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平安 富贵 吉祥的人生之道---解密道家宝典《太上感應篇》

\u5982\u4f55\u83b7\u5f97\u5e73\u5b89 \u5bcc\u8d35 \u5409\u7965\u7684\u4eba\u751f\u4e4b\u9053

\u6ca1\u6709\u5e73\u5b89\u5c31\u96be\u6709\u5feb\u4e50\uff0c\u53ea\u6709\u5e73\u5b89\u624d\u53ef\u80fd\u771f\u6b63\u7684\u5feb\u4e50\u6709\u6210\u3002
\u4e0d\u62b5\u3001\u4e0d\u603c\u3001\u4e0d\u545b\u3002
\u4e0d\u6025\u3001\u4e0d\u6c14\u3001\u4e0d\u614c\u3002
\u5403\u4e8f\u3001\u5fcd\u8fb1\u3001\u8ba4\u6002\u3002
\u656c\u754f\u3001\u9000\u602f\u3001\u8eb2\u8ba9\u3002
\u4ec0\u4e48\u662f\u6b63\u786e\u7684\u8a00\u884c\uff0c\u4ec0\u4e48\u662f\u9519\u8bef\u7684\u8a00\u884c\uff1f\u600e\u6837\u624d\u80fd\u8d8b\u4e8e\u5e73\u5b89\uff0c\u5982\u4f55\u4fdd\u5168\u81ea\u8eab\u5b89\u5eb7\uff1f\u9519\u8bef\uff1a\u6c14\u6025\u8d25\u574f\u3001\u5927\u58f0\u56b7\u56b7\u3001\u53d1\u706b\u6012\u603c\uff0c\u6001\u5ea6\u8fc7\u6fc0\u3001\u6709\u7406\u58f0\u9ad8\u3001\u810f\u8bdd\u72e0\u8bdd\u3001\u5984\u8a00\u8c35\u8a00\u3001\u8dbe\u9ad8\u6c14\u626c\u3001\u4e0d\u542c\u4e0d\u670d\u3001\u653e\u8086\u653e\u7eb5\u3001\u8f7b\u5929\u85d0\u5730\u3001\u76ee\u4e2d\u65e0\u4eba\u3001\u80e1\u601d\u8bba\u60f3\u3002\u6b63\u786e\uff1a\u656c\u754f\u4e00\u5207\u3001\u5e73\u58f0\u9759\u6c14\u3001\u6162\u6761\u65af\u7406\u3001\u8eb2\u907f\u9000\u8ba9\u3001\u6709\u7406\u58f0\u4f4e\u3001\u5b89\u6170\u54c4\u529d\u3001\u53d7\u4e8f\u8ba9\u4eba\u3001\u9053\u6b49\u8d54\u793c\u3001\u4e0d\u8ba4\u6b7b\u7406\u3001\u5fc3\u5b89\u7406\u5f97\u3001\u4e0d\u6012\u4e0d\u6c14\uff0c\u987a\u5e94\u5b9e\u9645\u3001\u542c\u5929\u7531\u547d\u3002
\u9632\u5fc3\u4e0d\u53ef\u65e0\u3002\u5bb3\u5fc3\u4e0d\u53ef\u6709\u3002



