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消灭了世界上最早的坦克部队,有怎样的记载?

坦克,是一个音译外来词,如果意译的话,似乎叫战车更贴切。坦克的武器标配,就是有枪有炮,人员配置一般分为车长、炮长和驾驶员。要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最早的坦克部队应该出现在明朝,确切地说是出现在明穆宗朱载坖隆庆元年,也就是公元1567年,世界上第一支坦克部队,拥有十个营的兵力,拥有一千二百八十辆战车,总计兵力达到三万多人,差不多相当于现在两个装甲师。

之所以说明军这支部队是世界上最早的坦克部队,我们可以拿一本正史和两本兵书来做证据,被打得不敢南下牧马的蒙古骑兵也可以作证:这支名为“车营”的坦克部队是不可战胜的。

咱们今天说的这本正史叫做《明史》,两本兵书都是戚继光写的,一本叫做《纪效新书》,另一本叫做《练兵纪实》,这两本兵书在清朝都曾被严格管控:如果这支坦克部队尚在,八旗兵根本就进不了山海关。


一、最早坦克部队,其实是朝廷党争的副产品

说起戚家军车营的诞生过程,我们不知道是应该愤懑还是庆幸,因为这只最早的坦克部队,其实是朝廷党争的副产品,为了打压抗倭名将戚继光,一帮吃饱了撑得没事儿干的御史言官,想把戚继光从江南鱼米之乡调到大漠边关吃沙子,结果却催生出了在当年无可匹敌的专业兵种——戚家军车营。

读者诸君都知道,明朝有两大祸害,其一为宦官,其二为御史言官。这两拨人在朱元璋朱棣两位铁腕皇帝管制下,都很老实。明朝的皇帝一蟹不如一蟹,属于朝臣一方的内阁辅臣和属于内廷的掌印太监、秉笔太监逐渐做大,皇帝说话就不太好使了,就连立谁为太子,皇帝说的也不算。万历皇帝抗争了好多年,最后还是败给了内阁辅臣和御史言官,只好让看着就活不几年的朱常洛接了班——朱常洛登基十天病重,十四天病危,一个多月病死。

朝臣们一致“拥戴”朱常洛,跟他有没有能力没关系,跟他能不能戴着皇冠过年也没有关系,朝臣们就是为了跟皇帝较劲,以此证明谁才是大明王朝的实际主宰者。

明朝的文官,以御史言官为代表的,以欺负武将为职业和乐趣,俞大猷被他们收拾得三起三落,胡宗宪被他们整得生不如死,干脆自杀了事。言官们猛踩胡宗宪和俞大猷,当然也不会放过戚继光,于是一个叫吴时来的工部给事中开始对军事指手画脚了:“以蓟门多警,请召大猷、继光专训边卒。部议独用继光。”


吴时来是挑头举枪的,真正扣动扳机的是一帮想看戚继光笑话的朝中大佬:“你的狼筅对付光脚光头拿短刀的倭寇好使,面对强弓硬弩长刀铁骑,看你还有啥招?”

幸亏当时蓟辽督师谭纶是个御史言官不敢惹的军事文官,他给予了戚继光完全的信任和支持:“会谭纶督师辽、蓟,乃集步兵三万,征浙兵三千,请专属继光训练。”

谭纶交给戚继光的这三万三千人,被戚继光训练成了世界上第一支不可战胜的坦克部队:“继光乃议立车营。车一辆用四人推挽,战则结方阵……节制精明,器械犀利,蓟门军容遂为诸边冠。”。

这里顺便说一句吴时来,此人最后的结局也不妙:“时来初以直窜,再遭折挫,晚节不能自坚,委蛇执政间。连为饶伸、薛敷教等所劾,时来亦连乞休归。未出都,卒。赠太子太保,谥忠恪。寻为礼部郎中于孔兼所论,夺谥。”

二、为什么说戚家军车营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坦克部队,看看装备和人员配置就知道了


戚继光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将,就是因为他知道因地制宜,以万变应万变——以不变应万变,没有不输的。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强调了没有战车的步兵面对敌人骑兵的冲锋,简直不堪一击:“夫南方田水界地雨湿,不可用车,我兵卒然遇敌,缓急无家可依,贼皆洞见,知我无拒御之备,是敢尽力向我,一遇奔溃,全军退走。”

到了北方的戚继光,知道蒙古铁骑比倭寇更难对付,光用狼筅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狼筅对重甲骑兵的杀伤力,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戚继光在《练兵纪实·杂集卷六·车营解》中强调了组建车营的必要性:“敌人铁骑数万冲突,势锐难当。我军阵伍未定,辄为冲破,乘势蹂躏,至无孑遗。”


于是在谭纶的大力支持下,戚继光组建了十个车营:“(每营)战车一百二十八辆,(每辆战车)上安大佛郎机(大炮)二架,军士六名管佛郎机二架,每架三名(相当于有六个炮手);车正一名,专在车上披坚执旗,以司进止(这就是车长);舵工一名,专管运车,左右前后,分合疏密(此为驾驶员)。”

我们很难把戚继光的一个车营跟现代的坦克部队编制比较,因为他那一个营的兵力太强了。按照现在的说法,戚继光每一个车营有一个将军级的营长,一个负责制定作战计划并传达的参谋长(中军),此外全是作战部队:“四车为一局,立一百总,十六车为一司,立一把总;六十四车为一部,立一千总”。

一个车营有一百二十八个车正、一百二十八个舵正、七百六十八个炮手,再加上鸟铳手、藤牌手、镋钯手,总计定员三千一百十九名。经过报请朝廷批准,戚继光得到了十个战车营的编制。也得到了相应的军饷和武器装备——当时张居正说话还比较算数。


其实说戚家军变成了战车营,也不完全贴切,因为战车营实际是步坦协同部队,比如美籍华裔作家黄仁宇直接把戚家军称作了“混成旅”,他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这样介绍戚家军车营:“这一混成旅有骑兵三千人,步兵四千人,重战车一百二十八辆,轻战车二百一十六辆。”



扩展阅读:世界上最诡异的滑梯 ... 中国最大的巨型坦克 ... 史上最吓人坦克kv44 ... 最诡异的坦克 ... 史上最吓人的女鬼图片 ... kv44坦克vs僵尸 ... 史上最吓人坦克图片 ... 最吓人的怪兽坦克 ... 二战十大诡异坦克图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