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格分裂的形成与发展? 人格分裂的各个阶段?

\u4eba\u683c\u5206\u88c2\u662f\u600e\u6837\u5f62\u6210\u7684

\u5206\u88c2\u578b\u4eba\u683c\u969c\u788d\u662f\u4e00\u79cd\u4ee5\u89c2\u5ff5\u3001\u5916\u8c8c\u548c\u884c\u4e3a\u5947\u7279\u4ee5\u53ca\u4eba\u9645\u5173\u7cfb\u6709\u660e\u663e\u7f3a\u9677\uff0c\u4e14\u60c5\u611f\u51b7\u6de1\u4e3a\u4e3b\u8981\u7279\u70b9\u7684\u4eba\u683c\u969c\u788d\u3002\u8fd9\u7c7b\u4eba\u4e00\u822c\u8f83\u5b64\u72ec\u3001\u6c89\u9ed8\u3001\u9690\u533f\uff0c\u4e0d\u7231\u4eba\u9645\u4ea4\u5f80\uff0c\u4e0d\u5408\u7fa4\u3002\u65e2\u65e0\u4ec0\u4e48\u670b\u53cb\uff0c\u4e5f\u5f88\u5c11\u53c2\u52a0\u793e\u4f1a\u6d3b\u52a8\uff0c\u663e\u5f97\u4e0e\u4e16\u9694\u7edd\u3002\u5e38\u505a\u767d\u65e5\u68a6\uff0c\u6c89\u6eba\u4e8e\u5e7b\u60f3\u4e4b\u4e2d\u3002\u8fd9\u7c7b\u4eba\u5bf9\u4eba\u5c11\u7684\u5de5\u4f5c\u73af\u5883\u5c1a\u53ef\u9002\u5e94\uff0c\u4f46\u4eba\u4f17\u591a\u7684\u5355\u4f4d\u548c\u73af\u5883\u53ca\u9700\u8981\u4ea4\u9645\u5f80\u6765\u7684\u5de5\u4f5c\u5c31\u5f88\u96be\u9002\u5e94\u4e86\u3002

\u8bca\u65ad\u4eba\u683c\u969c\u788d\u8005\u4e3a\u5206\u88c2\u578b\u9700\u7b26\u5408\u4e0b\u8ff0\u9879\u76ee\u4e2d\u7684\u4e09\u9879\uff1a\u2460\u5947\u5f02\u7684\u4fe1\u5ff5\u548c\u60f3\u6cd5\uff0c\u6216\u4e0e\u6587\u5316\u80cc\u666f\u4e0d\u4e00\u81f4\u7684\u884c\u4e3a\uff0c\u5982\u76f8\u4fe1\u900f\u89c6\u529b\uff0c\u5fc3\u7075\u611f\u5e94\uff1b\u2461\u5947\u602a\u7684\u3001\u53cd\u5e38\u7684\u6216\u7279\u522b\u7684\u884c\u4e3a\u6216\u5916\u8c8c\uff0c\u5982\u670d\u9970\u5947\u7279\uff0c\u4e0d\u4fee\u8fb9\u5e45\uff0c\u884c\u4e3a\u4e0d\u5408\u65f6\u5b9c\uff0c\u4e0d\u7b26\u5408\u4e60\u4fd7\u6216\u76ee\u7684\u4e0d\u660e\u786e\u3002\u2462\u602a\u5f02\u8a00\u8bed\uff0c\u5982\u79bb\u9898\uff0c\u7528\u8bcd\u4e0d\u59a5\uff0c\u7e41\u7b80\u5931\u5f53\uff0c\u8868\u8fbe\u610f\u601d\u4e0d\u6e05\u695a\uff1b\u2463\u4e0d\u5bfb\u5e38\u7684\u77e5\u89c9\u4f53\u9a8c\uff0c\u5982\u5e7b\u89c9\uff0c\u770b\u89c1\u4e0d\u5b58\u5728\u7684\u4eba\uff1b\u2464\u5bf9\u4eba\u51b7\u6de1\uff0c\u751a\u81f3\u5bf9\u5bb6\u65cf\u4eb2\u4eba\u4e5f\u51b7\u6de1\uff0c\u7f3a\u5c11\u5bf9\u4ed6\u4eba\u7684\u6e29\u6696\u4e0e\u4f53\u8d34\uff1b\u2465\u8868\u60c5\u6de1\u6f20\uff0c\u4e5f\u7f3a\u4e4f\u5f3a\u70c8\u6216\u751f\u52a8\u7684\u60c5\u611f\uff1b\u2466\u51e0\u4e4e\u662f\u5355\u72ec\u6d3b\u52a8\uff0c\u4e3b\u52a8\u4e0e\u4eba\u4ea4\u5f80\u4ec5\u9650\u4e8e\u751f\u6d3b\u6216\u5de5\u4f5c\u4e2d\u5fc5\u9700\u7684\u63a5\u89e6\uff0c\u9664\u4e3b\u8981\u4eb2\u5c5e\u5916\u65e0\u4eb2\u5bc6\u670b\u53cb\u6216\u77e5\u5df1\u3002