\u8bf7\u70b9\u51fb\u8f93\u5165\u56fe\u7247\u63cf\u8ff0

\u5bb6\u548c\u4e8b\u987a\u968f\u4eba\u610f
\u5bcc\u8d35\u5409\u7965\u6c38\u5e73\u5b89
\u6a2a\u6279\uff1a\u9e3f\u8fd0\u9ad8\u7167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科技愈發達,人心愈迷失;物質愈文明,道德愈墮落;心靈愈染污,治安愈敗壞。如何才能挽救世道人心、減少犯罪、自求多福、消災免難,乃至如何才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永息戰爭、天下太平,這些都是現代人最關心與憂心的問題。 然而,儘管有不少人關心與憂心,但對於世間亂象、天災人禍的解決,似乎還是束手無策,甚至每況愈下,問題愈趨嚴重。世人自求多福的結果,往往變成自求多禍。歸結其原因,是因為現代人過於迷信科學,對於善惡的標準、因果報應的道理,認識得不夠清楚,甚至於誤解得很深。這種反其道而行的結果,自然招致苦果,這是人心墮落、犯罪飆漲、世界大亂的根本原因。 《感應篇彙編》一書博大精深,撮取了惠吉逆凶、福善禍淫之至理,發而為掀天動地、觸目驚心的議論,對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為善得何善報、作惡得何惡報,均能明察其根源,使人閱讀之後,能夠徹底明瞭善惡、因果、禍福的道理,知道自私自利會失去大利、得到大禍,因而人人自勉為善,以期集福消災。所以,本書對於世道人心,確有極為深遠的影響。 清朝彭凝祉尚書曾題此書為「元宰必讀書」,他說:「並非讀此書即可做狀元宰相,而是狀元宰相絕不可不讀此書。」此種說法可謂透徹至極。民初印光大師亦言:「此書究極而論,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則可以超凡入聖,了脫生死,圓成佛道。」印祖一生弘揚此書不遺餘力。當代淨空老法師更是諄諄勸勉佛弟子們,要將之視為「戒律」來讀誦受持,並為本書賜名為《集福消災之道》,均有其甚深的道理。「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禍與福並沒有一定的門徑,都是人心所感召的。造作善惡之因,必得禍福的果,是取「有感必應,隨感隨應」之意,來彰顯天道善於回應的道理。講到聖賢的存心,不是為了祈福避禍才斷惡修善。說到造化的道理,凡是積善必定福蔭子孫,積惡必定禍延子孫,這本來就不會有所差錯。自召就是自己招來,自作自受。天地並沒有私心,吉凶禍福是自己所招引的。然而人的念頭未動時,心地是清淨的,如同虛空,哪有善惡之別!只因念頭剛動,心所向的若是好事就是善,所向的若是壞事就是惡。最初只不過是起了一個念頭、做了一件事情而已,後來日積月累,就有善人和惡人的區別。而招禍或得福,都是取決於起心動念之時,所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就是警惕世人在起心動念時,要加緊提醒自己保持警覺,若有絲毫差錯,果報就會天差地別。 【故事】宋朝的趙康靖,準備了瓶子和豆粒兩種東西,每當起了一個善念,就投一粒白豆入瓶內;若是起了一個惡念,就投一粒黑豆入瓶內。剛開始投入瓶內的黑豆非常多,後來漸漸地減少,最後連善惡兩種念頭都沒有了,瓶與豆也就棄而不用。這是因為他的心地已經清淨而光潔明澈了。 【嘉言】「行善就像春天時田園裡的草一樣,雖然沒有清楚地看到它在生長,但它卻每天都在增加;作惡有如磨刀用的石塊,雖然不能明顯地發覺它在減損,但實際上每日都在慢慢短少。」