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报“ 心理健康”有关内容 板报“ 心理健康”有关内容

\u677f\u62a5\u201c\u5fc3\u7406\u5b89\u5eb7 \u201d\u6709\u5173\u5185\u5bb9

\u5fc3\u7406\u5b89\u5eb7\u6559\u80b2\u7684\u4e3b\u8981\u5185\u5bb9\u662f\u666e\u53ca\u5fc3\u7406\u5b89\u5eb7\u77e5\u8bc6\uff0c\u6811\u7acb\u5fc3\u7406\u5b89\u5eb7\u610f\u8bc6\uff0c\u7406\u89e3\u590d\u6742\u7684\u5fc3\u7406\u8c03\u7406\u529e\u6cd5\uff0c\u770b\u6cd5\u5fc3\u7406\u5f02\u5e38\u666f\u8c61\uff0c\u4ee5\u53ca\u521d\u6b65\u638c\u63e1\u5fc3\u7406\u4fdd\u5065\u901a\u8bc6\uff0c\u5176\u91cd\u70b9\u662f\u5b66\u4f1a\u5b66\u4e60\u3001\u4eba\u9645\u4ea4\u5f80\u3001\u5347\u5b66\u62e9\u4e1a\u4ee5\u53ca\u751f\u6d3b\u548c\u793e\u4f1a\u987a\u5e94\u7b49\u65b9\u9762\u7684\u901a\u8bc6\uff0c\u4f9d\u636e\u5176\u5e74\u9f84\u7279\u70b9\uff0c\u5c0f\u5b66\u91cd\u70b9\u53ef\u4ee5\u653e\u5728\u5b66\u4e60\u548c\u81ea\u6211\u65b9\u9762\uff0c\u521d\u4e2d\u91cd\u70b9\u653e\u5728\u81ea\u6211\u548c\u4eba\u9645\u5173\u7cfb\u65b9\u9762\uff0c\u9ad8\u4e2d\u91cd\u70b9\u653e\u5728\u4eba\u9645\u5173\u7cfb\u548c\u751f\u6d3b\u53ca\u793e\u4f1a\u987a\u5e94\u65b9\u9762\u3002736

\u4e86\u89e3\u81ea\u5df1\uff0c\u4e86\u89e3\u4ed6\u4eba\u3002\u81ea\u6211\u4e2d\u5fc3\u8005\u4e4b\u6240\u4ee5\u56fa\u6267\u5df1\u89c1\uff0c\u4e0d\u5173\u5fc3\u4ed6\u4eba\u3002\u662f\u56e0\u4e3a\u4ed6\u4eec\u65e2\u6ca1\u6709\u771f\u6b63\u8ba4\u8bc6\u81ea\u5df1\uff0c\u4e5f\u6ca1\u6709\u771f\u6b63\u4e86\u89e3\u522b\u4eba\u3002\u4eba\u7684\u81ea\u6211\u610f\u8bc6\u4e3b\u8981\u662f\u6765\u81ea\u522b\u4eba\u7684\u53cd\u6620\uff0c\u81ea\u6211\u4e2d\u5fc3\u8005\u5982\u679c\u80fd\u628a\u522b\u4eba\u4f5c\u4e3a\u4e00\u9762\u955c\u5b50\u6765\u53cd\u5c04\u81ea\u5df1\uff0c\u4ece\u522b\u4eba\u7684\u8bc4\u4ef7\u4e2d\u8ba4\u8bc6\u81ea\u5df1\uff0c\u53c8\u80fd\u629b\u5f00\u504f\u89c1\u53bb\u8ba4\u8bc6\u522b\u4eba\uff0c\u4ed6\u4eec\u5c31\u4f1a\u9010\u6b65\u6446\u8131\u81ea\u6211\u4e2d\u5fc3\u3002

