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对史记的认识 对鲁迅对〈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何理解?

\u7ed3\u5408\u53f8\u9a6c\u8fc1\u7684\u751f\u5e73\u548c\u300a\u53f2\u8bb0\u300b\u7684\u7279\u70b9\uff0c\u8c08\u8c08\u5bf9\u201c\u53f2\u5bb6\u4e4b\u7edd\u5531\u65e0\u97f5\u4e4b\u79bb\u9a9a\u201d\u7684\u7406\u89e3\u3002

\u53f8\u9a6c\u8fc1\uff08\u524d145\u6216\u524d135\u2014\u524d87\uff1f\uff09\uff0c\u5b57\u5b50\u957f\uff0c\u897f\u6c49\u590f\u9633\uff08\u4eca\u9655\u897f\u97e9\u57ce\uff0c\u4e00\u8bf4\u5c71\u897f\u6cb3\u6d25\uff09\u4eba\uff0c\u4e2d\u56fd\u53e4\u4ee3\u4f1f\u5927\u7684\u53f2\u5b66\u5bb6\u3001\u601d\u60f3\u5bb6\u3001\u6587\u5b66\u5bb6\uff0c\u88ab\u540e\u4eba\u5c0a\u79f0\u4e3a\u201c\u53f2\u5723\u201d\u3002\u4ed6\u6700\u5927\u7684\u8d21\u732e\u662f\u521b\u4f5c\u4e86\u4e2d\u56fd\u7b2c\u4e00\u90e8\u7eaa\u4f20\u4f53\u901a\u53f2\u300a\u53f2\u8bb0\u300b\uff08\u539f\u540d\u300a\u592a\u53f2\u516c\u4e66\u300b\uff09\u3002\u300a\u53f2\u8bb0\u300b\u8bb0\u8f7d\u4e86\u4ece\u4e0a\u53e4\u4f20\u8bf4\u4e2d\u7684\u9ec4\u5e1d\u65f6\u671f\uff0c\u5230\u6c49\u6b66\u5e1d\u5143\u72e9\u5143\u5e74\uff08\u516c\u5143\u524d122\u5e74\uff09\uff0c\u957f\u8fbe3000\u591a\u5e74\u7684\u5386\u53f2\u3002\u53f8\u9a6c\u8fc1\u4ee5\u5176\u201c\u7a76\u5929\u4eba\u4e4b\u9645\uff0c\u901a\u53e4\u4eca\u4e4b\u53d8\uff0c\u6210\u4e00\u5bb6\u4e4b\u8a00\u201d\u7684\u53f2\u8bc6\u5b8c\u6210\u7684\u300a\u53f2\u8bb0\u300b\uff0c\u6210\u4e3a\u4e2d\u56fd\u5386\u53f2\u4e0a\u7b2c\u4e00\u90e8\u7eaa\u4f20\u4f53\u901a\u53f2\uff0c\u88ab\u9c81\u8fc5\u8a89\u4e3a\u201c\u53f2\u5bb6\u4e4b\u7edd\u5531\uff0c\u65e0\u97f5\u4e4b\u79bb\u9a9a\u201d\uff0c\u5bf9\u540e\u4e16\u5f71\u54cd\u5de8\u5927\u3002
\u53ef\u4ee5\u91c7\u7eb3\u5417\uff1f\u8c22\u8c22

\u8fd9\u662f\u9c81\u8fc5\u5bf9\u53f8\u9a6c\u8fc1\u300a\u53f2\u8bb0\u300b\u7684\u8bc4\u4ef7\uff0c\u662f\u4e00\u4e2a\u76f8\u5f53\u9ad8\u7684\u8bc4\u4ef7\u3002
\u300a\u79bb\u9a9a\u300b\u662f\u5c48\u539f\u7684\u4ee3\u8868\u4f5c\uff0c\u5728\u6211\u56fd\u53e4\u4ee3\u6587\u5b66\u53f2\u4e0a\u6709\u7740\u5212\u65f6\u4ee3\u7684\u610f\u4e49\uff0c\u4e66\u5199\u4e86\u9ad8\u6d01\u7684\u5fd7\u5411\u548c\u4eba\u683c\u3002\u5c48\u539f\u662f\u4e2d\u56fd\u7b2c\u4e00\u4f4d\u6d6a\u6f2b\u4e3b\u4e49\u8bd7\u4eba\uff0c\u5f00\u521b\u4e86\u4e2d\u56fd\u7684\u6d6a\u6f2b\u4e3b\u4e49\u6587\u5b66\u3002
\u800c\u53f8\u9a6c\u8fc1\u7684\u300a\u53f2\u8bb0\u300b\u662f\u4ee5\u8bb0\u5f55\u53f2\u5b9e\u4e3a\u6839\u672c\uff0c\u52a0\u4e4b\u4ed6\u5199\u7684\u6829\u6829\u5982\u751f\uff0c\u6545\u4e5f\u6709\u76f8\u5f53\u9ad8\u7684\u6587\u5b66\u4ef7\u503c\uff0c\u4e0d\u4ec5\u662f\u53f2\u5b66\u5bb6\u7814\u7a76\u5386\u53f2\u7684\u6709\u529b\u4f9d\u636e\uff0c\u540c\u65f6\u4e5f\u5728\u6587\u5b66\u754c\u6709\u7740\u5f88\u9ad8\u7684\u5730\u4f4d\u3002
\u5bf9\u4e8e\u540e\u4ee3\u6587\u5b66\u7684\u4eba\u7269\u5f62\u8c61\u4ee5\u53ca\u6027\u683c\u63cf\u5199\u7b49\u65b9\u9762\u90fd\u8d77\u5230\u4e86\u5f88\u597d\u7684\u6307\u5bfc\u4f5c\u7528\uff0c\u6240\u4ee5\u9c81\u8fc5\u8bf4\u5b83\u662f\u6ca1\u6709\u97f5\u7684\u79bb\u9a9a\uff0c\u53ef\u89c1\u628a\u300a\u53f2\u8bb0\u300b\u63d0\u5230\u4e86\u4e00\u4e2a\u76f8\u5f53\u7684\u9ad8\u7684\u5730\u4f4d\u3002


