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地壳的升降运动? 地壳运动和板块运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地壳升降??有些湖泊...

\u5730\u58f3\u8fd0\u52a8\u4e2d\u6c34\u5e73\u548c\u5347\u964d\u54ea\u4e2a\u8d77\u4e3b\u5bfc\u4f5c\u7528\uff1f

\u590d\u6742\u7684\u5730\u58f3\u8fd0\u52a8\uff0c\u6309\u6027\u8d28\u548c\u65b9\u5411\u53ef\u5206\u4e3a\u6c34\u5e73\u8fd0\u52a8\u548c\u5347\u964d\u8fd0\u52a8\u4e24\u79cd\u57fa\u672c\u5f62\u5f0f\u3002\u6c34\u5e73\u8fd0\u52a8\u662f\u6307\u7ec4\u6210\u5730\u58f3\u7684\u5ca9\u5c42\u6cbf\u5927\u81f4\u5e73\u884c\u4e8e\u5730\u7403\u8868\u9762\u7684\u65b9\u5411\u8fdb\u884c\u8fd0\u52a8\u3002\u5e38\u8868\u73b0\u4e3a\u5730\u58f3\u5ca9\u5c42\u7684\u6c34\u5e73\u79fb\u52a8\u548c\u5f2f\u66f2\u53d8\u5f62\u3002\u5347\u964d\u8fd0\u52a8\u662f\u6307\u7ec4\u6210\u5730\u58f3\u7684\u5ca9\u5c42\u4e0e\u5730\u7403\u8868\u9762\u5448\u5782\u76f4\u65b9\u5411\u5373\u4e0a\u5347\u6216\u4e0b\u964d\u8fd0\u52a8\uff0c\u53c8\u53eb\u5782\u76f4\u8fd0\u52a8\u3002\u5e38\u8868\u73b0\u4e3a\u5927\u89c4\u6a21\u5730\u9686\u8d77\u6216\u62d7\u9677\u3002\u5730\u58f3\u7684\u6c34\u5e73\u8fd0\u52a8\u548c\u5347\u964d\u8fd0\u52a8\u5747\u7531\u5185\u52a8\u529b\u5730\u8d28\u4f5c\u7528\u6240\u5f15\u8d77\uff0c\u76f8\u4e92\u8054\u7cfb\uff0c\u76f8\u4e92\u5f71\u54cd\uff0c\u5f7c\u6b64\u7d27\u5bc6\u76f8\u5173\uff0c\u5e76\u975e\u5b64\u7acb\u8fdb\u884c\u3002
\u5728\u540c\u4e00\u65f6\u95f4\u3001\u540c\u4e00\u5730\u70b9\u53d1\u751f\u7684\u5730\u58f3\u8fd0\u52a8\u90fd\u5305\u542b\u6709\u6c34\u5e73\u8fd0\u52a8\u548c\u5347\u964d\u8fd0\u52a8\u4e24\u79cd\u60c5\u51b5\uff0c\u5173\u952e\u5728\u4e8e\u4ee5\u54ea\u79cd\u8fd0\u52a8\u5f62\u5f0f\u4e3a\u4e3b\u5bfc\uff0c\u4f8b\u5982\u5f53\u5730\u58f3\u6c34\u5e73\u8fd0\u52a8\u4f7f\u5ca9\u5c42\u53d7\u5230\u6324\u538b\u800c\u53d1\u751f\u5f2f\u66f2\u3001\u53d8\u5f62\u65f6\uff0c\u4e0d\u4ec5\u5ca9\u5c42\u5728\u6c34\u5e73\u65b9\u5411\u7f29\u77ed\uff0c\u800c\u4e14\u9686\u8d77\u90e8\u5206\u76f8\u5bf9\u4e0a\u5347\uff0c\u51f9\u9677\u90e8\u5206\u5219\u76f8\u5bf9\u4e0b\u964d\uff0c\u8bf4\u660e\u8fd9\u65f6\u6c34\u5e73\u8fd0\u52a8\u8d77\u4e86\u4e3b\u5bfc\u4f5c\u7528\uff0c\u800c\u5782\u76f4\u8fd0\u52a8\u662f\u6d3e\u751f\u7684\u3002\u540c\u65f6\u5f53\u5ca9\u5c42\u7531\u4e8e\u5347\u964d\u8fd0\u52a8\u5f15\u8d77\u5730\u58f3\u9686\u8d77\u6216\u6c89\u964d\u65f6\u4e5f\u80fd\u9020\u6210\u5c40\u90e8\u5ca9\u5c42\u7684\u6c34\u5e73\u4f4d\u79fb\uff0c\u6b64\u65f6\u5347\u964d\u8fd0\u52a8\u53c8\u8d77\u4e86\u4e3b\u5bfc\u4f5c\u7528\u3002
\u901a\u5e38\u5728\u6c34\u5e73\u8fd0\u52a8\u4e3a\u4e3b\u5bfc\u7684\u5730\u533a\uff0c\u5e38\u5e38\u9020\u6210\u5de8\u5927\u7684\u8936\u76b1\u5c71\u7cfb\u3002\u4f8b\u5982\u6211\u56fd\u7684\u559c\u9a6c\u62c9\u96c5\u5c71\u8109\u3001\u6606\u4ed1\u5c71\u8109\u3001\u7941\u8fde\u5c71\u8109\u7b49\u4ee5\u53ca\u4e16\u754c\u4e0a\u8bb8\u591a\u5c71\u8109\u5747\u662f\u6324\u538b\u8936\u76b1\u800c\u6210\u3002\u5728\u4ee5\u5347\u964d\u8fd0\u52a8\u4e3a\u4e3b\u5bfc\u7684\u5730\u533a\uff0c\u51fa\u4e8e\u9686\u8d77\u548c\u62d7\u9677\u800c\u5f15\u8d77\u5730\u52bf\u9ad8\u4f4e\u7684\u53d8\u5316\u548c\u6d77\u9646\u53d8\u8fc1\u3002\u73b0\u4ee3\u5730\u58f3\u8fd0\u52a8\u8868\u73b0\u4e3a\u5347\u964d\u8fd0\u52a8\u7684\u5982\u5317\u6b27\u65af\u582a\u7684\u7eb3\u7ef4\u4e9a\u534a\u5c9b\uff0c\u73b0\u4eca\u4ee52\u5398\u7c73/\u5e74\u7684\u901f\u5ea6\u4e0a\u5347\uff0c\u8377\u5170\u4ee53\u6beb\u7c73/\u5e74\u7684\u901f\u5ea6\u4e0b\u6c89\u3002\u559c\u9a6c\u62c9\u96c5\u5c71\u662f\u57283000\u4e07\u5e74\u524d\u9686\u8d77\uff0c\u81f3\u4eca\u8fd8\u5728\u4e0a\u5347\u3002