\u5176\u8868\u73b0\u5f80\u5f80\u5728\u513f\u7ae5\u671f\u5c31\u5f00\u59cb\u663e\u9732\uff0c\u81f3\u5c11\u4e5f\u5e94\u8be5\u5728\u9752\u5e74\u671f\u5f00\u59cb\u663e\u8457\u3002\u5982\u679c\u6210\u5e74\u4ee5\u524d\u6ca1\u6709\u4efb\u4f55\u4eba\u683c\u969c\u788d\u7684\u7279\u5f81\u6216\u8bc1\u636e\uff0c\u5c31\u4e0d\u80fd\u8bca\u65ad\u4e3a\u4eba\u683c\u969c\u788d\uff08\u6210\u5e74\u4ee5\u540e\u624d\u5f00\u59cb\u51fa\u73b0\u7684\u4eba\u683c\u4e0a\u7684\u75c5\u6001\u79f0\u4e3a\u4eba\u683c\u6539\u53d8\uff09\u3002\u6b64\u5916\uff0c\u7531\u4e8e\u5e74\u9f84\u6108\u5c0f\uff0c\u4eba\u683c\u7684\u53ef\u5851\u6027\u6108\u5927\uff0c\u654518\u5c81\u4ee5\u524d\u4e0d\u8bca\u65ad\u4e3a\u4eba\u683c\u969c\u788d\u3002

\u5206\u88c2\u6837\u4eba\u683c\u969c\u788d\u7684\u5f62\u6210\u4e00\u822c\u4e0e\u4eba\u7684\u65e9\u671f\u5fc3\u7406\u53d1\u5c55\u6709\u5f88\u5927\u5173\u7cfb\u3002\u4eba\u7c7b\u4e2a\u4f53\u51fa\u751f\u4ee5\u540e\uff0c\u6709\u5f88\u957f\u4e00\u6bb5\u65f6\u95f4\u4e0d\u80fd\u72ec\u7acb\uff0c\u9700\u8981\u7236\u6bcd\u4eb2\u7684\u7167\u987e\uff0c\u5728\u8fd9\u4e2a\u8fc7\u7a0b\u4e2d\uff0c\u513f\u7ae5\u4e0e\u7236\u6bcd\u7684\u5173\u7cfb\u5360\u91cd\u8981\u5730\u4f4d\uff0c\u513f\u7ae5\u5c31\u662f\u5728\u4e0e\u7236\u6bcd\u7684\u5173\u7cfb\u4e2d\u5efa\u7acb\u81ea\u5df1\u7684\u65e9\u671f\u4eba\u683c\u7684\u3002\u5728\u6210\u957f\u8fc7\u7a0b\u4e2d\uff0c\u5c3d\u7ba1\u6bcf\u4e2a\u513f\u7ae5\u4e0d\u514d\u8981\u53d7\u5230\u4e00\u4e9b\u6307\u8d23\uff0c\u4f46\u53ea\u8981\u4ed6\u611f\u89c9\u5230\u5468\u56f4\u6709\u4eba\u7231\u4ed6\uff0c\u5c31\u4e0d\u4f1a\u4ea7\u751f\u5fc3\u7406\u4e0a\u7684\u504f\u5dee\u3002\u4f46\u5982\u679c\u7ec8\u65e5\u4e0d\u65ad\u88ab\u9a82\u3001\u88ab\u6279\u8bc4\uff0c\u5f97\u4e0d\u5230\u7236\u6bcd\u7684\u7231\uff0c\u513f\u7ae5\u5c31\u4f1a\u89c9\u5f97\u81ea\u5df1\u6beb\u65e0\u4ef7\u503c\u3002\u66f4\u8fdb\u4e00\u6b65\uff0c\u5982\u679c\u7236\u6bcd\u5bf9\u5b50\u5973\u4e0d\u516c\u6b63\uff0c\u5c31\u4f1a\u4f7f\u513f\u7ae5\u662f\u975e\u89c2\u5ff5\u4e0d\u7a33\u5b9a\uff0c\u4ea7\u751f\u5fc3\u7406\u4e0a\u7684\u7126\u8651\u548c\u654c\u5bf9\u60c5\u7eea\uff0c\u6709\u4e9b\u513f\u7ae5\u56e0\u6b64\u800c\u5206\u79bb\u3001\u72ec\u7acb\u3001\u9003\u907f\u4e0e\u7236\u6bcd\u8eab\u4f53\u548c\u60c5\u611f\u7684\u63a5\u89e6\uff0c\u8fdb\u800c\u9003\u907f\u4e0e\u5176\u4ed6\u4eba\u548c\u4e8b\u7269\u7684\u63a5\u89e6\uff0c\u8fd9\u6837\u5c31\u6781\u6613\u5f62\u6210\u5206\u88c2\u6837\u4eba\u683c\u3002

\u3000\u3000\u5206\u7c7b\u4eba\u683c\u5206\u88c2(\u89e3\u79bb\u75c7)\u53ef\u7b80\u5355\u5206\u6210\u4e0b\u9762\u4e24\u7c7b\uff1a
\u3000\u30001\u5fc3\u56e0\u6027\u5931\u5fc6\u75c7(Psychogenic Amnesia)
\u3000\u3000\u6982\u8ff0\uff1a\u53cd\u5e94\u6027\u7cbe\u795e\u75c5\u662f\u6307\u4e00\u7ec4\u5728\u4e25\u91cd\u6216\u6301\u4e45\u7684\u7cbe\u795e\u521b\u4f24\u4e0b\u5f15\u8d77\u7684\u7cbe\u795e\u969c\u788d\u3002
\u3000\u3000\u5176\u4e34\u5e8a\u75c7\u72b6\u7279\u70b9\u548c\u75c5\u7a0b\u7ecf\u8fc7\u4e0e\u521b\u4f24\u4f53\u9a8c\u6709\u5bc6\u5207\u5173\u7cfb\u3002\u4e34\u5e8a\u4e0a\u53ef\u89c1\u6025\u6027\u5e94\u6fc0\u53cd\u5e94\u53ca\u7cbe\u795e\u521b\u4f24\u540e\u5e94\u6fc0\u969c\u788d\u3002\u901a\u5e38\u901a\u8fc7\u53d8\u6362\u73af\u5883\u3001\u652f\u63f4\u6027\u5fc3\u7406\u6cbb\u7597\u53ca\u9547\u9759\u5b89\u7720\u6cbb\u7597\uff0c\u6548\u679c\u8f83\u597d\u3002
