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古文献学讲义》笔记1:目录学-前言、经部

古文献学讲义·目录学(前言和经部)思维导图

不确定uncertain制作

目录学·前言

一. 什么叫目录?(目录的含义)

(一)目录(现代含义):书开头列出的各章各节或各篇的名目。

(二) 目录(传统含义):指书名、篇章名和其内容提要。

1.目:只指罗列的篇名、章名或书名。

2.录:指该篇、该章、该书的内容提要。

二.讲哪种目录学?(目录学的含义)

(一)不同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目录学”

1. 图书馆 学系讲授的“目录学”。将如何编制图书馆用的卡片目录和书本式目录的学问。

2.我国 目录学史 的“目录学”。从最早的刘歆的《七略》讲起,把历朝公私书目的编制及其优缺点等详详细细地写出来。

3.讲古人的著作(通称为古籍或古书)流传至今有多少明目品种,也就是如上所说把古籍的“目”告诉大家。同时,还告诉大家这些书是什么时代什么背景下谁撰写的,写了哪些主要内容,当时写了想起什么作用,换句话说,还要把此书的内容提要写出来让大家知道,也就是不仅有“目”还得有“录”。这种“目录学”才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史、古文献者迫切需要掌握的学问。

三.这种目录学的作用?(目录学的作用)

  科研和实践需要古代文史者接触文献和利用文献。

对古代的、已成历史陈迹的你就无法参加,也无法找那时的当事人做调查研究,那就只好利用或借重古人留下的以古籍为主体的种种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阅读,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整理,达到弄清楚古代文史的目的。这就是探讨古代文史者的实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科研。很明显,这种科研或实践的首要之点就在于接触文献和利用文献。

一. 哪些算是古籍?

(一)古籍的 含义: 专指我国古代的用文字书写的,且要编成卷册,供人阅读、查看以及作其他用途的书。

(二) 古籍产生的上限和下限。

1. 上限:“书”的正式出现在春秋时候。

2. 下限:大体可划到清代末年辛亥革命的时候。1912年以后问世的以传统形式撰集且和以前古籍性质相近的,也可划归古籍领域。给古籍作校勘、注释、辑佚等整理的,仍不失其为古籍。

二. 怎样给古籍分类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

三. 怎样给古籍作介绍

“目录学”不仅要讲古籍的“目”,还要介绍古籍的内容,即给古籍作“录”,具体点就是讲此书是什么时代什么背景下谁撰写的,有哪些主要内容,写了想起什么作用,今天应如何加以利用。

目录学·经部

一.怎样讲经部

(一)传统的四部法:按易、书、诗、礼等来分经部的经学书的。缺点在于各个时代有不同的经学趋向,势必在“易”类讲完经学趋向之后,在“书”类还要按照经学趋向再讲一遍“书”类,故而出现大量重复劳动。

(二)讲经部的办法:先讲经学的产生,再按其发展演变划分几个阶段,在讲了该阶段的经学趋向后再讲各经经注和有关著作。小学类则仍四部分类之旧放在经部最后来讲。

二.主要参考书。

吕诚之(思勉)的《经子解题》、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钱玄同《答顾颉刚先生书》(收入《古史辨》第一册)和《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收入《古史辨》第五册)皮锡瑞《经学历史》。

一.儒家和经的起源

(一)古代社会的发展

1.西周和春秋是封建领主制社会,战国是封建地主制社会。底层人从农奴变成需要交税的人,自由了一点。社会进步,思想意识领域也产生变化。(为什么由封建领主制社会到封建地主制社会,社会就进步了?作者这一点没有详细点明。)

(二)儒家的产生:把知识从领主制时的惯于装神弄鬼的“祝史”们手中解放出来,于是出现了“有教无类”、广收弟子以传播学识的孔子,产生了“儒家”学派。

(三)经的起源:

1.人们在春秋的时候将孔子的教材认为是“书”,到了战国,儒家后学们才称之为“经”。

2.“经”的本义,只是指文笔简练的东西。儒家、道家、墨家都有经。

3.儒家学说自西汉起被定为官学,进而儒家的“经”随之神秘起来,成为一切人生道德、统治法则的源泉。

二.孔子和六经

(一)大概到战国以至西汉初年,才流行孔子用《六经》教学的说法。

(二)《庄子》、《史记》中对孔子用《六经》教学的说法不可信,较可信的为论语。

(三)所以现在只能说:孔子是用原有的《诗》《书》作为教材来教弟子,原有的礼和乐也用来教学,但乐只有乐谱,礼也只是节目单之类,不能说就是后来相传的《仪礼》,这些在后面还要谈到。至于《易》和《春秋》,是孔门后学认作儒学经典的,和孔子本人不能说有什么关系。

至于《易》,有一条是:“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亦”字改成“易”,自是西汉时孔子以《六经》教学之说流行后被人们妄改的。

三.传和记

(一)传的含义:解释经的,在战国秦汉时都叫“传”,大体产生较早,已久著于竹帛。

(二)说的含义:解释经的,大体产生较晚,还由口耳相传以后才著于竹帛的叫做“说”。

(三)记的含义:“记”本来是指史籍,指典礼的记述,是“经”以外的古书。在汉代,人们也把它作为古书的通称。

(四)特别之处:

1.因为“传”是随着“经”流传的,所以在汉代往往把某个“经”的“传”也叫成这个“经”。

2.有些儒家的书,因为不被认为是孔子用来教学的“经”,如《论语》《孝经》,汉人也称之为“传”。

四.诗

(一)《诗》中的诗如何编成的?

1.统治者撰写的在宗庙里演奏的诗+社会上流行之后被统治者采集的诗(宴会赋诗中的诗)。

2.这些诗不可能是农奴创作的,而是由统治者以及其下层人士撰写的。

(二)《诗》编定的时间?

1.很可能在孔子以前已经编定。《史记》中的“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的话靠不住。

(三)风雅颂的含义?

1.同顾颉刚认为和乐器与音调之不同有关。

2.《毛诗序》中的解释是汉儒后起之说而非《风》《雅》《颂》的本义。

五.书

(一)《今文尚书》

1.相传是西汉文帝时秦博土伏生献上的。

2.共二十八篇。

(1)“虞书”:《尧典》(包括今本《舜典》在内,但无《舜典》篇首二十八字),《皋陶谟》(包括今本《益稷》在内);“夏书”:《禹贡》《甘誓》;

(2)“商书”:《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

(3)“周书”:《牧誓》《洪范》《金滕》《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包括今本《康王之诰》)《费誓》《吕刑》《文侯之命》《秦誓》。

1. 史料价值:同顾颉刚。

第一组(十三篇):《盘庚》《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多方》《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这一组,在思想上、文字上,都可信为真。

第二组(十二篇):《甘誓》《汤誓》《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滕》《无逸》《君奭》《立政》《顾命》。这一组,有的是文体平顺、不似古文,有的是人治观念很重,不似那时的思想。这或者是后世的伪作,或者是史官的追记,或者是真古文经过翻译,均说不定,不过决不是东周间的作品。

第三组(三篇):《尧典》《皋陶谟》《禹贡》。这一组决是战国至秦汉间的伪作,与那时诸子学说有相连的关系。那时拟《书》的很多,这三篇是其中最好的。

(二)今本《尚书》=《十三经注疏》里的《尚书》和宋蔡沈《书集传》所用的《尚书》。

1.是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也作梅颐)献上的,附有孔安国注,即所谓孔安国传的本子。

2.共五十八篇。比起《今文尚书》增加了二十五篇。

3.增加的二十五篇和孔安国传都是伪造的。《伪古文尚书》《伪孔传》。

(三)《今文尚书》第一手史料,有用,《伪古文尚书》绝对不能用,不过注解有一定参考价值。

六.附逸周书

(一)也叫《周书》,原有七十篇,佚失十篇。

(二)并非孔子删《书》之余。

(三)多有用资料,要善于择取。

七.仪礼

(一)《周礼》(古文)>《礼记》(今文)>《仪礼》(今文)

