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观法师的新逍遥园译经院 网易有哪些 网络游戏

\u7f51\u6613\u514d\u8d39\u7f51\u7edc\u6e38\u620f\u6709\u54ea\u4e9b

1\uff1a\u5927\u8bdd\u897f\u6e382\uff0c\u68a6\u5e7b\u897f\u6e38\uff0c\u5927\u5510\u8c6a\u4fa0\uff0c\u5929\u4e0b\u8d30\uff08\u5546\u4e1a\u8fd0\u884c\u540e\uff09\u90fd\u662f\u6536\u8d39\u6e38\u620f\uff0c\u5e76\u4e14\u7f51\u6613\u4e00\u5361\u901a\u90fd\u53ef\u4ee5\u51b2\u503c\u8fd9\u4e9b\u6e38\u620f\u3002
2\uff1a\u81f3\u4e8e\u7f51\u6613\u5176\u4ed6\u7684\u4f11\u95f2\u6e38\u620f\u597d\u8c61\u662f\u514d\u8d39\u7684\u3002

\u73b0\u5728\u8fd8\u6ca1\u6709\u514d\u8d39\u6e38\u620f\u5929\u4e0b2\u4e5f\u662f\u4e2a\u6536\u8d39\u7684\u6e38\u620f\u4e0d\u8fc7\u662f\u516c\u6d4b\u9636\u6bb5\u6ca1\u6709\u6536\u8d39\u7f62\u4e86\u4e0d\u8fc7\u6700\u65b0\u7f51\u6613\u8981\u5f00\u53d1\u4e00\u6b3e\u53eb \u5927\u8bdd\u897f\u6e38\u5916\u4f20\u7684\u6e38\u620f\uff0c\u662f\u514d\u8d39\u7684~\u5e76\u4e14\u9a6c\u4e0a\u8981\u5f00\u59cb\u5185\u6d4b\u4f30\u8ba17\u6708\u4efd\u6216\u80058\u6708\u4efd\u4f1a\u8fdb\u5165\u516c\u6d4b\u9636\u6bb5\u5176\u753b\u9762\u501f\u9274\u4e86\u5927\u8bdd3\u7684 \u6280\u80fd\u7cfb\u7edf\u5219\u662f\u68a6\u5e7b\u7684\u590d\u5236\u00b7\u00b7