\u3000\u3000\u75c7\u72b6\u4f53\u75c7\uff1a
\u3000\u30001.\u610f\u8bc6\u604d\u60da\u53ca\u610f\u8bc6\u6726\u80e7\u72b6\u6001\uff1b
\u3000\u30002.\u611f\u77e5\u8fdf\u949d\u3001\u8fd0\u52a8\u51cf\u5c11\uff0c\u5446\u6ede\uff1b
\u3000\u30003.\u60c5\u611f\u6de1\u6f20\u3001\u5fc3\u5883\u6291\u90c1\uff1b
\u3000\u30004.\u7761\u7720\u969c\u788d\u3001\u7c7b\u4f3c\u75f4\u5446\u6837\u8868\u73b0\uff1b
\u3000\u30005.\u690d\u7269\u795e\u7ecf\u7cfb\u7edf\u75c7\u72b6\uff1a\u5fc3\u60b8\u3001\u591a\u6c57\u3001\u6f6e\u7ea2\u3002
\u3000\u30006.\u6709\u8f7b\u5ea6\u7684\u81ea\u6b8b\u538c\u4e16\u73b0\u8c61\uff0c\u8c8c\u4f3c\u4ee5\u4e00\u79cd\u5f88\u6210\u719f\u7684\u5fc3\u6001\u770b\u5f85\u4e8b\u7269\uff0c\u5176\u5b9e\u4ec0\u4e48\u4e5f\u4e0d\u77e5\u9053
\u3000\u3000\u8bca\u65ad\u4f9d\u636e\uff1a
\u3000\u30001.\u5f3a\u70c8\u4e00\u8fc7\u6027\u6216\u6301\u7eed\u6027\u7684\u7cbe\u795e\u523a\u6fc0\u56e0\u7d20\uff0c\u51fa\u73b0\u4e8e\u8d77\u75c5\u524d\u6570\u65e5\u81f33\u4e2a\u6708\u4ee5\u5185\uff1b
\u3000\u30002.\u6709\u654f\u611f\uff08\u5bf9\u58f0\u97f3\uff0c\u5149\u7b49\uff09\u3001\u7d27\u5f20\uff08\u5c06\u4f1a\u5f15\u53d1\u81ea\u6211\u4fdd\u62a4\u5fc3\u7406\u5bfc\u81f4\u6781\u7aef\u884c\u4e3a\uff09\u3001\u4e0d\u7a33\u5b9a\u7d20\u8d28\uff08\u5404\u79cd\u4eba\u683c\u6240\u5177\u6709\u7684\u4e0d\u540c\u7279\u70b9)
\u3000\u30003.\u4e34\u5e8a\u75c7\u72b6\u76f4\u63a5\u53cd\u6620\u6216\u91cd\u6f14\u7cbe\u795e\u521b\u4f24\u60c5\u5883\u7684\u5185\u5bb9\uff1b
\u3000\u30004.\u5728\u523a\u6fc0\u6d88\u9664\uff0c\u9002\u5e94\u80fd\u529b\u6539\u5584\u6216\u8f6c\u6362\u73af\u5883\u4e4b\u540e\uff0c\u53ef\u8fc5\u901f\u83b7\u5f97\u5b8c\u5168\u7f13\u89e3\u3002\u4f46\u5f53\u539f\u73af\u5883\u6062\u590d\u540e\uff0c\u4e3b\u6b21\u4e4b\u95f4\u4f1a\u4e0d\u4f1a\u53d1\u751f\u672a\u53ef\u77e5\u7684\u8f6c\u6362\u3002
\u3000\u30002\u591a\u91cd\u4eba\u683c\u75c7
\u3000\u3000\u591a\u91cd\u4eba\u683c\u75c7(Multiple-personality Disorders)\u662f\u6307\u4e00\u4e2a\u4eba\u540c\u65f6\u5177\u6709\u4e24\u79cd\u6216\u591a\u79cd\u975e\u5e38\u4e0d\u540c\u7684\u4eba\u683c.\u6b64\u7c7b\u60a3\u8005\u884c\u4e3a\u7684\u5dee\u5f02\u65e0\u6cd5\u4ee5\u5e38\u4eba\u5728\u4e0d\u540c\u573a\u5408,\u4e0d\u540c\u89d2\u8272\u7684\u4e0d\u540c\u884c\u4e3a\u6765\u89e3\u91ca,\u597d\u50cf\u662f\u5b8c\u5168\u4e0d\u540c\u7684\u4eba,\u6bcf\u4e2a\u4eba\u683c\u6709\u5176\u4e2a\u522b\u7684\u59d3\u540d,\u8bb0\u5fc6,\u7279\u8d28\u53ca\u884c\u4e3a\u65b9\u5f0f.\u901a\u5e38\u539f\u6765\u7684\u4eba\u683c\u5e76\u4e0d\u77e5\u6653\u53e6\u4e00\u4e2a\u4eba\u683c\u7684\u5b58\u5728,\u800c\u65b0\u51fa\u73b0\u7684\u4eba\u683c\u5219\u5bf9\u539f\u6765\u7684\u4eba\u683c\u6709\u76f8\u5f53\u7684\u4e86\u89e3.\u65b0\u4eba\u683c\u7684\u7279\u8d28\u901a\u5e38\u4e0e\u539f\u4eba\u683c\u7279\u8d28\u76f8\u5f53\u4e0d\u540c,\u5982\u539f\u4eba\u683c\u662f\u5bb3\u7f9e,\u538b\u6291\u7684,\u65b0\u4eba\u683c\u53ef\u80fd\u662f\u5f00\u653e,\u5916\u5411\u7684.

