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优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导入: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2.作者介绍及题解:

  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鲁迅虽然出生在城市绍兴,但从小就同农民和农村保持密切的联系。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庭破落以后,他更了解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

  《社戏》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叙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儿”)与外婆家的农民孩子在看戏前后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鲁迅把这些事写得十分生动有趣,使人读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在鲁迅写作《社戏》的那个年代,一般作家不大愿意去描写农民;有的人即使写了农民,也是瞧不起农民,甚至歪曲农民。鲁迅能写出象《社戏》这样歌颂农民高尚品质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

  3.正音(投影显示)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xùdāo 怠慢:dài 撺掇:cuānduō

  凫(水):fú 潺潺:chán (歌)吹:chuī 蕴藻:wēn zǎo 家眷:juàn

  漂渺:piāomiǎo 纠葛:jiūgé

  4.补充注释(投影显示)

  (1)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相当于“村庄”的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时间所演的戏。

  (2)日里:白天。

  (3)神棚:供神名牌位的凉棚,演社戏时,搭在戏台正对面,意思是请这些神看戏。

  (4)白篷船:船篷没有加油漆的船,旧时绍兴人民一般都使用这种船。

  (5)乌篷船:在白篷上用桐油抹黑,课文中指财主乡绅使用的船。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一)范读课文(播放媒体)

  l.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

  2.用圈点勾画法标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段。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可适当提示: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部分。)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1)看戏前(1—3段)——(2)看戏中(4—30段)——(3)看戏后(3l一49段)

   三、合作探究,平桥“乐”事。

  1.“我”是在什么时令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

  讨论明确:“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这是还未当家的已嫁女儿的一般情况;“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母亲的情况不同于上述的已嫁女儿,“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清明扫墓完毕之后的天数,可能多,也可能少,“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当在春末夏初的时令,所以能够看到“春赛”、社戏,吃到罗汉豆。

  2.平桥村是怎样一个村庄?“我”在平桥村得到了什么样的优待?表明了村民的什么特点?(村中居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小村庄)

  讨论明确:平桥村近海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是一个劳动人民住居的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村民们因为“我”的到来,特地“许可”自己的孩子“减少工作”,“伴我来游戏”,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而且他们不拘礼教,“我们”偶尔吵闹起来,打了辈份很高、应该称之为“太公”的小朋友,也没有人想到这是“犯上”,民风淳朴。

  3.“我”在平桥村有哪些乐事?

  讨论明确:“我们”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钓钩,“伏在河沿上去钓虾”,“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照例”,表明钓得的虾总归“我”吃,已成定例,小朋友们也都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我”看着在清澈的河水中,呆子似的虾“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钓尖送到嘴里去”,被钓上来,自然乐趣甚浓;吃着自己和小朋友一起钓来的虾,更会甜在心里。 “我们”还常一同去放牛。黄牛水牛都“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诗经,“全都嘲笑起来了”。这嘲笑是善意的,实际是鼓励“我”大胆些,勇敢些。“我”怕牛,还因此而被嘲笑,却还跟着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远远地跟着,站着”,是多么愿意和这些小朋友在一起,在这放牛被嘲当中,更表现出彼此的亲密。“我”跟着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种很浓的乐趣。

  4.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多方表现乐趣,铺垫赵庄看戏。乐趣极浓,戏应更有趣吸引读者看下去)

  讨论明确: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二部分开头的“至于我在那里的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作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

  (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作铺垫。)

   四、总结存储,体验拓展。

  1.总结存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却是“我”的“乐土”。那是因为:

  (1)“我”可以免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类难懂的书,可以自由欢乐地生活。

  (2)这里有许多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陪着“我”玩,彼此平等,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

  (3)每天可以钓虾,放牛,生活丰富多彩,并充满了友爱和情趣。

  2.体验拓展: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在体味中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2)预习第二部分,初步体会夏夜航船去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和表现作用。

   第二课时

  一、再述乐事,导入看戏。

  (生活乐事的叙述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看戏部分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二、默读看戏,梳理过程。

  (一)默读第二部分看社戏的全过程。并思考:围绕社戏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据此划分好这部分的层次。

  讨论明确:一层(4—9段):看社戏前的波折;二层(10—13段):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三层(14—21段):在赵庄看社戏;四层(22—30段):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三、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受语文美,在探究中发现语文的思想美,在诵读中体验语文的情感美。)

  1、看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这样写?

