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的鉴赏 意思 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u521d\u4e2d\u53e4\u8bd7\u8d4f\u6790\u8868\u8fbe\u6280\u5de7

\u53e4\u8bd7\u8bcd\u9274\u8d4f\u65b9\u6cd5\uff1a\u6293\u8bd7\u773c\u3001\u6293\u610f\u8c61\u3001\u660e\u610f\u5883

1.\u8bd7\u773c\uff1a\u8bd7\u6b4c\u662f\u8bed\u8a00\u7684\u827a\u672f\uff0c\u53e4\u4eba\u5199\u8bd7\u7279\u522b\u8bb2\u7a76\u201c\u70bc\u5b57\u201d\u3002\u4e00\u53e5\u8bd7\u6216\u4e00\u9996\u8bd7\u4e2d\u6700\u4f20\u795e\u7684\u4e00\u4e2a\u5b57\u3001\u4e00\u4e2a\u8bcd\uff0c\u4e00\u822c\u662f\u52a8\u8bcd\u3001\u5f62\u5bb9\u8bcd\u3002\u5982\u201c\u60a0\u7136\u89c1\u5357\u5c71\u201d\u4e2d\u7684\u201c\u89c1\u201d\u5b57\uff0c\u201c\u7ea2\u674f\u679d\u5934\u6625\u610f\u95f9\u201d\u4e2d\u7684\u201c\u95f9\u201d\u5b57\u7b49\u7b49\uff0c\u4f7f\u8bd7\u6b4c\u751f\u52a8\u5f62\u8c61\uff0c\u5883\u754c\u5168\u51fa\u3002

2.\u610f\u8c61\uff1a\u8bd7\u4f5c\u4e2d\u4f5c\u8005\u6240\u5199\u4e4b\u666f\u3001\u6240\u793a\u4e4b\u7269\uff0c\u8fd9\u5ba2\u89c2\u7684\u201c\u8c61\u201d\u4e0e\u4f5c\u8005\u501f\u666f\u6292\u60c5\u7684\u201c\u60c5\u201d\u3001\u548f\u7269\u6240\u8a00\u7684\u201c\u5fd7\u201d\u7684\u5b8c\u7f8e\u7ed3\u5408\u3002

\u53e4\u8bd7\u8bcd\u4e2d\u7684\u610f\u8c61\u5f80\u5f80\u662f\u7ea6\u5b9a\u4fd7\u6210\uff0c\u6709\u89c4\u5f8b\u53ef\u5faa\u7684\uff0c\u4f8b\u5982\uff1a\u201c\u6885\u82b1\u201d\u662f\u9ad8\u6d01\u54c1\u683c\u7684\u8c61\u5f81\uff1b\u201c\u6708\u4eae\u201d\u4ee3\u8868\u601d\u4e61\u4e4b\u60c5\uff1b\u201c\u9e3f\u96c1\u201d\u662f\u4f20\u4e66\u7684\u4fe1\u4f7f\u7b49\u7b49\u3002\u6709\u65f6\u8bd7\u4eba\u8fd8\u4f1a\u521b\u9020\u4e00\u7fa4\u610f\u8c61\uff0c\u5982\u9a6c\u81f4\u8fdc\u7684\u300a\u79cb\u601d\u300b\u5c31\u521b\u9020\u4e8611\u4e2a\u610f\u8c61\uff0c\u7528\u201c\u65ad\u80a0\u4eba\u201d\u8fd9\u4e00\u4e2d\u5fc3\u610f\u8c61\u6765\u8868\u8fbe\u601d\u5f52\u6000\u8fdc\u7684\u79cb\u601d\u3002