  实际中多重人格的病例非常少,都是电影或者小说给渲染的。
  建议你去读一本叫“24重人格”的书,那里面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个患有分裂样人格障碍的主人公发病时的种种想法和状态,以及病因及治愈过程,写得还算比较真实,当时在美国销量很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下面是我在百度搜的,你也可以参考:
  多重人格 【简介】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周围,有一个人,有17个名字、17种不同的装扮、17种不同的发式、17种不同的声调和面孔、17种不同的性格、17种不同的生活,您会有怎样的感觉?我想,你一定会感到非常惊异和迷惑。您首先的反应可能是不信,这太超乎我们的想象了,这能是真的吗?可是,这恰恰就是纪实体的心理分析小说《人格裂变的姑娘》中主人公西碧尔的现实。这部小说除了人名是假的,其它事实几乎都是真实、未加修饰的。她就是存在着17种不同的装扮、声调、面孔、性格和生活的那个人,活生生的人。心理学上,把这种一个人具有多种人格的现象,称做“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 )是一种心因性身人份的障碍,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一般说来,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阶段,内陆诸意识层的只有一种身份,称为主体人格。此时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显出另一身份的痕迹。不定期一段时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可突然转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后继人格的方式行事。这时,个体对过去的身份完全遗忘,仿佛从心理上另换了一个人。从一种人格到另一种人格的转化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当后继的人格开始“执政”时,原先的主体人格是意识不到的,并忘却业已发生过的事情。
  【产生原因】
  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多重人格的实质是心理过程的分离,一部分行为和经验被单独保持,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后继的人格通常能意识到主体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为客体(“他”、“她”或“它”),而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我”),当分离尚未全面时,主体人格还有可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作“我”,而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他”、“她”或“它”。可是,当分离全面进行时,主体人格便会忘却自己的身份,并由后继人格取而代之。正如心理学家P。费登所说,在这种情况下,“主体的经验类似纪觉,从中产生的‘思想’被体验为好像它是一种由外部刺激引起的‘知觉’”。
  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在其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是非常不同的,不时甚至处于剧烈的对立面。在主体人格是积极的、友好的、顺应社会的和有规可循的地方,后继人格可能是消极的、攻击的、逆社会的和杂乱无章的。J。G。沃特金斯和R。J。约翰逊的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在童年期年处的家庭环境是蛮横的和忽视的,则儿童的需要就会常常遭受挫折,从而引发愤怒或不满。如果这一环境对儿童的愤怒或不满拒绝接受,或者说在儿童的愤怒或不满出现时立即予以处罚,则儿童就会被迫压抑真正的情感,仅仅展现社会认可的遵奉行为。于是,儿童处于矛盾或冲突之中:一方面为避免处罚而压抑真正的情感,另一方面被压抑的情感并未消失,而是想千方百计出来表现一番。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只有通过创造想象中的游戏伙伴,即把自我中的有些部分体验成客体(“他”、“她”或“它”),借此与孤独或寂寞作干斗争。尔后,凡那些无法为父母或其他成人接受的行为,或者经常受到处罚的冲动,便函有可能被分离出来,压抑入想象中的游戏伙伴之中:我是好人,他是环人。这里,“我”是主体人格,“他”是另一种人格或后继人格。此时,主体人格尚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客体(即想象中游戏的伙伴)。
  但是,当挫折继续时,当愤怒或不满因为不断的拒绝或惩罚而变得日益增强时,这引愤怒或不满就会越来越多地被压抑入分离的人格部分。为了保持这些被压抑的东西,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之间的“隔墙”就会加厚,并且就得不可渗透。慢慢地,主体便不再意识到它的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青春期,环境对个体的外部要求有可能变得更大。对个体来说,由这些外部要求引发的挫折和不满也不可能变得更多。于是,在“隔墙”的那一边,被压抑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所占“空间”就会越来越大,从而削弱了主体人格。由于那个被隐匿和分离的人格强烈要求表现自己,它就会周期性地接管主体人格,成为后继人格。这种接管方式是以激烈的和交替的人格变化表现出来的,具有周期性的性质。当后继人格在一特定时间接管主体人格时,它的攻击和憎恨,以及其他主体人格无法接受的紊乱行为,会变得格外明显。极端的表现是:如果这种后继人格指向他人,便会导致杀人;如果指向主体人格,便会导致自残或自杀。当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表现出这种三性的行为。
  【案例】
  国外报道一例患多重人格的女性病例,患者名南希。她一身兼具三个人格,除最常出现的人格“南希”外,又有“凯蒂”和“丽莲”两个人格。“南希”胆小怕事。常感焦虑和抑郁,生活中依赖性很强。“凯蒂”对“南希”和“丽莲”一无所知,似乎在一个“黑暗的地方”生活。而“丽莲”则表现得颇为狡猾、迷人和世故;“她”对“南希”的一切了如指掌;对“凯蒂”的行为也稍有了解。后在治疗中通过催眠诱导发现,“凯蒂”是从南希14岁的人格中分裂出来的,因为那一年她看到了母亲的不轨行为,于是拿起刀子杀死了母亲。其实当时她有杀母冲动,并无真正砍杀行为。但在“凯蒂”人格中,她一直以为她杀了自己的母亲。“丽莲”是南希生第二个孩子时分裂出来的人格。那一年南希的父母告诉她,他们看见南希的丈夫在路上吻了一个女人。这个消息令南希大为震怒,使她再度达到几欲杀人的程度———于是便又分裂出“丽莲”人格,以处理这种犯罪冲动。
  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格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心理现象。据文献报道,迄今为止只有100个得到证实的例子。具有两个或多个人格的人都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名字,他们在表现自己不同的人格时连写字的笔迹,甚至脑电波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一个人身上出现的两种或多种人格就等于是两个或多个具有各自思想和行为方式的独立的人。下面例举了一些比较著名的具有多重人格的人。
  1.玛丽·雷诺尔兹(1793-1854)
  1815年由安德鲁·埃利科考提出的有关玛丽·雷诺尔兹身上出现的两种人格的发现,据信是历史上有关多重人格的首次文献报道。玛丽生于英国,4岁随父母迁至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定居。长大后她成了一个虔奉宗教、性格孤独和心情抑郁的女子。18岁开始她常常受到一种莫名奇妙的疾病的袭击,其中一次使得她接连几个星平视力和听力全部丧失,后来又有一次发作使她一度完全丧失了记忆,人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成了一个性情开朗、喜爱交际和常在户外活动的女子。可5个星期后,她突然陷入沉睡之中,醒来时,她又重新恢复到过去的状态,而且竟然对自己身上曾发生过的巨大变化一无所知。就这样这两种人格在她身上不定平地交替出现,直到36岁,她的第二种人格才占据绝对优势,并一直伴随到她生命的结束。
  2.安娜·温莎(?-?)
  十九世纪60年代初平安娜·温莎由于心神错乱和右手瘫痪,前往埃拉·巴罗医生处求医。巴罗发现温莎女士在使用右手时会表现出另一种人格。巴罗把它称之为"旧树桩",它同第一种人格完全不同,当温莎处于这种人格状态时,她能写诗,能绘画。当她想用左手自杀时,也是这第二种人格保护了她自己。巴罗医生注意到,处于第二种人格状态时,温莎从不睡觉,在夜晚这右手会做手势同巴罗先生进行交谈,还会写信或敲打床架呼喊护士。
  3.安塞尔·伯恩(1826-?)
