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由来 诗经的由来是怎样的?

\u8bd7\u7ecf\u7684\u8d77\u6e90

\u300a\u8bd7\u7ecf\u300b\uff0c\u662f\u4e2d\u56fd\u53e4\u4ee3\u8bd7\u6b4c\u5f00\u7aef\uff0c\u6700\u65e9\u7684\u4e00\u90e8\u8bd7\u6b4c\u603b\u96c6\uff0c\u6536\u96c6\u4e86\u897f\u5468\u521d\u5e74\u81f3\u6625\u79cb\u4e2d\u53f6\uff08\u524d11\u4e16\u7eaa\u81f3\u524d6\u4e16\u7eaa\uff09\u7684\u8bd7\u6b4c\uff0c\u5171311\u7bc7\uff0c\u5176\u4e2d6\u7bc7\u4e3a\u7b19\u8bd7\uff0c\u5373\u53ea\u6709\u6807\u9898\uff0c\u6ca1\u6709\u5185\u5bb9\uff0c\u79f0\u4e3a\u7b19\u8bd7\u516d\u7bc7\uff08\u300a\u5357\u9654\u300b\u300a\u767d\u534e\u300b\u300a\u534e\u9ecd\u300b\u300a\u7531\u5e9a\u300b\u300a\u5d07\u4e18\u300b\u300a\u7531\u4eea\u300b\uff09\uff0c\u53cd\u6620\u4e86\u5468\u521d\u81f3\u5468\u665a\u671f\u7ea6\u4e94\u767e\u5e74\u95f4\u7684\u793e\u4f1a\u9762\u8c8c\u3002
\u8bd7\u7ecf\u5728\u897f\u6c49\u65f6\u88ab\u5c0a\u4e3a\u5112\u5bb6\u7ecf\u5178\uff0c\u59cb\u79f0\u300a\u8bd7\u7ecf\u300b\uff0c\u5e76\u6cbf\u7528\u81f3\u4eca\u3002\u8bd7\u7ecf\u5728\u5185\u5bb9\u4e0a\u5206\u4e3a\u300a\u98ce\u300b\u3001\u300a\u96c5\u300b\u3001\u300a\u9882\u300b\u4e09\u4e2a\u90e8\u5206\u3002\u300a\u98ce\u300b\u662f\u5468\u4ee3\u5404\u5730\u7684\u6b4c\u8c23\uff1b
\u300a\u96c5\u300b\u662f\u5468\u4eba\u7684\u6b63\u58f0\u96c5\u4e50\uff0c\u53c8\u5206\u300a\u5c0f\u96c5\u300b\u548c\u300a\u5927\u96c5\u300b\uff1b\u300a\u9882\u300b\u662f\u5468\u738b\u5ead\u548c\u8d35\u65cf\u5b97\u5e99\u796d\u7940\u7684\u4e50\u6b4c\uff0c\u53c8\u5206\u4e3a\u300a\u5468\u9882\u300b\u3001\u300a\u9c81\u9882\u300b\u548c\u300a\u5546\u9882\u300b\u3002
\u5177\u4f53\u7684\u8303\u6587\u6a21\u677f
\u94fe\u63a5\uff1ahttps://pan.baidu.com/s/1kZdDRuLZOrwmEo-r-K5rtw
\u63d0\u53d6\u7801: cjys

\u8bd7\u7ecf\uff0c\u5168\u658739000\u4f59\u5b57\uff0c\u539f\u79f0\u300a\u8bd7\u300b\uff0c\u662f\u6211\u56fd\u6700\u65e9\u7684\u4e00\u90e8\u8bd7\u6b4c\u603b\u96c6\uff0c\u5206\u201c\u98ce\u201d\u201c\u96c5\u201d\u201c\u9882\u201d\u4e09\u7c7b\uff0c\u5176\u4e2d\u6709\u5e99\u5802\u4e4b\u8bd7\uff0c\u537f\u5927\u592b\u4e4b\u8bd7\uff0c\u4e5f\u6709\u6c11\u6b4c\uff0c\u65f6\u4ee3\u4ece\u897f\u5468\u5230\u6625\u79cb\u4e2d\u53f6\u3002\u6625\u79cb\u6218\u56fd\u65f6\uff0c\u8bf8\u5b50\u5404\u5bb6\u90fd\u66fe\u4e60\u300a\u8bd7\u300b\u7528\u300a\u8bd7\u300b\uff0c\u4f46\u5404\u5bb6\u76f8\u6bd4\uff0c\u4ee5\u5112\u5bb6\u5bf9\u300a\u8bd7\u300b\u7684\u6574\u7406\u6c34\u5e73\u6700\u9ad8\uff0c\u4f20\u6388\u6700\u6210\u7cfb\u7edf\uff0c\u300a\u8bd7\u300b\u6e10\u6e10\u6