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处的大历史:魏、汉(蜀)、吴三国国号是怎样确立的?

引言: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国号都有独一无二的渊源和其代表的政治符号。三国时期的魏、汉(蜀)、吴三国国号的确立就是典型。这与我们所熟悉的三国历史有怎样的联系呢?随烂柯人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从汉到「 ”蜀汉” 东汉末年,神州大地群雄逐鹿。或刀兵相见,或尔虞我诈折冲樽俎,天下势力经过一轮轮整合,只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独大。公元220年,曹操长子曹丕篡汉自立称帝建「 ”魏”。221年,刘备在蜀称延续汉室正统,立国为「 ”汉”。222年,孙权接受魏的称号为「 ”吴王”,7年之后称帝,立国号为「 ”吴”。 三国之中,蜀汉依然延续了前代的国号。但这种延续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直接使用,而是经过反复的构建与宣传。回溯到秦汉之际,前206年,项羽立刘邦为汉王。刘邦本是直接灭秦的功臣,秦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楚怀王与众将约定「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与秦军主力对峙之际,刘邦却率军先到达灞上,占领关中。此后,势力最为强大的项羽自然不乐意刘邦受封于要地关中。直接忽略虚君楚王的盟誓。改封刘邦于汉中,立刘邦为汉王。刘邦开始对这一封号并不满意,但萧何向他讲「 ”‘天汉’,其称甚美。”然后讲述了「 ”汉”字的含义以及其代表的一系列美好意向,刘邦欣然接受。待东灭项羽,统一全国之后,仍定国号为「 ”汉”。 (影视剧《楚汉传奇》 刘邦形象) 自此,「 ”汉”就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符号。王莽篡汉之后,出现人心思汉的局面,各路起义军纷纷打出「 ”兴复汉室”的招牌。最终乱局被刘秀统一,刘秀一脉虽与西汉帝系相隔甚远,但仍继汉统,国号为「 ”汉”。东汉末年,尽管汉帝国名存实亡。但「 ”汉”这一金字招牌在收揽人心方面仍有响当当的作用,至少在名义上还有号令天下的资格。刘备便自称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以「 ”汉贼不两立”的名号讨伐曹操。时隔300余年,刘备是否为汉室宗亲仍存疑。就连南朝宋时期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都感叹道:「 ”臣松之以为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不知以何为元祖以立亲庙。” 但无论如何,刘备终究还是以「 ”兴复汉室”的口号拉起了大旗。刘备本为布衣,没有与曹操、孙权一样的政治积累,但他还是借「 ”汉”与曹、孙形成鼎立之势。但刘备成也「 ”汉”,败也「 ”汉”。以汉自居,就有讨贼的义务,而三国之中,汉最无积淀,实力最弱,却连年不断地对外用兵,国力消耗根本无法与魏相比,最终只能遗恨于历史。 (影视剧《三国演义》 刘备形象) 在称呼蜀汉时,我们仍需纠正一点。不同于小说以及电视剧所渲染,刘备建立的国家为「 ”蜀汉”,以及我们习惯的称呼「 ”魏蜀吴”。刘备建立的政权一直称汉,只是晋代陈寿在编纂史书时,必须站在晋的立场上。晋承魏,所以魏为三国正统。于是陈寿便将刘备汉国的历史根据其占据的蜀地,称为《蜀书》。因此严格来讲,我们并不能说刘备建立了「 ”蜀国”。 二、「 ”代汉者当涂高” 黄巾起义后,东汉帝室渐渐失去皇家权威。继董卓之乱,汉帝沦为傀儡,再难翻身。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兼并群雄,统一了北方。公元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216年,进为魏王;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接受献帝禅让,代「 ”汉”为「 ”魏”。那么,曹操为何要称「 ”魏”呢? (影视剧《军师联盟》 曹丕形象) 元代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的注指出:「 ”操破袁尚,得冀州,遂居于邺。邺,汉之魏郡治所。魏,大名也。遂封为魏公。有谶云:‘代汉者当涂高。’当涂高者,魏也。文帝受汉禅,国遂号魏。”可见,曹操称「 ”魏”一方面是因为他发家的根据地是邺城,这里属于汉之魏郡,所以称魏王。另一方面,则与一句「 ”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言有关。 谶是两汉时期流行的一种神秘预言,所谓「 ”诡为隐语,预决吉凶。”两汉时期,人们对于儒家经典达到迷信的程度,这时便有一些接受儒家经典的方士假托孔子、皇帝、尧、舜、禹等先贤,运用阴阳五行、灾异符命的学说对儒家经典进行解释和阐发,创造了大批的伪书。而这些伪书中,就有大量的谶言,「 ”代汉者当涂高”就是其中一例。「 ”代汉者当涂高”这一谶语源于西汉末年的纬书《春秋谶》,预言取代汉室的人为「 ”当涂高”,但此书并无「 ”当涂高”明确的含义与指代。 (影视剧《长歌行》 刘秀形象) 西汉末年争霸天下的公孙述就利用这一谶纬称帝,他认为他名字中的「 ”述”与谶语中的「 ”涂”对应,均有「 ”路途”的意思,于是便以「 ”当涂高”自居。刘秀在统一过程中,曾写信给公孙述,刘秀在书信中还称:「 ”承赤者,黄也;姓当涂,其名高也。”他承认了此谶言,却否认了公孙述与谶语相对。于是,东汉末,这一谶纬又出现。袁术字公路,因此他认为自己字与谶相应,且认为袁氏为舜后人,为土德,可承汉之火德。加之当时孙策献其传国玉玺,便急忙称帝。此举引发天下人的不满,招致讨伐。 至于曹操利用此谶语的依据,则来自东汉末儒臣周舒的说法,他指出:「 ”当涂高者,魏也,盖‘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 ”魏阙”是古代天子、诸侯门上巍然高出的楼观。而「 ”当涂而高”意思为面朝大道的高大建筑物,与「 ”魏阙”的建筑形制相符。因此,代汉者当为「 ”魏”。于是,曹操欣然接受魏这一封号,而曹丕自然也将「 ”魏”作为代汉后建立的国家的国号。 三、顺应时宜的「 ”吴” 相比「 ”汉”、「 ”魏”国号的复杂渊源,「 ”吴”国号的确立历程相对简单。公元221年,曹丕代汉建魏,为了拉拢孙权,他下诏封孙权为「 ”吴王”。