\u4f46\u4ece\u5730\u58f3\u53d1\u5c55\u7684\u5168\u90e8\u5386\u53f2\u548c\u5927\u91cf\u7684\u8d44\u6599\u770b\uff0c\u5168\u7403\u8303\u56f4\u7684\u5730\u58f3\u8fd0\u52a8\u4e3b\u8981\u8868\u73b0\u4ee5\u6c34\u5e73\u65b9\u5411\u7684\u76f8\u5bf9\u8fd0\u52a8\u4e3a\u4e3b\u5bfc\u56e0\u7d20\u3002\u5927\u897f\u6d0b\u5c31\u662f\u5730\u58f3\u7684\u6c34\u5e73\u8fd0\u52a8\u9020\u6210\u7684\uff0c\u73b0\u5728\u4ecd\u5728\u4e0d\u65ad\u6269\u5927\u4e2d\u3002\u800c\u5347\u964d\u8fd0\u52a8\u662f\u6b21\u8981\u7684\u56e0\u7d20\u6216\u662f\u6d3e\u751f\u7684\u3002\u6211\u56fd\u8457\u540d\u7684\u5730\u8d28\u5b66\u5bb6\u2014\u2014\u674e\u56db\u5149\u5148\u751f\u521b\u7acb\u7684\u5730\u8d28\u529b\u5b66\u7684\u57fa\u672c\u6982\u5ff5\uff0c\u5c31\u662f\u4ee5\u5730\u58f3\u7684\u6c34\u5e73\u8fd0\u52a8\u5b66\u8bf4\u4e3a\u7406\u8bba\u57fa\u7840\u800c\u8457\u79f0\u4e8e\u4e16\u3002

\u5730\u58f3\u8fd0\u52a8\uff0c\u662f\u6307\u9646\u5757\u5728\u5730\u7403\u8868\u9762\u7684\u8fd0\u52a8\u8fc7\u7a0b\u4e2d\u5f15\u8d77\u7684\u6d0b\u9646\u548c\u5730\u7403\u6df1\u5c42\u7269\u8d28\u4e0e\u8868\u5c42\u7269\u8d28\u4e4b\u95f4\u76f8\u4e92\u8f6c\u5316\u548c\u8fd0\u52a8\u3002
\u5730\u58f3\u8fd0\u52a8\u6709\u65f6\u7a7a\u6027\u548c\u968f\u673a\u6027\u3002
\u677f\u5757\u8fd0\u52a8\uff0c\u662f\u6839\u636e\u4eca\u5929\u7684\u6d77\u9646\u7ed3\u6784\u5bf9\u5730\u58f3\u5b9e\u884c\u533a\u57df\u5212\u5206\uff0c\u628a\u5730\u7403\u8868\u9762\u5212\u5206\u4e3a\u82e5\u5e72\u5757\uff0c\u4ece\u800c\u5f62\u6210\u677f\u5757\u8bba\u3002
\u5730\u7403\u8868\u9762\u662f\u6709\u9650\u7684\u3001\u56fa\u5b9a\u7684\u3002\u5728\u6709\u9650\u7684\u3001\u56fa\u5b9a\u7684\u5730\u58f3\u7a7a\u95f4\u7ed9\u5730\u58f3\u5212\u5206\u677f\u5757\uff0c\u5730\u58f3\u677f\u5757\u4e5f\u5c31\u662f\u56fa\u5b9a\u7684\uff0c\u7a33\u5b9a\u7684\u3002
\u677f\u5757\u8bba\u521b\u4e1a\u7684\u76ee\u7684\uff0c\u662f\u4e3a\u4e86\u63ed\u793a\u5730\u58f3\u8fd0\u52a8\u548c\u5730\u58f3\u8fd0\u52a8\u7684\u8fc7\u7a0b\u3002
\u53ef\u662f\uff0c\u5730\u58f3\u662f\u8fd0\u52a8\u7684\uff0c\u5730\u58f3\u677f\u5757\u662f\u7a33\u5b9a\u7684\u3002\u73b0\u4ee3\u5730\u5b66\u754c\u7528\u7a33\u5b9a\u7684\u5730\u58f3\u677f\u5757\u8bba\u6765\u89e3\u91ca\u8fd0\u52a8\u7684\u5730\u58f3\uff0c\u4e0d\u4ec5\u72af\u4e86\u903b\u8f91\u4e0a\u7684\u9519\u8bef\uff0c\u800c\u4e14\u72af\u4e86\u7275\u5f3a\u9644\u548c\u7684\u4e3b\u89c2\u81c6\u65ad\u9519\u8bef\u3002
\u8bd5\u60f3\uff0c\u5982\u679c\u677f\u5757\u4f1a\u52a8\uff0c\u677f\u5757\u8fb9\u754c\u53c8\u662f\u5982\u4f55\u753b\u51fa\u6765\u7684\uff1f
\u4eca\u5929\u7684\u6d77\u9646\u7ed3\u6784\u5c55\u73b0\u7684\u662f\u4eca\u5929\u7684\u6d77\u9646\u7ed3\u6784\u53f2\u3002\u53ef\u662f\uff0c\u8fd9\u79cd\u6d77\u9646\u7ed3\u6784\u53f2\u6709\u4e9b\u53d1\u751f\u5728\u8fc7\u53bb\u3002
\u8bd5\u95ee\uff0c\u8fc7\u53bb\u7684\u6d77\u9646\u7ed3\u6784\u53c8\u662f\u600e\u6837\u7684\uff1f\u8fc7\u53bb\u7684\u6d77\u9646\u7ed3\u6784\u53c8\u600e\u6837\u5212\u5206\u677f\u5757\uff1f\u8fc7\u53bb\u7684\u677f\u5757\u4e0e\u4eca\u5929\u7684\u677f\u5757\u4e00\u6837\u5417\uff1f
\u8bd5\u60f3\uff0c\u5730\u58f3\u662f\u8fd0\u52a8\u7684\uff0c\u53d8\u5316\u7684\uff0c\u6628\u5929\u6709\u6628\u5929\u7684\u677f\u5757\uff0c\u4eca\u5929\u6709\u4eca\u5929\u7684\u677f\u5757\uff0c\u660e\u5929\u6709\u660e\u5929\u7684\u677f\u5757\u3002
\u8bd5\u60f3\uff0c\u5730\u58f3\u677f\u5757\u8bba\u8fb9\u754c\u56fa\u5b9a\u5426\uff1f\u6210\u7acb\u5426\uff1f\u7814\u7a76\u677f\u5757\u4f55\u7528\uff1f\u5e94\u4e0d\u5e94\u8be5\u6709\u677f\u5757\u8fd0\u52a8\u4e00\u8bf4\uff1f
\u7531\u6b64\u53ef\u89c1\uff0c\u5730\u58f3\u677f\u5757\u8fd0\u52a8\u8bba\u662f\u4e0d\u6210\u7acb\u7684\u5b66\u672f\u3002
\u7531\u4e8e\u5730\u58f3\u7684\u5468\u671f\u6027\u4e0d\u89c4\u5219\u8fd0\u52a8\uff0c\u4f7f\u5f97\u5730\u58f3\u51fa\u73b0\u5347\u964d\u8fdc\u52a8\u3002