3.\u610f\u5883\uff1a\u610f\u5883\u662f\u6587\u827a\u4f5c\u54c1\u4e2d\u548c\u8c10\u3001\u5e7f\u9614\u7684\u81ea\u7136\u548c\u751f\u6d3b\u56fe\u666f\uff0c\u6e17\u900f\u7740\u4f5c\u8005\u542b\u84c4\u3001\u4e30\u5bcc\u7684\u60c5\u601d\u800c\u5f62\u6210\u7684\u80fd\u8bf1\u53d1\u8bfb\u8005\u60f3\u8c61\u548c\u601d\u7d22\u7684\u827a\u672f\u5883\u754c\u3002\u4f18\u79c0\u7684\u53e4\u8bd7\u8bcd\u90fd\u521b\u9020\u4e86\u5177\u6709\u5e7f\u9614\u827a\u672f\u7a7a\u95f4\u7684\u610f\u5883\u3002\u8bd7\u6b4c\u610f\u5883\uff08\u60c5\u666f\uff09\u5173\u7cfb\u5f80\u5f80\u6bd4\u8f83\u591a\u7684\u662f\u5bd3\u60c5\u4e8e\u666f\u3001\u89e6\u666f\u751f\u60c5\u3001\u60c5\u666f\u4ea4\u878d\u3002\u610f\u5883\u7279\u70b9\u6709\uff1a\u6177\u6168\u60b2\u58ee\u3001\u96c4\u6d51\u82cd\u52b2\u3001\u606c\u6de1\u81ea\u7136\u3001\u96c4\u6d51\u58ee\u89c2\u3001\u60b2\u58ee\u82cd\u51c9\u3001\u5b64\u72ec\u51b7\u5bc2\u7b49\u7b49\u3002\u53ef\u89c1\uff0c\u6293\u4f4f\u8fd9\u51e0\u4e2a\u5173\u952e\u5904\uff0c\u6211\u4eec\u5c31\u53ef\u4ee5\u7a7f\u8d8a\u8bed\u8a00\u5c4f\u969c\uff0c\u8fc5\u901f\u89e6\u6478\u5230\u8bd7\u4eba\u7684\u5fc3\u7075\u4e16\u754c\uff0c\u8d70\u8fdb\u8bd7\u7684\u827a\u672f\u5883\u754c\uff0c\u89e3\u8bd7\u7b54\u9898\u3002

\u53e4\u8bd7\u8bcd\u9274\u8d4f\u65b9\u6cd5\uff1a\u5e38\u89c1\u8868\u73b0\u624b\u6cd5

1.\u76f4\u63a5\u6292\u60c5\uff1a\u5373\u4e0d\u501f\u5916\u7269\u3001\u63a9\u9970\uff0c\u76f4\u9648\u81ea\u5df1\u7684\u559c\u6012\u54c0\u4e50\u3002

2.\u95f4\u63a5\u6292\u60c5\uff1a\u5373\u901a\u8fc7\u5199\u666f\u3001\u53d9\u4e8b\u3001\u63cf\u7ed8\u4eba\u7269\u4e3e\u52a8\u6765\u8868\u8fbe\u60c5\u611f\uff0c\u62ab\u9732\u5fc3\u8ff9\u3002

3.\u501f\u666f\u6292\u60c5\uff1a\u53e4\u4ee3\u8bd7\u8bcd\u4e2d\uff0c\u6709\u4e9b\u666f\u7269\u88ab\u8bd7\u4eba\u4eec\u8d4b\u4e88\u4e86\u4e00\u5b9a\u7684\u4eba\u6587\u8c61\u5f81\u610f\u4e49\uff0c\u5982\u67f3\u8c61\u5f81\u79bb\u522b\uff0c\u6885\u8c61\u5f81\u9ad8\u6d01\uff0c\u6708\u8c61\u5f81\u56e2\u805a\uff0c\u96c1\u8c61\u5f81\u97f3\u4fe1\u7b49\u7b49\u3002\u8bd7\u4eba\u4eec\u5728\u63cf\u7ed8\u8fd9\u4e9b\u666f\u7269\u7684\u540c\u65f6\uff0c\u5f80\u5f80\u4e5f\u5bc4\u5bd3\u4e86\u67d0\u79cd\u60c5\u6000\u3002

4.\u878d\u60c5\u4e8e\u666f\uff1a\u5373\u8bd7\u4eba\u63d0\u7b14\u4e4b\u9645\u5185\u5fc3\u5df2\u6709\u65e2\u5b9a\u7684\u60c5\u611f\u6d3b\u52a8\uff0c\u5c06\u60c5\u611f\u542b\u84c4\u4e8e\u7b14\u4e0b\u7684\u666f\u7269\u4e4b\u4e2d\uff0c\u8ba9\u8bfb\u8005\u53bb\u611f\u53d7\u3001\u4f53\u4f1a\u3002