(二)西汉时《五经》中的《礼》指的是高堂生所传的《仪礼》。

(三)共十七篇,戴德、戴圣、刘向《别录》的编次都不一样,今本从《别录》,但戴德的实较合理。

(四)应是战国时人整理出来的礼的节目单。

(五)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民俗有用。

八.礼记

(一)《礼记》是把若干有关礼的“传”和“记”汇集成书,所以书名也只叫《礼记》。

(二)两个传本:

1.《大戴礼记》:八十五篇

2.《小戴礼记》:四十九篇。是马融、卢植核定的(童书业)。此本通行。《礼记》指的是《小戴礼记》。

(三)《礼记》读起来比称为“经”的《仪礼》更有意义,所以后来就升格为“经”,而且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之一。今天用来了解先秦的社会习俗也极有用处。

九.附大戴礼记

(一)共八十五篇,传世有四十篇,即第三十九至第四十二篇和第四十六至第八十一篇。

(二)《大戴礼记》中关于“曾子”的作品当是《汉书·艺文志》著录《曾子》十八篇的残余。

(三)《五帝德》,是撰写《史记·五帝本纪》的蓝本。

十.周礼

(一)记述官制的书,共有六篇六大系统,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缺失,是用《考工记》补的。在每个系统下面分设若干官员,并分别记述他们的职责。

(二)编制时间的不同观点:

1. 古文家:西周初年周公编制的

2. 王莽和刘歆伪造的,钱穆否定。

3. 钱穆、郭沫若:战国时候的作品

(一)为什么战国时代会产生具有全国规模的著作?如《周礼》、《禹贡》、《山海经》。

我认为这是由于到战国时人们已普遍产生统一中国的要求,于是为统后作各种安排的著作就应运而生。《周礼》是讲统一后的官职,《禹贡》是讲统一后的疆界物产,就连《山海经》也是讲统一后的祭祀安排。

十一. 附乐

(一)虽然战国末年如《庄子·天运》有所谓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之说,其实并无什么《乐经》。

(二)《乐记》二十三篇可能是讲乐的理论,和保存在《礼记》中的《乐记》是一回事。

(三)《诗经》时提到过的《雅琴赵氏》《雅琴师氏》《雅琴龙氏》,则应是乐谱。

十二.易

(一)殷周的迷信活动具有不同方法

1.殷商:用龟卜,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肩胛骨烧灼了来预测吉凶。

2.周:周人则用筮占,用一种蓍草来预测吉凶。

(二)《易传》,合称为“十翼”

(三)四圣之《易》是假的。

据顾颉刚师《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收入《古史辨》第三册)考证,“《易经》(即卦爻辞)的著作时代在西周”,“《易传》的著作时代至早不得过战国,迟则在西汉中叶”。

(四)参考书:《占卜的源流》容肇祖

十三.春秋经

(一)孔子和《春秋经》无关。

(二)《春秋经》是由《鲁春秋》删削修订成书的,但作此工作的不是孔子,大概还是出之战国时孔门后学之手吧。

(三)参考书: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

十四.左传

(二)《左传》(古文)>《公羊传》(今文)>《谷梁传》(今文)

十五.公羊传

(一)《公羊传》就是给《春秋经》作政治理论解说的传。其中引用了许多先师的解说。

(二)问题:为什么称《公羊传》呢?如果最后由这位姓公羊的学者论定,怎么能自称“子公羊子”呢?这个疑问至今还无从解答。

(三)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好资料。如果研究春秋史,可以补充《左传》的地方很少。

十六.谷梁传

(一)价值最少。

(二)顾颉刚、钱玄同:可能是“公羊”之音幻化出来的。

十七.论语

(一)何晏作《集解》,被《十三经注疏》采。

1.钱玄同:最初是曾子门人弟子所述孔子之言行。

2.康有为:“曾子垂教于鲁,其传当以鲁为宗。”

3.崔述:《论语馀说》及近人的考证,《论语》二十篇中前十篇比较可靠,记孔子的话都称“子曰”,后十篇则多称“孔子曰”,可靠程度就差些。

4.传统:孔子弟子所作。

十八.孝经

(一)创作时间:

1.黄永年:是儒家《六经》之类的说法流行后撰写的(黄永年)

2.吕诚之:根据《吕氏春秋》曾引用此书,认为它还是古籍。

3.有的学者则认为它作于西汉时。

十九.尔雅

吕诚之师《经子解题》解《尔雅》时指出:“今此书训诂,几全同《毛传》,释乐同《周官·大司乐》,九州异《禹贡》而同《周官》则古学既出后之物。”

二十.孟子

(一)共七篇

(二)北宋时期上升为《十三经》之一。南宋朱熹将其收进《四书》。

(三)要弄懂中国的传统思想,《孟子》一书不可不读。

本篇内容是《古文献学讲义》目录·前言和目录·经部的第一节概说和第二节 经的起源和内容性质 ,下次推送《古文献学讲义》目录·经部的第三节经今古文学、第四节义疏之学、第五节宋元经学、第六节清人经学和第六节小学。

编辑:不确定uncertain

  • 鍘嗗彶瀛︿笓涓氱澹湁鍝簺鏂瑰悜?鍒嗗埆灞炰簬浠涔堥櫌绯?鏈夊摢浜涘鏍℃嫑?
    绛旓細鍥炵瓟锛氬巻鍙插鑰冪爺灏变笟 (1)灏变笟鏂瑰悜 鍘嗗彶瀛︽槸涓闂ㄥ熀纭瀛︾,涓庝笓涓氬鍙g殑鑱屼笟鐩稿闇姹傝緝灏戙傚氨涓氭柟鍚戠浉褰撳箍娉,姣曚笟鐢熷彲閫傚簲绛栧垝銆佸挩璇佺鐞嗗拰鏁欏銆佺爺绌剁瓑鏂归潰宸ヤ綔瀵归珮灞傛浜烘墠鐨勯渶姹傘 (2)灏变笟鏂瑰悜鑱屼笟鐨勫矖浣嶈亴璐 澶ч儴鍒嗘瘯涓氱敓鍦ㄥ悇绫诲鏍°佹枃鍗氱鐮斿崟浣嶃佸厷鏀挎満鍏炽佹柊闂诲嚭鐗堥儴闂ㄣ佽憲鍚嶄紒涓氬氨涓,鏈夊皢杩戜竴鍗婄殑...
  • 鍙や唬鍏搁泦涓渶甯歌鏈鏅氱殑鐜拌薄鏄?
    绛旓細鍙戝睍杩囩▼鍙婄浉浜掑叧绯荤瓑銆備絾浠栧拰閮戞ǖ涓鏍凤紝閮芥妸杩欎簺宸ヤ綔绉颁负鈥滄牎闆犲鈥濄傛渶鏃╀互鈥滄枃鐚鈥濅綔涓轰功鍚嶇殑钁椾綔鏄儜楣ゅ0銆侀儜楣ゆ槬鍚堣憲鐨勩婁腑鍥芥枃鐚姒傝銆嬶紙1933锛夛紝涔︿腑璁や负锛氭枃鐚鐨勫熀鏈唴瀹规槸鏂囩尞鐨勭粨闆嗐佸璁佽涔犮佺炕璇戙佺紪绾傚拰鍒诲嵃銆傚紶鑸滃窘鍦ㄣ 涓浗鏂囩尞瀛︺嬶紙1982锛夊拰鐜嬫澶殑銆婃枃鐚璁蹭箟銆锛...
  • 鑰冩禉澶鍙ゅ吀鏂囩尞瀛鏈夊摢浜涘弬鑰冧功鐩晩?