\u53d9\u4e8b\u827a\u672f
\u53f2\u8bb0\u72ec\u7279\u7684\u53d9\u4e8b\u827a\u672f\uff0c\u975e\u5e38\u6ce8\u91cd\u5bf9\u4e8b\u4ef6\u56e0\u679c\u5173\u7cfb\u7684\u66f4\u6df1\u5c42\u6b21\u7684\u63a2\u7a76\uff0c\u7efc\u5408\u524d\u4ee3\u7684\u5404\u79cd\u53f2\u4e66\uff0c\u6210\u4e00\u5bb6\u4e4b\u8a00\uff0c\u7eb5\u5411\u4ee5\u5341\u4e8c\u672c\u7eaa\u548c\u5341\u8868\u4e3a\u4ee3\u8868\uff0c\u53d9\u5199\u4e86\u897f\u6c49\u4e2d\u671f\u4ee5\u524d\u7684\u5404\u4e2a\u5386\u53f2\u65f6\u4ee3\uff0c\u6a2a\u5411\u4ee5\u516b\u4e66\u3001\u4e09\u5341\u4e16\u5bb6\u548c\u4e03\u5341\u5217\u4f20\u4e3a\u4ee3\u8868\uff0c\u7edf\u6444\u5404\u4e2a\u9636\u5c42\u3001\u5404\u4e2a\u6c11\u65cf\u3001\u5404\u4e2a\u9886\u57df\u548c\u884c\u4e1a\uff0c\u5f62\u6210\u7eb5\u6a2a\u4ea4\u9519\u7684\u8212\u9002\u7ed3\u6784\u3002
\u53e6\u5916\uff0c\u300a\u53f2\u8bb0\u300b\u7684\u7ae0\u6cd5\u3001\u53e5\u5f0f\u3001\u7528\u8bcd\u90fd\u6709\u5f88\u591a\u72ec\u5230\u4e4b\u5904\uff0c\u522b\u51fa\u5fc3\u88c1\uff0c\u4e0d\u5faa\u5e38\u89c4\uff0c\u4ee5\u5176\u65b0\u5f02\u548c\u591a\u53d8\u800c\u4ea7\u751f\u72ec\u7279\u7684\u6548\u679c\u3002
\u300a\u9879\u7fbd\u672c\u7eaa\u300b\u662f\u300a\u53f2\u8bb0\u300b\u4e2d\u6700\u91cd\u8981\u3001\u6700\u7cbe\u5f69\u7684\u7bc7\u7ae0\u4e4b\u4e00\uff0c\u4ece\u5386\u53f2\u4e0a\u8bf4\uff0c\u5177\u4f53\u8bb0\u5f55\u4e86\u695a\u6c49\u76f8\u4e89\u65f6\u671f\u6ce2\u6f9c\u58ee\u9614\u7684\u5386\u53f2\u98ce\u4e91\uff0c\u4ece\u6587\u5b66\u4e0a\u8bf4\uff0c\u672c\u6587\u662f\u4e2d\u56fd\u6563\u6587\u4e2d\u6700\u65e9\u7684\u4ee5\u4eba\u7269\u4e3a\u4e2d\u5fc3\u7684\u53d9\u4e8b\u827a\u672f\u6770\u4f5c\uff0c\u6587\u4e2d\u63cf\u7ed8\u7684\u4e00\u5e45\u5e45\u60ca\u5fc3\u52a8\u9b44\u7684\u6218\u4e89\u753b\u5377\uff0c\u5851\u9020\u7684\u9879\u7fbd\u7ecf\u5178\u7684\u60b2\u5267\u82f1\u96c4\u5f62\u8c61\uff0c\u5bf9\u540e\u4e16\u5404\u79cd\u4f53\u88c1\u7684\u6587\u5b66\u4f5c\u54c1\uff0c\u90fd\u4ea7\u751f\u8fc7\u5de8\u5927\u7684\u5f71\u54cd\u3002

《史记》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为知言。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

第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无论说它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还是说它是世界古代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都毫不为过。这一点,只要将之与希罗多德的《历史》相比较,就会非常明白。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第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第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

《史记》不但是中国史传文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它的文章对于魏晋小说、唐宋古文,甚至宋元戏曲,都有很大影响,成为中国文学重要的源头活水。

当然,司马迁修撰《史记》的最高理想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要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哲学体系。更深入的理解,要留待我们对《史记》的具体学习中去体会了。

《史记》中最激动人心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主要有四点:其一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民族观。司马迁吸收了战国以来有关中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周边国家发展来源的说法,在《史记》中把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原、荆楚、吴越、秦陇、两广、云贵、塞北、东北各地区的国家与民族都当作黄帝的子孙,这对于两千年来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友好大家庭的形成与稳定,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写到汉王朝对周边国家、周边民族用兵的时候,又总是站在反对穷兵黩武,反对扩张、掠夺的立场,他所追求的是各民族间平等友好地和睦相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司马迁是当时汉族被压迫人民与各周边少数民族的共同的朋友。

其二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经济思想。这包括强调发展经济,认为经济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反对单打一的“重本抑末”,而提倡“工”“农”“商”“虞”四者并重;反对从政治上对工商业者的歧视,而歌颂他们的本领、才干,并专门为他们树碑立传等等。

其三是它所表现的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史记》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司马迁是先秦士大夫优秀思想人格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他之所以写《史记》不是单纯地为了记载历史陈迹,而是明确地为了“成一家之言”,因而《史记》中就突出地显示了一种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理想社会的光芒,和对现实政治、现实社会的种种批判。其中有些是相当深刻、相当准确,甚至有些是两千年来常读常新的。

其四是贯彻全书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遭受宫刑,痛不欲生,为了完成《史记》他顽强地活了下来。他视为榜样的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的个人奋斗经历与《史记》中所歌颂的这些艰苦奋斗的思想,是司马迁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它永远给我们以激励,给我们以启迪,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给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与勇气。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有震铄古今的帝王如秦始皇、项羽、刘邦、汉武帝;有家喻户晓的朝臣如管仲、晏婴、萧何、张良;有百战百胜的名将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有改革家如吴起、商鞅、赵武灵王;其他节烈型的有屈原、王蠋;口辩型的有张仪、苏秦、郦食其;侠义型的有鲁仲连、荆轲、朱家、郭解;滑稽型的有淳于髡、优旃等等。他们千姿百态,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约有一百多个。