\u4eca\u5929\u7684\u7279\u63d0\u65af\u6784\u9020\u57df\u548c\u6ce2\u65af\u6e7e-\u963f\u66fc\u6e7e\u5c31\u662f\u7531\u5730\u58f3\u7684\u5347\u964d\u8fd0\u52a8\u5f62\u6210\u7684\u3002

地壳运动是复杂多样的,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
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相对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相反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大量资料证明,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其各个部分不断发生着水平运动。
升降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的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地震以其突然、瞬间、剧烈的特殊运动形式,使人们直接感受到地壳运动的发生;而普遍的,经常的地壳运动,由于进展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直接察觉,但它控制着地表沧海桑田的变迁,影响着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塑造着新的构造形态。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其次是重力能。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714789.html

1.世界海陆分布有什么特点?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只占一少部分。地表的总面积约51,00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洋的面积约36,000万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的70.8%;陆地面积约14,900万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的29.2%。也就是说地球的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地表的陆地被海洋分隔成大小不等的许多块,通常人们把海洋所包围的大面积陆地叫做大陆,小块陆地叫做岛屿。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称为洲。这样,地表的陆地共分6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地表的海洋是相互沟通的,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大洋。根据海陆分布形势,可把世界海洋分为四部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间没有什么天然的界线,通常以水下的海岭或某条经线为分界的。
世界海陆分布形势大致有以下特点:
第一,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这里陆地占北半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并在中、高纬度地带几乎连成一片。在南半球,陆地面积占五分之一,而且在南纬56°~65°地带几乎全是海洋。但是,北半球的极地是一片海洋,南半球的极地却是一块大陆。
第二,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都南北成对分布: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欧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每对大陆之间都是地壳破裂地带,并形成较深的“陆间海”,其间岛屿众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第三,大部分大陆的轮廓都是北宽南窄,呈倒置三角形。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都非常典型;澳大利亚大陆也具有北部较宽的特点,只有南极大陆例外。
第四,弧形列岛和较大的岛屿多位于大陆东岸。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岸都有一连串向东突出的岛弧,岛弧外侧为一系列深海沟。大陆西岸的岛屿则不成弧形排列,较大的岛屿也少,唯一例外的是不列颠群岛。
第五,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轮廓非常相似,海岸线彼此几乎吻合,仿佛是由一块大陆分离开来似的。
2.世界陆地地形结构有哪些基本特征?
地球表面高低相差悬殊,形态变化多端。陆地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等类型。它们以不同的规模在各大陆上交互分布,共同构成表面崎岖不平的外貌。
陆地上的山地,有两条巨大的高山带:一条为环太平洋高山带,沿太平洋两岸作南北向分布,即纵贯美洲大陆西部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和亚洲及澳大利亚太平洋沿岸与东亚岛弧上的山脉。另一条略成东西向,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及非洲大陆北缘。其西部即阿尔卑斯山系及阿特拉斯山脉,进入亚洲后,与土耳其高原南北两侧的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连为一体,又经中南半岛西部山地,一直延续到巽他群岛的南列岛弧和环太平洋高山带相接。两大高山带,是阿尔卑斯运动的产物,地势高峻、雄伟,多火山、地震。
陆地上的平原,一般分布在大陆的中部,其东西两侧多被高山环绕,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带,以美洲大陆为最显著,澳大利亚大陆也有类似的地形结构。但在亚欧大陆上,平原主要展现在东西向高山带以北,如中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土兰平原等;南面,平原多为大河冲积而成,并分布于高原之间,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以及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陆地上还广泛分布着大片隆起的高原,它们一般以前寒武纪古陆块为核心,地壳相对较稳定,地面起伏不大。如非洲大陆的高原,亚欧大陆的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南美大陆的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北部高原等。南极大陆与非洲大陆相似,也以高原为主,但上覆巨厚的冰层。此外,在陆地上还有一些镶嵌在年轻山脉之间的高原,地壳活动比较强烈,海拔较高,地面起伏也很大,如青藏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以及分布于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中的一些山间高原等。
3.什么叫岛屿、群岛、半岛?