    绛旓細鏂囧彶鍩虹锛氭湰璇曞嵎鍚洓缁勮瘯棰橈細鐢銆婂彜浠姹夎銆嬬帇鍔涗富缂栵紝涓崕涔﹀眬锛涗箼銆婅瑷瀛︾翰瑕併嬪緪閫氶數銆佸彾铚氬0钁楋紝鍖椾含澶у鍑虹増绀撅紱涓欍婁腑鍥藉彜浠e彶銆嬫湵缁嶄警涓荤紪锛岀寤轰汉姘戝嚭鐗堢ぞ锛涗竵銆婁腑鍥芥枃瀛﹀彶銆嬫父鍥芥仼绛変富缂栵紝浜烘皯鏂囧鍑虹増绀俱傜敳缁勫唴瀹瑰繀鍋氾紝涔欍佷笝銆佷竵閫夊仛鍏朵竴銆傛眽璇笌鏂囩尞锛氭湰璇曞嵎鍚簩缁勮瘯棰橈細鐢层鏂囩尞瀛﹁涔...
  • 涔﹂潰鐭ヨ瘑鐨鍙や唬涓撳
    绛旓細閮戠巹涓虹兢缁忎綔娉紝涔熷睘鏁寸悊鏂囩尞 鍗楀畫鐨勯儜妯点婇氬織路鏍¢洜鐣ャ嬬幇浠g殑璇濋儜楣ゅ0銆侀儜楣ゆ槬鍚堣憲鐨勩婁腑鍥芥枃鐚姒傝銆(1933)涔︿腑璁や负:鏂囩尞瀛︾殑鍩烘湰鍐呭鏄枃鐚殑缁撻泦銆佸璁佽涔犮佺炕璇戙佺紪绾傚拰鍒诲嵃 寮犺垳寰藉湪銆婁腑鍥芥枃鐚銆(1982)鍜岀帇娆eか鐨銆婃枃鐚璁蹭箟銆(1986)鏄爺绌涓浗鍙ゅ吀鏂囩尞瀛鐨勪笓钁 姹変唬鍒樺悜銆佸垬姝嗙埗瀛愭牎...
  • 璇烽棶,鍖椾含澶у涓枃绯涓浗鍙ゅ吀鏂囩尞瀛涓撲笟鐨勪笓涓氳閮芥湁鍝簺?璇峰叿浣撳洖绛...
    绛旓細鍙ゆ枃鐚鍙诧細鍒嗕笂涓嬩袱瀛︽湡璁叉巿锛屾槸閲嶄腑涔嬮噸锛屼富瑕佺殑鏁欐潗鏄瓩閽﹀杽鑰佸笀鍐欑殑銆婁腑鍥藉彜鏂囩尞瀛﹀彶銆嬶紝涓婁笅涓ゅ唽銆傚緢鍘氱殑涓ゆ湰锛屼篃鏄冪爺鏈閲嶈鐨勫弬鑰冧功浜嗐傛枃瀛楀锛氳閿″湱鑰佸笀鐨勩婃枃瀛楀绾茶銆嬮煶闊靛锛氥婇煶闊靛鏁欑▼銆嬶紝鍖楀ぇ鍞愪綔钘╃瓑鑰佸笀缂栧啓 锛堜互涓婁袱闂ㄨ杈冩湁闅惧害锛岃冭瘯涓崰鐨勬瘮渚嬩技涔庝笉澶氾級璁瘋瀛︼細娲垚銆...
  • 鍖楀ぇ鏂囧绯诲繀璇讳功鐩
    绛旓細鍖楀ぇ涓枃绯诲鐢熷簲璇ヨ鍝簺涔︾睄鍛?涓嬮潰鏄垜绮惧績涓烘偍鏁寸悊鐨勬枃瀛︾郴蹇呰涔︾洰,甯屾湜鎮ㄥ枩娆! 璇█瀛 1,缇庡浗...鈥斺 銆婅娉璁蹭箟銆,鍟嗗姟鍗颁功棣 鈥斺斻婄幇浠f眽璇娉曠爺绌躲,鍟嗗姟鍗颁功棣 8銆鍙や唬姹夎 鍙傝冧功鐩: 閮敗鑹...楂樼瓑鏁板C 銆婇珮绛夋暟瀛(鐞嗗伐鍐滃尰绫)銆(娌$敤杩,涓嶇煡浣滆) 鍖楀ぇ鐗 绾挎т唬鏁 銆婄嚎鎬т唬鏁板紩璁恒嬭摑浠ヤ腑 ...
  • 绠璁恒婂埆褰銆嬨涓冪暐銆嬬殑褰㈡垚鍜屽巻鍙叉剰涔