禍福都是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增減,沒有智慧的人是不容易覺察的。六祖惠能大師說:「一切的福田,都離不開人們的心地。」佛經上也講:「吉凶禍福,皆由心造。」「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行善與作惡的報應,就像是影子緊緊地跟隨著形體,永遠都不會分離。善惡是就人心來說的,報應是就天理而言。形體端正,影子就會端正;形體歪斜,影子也會歪斜,總是不會有絲毫偏差。「種善因得樂果,造惡因得苦果」,這些道理聖人說得很詳細,無奈愚痴的人竟不相信,往往背善向惡。因為他看到現在的人,有些善人的命運坎坷,而有些為惡的人卻能享有高壽。看到現世所受的種種果報都不一樣,於是就會說︰「善惡不見得會有報應,因果之理不足以採信。」要知道世間沒有活到幾百歲的人,上天也有未能立即了結的案子;世上純善或純惡的人少,時而為善、時而為惡的最為普遍。念頭會轉變,報應也會隨之斟酌。有的報在自己身上,有的報在子孫;有的報在現世,有的報在來世。報應的大小快慢,雖然經常會有變化遷移,但卻絲毫都不會產生錯誤。俗語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所以,不要只是談論目前,而應該觀察究竟,善惡果報哪裡不是如影隨形呢﹖ 【故事】清朝崇明島有一位黃永爵,曾經有相士斷定他一生無子,而且壽命只有六十歲。後來有一條南洋的船隻,在海上遇到風難正要翻覆時,黃永爵急忙拿出十兩銀子,買漁船前往搭救,總共救活十三條人命。後來他又遇到了那位相士,相士驚訝地說:「你現在滿臉的陰騭紋,一定是累積了很大的功德,不但會有兒子,而且兒子還會考上狀元,你自己也能夠獲享高壽。」後來果然生了一個兒子,名叫振鳳,考中康熙己未年的狀元;自己則活到九十幾歲,得到了善終。天道之可靠就是如此,人們為何不肯去惡從善呢? 天地有主管人間過惡的神明,依照人們所犯的輕重,來削減他們的壽命。天有三官五帝、百神諸司﹔地有五嶽山神、四水之神及城隍爺、土地神﹔又有舉意司,專門主管人們起心動念的善惡,這些都是司過之神。天心是仁慈博愛的,希望世人在獨知之處,能夠生起行善去惡之念,因此才會有司過之神在暗中檢察人們的過失,衡量輕重,以作為減除壽命的依據。所以說:「人間的私語,上天聽起來就像是響雷;暗室中所做的虧心事,在神明眼中就像閃電一樣明亮。」《詩經》中提到,上帝一直都對著你,天天在鑒察著。有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諸神就在面前仔細地傾聽著。明白了這個道理,那麼在我們心中獨知之處,自然有鬼神監視著,比公開宣布眾多罪狀時更為嚴格,這就是必須達到天人合一的道理所在。《華嚴經》說:「人出生之後,就有兩位天人跟隨,一位叫同生,一位叫同名。」這兩位天人經常見到人,人卻看不到天人。這兩位就是主管善惡的二部童子。人們每天廿四小時中,凡是起心動念、言談舉止、待人接物,要常常想到祂們跟隨在身邊,不可以讓惡念持續不斷。若是偶然生起了惡念,也要立刻警覺,予以滅除。所以,克己必須先從較難克制之處開始,一直窮究到念頭的生滅處;如果能夠這樣子去用功,那麼我們的業障瞬間就能清淨湛然,如同虛空一般。能夠這樣,那麼吉凶禍福、壽命長短的與奪之權,就可以操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天地鬼神都奈何不了你,更何況是司過之神的奪算呢! 【故事】宋朝光孝安禪師,在禪定中看見兩位僧人在談話,起初有天神在旁邊護持,傾聽很久以後就散去了;不久竟有惡鬼唾罵他們,而且掃除他們的足跡。這是因為兩位僧人最初是在談論佛法,接著卻談論俗事,最後竟論起財利供養。談論世間俗事,尚且被鬼神討厭、責怪,更何況今人的身口意三業,還有不只如此的呢!