  讨论明确:看社戏前确实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担心等,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扫兴。然而,这些“困难”又逐一地被小伙伴们解决了:首先解决了船的问题,接着又摆三条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乱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并且还用写包票的话作了保证,让外祖母放心,实现了“我”去看社戏的愿望。这样叙写既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品德,同时也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岩。

  2、文中为什么说笛声宛转悠扬,使“我”“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呢?

  讨论明确:“自失”是指“我”听得出神,忘了自己。这是因为被美丽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缘故。

  3、“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产生过什么误认?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讨论明确:“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曾产生过两点误认:一是把途中的“松柏林”误认为赵庄,一是误把“渔火”误认为戏台上的灯火。心急才产生了误认,写这两点误认,既构成了情节的曲折,又进一步表现出“我”急欲去到赵庄,看到演戏的心情(板书:误认 心急生误 两误曲折 更现心急)。

  4、“我”在望到戏台时的心情怎样?

  讨论明确:“我”望到“庄外临河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那缥缈月夜空间的戏台,使“我”疑心是“画上见过的仙境”,深被吸引,无限欢喜,更全神贯注地一直望到“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无限欢喜、兴奋之情。

  5、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好看。

  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②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戏不好看?

  文中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描写,也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6、既然戏不好看,大家也就一致赞成回去了。课文中月夜归航这一部分写得也非常精采。但为什么没有写沿途所见的景物呢?

  讨论明确:因为前面第11节已着重写了两岸景物,所以这节略了这部分内容。

  7、夜深了,人乏船慢,兴致将尽,在小说将要结束之际,偷豆一事又把情节推向了高潮。为什么说“偷”?“偷”谁的豆?

  讨论明确:孩子们认为背着大人摘豆吃是不应该的,所以直言不讳地说“偷”。可是他们不是窃取别人的东西来肥私,有趣的是把自己家最好的劳动果实奉献给伙伴享用;“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些话足以表现出这群农家孩子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

  8、由此,我们想—想,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来看戏的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明确:(1)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或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2)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在看戏途中彼此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小伙伴们真正感兴趣的不在社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

   四、品读赏析,景物描写。

  1、去赵庄看戏的途中,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夜行船的美景的?

  讨论归纳:

  嗅觉:(清香、水气)

  视觉:(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听觉:(似乎听到了歌吹)

  想象:(……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2、这样描写看戏途中的情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讨论归纳:作者借助“我”,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段描写,从感觉入手,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写得有声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写连山,以动写静;写笛声,以声传情;写渔火,由远及近。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将社戏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给读者。同时也表现了我急欲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3、明确下列几个问题:

  (1)“朦胧”在句子里作什么词用?

  “朦胧”原来是形容词,现在作动词。(下文中“模糊”也是这种用法。)

  (2)为什么说连山像铁的兽脊似的踊跃向船尾跑去?

  这样写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的快。

  4、至于“深夜归航”的描写又怎样呢?为什么说“航船”像条“大白鱼”呢?

  要求同学与上面的写景比较,讨论明确:

  从赵庄回平桥村途中的描写以仙境再拟社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另外,还写得带有童话色彩,如“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烘托出了孩子们看社戏安全归来的愉快场景。

  (让学生在品读赏析中体会自然之美和语言之美,领会小说景物描写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五、总结存储,归纳特色。

  1、总结存储:这是一段优美清丽的自然环境描写,它写出了农村夜景的清新,写出了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情与景有机的交融在一起。

  2、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特色:

  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情于景,才能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具体地说:

  1、景物描写多侧面。《社戏》在描绘农村自然景物时,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恰如多重奏管弦曲,给人以十分丰富的感觉,景物的立体感由此产生。

  2、景物描写多层次。这里所说的层次,主要指景物的空间位置,《社戏》中能清晰地显示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六、片断仿写,体验拓展。

  1、找出描写山、戏台、航船的比喻句,并加以进一步体会体会。

  2、按照课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仿写一段自己所熟悉的景致。

   第三课时

  一、复述偷豆,交流感受。

  请同学复述偷豆情节,交流感受,导入课文。

  (因为这段很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通过偷豆这一情节,表现了农家少年天真、热情、纯朴和稚气。正是因为偷豆吃的童心和野趣,才使普通的罗汉豆有了无比的美味,才使“我”终身难忘。)

  二、体验角色,把握性格。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篇小说不仅情节吸引人,更塑造出一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以在同学们的角色体验中,在人物动作、语言的分析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例:双喜:聪明能干。阿发:憨厚无私。桂生:机灵勤快。六一公公:宽厚、好客。)

