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是悲观主义者? 为什么说只有悲观主义者才活的长久?

\u4e3a\u4ec0\u4e48\u6211\u603b\u662f\u90a3\u4e48\u60b2\u89c2\uff0c\u662f\u4e0d\u662f\u6709\u4e9b\u4eba\u751f\u6765\u5c31\u662f\u60b2\u89c2\u4e3b\u4e49\u8005

\u90a3\u662f\u4f60\u6ca1\u6709\u627e\u5230\u751f\u6d3b\u7684\u76ee\u6807,\u6ca1\u6709\u7ed9\u81ea\u5df1\u4e00\u4e2a\u51c6\u786e\u7684\u5b9a\u4f4d\u3002\u4f60\u53ef\u4ee5\u5148\u8bd5\u7740\u627e\u4e00\u4e9b\u81ea\u5df1\u611f\u5174\u8da3\u7684\u4e8b\u505a\u8d77\u3002\u4f60\u751a\u81f3\u53ef\u4ee5\u60f3\u7761\u5c31\u7761\u60f3\u5403\u5c31\u5403\uff0c\u9002\u5f53\u5730\u653e\u7eb5\u4e00\u4e0b\u81ea\u5df1\uff0c\u4e5f\u53ef\u4ee5\u5148\u8ba9\u81ea\u5df1\u7684\u60c5\u7eea\u53d1\u6cc4\u4e00\u4e0b\u3002\u7b2c\u4e8c\uff0c\u4f60\u8981\u8c03\u6574\u597d\u81ea\u5df1\u7684\u5fc3\u6001\u3002\u4e00\u5207\u8981\u5f80\u597d\u7684\u4e00\u9762\u3001\u79ef\u6781\u7684\u4e00\u9762\u53bb\u60f3\u3002\u4f60\u53ef\u4ee5\u4e3a\u81ea\u5df1\u7f57\u5217\u81ea\u5df1\u7684\u4f18\u70b9\u548c\u957f\u5904\uff0c\u589e\u5f3a\u81ea\u5df1\u7684\u81ea\u4fe1\u5fc3\u3002\u7b2c\u4e09\uff0c\u6bcf\u4e2a\u4eba\u90fd\u4f1a\u6709\u50cf\u4f60\u73b0\u5728\u8fd9\u6837\u7684\u60b2\u89c2\u65f6\u671f\uff0c\u4f60\u73b0\u5728\u8fd9\u6837\u662f\u6b63\u5e38\u7684\uff0c\u4f46\u4e5f\u662f\u4e0d\u5bf9\u7684\u3002\u4f60\u53ef\u4ee5\u5141\u8bb8\u4f60\u6682\u65f6\u5982\u6b64\u3002\u4f60\u60f3\u60f3\u4f60\u73b0\u5728\u6709\u4efd\u5de5\u4f5c\u6bd4\u90a3\u4e9b\u60f3\u5de5\u4f5c\u800c\u627e\u4e0d\u5230\u5de5\u4f5c\u7684\u4eba\u53ef\u662f\u5e78\u798f\u5f97\u591a\u4e86\u3002\u8ba9\u81ea\u5df1\u7684\u8eab\u5fc3\u90fd\u4f11\u606f\u4e00\u4e0b\uff0c\u65c5\u6e38\u662f\u4e2a\u5f88\u597d\u7684\u65b9\u6cd5\u3002

\u56e0\u4e3a\u60b2\u89c2\u7684\u4eba\u6d3b\u7684\u6f47\u6d12\uff0c\u4ed6\u4eec\u5bf9\u4e16\u754c\u5e76\u6ca1\u6709\u4ec0\u4e48\u8981\u6c42\u4e86\uff0c\u4e5f\u4e0d\u4f1a\u4e89\u53d6\u4ec0\u4e48\uff0c\u53ea\u662f\u8d70\u5b8c\u8fd9\u4e00\u751f\u800c\u5df2\uff0c\u8fd9\u6837\u7684\u4eba\u90fd\u5fc3\u65e0\u65c1\u9a9b\uff0c\u6742\u5ff5\u5c11\uff0c\u5fc3\u5883\u8212\u7545\uff0c\u66f4\u6709\u751a\u8005\u8ba4\u4e3a\u6b7b\u624d\u662f\u6c38\u751f\uff0c\u662f\u81ea\u7531\uff0c\u751f\u6b7b\u5df2\u7f6e\u4e4b\u5ea6\u5916

