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 个渠 团渠

十八团渠是王震将军遵照毛主席“屯垦戍边”命令,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六师十八团全体官兵,于1950年9月开工修建,1951年5月15日竣工建成通水。42公里的工程全部靠战士肩挑背扛,用了8个月时间建成的,十八团大渠是当年解放军入疆后的第一条大型人工渠,军区首长将该渠正式命名为”十八团大渠”。在当时的新疆军垦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十八团渠位于新疆库尔勒市。据说放水那一天,库尔勒军民7000余人在库尔勒老飞机场举行放水典礼。王震代司令员兼政委偕同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出席祝贺。
为深切怀念王震将军和十八团官兵“屯垦戍边、艰苦创业”的丰功伟绩,于1992年7月5日修建了十八团渠纪念碑,此纪念碑现为库尔勒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为有王震将军的亲笔题词,这座碑被库尔勒市民亲切地称为"王震的雕像",其实纪念碑顶站立的,是一位手拿铁锹的兵团战士。1951年5月15日这天记载着:“人民解放军二军六师十八团在库尔勒修建的十八团大渠今日举行放水典礼。这是驻疆部队最早建成的一条大型渠道,全长42公里,可灌溉土地20余万亩,王震代司令员偕同中央派来的水利专家参加典礼。”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首先面临的挑战是奸商囤粮,哄抬粮价,而且只收现银。当时的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不得不每月用飞机从北京专运一趟银元回来购买粮食。周总理曾对甘说:"人民解放军要长期驻守边疆,保卫边疆,靠别人吃饭,自己不生产粮食是不行的。"为了解决驻军的吃饭问题,1950年1月,王震司令员向驻新疆人民解放军发出了动员:一面守卫祖国边防,警卫新疆全境,肃清土匪特务,严防间谍和反革命分子的阴谋破坏;一面要从事生产建设,就地取粮,克服财政困难,改善部队生活,要求全年生产粮食5000万公斤,棉花180万公斤,每人1只羊1只鸡,10人1口猪1头牛。就这样,驻疆部队只保留一个国防师,其他部队全都一手拿枪,一手拿锹,奔赴新战场。一时间,作战地图变成了生产地图,炮兵瞄准仪变成了水平仪,战马变成了耕马,马镫变成了犁头,20万将士在天山南北按师团布点,就地驻防就地屯垦,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1950年初,前身是三五九旅的解放军步兵六师十八团进驻库尔勒并投入大生产运动,实现了从解放新疆到屯垦戍边的伟大转变。同年3月中旬,王震将军带领他的几个老部下,从库尔勒向西沿着上户、大敦子到吾瓦进行实地踏勘,并听取了水力资源情况的详细汇报。这里原有一条长达30多公里从孔雀河引水的上户渠,如果把这条渠加宽延伸到大敦子以西的大片荒地,基本上可以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但是为了不与民争利,王震将军提议从上户渠北边新开挖一条57公里的灌溉渠道。黑夜里,王震将军借着篝火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线,这便是日后有名的“十八团大渠”。王震将军驱车从荒地来到铁门关,指示十八团领导从公主峰以下孔雀河开阔地段修筑一条拦河大坝,引孔雀河水入十八团渠,并把修建这条大渠的任务交给了十八团。
1950年秋,新疆省水利局第二水利工作队对沿线地形进行测量,9月15日动工。秋收一结束,十八团3个营和团直人员就全力以赴投入挖渠战斗,1000多人的修渠大军摆在从大敦子到孔雀河边龙口几十公里漫长的战线上。严冬时节,挖渠部队在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滩上施工,住的是地窝子或帐篷,甚至在野外露宿。这里没有水,靠马从大敦子驮水。战士们不能刷牙,不能洗脸,水仅供饮用和做饭。饮水也限量供应,渴得大家嗓子直冒烟。粮食供应紧张,吃了上顿找下顿,甚至吃高粱原粮,很难消化。但大家干劲十足,手上打起了血泡,腿疼得抬不起来,就跪着挖。当时挖渠没有机械,全靠人力开凿。工具很简单,只有十字镐、铁锹、坎土曼、红柳条编的抬耙和挑筐。十八团大渠沿线土壤结构非常复杂,从龙口到上户全部是砾石,上户到大墩子虽然土质比较疏松,但冬季施工冻土仍然坚硬,非常难挖。就这样,战士们硬是用十字镐刨砾石,用杠子撬冻土块,一寸一寸地挖出了几十公里长的大渠。王震将军到工地时也与战士们一起劳动,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从一开始修建十八团大渠,王震将军就强调一定要维护群众利益,不与民争利。根据工程设计,渠道要穿过一家维吾尔族老乡的房屋和果园。为了协商搬迁,部队曾协同地方政府反复做动员解释工作,答应给他另盖房子,用最好的土地和他交换。但是老乡强调果园里的果树已经结了果子,坚持要用果园交换,否则不肯搬家。部队没有果园,无法交换,只好以民族政策大局为重,修改设计,让渠道从老乡宅院旁绕过,改道后仍让老乡利用渠水浇果园。此事在当地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把解放军与旧军队作比较,交口称赞共产党好,解放军好。这些从炮火硝烟中走出来的战士,把作战地图换成了生产规划图,将犁绳套上了战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让荒原变绿洲,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千里戈壁建设成一个新世界。
十八团渠是库尔勒垦区的骨干渠系工程,十八团大渠在建成60年运行期间,先后经过几次较大的扩建。从根本上解决了渠道渗漏问题,1980年7月至1984年2月,十八团大渠完成了改建防渗工程。1984年农二师投资将总干渠改为硅板衬砌渠道形成现有规模。干渠全长58·81千米,龙口最大引水流量23立方米/秒,年均引水量2.55X108立方米。全长62公里。十八团渠灌区包括兵团农二师28团、29团、30团三个团场和地方两个乡一个村,灌溉土地50多万亩。万顷良田种植着高产水稻、小麦、优质长绒棉等农作物和香梨、葡萄等瓜果。
60年来,肩负屯垦戍边使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使西部边疆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纵观中国屯垦戍边的历史,兵团以其辉煌的成就,奠定了“大屯垦”的历史地位,历代延续的屯垦,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各族儿女共同为维护边疆的稳定和祖国的繁荣作出贡献,共同担负着发展边疆经济、维护祖国统一的崇高使命。兵团人之所以能在西部荒原扎下根,得益于一种凝聚力,一种文化的积淀。延续千年的屯垦戍边伟业代表的信念和正气的历史,成为屯垦戍边的人格内涵和精神追求。通过屯垦文化独特的作用和力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胸怀,一种情操。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扩展阅读:工地团体意外险价目表 ... 18团渠 ... 团体意外险价格一览表 ... 新疆18团在哪里 ... 团体意外险赔付明细 ... 电子保单查询 ... 保险单查询 ... 团体险的赔偿标准 ... 团体险多少钱一个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