  1、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其他人物有谁?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他具有怎样的品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说主要描写了双喜,其他描写的人物有:桂生、阿发、六一公公。

  双喜:看戏前,当“我”因为看不到戏感到沮丧,人们都叹息地表示同情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提得恰到好处,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当外祖母和母亲还有些不放心时,双喜马上表示“写包票”,同时提出了几条有力的根据,至使“我”能去看社戏。航船出发了,双喜“拔前篙”,第一个出动,像小伙伴中的领头人。这都表现了他的聪明、热情、机灵、能干。看戏时,双喜告诉“我”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这说明他已经来看过戏了,这一次是专意陪“我”的。这表现了双喜对“我”的友爱、热情。那铁头老生没有表演翻筋斗,双喜马上来安慰“我”,“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这表现双喜善解人意,对“我”非常体贴。当大家都不想继续看戏时,双喜说“还是我们走的好罢”,他了解大家的情绪,俨然像一个兄长一样。看戏后,双喜认为多偷阿发家的罗汉豆,阿发的娘若知道了会哭骂的;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老头子会骂的。这又表明了双喜考虑周全。

  (对这个人物,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桂生:因没有给“我”买到豆浆,要给“我”舀一瓢水来喝;这补偿对“我”的歉意,他还想出了偷罗汉豆的主意。

  阿发:建议小伙伴们偷摘自家的豆。他多么纯真无邪,憨厚无私。

  六一公公:只对小伙伴们摘豆“踏坏了不少”表示惋惜,这是劳动人民珍爱劳动成果的本色;他又亲自给“我”送罗汉豆,又表明他的淳朴,好客。

  (这些人物虽着墨不多,但勾画得颇为准确、生动,也要认真领会。)

  三、合作探究,梳理详略。

  1、全文写了哪几个故事情节?详略又是怎样安排的?教师投影七个故事情节,然后请同学们梳理明确:

  A 赵庄看社戏  B 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C 看社戏前的波折  D 看社戏归航偷豆 E 六一公公送豆 F 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G 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1)情节顺序是:G、F、C、B、A、D、E

  (2)详写的是: A、B、C、D

  (3)略写的.是: E、F、G

  2、课文这样有详有略地叙写事件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讨论明确:这样详写略写相配合,既表现出小住农村的诸多乐趣和美好事物,又使文章多姿多彩。

  (总的来看,本篇详写去赵庄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小住平桥村的得到优待,一般乐事,和看戏次日的情形。详写的各个情节,让人读来如同身历其境,亲见其人,深受感染;略写部分也多以简约的笔墨体现出充分的表现力量,钓虾、放牛就表现出农村生活的浓郁童趣,六一公公的简短问话和送豆行动,更表现了乡村老人的淳朴宽厚、热情好客。这种详略结合的灵活运用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学习。)

   四、归纳主旨,体验反思。

  1、归纳主旨:通过阅读,我们不难看出,《社戏》这篇小说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体验反思: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

  讨论归纳:“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对这段生活的回忆也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至此,我们可以说,这篇文章以去看社戏为线索,写出了—系列的人与事,情和景,充分地突出了“平桥村在我是乐土”的主旨,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其实有着美好的情趣,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

  2、拓展延伸:

  (1)做课后练习题第三题。

  (2)写一篇回忆童年趣事的文章,二三百字即可。

  《社戏》教学反思

  这次听课,刚好是我上第二教时。学生已经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看社戏是《社戏》一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最令“我”难忘的。

  那么社戏真的很好看吗?学生从文章中发现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渴望看的是“能连翻84个跟头的铁头老生”,但他偏不翻跟头,“蛇精和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也始终没有出现,最怕看到的“老旦”却令人头疼地唱个没完,此时的“我”真有点失望。但学生从“回望”一词中读出了“我”的留恋,我追问学生,除了抱有“老旦也许已经进去了”的幻想之外,难道没有别的原因了吗?学生联想自己生活的实际,读出了戏前波折的铺垫作用,如此难得的看戏机会,“我”付出了如此多的期盼、焦虑、失望、欣喜,就算戏不好看,“我”也不可能走得头也不回啊!更何况期间还有伙伴们的热情、关怀、体贴、照顾,这所有的真心真情,怎一个“走”字了得?“我”回望的不仅仅是“飘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似的”戏台,更是因想看社戏而产生的种种经历和体验!鲁迅先生的一个“回望”能勾起我们多少似曾相识的回忆啊!