名词解释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英语翻译更倾向于翻译为 psychological health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包括
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 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 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我们每一个人本应心理健康如上所述,但由于我们在生命历程中所受到的心理伤害。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其实并不在人的最佳状态,只是处于人的最佳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我们实际离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
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
让我们运用心理科学保持我们自己和亲戚朋友的心理健康,以较好的身心状态工作、生活,享受人生。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智力标准。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用IQ值来表示。智商≥90为正常,上不封顶,下<70为智力落后。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因此,IQ高的人不要幸灾乐祸。
(2)情绪标准。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情绪稳定,而且还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
(3)意志标准: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阶梯,如果做事过于优柔寡断、徘徊不前、思前想后,或不计后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
(4)社会适应标准: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①具有较好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②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既治病也致病,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之必须;③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如作出决定、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情绪控制、心理换位、人际沟通等能力。
(5)“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基本相符。研究证明,不能有效地面对现实、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面对现实、把握现实,主动适应现实。
(6)心理活动特点应符合年龄、性别特点。人的一生要经历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年龄阶段的特点。
(7)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是一切活动取得成功的心理保证。如果一个人缺乏注意集中和保持稳定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完成有目的的活动,如儿童多动症,成人的焦虑抑郁症等都会存在注意力问题。一般5~7岁可连续注意时间约为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甚至更多。
(8)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健康人格就是宽容、悦纳、善待他人,不斤斤计较、怨天尤人、百般挑剔,而是要有自知知明,能正确评价自我。即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9)在不违背大家的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10)在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法规的情况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作恰当的满足。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 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我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 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 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必然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种种社会矛盾、人际关 系的矛盾、成人社会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突出地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反映出来。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几代人给予的压力,社会变革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束缚着 孩子们的心灵和手脚,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然而,只要我们及早加以重视和预防,现在开始努力也不迟,重要的是为父母、为师长者要切实了解我们的孩 子,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迷津"。
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学生)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曾提出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10条标准: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事物保持良好的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我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能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中国大陆的学者王登峰等根据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归纳起来,提出了有关心理健康的几条指标: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 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 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识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 卑;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得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会面临 的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 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作用。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小集体中能融为一体,乐群性强,既能 在与挚友间相聚之时共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 妒、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是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自别于集体,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们格格不入。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 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贮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 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4、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 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 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者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忧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5、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他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 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逊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 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6、 人格和谐完整。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在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中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 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 体。
7、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操作能力的综合。一个人智力低下的话,也不能算心理健康。
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一般而言我们可参照上述标准检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则要求助于临床心理学家的测查与诊断,不能随意给自己和他人胡乱下结论。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各国专家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标准,而我国根据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最新国内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八个方面:
一、 智力正常
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与想象力以及各种操作能力等等。
二、情绪反应适度
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充满了希望,既不为琐事耿耿于怀,也不冲动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去感染人。
三、意志品质健全
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 断;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果断与力,经得起挫折与磨难的考验。
四、自我意识正确,
有自知之明 在集体中自信、自尊、自重,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五、个性结构日趋完善
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心理倾向性如需要、 动机、兴趣、 意志、人生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生活条件、 受文化教育影响、从事的生产与社会实践越是优越、丰富、完善,人的个性结构的日益完善也就有了保证。目前整个教育系统都在进行着全面的改(革),重视把青少年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为人的个性结构的日趋完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六、良好的人际交往
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友谊也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热情、坦诚、尊重、信任、宽容、融洽)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冷漠、怀疑、小性、计较);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他人打成一片。
七、行为得体,
生活态度积极 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既不盲从,也不受诱 惑,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八、反应适度
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活动效率是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不冲动、毛躁、也不敷衍塞责[1]。
异常心理
心理异常的实质,就是异常心理的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
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最常用的区分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
自我评价标准:如果自己认为有心理问题,这个人的心理当然不会完全正常,但一般不可能存在大问题。心理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心理活动和自己以前的差别、自己的心理表现和别人的差别等等。这种自我评价在精神科叫自知力。
心理测验标准:心理测验通过有代表性的取样、成立常模样本、检测信度、检测效度和方法的标准化,才能形成测评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家的主观看法,但是,心理测验也存在误差,目前并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
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这种标准最客观,是将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的医学标准。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则认为此人有精神疾病。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外部评价标准:人的心理活动总是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个人有问题,一般就是正确的。即使旁边人没有看出来,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各种表现判断当事人是不是有问题。
社会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
1 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 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 陕隘 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 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成长中七种不健康心理
4 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5 残暴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6 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 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自杀未遂的达1000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 在中国,目前保守估计,大概有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据调查, 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瑞华研究员认为,缺乏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才是造成我国自杀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心理咨询与压力管理专家郝滨老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当您遇到生活中的困扰,准备选择一位心理咨询师走入咨询室时,应选择具有心理学、医学或教育学等相关教育背景、接受过专业训练,有长期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得到专业心理治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中有着众多的流派,其中最常见的有“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现实疗法”、“行为疗法”、“交互疗法”、“格式塔疗法”及“理性情绪疗法”等。据美国心理咨询协会的统计,现已记录在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疗法已有300种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美国心理学家朗敦(Perry Landon)认为,所有这些疗法可大抵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知领悟”(insights)疗法,旨在通过改变提高人的认知方式来缓解其心理困惑和障碍。另一类是“行为矫正”(behavioral modification)疗法,旨在以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来矫正人的不良行为方式。其实,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常常是两者兼用,互为补充的。
我国政府为青少年所做努力
为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配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我单位在总结北京市西城区、东城区等全国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在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心理咨询室的大力支持下,本着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为学校和家庭分担心理健康教育压力,营造健康、和谐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氛围的拍摄宗旨,针对时下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采用电视手段,组织拍摄了18集电视系列片《放飞心灵?青少年心理健康透视》。
为适应学校教学周期(实际授课时间约为15周)和授课时间(45分钟),本套电视片分为18集(含3集教师心理健康指导),每集25分钟。该片对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周播出一集,每集播出后可留出20分钟作为课堂提问和讨论时间。
根据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做出的最新收视调查报告显示,在同类型节目中,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和北京电视台的《生活广角》栏目在收视率与受众评价方面居于领先地位。根据对其节目形式和内容的研究,结合当今观众特别是中学生的收视习惯,本片在拍摄形式上以案例为核心,由主持人和专家针对事件进行访谈,做到事件与评论并存,感性与理性并重,同时配合相关资料和情景再现,以最大限度保证节目收视效果和传播效果。
《放飞心灵--青少年心理健康透视》电视片VCD光盘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指导,学苑音像出版社出版。
第1集 《我的翅膀长硬了?》学生如何处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需要家长了解自己对于一个事件的感受和想法,家长也需要对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进行指导。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和家长之间普遍存在沟通困难现象。本片通过再现一个家长的心路历程,从中使孩子知道父母的心声和不易,再通过专家的点评,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并掌握双方有效沟通的技巧。
第2集 《老师为什么不喜欢我》学生如何处理和学校老师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形下,学生若喜欢哪个老师,通常就喜欢上他的课,成绩因此也比较好,否则反之。针对此现象,本片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展开和分析,力求解决学生和老师之间在相处中出现的问题。
第3集 《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学生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
通过短片的内容和专家的点评,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陌生环境中和他人相处,指导学生如何在熟识环境下和他人交往,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交际观和友谊观。
第4集 《我的假期我做主》学生如何安排假期生活
什么样的假期才算是有意义的假期?如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如何兑现自己的假期计划?本片通过事例和专家的讲解将给出答案。
待续

51、哪些措施可保护你不得艾滋病?
(1)、对你的配偶保持忠贞。

(2)、不和有许多性伴侣的人发生性关系。

(3)、若你的配偶已感染了艾滋病毒,请用避孕套保护自己。

(4)、不要吸食毒品。更不要共用针具静脉吸毒。

(5)、不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针具穿耳、纹身、纹眉、纹眼线。

(6)、不要输用未经过检测的血或血液制品。

52、世界爱滋病日是哪一天?
12月1日

53、什么是安全性行为?怎样才是安全的性行为?
所谓安全性行为是采取一些保护措施降低感染性病的可能性。

第一是禁欲(abstain),不要发生性行为,虽然谈起来不实际,但是是预防性病绝对100%有效的方法。美国政府在全国推动青少年守贞运动,这个活动引起愈来愈多的关注。

其次,是固定单一性伴侣(Be faithful),对有性行为的人来说减少感染性病风险的方法就是固定单一性伴侣。在与新的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时,请确认对他(她)的熟悉认识程度,最好的情况是确知有无性病和有无药物注射等。