5.\u56e0\u60c5\u9020\u666f\uff1a\u8bd7\u4e2d\u7684\u5e7b\u5883\u3001\u68a6\u5883\u662f\u5178\u578b\u7684\u56e0\u60c5\u9020\u5883\u3002\u5982\u679c\u8bd7\u4eba\u6240\u63cf\u5199\u7684\u666f\u7269\u4e0d\u662f\u5904\u4e8e\u4e00\u65f6\u4e00\u5730\u6216\u5e76\u975e\u5199\u8bd7\u65f6\u6240\u95fb\u89c1\uff0c\u800c\u8bd7\u4eba\u4e3a\u4e86\u6292\u60c5\u7684\u9700\u8981\u5374\u5c06\u5b83\u4eec\u96c6\u805a\u5230\u4e00\u9996\u8bd7\u4e2d\u8fdb\u884c\u63cf\u7ed8\uff0c\u53ef\u79f0\u4e4b\u4e3a\u201c\u56e0\u60c5\u9020\u666f\u201d\u3002

6.\u865a\u5b9e\u76f8\u751f\u6258\u7269\u8a00\u5fd7\uff1a\u501f\u7269\u55bb\u4eba\uff0c\u501f\u7269(\u4e8b)\u55bb()\u7406\uff0c\u662f\u548f\u7269\u8bd7\u7684\u91cd\u8981\u624b\u6cd5\u3002

7.\u5938\u5f20\uff1a\u5938\u5f20\u662f\u6307\u5938\u5927\u6216\u7f29\u5c0f\u4e8b\u7269\u539f\u6709\u7684\u5f62\u6001\u3001\u89c4\u6a21\u3001\u7a0b\u5ea6\uff0c\u4ee5\u589e\u5f3a\u8bd7\u6b4c\u7684\u4e3b\u89c2\u611f\u60c5\u8272\u5f69\u3002(\u674e\u767d\u5e38\u7528\u5938\u5f20)

8.\u8c61\u5f81\uff1a\u8c61\u5f81\u662f\u6307\u901a\u8fc7\u5177\u4f53\u5f62\u8c61\u4ee5\u8868\u73b0\u4e0e\u4e4b\u76f8\u8fd1\u4f3c\u7684\u601d\u60f3\u60c5\u611f\u3002

9.\u7528\u5178\uff1a\u8fd0\u7528\u5178\u6545\u6765\u6292\u60c5\u8a00\u5fd7\u3001\u8868\u660e\u5fc3\u8ff9\u3002

10.\u5bf9\u6bd4\uff1a\u5bf9\u6bd4\u5c31\u662f\u4f7f\u5bf9\u6bd4\u7684\u53cc\u65b9\u7684\u7279\u5f81\u66f4\u52a0\u9c9c\u660e\uff0c\u5982\u9ed1\u4e0e\u767d\u7684\u5bf9\u6bd4\uff0c\u751f\u4e0e\u6b7b\u7684\u5bf9\u6bd4\uff0c\u5bf9\u4e0e\u9519\u7684\u5bf9\u6bd4\uff0c\u52a8\u4e0e\u9759\u7684\u5bf9\u6bd4\uff0c\u901a\u8fc7\u9c9c\u660e\u7684\u5bf9\u6bd4\u6765\u5f3a\u8c03\u3001\u63ed\u793a\u67d0\u4e00\u79cd\u73b0\u8c61\uff0c\u9610\u91ca\u67d0\u4e00\u4e2a\u9053\u7406\u3002