社会是多元化的,通俗的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无论是乐观还是悲观,都是一种生活状态,我们对待生活,永远都是要积极向上的。看看这篇文章吧
7 乐观与悲观

谁都希望自己是个乐观派,但往往做不到。人生中常有许多不如意事,所以不免时时悲观。作者凭着丰富的学养,对于乐观与悲观这两种人生态度进行了深刻而辩证的分析。作者并没有一味地肯定乐观,盲目地否定悲观。作者坚持的乐观是仁爱观,同情观,信心观,希望观,进化观;反对的悲观是不仁观,无情观,冷眼观,怀疑观,绝望观,暮气观。本文虽写于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抗日战争时期,但其中许多话语穿越了时空,直到今天仍激荡着我们的心灵。

结合本文,就乐观与悲观问题在班上开一个讨论会,同学可以畅所欲言;把课文中你深表赞同的带有格言意味的语句摘抄下来,并写一篇阅读心得。

乐观与悲观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两种对人生不同的看法。要知道一个人的人生观,主要的就是要知道他对人生是抱乐观或是抱悲观的态度。所以我们讨论乐观与悲观,也就是在讨论一般人所最关心的人生观问题。

乐观与悲观的“观”字,代表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也代表决定行为的方向和做人的态度的根本看法。这种看法普遍多叫做“直观”或“洞见”。这其中当然包含有知识和见解的成分。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以知识为主宰,以见解为指导。假如看法错误,行为自然也随之错误。假如见解正确,则受其指导的行为,必然也趋于正轨。观与行或知与行是永远合一而不能分的。盲目者必冥行,无知者必妄为。真切笃实之知与明觉精察之行,永远是合一而不分的。 悲观与乐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这两种不同的看法,直接产生不同的行为,影响不同的生活。

乐与悲是人类共有的情绪。乐观与悲观就是以乐同悲的情绪相伴随相辅助去观察人生和世界,所以又包含有情绪的成分。无论悲观或乐观皆可叫做“情绪观”。与纯理智的抽象的科学的看法不同。抽象的理智的看法对于实际行为比较不容易发生直接迅速的影响。而包有情感作用的看法或见解,为情绪所渲染,生动、活泼、具体,容易产生直接行为,支配实际生活。

悲观与乐观既然都是有情绪伴随辅助的看法,当然都是主观的,随个人的感触、性情、态度、环境而变易的。因此也可以说悲观与乐观皆是不好的看法,我们最好是不悲观不乐观,实事求是,不动感情,受纯理智的指导,勿陷于主观。但在某意义下,悲观与乐观仍然可以说是客观的,因为悲和乐的情绪也可以有普遍性必然性,因此也有客观性。凡人皆有人情,一个人虽欲不乐观亦不悲观也不可能。而且情感之出于本心发抒得其正者曰正情、真情。基于正情真情而出发的乐观或悲观,于观认外物、调理生活,亦有很大的价值。不过,基于悲乐的情绪来看人生和世界而得的知识,同基于理智来看人生和世界所得的知识,性质上有些两样罢了。