最后的关卡,是保险套的使用(condom use),保险套预防性病的效果已被确认,但前提必须正确使用。保险套使用必须在每一次的性行为时,在性器官接触前即带上保险套。

重视性行为的安全及健康,提升自身健康的自我保护观念,做好安全措施,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尊重他人的行为。

54、什么是个性?
心理学上所谓的个性(又称人格)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由两方面组成:

一是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它是人的行为的潜在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的不尽源泉。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它比较稳定地反映了个体的特色风貌。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即人的性情或脾气。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稳定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55、怎样优化自己的个性?
优化个性的基础是丰富和充实自己,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关键是把握适度。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对自己和生活的世界有积极的看法;

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和对人信任;

有时间冷静地独处和反省;

在社会性、智力以及职业的各种技能方面取得成功;

接触新思想、新知识以及与有独特见解的人交往;

找出能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有兴趣爱好;

经常提高独立的程度,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关爱他人,支持和扶助他人。

56、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气质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它的特点一般是通过人们处理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显示出来的,并表现出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57、人的气质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每种气质适合于什么样的工作?
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可以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

胆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强;但这种人遇事经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适合职业:适宜选择那些工作不断转换、环境不断变化、不断有新活动的职业,如导游、外事接待、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讲者和演员等,而不适宜从事那些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事情处理过程需细心检查核对等特点的职业。

多血质,这种人感情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适合职业:适宜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如售货员、服务业、咨询、导游业、外交、管理、公关、驾驶员、医生、律师、运动员、冒险家和侦探。

粘液质,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耐受力比较高,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适合职业:适宜做持久耐心细致的工作,如财务管理、外科医生、法官、出纳员、会计、话务员和播音员等。

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适合职业:适宜选择校对、统计、打字、秘书、化验等工作。

58、什么是情绪?情绪对人有什么作用?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健康情绪是指人能表现出与环境协调一致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不仅要符合当时的场合、氛围,还要符合人的年龄、身份、文化特点。

情绪的作用有:

(1)、影响、调节学习过程。

(2)、可以协调人际关系。

(3)、影响个性的发展。

(4)、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59、情绪健康与成熟的标准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健康情绪的六个特征:

(1)、平和、稳定、愉悦和接纳自己;

(2)、有清醒的理智;

(3)、适度的欲望;

(4)、对人类有深刻、诚挚的感情;

(5)、富于哲理、善意的幽默感;

(6)、丰富、深刻的自我情感体验。

60、保持健康情绪状态的方法与途径有哪些?
(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好奇心,善于关注和发现生活、学习中积极的事物,并能够充分地享受愉快;主动创造能使自己感到快乐的生活和事业。快乐不是等待和被赐予,而是一种发现和创造。

(2)正确地认识和面对自己情绪上的波动。

(3)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其中包括能够保持一个正确客观的理性认知;善于采用多种方式及时宣泄自己的情绪;在遇到生活中的挫折时能够积极的自我暗示;或使自己的情感升华。

(4)宽容别人: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并能够理解和宽容别人,尤其在对方有过失时,不去怨恨别人,更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怨恨是一把双刃刀,既会伤人,更会伤己。

(5)掌握有效的自我情绪调节方法:包括保持幽默的方法、自我认知的方法、行为调节的方法、自我积极暗示的方法和自我宣泄的方法等。

61、什么是心境?大学生应如何保持愉快的心境?
心境指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会使人的一切活动都染上情绪的色彩,保持愉快的心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保持愉快的心境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中。当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不断进行追求和探索,不断有所发现、创造、收获和奉献时,他就会不断地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而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境。

(2)、关心社会生活,吸取生活的乐趣。人是社会的动物,只有生活在社会中,关心周边乃至世界发生的种种事件,才能吸取生活中的乐趣。这些事件使我们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领会生活的真谛和乐趣,我们将会永远保持乐观的心境。

(3)、保持必要的社会交往和情感交流。保持必要的社会交往,同亲人、知心的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是维护个人心境平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人完全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不同任何人来往,那么,他只能体验到孤独与悲伤,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关爱,不可能保持愉快的心境。

(4)、随时注意对消极心境进行调节。大学生一方面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另一方面要注意对消极的心境进行调解。调节心境的方法主要是运用自我意识的力量,对消极的情绪进行认知疏导、情感转化和意志控制。

62、如何调节自己的消极心境?
(1)、认识到消极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人的情绪以需要为基础,需要得到满足,人就愉快;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不愉快。人生一世,总是如愿以偿的时候少,而不如意的时候多,人不如意,就会有忧愁、悲伤、怨恨和愤怒等消极情绪产生。可见,消极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要为消极情绪所支配,而要积极地克服消极情绪。

(2)、对引起消极情绪的事物进行积极评价。消极情绪并非由事物本身引起,而是由人对事物的评价引起的,对引起消极情绪的事物重新评价,改变原有的认识,就可以使消极情绪得到化解。

(3)、主动创设情境调节心境。当心境不好时,要主动创设一定的情境调节心境。如旅游观光和欣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便是一种调节心境的有效途径。

(4)、合理发泄。当消极情绪郁积心中时,必然影响心境,危害健康,而采取合理的形式进行发泄。如通过朗诵诗歌而抒发情怀,通过唱歌、唱戏而消除愁闷,通过日记或书信尽情释放心中的怒气和怨气,都有利于心境趋于平静,保持乐观稳定。

63、什么是激情?激情有什么特点?
激情是一种强烈、紧张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它来得迅速而猛烈,犹如狂风暴雨。人的暴怒、狂喜或强烈的恐惧都属于激情。激情的发生有两个特点:一是会改变人的整个态度,使人产生异乎寻常的行动;二是人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也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自我控制的能力降低。激情的作用决定于激情的性质。具有积极意义的激情,如对敌人强烈的憎恨与愤怒,是奋勇杀敌的强大动力,如果把这种激情用于对身边的人们,显然是消极而有害的。因此,在平日的生活中,对消极的激情必须加以控制。