他們受到鬼神的責備,又會是怎麼樣呢?想起來真是令人畏懼!「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 壽算被減除之後,就會變得貧窮、家破,經常遭遇到憂愁、災難。因為不善之人那種欺騙掩飾的行為被神明察見,以致減除壽算,所以貧窮家破、憂愁災難才會相繼到來。福善禍淫是天地造化的定理,人們若想趨吉避凶,必定要改過遷善;其中最重要的,應當先調治本心,檢點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不可以讓它放逸,墮入邪惡的業網。應當互相勸誡,心口相互誨勉。從一日一時到一刻一念,乃至一剎那,都要保持簡默,自我克制心念、謹慎言語、調治身行。久久不令間斷,自然不會因為外境而影響心境,心地自然清淨,沒有任何欲念。這樣全體都是善的,怎會到減除壽算而貧困家破的地步呢? 【故事】奉符縣令錢若愚,為人奸險固執,年輕時就補了官職,但他所到任之處,大都不能完成任期;晚年生活更為窘困,兒女相繼死亡,衣食因而不繼,於是向神明祈求。後來夢到神明告訴他:「你因為做了太多惡業,壽命已被奪盡,你還要以貧窮家破為苦而來求我嗎?」「人皆惡之。」 人人都厭惡他。道教《玉樞經》說:「人若是不修善業,上天必定會斬他的神、攝他的魄,使他顛倒錯亂,被人厭惡、嫌棄、迫害。」現在怨恨別人欺負我的人,哪知這是上天已經奪除他的審察能力,使他在世上處處都不如意。如今有幸明瞭事實,就應該洗心革面,改惡向善。天心是仁慈、寬厚的,不會誅滅已經悔過的人。從前的過失是可以彌補的,往後的善行是可以謀求的。不論是生而知之,或是困而知之,只要能改過遷善,成功則是一樣的,千萬不可自暴自棄。造作惡事的人為何會令大家討厭呢?這是因為公道自在人心,也是因為人性本善,良知是人人本具的。盼望大家都能夠推此一念,努力行善,就像是怕落於人後似的;見到不善,就像是以手探入熱湯一樣可怕。如此就可以自我勉勵,修到純善無惡的境界。如果只是一味地討厭別人的過惡,卻不去除自己的過惡,這樣怎能不遭受他人的厭惡呢? 【故事】宋朝的秦檜,平生欺君誤國、殘害忠良,百世以來,世人莫不厭惡他的奸詐;而岳飛則是精忠報國之人,後世無不景仰他的風範。杭州西湖邊的岳王祠前,有鐵鑄的秦檜和其妻王氏的像,跪在桌前,旁邊還掛著木製的手掌。遠近前來參拜的人,都欽佩地跪拜岳王,卻會拿起木掌批打秦檜夫婦的鐵像。(節錄自集福消災之道「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緣起」)刑禍隨之 刑罰和災禍都會隨之而來。《華嚴經》說:「南閻浮提眾生,處在五濁惡世之中,不肯修學十善,卻專造惡業,殺生、偷盜、邪淫、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貪、瞋、邪見。不孝父母、不敬三寶,更是互相忿恨爭鬥、毀謗污辱、任情起見、非法謀求。由這些因緣感召刀兵、饑饉、疾病、死喪、人禍、天災,受到種種惡報。」從此來說,一切惡報都是自己所招,並非他人所作。如果有人實實在在地修學諸善,但卻得到惡報,絕對沒有這種道理。 【故事】漢朝的梁統,乞請朝廷加重刑罰,朝廷不允許。後來夢到神明對他說:「雖然朝廷沒有聽從你的意見,但是陰府已經記錄了你的罪過。你現在想要以刑罰來殘害世人,子孫怎能免除刑罰之災呢?獲罪於天,祈禱也是無濟於事。」後來梁統的兒子都是死於非命,到了梁冀,罪惡積得更深,因而導致滅族的慘境。吉慶避之 吉祥與喜慶都避開他。天道是不會偏私的,惟有善良的人才會獲得眷顧。人們若能去惡從善,恭慎自己、順應天理,心地自然會與天道契合,行為和福報會遇。如果與此相反,在陽世一定難逃刑罰,在陰間則會招致鬼神伏誅。壽算減除後,吉慶必然遠離,凶險則會到來,這是免除不了的。 