根据上面对于乐观和悲观性质的解释,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悲观”不是“观悲”。对于一个人悲哀的情绪,尽可以用科学方法研究。如像心理学家分析悲哀情绪的状态,穷究悲哀心理的来源,考察悲哀事实在神经上所发生的作用。在做这种研究工作的时候,心理学家本人并不“悲观”,他乃是在“观悲”。又如社会学家对于劳苦大众的贫穷愁苦,加以事实的统计,科学的调查,也是“观悲”,而不是“悲观”。甚至当我们于敌机轰炸、敌骑蹂躏之后,去巡视灾区,慰问难胞,我们诚不免洒同情之泪,我们观悲了,同时又有悲哀的情绪了,然而我们对抗战的前途,复仇的决心,却并不悲观。悲观乃是对于众人目前认为快乐的事情,于其将来的前途怀隐忧,感痛苦。乃是基于情绪的一种看法,即不仅是主观的情绪,亦不是对于客观事实研究的报告。根据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分辨“乐观”不是“观乐”。譬如,参加盛宴,进戏园,看热闹,都可以说是“观乐”,但却并不一定是“乐观”。因为赴宴会看热闹的人,心中也许感得异常孤寂悲哀,或兴“良辰不再”之叹,或有“众醉独醒”之感。足见乐观的人并不一定是参加快乐场合,自己享受快乐,而每每是对于众人认为痛苦悲哀没有办法的状况抱乐观态度。所以乐观多少包含有主观上轻蔑痛苦、超越悲哀的态度,而并不是事实上否认痛苦和悲哀的客观现象。

乐观和悲观既然是主观的态度,所以一个人之抱乐观或抱悲观并不一定为客观事实所决定,而是随个人痛苦或快乐的经验为转移。许多聪明的年轻人,家境甚好,涉世甚浅,然而每每稍受挫折,便容易陷于悲观。而饱经忧患、备尝艰苦的人,对于人生倒反而取乐观的态度。又如自抗战以来,许多安处在后方,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痛苦的人,或是住在租界上当寓公的人,往往对于抗战前途,深抱悲观。而在前线作战的将士,在医院治疗的伤兵,从作战的痛苦经验中,对于抗战的前途,反而养成乐观的展望。由此足见真正乐观的人并不一定志得意满,快乐舒服,生活上毫无痛苦。同样,悲观的人也不一定垂头丧气,自苦自杀。当曹操以一世之雄,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的时候,他所发出来的诗歌,却是“忧思难忘”“杜康解忧”的悲观情调。叔本华〔叔本华(1789—1860)〕德国哲学家。是著名的悲观主义的哲学家,然而他最怕死,最反对自杀。抱悲观主义的人不仅不自杀,有时愈悲观愈享乐,愈纵情肆欲,酣歌宴饮,以求目前一时的快感。在相反的方面,乐观的人往往能够不怕死、肯牺牲。历史上许多忠臣烈士、先知先觉,到了生死关头,慷慨就义,然而他们精神上仍是乐观的。耶稣上十字架,仍然祷告上帝,宽恕世人。苏格拉底始终相信善人快乐,恶人痛苦,当他被群众判处死刑时,他还说“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好,只有上帝知道。”其实许多圣贤豪杰在动心忍性困心衡虑的艰苦生活中,仍不减少其奋斗的勇气,大抵都由于他们精神上修养达到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在那里支持着、鼓舞着他们的大无畏精神。

大概讲来,除非到了颓唐衰乱、人心已死、生机毫无的末世,世界上的人最大多数都是乐观者。不过多数人的乐观,只是天真素朴不知人世艰险的乐观,而不是真正的批评的理想的基于学养的乐观。悲观论可以说是恰好对于天真素朴的乐观论加以否定。悲观论者提出问题,指出困难,揭出艰险,显出人世狰狞面目的真相,使肤浅轻易的乐观论者,遭受严重的打击,因而趋于深刻化。因为肤浅轻易的乐观论者,往往忽视现实,把人世看得太单纯,把事情看得太容易,每致陷于懒惰懈怠,喜苟安,不紧张,不知盘根错节,艰难困苦,甚至处于覆巢积薪之下,做了釜底游鱼,犹恬然自嬉,不知危惧。对于这种最坏意义的乐观和对于这种素朴的乐观的流弊,悲观论确有补偏救弊的好处。悲观论在这种意义下乃是盛世的危言,能给恬嬉自满者以警惕和忠告。不过我们须知警惕世人,向盛世贡献危言和忠告,乃出于圣贤淑世的苦心,并不能算作悲观主义。如果,警惕和忠告可算作悲观论,那么也只有这种具苦心有深意的悲观论,才是比较健康无弊,可以为我们所承认的悲观论。同时,我们又须知道,肤浅轻易恬嬉苟安的乐观乃是出于愚昧无知,不能说是真正的“观”,更说不上是“乐观”。