64、大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消极激情?
(1)、自我提醒。容易激动的人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来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不平衡,兴奋过程占优势,一遇到问题就容易激动;另一种是由于自幼缺乏控制自己激情的教育和训练,一遇到问题就激动,而没有学会如何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激情。这些人应该主动警惕自己激情的产生,并学会有意识地控制激情。

(2)、冷却处理。当激情产生后,不要急于去解决那些引发激情的问题,而要采取冷静的态度,将问题暂时地搁置,留待以后再行处理。

(3)、脱离引发激情的环境。当争执双方怒气冲冲、激情发作时,要立即主动地(或被动地)离开争执的现场,以利于双方冷静下来,避免激情继续高涨而引发更强烈的冲突。

(4)、以超脱或幽默的态度对待引发激情的人和事。

(5)、加强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激情发生时,意识对行为的控制受到削弱,并不是没有意识,所以,在激情爆发到了顶点之前,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设法控制自己的激情。当人们养成了控制激情的方法与习惯后,激情是可以被控制的。

65、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怎样保持冷静?
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情绪状态称为应激。应激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但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会给人的身心带来负面的影响。在紧急的状况下保持冷静,应该注意几个方面:

(1)、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应激的思想准备。就是要对自然界与社会发展变化保持关注,并经常关注身边人和事的变化,对意外事变的发生抱有警戒的态度,这些都将有利于我们对危急情况的发生做出应激反应。

(2)、防止人际关系矛盾的激化引发冲突。与人相处,要严于律己,宽厚待人,避免造成大的矛盾;有了矛盾以后,如属非原则性的矛盾,要主动退让或加以回避。对原则性的矛盾也要讲究方式方法,采取有理、有节的合法途径来解决,不能动辄争闹不休,引发冲突。

(3)、把消极的紧张变为积极的紧张。研究应激问题的学者汉斯•塞利曾说,人不能完全避免紧张,而要学会把消极的紧张变为积极的紧张。如果人们是在被迫无奈的条件下工作,就会苦不堪言,这种紧张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如果是以此作为对社会、对人民的奉献而感到欣慰,就会苦中有乐,这种积极的紧张就不会造成身心的损害。

(4)、加强心理修养,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件。人的一生都会遇到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这些事件会对人的情绪和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同样的生活事件,由于人们对待的态度不同,应激的策略和方法不同,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不同的事件做出恰当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身心健康。

66、什么是自卑?大学生自卑心理有哪些特点?
自卑是由于意识到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体验,表现为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与品质,轻视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又以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有这样一些心理特点:

(1)、泛化性。具有自卑情绪的大学生,往往会因为某一方面的失败、落后于人,而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全盘否定自己。一个在学习上不如他人的学生,往往会认为自己言语不幽默,衣着不适宜,举止太笨拙。自卑情绪的这种泛化特点,使这些人无法看到自己的优点。

(2)、敏感性与虚荣性。自卑心理严重的大学生在同人交往中,对他人的态度、评价等表现得特别敏感,女性自卑者更是如此。几个同学的小声谈论会被认为是在议论他的缺点;身材矮小的人在同学们议论高矮的时候,总是借故避开等等,这些都是自卑者敏感性与虚荣性的表现。

(3)、掩饰性。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对自己主观上认为的缺点短处总是设法掩饰,深怕别人知道。比如,一个女大学生的腿被开水烫伤留下疤痕后就再不敢穿裙子;一个脸上长了青春痘的学生写道“我上课不敢先去,总是等教室里都坐满后才进去,坐在最后一排”。过度掩饰带给自卑大学生的只是不必要的痛苦。

67、大学生为什么会有自卑心理?
应该说,自卑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人和人之间只是程度的差异。严重的自卑影响自我的发展。造成大学生自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自我评价过低。自卑者在对自己的身材、外貌、学习、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评价上,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与优势,而是夸大自己的不足。

(2)、消极的自我暗示。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惯于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在任何活动之前,常对自己进行“我不行”、“我很难成功”的暗示。抑制了能力的正常发挥,常常造成活动的失败,而失败又强化了他们片面的自我认识,增加了他们的自卑感。

(3)、学习上的失败、挫折的积累。在学习和交往上屡受挫折、接连失败的大学生容易在心理上出现自卑情绪。

(4)、不当的归因。大学生对自己学习、交往方面的不当归因也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之一。许多自卑者习惯于将自己的优胜与成功归之于偶然的机会、外界有利的条件等等,而失败时又总认为是自己缺乏能力、本领。

(5)、潜意识中的自负。这是自卑心理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以为人家能的我都能,别人有的我也都有,总认为无论是外形长相还是学问才识,自己都要比别人高些。这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容不得自己落于人后,一遇挫折,他们就会很快走向原有状况的反面,出现自卑。

(6)、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当代大学生往往都为自己设计了一个令人羡慕的理想自我,比如外表俊美,才能卓著,受人尊重,但现实的自我总是与之有很大距离,两相对照,就会有自惭形秽、自我不满之感,从而形成自卑。

68、大学生应该怎样克服自卑心理?
(1)客观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其具体做法:

一是自我列举法,可以用写日记的方法,每天列举自己一条优点,日子长了,累积多了,人的自信心就会随之增强,自卑就会逐步消退。

二是征求意见法,请同学、朋友、亲友评价自己、既请人家谈自己的缺点,更要听人家讲自己的优点,优点听得多了也会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三是学会同人比较,在努力发现自己长处的同时,也去发现周围人不如自己的地方。

(2)、修正理想自我。个人不能没有理想,但理想的建立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其确立标准应当以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为原则,只有这样,才会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增强自信心。

(3)、改变不合理观念。所谓不合理观念,是指那些认为自己应该完美无缺,否则就不堪设想、糟糕至极的过于概括化、绝对化的观念。自卑者在认识上大都受这种观念的影响。

(4)、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大学生要在做事之前多分析自己的有利条件,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体验过去成功的快乐,增加信心,不断提醒和激励自己,使自己在心理上确信能够获得成功。

(5)、学习自信行为。因自卑而妨碍交往的大学生,还应当在交往中学习自信行为。比如,锻炼自己能径直向对方走去;讲话时敢于盯住对方的眼睛;讲话时声音洪亮,不吞吞吐吐,当对方声音超过自己时,要学会故意将声音放低,使对方听自己的,掌握交往主动权等等。