《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它们鲜明的个性。由于作者十分注意设身处地揣摩每个情节、每个场面的具体情景,并力求逼真地表达出每个人物的心理个性,因此《史记》的描写语言和他为作品人物所设计的对话都是异常精彩的。我想只要我们细心地把《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列传》中有关“完璧归赵”“渑池会”“易水送别”“秦庭惊变”等情节、场面的具体描写分析一下;把《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中有关项羽、刘邦、张良等人物的对白分析一下,我们会深深为作者那种出神入化的匠心独运所倾倒。《高祖本纪》写刘邦与项羽相峙于荥阳时,项羽的部下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而刘邦当时竟“乃扪足曰:‘虏中吾趾!’”这对刘邦那种绝顶聪明,那种像是条件反射一样迅速而自然的随机应变,而同时又是“恢宏大度”、好骂人、好调笑的性格是多么生动的刻画!当项羽被围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的时候,他“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清代周亮工说:“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与?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此话可谓道出了《史记》文学性的某些重要诀窍。也正是从这些方面,我说《史记》在塑造人物的方法上,似乎有一种飞跃性的超前的成熟。

《史记》文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抒情性。《史记》中有些作品篇幅不长,而通篇像一首诗,如《伯夷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就是这样的。但《史记》中大量篇章的抒情性是在于作品的夹叙夹议,以及融浓厚的爱憎感情于叙事、描写之中。如《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李将军列传》等就是这样的。整部《史记》是一曲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是一部饱含作者满腔血泪的悲愤诗。鲁迅曾说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汉文学史纲要》)《史记》的主观色彩与其抒情性,在历朝“正史”中是最浓厚、最突出的。

《史记》的出现,确定了我国古代传记的基本格局,诸如思想方面的以史为鉴,富有教化作用;形式方面的篇幅短小,强调表现人物性格,而不在堆砌材料的多与全,以及语言的精美、抒情等等。而《史记》写人物、写故事的方法则又给我国后世小说、戏剧以深刻影响,《史记》中的诸多主题,《史记》人物的诸多范型,以及《史记》故事的许多情节场面,都为后世的小说、戏剧开出了无数法门。

《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他们称古希腊的普鲁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普鲁塔克大约生于公元46年,死于公元120年,著有《列传》(今本译作《希腊罗马名人传》)50篇,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如果我们把普鲁塔克放到中国古代史的长河里来比较一下,可以发现,普鲁塔克比班固(32—92)还要晚生14年,若和司马迁相比,则要晚生191年了。司马迁的《史记》要比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几乎两个世纪。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

1、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写作

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在他手里完成这样一部划时代的历史著作,与当时时代和个人的经历等主客观的因素是分不开的。

首先,得益于家庭影响。他父亲司马谈向当时天文、易学、道论的专家学习过,曾写过《论六家要旨》的论文。司马迁深受这个学术空气浓厚家庭的熏陶,幼年时除参加部分劳动外,即开始学习当时的通行文字——隶书;武帝即位后,司马谈被任为太史令,举家迁居长安,他又学习“古文”(即秦以前的文字),向当时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些知识准备对于写作《史记》十分重要。

其次,司马迁进行了大量的录访搜集阅读考订史料的工作,对社会政治事件有亲身的体会和实感。二十岁时有过一段漫游大江南北的壮举,在漫游中已开始注意寻访历史遗迹,搜集人物的传闻。例如到淮阴,搜集有关韩信的传说;到沛县、丰县一带,搜集了刘邦及曹参、萧何等人的史料;到河南开封考察了夷门监侯赢供职的地方,弄清所谓夷门即大梁(今开封)的东门等等。

漫游后仕为郎中,侍从武帝巡狩、封禅,使他接触了更多的祖国山川,目睹封建王朝的礼仪典礼,还曾参加武帝亲自带头的堵黄河决口的壮举,获得写河渠书的第一手资料。他又曾奉使西南夷,接触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对于写作《西南夷列传》无疑起了很好的作用。

当司马谈病逝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此后有条件接触“金匮石室之书”,即皇家所藏的书史及档案。

第三,时代思潮的影响。武帝的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儒家重视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孔子个人就在鲁史的基础上编修了《春秋》,寓议论于史事之中。这对司马迁颇有影响,司马迁将写作《史记》与孔子作《春秋》相比。

同时,这与司马迁的要求也不无关系。元封元年(前110年)司马谈随武帝封泰山,因病滞留洛阳,司马迁出使西南夷归来要向武帝述职。赶到洛阳时,见到垂危父亲,父亲谆谆嘱托要他完成自己著述史书而未能完成的事业,司马迁在父亲面前作了保证。司马迁从此把著述历史作为个人的最高理想,蒙挫受折坚持不懈。

大概在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主持了改历工作以后就开始写作《史记》,这年他四十二岁。至天汉二年(前99年),他为兵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触怒汉武帝,竟被处以宫刑。此后他隐忍苟活,发愤著述,为了完成《史记》的创作而顽强奋斗,大约到太始四年(前93年)基本成书。再后的情况无史料可考,据推测可能卒于武帝末年。

2、《史记》体例

史记》是一部通史,上起黄帝下至武帝,记述了三千年的历史发展情况。它开创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体裁,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

“本纪”记帝王之事,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一般采用编年的写法;“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人物的传记,其中还记述了国外和国内少数发展的发展历史。