真正的乐观,根据上文所说,应是基于真纯的快乐的情绪的看法。人类最高尚、最纯洁、最普遍、且与快乐最不可分的情绪,就是“爱”或“仁爱”,也可以说是同情心或恻隐之心。人生最真纯的快乐,既出于仁爱,则在此意义下,人生真正的乐观应是“仁爱观”或“同情观”。一个人用同情的了解、仁爱的态度,来观察人生、欣赏事物,就是真正的乐观者。谚语常说,“为善最乐”,其实亦可说是仁者最乐,仁爱为快乐之本。因为仁者能够本仁爱的态度来观察宇宙人生,他自然可以发现“堂前春草,生意一般”,并体验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境界。《论语》又说:“仁者不忧不惧。”所谓不忧不惧,就多少含有不悲观的意思。美国诗人兰利尔有一首寓言诗,题目叫做“仁爱如何寻求地狱?”诗里的大意是说:有一个王子名叫“仁爱”。他有两个臣子,一个名叫“感觉”,一个名叫“理智”。有一天王子听见人讲述地狱可怕的情形。他想知道到底地狱是怎样的状况。他先派臣子“感觉”去调查。“感觉”回来说,在人类社会间四处都布满了阴霾,地狱就在人类的行为里。王子不十分相信,又派臣子“理智”去察看。“理智”回来报告道,地狱即在人类的内心中,即在罪犯的灵魂里。这王子“仁爱”仍然不大相信,决定亲自去视察。结果他看见世人尽皆满面春风,和睦可亲,罪犯也从忏悔里得解救,心安理得,复有生机。他寻来寻去终于寻不着地狱。这诗最足以代表美国人的乐观态度。因为美国人得天独厚,只知人之可爱,世界之可欣赏。从这诗的含义看来,有仁爱的人必然抱乐观。单凭理智或感觉来看人生,便难免不陷于悲观了。仁爱就好像光明,光明一到,黑暗消散,仁爱所至,悲苦绝迹。俗话常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这也许道出了普遍的爱情心理。一个人有了爱情,有时可以化丑为美,把他爱的对象认作美的对象。同样,一个人有了仁爱,他就可以化恶为善,化险为夷;看得见人性中最光明的一面,因而养成乐观的心境。所以乐观实与仁爱不可分。至圣至仁就是至乐观之人,未有不仁的人而会成为真正的乐观论者。

乐观又可以叫做“信心观”。所谓信心包含三方面,就是对自己有信心,对别人有信心,对天道或宇宙法则有信心。凡对自己有信心的人必然是乐观的人。他俯仰无愧,内省不疚。自觉足跟站得稳实,根本没有动摇,无论在如何艰险困苦的境地中,他不会失掉自信力。他努力不懈,相信自己有转败为胜,转恶为善,转不幸为幸的权衡。所谓对他人有信心就是相信人性本来是善的,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心是有公道的。相信不善的人终是可以感化转变的。还有,对人有信心,也就是勿猜疑、勿怀疑别人的动机,勿以小人之心,去揣度他人行为的动机,这也就是古人所谓“不逆诈,不臆不信”。所谓相信天道,就是相信天道是公正的,相信在全宇宙的法则里,善人终必战胜恶人,理性终必战胜无理性,公理终必战胜强权。有了这种由体验、由学养而达到的信心,就是乐观态度的出发点。

“信心观”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希望观”。一个人对于自己和别人的前途乃至世界的将来有信心,也就是说他具有希望。对于将来的无穷的信心与希望,自然会形成对于世界与人生的乐观的看法。譬如,即就青年生活而论,假如我们只从表面部分去看见青年所表现的嚣张、颓废、懒惰、浮嚣、幼稚、狂妄种种弱点,自然不免悲观,因而会减少我们对于教育效能的信心。然而当我们想到青年的迷途是一时的,是可以改善的,并想到青年将是社会的柱石,国家的主人翁,一切实业、政治、学术界领袖的候补人,换言之,用“后生可畏”的眼光来看青年,以希望、信心来看青年,那就自然会趋于乐观,因而可以相信教育的效能,增加教育的兴趣了。