210\u4e3a\u5112\u5bb6\u4e13\u95e8\u7684\u7ecf\u5178\u3002\u300a\u8bd7\u7ecf\u300b\u5728\u6c49\u4ee3\u6709\u9f50\u3001\u9c81\u3001\u97e9\u3001\u6bdb\u56db\u5bb6\u4f20\u6388\uff0c\u524d\u4e09\u5bb6\u5c5e\u4e8e\u4eca\u6587\u8bd7\u5b66\uff0c\u7acb\u4e8e\u5b66\u5b98\uff0c\u4f46\u81f3\u9b4f\u664b\u4ee5\u540e\u9010\u6e10\u8870\u4ea1\u3002\u6bdb\u4ea8\u3001\u6bdb\u82cc\u6240\u4f20\u7684\u6bdb\u300a\u8bd7\u300b\u5c5e\u4e8e\u53e4\u6587\u8bd7\u5b66\uff0c\u6d41\u4f20\u81f3\u4eca\uff0c\u5171310\u7bc7\uff0c\u5176\u4e2d\u516d\u7bc7\u4ec5\u5b58\u7bc7\u540d\u800c\u65e0\u8bd7\u6587\u3002\u5386\u4ee3\u300a\u8bd7\u7ecf\u300b\u5b66\u7814\u7a76\u7684\u6210\u5c31\uff0c\u9664\u300a\u5341\u4e09\u7ecf\u6ce8\u758f\u300b\u4e2d\u7684\u6bdb\u4f20\u3001\u90d1\u7b3a\u3001\u5b54\u9896\u8fbe\u6b63\u4e49\u5916\uff0c\u5357\u5b8b\u6731\u71b9\u7684\u300a\u8bd7\u96c6\u4f20\u300b\uff0c\u6e05\u4ee3\u9648\u5942\u7684\u300a\u6bdb\u8bd7\u4f20\u758f\u300b\u3001\u9a6c\u745e\u8fb0\u7684\u300a\u6bdb\u8bd7\u4f20\u7b3a\u901a\u91ca\u300b\u3001\u59da\u9645\u6052\u7684\u300a\u8bd7\u7ecf\u901a\u8bba\u300b\u3001\u738b\u5148\u8c26\u7684\u300a\u4e09\u5bb6\u4e49\u758f\u96c6\u300b\u7b49\uff0c\u6210\u5c31\u4e5f\u8f83\u7a81\u51fa\u300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六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还有六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600年间的诗歌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编集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三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诗经》305 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②孔子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此时孔子年仅 8 岁 。 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 ,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③献诗说。 在周代的时候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刺,是有史籍考正的。当时因为天子为了“听政”和“考其俗尚之美恶”,而命诸侯百官献诗。
  《国语·周语》:“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曚诵。”这主要是为了反映民情,考察政治得失,最终用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这也正是《汉书·文艺志》里说:“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还有朱熹在《诗集传》也说过:“诗”是“诸侯采之贡于天子”。而且在《汉书·食货志》、《礼记·王制》、《晋语六》也有类似的记载。