关于要不要接受曹魏的封号,东吴朝廷内进行了争论。《三国志》记载:「 ”权群臣议,以为宜称上将军、九州伯,不应受魏封。权曰‘九州伯,于古未闻也。’昔沛公亦受项羽之拜为汉王,此盖时宜耳,复何损邪?遂受之。” (电影《赤壁》 孙权形象) 孙权接受「 ”吴王”称号的背后,是基于历史现实做出的选择。此时的三国局面十分复杂,曹丕、刘备先后称帝。曹魏此时于三国间国力最强,刘备、孙权二家本一直是联合抗魏的状态,但是此时双方却由于地盘的争夺而陷入矛盾。尤其是公元219年,东吴袭杀关羽,更是令两国的关系降到冰点,刘备一直宣扬伐吴之役。对于势弱的孙权来说,此时修好魏国,专心对付蜀汉乃是最明智的选择。因此他接受了曹丕对他的册封。何况江东之地素来称「 ”吴”,对于孙权也不是难以接受。 刘备逝后,诸葛亮再度修好东吴,共同敌魏。等到公元229年,孙权在江东立国已稳,遂称帝,立国号为「 ”吴”。 文史君说: 中国历史上,国号是象征一个国家的政治符号,一定程度也是一个政权政治合法性的诠释。大汉王朝在结束其三百年盛世之后,迎来了三个分立的政权:魏、汉(蜀)、吴。魏以时人相信的谶纬为依据,构建汉魏禅代的合法性。刘备则声称自己为汉皇室后裔,利用炎汉四百年的影响力来拉拢人心。而孙权接受「 ”吴”国号,则略显一点被动,是时势下最明智的选择。可见,国号并不是冷冰冰的历史字符,背后也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和权谋纵横,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 胡阿祥:《吾国与吾名——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 丁鼎:《试论「 ”当涂高”之谶的作者与造作时代—兼与钟肇鹏先生商榷》,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 涓夊浗鏃舵湡鐨鍘嗗彶鏁呬簨
    绛旓細4銆佽韩鍦ㄦ浌钀ュ績鍦ㄦ眽 鍏厓200骞达紝鏇规搷鎵撹触鍒樺锛屽叧缇戒篃鍏佃触涓嬮偝涓庡垬澶囧け鏁c傚叧缇藉洜绔嬭獡淇濇姢鍝ュ珎锛屽湪涓庢浌鎿嶇害娉曚笁绔犲悗涓嶅緱宸查檷鏇广傛浌鎿嶅崄鍒嗘暚閲嶅叧缇斤紝姝ゅ悗瀵瑰叧缇界ぜ閬囨湁鍔狅紝浣嗗缁堟棤娉曟敼鍙樺叧缇界殑鎷╀富涔嬪績銆傚叧缇借韩鍦ㄦ浌钀ュ績鍦ㄦ眽鐨勬晠浜嬪湪鍚庢潵婕斿寲涓轰负鑷e繝涔夌殑浠h〃銆傚叾蹇犱箟褰㈣薄鍦ㄤ箣鍚庡巻鏈濆巻浠e嶅彈杩芥崸锛屽湪...
  • 涓夊浗鐨勫叏鍚嶅垎鍒槸浠涔?
    绛旓細涓夊浗鐨勫叏鍚嶆槸锛屽寳榄忋佽タ铚銆佷笢鍚 鏄笢姹夋湯骞村埌瑗挎檵鍒濆勾鐨勭兢闆勫壊鎹紝鏈鍚庡彧鍓╀笅浜榄忚渶鍚翠笁鍥戒箣闂寸殑鏀挎不鍜屽啗浜嬫枟浜夈傚穽鎸囩殑鏄浌鎿锛岃渶鎸囩殑鏄垬澶囷紝鍚存寚鐨勬槸瀛欐潈
  • 姹夐瓘娲涢槼鏁呭煄鐨勫巻鍙娌块潻
    绛旓細鏂囩墿宸ヤ綔鑰呴氳繃瀵姹夐瓘鏁呭煄鍩庡灒鐨勮В鍓栥佽瘯鎺,鍙戠幇姹夐瓘娲涢槼鏁呭煄鐜板瓨瑙勬ā鍜屽舰鍒朵笉鏄煇涓鏃朵唬鐨勪骇鐗,鑰屾槸缁忚繃闀挎湡鐨勪慨缂拰澧炵瓚娲诲姩鎵嶉愭笎褰㈡垚鐨勩傛眽榄忔礇闃虫晠鍩庣敱瀹煄銆佸唴鍩庛佸閮煄涓夐噸鍩庡湀缁勬垚銆傚湪鍐呭煄,鍗虫眽鑷虫檵浠f礇闃冲煄鐨勪腑閮,鍙戠幇浜嗘椂浠f渶鏃╃殑鍩庡潃銆傚叾瑙勬ā鍩烘湰涓烘柟褰,澶ц嚧鍚堝綋鏃剁殑涓滆タ鍏噷銆佸崡鍖椾簲閲,浠庢帉鎻$殑鏉愭枡...
  • 鍦鍘嗗彶鐨勮溅杞笅纰捐繃24涓湞浠,璇烽棶涓夊浗涔嬪悗鏈濅唬鐨勯『搴忔槸浠涔?