由此可以推知,与乐观正相反的悲观,就是一种“无情观”“不仁观”,以别于同情观、仁爱观;悲观是一种“冷眼观”“怀疑观”“绝望观”,以别于乐观之为信心观、希望观。我们真可以说乐观是精神发皇蓬蓬勃勃的“朝气观”,悲观是志气消沉衰老颓丧的“暮气观”。所谓悲观几可以说是随处取吹毛求疵的态度以观人论事,无论论人论事都从最坏的方面去着想。持这样态度的人,对人对事,当然没有同情,没有信心,没有希望。但须知稍有人世经验的人,当不难体察到,或以人心的奸诈,或以环境的险恶,或以误解与仇恨,或以忌妒与倾轧,仁爱时受创伤,信心每易动摇,希望亦常趋幻灭。要想克服悲观,赢得乐观,实是难事。所以真正的乐观,必然是生活过程中再接再厉所达到的境界。它是弥补了创伤的仁爱,稳定了动摇的信心, 恢复了幻灭的希望,而后坚持着的一种观点。

乐观也可以说是进化观。假如一个人能够在变动生长的过程中,看出发展的阶段,进步的程序,他就会养成一种逐渐向上、日新不已的乐观态度。近代西洋进化思想的盛行,不论是达尔文生物学上的进化论,或是黑格尔辩证法和逻辑上矛盾进展的进化论,都带有强烈的乐观色彩。中国数千年来大都在“退化观”的思想笼罩之下,一般人大都把黄金时代放在远古,认为历史的演变,总是一代不如一代。所谓魏碑不如汉碑,唐碑不如魏碑,宋碑不如唐碑,这种种退化的看法,使得我们无论在政治上、道德上、文学艺术上,都觉得今人不如古人,后人不如前人。甚至在个人生活上,也感觉好像是一天不如一天地在退化,有如黄山谷诗所谓:“老色日上面,欢悰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类似这种彻底普遍的退化观,无形中养成一种极端消极的悲观论。足见进化观与退化观不仅是近代精神与中古精神的分水岭,而且是划分乐观论与悲观论的最大关键。

当然,要抱进化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事实上的确有许多今不如古的客观现象。特别在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一朝的帝王,除了创业的帝王英雄神武外,以后照例一代不如一代,依次递退,直至亡国为止。这样铁一般的退化的事实,又怎么能够勉强加以乐观进化的解释呢?然而,历史是长久的,文化是多方面的。受过进化论洗礼的历史家,当不难寻出历史发展的线索,看出逐渐进化的阶段。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于中国文学史方面进化发展的研究解释,似已有相当的收获,不过似尚没有推进到别的部门罢了。而且安知道过去历史之总是有一代不如一代之退步的事实,不是多少由于思想为退化观所支配,而乏超迈前修努力创进的精神有以使然呢?退化观有使人沉滞不思上进的影响,进化观有鼓励人努力创进的效力,恐怕谁也不能否认吧。

根据以上的讨论则乐观与悲观两种看法,性质之异同,价值之高下,何去何取,显而易明,不难决定了。不过须知悲观论亦有其相当价值。悲观论足以否定浅薄轻易、恬嬉自满、不学无术的乐观。并且须知悲观主义每挟现实以俱来,其传染于人有如疾病,亦非可轻易摒除。同情心稍有不丰,仁爱稍有不诚,信心稍有不坚,希望稍有不真,而为退化观的旧说所动,则悲观思想便乘虚而入,无能自拔。更须知乐观亦非轻易可得,必须基于学问修养,经验阅历,有眼光,有毅力,能克服恶劣险阻的环境,战胜悲观, 方可达到真正健全而无流弊的乐观思想。

