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丑并无定论 ——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功成弗居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天下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所以,“实有”和“虚无”相互滋生,困难和容易相辅相成,长和短互相比较而显现,高和下相互依靠而存在,单音与回声相互应和而成曲调,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相互接随,彼此排列才有顺序。因此,有道的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任听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抚育万物但不自恃己能,立下了功勋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解析

通过对常见的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研究,老子得出一个普遍真理——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的。他由此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统一这个永恒的、根本性的哲学法则。

为了进一步形象地说明这一理论,老子举出了一些相互对立的概念,如善恶、美丑、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这些相互对立的概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试想,如果我们不去追求美好的事物,那么对一些恶劣的或丑陋的东西会觉得厌恶吗?如果我们只享受当下的快乐或是成功,当灾难突然降临时我们能够轻松应对吗?

在老子看来,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无不是由对立统一的矛盾催生出来的。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并能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老子将这种变化看做是自然的本质。

老子认为,宇宙万事万物从产生至消亡,无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可以说,除了“道”之外,宇宙间再无永恒不变之物。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老子提出“相反相成”的道理。他认为,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其对立面是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没有“有”,“无”也就无从说起;没有“难”,“易”也就没有着落,反之亦然。这是老子哲学中的精华部分。

面对这个矛盾对立的世界,人们该怎样去做事呢?对此,老子给出了一个建议——无为。这里所说的“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思想指导人们的活动,使人们的活动能够顺天应人。老子所提倡的是: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以干涉;养育万物但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

所谓不言之教,也正如隋末唐初的医家和哲人杨上善在其著作《黄帝内经·太素》中所说: “古圣人使人行者,身先行之,为不言之教。不言之教,胜有言之教,故下百姓仿行者众,故曰下皆为之。” 的确如此,口若悬河的人固然令人欣赏,身体力行者却更加值得效仿。请记住,使人行者,身先行之。

美与丑并无定论

每个人审美标准不同,对美与丑的判断自然不尽相同,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美和丑只是一种感觉,亦实亦虚。它们本身就是同一种事物,可以相互转化。

譬如,海鲜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人们往往趋之若鹜,对它的美赞不绝口。但海鲜刚刚打捞上来的时候,鱼腥味很重,而且买回来烹饪之前必须清理干净,这时我们觉得它是令人厌恶的。而它们被我们吃剩下的残骸,被扔进垃圾桶里,气味腥臭,这时我们更是避之不及。

我们说海鲜海鲜是美还是丑呢?海鲜就是海鲜,它一直就在那里,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时间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是我们心中先有了美与丑的观点,如果我们被这种观点牵绊,就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到漂亮的美女,每个人都会驻足多看几眼,不光是男人喜欢美女,女人之间看到漂亮的美女也会心生欢喜,这是本能的喜欢,这是表象。

正如昨天日更的那篇班婕妤的《团扇诗》中提及的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何等的美丽,把汉成帝迷的神魂颠倒,但却有颜无德,蛇蝎心肠,排除异己,霍乱朝纲,害人无数,我们能说她们是美的吗?其实这样的美女,是蛇蝎美人,她的灵魂是丑陋的,不堪的,在我们的认知中,她们是丑恶的女人,心灵的丑陋,必将遭到世人的唾骂和指责,而最终也没有好结果。

正如泰戈尔所说:“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

再比如现代人追星,有影视明星,体育明星,也不乏企业明星。他们或是有着光鲜的外表,或是有卓越的功绩,都是风靡一时的公众人物,在各自领域都是佼佼者。但我们普通人所能及的关于他们的信息,都是通过各大媒体的报道,电视新闻以及各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这同样是表象。

忽地某一天各种传播软件铺天盖地报道某某吸毒,背地里干了些不见光的勾当,或是某某靠贿赂拿工程,靠走裙带关系上位……这些一但曝光,他们一夜间人设崩塌,一落千丈,从众星捧月到人人喊打,所以我们不能仅靠公众形象来评价一个明星。

因此,美丑善恶都是相对的,都是在相对关系中产生的,他们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常变化的。美的东西不会一直美,丑的东西不会一直丑。事情一直都是他们原本的样子,变化的只是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这些标准都是人为设定的。

事实上,世界上本无美丑,只是人们强执于美、丑的概念,分别心太重,以至于在生活中不能公平地对待“丑”,才导致了很多生活的不快。放下这种执著心、分别心,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扩展阅读:人或怜之 为其去负 ... 悟真篇txt ... 老子无中生有 有无相生 ... 天地本宽 而鄙者自隘 ... 生命三部曲 是哪三部 ... 本立而道生 道歧而人亡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 论语 佛法 是最精深的 ... 伊顾倾人城快穿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