69、什么是嫉妒?嫉妒心理有什么特点?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是对他人的成就、名望、品德、优越地位及既得利益的一种不友好的、敌视与憎恨的不健康情感。他们在交往中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并很快地导致诸如中伤、怨恨、诋毁等嫉妒行为的产生。而更强烈的嫉妒心理还有报复性,它把对象作为发泄的目标,使其蒙受巨大精神损伤。

嫉妒特点:(1)嫉妒是一种对人的憎恨心理,能够使人心胸狭窄、鼠目寸光,产生气愤、怨恨的心态。(2)嫉妒是对别人不幸和痛苦的幸灾乐祸,产生行为上损害他人的心理。(3)嫉妒是一种以极端自私为核心的平衡心理。培根说:“当个人自然缺乏某种美德时,他要贬低别人的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就低估他人的伟大,使自己与他人相齐。

70、大学生应该如何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
克服自卑心理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要纠正自己认知的偏差。嫉妒者在别人成功时,总以为别人的成功是对自己的威胁,有碍于自己的发展。实际上,别人的成功来自于他的努力,荣誉是其努力的报酬,嫉妒者不应把别人的成功等同于自己的失败。

(2)、学会对比。每个人不仅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而且也要看到自己在别的方面优于对方。如果在嫉妒心产生时能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对比,就会使原先失衡的心理获得新的平衡,遏制嫉妒心理的产生。

(3)、积极升华。嫉妒者在别人比自己强时,应当把不服气的心理引导到积极的方面,化嫉妒为求上进的力量,赶上甚至超过对方。在学习上、在体育运动和社会活动中,当看到与自己条件相仿的人超过自己、获得荣誉的时候,可以奋发努力,争取超过对手,或者扬长避短,以自己之优势对对方之不足,以获取总的平衡。

(4)加强修养,改造个性。当代大学生应当端正学习目的,做到心胸广大,志向宏远。惟有如此,才能宠辱不惊,不患得患失,才能为同学朋友的成功与荣誉感到高兴,以别人的成绩鞭策自己,你追我赶,相互帮助。

71、什么是多疑心理?
多疑是一种完全由主观猜测产生的不信任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整天疑心重重,对别人的言行敏感、猜疑和不信任,认为人人都不可信,都不可交。多疑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大敌,它不仅使大学生之间关系松散,产生裂痕,甚至发展到对立,进而对班集体的团结产生消极影响。

72、怎样克服多疑心理?
克服多疑心理,要做到:

(1)、要用理智的力量克制冲动情绪的发生。当发现自己怀恨别人时,应当立即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在没有形成怀疑思维之前,引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不要轻易提出为自己的怀疑服务的单方面依据。

(2)、要学会自我安慰。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别人的议论,与别人产生误会是常见之事。如果觉得别人在怀疑自己,应当安慰自己,暗示自己不要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困扰,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甚至可以为受到别人的注意而自鸣得意,以此来自我解脱。

(3)、培养自信心。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一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信心,相信自己能与周围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印象,这样也就不会疑心别人。

(4)正确认识人。对陌生人产生怀疑是一种正常的防备心理,但也不要动辄疑神疑鬼,应当在交往中认真观察和了解他人,把握其性格、处世方法等,即努力去从本质上认识对方,了解对方,以消除疑虑。

(5)正确对待别人的怀疑。在受到别人怀疑时,一是不要意气用事,要冷静分析受怀疑的原因,用事实来打消对方的怀疑。二是要胸怀坦荡。“身正不怕影子歪”。

73、什么是自我中心者?
自我中心的人为人处事都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考虑别人的兴趣与需要,完全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似乎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就是他人的认识和态度。而且他们喜欢自吹自擂,固执己见,装腔作势,盛气凌人,在与人交往中,总是维护自己强烈的自尊,固守自己的态度,坚持自己的意见,点滴不让他人。

74、怎样克服自我中心?
(1)、平等相处,尊重他人。由于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的,因此,应当平等待人,象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而不把别人看成自己的“工具”,当成自己需求的事物。这就要求自我中心者不要对别人过分苛求,也不要对别人冷眼相待,而应使交往双方都有机会满足自己的需要。

(2)、接受批评,转变态度。自我中心者的致命弱点之一是自以为是,不愿接受别人的态度和转变自己的态度。接受批评并不是要他们完全服从他人,而是要求他们能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这将能诱使其改变固执己见、惟我独尊的形象。

(3)、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自我中心者之所以固执己见,不关心他人。是因为他们既没有真正认识自己,也没有真正了解别人。人的自我意识主要是来自别人的反映,自我中心者如果能把别人作为一面镜子来反射自己,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又能抛开偏见去认识别人,他们就会逐步摆脱自我中心。

75、什么是自我意识?
所谓的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的认识,是对自己本身和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在自我意识中,人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知的对象,只有人才有自我意识。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标志,意味着一个人能客观地认识、愉快地接纳自己和积极完善自己。

