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用毛泽东诗词作对联 对联文学诗词

\u5bf9\u8054 \u8bd7\u6b4c \u6587\u5b66

\u8bf4\u771f\u7684,\u4e0d\u597d\u5bf9...
\u4ed6\u4eec\u5bf9\u7684\u90fd\u4e0d\u5bf9,
\u8fd9\u4e2a\u7406\u5305\u542b\u4e86\u4e00\u4e2a\u4f20\u8bf4 ..
\u5e76\u4e14\u4ee5\u4e09\u4e2a\u5b57\u4f5c\u4e3a\u7701\u540d\u7684\u6ca1\u6709\u4e86\u5427\u9664\u4e86\u9ed1\u9f99\u6c5f
\u800c\u6c42\u9ed1\u9f99\u767e\u9f99\u7684\u6545\u4e8b\u4ed6\u4eec\u4e0d\u4e86\u89e3.
\u66f4\u522b\u8bf4\u5bf9\u51fa\u6765\u597d\u53e5\u5b50\u4e86.
\u5373\u4f7f\u5bf9\u4ed7\u5de5\u6574,\u4e5f\u6839\u672c\u6ca1\u6709\u610f\u4e49 ...
\u4f20\u8bf4\u592a\u5c11\u4e86...\u5e0c\u671b\u91c7\u7eb3.
\u5bf9\u5bf9\u8054\u4e0d\u8981\u968f\u4fbf,\u8fd9\u662f\u4e2d\u534e\u56fd\u7cb9...


\u5f53\u65f6\uff0c\u9ed1\u767d\u4e24\u9f99\u5728\u9ed1\u9f99\u6c5f\u6fc0\u70c8\u6597\u4e89\u8d77\u6765\uff0c\u95f9\u7684\u6c5f\u6c34\u7ffb\u8d77\u5de8\u6d6a\uff0c\u6405\u7684\u56db\u90bb\u4e0b\u5c97\u5931\u53bb\u7a33\u5b9a\u751f\u6d3b\uff0c\u9ed1\u9f99\u4e5f\u6ee1\u8eab\u4f24\u75d5\uff0c\u6c5f\u6c34\u67d3\u4e0a\u7ea2\u8272\u3002\u5979\u7684\u8bb8\u591a\u6218\u53cb\u4e5f\u56e0\u6b64\u727a\u7272\u3002\u7ecf\u8fc7\u5341\u5929\u5341\u591c\u594b\u6218\uff0c\u4e5f\u6ca1\u6709\u7ed3\u679c\u3002\u8fd9\u65f6\uff0c\u7fa4\u4f17\u8d77\u6765\u4e86\uff0c\u62ff\u7740\u9992\u5934\u548c\u94c1\u5757\uff0c\u98ce\u6d8c\u800c\u81f3\u3002\u56f4\u6ee1\u4e86\u9ed1\u9f99\u6c5f\u4e24\u5cb8\u3002\u5f53\u65f6\uff0c\u8001\u4e00\u60b2\u9769\u547d\u5bb6\u8bf4\uff0c\u770b\u5230\u9ed1\u9f99\u8eab\u5f71\u65f6\uff0c\u5f80\u91cc\u6254\u9992\u5934\uff0c\u9ed1\u9f99\u5403\u4e2a\u9971\uff0c\u770b\u5230\u767d\u9f99\u8eab\u5f71\u65f6\u5f80\u91cc\u6254\u94c1\u5757\uff0c\u767d\u9f99\u54af\u65ad\u4e86\u7259\u3002

\u8fd9\u6837\u7ecf\u8fc7\u53c8\u4e00\u4e2a\u5341\u5929\u5341\u591c\uff0c\u60f3\u9760\u5265\u524a\u5360\u9886\u9ed1\u9f99\u6c5f\u7684\u767d\u9f99\uff0c\u7ec8\u4e8e\u5927\u8d25\u800c\u5f52\uff0c\u52b3\u52a8\u7fa4\u4f17\u6b22\u547c\u96c0\u8dc3\uff0c\u4e3a\u9ed1\u9f99\u795d\u8d3a\uff0c\u4ece\u6b64\u628a\u8fd9\u6761\u6c5f\u8d77\u540d\u4e3a\u9ed1\u9f99\u6c5f\u3002

\u60df\u5176\u5584 \u6843\u6797\u679d\u5206\u53f6\u76db
\u4ea6\u7531\u5fb7 \u9526\u6c34\u6e90\u8fdc\u6d41\u957f
\u2014\u2014\u2014\u2014\u2014\u2014\u2014\u2014\u2014\u2014
\u6843\u6797\u53f6\u8302\u60df\u5176\u5584
\u9526\u6c34\u6d41\u957f\u4ea6\u7531\u5fb7