3、《史记》的人民性

司马迁在写人物传记时饱蘸了感情,表现出鲜明的倾向。对于最高统治者的残忍、欺诈、虚伪等丑恶的本质,总是通过一定方式加以揭露。如刘邦是汉代的开国君主,司马迁在肯定他推翻暴秦结束楚汉战争的战乱,统一国家的业绩外,也在有关人物的传记中将刘邦身上不光彩的阴暗东西暴露无遗。如在《项羽本纪》中通过两人在斗争中的各自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邦与项羽的作战,没有不失败的,他显得是那样的怯懦、猥琐和无能。在《留侯世家》等传记中写了他的贪财好色,在《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里写了他的猜忌杀害功臣的残忍本性。即使本朝的皇帝他也没有讳忌,如揭露武帝信用酷吏残害人民、愚蠢地迷信神仙言士等。

对官僚集团、贵族阶级的尔虞我诈,以势相倾的种种实情,描写得入木三分。如《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写窦婴与田蚡的种种矛盾明争暗斗,揭露了这一阶级的世态炎凉和他们的阴暗心理。由于司马迁的《史记》敢于面对现实,无情地暴露统治阶级的本质,赢得了“实录”的称誉。

司马迁将人民聚众反抗放在酷吏残酷压迫的背景上来表现,承认其合理性、正义性,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阶级局限。对于我国第一次农民起义——陈涉起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对于陈涉的失败,司马迁也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对于项羽为推翻暴秦作出的巨大贡献,司马迁加以讴歌,对他的暴虐和杀戮无辜则给予了批判。

司马迁肯定英雄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隐约认识到各行各业的优秀分子对于推动历史的促进作用。《史记》中为工商业者、医生、侠客、儒生、辩士都立了传,承认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司马迁对触犯封建阶级法律的游侠是肯定的,因为象朱家、郭解那样的游侠“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在当时成为抑制豪强拯民危难的一种社会力量。记叙统治集团中的人物,司马迁也以他们对民众的态度去衡量,李广将军获得了司马迁的赞颂,赞颂的基点就是放在他的爱兵如子上。

《史记》中写了一系列的爱国英雄,如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风亮节,廉颇为了赵国利益勇于改过,都获得了司马迁的热情讴歌。这些形象到今天都还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4、《史记》人物描写的艺术手法

1)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旋涡之中,通过他们各自的行动显示性格特征。如《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一节,是消灭秦帝国后起义军中两个集团的内部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后的第一次面对面的较量。在刀光剑影中纠集着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的矛盾,项羽集团内部主战、主和派的斗争,项羽是这些矛盾的结集点。从项羽对种种矛盾的处置,显示出他的幼稚、仁慈、坦率种种心理因素,而刘邦在这一场面中也显示了他的灵活、狡诈的性格特点。《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庭辩”一节,田蚡、窦婴双方的矛盾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朝中的大臣在这一矛盾冲突中每人作了表演:韩安国世故圆滑,既说窦婴对,又肯定田蚡,将矛盾上交,“唯明主裁之”;郑当时开始说窦婴有理,后又不敢坚持。笔墨不多,却勾划出官僚们的面貌。

2)司马迁也善于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生活细节,揭示人物的性格及内心世界。如写石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通过这一小事,石庆的谨小慎微的性格以及伴君如伴虎的心情,跃然纸上。

3)多角度地烘托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如对信陵君的刻画,作者重点写了他亲迎侯生的面,通过侯生毫不谦让直上公子上座,侯生故意久立市中以微察公子,写市人皆观公子执辔,写公子从骑者窃骂侯生,写宾客们的惊讶,就是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突出信陵君谦恭下士的性格特点。

4)通过人物的对话、独白,成功地显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声音笑貌。如写刘邦和项羽都见过秦始皇的出行,项羽在观秦始皇渡浙江时,脱口而出说:“彼可取而代也”,显示出他的雄心勃勃,又看出他的无所顾忌、心口如一的坦率性格;而当刘邦在咸阳见到秦始皇出行场面时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说得委婉曲折,垂涎于至尊之位的心思也揭示无遗。在《张丞相列传》中以“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将周昌口吃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

司马迁在写人物传记时,为避免重复,经常使用“互见法”。同样一件事涉及好几个人物时,在一处详叙,在别处就略而不叙,有时以“语在某某事中”标出。这种“互见法”不仅避免了重复,对于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也有作用。如在《项羽本纪》中主要突出项羽的喑呜叱咤、气盖一世的性格特征;而与这一主要特征相矛盾的其他方面,则放在别人传记中补充叙述,既突出主导的性格特征,又免得顾此失彼,达到了性格的完整化。