无论什么事都尽可能得想开点,人这一辈子也就匆匆几十年。有什么想不开的呢,也只是跟自己过不去罢了。嗨~~我也想乐观一点啊。

每天对对自己说一次我是最棒的,发现你的优点,看开点 人就这么一辈子,

积极的面对事情~~~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

  • 浜涓轰粈涔堜細闄峰叆鎮茶涓讳箟?
    绛旓細鎴戜互鍓嶄粠鏈鐪熷疄涔犳濊冭繃鑷繁鎬濈淮鐨勯棶棰樸備細瑙夊緱鑷繁鏃跺父澶辫惤锛屽伓灏旀姂閮併傛儏缁笉鏄緢楂橈紝鑳芥劅瑙夊埌鑷繁鐨勬濈淮鏈夐棶棰樸備絾鏄壘涓嶅埌涓涓悎閫傜殑鍑鸿矾銆傞氳繃浠婂ぉ鐨勫涔狅紝鎴戠殑鎬濈淮閲岄潰澶氫簡涓闈㈤暅瀛愩傝兘鎰熻鍒拌嚜宸辨槸鏈夐槻寰″瀷鎬濈淮鍦ㄣ傜湅鍒伴棶棰樻槸瑙e喅闂鐨勫紑濮嬨鎮茶鎯呯华鏈韩鏄汉鐨勪竴绉嶆甯稿績鐞嗙幇璞°傚彲浠ラ氳繃鏈夋晥鐨...
  • 浜涓轰粈涔堜細闄峰叆鎮茶涓讳箟?
    绛旓細鎴戞浘鎶婂畬鏁寸殑闀滃瓙鎵撶锛屽鏅氱殑鏋曞ご閮芥槸娉按銆傛垜鍙兘鎶戦儊浜嗭紝浜庢槸鍘荤炕涔︼紝鐪嬪埌涓涓娉曪紝鍙汉涓鑸叿鏈変笁绉嶉槻寰″瀷鎬濈淮锛氬兊鍥烘濈淮锛屽簲璇ユ濈淮鍜岀粷瀵瑰寲鎬濈淮銆傚叾涓粷瀵瑰寲鎬濈淮寰堝ソ鐨勯槓杩颁簡鎮茶涓讳箟鐨勬潵婧愶紝瓒婄湅瓒婃湁鍛抽亾銆傚鍒╂牸鏇煎垱閫犵殑涓涓憲鍚嶇殑蹇冪悊瀛︽蹇碉紝鍙仛鈥滀範寰楁ф棤鍔┾濄傛瘮濡傦細楂樿冨帇鍔涗細璁╂垜浠範寰楁ф棤...
  • 鎮茶涓讳箟鑰呯殑鍥涗釜鐗规(浣犲彲鑳鏄偛瑙備富涔夎)
    绛旓細闅忕潃骞撮緞鐨勫闀,鐢熸椿鍙樺緱瓒婃潵瓒婅壈闅,鍥犱负鎴戜滑鎵挎媴浜嗘洿澶氱殑璐d换,鎴栬呯敓娲讳腑缁忓巻浜嗕竴浜涗笉濂界殑浜嬫儏,浠庤岃鎴戜滑鍙樻垚鎮茶涓讳箟鑰銆 浣犲湪骞冲父鐢熸椿涓,浼氫笉浼氭湁浠ヤ笅鐨勮抗璞″憿: 浣犳绘槸浼氭兂:鈥滆鏄棶棰樻棤娉曡В鍐宠鎬庝箞鍔炲憿鈥,瀵圭粨鏋滀骇鐢熸亹鎯 涓嶅ソ鐨勪簨鎯呭嚭鐜版椂,浣犱笉浼氳寰楁湁鐗瑰埆,鍥犱负浣犵煡閬撹繖鏄綘鐨勨滃父鎬佲 浣犲緢瀹规槗灏辨斁寮...
  • 瀵艰嚧鎮茶鍜屼箰瑙傜殑鍘熷洜鏈夊摢浜