1\uff0e\u660e\u786e\u8bf5\u8bfb\u7684\u8981\u6c42
\u6731\u71b9\u5728\u300a\u8bad\u5b66\u658b\u89c4\u300b\u4e2d\u66fe\u7ecf\u6307\u51fa\uff1a\u201c\u51e1\u8bfb\u4e66\uff0c\u987b\u8981\u8bfb\u5f97\u5b57\u5b57\u54cd\u4eae\uff0c\u4e0d\u53ef\u8bef\u4e00\u5b57\uff0c\u4e0d\u53ef\u5c11\u4e00\u5b57\uff0c\u4e0d\u53ef\u591a\u4e00\u5b57\uff0c\u4e0d\u53ef\u5012\u8bfb\u4e00\u5b57\u2026\u2026\u53ea\u662f\u8981\u8bf5\u8bfb\u6570\u904d\uff0c\u81ea\u7136\u4e0a\u53e3\uff0c\u4e45\u8fdc\u4e0d\u5fd8\u3002\u201d\u6731\u71b9\u7684\u8fd9\u6bb5\u8bdd\u65e2\u53cd\u6620\u51fa\u53e4\u4eba\u5bf9\u8bf5\u8bfb\u7684\u57fa\u672c\u8981\u6c42\uff0c\u4e5f\u53d1\u6620\u51fa\u53e4\u4eba\u5bf9\u8bf5\u8bfb\u4f5c\u7528\u7684\u8ba4\u8bc6\u3002\u6559\u5e08\u6307\u5bfc\u5b66\u751f\u8bf5\u8bfb\u65f6\uff0c\u53ef\u4ee5\u5148\u8ba9\u5b66\u751f\u655e\u5f00\u5fc3\uff0c\u653e\u5f00\u58f0\uff0c\u81ea\u4e3b\u8bf5\u8bfb\uff0c\u4e0d\u8bbe\u56fa\u5b9a\u7684\u6761\u6761\u6846\u6846\u675f\u7f1a\u5b66\u751f\uff0c\u653e\u624b\u8ba9\u5b66\u751f\u81ea\u5df1\u53bb\u611f\u609f\u4f53\u4f1a\uff0c\u6309\u7167\u81ea\u5df1\u7684\u7406\u89e3\u53bb\u6717\u8bfb\uff0c\u8bfb\u51fa\u7279\u8272\uff0c\u8bfb\u51fa\u8bd7\u7684\u97f5\u5473\uff1b\u4e5f\u53ef\u4ee5\u5728\u5b66\u751f\u8bf5\u8bfb\u53e4\u8bd7\u8bcd\u7684\u65f6\u5019\uff0c\u901a\u8fc7\u6559\u5e08\u58f0\u60c5\u5e76\u8302\u7684\u8303\u8bfb\uff0c\u8f85\u4ee5\u97f3\u4e50\u80cc\u666f\u7684\u8bbe\u7f6e\u6765\u521b\u8bbe\u826f\u597d\u7684\u8bf5\u8bfb\u6c1b\u56f4\u3002
\u53e4\u8bd7\u8bcd\u7684\u8bf5\u8bfb\u662f\u4e3b\u4f53\u6027\u5f88\u5f3a\u7684\u6559\u5b66\u6d3b\u52a8\u3002\u5728\u5c0a\u91cd\u5b66\u751f\u4e2a\u4f53\u4f53\u9a8c\u7684\u57fa\u7840\u4e0a\uff0c\u6559\u5e08\u5fc5\u987b\u5bf9\u8bf5\u8bfb\u7684\u65b9\u6cd5\u8fdb\u884c\u9002\u5f53\u7684\u70b9\u62e8\uff0c\u8981\u5177\u4f53\u5730\u6307\u5bfc\u5b66\u751f\u5728\u8bf5\u8bfb\u65f6\u5982\u4f55\u5904\u7406\u505c\u987f\u3001\u8282\u594f\u3001\u91cd\u97f3\u3001\u8bed\u6c14\u7b49\u95ee\u9898\u3002\u56e0\u4e3a\u53ea\u6709\u8fd9\u6837\uff0c\u5b66\u751f\u624d\u80fd\u5f88\u5feb\u5730\u8fdb\u5165\u89d2\u8272\u8bf5\u8bfb\u8bd7\u6b4c\u3002\u6559\u5e08\u53ef\u4ee5\u6839\u636e\u4e0d\u540c\u7684\u8bd7\u6b4c\uff0c\u6307\u5bfc\u8bf5\u8bfb\u6216\u5feb\u6216\u6162\uff0c\u6216\u541f\u6216\u5531\uff0c\u6216\u5e26\u8bfb\uff0c\u6216\u9f50\u8bfb\uff0c\u6216\u63a5\u9f99\uff0c\u6216\u9ed8\u8bfb\uff0c\u6216\u63d0\u95ee\u5f81\u7b54\uff0c\u5b66\u751f\u968f\u7740\u8bd7\u60c5\u7684\u8d77\u4f0f\uff0c\u8bed\u8c03\u7684\u9ad8\u4f4e\uff0c\u8282\u594f\u7684\u5feb\u6162\u7b49\uff0c\u5f88\u5bb9\u6613\u8bfb\u51fa\u8bd7\u8bcd\u7684\u611f\u60c5\u548c\u97f5\u5473\uff0c\u611f\u53d7\u8bd7\u6b4c\u6717\u6717\u4e0a\u53e3\u7684\u97f5\u5f8b\u4e4b\u7f8e\u3002
2\uff0e\u6fc0\u53d1\u8bf5\u8bfb\u7684\u5174\u8da3