史记的文学成就

《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前面介绍先秦历史著作时,我们说这些历史著作中包涵着或多或少的文学因素、文学成分;而对于《史记》,这样说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史记》的写作,具有文学方面的动机,所以这一部史书本身,就兼有文学的性质。
司马迁本人,是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的。从《报任安书》和《史记》中,处处可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强烈而容易冲动的性格特点。他由李陵事件而遇祸,也是一场性格的悲剧。因为无论从私交还是从官职来说,他都不负有为李陵辩护的义务。西汉末的扬雄说:“子长多爱,爱奇也。”(《法言》)也是看到了司马迁浪漫的诗人气质。
《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写作的目标,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这不仅意味着总结历史、记载史实,而且也意味着通过大量历史人物(其中有许多是作者同时代的人物)的活动,形象地反映和推究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困境。这些也正是文学的根本目的。只不过《史记》作为历史著作,在虚构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
《史记》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报任安书》中,把《周易》、《诗经》、《离骚》等等,归结为“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由此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于他所列举的古人著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于《史记》的实情。《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千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者也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史记》使用了大量的文学手段,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以下,我们从它的叙事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和语言艺术三方面加以介绍。应该说明,《史记》的核心部分——本纪、世家、列传,基本上由人物传记构成,它既有很强的故事性、戏剧性,又通过这些故事来塑造人物形象。所以,所谓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本来是无法一分为二的。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先从总体上分析《史记》叙事的方式和艺术特点,然后再分析它如何塑造人物。
在《史记》以前,中国的叙事文学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历史著作中已有颇为庞大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和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其中也包含不少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为《史记》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先秦史家的主要兴趣,还在于首尾完整地记述历史事件,并通过这些事件来表达政治和伦理评判,其叙事态度主要是史学性的。司马迁则除了记述历史事件以外,具有更强烈的要努力再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场景和人物活动的意识;除了政治和伦理评判以外,具有更强烈的从多方面反映人类生活的意识。所以他的叙事态度,有很明显的文学性。
《史记》的叙事方式,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司马迁作为叙述者,几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只是在最后的“论赞”部分,才作为评论者直接登场,表示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为自如地展开叙述和设置场景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但是,所谓客观叙述,并不是不包含作者的立场和倾向,只是不显露出来而已。通过历史事件的展开,通过不同人物在其历史活动中的对比,实际也体现了叙述者的感情倾向。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这种含而不露的褒贬,是经由文学的感染来传达的。
为了再现历史上的场景和人物活动,《史记》很多传记,是用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构成的。如信陵君的传是由亲迎侯生、窃符救赵、从博徒卖浆者流游等故事构成的;廉颇和蔺相如的传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等故事构成的;孙武的传主体是吴宫教战的故事;孙膑的传包含教田忌赌马、马陵道破杀庞涓等故事……。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不胜枚举。众多大大小小的故事,构成了《史记》文学性的基础。虽然先秦历史著作中也包含有故事成分,但同《史记》相比,不但数量少得多,而且除了《战国策》中少数几个故事,也显得简陋得多。以后的历史著作,也不再有《史记》那样的情况①,这是《史记》在中国众多的史籍中特别具有文学魅力的原因之一。
①这里也有史学和文学逐渐分离的必然因素。
《史记》的故事,又有不少是富于戏剧性的。司马迁似乎很喜欢在逼真的场景、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开他的故事,由书中人物自己直接行动以表现自己,使读者几乎忘记了叙述者的存在。如《李将军列传》中的一个场景:
(李广)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这像是一个很好的戏剧小品。另外,像著名的“鸿门宴”故事,简直是一场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独幕剧。人物的出场、退场,神情、动作、对话,乃至坐位的朝向,都交代得一清二楚。这段故事不需要花多少力气,就可以改写成真正的戏剧作品在舞台上演出。这一类戏剧性的故事,具有很多优点:一则具有逼真的文学表现效果;二则避免了冗长松缓的叙述,具有紧张性,由此产生文学所需要的激活力;三则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最容易展示人物的性格。
《史记》以“实录”著称,这是指司马迁具有严肃的史学态度,不虚饰、不隐讳。但他的笔下那些栩栩如生的故事,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为了追求生动逼真的艺术效果,追求对于读者的感染力,他运用了很多传说性的材料,也必然在细节方面进行虚构。这是典型的文学叙述方法。
另外,《史记》所创造的“互见法”,也同时具有史学与文学两方面的意义。所谓“互见法”,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司马迁运用此法、不仅是为了避免重复。为了使每一篇传记都有审美意味上的统一性,使传主的形象具有艺术上的完整性,就必须在每一篇传记中只写人物的主要特征和主要经历,而为了使整部《史记》又具有史学意义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必须在其他地方补写出人物的次要特征和次要经历。这是人物互见法的意义。因为《史记》是以人物为本位的,往往需要在许多人的传记中涉及同一件事,为了避免重复而又能把事件叙述清楚,司马迁就在不同的传记中从不同的角度叙述同一件事,这样就既突出了每个人在这事件中的作用,又不致给人以重复之感。这是事件互见法的意义。通过人物和事件的互见法,司马迁使《史记》既有了史学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过去的著作也已有所积累。在《左传》中,可以看到若干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到了《战国策》,人物的描写更为细致,性格也更为鲜明。但由于它们以历史事件为本位,人物的描写只是片断地散见于叙事之中,缺乏完整性。另外,像《晏子春秋》专写一人之事,也很值得注意。不过,它也只是把晏子的许多故事结集在一起,相互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总之,在汉代以前,还没有出现完整的人物传记,人物形象的刻画,总的说来也还比较简略。《史记》在这样的基础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把中国文学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提高到一个划时代的新高度。