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叫做岛屿。世界岛屿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7%,最大的岛屿是处在北美洲东北部的格陵兰岛。彼此相距很近的许多岛屿合称为群岛,如马来(南洋)群岛、西印度群岛等。半岛是伸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如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等。
4.地槽—地台说对现在世界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是怎样解释的?
地槽—地台说是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1859年美国的霍尔在对阿巴拉契亚山地的研究中,结论认为山脉是在地壳的巨大拗陷中形成的。1873年丹纳把这种拗陷地带叫做地向斜(又译为地槽)。1885年,休斯又首先提出地台概念,他认为地台是地壳上稳定的地区。1900年法国E•奥格在他的《地槽和大陆块》一书中,才把地壳划分为地槽和地台两种基本构造单元。
地槽—地台学说产生后,从十九世纪末到现在,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在产生大地构造动力来源的看法上又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以地壳的垂直运动(升降运动,振荡运动)为主;一是认为以地壳的水平运动为主。其中以垂直运动的观点占主要地位。
槽台论认为,地球表面分布高峻的山脉或岛弧的地区,都曾是地壳的活动地带—地槽,这里地壳升降运动的幅度和速度都较大,沉积物达到很大的厚度,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强烈,变质作用显著。地台也称陆台,代表地壳上比较稳定的地块,其轮廓呈浑圆状,在现代地形上一般表现为丘陵起伏的波状平原、低山绵延的大片高原或微倾的大陆架浅海地区。这里除幅度不大的整体升降运动外,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都不如地槽强烈。
地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由下沉而转为上升,经过褶皱变质,逐渐变成稳定的陆台。在地壳演化的不同地质时期内,都有一部分地槽向陆台转变,因而地槽的面积就逐渐缩小,陆台的面积逐渐扩大。1945年黄汲清教授提出多旋回说,认为地槽向地台的转化一般都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多旋回发展过程,即一个褶皱带的形成往往是经历了多次造山运动。1959年,陈国达教授根据地台活化现象,提出地洼说,认为由地槽区(活动区)转化为地台区,只是达到相对稳定,并不是地壳发展的最后形式和阶段,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可以转化为新型活动区—地洼区。
根据槽台论的基本观点,地壳的发展和地表形态的演化,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1)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壳普遍处于不稳定的地槽状态,造山运动比较频繁。那时地表还没有广阔的大陆,到元古代中期,开始出现广大的相对稳定地区,逐渐转化为古陆台。如非洲陆台、南美陆台、澳大利亚陆台、印度陆台等组成的冈瓦那古陆,以及北方的俄罗斯陆台、西伯利亚陆台、中国东部陆台、北美陆台。它们被蒙古地槽、乌拉尔地槽、加里东地槽、阿巴拉契亚地槽和古地中海地槽所隔开。此外,还有科迪勒拉地槽、安第斯地槽、西太平洋地槽等。
(2)古生代后期。加里东运动发生,这在加里东地槽、蒙古地槽北缘、阿巴拉契亚地槽北段等表现尤为强烈,使原来的沧茫海底,褶皱成山,陆地范围扩大。
(3)石炭纪到二迭纪。海西运动掀起,许多地槽区先后褶皱隆起。中国的大部、欧洲中部、北美东部、非洲西北部、澳大利亚东部,以及亚欧之间的山脉都是海西运动的产物。这时亚欧大陆连成一体,陆地面积空前扩大。而冈瓦那古陆出现分裂趋势,局部地区发生拗陷和下沉,海水侵入。
(4)从侏罗纪开始到白垩纪。太平洋运动(称旧阿尔卑斯运动)使环太平洋地槽靠大陆部分的内带发生强烈的褶皱,造成东亚大陆边缘和美洲西部高大山系,陆地又向外扩展一步。与此同时,在一些相对稳定的陆台区,地壳又重新趋于活动,产生断裂,大规模岩浆侵入和喷发,以及大幅度的拗陷。到中生代末,冈瓦那古陆彻底解体,南方各大陆及印度洋、南大西洋已基本形成。
(5)新生代。这是最终形成现代地表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通过第三纪中期开始的新阿尔卑斯运动(也称喜马拉雅运动),古地中海地槽发生强烈褶皱,形成了横贯东西的、年轻高大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环太平洋地槽的外带也相继褶皱上升,形成东亚岛弧山脉和美洲西岸山脉。新阿尔卑斯运动的影响还扩及大陆的其它地区,如中亚、西欧等古生代褶皱带又被抬升和断裂,东非大裂谷继续扩大,并有大规模玄武岩喷发活动,等等。
到第三纪末,全球海陆分布轮廓和起伏形态已接近现代。
5.大陆漂移说是怎样解释现在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的?