  体例分类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 分为风 、 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③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 ; 《 国风 》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思想内容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 》、《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周礼·春官·大师》云:“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六诗在《毛诗序》中又作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例如《豳风·七月》、《卫风·氓》都是赋体:前者铺叙了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表现了阶级的对立和奴隶们的悲愤之情;后者倒叙了弃妇与氓由恋爱到结婚直至被氓遗弃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弃妇的哀怨和决绝。又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比体:前者把剥削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后者把淫乱无耻的卫宣公比作大癞蛤蟆;二者都寄寓了极大的讽刺之意。另如《周南·关雎 》、《魏风·伐檀》都是兴体:前者以贞鸟雎鸠的“关关”叫声起兴,联想起人的男女之情;后者以奴隶们的“坎坎”伐木声起兴,联想到奴隶主阶级的不劳而获。在《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有“赋而比也”,有“比而兴也”,还有“兴而比也”。如《卫风·氓》是赋体,但诗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显然是“兴而比也”。另如《卫风·硕人》,用铺陈的手法描写庄姜美貌,但其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传神地表现出庄姜的天生丽质 , 这显然又是“ 赋而比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 ,《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诗经》。从18世纪开始,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以看出学习《诗经》对于上层人士以及准备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按照孔子的意见(理应也是当时社会上层一般人的意见),“《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就孔子所论来推测当时人对《诗经》的看法,他们所定的“无邪”的范围还是相当宽广的。许多斥责统治黑暗、表现男女爱情的诗歌,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仍可认为是“无邪”即正当的感情流露。第二,尽管如此,《诗经》毕竟不是一部单纯的诗集,它既是周王朝的一项文化积累,又是贵族日常诵习的对象。所以,虽然其中收录了不少民间歌谣,但恐怕不可能包含正面地、直接地与社会公认的政治与道德原则相冲突的内容。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但到了东汉以后,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编辑本段]《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它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
  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国风·鄘风 国风·卫风 国风·王风 国风·郑风
  国风·魏风 国风·唐风 国风·齐风 国风·秦风 国风·陈风 国风·桧风 国风·曹风 国风·豳风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厘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 璇楃粡鐨鏉ユ簮
    绛旓細銆婅瘲缁忋嬫潵婧愪簬鈥滃洓濮嬪叚涔夆锛屸滃洓濮嬧濇寚銆婇銆嬨併婂ぇ闆呫嬨併婂皬闆呫嬨併婇銆嬬殑鍥涚瘒鍒楅浣嶇殑璇椼傗滃叚涔夆濆垯鎸団滈銆侀泤銆侀锛岃祴銆佹瘮銆佸叴鈥濄傘婅瘲缁忋嬶紝鏄腑鍥藉彜浠h瘲姝岀殑寮绔紝鏈鏃╃殑涓閮ㄨ瘲姝屾婚泦锛屾敹闆嗕簡瑗垮懆鍒濆勾鑷虫槬绉嬩腑鍙讹紙鍓11涓栫邯鑷冲墠6涓栫邯锛夌殑璇楁瓕锛屽叡311绡囷紝鍏朵腑6绡囦负绗欒瘲锛屽嵆鍙湁鏍囬锛...
  • 鍏充簬璇楃粡鏉ユ簮鐨勪笁绉嶈娉曟槸鎸囧摢涓夌?
    绛旓細銆婅瘲缁忋嬫潵婧愮殑涓夌璇存硶锛1銆侀噰璇楄锛涢噰璇楀氨鏄彜浠h礋璐f帉绠¢煶涔愮殑鏈烘瀯濂夊懡鍘绘皯闂存敹闆嗘皯姝岋紝鍚庣紪瀹氭垚鍐岋紝鍏朵腑銆婂浗椋庛嬪ぇ閮ㄥ垎鏄繖鏍锋潵鐨銆2銆佺尞璇楄锛涚尞璇楄鏄悇鍦扮殑灏忚渚尞璇楁瓕棰傚ぉ瀛愮殑鍔熷痉锛屽啓璇楄繘鐚簬澶╁瓙銆3銆佸垹璇楄銆傚垹璇楄鏄瓟瀛愬悗瀵广婅瘲缁忋嬭繘琛屼慨璁㈢粓鎴愮幇鍦ㄧ殑銆婅瘲缁忋嬨
  • 璇楃粡鐨鏉ユ簮鏈夊摢涓夌璇存硶
    绛旓細璇楃粡鐨勬潵婧愭湁閲囪瘲璇淬佺尞璇楄銆佸垹璇楄涓夌璇存硶銆1銆侀噰璇楄锛氳繖鏄彜浠g殑涓绉嶈鐐癸紝璁や负鍛ㄤ唬璁炬湁璐熻矗鎺岀闊充箰鐨勬満鏋勶紝杩欎簺鏈烘瀯濂夊懡鍘绘皯闂存敹闆嗘皯姝岋紝骞跺皢鍏剁紪瀹氭垚鍐岋紝鍏朵腑銆婂浗椋庛嬩腑鐨勫ぇ閮ㄥ垎璇楁瓕灏辨槸閫氳繃杩欑鏂瑰紡寰楁潵鐨勶紝姹変唬浜鸿繘涓姝ラ槓閲婏紝璁や负閲囪瘲鐨勭洰鐨勬槸涓轰簡浜嗚В姘戞儏锛屼互渚跨粺娌昏呮洿濂藉湴娌荤悊鍥藉銆2銆佺尞璇...