从总体上说,《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较鲜明三大特点。它以大量的个人传记组合成一部宏伟的历史,其中写得比较成功、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如项羽、刘邦、张良、韩信、李斯、屈原、孙武、荆轲等等,就有近百个。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这些人物来自社会的各种阶层,从事各不相同的活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命运。从帝王到平民,有成功者有失败者,有刚烈的英雄,有无耻的小人,共同组成了一条丰富多采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又各有较鲜明的个性。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物固然是相互区别的,身份和经历相似的人物,也并不相互混淆。张良、陈平同为刘邦手下的智谋之士,一则洁身自好,一则不修细节;武帝任用的酷吏,有贪污的也有清廉的……。凡此种种,在给予我们历史知识的同时,又给予我们丰富的人生体验。
对各种历史人物,司马迁亦有偏爱。那就是“好奇”,就是喜爱非凡的、具有旺盛生命力与出众才华的人物。那些奋起草莽而王天下的起义者,那些看上去怯懦无能而胸怀大志的英雄,那些不居权位而声震人主的侠士,那些胆识过人、无往不胜的将帅,那些血溅五步的刺客,那些运筹帷幄、智谋百出的文弱书生,乃至富可敌国的寡妇,敢于同情人私奔的漂亮女子……,这些非凡的人物,构成《史记》中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史记》洋溢着浪漫的情调,充满传奇色彩。尤其将秦汉历史剧变之际人物的传记合起来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来读,真是像一部英雄史诗。
在描写人物一生的过程中,司马迁特别注重表现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如写那些建功立业的大人物,常写他们在卑贱时如何受人轻视的情形;而写那些不得善终的大人物,又常写他们在得志时是如何地不可一世的情形。前者如刘邦、韩信、苏秦,后者如项羽、李斯、田横。又在这变化过程中,充分暴露出当时人的诸如势利、报复心之类普遍的弱点。如刘邦微贱时嫂子不给他饭吃,父亲也不喜欢他,成功之后刘邦不肯忘记把他们嘲弄一番;李广免职时受到霸陵尉的轻蔑,复职后他就借故杀了霸陵尉;韩安国得罪下狱,小小狱卒对他作威作福,他东山再起后,特地把狱卒召来,旧事重提……。这些命运变化和恩怨相报的故事,最能够表现人与环境、地位的关系,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
司马迁非常清楚地知道:迎合社会、迎合世俗的人,往往得到幸福;反之,则容易遭遇不幸。他常常用比较的方法,表现他的这种看法。如《苏秦列传》写才能杰出的苏秦被人刺死,他的平庸的弟弟苏代、苏厉却得享天年;《平津侯主父偃列传》写主父偃锋芒毕露而遭到灭族,公孙弘深衷厚貌却安享富贵尊荣……。但司马迁绝不赞美平庸、苟且、委琐的人生。《史记》中写得最为壮丽动人的,是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项羽本纪》写项羽最后失败自杀,竟用了一二千字,作为历史记载,可以说毫无必要;作为文学作品,却有一种淋漓酣畅的效果。项羽在可以逃脱的机会中,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向颈;李广并无必死之罪,只因不愿以久经征战的余生受辱于刀笔吏,横刀自刎;屈原为了崇高的理想抱石沉江……。在这种反复出现的悲剧场面中,司马迁表现了崇高的人对命运的强烈的抗争。他告诉人们:即使命运是不可战胜的,人的意志也同样是不可屈服的。我们从中看到汉武帝时代的文化中那种壮烈的人生精神,为之感叹再三。
对于《史记》所描写的人物,人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们面目活现,神情毕露,如日本近代学者斋滕正谦所说:“读一部《史记》,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史记会注考证》引《拙堂文话》)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史记》注意并善于描写人物的外貌和神情,使得人物形象具有可视性。如写张良“状貌如妇人好女”,李广“为人长,猿臂”,蔡泽“易鼻、巨肩、魋颜、蹙齃、膝挛”等等,虽然比较简单,却各有特征。而且司马迁很少单纯地描写人物外貌,而总是同人物的性格有某种或隐或显的联系,所以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譬如读过张良的传,我们很难忘记他的“如妇人好女”的相貌。神情的描写则比比皆是。《廉颇蔺相如列传》写蔺相如使秦,秦王欲强夺和氏璧,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张目叱之,左右皆靡”,“怒发上冲冠”,好像可以亲眼看到一样。
生活细节的描写,是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展现其内心世界的基本手段。这在一般历史著作中出现很少,在《史记》中却相当多。《李斯列传》一开始就是这样一段:
(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臂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单纯从史学角度来看,这种细琐小事是毫无价值的。但从文学角度来看,却是非常具体而深刻地揭示了李斯的性格特征、人生追求。又如张汤儿时劾鼠如老吏,刘邦微时的豪放无赖,陈平为乡人分割祭肉想到宰割天下等等,都是由细琐的事件呈现人物的性格,避免抽象的人物评述。自然,在这种描写中,难免有传说和虚构的成分。
对话往往最能活生生地体现人物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社会地位,也为《史记》所注重,有许多优秀的例子。刘邦、项羽微时见秦始皇巡游的威仪,各说了一句不甘于自己地位的表白。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多有羡慕;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则更多仇恨与野心,可以看出他们当时不同的处境。韩安国下狱为狱卒所辱,他以“死灰岂不复然”威胁狱卒,狱卒大言不惭地说:“然即溺(尿)之!”活现出小人物在可以欺凌大人物时不顾一切的粗野和痛快。《陈涉世家》写陈胜称王后,旧日种田时的伙伴见了他的宫殿,惊叹说“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用了乡间的土语,表现说话人的质朴鲁莽,也是非常生动逼真的。
前已提及,戏剧性的场景,也是展示人物性格的绝好手段。因为在尖锐的矛盾冲突的焦点上,各种人物都依据自己的利益立场、处世习惯、智慧和能力、与他人的关系,紧张地活动着,既各显本色,又彼此对照,个性能够表现得格外鲜明。如在“鸿门宴”一节,我们可以那样清楚地看到刘邦的圆滑柔韧,张良的机智沉着,项羽的坦直粗率,樊哙的忠诚勇猛,项伯的老实迂腐,范增的果断急躁。同样的例子,还有荆轲刺秦、钜鹿之战、窦婴宴田豳等等。司马迁是喜欢把人物放在这样的场景中来表现的。
总的说来,司马迁描绘人物形象,主要是在具体的行动中,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在人物的命运变化中,在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中完成的;由于司马迁对各种人物都有深刻的观察,对人的天性及其在不同环境、地位上的变化有深刻的体验,这些人物形象才能如此活跃而富有生气地浮现在我们面前。
《史记》的语言艺术,也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被尊为典范,代表了骈文出现以前所谓“古文”的最高成就。
从战国诸子的文章、纵横家的游说之辞,到汉代一些代表性作家如邹阳、枚乘、贾谊等人的散文,可以看到铺张排比被作为一种普遍的手段。司马迁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抛弃了铺张排比,形成淳朴简洁、疏宕从容、变化多端、通俗流畅的散文风格。《史记》中极少用骈俪句法,文句看起来似乎是不太经意的,偶尔甚至有些语病,却很有韵致、很有生气。因为司马迁在叙述中始终是倾注情感的,根据不同的场面,出于不同的心情,语调有时短截急促,有时疏缓从容,有时沉重,有时轻快,有时幽默,有时庄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司马迁对古代语言和现实生活中的语言都有很高的修养,并且善于把两者融合成统一的整体。他引用古代史料,都经过适当处理。对最古老的、同当时语言已经差距很大的《尚书》,是彻底的译写;对《左传》、《国语》,有很多的改动;对同当时语言最接近的《战国策》,则主要是作剪裁功夫,有时也大段抄录。《史记》基本上属于书面语,但同当时的口语距离并不很远。书中还广泛引用了许多民谚民谣,如《李将军列传》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形容李广不善言辞而深得他人敬重,既富于概括性,又富于生活气息。此外,前面说到《史记》写人物对话,常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也增加了语言的生气。后人把《史记》的文章作为一种典范来学习,但不少人忽略了《史记》语言的主要特色,就在于它充满情感、富于生气。
http://hi.baidu.com/daiduxiaoliao