1912年德国的气象学家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协会和马尔堡科学协进会上先后作了“从地球物理学的基础上论地壳轮廓(大陆与海洋)的生成”和“大陆的水平位移”的两次演讲,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对大西洋两岸的轮廓作了有趣的拼接,发现两岸的凹凸巧妙地吻合。并从地质学的研究成果中寻找证据:非洲南部东西走向的褶皱山—开普山脉,与南美洲布宜诺斯艾利斯山脉一致;非洲西部巨大的片麻岩高原与巴西片麻岩高原几乎一样;著名的非洲金刚石产在金伯利岩中,在巴西也能找到;石炭二迭纪南方冈瓦那大陆出现大面积冰盖,南美洲的冰川漂砾一部分来源于南非;在大西洋北部的两岸,有三条并列的古老褶皱带,从此岸延伸到彼岸;西班牙半岛上的山脉与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都是遥相对应的海西褶皱带;英国的苏格兰、爱尔兰高地与加拿大的纽芬兰和拉布拉多高原,都属加里东褶皱带;苏格兰西北部及赫布里底群岛的片麻岩山系与拉布拉多北部元古界片麻岩山系相呼应。魏格纳把大西洋两岸地质条件相似性,比作被撕破的报纸,不仅参差不齐的边可以吻合,连印刷的文字也可以拼合。
其次,石炭—二迭纪的舌羊齿化石,广布于冈瓦那大陆;早二迭世的中龙化石(淡水爬行类)发现于南非和巴西这一事实,也能解释为这些陆地目前虽远隔重洋,但在石炭—二迭纪时,应该是联在一起的一块大陆。
近年来,剑桥大学的布拉德等人用计算机处理拼接大西洋两岸,在大陆坡195米深处显示了良好的吻合。
魏格纳用大西洋两岸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方面的大量详细的相关现象,指出在古生代全球只有一块陆地(泛大陆),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泛大洋)。到了中生代,由于地球自转产生自东向西的潮汐摩擦力和从两极向赤道方向的离心力切向分力的作用,泛大陆开始分裂和漂移。漂浮在玄武岩硅镁层(又称玄武岩层)基底上的花岗岩质的大陆,都自两极向赤道和自东向西漂移,美洲漂得最快,亚、澳大陆漂得最慢。首先美洲和欧、非洲之间形成大西洋,接着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之间出现印度洋。这一漂流过程很缓慢,直到第四纪初期才形成象现代世界上海陆分布的轮廓。魏格纳认为地球上的山脉也是大陆漂移的产物,如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岸的科迪勒拉山系,就是美洲大陆向西漂移滑动过程中,受到太平洋玄武岩基底的阻挡,被挤压褶皱形成的;亚洲东缘的岛弧群,是陆地向西漂移时留下的残块;东西向的各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是大陆从两极向赤道挤压的结果。
大陆漂移说问世以后,向传统的大陆固定论和大洋永存说提出了挑战,曾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一时,但终因当时还没有发现地壳大规模水平位移的正面数据,而逐渐消沉下来。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地球物理勘探的广泛应用,为地质学积累了大量资料,特别是古地磁研究的飞速发展,促使更多人接受了大陆漂移的论点。洛德•布莱克特和基思•朗康等测定了许多地区的古地磁位置,发现只能用大陆漂移理论才能解释。例如,将欧美两洲一系列的不同地质时代的岩石标本测定后,画出这两洲的古地磁极移动的曲线,从理论上讲,这两条线应当重合,因为只有一个地磁场。但是,这两条线并不重合,时代越老,相距越远,古生代相距最远,其距离正好相当于目前大西洋的宽度,如果将这两大洲紧密拼接起来,则古地磁极移动的曲线也正好吻合。这就是古地磁学对大陆漂移说提供的证据。海底扩张说的出现,也客观地证实了大陆确实发生过移动,这样使沉默已久的大陆漂移说又重新复兴起来了。
6.板块构造学说对于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是怎样解释的?
板块构造学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伸。
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象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此外,在板块中还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如把美洲大板块分为南、北美洲两个板块,菲律宾、阿拉伯半岛、土耳其等也可作为独立的小板块。板块之间的边界是大洋中脊或海岭、深海沟、转换断层和地缝合线。这里提到的海岭,一般指大洋底的山岭。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海岭,另名为中脊,由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太平洋也有地震性的海岭,但不在大洋中间,而偏在东边,它不甚崎岖,没有被中间峡谷分开的两排脊峰,一般叫它为太平洋中隆。海岭实际上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转换断层,是大洋中脊被许多横断层切成小段,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平移断层,而是一面向两侧分裂,一面发生水平错动,是属于另一种性质的断层,威尔逊称之为转换断层。两大板块相撞,接触地带挤压变形,构成褶皱山脉,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是什么力量驱使板块进行运动呢?
按照赫斯的海底扩张说来解释,认为大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涌出的热流又把先前形成的大洋壳向外推移,自中脊向两旁每年以0.5~5厘米的速度扩展,不断为大洋壳增添新的条带。因此,洋底岩石的年龄是离中脊愈远而愈古老。当移动的大洋壳遇到大陆壳时,就俯冲钻入地幔之中,在俯冲地带,由于拖曳作用形成深海沟。大洋壳被挤压弯曲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一次断裂,产生一次地震,最后大洋壳被挤到700公里以下,为处于高温溶融状态的地幔物质所吸收同化。向上仰冲的大陆壳边缘,被挤压隆起成岛弧或山脉,它们一般与海沟伴生。现在太平洋周围分布的岛屿、海沟、大陆边缘山脉和火山、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海洋地壳是由大洋中脊处诞生,到海沟岛弧带消失,这样不断更新,大约2~3亿年就全部更新一次。因此,海底岩石都很年轻,一般不超过二亿年,平均厚约5~6公里,主要由玄武岩一类物质组成。而大陆壳已发现有37亿年以前的岩石,平均厚约35公里,最厚可达70公里以上。除沉积岩外,主要由花岗岩类物质组成。地幔物质的对流上升也在大陆深处进行着,在上升流涌出的地方,大陆壳将发生破裂。如长达6,000多公里的东非大裂谷,就是地幔物质对流促使非洲大陆开始张裂的表现。
根据板块学说,大洋也有生有灭,它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从小到无。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如东非大裂谷)、幼年期(如红海和亚丁湾)、成年期(如目前的大西洋)、衰退期(如太平洋)与终了期(如地中海)。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是相辅相成的。在前寒武纪时,地球上存在一块泛大陆。以后经过分合过程,到中生代早期,泛大陆再次分裂为南北两大古陆,北为劳亚古陆,南为冈瓦那古陆。到三迭纪末,这两个古陆进一步分离、漂移,相距越来越远,其间由最初一个狭窄的海峡,逐渐发展成现代的印度洋、大西洋等巨大的海洋。到新生代,由于印度已北漂到亚欧大陆的南缘,两者发生碰撞,青藏高原隆起,造成宏大的喜马拉雅山系,古地中海东部完全消失;非洲继续向北推进,古地中海西部逐渐缩小到现在的规模;欧洲南部被挤压成阿尔卑斯山系,南、北美洲在向西漂移过程中,它们的前缘受到太平洋地壳的挤压,隆起为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同时两个美洲在巴拿马地峡处复又相接;澳大利亚大陆脱离南极洲,向东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于是海陆的基本轮廓发展成现在的规模。
7.地球上的五个基本气候带是怎样划分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关于气候带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是随着气候学的发展历史而不断演进的。最早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上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等五个气候带。它是完全按照天文因素,即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也就是根据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划分的。因此,这种分法通常称之为天文气候带。但它的名称是气候名称,可见天文五带是气候带的基础。另外,以回归线和极圈四条纬线划分的五带,都是一定的纬度地带,所以又可以说五带是纬度带。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是地球上唯一阳光能够直射的地带,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四季和昼夜长短变化都不明显。
寒带: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是北寒带,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是南寒带。寒带地区,太阳斜射得很厉害,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是漫长的黑夜,因此,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小,故称寒带。这里气候终年寒冷,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有极昼、极夜现象。
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广大地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地面阳光斜射,寒暖适中,得到的光热比热带少,但比寒带多;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昼夜长短变化明显。