    绛旓細鏁村ぉ閮戒細寰堜箰瑙傘備絾瀹跺涵涓嶅拰璋愶紝鏁村ぉ鍚靛惖闂归椆锛屽績鎬佷篃浼氱粰宕╂帀锛屽啀濂界殑蹇冩儏涔熶細缁欑牬鍧忥紒鑰屼笖闄や簡鍚甸椆锛屾洿閲嶈鐨勬槸瀹跺涵鏁欒偛锛屾湁涓涓ソ鐨勬暀鑲叉墠浼氭湁涓涓ソ鐨勪汉鐢燂紝杩欐槸璁稿瀹跺涵閮藉拷瑙嗕簡鐨勩3銆佽窡閬囧埌鐨勪汉鏈夊叧銆傝韩杈瑰鏋滈兘鏄績鎬佸ソ鐨勪汉锛屾垜浠篃浼氬績鎬佸ソ锛屽弽涔嬩害鐒躲傛墍浠ラ亣鍒扮殑浜哄緢閲嶈锛佺劧鑰屾庢牱鑳...
  • 涓轰粈涔堟湁浜涔愯鏈変汉鎮茶?
    绛旓細鏈夌殑浜轰箰瑙傜Н鏋佸悜涓婏紝鏄彈鍘熺敓瀹跺涵褰卞搷锛岀埗姣嶇粰浜堣冻澶熺殑鐖憋紝浜蹭汉鐨勯紦鍔憋紝鐏岃緭姝g‘鐨勬暀鑲茬悊蹇碉紝鏈夎冻澶熺殑瀹夊叏鎰燂紝閬囦簨閮借兘绉瀬闈㈠锛岀浉鍙嶇己涔忓畨鍏ㄦ劅锛屾绘槸鍦ㄥ瀛愰潰鍓嶅彨鑻﹀彨绌凤紝鎬绘槸鍩嬫紝鎷垮瀛愭拻姘旓紝鎬绘槸璐f瀛愶紝鎵撳嚮瀛╁瓙鐨勭Н鏋佹э紝閭e氨閬囦簨瀹规槗鎮茶銆
  • 鎮茶鐨勫績鐞嗘槸鎬庢牱褰㈡垚鐨剘
    绛旓細鍏舵湰韬槸鍐呯渷鐨勶紝灞炰簬绮剧灞傞潰鐨勶紝浣嗚兘寰堢洿鎺ョ殑褰卞搷鍒板櫒瀹樺眰闈紝琛ㄧ幇涓鸿簛鐙傘佹姂閮侊紝蹇冭烦鍔犻熴佹皵鍠樹笉鎺ユ垨绁炵粡琛板急銆佺鎯呮亶鎯氥傛ゼ涓伙紝鏄笉鏄亣鍒颁粈涔堜笉蹇殑浜嬫儏浜?濡傛灉鏈夛紝鎮ㄥ彲浠ユ壘鎴戣亰鑱娿傚浣曟敼鍙樹竴涓汉鐨鎮茶蹇冪悊?1.鍒跺畾涓涓垏瀹炲彲琛岀殑鐩爣銆傝繖涓洰鏍囪鍙锛屼篃灏辨槸璇达紝澶栧湪鏉′欢鍜岃嚜韬潯浠堕兘瑕佸叿澶囥
  • 鎮茶涓讳箟鑰鏄浠涔鎰忔?
    绛旓細鎮茶涓讳箟鑰鏄儏鎰熸偛浼ゃ佽鐭ユ偛鎰佸拰鎰忓織鎮茶悗鐨勪汉銆1銆佹儏鎰熸偛浼ょ殑琛ㄧ幇鏄涓嶅埄浜庤嚜宸辩殑浜嬬墿鑰胯夸簬鎬锛屽鏂扮殑鐗╁搧銆佹柊鐨勬椿鍔ㄥ拰鏂扮殑绀句氦缂轰箯鐑儏銆2銆佽鐭ユ偛鎰佺殑琛ㄧ幇鏄浜嬬墿绠闄嬨佹秷鏋併佹洸鎶樼殑鏂归潰蹇靛康涓嶅繕锛屽浜嬬墿缇庡ソ銆佺Н鏋併佽繘姝ョ殑鏂归潰瑙嗚屼笉瑙侊紱3銆佹剰蹇楁偛钀庣殑琛ㄧ幇鏄鍥伴毦涓嶆効鍏嬫湇锛屽鐜板疄澶卞幓淇″績锛...
  • 浠涔堟槸鎮茶涓讳箟鑰
