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早年抓住鳌拜 康熙为何晚年时主动给他平反

说起康熙,相信大家脑海中通常会浮现出一个英主的形象,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那句“皇上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皇帝,尧舜也比不上”着实令人热血澎湃。不过,历史上真正的康熙便是如此么?在擒拿鳌拜一事上,康熙曾无比快意,毕竟鳌拜一倒,他才能开始亲政。可是在晚年,康熙却后悔了当初的举动,他不仅亲自为鳌拜平反昭雪,还授予了他世袭的官职,难道其中还有什么猫腻不成?
鳌拜是满洲镶黄旗人,妥妥的将门之后,他年纪轻轻就参了军,随皇太极征战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鳌拜成为了皇太极的心腹,他对大清忠心耿耿,从无二心。1643年,皇太极去世,肃亲王豪格与多尔衮争权夺位,双方各有势力支持,一时间争持不下。不用多说,鳌拜自然是站在豪格这一方的,正所谓“名正言顺”,以往继承皇位之人都是长子,哪有亲弟弟的份?于是,鳌拜与索尼等人聚在一起立誓: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为了豪格能继承皇位,他们已经有了拼死一搏的决心。
遗憾的是,多尔衮也不是软柿子,在鳌拜等人的逼迫下,虽然他做出了让步,但是有一个要求:由年仅6岁的福临即位,他与郑亲王共同辅政。实际上,6岁小孩当皇帝与多尔衮当皇帝没什么不同,多尔衮才是清廷的实际掌舵人。摄政之后,多尔衮先后对鳌拜进行了3次迫害,一方面,他是想除掉这个眼中钉,另一方面,他是在彰显自己的权势,因为鳌拜根本就没有力量与他抗衡,他随时都能将其置于死地。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1650年冬天,多尔衮突然去世,顺治帝得以亲政。鳌拜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他都看在眼里,虽说鳌拜拥护的人是豪格,但也足以体现他对大清皇室的忠心。于是,顺治帝将鳌拜视为心腹,并给予了无上的权力。1661年,顺治帝去世,年幼的康熙登上皇位,鳌拜、索尼等4名辅政大臣共同立誓,愿同心同德辅佐康熙,直到他能够亲政为止。不过事实证明,誓言并没有什么约束力,因为鳌拜很快就不受约束了。
鳌拜居于4大辅政大臣之末,看起来没什么话语权,实际上,他却是最具威慑力的一个。鳌拜出身大军,并与多尔衮抗争多年,摄政之后,他的权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膨胀。康熙14岁之后,到了亲政的年龄,索尼隐退,苏克萨哈提议解除辅政大臣的职位,还权于皇帝。这一举动,将迫使鳌拜放权,若他坚决不从,则会被扣上一个不忠的帽子。为了保住权力,鳌拜只好先下手为强,他随便网罗了一些罪名,便直接将苏克萨哈及其族人尽数诛灭。
就这样,康熙与鳌拜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大,虽说鳌拜是三朝元老,更是顺治临终时任命的辅政大臣,但是他的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皇权了,只要有他在,就没有康熙亲政的一天。1669年5月,康熙动手了,他把鳌拜召进皇宫,埋伏在一旁的布库少年合力将其制服,把他投进了大狱。事实上,康熙本来想将鳌拜革职处斩,可是当他看见鳌拜身上的伤痕之后却免除了他的死罪,只是将其幽禁起来。不久之后,鳌拜在禁所死去,而他的头上也被扣上了污名。
康熙到了晚年,回忆起往事的点点滴滴,对于当初擒拿鳌拜一事,也产生了些许动摇。《清稗类钞》中记载:“鳌拜当国,势甚张,以帝幼,肆行无忌。”其实,鳌拜只是一名权臣罢了,他只是不想放弃来之不易的权力,他发自内心地拥护康熙,否则,他当初完全可以投靠多尔衮,这样一来就没顺治什么事了,皇帝之位更轮不到康熙来坐。康熙之所以会迅速扳倒鳌拜,也只是急于亲政,论对皇室的忠心程度,鳌拜绝对是头一档的,所以他才有了为其平反的心思。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雍正和乾隆不仅追授鳌拜爵位,还为其洗刷了罪名,让后人对其有一个公正的评价,康熙擒拿鳌拜的行为,只是年轻气盛罢了。

扩展阅读:太监为什么不只切睾丸 ... 十四弟为何不帮雍正 ... 康熙临幸苏麻喇姑 ... 九子夺嫡最惨的是谁 ... 康熙一生最惨的败笔 ... 康熙最爱的三位女人 ... 当康熙爱上自己女儿 ... 雍正杀了康熙几个儿子 ... 雍正为啥临死才处死八爷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