天文气候带没有考虑下垫面的性质和大气环流与洋流的热量输送,显然是不妥当的。而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这叫温度带。早在1879年苏潘就提出以年平均气温20℃和最热月10℃等温线划分三个气候带。1953年发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把全球分为五个气候带,即A热带,B干带,C温暖带,D冷温带和E极地带。以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的界线,比起天文气候带的划分来,前进了一步。
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的运行,统称为大气环流。它是大气中热量、水汽等输送和交换的重要方式。大气环流的表现形式有行星风系、季风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人们平常讲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行星风系。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强烈,水汽易于凝结,降水丰富;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汽盛行,水汽不易凝结,雨水稀少;在信风带气流从纬度较高的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少雨。但在大陆东岸,信风从海上吹来,降水机会较多;在大陆西岸,信风从内陆吹来,降水就少。在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大陆西岸风从海上吹来,水汽充沛,降水丰富,越向内陆水汽越少,降水减少;大陆东岸,西风从内陆吹来,降水较少。一般说来,上升气流和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机会较多;下沉气流和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机会就少。因此,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气候特征,尤其是降水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加之风带和气压带随季节的移动,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海洋增温慢,陆地增温快;阳光减弱以后,海洋降温慢而陆地降温快。海洋与陆地表面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也不同,一般说来,在海洋或近海的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降水比较丰富,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多形成海洋性气候。因此,在相同的纬度,处于同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的地区,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形成的气候特征也不同。
地形的起伏能破坏气候分布的地带性。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在热带地区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先后出现从赤道到极地的气候变化。另外,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行,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
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因含有大量的热能,对流经的沿海地区,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水温低于周围海面,对所流经的沿海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因而在气温上,洋流可以调节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在盛行气流的作用下,使同纬度大陆东西岸气温显著不同,破坏了气温纬度地带性的分布。
9.世界气候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它的成因是什么?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直接表现在各气候类型的排列组合上。一般可分为纬度地带性、非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三方面。
(1)纬度地带性。这是世界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它是地带性因素造成的,即由太阳光热在地球表面的不均衡分布引起的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移动,而导致各气候类型普遍具有按纬度更替的趋向。地球表面被划分为五个基本气候带,它是按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分的,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纬度带。另外,以最热月平均温度10℃等温线和最冷月平均气温18℃等温线作为划分寒、温、热三带的界线,这种气候带,称之为温度带。基本上也是按纬度划分,沿纬向伸展的。
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在大陆的低纬和高纬地带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这两个纬度地带,冷与暖的矛盾处于比较稳定有常的状态。前者接收的太阳光热多,暖空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全年高温,长夏无冬;后者接收的太阳光热少,冷空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全年低温,长冬无夏。因而在这两个纬度地带,各气候类型都按纬度南北更替,多呈带状分布,有的甚至横跨大陆东西。例如:在低纬度地带,在各大陆的赤道两侧是赤多雨气候;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是热带干湿季气候;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向外,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直到大陆西岸,属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高纬度地带的极地冰原气候、极地长寒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等,都是体现纬度地带性较显著的气候类型。从各大陆来说,非洲气候纬度地带性最为突出。因为它的轮廓较之其它大陆单一,地面起伏不大,而且主要位于低纬热带地区,其气候类型按纬度更替,排列近乎对称。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地处高纬,陆地宽广,气候纬度地带性也表现明显,各气候类型从北向南依次更替,特别是极地长寒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均呈带状分布,横贯大陆东西。
(2)非纬度地带性。由于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气候的纬度地带性,使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由不同地形条件引起的地区差异,以及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差异。尤其是在中纬度地区最为明显,因为中纬地区,冷暖空气经常处于斗争转化状态,气温、降水等季节变化和非周期变化都十分明显。北半球中纬地区陆地面积特别宽广,因此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对比显著,大陆性气候尤为明显,大陆东、西岸产生有规律的差异。
在中纬地带各大陆西岸,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热带干旱气候的次序更替,并在高纬地带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在低纬地带与热带干湿季气候相连。在大陆东岸相应地区,亚欧大陆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北美大陆由于面积较亚欧大陆小,冬夏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亚欧大陆强烈,海陆间季风环流不如亚欧大陆明显,因而北美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相应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至于南半球,大陆面积不广,南美大陆向温带纬度紧缩,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又没有南伸到南纬40°以南的陆地,所以大陆东岸不出现季风型气候,气候类型构成不完整,分布也较局限。
在中纬远离海洋的广大内陆地区,终年为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控制,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按所处纬度高低,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3)气候的垂直地带性。高耸庞大的山地,在气候上表现出独特的垂直地带性。其高度变化如同纬度变化,但山地垂直气候带与水平纬度带在成因上和具体特征上,并不完全相同,山地垂直分带的多寡和顺序,主要取决于山地的高度和所处的纬度。有足够高度的赤道地区的高山,具备有最完整、复杂的垂直分带图谱,而高纬苔原地带的高山,垂直分带的图谱最为简单。另外,处于同一

  • 浠涔堟槸鍨傜洿杩愬姩?