\u53e4\u8bd7\u8bcd\u7684\u8bf5\u8bfb\uff0c\u9700\u8981\u6559\u5e08\u51ed\u501f\u81ea\u8eab\u6559\u5b66\u7684\u9b45\u529b\u6765\u5bf9\u5b66\u751f\u8fdb\u884c\u5bcc\u6709\u60c5\u8da3\u800c\u53c8\u751f\u52a8\u6d3b\u6cfc\u7684\u5f15\u5bfc\uff0c\u6fc0\u53d1\u5b66\u751f\u8bf5\u8bfb\u7684\u6b32\u671b\uff0c\u4f7f\u5176\u5e26\u7740\u63a2\u7a76\u7684\u5fc3\u60c5\u8d70\u8fdb\u8bd7\u6b4c\u7684\u60c5\u5883\u4e0e\u97f5\u5473\u4e2d\u3002\u6bd4\u5982\u5728\u5b66\u4e60\u5a49\u7ea6\u8bcd\u548c\u8c6a\u653e\u8bcd\u7684\u65f6\u5019\uff0c\u53ef\u4ee5\u5f15\u7528\u5357\u5b8b\u4fde\u6587\u8c79\u300a\u5439\u5251\u5f55\u300b\u91cc\u6240\u8bb0\u8f7d\u7684\u6545\u4e8b\uff1a\u4e1c\u5761\u5728\u7389\u5802\u65e5\uff0c\u6709\u5e55\u58eb\u5584\u6b4c\uff0c\u56e0\u95ee\uff1a\u201c\u6211\u8bcd\u4f55\u5982\u67f3\u4e03\uff1f\u201d\u5bf9\u6708\uff1a\u201c\u67f3\u90ce\u4e2d\u8bcd\uff0c\u53ea\u5408\u5341\u4e03\u516b\u5973\u90ce\uff0c\u6267\u7ea2\u7259\u677f\uff0c\u6b4c\u2018\u6768\u67f3\u5cb8\u6653\u98ce\u6b8b\u6708\u2019\uff1b\u5b66\u58eb\u8bcd\uff0c\u987b\u5173\u897f\u5927\u6c49\uff0c\u94dc\u7435\u7436\uff0c\u94c1\u7ef0\u677f\uff0c\u5531\u2018\u5927\u6c5f\u4e1c\u53bb\u2019\u3002\u201d\u5728\u5b66\u751f\u5174\u8da3\u4e0a\u6765\u65f6\uff0c\u53ef\u4ee5\u8bbe\u95ee\uff1a\u5927\u5bb6\u60f3\u4e00\u60f3\uff0c\u5341\u4e03\u516b\u5c81\u5973\u90ce\u6267\u7ea2\u7259\u677f\u5982\u4f55\u6b4c\uff1f\u5173\u897f\u5927\u6c49\u62ff\u94dc\u7435\u7436\u5982\u4f55\u5531\uff1f\u4e0d\u59a8\u8ba9\u5b66\u751f\u5404\u9009\u4e00\u8bcd\uff0c\u6765\u4e00\u6b21\u8bf5\u8bfb\u6bd4\u8d5b\uff0c\u770b\u770b\u8c01\u6700\u80fd\u8bfb\u51fa\uff08\u5531\u4e5f\u884c\uff09\u8fd9\u4e24\u79cd\u5473\u9053\u3002\u6709\u65f6\u751a\u81f3\u4e5f\u53ef\u4ee5\u7279\u610f\u7528\u65b9\u8a00\u53bb\u5f15\u9886\u5b66\u751f\u541f\u5531\u53e4\u8bd7\u8bcd\uff0c\u56e0\u4e3a\u65b9\u8a00\u79bb\u53e4\u97f3\u6bd4\u8f83\u8fd1\uff0c\u8fd9\u6837\u8bfb\u53ef\u80fd\u66f4\u8d34\u8fd1\u53e4\u4eba\u7684\u8bfb\u6cd5\u3002
\u6559\u5e08\u8981\u5145\u5206\u5229\u7528\u548c\u6574\u5408\u6709\u5173\u53e4\u8bd7\u6587\u8bf5\u8bfb\u7684\u6587\u5b57\u3001\u97f3\u4e50\u3001\u97f3\u9891\u3001\u89c6\u9891\u7b49\u6559\u5b66\u8d44\u6e90\uff0c\u53bb\u6fc0\u53d1\u5b66\u751f\u8bf5\u8bfb\u7684\u5174\u8da3\u3002\u5982\u6307\u5bfc\u5b66\u751f\u8bf5\u8bfb\u82cf\u8f7c\u7684\u300a\u6c34\u8c03\u6b4c\u5934\u300b\uff0c\u53ef\u4ee5\u501f\u9274\u738b\u83f2\u6f14\u5531\u7684\u540c\u540d\u6b4c\u66f2\uff1b\u8bf5\u8bfb\u5f20\u82e5\u865a\u7684\u300a\u6625\u6c5f\u82b1\u6708\u591c\u300b\uff0c\u53ef\u4ee5\u6b23\u8d4f\u6211\u56fd\u540c\u540d\u7684\u6c11\u4e50\u540d\u66f2\u3002\u901a\u8fc7\u5174\u8da3\u7684\u6fc0\u53d1\uff0c\u5b66\u751f\u4f1a\u81ea\u89c9\u4e3b\u52a8\u5730\u8fdb\u5165\u8bf5\u8bfb\uff0c\u5728\u8bf5\u8bfb\u7684\u63a2\u7a76\u4e2d\u609f\u51fa\u8bd7\u610f\u3002
3\uff0e\u8bfb\u51fa\u8bd7\u6b4c\u7684\u97f5\u5473
\u8bf5\u8bfb\u7684\u6700\u7ec8\u76ee\u7684\u662f\u5728\u53cd\u590d\u541f\u8bf5\u73a9\u5473\u7684\u57fa\u7840\u4e0a\u4f7f\u8bd7\u7684\u97f5\u5473\u5f97\u4ee5\u663e\u73b0\u3002\u5b66\u751f\u8981\u80fd\u591f\u901a\u8fc7\u8bf5\u8bfb\uff0c\u5bf9\u8bd7\u8bcd\u4e2d\u7684\u8bcd\u53e5\u3001\u5f62\u8c61\u3001\u610f\u5883\u3001\u60c5\u611f\u7b49\u5f62\u6210\u4e00\u79cd\u9886\u4f1a\u609f\u901a\u7684