  小伙伴之间的淳朴友情,是作者动情描绘,泼墨最多的,为了满足远道来做客的“我”看社戏的愿望,小伙伴拍胸“打包票”!大的能把船驾得如“大鱼背着孩子在浪花里蹿”,而“我”有小的陪坐在船舱里,多么懂事的淳朴少年!“我”看不到翻跟头的铁头老生,有双喜善解人意的劝解,“我”有些倦了,马上有桂生舀来水喝,特别是可爱的阿发,大家想吃罗汉豆时,他并没有开口就表明自己的大方,而是“往来的摸了一回”才鼓动大家:“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的多呢!”坦白赤祼的真情让人怦然心动!后来双喜的阻止不过是想到阿发的娘,才又偷了六一公公家的。这是一群多么懂事体贴善良真诚的乡下孩子啊!当然,他们也是蛮调皮的,“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一种偷偷做了坏事后不会被人发现的窃喜!不少学生在我讲到此处时都相视莞尔,课后布置他们写的《童年趣事》,证明很多学生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鲁迅先生写出了孩子之间的纯真,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纯朴和厚道,留给我们的是人生经验的通感:我们难忘的,留恋的其实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新连带出来的种种情感历程。

  教这课时,学生的热烈反应让我明白,语文课教学无定法,换一种角度去理解和引导学生阅读,在增强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开拓了我们的教学思路,如果一定要说有一点点成功,那就是尝试的结果。

  这课时,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由于身体原因,我没有把鲁迅写得最精彩的这一部分教精彩。