19xx年3月21日的《光明日报》4版,刊出了郭沫若的《毛主席诗词集句对联》。这些集联长长短短,排版出来错落有致,加上精细边框,显出一种别样的美感。郭沫若集毛泽东诗词对联,并非突然兴趣所致,而是有一个逐渐的过程。1961年12月,郭沫若到端州七星岩湖畔的桂花轩参观,轩门外,就有集毛泽东词句的一副楹联:

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
上联用的是毛泽东在1934年夏天写的《清平乐·会昌》词中的句子;下联集自1936年写的著名词作《沁园春·雪》。这两首词虽写作时间、词牌均不相同,可将内中的句子集成对联后,却十分贴切。郭沫若见到此联后,大为感叹。由此引发,他立即写出一首七律《题桂花轩》,在诗中将这副联含了进去:
我自双源洞里回,桂花香处一轩开。果然风景这边好,如此江山何处来?水剪西湖千匹锦,山移阳朔几尊 。岁阳时节如初夏,紫贝天葵酌满杯。1963年6月,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北的一处名为玉泉的地方,重修了一座得月楼。楼建成之后,当地管理部门写信给郭沫若,希望他能够为此地撰写对联。在这封信中,他们还将自己集的一副毛泽东诗词句联附上,希望郭沫若能为之书写:
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巧的是,这副联的后半部分,就是1961年时郭沫若在端州见到的那副联,只是这里又在前面加上了两句。郭沫若当即将对联书就,并在这副联上作了如下说明:“玉水龙潭得月楼落成,地方领导同志集毛主席词语四句为联,嘱为书出。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书就,寄自北京,心向往之,何日得能一游耶?郭沫若书。”
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毛主席诗词》。这次成集,与先前出版相比,有十首诗词为首次刊布。这当然也触发了郭沫若的灵感。他便陆续着手,边读边集,形成了这二十六副别开生面的集联。这批集联,形式和内容都颇为多样。从形式看去,有诗句对诗句,有词句对词句;亦有诗句对词句;有单句对,也有复句对……不一而足。如:
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
这是一副集词句联。上联集自毛泽东1961年12月所填《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下联集自毛泽东早年所填《菩萨蛮·黄鹤楼》最末一句。郭沫若随之又在此基础上,再集一副联:
江山如此多娇,飞雪迎春到;风景这边独好,心潮逐浪高。这上下联的前半,正是郭沫若在1961年在端州七星岩时所见的集句联。这里郭沫若将它们进行了调整,将上联作了下联的首句,下联提上作了首句。总体上说,这副集联,形式完美,意境浑成,堪称绝佳。当然,最初集出此联者,亦必定是深通诗词、对联的渊博高手。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鱼翔浅底,鹰击长空。此联上联集了一首词的连续两句,又以别一首词的两句对之,既流畅,又造成时空重组,意境为之一新之感。上联集自《沁园春·雪》,下联集自毛泽东早年的《沁园春·长沙》。为了照顾平仄,下联两句将原词位置作了前后调整。集自同一首词,也是连续两句对应的,还有这样一副: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一副联,全集自《沁园春·雪》。此集联,内容恰成古今对照之势,是对联中常见的对比之法。难得的还有上下句的首字,也对得十分恰切。因为这种句式颇不容易寻到这么碰巧的对应字眼。词与词句间集成的,还有这么一副:
千秋功罪谁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万里长江横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此联上句,集自《念奴娇·昆仑》一词,是融会了两句的意思而成:“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后两句,集自《沁园春·雪》的连续句子。下联前句,集自《水调歌头·游泳》,后两句同样出自《沁园春·雪》。这副集联,句子虽长,但气象宽阔,意味深长。以诗句形成对联的,郭沫若也集了不少。例如:
梅花欢喜漫天雪;玉宇澄清万里埃。
联的上句,集自《七律·冬云》,下句集自《七律·和郭沫若同志》。这副联,上下意境颇为切合,联合一起,形成一完整意象,是很好的集联。诸如此类的诗句集联还有:
独有英雄驱虎豹,敢教日月换新天。
上联集自《七律·冬云》,下联集自《七律·到韶山》。这副联的组合,内容还是十分切合的。内容形式较好的集诗句联还有这么几副:
中华儿女多奇志;人间正道是沧桑。三十一年还旧国;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卷起农奴戟;曙光初照演兵场。第一联首句集自《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下句集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第二联首句集自《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下句亦集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副联上下内容反差较大,似不十分洽谐。第三联上句集自《七律·到韶山》,下句集自《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内容落差较大,因而显得意境不特别完满。说起来,还有一部分诗词句并举的集联,有很不错的内容和意境。如:
喜看稻菽千重浪;寥廓江天万里霜。
上句集自《七律·到韶山》,下句却集自词《采桑子·重阳》。诗与词,在节奏上不尽相同,相互联结,常常会产生一种别样的韵味。这样的组合,我们还可以寻出一些:
长空雁叫霜晨月;万水千山只等闲。
此联上句集自词作《忆秦娥·娄山关》,下句却集自诗《七律·长征》。这副联,虽上下情境大小有差异,可意思却可以连贯。上句为部分,下句成整体,还是显得较为完满的。
冷眼向洋看世界;西风落叶下长安。
上联集自《七律·登庐山》,下句却集自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应该说,这两句合组,原作者毛泽东的本意还是得以体现的。从中表达了一种对西方世界的态度。从这一点看去,集联者还是很费了一番匠心的。
长空雁叫霜晨月;大渡桥横铁索寒。
此上联集自词作《忆秦娥·娄山关》,下联集自诗《七律·长征》。这两首诗词,写于同一年,情境颇有相似之处,因而从内容看还是较为切合的。
换了人间,百万工农齐踊跃;太平世界,六亿神州尽舜尧。这副联的四句,分别集自不同的四首诗词。上联前半,集自《浪淘沙·北戴河》:“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后半集自《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下联前半集自《念奴娇·昆仑》:“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后半从诗《七律·送瘟神》里集出。这副联里的句子,虽得自几个不同时代,可经过集联者巧妙构思,将当时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展示了出来,十分生动而熨帖。
北国风光,原驰蜡象;乌蒙磅礴,路隘林深。此上联集自《沁园春·雪》中先后两句,下联上半集自《七律·长征》“乌蒙磅礴走泥丸”,下半集自《如梦令·元旦》中“路隘林深苔滑”一句。此联大多用景物构成,由于时空跨越大,景致各显风貌,集在一起造成起伏跌宕之效应,境界颇为奇崛,给人以不平凡的感受。
由以上举例里,我们可以看出,郭沫若在集这批毛泽东诗词对联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总体说来,都达到了相当水准。其中如“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梅花欢喜漫天雪,玉宇澄清万里埃。”“万马战犹酣,不周山下红旗乱;行军情更迫,黄洋界上炮声隆。”“长空雁叫霜晨月,大渡桥横铁索寒。”都集的意象浑成,成一新境界。可以说拓展了原诗词句的内涵,赋予了它们新的意味。这样的集诗词句联,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因而,产生广泛影响也是很自然的。
以诗词成句集联,本是文人的一种别样雅好,但是,这也足以显示集联者的知识面,旧诗词功底,以及丰富的联想能力等等。从以上郭沫若的集句联中,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这一点。其中的许多副联,甚至可以见出郭沫若的急智巧思。另外,从这些集出的对联里,我们也很容易感受到郭沫若对毛泽东诗词的熟稔和喜爱程度。这些集句联中,许多与原句内涵和境界有很远距离,倘若不是十分熟悉,是很难将它们组合一起,达到形式完美,并形成新的意味和浑成意境的。当然,毛泽东诗词本身,更是郭沫若得以集联成功的基本要素。