【故事】從前有一位讀書人王生,天性奸詐、邪惡,所做的事都違背天理。當他參加秋試時,因為文章寫得非常好,房師想要推薦他名列前茅;但是等到填榜時,試卷卻忽然不見了,填榜完畢以後,才又從房師的衣袖中掉出來。房師非常懊悔,就暗中和王生見面,答應以其他方法補償。不久,房師轉調到吏部,王生因為捐納財貨而進入太學。到了再度赴考,房師正好在考選司任職,他看到王生,大為歡喜,就暗中交代挑選一個好的職缺,借著帝王為宣示恩德所頒布的條例來揀選他;但當選期到時,房師卻因父喪而離職。過了三年,房師守孝完畢,再度被朝廷起用,仍在選司任職,王生也以資深學員身分應選。房師特別為他揀選了一個官職,萬金的薪俸可說指日可待;經過沒幾天,王生卻因母親去世而回家守喪。房師很憐憫王生的命運坎坷,就推薦他到巡撫家裡擔任家教,三年可望領得千金;但是還不到一個月,巡撫竟因舊案爆發而被革職。王生一生屢次都有奇遇,卻都成為畫餅,內心憤憤不平,因而生了病,躺在床上三年。有一天,他突然覺悟地說:「這都是我積惡所造成的呀!」後來病情逐漸痊癒,因此終生行善。惡星災之 惡煞凶星也會降災給他。惡星,是掌管人間災難的神明。人生在世,每一天、每一個節氣,都歸由星光主管。造惡者心中常常昏暗,身上黑氣上沖,以惡招惡,所以惡煞凶星降臨,自然就招致災禍。善人本性光明,惡氣就會退散,惡煞凶星避之不及,怎麼會降禍於他呢?惡是人自己所造,凶星才會降災。並非凶星主動降災,而是人自己招災;並不是凶星不好,而是自己不好。由此可知,人怎麼可以不心存畏懼來修持、省察,以便挽回天心呢﹖ 【故事】山東莒城的馬長史,仗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而放縱橫行,無惡不作。有一天,有一顆星掉落他家,變成一塊石頭,從此以後,官司、牢獄、口舌是非、疾病等事不斷發生。過了一年多,馬長史就死了,家人也全都離散,馬家的房子從此空蕩蕩的沒有人居住。而這顆大石頭的周圍數尺,都呈現出微微的紫色,而且還有像字一般的紋形,到今天都還存在呢!算盡則死 壽算減完之後就會死去。這是太上苦口婆心垂誡世人的話。眾生的惡習難以拔除,常會做一些不善之事,茫茫的業識就像是膏火相煎。自身的福報一天天地減除,最後被奪除壽算而亡。死後還有未完的業債,神識墮入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中受苦無窮。人身容易失去,定業哪能逃掉!希望諸位賢哲志士,一定要深信不疑,趁著現在一息尚存,還是可以懺除彌天罪業;如果仍然因循度日,百年光陰瞬間過去,死期一到,身上的地水火風四大分離的時候,懊悔也是無濟於事。 【故事】《四十二章經》中,佛陀問弟子們:「人命在多久之間?」有一位弟子說:「在數日之間。」佛陀說:「你並不知『道』!」佛陀再問另外一位弟子,弟子回答說:「在飯食之間。」佛陀說:「你也不知『道』!」而後又再問一位弟子,弟子回答說:「在呼吸之間。」佛陀說:「很好!你知『道』了!」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合乎道理的,就要勇往直前地做去;不合乎道理的,就必須退避不為。人若能身體力行做善事,可以立刻得到福報。道就像是大路,順天理、符人心,心地坦蕩、平等、公正、耿直,就是「是道」;逆天理、違人心,行於逆亂、艱險之途,就是「非道」。這兩句,一個屬於教人遷善,另一個屬於教人改過,但兩者都是同一個意思,就是要退「非道」而進「是道」,最後統歸到一個善字而已。這兩個「則」字要加緊著力,是非要在當下一念辨別清楚,進退必須即時決定;此處就要下定斬釘截鐵的魄力,不能有絲毫的遲延、猶豫,如果在這轉念之間不小心,就會墮入魔關。所以須時時省察,事事謹慎修持,才能體悟其中的真義。 【故事】後漢的管寧曾與華歆一齊鋤地,掘到了金子,管寧連看都不看一眼,而華歆卻把它拿起來丟掉。