  • 鍒濅腑璇枃鐨鏁欏鍙嶆
    绛旓細鐐硅瘎锛氳繖浣嶈佸笀鍦ㄥ悗鏉ョ殑鍙嶆涓紝璁よ瘑鍒颁簡銆婅佺帇銆嬩竴鏂囪繕浣撶幇浜嗕綔鑰呭绀句細鐜拌薄鏃犺兘涓哄姏鐨勬儹鎰э紝瀵圭ぞ浼氫笉鍏殑鎵瑰垽銆備篃灏辨槸璇达紝瑕佹姄浣忔枃鐪尖濇劎鎬嶁滆繘琛屾繁搴︽暀瀛︺傚弽鎬濆崄锛氬浐涓庢嫇 妗堜緥鍗侊細涓鑰佸笀鍦ㄦ墽鏁欍婃垜鐨勫彅鍙斾簬鍕掋嬩竴鏂囨椂锛屾嫇灞曢璁捐涓恒婃垜瑙佸埌浜嗗彂璐㈢殑浜庡嫆鍙斿彅銆嬨傜偣璇勶細杩欐牱鐨鏁欏璁捐鍗佸垎鎭板綋锛屾棦...
  • 涓轰綘鐨勮鍫傚畾鍑嗚皟鐨勮鏂鏁欏鍙嶆
    绛旓細浜烘枃鎬у拰鎯呮劅鎬у喅瀹氫簡鎴戜滑璇枃鏁欏笀鍦ㄨ鍫備笂瑕佸姫鍔涜惀閫犲嚭鍔ㄤ汉鐨鏁欏鎯呭涓庢皼鍥淬傝岄夎繘鏁欐潗鐨勮鏂囷紝缁濆ぇ閮ㄥ垎鏄枃璐ㄥ吋缇庛佹儏鏂囧苟鑼傜殑鍚嶇瘒浣充綔锛屾暀甯堝湪璁捐瀵艰鏃讹紝闄や簡鑰冭檻鐭ヨ瘑鐨勪紶鎺堝锛岃繕蹇呴』鎶婃彙鏂囦腑鐨勨滄儏鈥濓紝浠ュ垱璁句竴绉嶆皼鍥达紝浣垮鐢熷叆鎯呫佺Щ鎯呫佸喍鎯呫傛渚嬩笁锛氭暀銆婄ぞ鎴忋鏃舵垜鐢ㄨ繖鏍风殑璇█瀵煎叆璇炬枃锛...
  • 鏁欏鍙嶆鈥栧叧浜庣兢鏂囨暀瀛︾殑鎬濊
    绛旓細澹跺彛鐎戝竷銆嬬瓑銆傚鏋滀互姝や负涓婚锛屼篃鍙互灏嗚繖涓绫荤殑璇炬枃涓茶捣鏉ヨ锛屽瀛愪滑涔熶細鏇村鏄撶悊瑙h鏂囥        浠婂ぉ锛屻婃鑺辨簮璁般嬪拰銆婄ぞ鎴忋閮借瀹屼簡锛屽瀛愪滑鏀惰幏鐨勭溂绁炶繕鍦ㄦ垜闈㈠墠锛岃繖浜涚溂绁炰篃鏄紦鍔辨垜閽荤爺缇ゆ枃鏁欏鐨勫姩鍔涖傝繖鍔ㄥ姏鍍忔槬椋庯紝鍍忔殩闃筹紝鏈熷緟缇ゆ枃闃呰鏁欏鐨勭瀛愬揩蹇暱澶э紒
  • 2021骞村叓骞寸骇璇枃鏁欏宸ヤ綔璁″垝
    绛旓細(1)瀹氭湡鍙傚姞鍚娲诲姩浠ュ強鏁欑爺缁勭殑鍚勯」娲诲姩,鎼滈泦浼樼鐨勮渚嬭繘琛岀爺绌躲 (2)鍐欏ソ鏁欏鍙嶆銆佹暀瀛︽棩璁板苟鍙婃椂杩涜鏁寸悊,鍗囧崕涓洪殢绗斿拰缁忛獙銆 (3)涓婂ソ姣忎竴鑺傝,绮惧績鐨勭瀛璁捐銆佹濊矾鍒涙柊鐨勬帰绱互閫傚簲澶у鏁板鐢熺殑瀹為檯銆 (4)璇惧爞缁撴瀯瑕佷弗璋ㄦ湁搴,涓濅笣鍏ユ墸,鐢熷姩鏈夎叮,璁╁鐢熺郴缁熷湴鎺屾彙鐭ヨ瘑銆 (5)榛戞澘涓婄殑鏉夸功瑕佸瓧瀛楃彔鐭...
  • 鎬庢牱鐐硅瘎涓鑺傝鏂囪
    绛旓細渚濇嵁銆婅鏂囪绋嬫爣鍑嗐,鎴戣涓轰竴鑺傛垚鍔熺殑璇枃璇惧繀椤荤獊鍑衡滀笁涓р,鎶撳ソ鈥滀笁涓偣鈥,鍏锋湁鈥滃洓涓害鈥濄傛暀甯堟妸鎻¤繖浜涜瘎浠疯绱,鏈夊姪浜庡惉璇俱佽瘎璇惧拰鏁欏鍙嶆,鎻愰珮鏁欏鐮旂┒姘村钩銆 涓銆佽鏂囪蹇呴』绐佸嚭鈥滀笁涓р (涓)绐佸嚭宸ュ叿鎬 鎵璋撳伐鍏锋у氨鏄寚璇枃浣滀负琛ㄦ儏杈炬剰宸ュ叿鐨勭壒鎬с傘婅鏂囪绋嬫爣鍑嗐嬫彁鍑鸿鏂囨暀瀛︿笁涓淮搴,鍏朵竴灏...
  • 澶嶅紡缁熻琛鏁欏鍙嶆
    绛旓細妯爮涓庣珫鏍忕殑鍐呭涔熷彲杩涜璋冩崲绛夈傛洿澶氱浉鍏虫枃绔狅細1. 銆婄ぞ鎴忋嬫暀瀛﹀弽鎬 2. 銆婃槦鏄熺殑鏈嬪弸銆嬫暀瀛﹀弽鎬 3. 绉拌薄鏁欏鍙嶆 4. 銆婅璇嗗皬鏁般嬫暀瀛﹀弽鎬 5. 銆婂皢蹇冩瘮蹇冦嬫暀瀛﹀弽鎬濄愭眹鎬汇6. 銆婄О璞°嬫暀瀛﹀弽鎬 7. 椹鏁欏鍙嶆 8. 銆婃湜鏈堛嬫暀瀛﹀弽鎬 9. 楹﹀摠鏁欏鍙嶆 10. 銆婅繖鍎跨湡濂姐嬫暀瀛﹀弽鎬 ;