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

我自双源洞里回,桂花香处一轩开。果然风景这边好,如此江山何处来?水剪西湖千匹锦,山移阳朔几尊。岁阳时节如初夏,紫贝天葵酌满杯。
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

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

江山如此多娇,飞雪迎春到;风景这边独好,心潮逐浪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鱼翔浅底,鹰击长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千秋功罪谁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万里长江横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梅花欢喜漫天雪;玉宇澄清万里埃。

独有英雄驱虎豹,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华儿女多奇志;人间正道是沧桑。三十一年还旧国;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卷起农奴戟;曙光初照演兵场。

喜看稻菽千重浪;寥廓江天万里霜。

长空雁叫霜晨月;万水千山只等闲。

冷眼向洋看世界;西风落叶下长安。

长空雁叫霜晨月;大渡桥横铁索寒。

换了人间,百万工农齐踊跃;太平世界,六亿神州尽舜尧。

北国风光,原驰蜡象;乌蒙磅礴,路隘林深。

由以上举例里,我们可以看出,郭沫若在集这批毛泽东诗词对联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总体说来,都达到了相当水准。

其中如“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梅花欢喜漫天雪,玉宇澄清万里埃。”“万马战犹酣,不周山下红旗乱;行军情更迫,黄洋界上炮声隆。”“长空雁叫霜晨月,大渡桥横铁索寒。”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