  1857年安塞尔·伯恩开始患有剧烈的头痛病,该病后来导致他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并成了哑巴。可没过多久后,他竟然完全恢复了过来。他把这归功于上帝的恩惠,并决定用自己的有生之年传播上帝的教诲。在以后的30年时间里,他把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布道,另一部分花在他在罗得岛的农场上。1887年1月17日他突然失踪。当同年3月4日他"醒过来"时,发现自己正在澳洲一个小镇居住,并经营一家杂货店。自己的名字也变成了阿诺德·布朗。1890年在精神恍惚之中,属于布朗的人格再次出现,他还详细地讲述了1887年他的那段经历。虽然布朗说他似乎听说过伯恩这个人,但他却没意识到自己曾经就是伯恩。作为布朗的人格以后再也没有自动地出现过,只是在处于精神恍惚的状态中才会重现。几年后这种人格开始逐渐消失。
  4.约翰·波尔特尼(1888-?)
  1929年12月一个在洛杉矶街头流浪的男子被警察扣留,后被带到谢普德·弗朗兹医生处就医,此人自称是C.J·波尔丁。他详细叙述了自己在过去14年的生活,可对14年前,即1915年前的事情却毫无记忆。1930年3月,C·J·波尔丁再次迷失方向。当他恢复知觉时,他自称自己是约翰·波尔特尼。1888年生于都柏林(该情况得到他在爱尔兰的家人的证实)。目前正在爱尔兰军队服役,他还坚持认为这一年是1914年,一连好几个月,他一会儿陷入梦幻般的状态,一会儿又从中摆脱出来,他的人格也随之在人格1(1915年前)和人格3(1915年后)之间来回变动。另有一个弗朗兹称之为人格2的人偶尔也会出现,但人格1和人格3对人格2的活动一无所知。经过1年半的治疗,波尔特尼成功地把人格1和人格3结合起来,并回到他爱尔兰的老家。
  5.茜比尔·多塞特(假名,1923-)
  茜比尔大学毕业时,智商测验成绩为170,毕业后,她当中学教师,生活似乎很正常。但当她195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由于记忆力衰退日益加重,她感到苦恼,她求助于精神病专家康纳利·威尔伯。威尔伯从茜比尔口中得知,她幼年时曾受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亲的残酷虐待,为了使自己在心理上能适应这种境遇,茜比尔的人格早年就产生了分裂。在她身上交换出现3种新人格。在以后的20年里又出现12种人格。在这些人格中有宗教狂热者,有热爱家庭的主妇,有勾引男子的荡妇,有自称为安托瓦尼特的中心记忆型人格女子以及两个属于男性的人格。经过11年精心治疗,这16种人格慢慢地融合成一种新的、也就是第十七种人格。以后治疗停止了,她最后在纽约成了一个著名的艺术家。
  6.克里斯·科斯蒂娜·赛泽莫尔(1927-)
  由于经常发生头晕和眼睛发黑的现象,1952年克里斯·赛泽莫尔到精神病医生处接受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发现赛泽莫尔太太明显有两种人格。西格彭医生把这两种人格称之为黑夏娃和白夏娃。白夏娃,即前来求医的人格,是个虔诚的教徒,行动拘谨,说话温柔。可是黑夏娃却充分表现出白夏娃所压抑的暴躁,咄咄逼人和强烈的情欲。到治疗的第二年,出现了被称作"简"的第三种人格。1954年第三种人格又让位于第四种人格,这是一个情绪稳定,由前几种人格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人格。西格彭医生认为赛泽莫尔夫人的病已经治愈,便停止了治疗。西格彭写了一本题为《夏娃的3个面孔》的著作,大获成功,在书中西格彭详细介绍了赛泽莫尔夫人的病例。这本书后来被拍成电影。但1977年,克里斯·赛泽莫尔自己撰文叙述了自己的疾病并透露自己在前23年中曾出现过多个人格。她前后总共经历了22个人格,其中9个是在各种黑夏娃和白夏娃的人格产生之前出现的。最后于1975年,她开始认识到"真正的自我",从此她的情况就一直很正常。
  7.亨利·达纳·霍克恩沃斯
  亨利·霍克恩沃斯具有6种不同的人格。其中4个产生于幼年时期,但他身上占统治地位的人格是达纳:一个勤奋,聪明,以后成为加州一个成功的企业经理。第二个人格是彼得:一个会写诗歌,常去游乐场所娱乐的青年。第三个是乔尼:一个凶暴和残忍的人,喜好赌博,嫖妓和光顾色情场所。第四个人格是费尔:此人只是在面临危机时才出现。第五个是个过渡性的人格,叫杰里,是以后埃里森医生对他进行治疗时出现的。1976年这5个不同的人格汇集成第六个人格——亨利。这第六个人格形成后,亨利曾出庭受审,原因是他在处于乔尼的人格状态时曾有酒后驾驶的行为。结果亨利被宣判无罪,因为乔尼现在不存在,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多种人格被当作辩护的手段的事例。
  8.吉娜·里纳尔迪(假名,1934-)
  1965年这名片有成就的作家因反复发作间歇性记忆消失、梦游和行为怪癖而到罗伯特·琼斯医生处接受治疗。琼斯发现她是个脾气粗暴,无同情心的年轻女子。她容易生气,容易发怒,且很多疑。在几个月的治疗中,吉娜开始提到自己曾经是个叫玛丽·森夏因的女子,这第二个人格显然表现出她童年的性格。在她身上这两种人格就像是拉锯战一样地竞相表现自己。1966年12月初,吉娜告诉琼斯玛丽·森夏因打算在12月31日自杀。可后来她未这样做。当1967年1月琼斯医生遇到吉娜时,他发现第三个叫尹芙琳的人格出现了。虽然一开始尹芙琳表现出一个十分浅薄和毫无感情的人格,但经治疗,她的情况不断得到改善。到1967年5月,病人的情况大为好转,医生便停止了治疗。现在她嫁给了一个内科医生,过着正常的生活,彻底摆脱了以前的疾病。
  9.克里斯蒂娜·彼得斯(1942- )
  5岁时由于遭到父亲的强奸和折磨,克里斯蒂娜的人格分裂成玛丽和琳达两个。玛丽是个总为别人着想的十分软弱的女孩,而琳达则藏有克里斯蒂娜的全部愤恨。可当琳达刚要做出狂暴和极端的行为时,却被第三个人格查伦所制止。1974年在试图自杀以及几次因吸毒和酗酒而被关押后,她身上的几种人格都愿意接受医生的治疗。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两个新的人格又出现了,一个叫巴布斯,拥有玛丽的记忆,行动完全像个孩子;另一个叫迈克尔,性格比较坚强,最后的人格结合正是以此为基础。1975年10月,真正的克里斯蒂娜终于出现了,其他的几种人格则逐渐消失。从此克里斯蒂娜开始艰难地成长为一个感情丰富的成人。
  10.威廉·米利根(1955- )