當時正逢亂世,管寧避亂到遼東,公孫度非常禮遇他,想請他當官,但他並沒有答應。後來他到山中居住,很多人都來追隨。有一次鄰居的牛踏壞了他的田地,管寧就把牛牽到荒野看牧。牛的主人非常慚愧,並且向他致謝。爾後他所居住的地方,逐漸地有人聚居,而變得較為廣闊,於是就教他們詩書,講述祭拜的禮儀,使他們明禮節、知謙遜。如果不是來求學的人,管寧一律都不接見。後來風氣遍及遼東,人們都受到他的感化。他每次和公孫度見面,只是談論道德的事,絕對不會涉及世事,所以公孫度很稱讚他的賢德。他居住在遼東卅七年,後來因為朝廷召命而乘船過海返京,途中海風大作,波濤洶湧,船上的人都呼天懺罪。管寧說:「我曾經有一天早上起床後沒有戴帽子,三次太晚起床,一次上廁所沒有戴帽子,過失一定是在這個地方。」同行的船隻都沉沒了,只有管寧所乘的船隻安然渡過。歸返京師之後,朝廷頒授給他大中大夫的官職,但他並沒有接受;華歆則要把太尉的官位讓給他,他也予以懇辭。他去世時是八十四歲,生前所坐的木榻,與膝蓋接觸處都已磨穿,因為他五十年來未曾張開腿來坐。遇到窮困的親戚或鄰居,家中的米不夠的,他就分送自己的米去救濟他們。每次遇到人家的子弟,就和他們述說孝道;遇到為人弟兄者,必定跟他們講解悌道;對於為人臣子的,則和他們談論忠道。他的面色恭敬、言語柔順,能夠藉事來勸導人,有慚愧心的人無不受其感化。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不走邪惡之途,在暗室隱密處也不會自欺欺人。不履邪徑,這是從內心源頭打點得堂堂正正,雖然只是一絲毫的邪路,所關甚小,但到此處也會斷然不走,那大處就可以瞭解了。不欺暗室,是從內心源頭打掃得乾乾淨淨,雖然處在屋內最深暗、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它的環節最為隱密,這時也是斷然不肯茍且,那麼明顯之處就可以推知了。能夠如此,然後積功累德,種種善事,就可以一以貫之。 【故事】何澄的醫術非常高明,有一個姓孫的人病了很久尚未痊癒,延請何澄看診了好幾次。孫妻偷偷地對何澄說:「我的丈夫已經病了很久,財物都典當完了,願以身抵償醫藥費。」何澄嚴正地說:「孫夫人為何說這種話呢?請安心勿憂,我一定會盡力醫治。如果我趁此玷污了妳,不但使我永遠成為小人,夫人也會失去大節;縱然避得了旁人的責備,上天的譴責卻是逃避不了。」何澄後來夢中到了一個官署,天神說:「你行醫有功,而且不趁艱難危急時淫亂人妻,上帝要賜你一個官職和五萬貫錢。」不久東宮太子生了病,到處尋求醫生,找到了何澄;何澄僅僅開了一帖藥,太子的病就好了。皇帝因此敕封他為官,並且賞銀五萬貫,完全都和夢中一樣。
積德累功 積聚德業,累進功績。德業不積就不會崇高,功績不累就不會增大。如果能夠憂慮得像農夫盼望著歲收,急切得像商人努力地經營,天天積德,日日累功,每天做一件善事,就怕不肯發心去做,或是做到一半就中途停止。所以,發了善願,就要具有真信、勇猛、精進、堅永之心,不可因為吝嗇錢財而中止,不要怕人譏笑而懷疑;不能因為安於逸樂而不願奮發,不應該被私欲牽絆而猶豫;不要因為事大而怕難,不可因為善小而忽略;不能以事忙而推卸,不應該為了矜惜名節而不救。必須不避嫌、不避怨、不因循、不間斷、不魯莽、不圖報、不務名,凡是遇到任何善事,都要歡喜從事、委曲成就,這樣才是真正的積功累德。 【故事】宋朝的鎮江太守葛繁,每天都做幾件善事,四十年來從不間斷。有人向他請教,葛繁說:「我沒有其他的方法,只是每天做一兩件利益他人的事。」而後指著座位間的踏板說:「如果這個踏板放得不正,就會妨礙人,我就將它擺正;別人口渴,就請他喝水。這些都是利人之事,從卿相到乞丐都做得到,只有持之以恆地做,才會得到利益。」慈心於物 要將慈悲心擴及萬物。慈是萬善的根本,也就是仁心。慈有兩種意義:一是救濟貧窮,拔除痛苦;二是戒除殺生,釋放生靈。