  • 璇楃粡鐨鏉ユ簮鏄粈涔
    绛旓細瀹冩敹闆嗕簡浠庤タ鍛ㄥ垵鏈熻嚦鏄ョ涓彾澶х害500骞撮棿鐨勮瘲姝305绡囥傚厛绉︾О涓恒婅瘲銆嬶紝鎴栧彇鍏舵暣鏁扮О銆婅瘲涓夌櫨銆嬨瑗挎眽鏃惰灏婁负鍎掑缁忓吀锛屽绉般婅瘲缁忋锛屽苟娌跨敤鑷充粖銆 鍏充簬銆婅瘲缁忋嬬殑缂栭泦锛屾眽浠f湁涓ょ璇存硶锛氣憼琛屼汉閲囪瘲璇淬傘婃眽涔β疯壓鏂囧織銆嬭浇锛氣滃彜鏈夐噰璇椾箣瀹橈紝鐜嬭呮墍浠ヨ椋庝織锛岀煡寰楀け锛岃嚜鑰冩涔 銆傗濄婅瘲缁忋30...
  • 璇楃粡鐨勭敱鏉
    绛旓細涔嬫墍浠ユ敼绉般婅瘲缁忋嬶紝鏄敱浜庢眽姝﹀笣浠ャ婅瘲銆嬨婁功銆嬨婄ぜ銆嬨婃槗銆嬨婃槬绉嬨嬩负浜旂粡鐨勭紭鏁銆備骇鐢熷勾浠 銆婅瘲缁忋嬫槸涓浗绗竴閮ㄨ瘲姝屾婚泦锛屾渶鏃╃殑璁板綍涓鸿タ鍛ㄥ垵骞达紝鏈杩熶骇鐢熺殑浣滃搧宸插湪鏄ョ鏃舵湡锛屾暣閮ㄨ瘲缁忕殑鏃朵唬锛屼笂涓嬭法搴︾害浜斿叚鐧惧勾銆備骇鐢熺殑鍦板煙锛屼互榛勬渤娴佸煙涓轰腑蹇冿紝鍗楀埌闀挎睙鍖楀哺锛屽垎甯冨湪闄曡タ銆佺敇鑲冦佸北瑗裤佸北涓...
  • 銆璇楃粡銆嬫潵婧愪簬鍝?
    绛旓細鍥炵瓟锛氫笅闈㈣繖娈垫枃瀛楀彲浠ュ府鍔╀綘浜嗚В璇楃粡鐨缂栧畾銆傛垜涓汉璁や负杩欑瘒鏂囩珷鍙欒堪寰楁潯鐞嗘竻鏅版槑鏈,浣嗘槸鏈鍚庣殑缁撹涓嶄竴瀹氭槸鏈鍑嗙‘鐨,鑰屼笖鐜板湪鏂囧鐣屽杩欎竴鐪嬫硶涔熷苟鏈揪鎴愬叡璇,鎴戜釜浜鸿繕鏄惧悜浜庨噰璇楄,浣嗗叿浣撳皢鍏剁粺涓鐨勫叿浣撴煇涓涓叧閿汉鐗,鎴戠湅杩樻槸鏃犱粠鑰冭瘉鐨勩 鎴戝浗鏈鏃╃殑璇楁瓕鎬婚泦銆婅瘲缁忋,鍦ㄦ眽姝﹀笣鐙皧鍎掓湳鍚庡崌鏍间负鍥...
  • 銆璇楃粡銆嬬紪闆嗙殑涓昏鏉ユ簮?
    绛旓細銆璇楃粡銆嬫槸鎴戝浗鍙や唬鏈鏃╃殑璇楁瓕鎬婚泦,杩欓儴璇楁瓕鎬婚泦鍏辨敹鍏ヤ簡瑗垮懆鍒濆勾鍒版槬绉嬩腑鍙(鍗冲叕鍏冨墠11涓栫邯鍒板叕鍏冨墠6涓栫邯)澶х害浜旂櫨骞寸殑璇楁瓕涓夌櫨闆朵簲绡囥傛澶栥婂皬闆呫嬩腑鍙︽湁鈥滅瑱璇椻濆叚绡,浠呮湁绡囧悕,鏈鍦ㄥ唴銆 銆婅瘲缁忋嬩笉浠呭湪涓浗鏂囧鍙蹭笂,鑰屼笖鍦ㄤ腑鍥芥斂娌绘濇兂鍙蹭笂閮芥湁閲嶈鍦颁綅銆傘婅瘲缁忋嬩腑鐨勮瘲,鍦ㄦ槬绉嬫椂鏈熷氨琚箍娉涘簲鐢ㄤ簬鏀挎不...