    绛旓細鍨傜洿杩愬姩 鍨傜洿杩愬姩锛坴ertical movement锛鏄鎸囧ぇ浣撴部鍦扮悆鍗婂緞鏂瑰悜鍙戠敓鐨鍦板3杩愬姩銆傚畠鐨勫ぇ灏哄害鍦拌川琛ㄧ幇鏄湴璐ㄤ綋鍙戠敓澶ц妯$殑鍨傚悜鍗囬檷銆傚熀鏈俊鎭 澶栨枃鍚峷ertical movement 鍨傜洿杩愬姩鍙堢О鈥滈搮鐩磋繍鍔ㄢ濄傛寚娌跨潃鍦扮悆鍗婂緞鐨勬柟鍚戝彂鐢熺殑鍦板3杩愬姩銆傝〃鐜颁负鍦板3鐨勫崌闄嶈繍鍔銆傝鍨傜洿璁哄湴璐ㄥ娲惧己璋冧负鍦板3鏋勯犲舰鎴愮殑涓诲浣滅敤銆傚熀鏈...
  • 浠涔堟槸鍦板3杩愬姩?
    绛旓細鍦板3杩愬姩鎺у埗鐫鍦扮悆琛ㄩ潰鐨勬捣闄嗗垎甯,褰卞搷鍚勭鍦拌川浣滅敤鐨勫彂鐢熷拰鍙戝睍,褰㈡垚鍚勭鏋勯犲舰鎬,鏀瑰彉宀╁眰鐨勫師濮嬬姸鎬,鎵浠ユ湁浜轰篃鎶婂湴澹宠繍鍔ㄧО鏋勯犺繍鍔ㄣ傛寜杩愬姩瑙勫緥鏉ヨ,鍦板3杩愬姩浠ユ按骞宠繍鍔ㄤ负涓,鏈変簺鍗囬檷杩愬姩鏄姘村钩杩愬姩娲剧敓鍑烘潵鐨勪竴绉嶇幇璞° 鍦板3杩愬姩鐨閫熷害鏄笉鍧囧寑鐨勩傚湴闇囦互鍏剁獊鐒躲佺灛闂淬佸墽鐑堢殑鐗规畩杩愬姩褰㈠紡,浣夸汉浠洿鎺ユ劅鍙楀埌鍦板3...
  • 鍦板3涓婂崌鍜屽湴澹充笅闄嶇殑瀹氫箟鍜屽舰鎴愪簡浠涔
    绛旓細鍦板3鍨傜洿杩愬姩锛屽張绉鍗囬檷杩愬姩銆侀犻檰杩愬姩锛屽畠浣垮博灞傝〃鐜颁负涓婂崌鍖虹殑闅嗚捣鍜岀浉閭讳笅闄嶅尯鐨勪笅闄嶃傚湴澹充笂鍗囧舰鎴愰珮鍘熴佹柇鍧楀北锛屽湴澹充笅闄峰舰鎴愬嚬闄枫佺泦鍦板拰骞冲師銆
  • 鍦板3鏉垮潡鏄鎬庢牱杩愬姩鐨?
    绛旓細杩欏氨鏄娌夌Н宀╁眰鐨勫師濮嬪舰鎬佸彂鐢熶簡鏀瑰彉銆傛槸浠涔鍘熷洜淇冧娇浜嗚繖绉嶆敼鍙樺憿锛鏄湴澹宠繍鍔锛屼篃绉颁负鏋勯犺繍鍔ㄣ傚湴澹宠繍鍔ㄦ槸鎸囩敱鍦扮悆鍐呭姏寮曡捣鐨勫湴澹冲唴閮ㄧ墿璐ㄧ紦鎱㈠彉鍖栫殑鏈烘杩愬姩銆傚畠浣垮湴鐞冭〃闈㈡捣闄嗗彂鐢熷彉鍖栵紝骞朵娇宀╁眰鍙戠敓鍙樺舰鍜屽彉浣嶅舰鎴愬悇绉嶇殑褰㈡併傚湴澹宠繍鍔ㄥ垎涓烘按骞宠繍鍔ㄥ拰鍗囬檷锛堝瀭鐩达級杩愬姩銆傛按骞宠繍鍔ㄦ槸鎸囩粍鎴鍦板3鐨鐗╄川娌...
  • 鍦板3杩愬姩鏄粈涔鎰忔
    绛旓細鍦板3杩愬姩鐨勮В閲婂涓嬶細鍙堢О鈥滄瀯閫犺繍鍔ㄢ濄傜敱浜庡湴鐞冨唴鍔涘湴璐ㄤ綔鐢ㄥ紩璧风殑鍦板3缁撴瀯鍜屽湴澹冲唴閮ㄧ墿璐ㄧЩ浣嶇殑杩愬姩銆傛湁婵鐑堢殑濡傚湴闇囷紝涔熸湁缂撴參鐨勩佷汉涓鑸笉鑳借瀵熺殑濡傚枩椹媺闆呭北鐨勪笂鍗囥傚叾瀵鍦板3鐨褰㈠彉褰卞搷鏋佸ぇ锛鏄閫犳垚娴烽檰鍙樿縼鏈涓昏鐨勫師鍥犮
  • 鍦板3鍨傜洿杩愬姩鐨勪緥瀛
    绛旓細鍦板3鍨傜洿杩愬姩鐨勪緥瀛愭湁澶灞便佸崕鍖楀钩鍘熷拰搴愬北绛夌瓑銆傚湴澹崇殑鍨傜洿鍗囬檷杩愬姩鏄鏂版瀯閫犺繍鍔ㄨ〃鐜版渶鏄庢樉銆佹渶鏄撹瀵熷拰鐮旂┒鐨勫舰寮,濡傛渤璋峰湴甯︾殑璋蜂腑璋风幇璞°佸绾ф渤娴侀樁鍦板绾уし骞抽潰鍜屽灞傛憾娲炪傚ぇ闈㈢Н鍦板3鐨勫崌闄嶈繍鍔寰寰鏄笉鍧囧寑鐨勩傚父瑙佹儏鍐垫湁涓棿鎶崌骞呭害澶,杈圭紭鐩稿杈冨皬,绉颁负澶ч潰绉嫳褰㈡姮鍗囪繍鍔,鑻ュ瓨鍦ㄨ緝澶ц妯$殑鏂...