本寺 (大毘卢寺) 自1991年在现址创立以来,道场虽然不大,但运转基本正常,而且颇具廛市中闹中取静之优点。2013年以来,由于在大法会时在家弟子人数有所增加,因此相当拥挤,再加上出家弟子已增至四位,寮房亦显不够。因此开始积极找地。于2013年前找到杨梅镇的一块约一千坪地皮,但后来发现不太理想,最终找到目前这块杨梅市场地。
由于本人(成观法师)主要从事注经、译经法务,因此在觅地建寺之际,某天忽然心血来潮,想将此新道场命名为“新逍遥园译经院”。“逍遥园”系中国古代姚秦时的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西元四世纪顷)译经的地方,当时的皇帝将此道场赐给他作译场,他将此译场命名为“逍遥园”,而在此译出了许多千古不朽,为人传诵的佛典,其译笔优雅顺畅,几无翻译的斧痕,读来朗朗上口,令人有经文本来就是中文之感,其中最为著名的如:《金刚经》、《法华经》、《阿弥陀经》等。由于仰慕罗什大师德业,再加上他本人亦以译经为主业,故望于译经事业能效法前人,广利异国众生。是以取其译场之名,命名此道场为“新逍遥园”。
从事译经事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报恩:报佛菩萨恩。这与他从事注经的工作一样,也是为了报恩。因为他自初发心学佛起,即迭蒙佛菩萨护念加持,于佛法中之修行,有甚多重大体会,频有所悟,深受大益,难以言宣。故发愿以己所受佛法利益,分与一切众生共享。 于国人方面,则以汉文白话(或迹近白话)注解深奥的佛经,加上少许自己修行实际的经验,以飨大众,俾令于此末法混乱、邪说横行之际,使人于佛甚深微妙法起正信、正解、正修行,速入菩提。而于外国人,他则发愿将大乘八大宗的主要经典译为英文,令全世界各地之有情,皆能均沾如来甘露,断恶修善,明心见性。当今之世,英文已成为世界语言,再加上网路之兴盛,若佛典皆得译为英文,则佛法之全球化指日可待。再者,本人又想,当初若没有许许多多的西域古德,发心到中国来译经弘法,及许多中国大德高僧,冒着生命危险到印度求法,然后回国将佛典译成中文,则我们今天怎会有佛法?佛法何以能于中国如此昌盛、发扬光大?同样,当今西洋虽然已有很多人在学佛、讲佛法,但佛典翻成英文或其他外文的,实在很少,若有,则其质量往往不高(其中很多,遣词造句颇为粗俗,甚至还有很多错译及文法错误──即使是英美人士所译也是一样。又,其中佛法名相,大都只用梵文音译,等于没有翻译,例如“如来”一词,皆是译为Tathagata(多陀伽多耶),如此,洋人如何能懂?且那些翻译者,不论中外,多半是在家人,几乎没有华人的出家僧众。尤其是西洋译者,多半是世俗学者,以世俗学术的眼光及态度来译佛经;更有甚者,其中一部分人,尤其是英国人,是为了了解他们的殖民地(中南半岛诸国),便于他们的殖民帝国统治,而从事翻译,(他们本身不是佛教徒),因此其翻译心态不正,对佛法含有岐视、有时乃至鄙夷之意。由于此种种因缘,他发愿乘时势之利,以所学之长(其专业是英文),贡献于佛法,供养一切众生,翻译佛经为英文。然而古代译师皆有帝王之助,成立译场,(每一译场的工作人员,从译主、笔受、证义、润文、缀文,书写、写经、装潢到护庭、伙食、日常生活供应整理者,至少都有千余人,多至三千多人的经常编制)因此,各大译师都能专心从事大量的翻译,因此历代功德汇集起来,才能成就伟大的汉文“大藏经”。
然而如今,成观法师虽有几个人帮助编排、打字、校对,但今世只凭一人之力,想将卷帙浩瀚的佛典大部分译成英文,实在不太可能。因此他便想到筹建“译经院”,并且将来成立“译经研究所”,培育译经僧才,代代相承,共同来进行佛典的英译事业,把握住能令佛法广布全球的时代契机,接引一切有情,共入无上菩提大道。
再者,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大乘佛法当初从印度传到中国,但身为佛教发源地的印度,其佛法却于传入中国之后五百年,约十一世纪顷(约当宋末元初),被回教徒完全毁灭。自那以后,若要学大乘佛法,只能到中国,或到再传的韩、日、越南等国。至于佛典,则大部份的梵文原典,不但印度再也无法找到,连中国也因历代兵火而绝大部分都亡佚。幸亏绝大多数的重要佛经都因为译成汉文,而得以保存下来,因此我们至今仍可学佛,而且学的是佛所传的正法。同样他也曾想:世间无常,时代变迁犹如沧海桑田,而且不可抗拒(众生共业如是),也许将来有一天,汉文的佛法全部灭尽(这不无可能──事实上,中国近代经历重大变革,若无台湾保存,也许大乘佛法也已灭得差不多了);但如果佛典皆已大部分译成英文,而且保存在世界各地,则佛陀正法的传承,便可长久住世,利乐度脱无量有情。这也是法师发愿英译佛经的缘起之一。
由于这些发心及立意,所以筹建“新逍遥园译经院”及建立“译经研究所”。唯愿一切佛子善信,发心护持或随喜,令此“未曾有”的自利利他之佛法大业,得以速疾成就,功德无量。
拙僧 释成观 合十敬白 2010年12月3日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