  1978年12月普利·米利根因强奸俄亥俄州立大学4名女学生而受到指控。可法院又宣布他无罪,理由是他具有多重人格。属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形式。米利根父亲是个夜总会演艺人,后自杀身亡。年幼的米利根遭受继父的折磨和性虐待,9岁时他身上就逐渐产生气他的人格。除他的基本人格外,他曾有过至少9个人格,其中包括克里森:一个富有感情和艺术天赋的3岁孩子;戴维:一个把头撞在墙上的苦恼的小男孩;阿瑟:一个英国知识分子;拉甘:一个好胜心很强的斯拉夫人;阿德兰娜:一个女性同性恋者。人们认为正是他的这个人格使得他犯了强奸罪。医生们预言在给他治疗的过程中米利根也许会显示出更多的人格——可能会导致其他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但他们对他的彻底康复有充分的信心。
  【人格支配】
  一个人如果拥有多重人格的话,遇到压力或危急关头,该受哪一个人格支配呢?会不会出现好几个人格争夺对人的控制权,而出现严重混乱状态呢?其实,多重人格的各个亚人格都是各自独立、彼此分开的,一种人格出现,其他人格就自动退场,所以,任何时候,都有一个主要人格占优势,人的行为也就由占优势的人格“值班”、控制,不会出现“好几个人格争夺控制权的混乱状态”。究竟由哪种人格来支配,完全遵循“哪种人格最适应当时的环境和需要,就启动和出现哪种人格”的原则。这实际上就是“适者生存”法则的心理学翻版。如果我们用“变色龙”或者“变形虫”来理解多重人格,也许会更形象、更直观。比如,用比较自信的人格,去应付具有竞争性的环境;用脆弱、神经衰弱的人格去赢得同情、获取依赖;用画家和艺术家的人格和身份,去应付上层社会等。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多重人格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通过频繁地变换人格,来适应环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适应环境的心理努力。
  【发病率和治疗】
  过去认为,多重人格在人群中的比率是非常低的。但近年的发现表明,多重人格其实并非那么少见。此症以女性为多,其发病率通常为男性的三至九倍。
  多重人格往往由情感创伤引发———特别以童年期的精神创伤为多见。其治疗方法,有格式塔疗法、精神分析法、支持疗法等。但所有疗法都离不开家人、朋友、同事等人长期而耐心的配合。治疗时尤应避免激惹病源。
  早在19世纪,一些医生如D。佩雷(1840)、普卢默(1859)、阿扎姆(1887)等人就已著文指出,大多数多重人格患者将持续多年方见好转,而且非常难以治疗。然而,近年来,作为人格障碍研究的一个成果,有关多重人格患者治疗的若干原则已经问世:
  1.催眠分析要比经典的精神分析更具疗效。
  2.当治疗者与多重人格患形成一种良好的移情关系,避免对患当中任何一个人抱以反感或恶意时,治疗最具动力。
  3.鼓励各分离的人格之间的内部交流,因为这种内部交流有助于“拆除”置于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之间的隔墙。
  4.分离人格的产生有些是因为未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对此应考虑需要的功能,不能轻率处置。
  5.治疗者的责任是帮助患者将后继的人格返回到它们最初的目标上来,以便转移后继人格与主体人格的对立立场。
  6.坚决不能操纵或离间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因为这种策略通常会导致治疗的失败。
  7.后继人格一旦形成,它就会强烈抵御企图消灭它的一切努力。因此,治疗者不能去消除它,而应该注重它与主体人格的同一性,设法整合它们,使之像正常的情绪变化那样操作。
  8.通过宣泄,把主体人格“诱导回来”,让其对原先无法接受的愤怒、不满、冲动等承担责任,并用更为建设性的办法处理它们。由于诱导主体人格的过程也是发泄后继人格的过程,因此置于两者之间的隔墙便会自动解体,两者的交流得以实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人们对多重人格研究的兴趣日益增强,但多重人格仍然是人格障碍中最难理解和应对的领域之一。

结论是不会 至少发病的时候不会有感觉
这在症状区分的时候会做很明显的判别
如果自己有觉知 那就不是病了 所以自我觉知是判断标准之一

就好象大话西游里面朱茵演的紫霞跟青霞
白天跟晚上交替出现 但是谁也不知道跟对方是在一起的

一般不知道,一些知道的也很难自己控制

诊断人格障碍者为分裂型需符合下述项目中的三项:①奇异的信念和想法,或与文化背景不一致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②奇怪的、反常的或特别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不符合习俗或目的不明确。③怪异言语,如离题,用词不妥,繁简失当,表达意思不清楚;④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⑤对人冷淡,甚至对家族亲人也冷淡,缺少对他人的温暖与体贴;⑥表情淡漠,也缺乏强烈或生动的情感;⑦几乎是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主要亲属外无亲密朋友或知己。
其表现往往在儿童期就开始显露,至少也应该在青年期开始显著。如果成年以前没有任何人格障碍的特征或证据,就不能诊断为人格障碍(成年以后才开始出现的人格上的病态称为人格改变)。此外,由于年龄愈小,人格的可塑性愈大,故18岁以前不诊断为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需要父母亲的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占重要地位,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自己的早期人格的。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儿童不免要受到一些指责,但只要他感觉到周围有人爱他,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但如果终日不断被骂、被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进一步,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进而逃避与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触,这样就极易形成分裂样人格。

有人,然后分,在裂,在有人,在有人,然后有很多人

不会

  • 浠涔堟槸浜烘牸鍒嗚?