  • 浠涔堟槸鍦板3杩愬姩?
    绛旓細鎬昏捣鏉ヨ锛鍦板3杩愬姩浠ュ紩璧峰博鐭冲湀鐨勬紨鍙橈紝淇冧娇澶ч檰銆佹磱搴曠殑澧炵敓鍜屾秷浜★紝骞跺舰鎴愭捣娌熷拰灞辫剦锛屽悓鏃惰繕瀵艰嚧鍙戠敓鍦伴渿銆佺伀灞辩垎鍙戠瓑銆傛墍浠ユ湁浜轰篃鎶婂湴澹宠繍鍔ㄧО涓烘瀯閫犺繍鍔ㄣ傛寜杩愬姩瑙勫緥鏉ヨ锛屽湴澹宠繍鍔ㄤ互姘村钩杩愬姩涓轰富锛屾湁浜鍗囬檷杩愬姩鏄姘村钩杩愬姩娲剧敓鍑烘潵鐨勪竴绉嶇幇璞°傚湴澹宠繍鍔ㄦ寜杩愬姩鐨勯熷害鍙垎涓洪暱鏈熺紦鎱㈢殑鏋勯犺繍鍔ㄥ拰杈冨揩閫...
  • 鍦板3杩愬姩鐨杩囩▼
    绛旓細杩欏氨鏄娌夌Н宀╁眰鐨勫師濮嬪舰鎬佸彂鐢熶簡鏀瑰彉銆傛槸浠涔鍘熷洜淇冧娇浜嗚繖绉嶆敼鍙樺憿锛鏄湴澹宠繍鍔锛屼篃绉颁负鏋勯犺繍鍔ㄣ傚湴澹宠繍鍔ㄦ槸鎸囩敱鍦扮悆鍐呭姏寮曡捣鐨勫湴澹冲唴閮ㄧ墿璐ㄧ紦鎱㈠彉鍖栫殑鏈烘杩愬姩銆傚畠浣垮湴鐞冭〃闈㈡捣闄嗗彂鐢熷彉鍖栵紝骞朵娇宀╁眰鍙戠敓鍙樺舰鍜屽彉浣嶅舰鎴愬悇绉嶇殑褰㈡併傚湴澹宠繍鍔ㄥ垎涓烘按骞宠繍鍔ㄥ拰鍗囬檷锛堝瀭鐩达級杩愬姩銆傛按骞宠繍鍔ㄦ槸鎸囩粍鎴鍦板3鐨鐗╄川娌...
  • 鍦板3杩愬姩鐨涓昏琛ㄧ幇褰㈠紡鏄粈涔?
    绛旓細鍦板3鐨杩愬姩鏂瑰悜銆傚湴澹崇殑杩愬姩鏂瑰悜鎸夎繍鍔ㄦ柟鍚戝彲鍒嗕负姘村钩杩愬姩鍜屽瀭鐩磋繍鍔ㄣ傛按骞宠繍鍔ㄦ寚缁勬垚鍦板3鐨勫博灞傦紝娌垮钩琛屼簬鍦扮悆琛ㄩ潰鏂瑰悜鐨勮繍鍔ㄣ備篃绉伴犲北杩愬姩鎴栬ざ鐨辫繍鍔ㄣ傝绉嶈繍鍔ㄥ父甯稿彲浠ュ舰鎴愬法澶х殑瑜剁毐灞辩郴锛屼互鍙婂法褰㈠嚬闄枫佸矝寮с佹捣娌熺瓑銆傚瀭鐩磋繍鍔紝鍙堢О鍗囬檷杩愬姩銆侀犻檰杩愬姩锛屽畠浣垮博灞傝〃鐜颁负闅嗚捣鍜岀浉閭诲尯鐨勪笅闄嶏紝鍙舰鎴愰珮鍘...
  • 鍦板3杩愬姩鍜屾澘鍧楄繍鍔ㄦ湁浠涔鍖哄埆?涓轰粈涔堜細鏈鍦板3鍗囬檷??鏈変簺婀栨硦鐨勫舰鎴愭槸鍚...
    绛旓細鏄ㄥぉ鏈夋槰澶╃殑鏉垮潡锛屼粖澶╂湁浠婂ぉ鐨勬澘鍧楋紝鏄庡ぉ鏈夋槑澶╃殑鏉垮潡銆傝瘯鎯筹紝鍦板3鏉垮潡璁鸿竟鐣屽浐瀹氬惁锛熸垚绔嬪惁锛熺爺绌舵澘鍧椾綍鐢紵搴斾笉搴旇鏈夋澘鍧楄繍鍔ㄤ竴璇达紵鐢辨鍙锛屽湴澹虫澘鍧楄繍鍔ㄨ鏄涓嶆垚绔嬬殑瀛︽湳銆傜敱浜庡湴澹崇殑鍛ㄦ湡鎬т笉瑙勫垯杩愬姩锛屼娇寰楀湴澹冲嚭鐜板崌闄嶈繙鍔ㄣ備粖澶╃殑鐗规彁鏂瀯閫犲煙鍜屾尝鏂咕-闃挎浖婀惧氨鏄敱鍦板3鐨勫崌闄嶈繍鍔褰㈡垚鐨勩
  • 扩展阅读:地壳运动的过程视频 ... 地壳变迁多少年一次 ... 地壳运动多少年一次 ... 地壳运动的十大特点 ... 地壳运动的三种表现 ... 地壳运动的三种形式 ... 地壳运动有哪些表现 ... 地壳为什么在不断运动 ... 地壳运动动画演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