  • 鍙插涔嬬粷鍞辨棤闊典箣銆绂婚獨銆嬬殑鎰忔濇槸浠涔?
    绛旓細鎰忔濇槸鈥滆禐鍙瑰畠鏄彶瀛﹀巻鍙蹭笂鐙竴鏃犱簩鐨勭粷瀛︽枃绔狅紝濂芥瘮娌℃湁璁鹃煹鑴氱殑銆绂婚獨銆嬧溿傚徃椹縼浠h〃浣溿婂彶璁般嬶紝鏄垜鍥界邯浼犱綋鍙插鐨勫鍩轰箣浣滐紝涔熸槸鎴戝浗浼犺鏂囧鐨勫紑绔傚眻鍘熶唬琛ㄤ綔銆婄楠氥嬶紝鍦ㄦ垜鍥藉彜浠f枃瀛﹀彶涓婃湁鐫鍒掓椂浠g殑鎰忎箟锛屽紑鍒涗簡涓浗鐨勬氮婕富涔夋枃瀛︼紝浠庢鍑虹幇浜嗛煹寰嬮摽閿电殑楠氫綋璇椼鍙插涔嬬粷鍞鈥濓紝璧炪婂彶璁般...
  • 璇风粨鍚鈥鍙插涔嬬粷鍞,鏃犻煹涔嬬楠鈥濊皥璋堝鍙茶鐨勮璇
    绛旓細椴佽繀鍏堢敓鍦ㄤ粬鐨勩婃眽鏂囧鍙茬翰瑕併嬩竴涔︿腑绉拌禐銆婂彶璁般嬫槸鈥鍙插涔嬬粷鍞,鏃犻煹涔嬬楠鈥,鐨勪负鐭ヨ█銆傚氨涓浗鍙插鐨勫叿浣撳彂灞曡岃█,銆婂彶璁般嬬殑璐$尞宸ㄥぇ銆傜涓,寤虹珛鏉板嚭鐨勯氬彶浣撹銆傘婂彶璁般嬫槸涓浗鍙插鍙蹭笂绗竴閮ㄨ疮閫氬彜浠,缃戠綏鐧句唬鐨勯氬彶鍚嶈憲銆傛棤璁鸿瀹冩槸鍙や唬涓浗鍙插鍙茬殑鏈杈夌厡鎴愬氨,杩樻槸璇村畠鏄笘鐣屽彜浠e彶瀛﹀彶鐨勬渶杈夌厡鎴愬氨,...
  • 鍙插涔嬬粷鍞辨棤闊典箣绂婚獨鐨勭悊瑙
    绛旓細鈥鍙插涔嬬粷鍞憋紝鏃犻煹涔嬬楠鈥濊繖鏄瞾杩呰瘎浠枫婂彶璁般嬬殑璇濓紝鈥滃彶瀹朵箣缁濆敱鈥濇槸璇勪环銆婂彶璁般嬬殑鍙插浠峰硷紝璇村畠鏄巻鍙茶憲浣滀腑鐨勨滅粷鍞扁濓紱鈥滄棤闊典箣绂婚獨鈥濇槸璇勪环銆婂彶璁般嬬殑鏂囧浠峰硷紝璇村畠鍙互鍜屽眻鍘熺殑銆婄楠氥嬪缇庛傘婂彶璁般嬬殑鏂囬噰鍘嗘潵涓烘垜鍥芥枃瀛︾晫鎵绉伴锛屽畠寮鍒涗簡鎴戝浗浼犺鏂囧鐨勫厛娌炽傚徃椹縼鍍忎竴涓嚭鑹茬殑鐢诲锛...
  • 鍙插涔嬬粷鍞辨棤闊典箣绂婚獨鏄粈涔堟剰鎬?
    绛旓細瀵光鍙插涔嬬粷鍞憋紝鏃犻煹涔嬬楠鈥濈殑瑙i噴锛氫竴銆佲滃彶瀹朵箣缁濆敱锛屾棤闊典箣绂婚獨鈥濇槸椴佽繀瀵逛簬銆婂彶璁般嬬殑璇勪环銆傗滃彶瀹朵箣缁濆敱鈥濇槸璇勪环銆婂彶璁般嬬殑鍙插浠峰硷紝璇村畠鏄巻鍙茶憲浣滀腑鐨勨滅粷鍞扁濓紱鈥滄棤闊典箣绂婚獨鈥濇槸璇勪环銆婂彶璁般嬬殑鏂囧浠峰硷紝鏂囪緸涔嬩紭缇庡疄鍦ㄥ拰銆婄楠氥嬩竴鏍枫傚牚绉板彶瀹剁殑缁濅笘濂囦功銆備簩銆併婂彶璁般嬬殑鏂囬噰鍘嗘潵涓烘垜鍥...
  • 鍙插涔嬬粷鍞辨棤闊典箣绂婚獨鎬庝箞瑙i噴 鍙插涔嬬粷鍞辨棤闊典箣绂婚獨璇存槑浜嗕粈涔坃鐧惧害鐭 ...
    绛旓細1銆佽鏄庛婂彶璁般嬬殑閲嶈鎬у強鍏朵环鍊笺2銆併婂彶璁般嬪師鍚嶃婂お鍙插叕涔︺嬶紝涓滄眽鏈勾濮嬬О銆婂彶璁般嬨傘婂彶璁般嬫槸鎴戝浗绾紶浣撳彶瀛︾殑濂犲熀涔嬩綔锛屽悓鏃朵篃鏄垜鍥戒紶璁版枃瀛︾殑寮绔紝椴佽繀銆婃眽鏂囧鍙茬翰瑕併嬬О鍏朵负鈥鍙插涔嬬粷鍞憋紝鏃犻煹涔銆绂婚獨銆嬧濄3銆佲滃彶瀹朵箣缁濆敱鈥濇槸璇村叾鍘嗗彶瀛︽垚灏便傚徃椹縼鍙傞厡鍙や粖锛屽垱閫犲嚭鍙蹭功鎾板啓鐨勬柊浣撲緥...
  • 濡備綍鐞嗚В鍙插涔嬬粷鍞辨棤闊典箣绂婚獨濡備綍鐞嗚В鍙插涔嬬粷鍞辨棤闊典箣绂婚獨