    绛旓細鎮茶涓讳箟鑰娉涙寚瀵瑰畤瀹欍佺ぞ浼氥佷汉鐢熸偛瑙傚け鏈涚殑鎬佸害銆佽鐐瑰拰鐞嗚鐨勪汉銆傛偛瑙備富涔夎呮棦涓嶇浉淇¤嚜宸辨湁瓒冲鐨勮涓鸿兘鍔涙潵鎵垮彈鍜屽噺寮辫礋鍚戜环鍊煎鑷繁鎵浜х敓鐨勪笉鑹奖鍝嶏紝涔熶笉鐩镐俊鑷繁鑳藉浣挎鍚戜环鍊煎彂鎸ユ洿澶х殑绉瀬鏁堝簲锛屼粬璁や负璐熷悜浠峰煎浜庤嚜宸辩殑涓嶈壇褰卞搷灏嗘槸宸ㄥぇ鐨勩傝屾鍚戜环鍊煎浜庤嚜宸辩殑绉瀬鏁堝簲鍗存槸闈炲父鏈夐檺鐨勶紝鍥犳浠...
  • 涓轰粈涔鎴戞绘槸閭d箞鎮茶,鏄笉鏄湁浜涗汉鐢熸潵灏鏄偛瑙備富涔夎
    绛旓細绗簩锛屼綘瑕佽皟鏁村ソ鑷繁鐨勫績鎬併備竴鍒囪寰濂界殑涓闈佺Н鏋佺殑涓闈㈠幓鎯炽備綘鍙互涓鸿嚜宸辩綏鍒楄嚜宸辩殑浼樼偣鍜岄暱澶勶紝澧炲己鑷繁鐨勮嚜淇″績銆傜涓夛紝姣忎釜浜洪兘浼氭湁鍍忎綘鐜板湪杩欐牱鐨鎮茶鏃舵湡锛屼綘鐜板湪杩欐牱鏄甯哥殑锛屼絾涔熸槸涓嶅鐨勩備綘鍙互鍏佽浣犳殏鏃跺姝ゃ備綘鎯虫兂浣犵幇鍦ㄦ湁浠藉伐浣滄瘮閭d簺鎯冲伐浣滆屾壘涓嶅埌宸ヤ綔鐨勪汉鍙槸骞哥寰楀浜嗐...
  • 浠涔堟槸鎮茶涓讳箟?鎮茶涓讳箟濡備綍褰卞搷鎴戜滑鐨勭敓娲?
    绛旓細鎮茶鑰閫氬父鍊惧悜浜庡己璋冭礋闈㈠洜绱狅紝鑰屽拷鐣ョН鏋佸洜绱犮備粬浠彲鑳戒細杩囦簬鎷呭咖鏈潵鍙兘鍙戠敓鐨勪簨鎯咃紝鑰屽褰撳墠鐨勪簨鎯呯己涔忕Н鏋佹у拰鍔ㄥ姏銆傛澶栵紝鎮茶鑰呭彲鑳戒細鍦ㄥ仛鍐冲畾鏃惰繃浜庤皑鎱庯紝缂轰箯鍐掗櫓绮剧锛屼粠鑰岄敊澶辨満浼氥傜劧鑰岋紝鍊煎緱娉ㄦ剰鐨勬槸锛屾偛瑙傚苟涓嶆绘槸璐熼潰鐨勶紝鏈夋椂鍊欏湪閫傚綋鐨勬儏澧冧笅锛屾偛瑙傜殑棰勮鎬у彲浠ュ府鍔╂垜浠洿濂藉湴鍑嗗鍜屽簲瀵...
  • 扩展阅读:悲观的人是什么心理 ... 悲观主义者是抑郁症吗 ... 经常哭情绪崩溃是不是抑郁了 ... 唯心主义容易得精神病 ... 中国已经被渗透成什么样 ... 现在有人想造反吗 ... 为什么头胎都建议打掉 ... 真正的人类早已经死了 ... 00后对国家快绝望了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