  竹里馆
  【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光从空中映照。
  【鉴赏】(一)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 10 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自“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至此段,引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第182页,作者陈邦炎。我们不应该引用别人文章而不加出处,这是对作者起码的尊重,也是为文起码的原则)
  【鉴赏】(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盛唐诗人王维晚年所作《辋川集》绝句之一。
  我们先看前两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篁,竹林也;啸,撮口作声也。诗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但琴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所以长啸一声。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阮步兵啸,闻数百步。”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汉魏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和稽康等人对当时的封建礼教不满,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满,时常集于竹林咏怀言志。阮籍在竹林长啸,声闻数百步,也由此传为美谈。王维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长啸,以阮籍自比,表现自己对权奸的不满。竹之品格,叶如箭指,质如坚石,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诗人独坐幽竹之中,显然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样的气节的。
  再看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和气氛的。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明月东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不也像诗人一样吗?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的“朋友”。这样写,对描写自然景物也有好处。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绿色的联想,有寂寞沉郁的感觉,画面是暗淡的,现在忽然“明月来相照”,使幽暗的竹林,洒上一层银白的色彩,这种变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气,一层诗意,孤寂之感一扫而光,竹林、明月、诗人都融化到静穆和谐的夜色之中了。
  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我们读着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

  观刈麦
  【译文】
  庄稼人很少有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起,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在南冈操劳。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被火似的太阳炙烤。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珍惜这漫长的夏日。
  更有那些穷苦的妇人 , 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我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么也不能遗忘。
  【赏析】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中重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矛盾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矛盾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山中杂诗 吴均
  译文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
  它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描写诗人住在山中有趣的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密,鸟在人家屋顶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从窗里飘了出来。全诗体现了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情。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赏析一:
  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那”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杜甫《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放眼四望,触处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赏析二: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意谓这首小诗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就象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却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而一帧成功的作品,总是能取新颖巧妙的角度,摄出景物的特征与情趣,吴均的摹山范水也正是如此。

  长歌行
  【译文】
  1)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露水将要被早晨的阳光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人也一样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白白悔恨了。
  2)院子里长着青翠碧绿的蔬菜。等到太阳一出来,菜叶上的露水就被晒干了。温暖的春天在散布她的恩惠。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壁壁生晖。时常担忧秋天的到来。花啊,叶啊全都枯萎了。千百条江河都滚滚流向东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返回?
  年富力强时不努力发奋作为。等到年老体衰时就只能空自悲伤。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别云间 夏完淳
  [编辑本段]译文:

  三年当中做了奔走他乡之客,
  今天又做了俘虏。
  大好山河使人流下无限之泪,
  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
  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
  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
  将在空中注视着后继的抗敌的旗帜
  [编辑本段]文章赏析: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此诗是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时所作。全诗以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在对山河的一片深情中,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雁门太守行 李贺
  [编辑本段]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秋色中,遍地响起军号,号角声直冲云天;
  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OK
  楼主

竹里馆
【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光从空中映照。
【鉴赏】(一)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 10 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自“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至此段,引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第182页,作者陈邦炎。我们不应该引用别人文章而不加出处,这是对作者起码的尊重,也是为文起码的原则)
【鉴赏】(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盛唐诗人王维晚年所作《辋川集》绝句之一。
我们先看前两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篁,竹林也;啸,撮口作声也。诗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但琴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所以长啸一声。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阮步兵啸,闻数百步。”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汉魏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和稽康等人对当时的封建礼教不满,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满,时常集于竹林咏怀言志。阮籍在竹林长啸,声闻数百步,也由此传为美谈。王维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长啸,以阮籍自比,表现自己对权奸的不满。竹之品格,叶如箭指,质如坚石,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诗人独坐幽竹之中,显然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样的气节的。
再看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和气氛的。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明月东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不也像诗人一样吗?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的“朋友”。这样写,对描写自然景物也有好处。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绿色的联想,有寂寞沉郁的感觉,画面是暗淡的,现在忽然“明月来相照”,使幽暗的竹林,洒上一层银白的色彩,这种变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气,一层诗意,孤寂之感一扫而光,竹林、明月、诗人都融化到静穆和谐的夜色之中了。
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我们读着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

观刈麦
【译文】
庄稼人很少有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起,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在南冈操劳。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被火似的太阳炙烤。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珍惜这漫长的夏日。
更有那些穷苦的妇人 , 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我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么也不能遗忘。
【赏析】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中重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矛盾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矛盾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山中杂诗 吴均
译文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
它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描写诗人住在山中有趣的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密,鸟在人家屋顶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从窗里飘了出来。全诗体现了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情。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赏析一:
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那”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杜甫《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放眼四望,触处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赏析二: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意谓这首小诗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就象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却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而一帧成功的作品,总是能取新颖巧妙的角度,摄出景物的特征与情趣,吴均的摹山范水也正是如此。

长歌行
【译文】
1)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露水将要被早晨的阳光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人也一样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白白悔恨了。
2)院子里长着青翠碧绿的蔬菜。等到太阳一出来,菜叶上的露水就被晒干了。温暖的春天在散布她的恩惠。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壁壁生晖。时常担忧秋天的到来。花啊,叶啊全都枯萎了。千百条江河都滚滚流向东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返回?
年富力强时不努力发奋作为。等到年老体衰时就只能空自悲伤。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别云间 夏完淳
[编辑本段]译文:

三年当中做了奔走他乡之客,
今天又做了俘虏。
大好山河使人流下无限之泪,
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
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
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
将在空中注视着后继的抗敌的旗帜
[编辑本段]文章赏析: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此诗是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时所作。全诗以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在对山河的一片深情中,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雁门太守行 李贺
[编辑本段]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秋色中,遍地响起军号,号角声直冲云天;
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别云间 夏完淳
[编辑本段]译文:

三年当中做了奔走他乡之客,
今天又做了俘虏。
大好山河使人流下无限之泪,
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
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
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
将在空中注视着后继的抗敌的旗帜
[编辑本段]文章赏析: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此诗是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时所作。全诗以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在对山河的一片深情中,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别云间 夏完淳
[编辑本段]译文:

三年当中做了奔走他乡之客,
今天又做了俘虏。
大好山河使人流下无限之泪,
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
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
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
将在空中注视着后继的抗敌的旗帜
[编辑本段]文章赏析: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此诗是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时所作。全诗以质朴的语

还是买本书吧!!!

扩展阅读:古诗鉴赏20首及赏析 ... 初中课外诗歌鉴赏 ... 初中古诗文鉴赏 ... 初中语文古诗词及分析 ... 初中古诗词意蕴美 ... 初中7-9年级必背古诗 ... 初中古诗赏析大全简洁 ... 古诗词鉴赏摘抄 ...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及模板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