    绛旓細1銆佲鍙插涔嬬粷鍞鈥濇棤闈炴槸鑲畾鍏跺湪鍙插涓婄殑浠峰硷紝浣垮悗涓栨湁妗堝彲绋姐佹湁鍙插彲绌躲2銆佽屸鏃犻煹涔嬬楠鈥濆垯澶уぇ璧炵編浜嗗叾涓墍钑村惈鐨勬枃瀛︿环鍊笺3銆併婄楠氥嬩负鎴樺浗鏈勾灞堝師鎵浣滐紝鏄氮婕富涔夌殑浠h〃浣滃搧锛岃璇楁姃鍙戜簡灞堝師鐨勬墍鎬濇墍鎮熸墍鎰燂紝绠鑰岃█涔嬪氨鏄〃杈句綔鑰呮湰浜虹殑鎯虫硶涓庢儏鎰熴4銆佽岄瞾杩呭厛鐢熺О銆婂彶璁般嬩负涓...
  • 鈥鍙插涔嬬粷鍞,鏃犻煹涔嬬楠鈥,浣犲杩欏彞璇濇槸濡備綍璁よ瘑
    绛旓細鍙插涔嬬粷鍞憋紝鏃犻煹涔嬬楠 鈥斺旈瞾杩 鏄瞾杩呭厛鐢熷銆婂彶璁般嬬殑璧炶獕銆傚湪杩欎袱鍙ヨ瘽閲岋紝涓鏂归潰鎸囧嚭銆婂彶璁般嬬殑鍘嗗彶浠峰硷紝鍚屾椂鍙堣鏄庝簡銆婂彶璁般嬪湪鏂囧涓婄殑绮剧瀹炶川銆傘婄楠氥嬫槸灞堝師鐨勪唬琛ㄤ綔锛屽湪鎴戝浗鍙や唬鏂囧鍙蹭笂鏈夌潃鍒掓椂浠g殑鎰忎箟锛屼功鍐欎簡楂樻磥鐨勫織鍚戝拰浜烘牸銆傚眻鍘熸槸鎴戝浗绗竴浣嶆氮婕富涔夎瘲浜猴紝寮鍒涗簡涓浗鐨勬氮婕富涔...
  • 鍙插涔嬬粷鍞辨棤闊典箣绂婚獨鏄粈涔堟剰鎬濆晩
    绛旓細鈥鍙插涔嬬粷鍞憋紝鏃犻煹涔嬬楠鈥濓紝杩欐槸椴佽繀瀵瑰徃椹縼鎵钁椼婂彶璁般嬬殑璇勪环銆傛剰鎬濇槸鈥滆禐鍙瑰畠鏄彶瀛﹀巻鍙蹭笂鐙竴鏃犱簩鐨勭粷瀛︽枃绔狅紝濂芥瘮娌℃湁璁鹃煹鑴氱殑銆婄楠氥嬧溿傦紙1锛夊徃椹縼浠h〃浣溿婂彶璁般嬶紝鏄垜鍥界邯浼犱綋鍙插鐨勫鍩轰箣浣滐紝涔熸槸鎴戝浗浼犺鏂囧鐨勫紑绔傦紙2锛夊眻鍘熶唬琛ㄤ綔銆婄楠氥嬶紝鍦ㄦ垜鍥藉彜浠f枃瀛﹀彶涓婃湁鐫鍒掓椂浠g殑鎰忎箟锛...
  • 鍙插涔嬬粷鍞 鏃犻煹涔嬬楠氭槸浠涔堟剰鎬 鍙插涔嬬粷鍞辨棤闊典箣绂婚獨鎰忔濈畝杩
    绛旓細1銆鍙插涔嬬粷鍞,鏃犻煹涔嬬楠鏄瞾杩呭銆婂彶璁般嬬殑璇勪环銆2銆佸彶瀹朵箣缁濇槸璇勪环銆婂彶璁般嬬殑鍙插浠峰硷紝璇村畠鏄巻鍙茶憲浣滀腑鐨勨滅粷鍞扁濓紱3銆佹棤闊典箣绂婚獨鏄瘎浠枫婂彶璁般嬬殑鏂囧浠峰硷紝璇村畠鍙互鍜屽眻鍘熺殑銆婄楠氥嬪缇庛4銆佸彶璁板師鍚嶃婂お涔︺嬨備腑鍥藉巻鍙蹭笂绗竴閮ㄧ邯浼犱綋閫氬彶銆傝タ姹夎縼钁楋紝鍚庤灏戝瓩琛ユ挵閮ㄥ垎鍐呭銆傚叏涔︿竴鐧句笁鍗...
  • 濡備綍鐞嗚В:鍙插涔嬬粷鍞,鏃犻煹涔嬬楠
    绛旓細浣嗗嵈閫氳繃璁板綍鍜屽彊杩板巻鍙蹭簨浠讹紝灞曠幇浜嗘繁娌夌殑鎬濇兂鍜屾儏鎰熴傝繖浜涗綔鍝侀氳繃瀵瑰巻鍙茬殑娣卞害鎸栨帢鍜屽憟鐜帮紝璁╄鑰呮劅鍙楀埌鍘嗗彶鐨勯煹寰嬪拰鑺傚銆傜患涓婃墍杩帮紝鈥鍙插涔嬬粷鍞憋紝鏃犻煹涔嬬楠鈥濊繖涓璇存硶鏄鏌愬巻鍙茶憲浣滄垨鏂囩尞鐨勯珮搴﹁禐瑾夛紝鏃㈣偗瀹氫簡鍏跺湪鍙插棰嗗煙鐨勫崜瓒婂湴浣嶏紝鍙堣禐鎵簡鍏舵枃瀛︿环鍊煎拰鎬濇兂娣卞害銆
  • 扩展阅读:无韵之离骚的文学家 ... 《离骚》全诗 ... 无韵之离骚是指什么 ... 《离骚》最经典的一段 ... 无韵之离骚啥意思 ... 史家之绝唱的绝的意思 ... 为什么说无韵之离骚 ... 无韵之离骚出自哪里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