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说明了什么

很多中学语文教辅资料都认为八年级(下)《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不知马”。
  是这样吗?我觉得有待探讨、商榷。因为韩愈这篇《马说》,是假托“马”,向人们表达千里马被埋没,是因为人们的“无知”,尤其是主人及其奴隶的“无知”。
《马说》第一段总述人们的“无知”。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伯乐不常有”,因为“伯乐不常有”恰好说明人们是无知的。二是“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因为这句话直接表明了“千里马”至死也没有“伯乐”来识别他,只能有湮灭在茫茫人海中悲剧命运。
  第二段具体讲述了“食马者”即“奴隶人”的“无知”。千里马希望自己能有平常马同等的待遇,可是由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不能实现,从而直接导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也即是说“千里马”不能表现出“日行千里”的才能和特有的素质——玉树临风的气质,风流倜傥的仪表,英俊洒脱的风度等。
  第三段点面结合具体讲述了主人的“无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驾驭、饲养、听鸣(物不平则鸣)三个“方面”(即任用他,不用其所长;收留他,不给他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听他鸣叫,却又不懂他鸣叫的用意——得到不公正的待遇)揭示了主人的“无知”。尤其荒唐的是这个“点”,主人对面“千里马”,拿着马鞭却感慨万千地说“天下无马”,更是把主人的“无知”刻画到极至。
  综上所述,“千里马”表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征于色,发于声”似的“鸣”了,“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了,也就是向人们大声疾呼,我有日行千里才能,请给我施展的空间。并不是完全地“才美不外见”,只是遗憾他没有遇到“知音”来“而后喻”。所以,纵观全文,我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伯乐不常有”——没有“有知”的人来赏识他,而不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千里马代代都有,但伯乐不一定有。
埋没的根本原因就是没碰上伯乐或像伯乐一样能相千里马的人。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即“食马者”的无知.
也就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伯乐不常有不是根本原因。
由于食马者的无知,导致了千里马的埋没。这个老师讲课的时候都
会讲的吧!

无知的食马者
,也就意味着没有伯乐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