名词解释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英语翻译更倾向于翻译为 psychological health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包括
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 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 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我们每一个人本应心理健康如上所述,但由于我们在生命历程中所受到的心理伤害。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其实并不在人的最佳状态,只是处于人的最佳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我们实际离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
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
让我们运用心理科学保持我们自己和亲戚朋友的心理健康,以较好的身心状态工作、生活,享受人生。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智力标准。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用IQ值来表示。智商≥90为正常,上不封顶,下<70为智力落后。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因此,IQ高的人不要幸灾乐祸。
(2)情绪标准。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情绪稳定,而且还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
(3)意志标准: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阶梯,如果做事过于优柔寡断、徘徊不前、思前想后,或不计后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
(4)社会适应标准: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①具有较好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②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既治病也致病,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之必须;③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如作出决定、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情绪控制、心理换位、人际沟通等能力。
(5)“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基本相符。研究证明,不能有效地面对现实、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面对现实、把握现实,主动适应现实。
(6)心理活动特点应符合年龄、性别特点。人的一生要经历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年龄阶段的特点。
(7)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是一切活动取得成功的心理保证。如果一个人缺乏注意集中和保持稳定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完成有目的的活动,如儿童多动症,成人的焦虑抑郁症等都会存在注意力问题。一般5~7岁可连续注意时间约为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甚至更多。
(8)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健康人格就是宽容、悦纳、善待他人,不斤斤计较、怨天尤人、百般挑剔,而是要有自知知明,能正确评价自我。即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9)在不违背大家的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10)在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法规的情况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作恰当的满足。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 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我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 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 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必然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种种社会矛盾、人际关 系的矛盾、成人社会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突出地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反映出来。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几代人给予的压力,社会变革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束缚着 孩子们的心灵和手脚,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然而,只要我们及早加以重视和预防,现在开始努力也不迟,重要的是为父母、为师长者要切实了解我们的孩 子,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迷津"。
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学生)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曾提出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10条标准: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事物保持良好的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我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能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中国大陆的学者王登峰等根据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归纳起来,提出了有关心理健康的几条指标: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 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 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识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 卑;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得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会面临 的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 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作用。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小集体中能融为一体,乐群性强,既能 在与挚友间相聚之时共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 妒、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是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自别于集体,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们格格不入。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 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贮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 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4、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 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 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者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忧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5、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他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 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逊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 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6、 人格和谐完整。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在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中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 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 体。
7、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操作能力的综合。一个人智力低下的话,也不能算心理健康。
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一般而言我们可参照上述标准检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则要求助于临床心理学家的测查与诊断,不能随意给自己和他人胡乱下结论。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各国专家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标准,而我国根据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最新国内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八个方面:
一、 智力正常
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与想象力以及各种操作能力等等。
二、情绪反应适度
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充满了希望,既不为琐事耿耿于怀,也不冲动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去感染人。
三、意志品质健全
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 断;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果断与力,经得起挫折与磨难的考验。
四、自我意识正确,
有自知之明 在集体中自信、自尊、自重,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五、个性结构日趋完善
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心理倾向性如需要、 动机、兴趣、 意志、人生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生活条件、 受文化教育影响、从事的生产与社会实践越是优越、丰富、完善,人的个性结构的日益完善也就有了保证。目前整个教育系统都在进行着全面的改(革),重视把青少年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为人的个性结构的日趋完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六、良好的人际交往
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友谊也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热情、坦诚、尊重、信任、宽容、融洽)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冷漠、怀疑、小性、计较);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他人打成一片。
七、行为得体,
生活态度积极 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既不盲从,也不受诱 惑,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八、反应适度
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活动效率是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不冲动、毛躁、也不敷衍塞责[1]。
异常心理
心理异常的实质,就是异常心理的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
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最常用的区分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
自我评价标准:如果自己认为有心理问题,这个人的心理当然不会完全正常,但一般不可能存在大问题。心理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心理活动和自己以前的差别、自己的心理表现和别人的差别等等。这种自我评价在精神科叫自知力。
心理测验标准:心理测验通过有代表性的取样、成立常模样本、检测信度、检测效度和方法的标准化,才能形成测评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家的主观看法,但是,心理测验也存在误差,目前并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
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这种标准最客观,是将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的医学标准。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则认为此人有精神疾病。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外部评价标准:人的心理活动总是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个人有问题,一般就是正确的。即使旁边人没有看出来,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各种表现判断当事人是不是有问题。
社会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
1 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 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 陕隘 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 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成长中七种不健康心理
4 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5 残暴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6 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 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自杀未遂的达1000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 在中国,目前保守估计,大概有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据调查, 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瑞华研究员认为,缺乏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才是造成我国自杀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心理咨询与压力管理专家郝滨老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当您遇到生活中的困扰,准备选择一位心理咨询师走入咨询室时,应选择具有心理学、医学或教育学等相关教育背景、接受过专业训练,有长期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得到专业心理治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中有着众多的流派,其中最常见的有“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现实疗法”、“行为疗法”、“交互疗法”、“格式塔疗法”及“理性情绪疗法”等。据美国心理咨询协会的统计,现已记录在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疗法已有300种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美国心理学家朗敦(Perry Landon)认为,所有这些疗法可大抵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知领悟”(insights)疗法,旨在通过改变提高人的认知方式来缓解其心理困惑和障碍。另一类是“行为矫正”(behavioral modification)疗法,旨在以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来矫正人的不良行为方式。其实,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常常是两者兼用,互为补充的。
我国政府为青少年所做努力
为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配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我单位在总结北京市西城区、东城区等全国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在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心理咨询室的大力支持下,本着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为学校和家庭分担心理健康教育压力,营造健康、和谐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氛围的拍摄宗旨,针对时下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采用电视手段,组织拍摄了18集电视系列片《放飞心灵?青少年心理健康透视》。
为适应学校教学周期(实际授课时间约为15周)和授课时间(45分钟),本套电视片分为18集(含3集教师心理健康指导),每集25分钟。该片对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周播出一集,每集播出后可留出20分钟作为课堂提问和讨论时间。
根据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做出的最新收视调查报告显示,在同类型节目中,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和北京电视台的《生活广角》栏目在收视率与受众评价方面居于领先地位。根据对其节目形式和内容的研究,结合当今观众特别是中学生的收视习惯,本片在拍摄形式上以案例为核心,由主持人和专家针对事件进行访谈,做到事件与评论并存,感性与理性并重,同时配合相关资料和情景再现,以最大限度保证节目收视效果和传播效果。
《放飞心灵--青少年心理健康透视》电视片VCD光盘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指导,学苑音像出版社出版。
第1集 《我的翅膀长硬了?》学生如何处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需要家长了解自己对于一个事件的感受和想法,家长也需要对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进行指导。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和家长之间普遍存在沟通困难现象。本片通过再现一个家长的心路历程,从中使孩子知道父母的心声和不易,再通过专家的点评,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并掌握双方有效沟通的技巧。
第2集 《老师为什么不喜欢我》学生如何处理和学校老师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形下,学生若喜欢哪个老师,通常就喜欢上他的课,成绩因此也比较好,否则反之。针对此现象,本片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展开和分析,力求解决学生和老师之间在相处中出现的问题。
第3集 《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学生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
通过短片的内容和专家的点评,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陌生环境中和他人相处,指导学生如何在熟识环境下和他人交往,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交际观和友谊观。
第4集 《我的假期我做主》学生如何安排假期生活
什么样的假期才算是有意义的假期?如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如何兑现自己的假期计划?本片通过事例和专家的讲解将给出答案。

21世纪的竞争不仅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更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当今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的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健康的、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才素质一个相当重要的条件就是心理健康。因此,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
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恋爱择业与求职

什么是心理健康 ?