    绛旓細鍚勬湞浠e勾浠o細1銆佷笁鍥藉叕鍏220-280骞锛岄瓘銆铚銆佸惔涓夎冻榧庣珛銆傞瓘220-266骞 娲涢槼 娌冲崡娲涢槼 榄忛珮绁栨枃鐨囧笣鏇逛笗 鏇瑰 铚221-263骞 鎴愰兘 鍥涘窛鎴愰兘 姹夋槶鐑堝笣鍒樺 鍒樼 鍚222-280骞 寤轰笟 姹熻嫃鍗椾含 鍚村ぇ甯濆瓩鏉 瀛欑殦 2銆佽タ鏅266-316 娲涢槼 娌冲崡娲涢槼 鏅嬫甯濆徃椹値鏅嬫儬甯濆徃椹》 3銆佷笢鏅318-420 寤哄悍 姹熻嫃鍗椾含 ...
  • 涓夊浗鏄榄忚渶鍚粹,杩樻槸鈥榄忔眽鍚粹??
    绛旓細榄忚渶鍚达紝鍒樺铏界劧瀹氬浗鍙蜂负鈥滄眽鈥濓紝鎰忔濇槸涓ゆ眽鐨勫欢缁紝浣嗘槸褰撴椂榄忓惔涓ゅ浗骞朵笉鎵胯浠栵紝鑰屾槸绉板懠浠栦负铚鍥姐傞檲瀵跨殑涓夊浗蹇楀铚姹涔熸槸绉板懠铚锛涓夊浗蹇楀垎涓夊ぇ閮ㄥ垎銆婇瓘涔︺嬨婅渶涔︺嬨婂惔涔︺嬶紝鎵浠ュ悗涓栭兘绉板垬澶囦负铚
  • 鎴戝浗鍘嗗彶:涓夊垎榄忚渶鍚淬佷簩鏅嬪墠鍚庢部,鍗楀寳鏈濆苟绔,闅嬪攼浜斾唬浼;杩欎簺鍙ュ瓙鎬庢牱...
    绛旓細闅嬩唬鏄攼浠e礇璧风殑鍓嶅锛屼簲浠e崄鍥藉垯鏄繖涓鏃舵湡鐨勮“钀芥湡銆備簲浠f槸涓師涓婄殑浜斾釜鐜嬫湞锛屽厛鍚庝笌涔嬪苟瀛樼殑鍗佸浗锛堥櫎鍖楁眽澶栵級閮藉湪绉﹀箔鈥旀樊娌充互鍗椼傚叾瀹冨苟瀛樼殑杩樻湁杈藉拰瑗垮锛屼絾鍥犱负涓浗鍙蹭功涓鑸互姹夋棌涓轰腑蹇冿紝瀵瑰叾浠栨皯鏃忔斂鏉冨父蹇界暐銆備簲浠e崄鍥芥槸涓ぇ娣蜂贡澶х牬鍧忔椂鏈燂紝涓婃湁鏆村悰锛屼笅鏈夐叿鍚忥紝鍐嶅姞涓婂父骞存垬浜夊緛璧嬩笉鏂...
  • 浠涔堝鑷村叡瀛樼殑涓変釜鍥藉榄忚渶鍚村湪涓浗鐨勫巻鍙涓
    绛旓細鏍规嵁鍚庢眽涔﹁杞锛屾眽妗撳笣鏃舵湡锛屾瘮杈冨ぇ鐨勭伨绁告湁鈥滃欢鐔欎節骞(鍏厓166骞)鏄ヤ笁鏈堬紝鍙搁毝銆佽鲍宸為ゥ姝昏呬粈鍥涗簲锛岃嚦鏈夌伃鎴疯呪濇寜鐓ц繖涓及璁★紝浠呮涓骞磋繖涓ゅ湴灏遍タ姝讳簡澶х害涓夊洓鐧句竾锛涙眽鐏靛笣鏃舵湡锛屸滃缓瀹佷笁骞(鍏厓170骞)鏄ユ鏈堬紝娌冲唴浜哄椋熷か锛屾渤鍗椾汉澶濡団濓紝鈥滃厜鍜屼簲骞(鍏厓182骞)浜屾湀锛屽ぇ鐤傗濓紝鈥滃厜鍜屽叚...