  • 鎰熸仼涓栫晫鐨勪綔鏂囩殑棰樼洰 鏈夋繁搴︺
    绛旓細鈥斺斾互椴佽繀鍏堢敓鐨銆婄ぞ鎴忋涓鏂囩湅鎴忛斾腑鐨勬櫙鑹叉弿鍐欎负渚嬶紝鎰熷彈琛ㄧ幇鐪熸儏鐨勫啓娉曪細鏅鍚儏 鍏佸姪浣犲崌鏍硷細甯堣锛氳鍚屽浠富瑕佷粠鍓嶉潰瀛﹀埌鐨勪笁绉嶆柟娉曞叆鎵嬶紝涓璧蜂慨鏀广佸鍒犲け璇緥鏂囷紝浣挎枃绔犲湪鎯呮劅鐨勮〃杈句笂鏇存湁琛ㄧ幇鍔涘拰鎰熸煋鍔涳紝浠庤屾彁鍗囨暣绡囨枃绔犵殑璐ㄩ噺銆備竷銆佸悕浜哄缓璁 缁撹锛氣滃繝瀹炰簬鑷繁鐨勫績鐏靛拰鐢熸椿锛屾槸鎵撳紑浣滄枃...
  • 缁熺紪璇枃(鍏勾绾)鏁欐潗浠嬬粛
    绛旓細璇昏鍚庣粌涔:鍏虫敞鏂扮殑鏁欏澧為暱鐐(銆婄ぞ鎴忋鍏併<绀艰>浜屽垯銆嬪洓) 绗笁姝:璇绘暀鍙 鐣欐剰閭d簺鐪嬩技鈥滀笌鏁欏鏃犲叧鈥濈殑鍐呭 涓嶈鍙洴鐫鈥鏁欏璁捐鈥濃滃弬鑰冭瘧鏂団 浜庢吉鑰佸笀:涓変釜鍏虫敞銆佷袱娆鍙嶆 涓銆佷笉鐪嬩换浣曞弬鑰冧功銆佽祫鏂欏拰鏁欏弬,鍏ㄥ嚟鑷繁鐨勭悊瑙e鏁欐潗杩涜涓娆℃暣浣撴妸鎻° 浜屻佸箍娉涙敹闆嗘牸璇佸弬鑰冩枃鐚祫鏂,鐪嬬湅鍚嶅笀銆佹暀...
  • 鍏勾绾ц鏂囦笅鍐屻婅棨閲庡厛鐢銆嬫暀妗堣璁
    绛旓細鏁欏鍙嶆 璇鹃 钘ら噹鍏堢敓 璇惧瀷 鏂版巿璇2 鏁欐潗鍒嗘瀽 钘ら噹鍏堢敓銆嬫槸鍏勾绾т笅鏈熻鏂囩涓鍗曞厓鐨勪竴绡囨枃绔,鏈崟鍏冪殑涓婚鏄拷杩拌嚜宸变汉鐢熼亾璺笂鐨勯毦蹇樼粡鍘,鎴栨槸灞曠幇鍚嶄汉銆佷紵浜虹殑涓涓敓娲讳晶闈,鎻ず浜虹敓鎰忎箟銆傘婅棨閲庡厛鐢熴嬭鍙欎簡浣滆1902骞村鏈嚦1906骞村垵鏄ュ湪鏃ユ湰鐣欏鐨勭敓娲荤墖鏂傚啓浣滃勾浠e垯鏄湪椴佽繀绂诲埆浜嗚棨閲庡厛鐢熶簩鍗佷綑骞村悗鐨...
  • 璇枃鏁欏笀鎬庢牱鎻愬崌鑷繁鐨勮鏂囩礌璐?
    绛旓細鎴戜滑鍙互鎯宠薄,濡傛灉濂瑰潥鎸佽繖鏍疯蛋涓嬪幓,涓瀹氳兘鎴愪负涓涓緢浼樼鐨勬暀甯堛傝繖灏辨槸鈥滈殢鏁欒屽啓鈥濄傚氨鏄綔涓轰竴涓暀甯,骞朵笖鏄綔涓轰竴涓鏂囨暀甯,鍦ㄦ暀瀛︾殑杩囩▼涓闅忔椂闅忓湴鍦板啓銆傚叿浣撴湁涓嬮潰鍑犵鏍峰紡鐨勫啓銆傚啓瀵规枃鏈殑瑙h,鍝曟槸璇绘湁鍏充功鐨勪竴浜涙憳瑕,鎴戣浜嗗嚑绡囨枃绔,鏈夊摢浜涘鎴戞湁鍚彂鐨勮鐐广傚啓鏁欏鍙嶆,涓鍫傝涓婂緱鎸烘垚鍔,...
  • 扩展阅读:扫一扫题目出答案 ... 《漏》优秀教学设计 ... 《社戏》优秀教学设计 ... 《社戏》教案一等奖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 ...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 王君《社戏》教学设计 ... 社戏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社戏》优质教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