  • 璇楃粡鏉ユ簮鐨勪笁绉嶈娉曟槸鎸囧摢涓夌
    绛旓細鍏充簬銆璇楃粡銆嬫潵婧愮殑涓夌璇存硶锛1銆佺尞璇楋細鍛ㄤ唬鍏嵖鍒楀+鐚瘲銆侀檲璇楋紝浠ラ缇庢垨璁借皬锛岀尞璇楃殑瀵硅薄鏄懆澶╁瓙锛屸滃ぉ瀛愬惉鏀匡紝浣垮叕鍗胯嚦浜庡垪澹尞璇椻濓紙銆婂浗璇峰懆璇嬶級銆傞缇庣被锛屻婂懆棰偮锋槉澶╂湁鎴愬懡銆嬶細鎴愮帇涓嶆暍搴凤紝澶欏鍩哄懡瀹ュ瘑锛佷簬缂夌啓锛佸崟鍘ュ績銆傦紙鍛ㄦ垚鐜嬩笉鏁㈠畨閫革紝鏃ュ璋嬪垝鍑烘斂鏁欎互瀹夋皯銆傚晩锛屽ソ鍏夋槑锛屽敖浜...
  • 鍙や唬鍏充簬璇楃粡浣滃搧鐨勬潵婧愪富瑕佹湁?
    绛旓細鍏充簬銆璇楃粡銆嬬殑鏉ユ簮鏈変笁绉嶈娉曪細閲囪瘲璇达紝鐚瘲璇达紝鍒犺瘲璇淬傞噰璇楀氨鏄彜浠h礋璐f帉绠¢煶涔愮殑鏈烘瀯濂夊懡鍘绘皯闂存敹闆嗘皯姝岋紝鍚庣紪瀹氭垚鍐岋紝鍏朵腑銆婂浗椋庛嬪ぇ閮ㄥ垎鏄繖鏍锋潵鐨勶紝鐚瘲璇存槸鍚勫湴鐨勫皬璇镐警鐚瘲姝岄澶╁瓙鐨勫姛寰凤紝鍒犺瘲鏄瓟瀛愬悗瀵广婅瘲缁忋嬭繘琛屼慨璁㈢粓鎴愮幇鍦ㄧ殑銆婅瘲缁忋嬨傛洿璇︾粏鐨勪綘鍙互鐪嬨婁腑鍥藉彜浠f枃瀛﹀彶銆嬬涓鍐 ...
  • 缁忓吀甯歌皥璇楃粡鐨勭敱鏉
    绛旓細鍥犱负鍚庢潵浼犱笘鐨勭増鏈腑鍏辫杞芥湁涓夌櫨涓鍗佷竴棣栵紝涓轰簡鍙欒堪鏂逛究锛屽氨绉颁綔鈥滆瘲涓夌櫨鈥濄備箣鎵浠ユ敼绉般婅瘲缁忋嬶紝鏄敱浜庢眽姝﹀笣浠ャ婅瘲銆嬨婁功銆嬨婄ぜ銆嬨婃槗銆嬨婃槬绉嬨嬩负浜旂粡鐨勭紭鏁銆備紶鎵垮巻鍙诧細鎹鏄ョ鏃舵湡娴佷紶涓嬫潵鐨勮瘲锛屾湁涓夊崈棣栦箣澶氾紝鍚庢潵鍙墿涓嬩笁鐧句竴鍗佷竴棣栵紙鍏朵腑鏈夊叚棣栫瑱璇楋細鍗楅檾銆佺櫧鍗庛佸崕榛嶃佺敱搴氥佸磭涓樸...
  • 扩展阅读:文雅古风名字 ... 楚辞公认最好男孩名字 ... 简约干净名字 ... 书香气质女孩名字 ... 冷门却很高级的取名女孩 ... 千古绝句取名字 ... 好听稀少独特的名字 ... 诗经里的女孩灵动名字 ... 藏在诗经楚辞里的唯美名字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