《大藏經》說:「人若不殺生,愛護動物生命,放生施食,會得到長壽的果報。」現在一般孩子玩耍嬉戲,凡是蠅蝶蟲蟻鳥雀之類,都應該切實禁止,不要去傷害。這不只傷害到生靈,而且讓孩子心中的殺機熾盛,長大後就不懂得仁恕之道。至於奴僕澆潑熱水,以及燒柴、掃地時,水蛭螞蟻之類經常被傷害到,也是應該戒除的。凡是見到一切眾生投身死地時,例如飛蛾撲火、蟲子墮網、鳥雀被傷、螻蟻被踐踏、魚蝦細鱗之類被網捕等,都應該方便救護,保全牠們的性命,這些都是福大壽長的人所常做的善事。 【故事】明朝的沈萬三,看見有人提著幾百隻青蛙準備宰殺,他就全部買下來,放進池塘裡。有一天,他經過池塘旁邊,看見一群青蛙圍繞著一個瓦盆,沈萬三就將它帶回家,當作盥洗用具。有一次偶然在洗手時,將一只戒指掉在裡面,隔天早上發覺後要去拿取時,竟然發現滿盆子都是戒指。沈萬三非常驚異,就用金銀來試驗,也現出滿盆的金銀,才知道原來這是聚寶盆,從此富可敵國。忠孝 對君長要盡忠,對父母要盡孝。臣盡忠、子盡孝,乃是天理的常規,人倫的根本。假使做臣屬的人不忠,那麼君長又怎能寄望於臣屬?做子女的人不孝,那麼父母又怎能期望於子女?這樣就連畜生都不如,怎可稱之為人呢?所謂忠,就是盡心不欺。凡是人倫所在,就像晚輩奉事長輩,平輩之間交朋友,處事接物,都應當遵循。而這是專屬於做臣子或部屬的,其原因是父母兄弟之間都有親情關係,人人都知道必須加以愛敬;而君臣之間則是義理的結合,人們很容易隨便。所以在此說到忠,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不會在天地之間消失的。 【故事一】唐朝的郭子儀,在安史之亂時收復東西兩京,功勞超過其他將領。代宗時宦官專權,郭子儀被閒置很久,部屬也都離散了。這時吐蕃突然入侵,京城震驚,皇上直奔陝州避難。大將李光弼等人都因嫉恨宦官專權,雖擁兵而不願前往救駕。惟獨郭子儀招募二十名騎兵立即前往,並且糾合諸將,敲擊戰鼓,張揚旗幟,在多處點火,使吐蕃產生懷疑,害怕得全都逃跑。後來又夥同回紇數十萬軍入侵,所有將領大多不能及時趕回,郭子儀卻單槍匹馬前往說服回紇,大破吐蕃。郭子儀身為大將,擁有強大兵力,程元振、魚朝恩等人百般進讒言毀謗,皇上以詔書徵召他,他無不即刻上路,因此所有饞言和毀謗都行不通。後來官位當到中書令,共有二十四次的考驗,被封為汾陽王,下有八子七婿,都非常顯赫貴盛,無人能比。 【故事二】太和人楊黼辭別了母親,前往四川拜訪無際大師。他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僧問他要到哪裡去,楊黼回答說:「我要去拜訪無際大師。」老僧說:「你不如去見佛。」楊黼問:「佛在哪裡呢?」老僧說:「你只要回家,看到倒穿木屐、披某色衣的人就是了。」楊黼於是回了家,深夜敲門;母親很高興地披著衣服,倒穿木屐,出戶開門,就像僧人所描述的模樣。楊黼大驚,因而覺悟,從此竭力孝敬母親,並親自註解《孝經》數萬字﹔每當硯台快乾掉時,水忽然又盈滿了,大家都說這是孝心所感。 【故事三】崔沔天性至孝,他的母親雙眼失明,於是傾家蕩產到處求醫,為母親治療眼疾;奉事母親三十年,非常恭敬小心,連晚上都不把帽子和外衣脫下來。每當遇到佳節或良辰美景,他一定扶著老母親赴宴,和大家有說有笑,使母親忘掉失明的痛苦。後來母親過世,崔沔傷心到吐血,並且發心為母親終身吃素。他敬愛哥哥、姐姐,就跟敬愛母親一樣;對待外甥、姪子,好過自己的孩子。他所得到的薪俸都分給親人,並且說:「母親既然已經過世,我沒有辦法表達對母親的孝心,想到她老人家在世的時候,最掛念的就是哥哥、姐姐、外甥和姪子這四、五個人,所以我都要好好厚待他們,這樣做或許可以安慰母親在天之靈。」後來崔沔官位做到中書侍郎,他的兒子佑甫為賢明的宰相。像崔沔這種人實在是真正的孝子,母親在世時能盡力使其歡心,母親過世後又能完成她的心願。