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等。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如,同样进入青春期,有的孩子适应得好,顺利度过,健康快乐地进入下一个人生发展的阶段;而有的孩子适应得不好,或加入了不良团伙,或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面临着心理危机。而一个面临心理危机的青春期学生,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在其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踏上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心理健康的这种阶段性正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说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性的。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是指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它包括:品德素质教育、智能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其中心理素质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知您是否注意报纸上关于某学生因压力大而自杀,因报复而投毒,因不满而杀害亲人的种种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常行为呢?答案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点是我们的学生不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在迎接新生时加强人性化的服务,及时排解新生特别是贫困生和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内心的困惑、忧虑、恐惧、孤独、压抑和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等情绪。加强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调整情绪,积极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
(二)大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可分团体学习指导和个别学习指导两种。团体学习指导可采用讨论、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对个别的学习指导灵活性较大,可以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予以指导。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能;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寻求一些具体方法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利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进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训练。实践表明,这种训练对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学习掌握各种交往技能、处理交往冲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的恋爱观;学会与异性相处;对恋爱、婚姻、家庭的正确观念与态度等方面。这一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恋爱的特点进行,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教育学生科学地掌握知识;通过心理和生理卫生课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五)大学生择业与求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从主观条件上看,有择业理想和个人能力间的矛盾而造成的困惑、焦虑;有竞争的激烈和缺乏自信的矛盾而造成的自卑;对竞争对手的嫉妒、猜疑等。这一教育包括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和了解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求职理念;以讲座、模拟求职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求职自信心;正确处理择业中的挫折等方面。加强对毕业生求职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调整个人的择业心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避免学生陷入“签约——毁约——签约”的心理怪圈。
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和敏感的,在学生工作中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就同学们来说,一旦心中出现郁闷、焦虑等症状要主动及时地找知心朋友或老师倾诉,千万不要压抑在心中。性格孤僻内向的同学要多参加文体活动,扩大交友圈子,多听朋友、老师的建议。就老师来说,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学生在情绪的稳定性、紧张度、兴奋性、忧虑性等几个方面可能出现的危机,对学生中常见的如偏执、强迫、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狂妄等心理危机要及时地进行疏导,缓解和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