    绛旓細浣嗕粬鍜岄儜妯涓鏍凤紝閮芥妸杩欎簺宸ヤ綔绉颁负鈥滄牎闆犲鈥濄傛渶鏃╀互鈥滄枃鐚鈥濅綔涓轰功鍚嶇殑钁椾綔鏄儜楣ゅ0銆侀儜楣ゆ槬鍚堣憲鐨勩婁腑鍥芥枃鐚姒傝銆(1933),涔︿腑璁や负:鏂囩尞瀛︾殑鍩烘湰鍐呭鏄枃鐚殑缁撻泦銆佸璁佽涔犮佺炕璇戙佺紪绾傚拰鍒诲嵃銆傚紶鑸滃窘鍦ㄣ婁腑鍥芥枃鐚銆(1982)鍜岀帇娆eか鐨銆婃枃鐚璁蹭箟銆(1986)鍒欐槸鐮旂┒涓浗鍙ゅ吀鏂囩尞瀛鐨勪笓钁楋紝...
  • 鍖楀ぇ涓枃绯 鍙や唬姹夎鍜鏂囩尞瀛鐨勫尯鍒
    绛旓細鍚戠喒楂樼瓑鏁欒偛鍑虹増绀1993骞5鏈堥煶闊甸氳鑰挎尟鐢熸渤鍖楁暀鑲插嚭鐗堢ぞ2001骞5鏈堝彜姹夎璇嶆眹绾茶钂嬬粛鎰氬寳浜ぇ瀛﹀嚭鐗堢ぞ1994骞11鏈堣闊冲鏁欑▼鏋楃剺銆佺帇鐞嗗槈鍖椾含澶у鍑虹増绀1992骞11鏈堣瘝涔夌殑鍒嗘瀽涓庢弿鍐欑娣竻璇枃鍑虹増绀1996骞1鏈堣娉曠瓟闂湵寰风啓鍟嗗姟鍗颁功棣1985骞7鏈堟眽璇柟瑷姒傝锛堢浜岀増锛夎瀹堕獏璇枃鍑虹増绀2001骞1鏈堟眽璇柟瑷瀛...
  • 鍚勪綅鏈嬪弸,鑰佸笀,鎴戞兂闂棶鍖楀ぇ涓枃绯荤殑璇稿浜嬪疁,鏈涘悇浣嶇敤蹇冨洖绛,涓嶈儨鎰熸縺...
    绛旓細浣犲ソ锛屾垜涔熸槸璺ㄤ笓涓氳冪爺锛岀洰鏍囨槸鍖楀ぇ鐨鍙ゅ吀鏂囩尞瀛 鍖楀ぇ娌℃湁鎻愪緵鏄庣‘鐨勫弬鑰冧功鐩 涓嬮潰鏄垜鏌ョ殑涓浜涜祫鏂欙紝甯屾湜鑳藉府鍒颁綘锛屼綘鎵嶅ぇ浜岋紝鏃堕棿涓嶆槸澶揣锛屽鏋滆兘濂藉ソ鐪嬬湅杩欎簺涔︾殑璇濓紝搴旇瀵逛綘澶嶄範涔熸湁寰堝ぇ甯姪銆傛垜鏄湪褰撳綋缃戜笂涔扮殑涔︼紝閮芥尯渚垮疁鐨勶紝鏈灏戜篃寰楁墦75鎶...鍖椾含澶у涓枃绯昏冪爺鍩烘湰鍙傝冧功鐩帹鑽 鍙や唬...
  • 扩展阅读:古文献学讲义读后感 ... 阅读文献做笔记的软件 ... 中国文献学读书笔记 ... 不懂就要问笔记摘抄 ... 读文献时怎样做笔记 ... 文献学概要杜泽逊笔记 ... 论文参考文献免费网站 ... 阅读文献怎么做笔记 ... 古文献学课后感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