然而世上卻有身居富貴、有錢有勢者,對待自己的兄弟姊妹,卻和陌生的路人一樣;對待自己的雙親、岳父母,就如同對待普通客人一般。這些人看到崔沔的孝心,能不感到慚愧嗎? 【故事四】羅鞏在做太學生的時候,經常為了前程而向神明祈禱,希望自己仕途順利、前程似錦。有一天晚上夢到神對他說:「你已經得罪了冥王,最好趕快回家,別再問前程了!」羅鞏不明白意思,就再向神叩問:「我不明白您為何要我趕緊回家,別再問前程了呢?」神回答說:「你的父母過世了很久,你卻延誤至今而不埋葬,這是大不孝的行為,冥王已經錄下你的罪過,馬上就要懲罰你了。」羅鞏說:「我有哥哥啊!他應該負責埋葬父母,冥王為何只怪罪於我呢?」神說:「你哥哥不過是個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所以不值得怪罪;而你是個讀書人,明白聖賢的道理,所以冥王才要責罰你。」說也奇怪,羅鞏這一年就死了!友悌 兄長友愛弟弟,弟弟尊敬兄長。兄弟之間血脈相連,一生中最親近的就這麼幾個,是人生最難得的緣分。在父母眼裡,兄弟原本都是一體,假使稍有不和,父母心裡就會難過。所以父母看到兄弟友愛,內心自然快樂。兄弟又稱為手足,彼此要互相照顧,哪有手足相互爭奪的呢?應該時時體念是同一個父母所生,本來就是一體,至親骨肉是不能分開的。明白了這個道理,當兄弟之間發生爭執時,自然就不忍心再爭吵下去了;對於一些小財小利,自然也能夠看得比較輕。明朝王陽明先生曾說,舜能夠感化同父異母的弟弟象,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不去看象的不對之處。 【故事一】漢朝的田真,家中共有兄弟三人,父母都已經過世了,三人擬將父母遺留的財產分成三等份;就連堂前那棵紫荊樹也要分,而且預定明天就要動手。說也奇怪,就在田真兄弟決定之後,這一棵紫荊樹卻突然枯萎了。田真看了感到非常震驚,就跟他的兩位弟弟說:「樹木同株,聽到自己要被分割成三份,就憔悴枯萎,難道我們人還不如樹木嗎?」田真說著悲從中來,忍不住哭了起來,兄弟三人因此決定不要分割紫荊樹;這棵樹一聽到田真兄弟說不分割了,就又活過來。兄弟三人因而感悟,從此以後財產共有,再也不分家了,而且愉快地生活在一起,鄰居們都稱讚他們一家是孝門。要知道兄弟屬於天倫之一,所以古人將兄弟比喻成手足,而手足就有不相分離的意思,因為分離就會分散,分散就會孤單,而孤單就接近於滅絕。 【故事二】五代的張士選,從小父母就過世了,長大後只剩下叔父還存在。叔父有七個兒子。有一天叔父對士選說:「我應當與你分家產了,就將其分為兩份吧!」士選說:「我不忍心他們七個人共分一份,可以分成八份。」叔父堅持不肯,士選也堅持禮讓,於是分成八份。當時士選十七歲,受到推薦進京參加考試,同會館有二十多人。有位相士說:「今年科第考試能名列前茅的,就只有這位少年。」同輩都笑著斥責他。相士說:「文章不是我所能瞭解的,但是這位少年滿臉有陰德之氣,一定是積善的結果。」等到開榜時,果然只有張士選高中。
正己化人 端正自己,勸化別人。所謂正,就是確實不可改變;所謂化,就是自然而然形成。這就是所謂的:「本身行得正,不用命令,大家都願意奉行。」端正自己有許多功夫,感化他人有很多妙用。人若能端正自己,沒有不能端正事物的。惟獨能夠守得正、行得正,人人都會尊敬他;人人都知道要尊敬的地方,就是他的心能接受感化的地方。如果能夠在這個可受感化之處,以至誠心從小處去感動,自然稍微一撥就能轉化,稍微一挑就有顯著效

扩展阅读:富贵吉祥对联左右 ... 最招财的手机屏保图片 ... 富贵平安对联左右 ... 祈求一切平安健康顺利图片 ... 平安健康又聚财的头像 ... 平安图片保佑 健康 家人 ... 寓意 平安 的苹果头像 ... 一个真正有福气的人 ... 富贵平安还是平安富贵对联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