    绛旓細鐜板疄涓紝鏈変笉灏戦儴鍒嗛兘鏈夎交寰殑浜烘牸鍒嗚銆傚吀鍨嬬殑濡傜獊鐒剁殑澶у枩銆佸ぇ鎬掋傜粡甯告х殑鎰熷埌鏃犺亰锛岄儊闂凤紝閮芥槸杞诲井浜烘牸鍒嗚鐨勭棁鐘剁殑琛ㄧ幇銆傜幇鍦ㄤ汉浠粡鍘嗙殑楂樺帇鍔涚敓娲伙紝楂樺帇鍔涘涔犲拰楂樺帇鍔涘伐浣滀互鍙婁笘鐣岄泦浣撳寲銆佸悎浣滃寲銆佺煡璇嗙垎鐐稿寲瀵艰嚧瓒婃潵瓒婁笌闄嶄綆涓汉鐨勪綔鐢紝閮戒細浣块儴鍒嗕汉鎴栧鎴栧皯鐨勫湪鏌愭椂鏌愬埢浜х敓浜烘牸鍒嗚鐨鎯虫硶銆
  • 浠涔浜烘牸鍒嗙
    绛旓細瓒嬪悜鎬,骞朵笖鑳借浆鍖栦负瀹炲湪鐨勫姏閲,褰卞搷浜哄鐜鐨勮璇.閫傚簲,鏀归.鍒嗚:鐢变簬鐜涓庝汉鐨勫叧绯荤殑澶嶆潅鎬у鑷翠汉鍦ㄦ濊冪殑杩囩▼涓渶瑕佸仛绛涢,鎶夋嫨,瀹规槗浜х敓鐭涚浘蹇冪悊,浣垮緱杩欑绋冲畾鐨勭壒寰佸彲鑳藉彂鐢熷垎鍖,涔熷氨鏄ǔ瀹氱殑鐗瑰緛瓒嬪悜澶氬眰娆,澶氳搴,澶氭柟闈鍙戝睍,褰撳垎鍖栧欢浼稿彂灞曞埌鍏辨у熀鏈秷澶,寮傚寲杩囦簬涓ラ噸,鐢氳嚦鐩镐簰鎺掓枼,鐩镐簰鐭涚浘鏃...
  • 浠涔堟槸浜烘牸鍒嗚?
    绛旓細- 蹇冨洜鎬уけ蹇嗙棁(Psychogenic Amnesia)- 澶氶噸浜烘牸鐥 澶氶噸浜烘牸鐥(Multiple-personality Disorders)鏄寚涓涓汉鍚屾椂鍏锋湁涓ょ鎴栧绉嶉潪甯镐笉鍚岀殑浜烘牸.姝ょ被鎮h呰涓虹殑宸紓鏃犳硶浠ュ父浜哄湪涓嶅悓鍦哄悎,涓嶅悓瑙掕壊鐨勪笉鍚岃涓烘潵瑙i噴,濂藉儚鏄畬鍏ㄤ笉鍚岀殑浜,姣忎釜浜烘牸鏈夊叾涓埆鐨勫鍚,璁板繂,鐗硅川鍙婅涓烘柟寮.閫氬父鍘熸潵鐨勪汉鏍煎苟涓嶇煡鏅...
  • 浜烘牸鍒嗚鐥囨牴鍦ㄧ骞
    绛旓細濡傛灉骞煎勾鏃舵湡寰椾笉鍒扮埗姣嶇殑鐖憋紝鍎跨灏变細瑙夊緱鑷繁姣棤浠峰笺傚鏋滃瀛愬コ鐖舵瘝瀵瑰瓙濂充笉鍏锛屽氨浼氫娇鍎跨浜х敓蹇冪悊涓婄殑鐒﹁檻鍜屾晫瀵规儏缁紝閫冮伩涓庣埗姣嶇殑韬綋鍜屾儏鎰熸帴瑙︼紝杩涜岃繙绂诲叾浠栦汉鍜屼簨銆傜敱浜鍒嗚鍨浜烘牸闅滅鎮h呬腑鏈変竴閮ㄥ垎浜哄彲鑳鍙戝睍涓虹簿绁炲垎瑁傜棁锛屾墍浠ヤ笉鍙帀浠ヨ交蹇冦傚浜庢湁鍒嗚鍨嬩汉鏍奸殰纰嶆偅鑰咃紝鎴戜滑搴旀寔鍚屾儏鎬佸害锛...
  • 浜烘牸鍒嗚鏄粈涔?
    绛旓細璁颁笅杩欎釜鏀瑰彉鐨勬椂闂达紝灏濊瘯鎵撶牬瀹冦3.灏藉彲鑳界煡鏅撳悇绉嶄汉鏍奸瓍鍔涳紝骞惰褰曟瘡涓汉鏍奸矞鏄庣壒鐐癸紝浠庤屾垚鍔熷敜閱掔浜屼汉鏍笺傚叾瀹烇紝浜烘牸鍒嗚涓蹇冪悊瀛﹁搴︾殑绗簩浜烘牸骞朵笉鏄竴涓蹇点傛崲涓搴﹁锛屼汉鏍煎垎瑁傛槸浜虹被鐨勬渶缁堝鍛斤紝闅忕潃绀句細杩涙锛屾垜浠簲璇ユ笎娓愰傚簲杩欑绮剧鏂囨槑鍙戝睍銆
  • 瑙i噴涓浜烘牸鍒嗚?
