細褰㈡佷繚鎸佽秴绋冲畾鐨勬繁灞傜粨鏋勫洜绱犮 涓銆佷粊鑰呮棤鏁 鈥滀粊鑰,浜轰篃鈥濃斺 涓浗鏂囧寲...
  • 涓崕姘戞棌鏈夋庢牱鐨勯亾寰疯鍜浠峰艰?
    绛旓細闃垮讥闄浣涖備粊涔夌ぜ鏅轰俊锛屼簲鎴掑崄鍠勶紝鏄腑鍗庢皯鏃忕殑閬撳痉瑙傚拰浠峰艰銆1.鍎掑鐨勭簿楂 浠ヤ粊銆佹仌銆佽瘹銆佸瓭涓烘牳蹇冧环鍊硷紝鐫閲嶅悰瀛愮殑鍝佸痉淇吇锛屽己璋冧粊涓庣ぜ鐩歌緟鐩告垚锛岄噸瑙嗕簲浼︿笌瀹舵棌浼︾悊锛屾彁鍊℃暀鍖栧拰浠佹斂锛岃交寰杽璧嬶紝鎶ㄥ嚮鏆存斂锛屽姏鍥鹃噸寤虹ぜ涔愮З搴忥紝绉婚鏄撲織锛屼繚鍥藉畨姘戯紝瀵屼簬鍏ヤ笘鐞嗘兂涓庝汉鏂囦富涔夌簿绁炪2.閬撳鐨勭簿楂 ...
  • 浼犵粺鐨涓浗浠峰鏄粈涔堟剰鎬
    绛旓細浼犵粺鐨涓浗浠峰 鏄寚婧愪簬涓浗鏂囧寲浼犵粺鐨勯亾寰枫佹濇兂銆佹枃瀛︺佸摬瀛︺佽壓鏈瓑鍚勯鍩熺殑鐞嗚銆佺煡璇嗐佹妧鑳藉拰琛ㄧ幇褰㈠紡锛屽叾涓寘鍚簡鍏充簬浜恒佺ぞ浼氥佸ぉ鍦扮殑璁ょ煡銆佽蹇点佽鑼冦佹儏鎰熷拰瀹$編绛夋柟闈㈢殑涓鏁村瀹屾暣鐨勬濇兂浣撶郴鍜屾枃鍖栦綋绯汇傝繖浜涗紶缁熺殑浠峰艰褰掔粨涓轰粊銆佷箟銆佽瘹銆佹暚銆佺ぜ銆佸粔銆佹仌绛変竷涓柟闈㈢殑鍩烘湰浜虹敓鍑嗗垯锛岃繖浜涗紶缁...
  • 浼犵粺鏂囧寲鐨勬牳蹇浠峰艰鏈夊摢浜
    绛旓細姝g‘澶勭悊缁ф壙涓庡垱鏂扮殑鍏崇郴.鍩硅偛绀句細涓讳箟鏍稿績浠峰艰,寮樻壃涓浗浼樼浼犵粺鏂囧寲,鍓嶆彁鏄鐞嗗ソ缁ф壙涓庡垱鏂扮殑鍏崇郴.瀵归偅浜涘叿鏈夋皯涓绘х簿鍗庛佷笌褰撲唬鏂囧寲鐩搁傚簲鍜岀幇浠gぞ浼氱浉鍗忚皟鐨勪腑鍗庝紭绉浼犵粺鏂囧寲,鎴戜滑搴旂户鎵垮紭鎵,绾冲叆绀句細涓讳箟鏍稿績浠峰艰鑼冪暣.濡傞楀ぉ涓嬪叴浜,鍖瑰か鏈夎矗鍦扮殑鐖卞浗浼犵粺锛涢楀ぉ琛屽仴,鍚涘瓙鑷己涓嶆伅鍦扮殑姘戞棌绮剧锛涢...
  • 扩展阅读:中国价值观有哪些方面 ... 中国人的五大价值观 ... 中国人的5个基本价值观 ... 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观 ... 中国文化三大价值观 ... 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 全球化对中国价值观 ... 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 ... 中国八大价值观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