健康小护士\健康直通车\快乐成长

手抄报是中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之一。学生直接参与编辑、撰写、制作等的全过程,深受学生的喜爱。每当重大的节日我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达,或祝愿或庆祝或歌功,比如迎元旦、迎“五四”、庆“七一”、庆国庆等。最近由中央教科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共同举办的“2003年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手抄报大赛” ,许多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这里,我与大家谈谈怎样进行手抄报的设计与制作,大体上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美化与设计的步骤;
二、报头、插图与尾花的表现;
三、编辑抄写描绘制作过程。
一、美化与设计
手抄报的美化与设计涉及的范围主要有:版面设计与报头、题花、插图、尾花和花边设计等。
1、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是出好手抄报的重要环节。
要设计好版面,须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本期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选用有一定意义的报头(即报名)。一般报头应设计在最醒目的位置;
(2)通读所编辑或撰写的文章并计算其字数,根据文章内容及篇幅的长短进行编辑(即排版)。一般重要文章放在显要位置(即头版);
(3)要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动活泼;
(4)排版还须注意:字的排列以横为主以竖为辅,行距要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要有空隙,篇与边之间要有空隙,且与纸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边。另外,报面始终要保持干净、整洁。
2、报头
报头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必须紧密配合主题内容,形象生动地反映手抄报的主要思想。报名要取得有积极、健康、富有意义的名字。
报头一般由主题图形,报头文字和几何形体色块或花边而定,或严肃或活泼、或方形或圆形、或素雅或重彩。
报头设计应注意:
(1)构图要稳定,画面结构要紧凑,报头在设计与表现手法上力求简炼,要反映手抄报的主题,起“一目了然”之效;
(2)其字要大,字体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
(3)其位置有几种设计方案:一是排版设计为两个版面的,应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设计为整版的,则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设计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3、题头
题头(即题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与文章题图结合在一起。设计题头要注意以题目文字为主,字略大。装饰图形须根据文章内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标题字要书写得小于报题的文字,要大于正文的文字。总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插图与尾花
插图是根据内容及版面装饰的需要进行设计,好的插图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插图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显得空且乱。尾花大都是出于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设计的,多以花草或几何形图案为主。插图和尾花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的,并非多多益善,应得“画龙点睛”之效。
5、花边
花边是手抄报中不可少的。有的报头、题头设计可用花边;重要文章用花边作外框;文章之间也可用花边分隔;有的整个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边隔开。在花边的运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线或波状线等。
二、报头画、插图与尾花的表现手法
报头画、插图与尾花的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线描画法和色块画法两种。
1、线描画法
要求形象简炼、概括,用线准确,主次分明。作画时要注意一定的步骤:
(1)一般扼要画出主线----确定角度、方向和大小;
(2)再画出与图相关的比例、结构及透视;
(3)刻画细部,结合形体结构、构图、色调画出线条的节奏变化;
(4)最后进行整理,使画面完整统一。
2、色块画法
除要求造型准确外,还须善于处理色块的搭配和变化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处理要从对象的需要出发,使版面色彩丰富。作画时,可先画铅笔稿(力求造型准确),再均匀平涂大色块;后刻画细部;最后进行修整,使之更加统一完美。
线描画法与色块画法,通常是同时使用,可以是多色亦可单色。不管是线描还是色块画法,最好不要只用铅笔去画。版面上的图形或文字不能剪贴。
三、手抄报的编绘制作的步骤
编绘制作是落实由设想到具体着手完成的重要步骤。
其步骤有二:一是准备阶段,另一是编制阶段。
1、准备阶段。
主要是各种材料、工具的准备。具体包括:拟定本期手抄报的报名;准备好一张白棒纸(大小视需要而定,有半开,四开,八开等,本次政教处举办的手抄报比赛是要求为《江西日报》大小,即半开);编辑、撰写有关的文字材料(文章宜多准备些);书写、绘图工具等。
2、编制阶段。
这个阶段是手抄报制作的主要过程。 大致为:版面设计、抄写过程、美化过程。
(1)版面设计:根据文章的长短进行排版,并画好格子或格线(一般用铅笔轻轻描出,手抄报制作完毕后可擦可不擦)。
(2)抄写过程:指的是文章的书写。手抄报的用纸多半是白色,故文字的书写宜用碳素墨水;字体宜用行书和楷书,少用草书和篆书;字的个头大小要适中(符合通常的阅读习惯)。字写得不是很漂亮不要怕,关键在于书写一定要工整。另外,文章或标题中不能出现错别字。
(3)美化过程:文章抄写完毕后,即可进行插图、尾花、花边的绘制(不宜先插图后抄写),将整个版面美化。这个过程是手抄报版面出效果的关键过程。
手抄报可以是黑白的,也可是彩色的。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专题性的。手抄报的制作设计与黑板报制作设计要求和步骤大体是相同的。
,锻炼锻炼自己,动手编绘出一份属于你也属于大家的手抄报吧
怎样进行手抄报的设计与制作,大体上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美化与设计的步骤;
二、报头、插图与尾花的表现;
三、编辑抄写描绘制作过程。
一、美化与设计
手抄报的美化与设计涉及的范围主要有:版面设计与报头、题花、插图、尾花和花边设计等。
1、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是出好手抄报的重要环节。
要设计好版面,须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本期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选用有一定意义的报头(即报名)。一般报头应设计在最醒目的位置;
(2)通读所编辑或撰写的文章并计算其字数,根据文章内容及篇幅的长短进行编辑(即排版)。一般重要文章放在显要位置(即头版);
(3)要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动活泼;
(4)排版还须注意:字的排列以横为主以竖为辅,行距要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要有空隙,篇与边之间要有空隙,且与纸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边。另外,报面始终要保持干净、整洁。
2、报头
报头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必须紧密配合主题内容,形象生动地反映手抄报的主要思想。报名要取得有积极、健康、富有意义的名字。
报头一般由主题图形,报头文字和几何形体色块或花边而定,或严肃或活泼、或方形或圆形、或素雅或重彩。
报头设计应注意:
(1)构图要稳定,画面结构要紧凑,报头在设计与表现手法上力求简炼,要反映手抄报的主题,起“一目了然”之效;
(2)其字要大,字体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
(3)其位置有几种设计方案:一是排版设计为两个版面的,应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设计为整版的,则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设计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3、题头
题头(即题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与文章题图结合在一起。设计题头要注意以题目文字为主,字略大。装饰图形须根据文章内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标题字要书写得小于报题的文字,要大于正文的文字。总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插图与尾花
插图是根据内容及版面装饰的需要进行设计,好的插图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插图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显得空且乱。尾花大都是出于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设计的,多以花草或几何形图案为主。插图和尾花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的,并非多多益善,应得“画龙点睛”之效。
5、花边
花边是手抄报中不可少的。有的报头、题头设计可用花边;重要文章用花边作外框;文章之间也可用花边分隔;有的整个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边隔开。在花边的运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线或波状线等。
二、报头画、插图与尾花的表现手法
报头画、插图与尾花的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线描画法和色块画法两种。
1、线描画法
要求形象简炼、概括,用线准确,主次分明。作画时要注意一定的步骤:
(1)一般扼要画出主线----确定角度、方向和大小;
(2)再画出与图相关的比例、结构及透视;
(3)刻画细部,结合形体结构、构图、色调画出线条的节奏变化;
(4)最后进行整理,使画面完整统一。
2、色块画法
除要求造型准确外,还须善于处理色块的搭配和变化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处理要从对象的需要出发,使版面色彩丰富。作画时,可先画铅笔稿(力求造型准确),再均匀平涂大色块;后刻画细部;最后进行修整,使之更加统一完美。
线描画法与色块画法,通常是同时使用,可以是多色亦可单色。不管是线描还是色块画法,最好不要只用铅笔去画。版面上的图形或文字不能剪贴。
三、手抄报的编绘制作的步骤
编绘制作是落实由设想到具体着手完成的重要步骤。
其步骤有二:一是准备阶段,另一是编制阶段。
1、准备阶段。
主要是各种材料、工具的准备。具体包括:拟定本期手抄报的报名;准备好一张白棒纸(大小视需要而定,有半开,四开,八开等,本次政教处举办的手抄报比赛是要求为《江西日报》大小,即半开);编辑、撰写有关的文字材料(文章宜多准备些);书写、绘图工具等。
2、编制阶段。
这个阶段是手抄报制作的主要过程。 大致为:版面设计、抄写过程、美化过程。
(1)版面设计:根据文章的长短进行排版,并画好格子或格线(一般用铅笔轻轻描出,手抄报制作完毕后可擦可不擦)。
(2)抄写过程:指的是文章的书写。手抄报的用纸多半是白色,故文字的书写宜用碳素墨水;字体宜用行书和楷书,少用草书和篆书;字的个头大小要适中(符合通常的阅读习惯)。字写得不是很漂亮不要怕,关键在于书写一定要工整。另外,文章或标题中不能出现错别字。
(3)美化过程:文章抄写完毕后,即可进行插图、尾花、花边的绘制(不宜先插图后抄写),将整个版面美化。这个过程是手抄报版面出效果的关键过程。
手抄报可以是黑白的,也可是彩色的。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专题性的。手抄报的制作设计与黑板报制作设计要求和步骤大体是相同的.

扩展阅读:心理医生一般怎么收费 ... 心理健康内容手抄大全 ... 心理健康黑板报及内容 ... 心理健康教育板报内容 ... 心理健康测试登录入口 ... 心理黑板报内容文字 ... 阳光心理黑板报内容 ... 孩子心理压抑的5种表现 ... 心理健康板报内容 设计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