    绛旓細鏈変簺瀛﹁呯爺绌惰〃鏄庡鏁扮簿绁鍒嗚鐥囨偅鑰呯梾鍓嶆湁鍒嗚鏍蜂汉鏍,鑰屽彟涓浜涘鑰呯殑鐮旂┒鍙戠幇,瀵瑰垎瑁傛牱浜烘牸鎮h呮寔缁瀵15鈥20骞村悗,鏋佸皯鏈夊彉涓虹簿绁炲垎瑁傜棁鐨,鍒嗚鏍蜂汉鏍肩殑琛娓呬腑涔熷苟鏃犺緝涓鑸甯告棌缇ゆ洿澶氱殑绮剧鍒嗚鐥囩梾鎮g壒寰併傚洜姝ゅ垎瑁傛牱浜烘牸涓绮剧鍒嗚鐥囧拰閬椾紶鐨勫叧绯诲皻寰呰瘉瀹炪 鍒嗚鏍蜂汉鏍奸殰纰鐨勫舰鎴涓鑸笌浜虹殑鏃╂湡蹇冪悊鍙戝睍鏈夊緢澶...
  • 浜烘牸鍒嗚鏄粈涔堟剰鎬
    绛旓細浜烘牸鍒嗚鍗冲垎瑁傚瀷浜烘牸闅滅,鍒嗚鍨嬩汉鏍奸殰纰嶆槸浜烘牸闅滅鐨勪竴绉嶏紝鏈夎繖绫诲紓甯镐汉鏍肩殑浜烘晱鎰熷鐤戯紝浠栦滑鎬绘槸濡勮嚜灏婂ぇ锛岃屽張鏋佹槗浜х敓缇炴劎鎰熷拰鑰昏颈鎰熴傛绫婚殰纰嶇殑鎮g梾鐜囧彲鑳介珮浜庣簿绁炲垎瑁傜棁鍜屽叾浠栦汉鏍奸殰纰嶃傜洰鍓嶄富瑕佹湁涓ょ娌荤枟鏂规硶锛屽嵆蹇冪悊娌荤枟鍜岀敓鐗╁尰瀛︽不鐤椼傚敖绠$洰鍓嶅湪浜烘牸闅滅鐨勬不鐤椾笂宸插彇寰椾簡涓浜涜繘姝ワ紝鎵惧埌浜嗘湁鏁...
  • 鎴戜簡瑙d簡涓涓浜烘牸鍒嗚鐨鎯呭喌,涓轰粈涔堝師鏈夌殑浜烘牸鍜屽垎绂荤殑浜烘牸涓嶅悓?姣斿涓...
    绛旓細浜烘牸鍒嗙蹇冪悊杩囩▼鐨勫垎绂 鍦ㄧ簿绁炲垎鏋愬娲剧湅鏉ワ紝澶氶噸浜烘牸鐨瀹炶川鏄績鐞嗚繃绋嬬殑鍒嗙锛屼竴閮ㄥ垎琛屼负鍜岀粡楠岃鍗曠嫭淇濇寔锛屽郊姝や箣闂存病鏈変氦娴侊紝鍚庣户鐨勪汉鏍奸氬父鑳芥剰璇嗗埌涓讳綋浜烘牸鐨勫瓨鍦紝浣嗘妸瀹冪湅浣滀负瀹綋锛堚滀粬鈥濄佲滃ス鈥濇垨鈥滃畠鈥濓級锛岃屾妸鑷韩鐪嬩綔涓轰富浣擄紙鈥滄垜鈥濓級锛屽綋鍒嗙灏氭湭鍏ㄩ潰鏃讹紝涓讳綋浜烘牸杩樻湁鍙兘鎰忚瘑鍒板彟涓绉...
  • 绮剧鍒嗚灏辨槸浜烘牸鍒嗚涔?
    绛旓細涓昏鐗瑰緛鏄够瑙夈佸鎯炽佺摝瑙g棁鐘躲佺揣寮犵患鍚堝緛銆侀槾鎬х棁鐘躲佽鐭ラ殰纰嶃傚鎮h呯殑绀句細鍔熻兘浼氶犳垚涓ラ噸鐨勫奖鍝嶏紝骞朵笖闅忕潃鐥呯▼鍙戝睍涓閮ㄥ垎浜轰細閫愭笎鍑虹幇琛伴锛堢敓娲绘噿鏁o紝绀句氦鍥為伩锛屾濈淮璐箯锛屾儏鎰熸贰婕狅級锛屾渶缁堥櫎浜嗛鍜岀潯浠涔堥兘涓嶄細銆傞暱鏈熻嵂鐗╂不鐤楁槸鏈閲嶈鐨勬不鐤楁墜娈点浜烘牸鍒嗚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锛圡PD锛夋槸涓绉...
  • 浠涔堟牱鐨勪汉鏄浜烘牸鍒嗚
    绛旓細鐜颁唬浜轰滑缁忓巻鐨勯珮鍘嬪姏鐢熸椿锛岄珮鍘嬪姏瀛︿範鍜岄珮鍘嬪姏宸ヤ綔浠ュ強涓栫晫闆嗕綋鍖栥佸悎浣滃寲銆佺煡璇嗙垎鐐稿寲瀵艰嚧瓒婃潵瓒婁笌闄嶄綆涓汉鐨勪綔鐢紝閮戒細浣块儴鍒嗕汉鎴栧鎴栧皯鐨勫湪鏌愭椂鏌愬埢浜х敓浜烘牸鍒嗚鐨鎯虫硶銆 褰撶劧锛岃繖浜涚幇璞℃槸鏃犳硶閬垮厤鐨勶紝灏卞绀句細鐨鍙戝睍鏈夊叾涓ら潰鎬т竴鏍枫傚ぇ閮ㄥ垎杞诲井鎴栫潃杞诲井浠ヤ笅鐨勬偅鑰呬粠鏌愮鎰忎箟涓婅鏄彲浠ヨ嚜琛屾不鎰堢殑銆...
  • 扩展阅读:人格分裂心理测试题 ... 精神分裂自测20题 ... 人格分裂自己会察觉吗 ... 人格分裂症的10个前兆 ... 双重人格自测20题 ... 精神分裂症11个症状 ...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分裂症 ... 人格分裂症自己知道吗 ... 精神分裂症的最后下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