  • 鎬!!!涓夊浗浜嬩欢鐨勬晠浜嬫姒
    绛旓細鐭ラ亾澶ф湁鍙负绛斾富 鍥炵瓟閲:2113 閲囩撼鐜:0% 甯姪鐨勪汉:1257涓 鎴戜篃鍘荤瓟棰樿闂釜浜洪〉 灞曞紑鍏ㄩ儴 銆婁笁鍥芥紨涔夈嬩互涓滄眽鏈勾鍙榄銆铚銆佸惔涓夊浗鍘嗗彶涓洪鏉愩備綔鑰呭湪姘戦棿浼犺鍜屾皯闂磋壓浜哄垱浣滅殑璇濇湰銆佹垙鏇茬殑鍩虹涓,杩愮敤浜嗛檲瀵跨殑銆婁笁鍥藉織銆嬪拰瑁存澗涔嬫敞鐨勬鍙叉潗鏂,缁撳悎鑷繁涓板瘜鐨勭敓娲荤粡楠,鍐欐垚浜嗐婁笁鍥藉織閫氫織婕斾箟銆嬨傝繖...
  • 銆婁笁鍥芥紨涔夈嬬殑涓昏鍐呭鏄粈涔???
    绛旓細璇歌憶浜渶缁堝洜鎿嶅姵杩囧害鍦ㄤ簲涓堝師鐥呴濄傚缁寸户鎵胯钁涗寒閬楀織锛岀户缁叴鍏垫姉榄鍗磋鏄忎富濂歌嚕鎵瀹筹紝閫冨線闃嗕腑銆傞瓘灏嗛倱鑹捐秮铚鍥藉唴涔变箣闄呭彂鍏佃繘鏀伙紝铚涓诲垬绂呬笉鎴樿岄檷锛岃渶姹鑷虫鐏骸銆傚缁村湪鍙搁┈鏄殑鍥存敾涓嬭韩璐熼噸浼わ紝鎷斿墤鑷垘銆備笢鍚村瓩鏉冩鍚庯紝鍐呬贡涓嶆锛屽惔涓诲瓩浜鐙徑澶ф潈鐨勫瓩鐞虫墍搴燂紝瀛欎紤琚珛涓哄笣銆傚瓩浼戣仈鍚堣佸皢...
  • 鍙ゆ椂鍊欏娆″嚭鐜颁笁鍥介紟绔,鍏朵腑榄忚渶鍚存湁鍝簺涓嶅悓涔嬪?
    绛旓細鑷虫锛屼笁鍥介紟绔嬪眬闈㈠凡鎴愶紝杩欎竴妯″紡涓庨瓘銆铚銆佸惔鍑犱箮瀹屽叏鐩稿悓銆2銆佸墠绉︺佸墠鐕曚笌涓滄檵涓夎冻榧庣珛 鐭冲嫆姝诲悗锛屽寳鏂归噸鏂拌繘鍏ヤ贡涓栥傚叕鍏352骞达紝绗﹀仴绉板笣浜庨暱瀹夛紝寤虹珛鍓嶇Е銆傚叕鍏352骞达紝鎱曞鎭嚮璐ュ唹闂鐨勫ぇ榄忥紝鎱曞鍎佽縼閮介偤鍩庯紙浠婃渤鍖椾复婕筹級銆傚墠绉︺佸墠鐕曚笌涓滄檵 浠庢锛屽墠绉︺佸墠鐕曚笌涓滄檵涓夎冻榧庣珛锛屽悓鏃舵垚涓轰笁瓒抽紟绔嬫渶...
  • 扩展阅读:免费答题扫一扫 ... 直播历史给古人看的小说 ... 中国近代史常识 蒋廷黻 ... 开局直播雍正登基 ... 我给秦始皇剧透历史 ... 熟读历史的人看人很准 ... 历史的细节阅读 ... 大魏王朝历史 ... 魏国代表哪四肖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