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简介及生平事迹

陶渊明隐居原因与陶诗之美(上)
1、陶渊明简历:
陶渊明(公元365-426年),活了63岁。曾祖父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祖父做过武昌太守,父亲不详。
陶渊明故居不详,据传世居柴桑,后又有两次迁居,一次在41岁归田园居以后,迁居上京村,位置在今庐山南侧;46岁因家中失火,迁居浔阳城郊南村,在庐山北侧,这里交通比较发达些,社交活动多些。
陶渊明一生的经历,简单说就是三句话:
28岁以前,一直在家闲着;随后断断续续入仕13年,41岁正式隐居,再没出来。
稍微详细点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段:
第一段,从出生到28岁(365-393年)
,在家闲居,家居可能是小城镇,也可能是小村落;少年早孤,社交不多,但家族亲情是有的。
此期间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像样的诗文。
第二段,29-41岁(394-405年),断断续续出仕13年。
最早被启用为江州州祭酒(首席文员),干了没多久就回来了。
后来又出仕,起始时间不详,只知道在荆州做过桓玄的幕府人员。
直到401年36岁的时候回家丁忧,丁忧3年期间,脑洞大开,开始尝试亲耕,想当个自耕农。写了几首描写当自耕农的好诗。
但是干一段时间又受不了,于404年底再次出仕,先后入幕刘裕、刘毅幕府,后转任彭泽县令,干了80多天,彻底不想干了,挂冠而去,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
第三阶段:42-45岁(406-410年)。
好像刚从牢里逃出来一样,亲耕务农,心情大好,写下了大量田园好诗,包括《归田园居》。
但不久心情又不好了,其间还家中失火,被烧了个干净,经常饥寒交迫,没有酒喝。
第四阶段:46-50岁(410-414年)。
迁居到庐山北侧的浔阳城郊南村,这里有好多朋友,一起喝酒扯淡,心情大好,写了一些好诗。
第五阶段:50-53岁(415-417年)。
生病,贫病交加,没写什么东西,而且对原来的山水田园都是失去了欣赏的心力,只剩下咬牙硬扛。
第六阶段:54-58岁(418-421年)。
病似乎好了,同时东晋灭亡,改朝换代了,刘裕建立刘宋,有好多热闹看,又写了大量与历史和现实相关的诗文,其中也包括《桃花源记》、《饮酒》。
第七阶段:59岁-63岁(422-427年)。
灯油耗尽,贫病交加,死前一年又遭受饥荒,不得不跑到人家蹭饭吃。没写什么东西,主要留下的是给子女的遗嘱,还有给自己的《挽歌三首》和《自祭文》,成为绝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之美,千古流传。
但陶诗之美,绝不仅仅是因为陶渊明有诗才,又处于隐居中,有大量山水田园的生活积淀,所以能写这么好。
陶诗的灵魂在其背后的意境,而这个意境的背后,又隐含着一个巨大的心理张力,一方面是强烈的功名心,另一方面则是对职场生活的种种不适应,而把职场当成人性的牢笼。
这种矛盾心理,导致陶渊明把归隐当成一种类似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一样的“逃出生天”,把山水田园当成一种人生的归宿。
正是陶诗背后隐藏的这种逃出生天的快感,和田园的惬意,才是陶渊明田园诗的魅力所在。
2、从陶渊明的功名心说起
所谓的功名心,是一般士大夫固有的,如后世辛弃疾所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一般来说,一个人才华越出众,自我意识越强,则功名心愈烈。
初涉陶渊明,一般人大概和我一样,很容易忽略陶渊明是个有功名心的人。
《晋书》将陶渊明列为隐者;钟嵘《诗品》称陶渊明为“隐者鼻祖”;而一般人看来,既然陶渊明是个连“为五斗米折腰”都不愿意的人,田园诗又写得那么好,怎么还会有功名心?
我原本也是这么看的。
理由一:从时代背景来说,整个魏晋,尤其是陶渊明所在的东晋,士大夫们基本上都漠视功名,鄙薄事功,向往山水田园。所以我觉得,陶渊明应该也承继了这种时代风气。
理由二:从陶渊明个人来说,陶诗中一再透露,他从小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入仕十三年,就是为了混饭吃,才不得已“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的。
在职场上又总说不爽,想家;而且最后毅然决然地隐居了;而且后来又多次辞掉朝廷征聘的机会,宁肯贫病交加,酒都没得喝,也强忍着拒不出士。这说明他完全不是此道中人嘛!
但这都是假象:
首先,
从大环境背景来说,东晋名士们看淡功名,厌恶事功,是有其现实基础的:因为他们是门阀士族,根本既不缺职场,也不缺功名。
想出仕,随时有机会,出仕就像出门一样方便;即使不出仕,也拥有各种贵族政治、经济特权,
而且成日在名利场里泡着,就像现在京城里的学界名流一样,他们所在的顶级的学术机构,已经确定了他们的江湖地位了,一出场总有人点头打招呼,完全足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成就感了,还说什么功名不功名的?俗!
而陶渊明不一样,名义上来说,他也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但实际上与门阀士族差着十万八千里,和陶侃家族的第四代袭爵嫡系,都已经行同路人了。
又少年早孤、家道中落,又没有居住在建康、会稽郡,而是偏居江州小县城,所以他是妥妥的寒士。
那就不能把他和那些门阀士族放在一起说了。
其次,陶诗中,有太多的“马脚”,暴露陶渊明的功名心:
(1)少年时节:
“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希望像刚长成的雄鹰一样,一飞冲天。
(2)将近四十岁,在家丁忧的时候:
39岁作《和胡西曹示顾贼曹》,当时正处于居家丁忧期间,忽然想通了,想和弟弟一起种地做自耕农了。本来干得好好的,却忽然莫名发狂:
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颸(凉风)。
不驶(疾)亦不驰,飘飘吹我衣。
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
流目视西园,烨烨荣紫葵。
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
感物愿及时(及时行乐),每恨靡所挥(没酒)。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缓慢)。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
【这首诗的心境是很奇怪的:前面八句,多么的悠静。
到了第十句,忽然笔锋一转,由欣欣向荣的紫葵的可能衰败,联想到人生苦短。
又因此而心里不能自已,要借酒抒发一下,结果却没钱买酒,得等到秋收才得。
等不及啊,发疯。
按:就为了等不及喝酒,至于发狂吗?还“长悲”吗?】
40岁,最后一次出仕之前,作《荣木》。诗文中,先是哀叹荣木凋零,人生易老;然后又给自己打气说,吉凶祸福都是自找的,只要守住善道就不怕。
然后又说: 年华如流水,我既然没有丢掉我的宏志,为什么还要在这里成日沉湎于醉酒?我好惭愧啊。然后说:
“先师遗训,余岂之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用的典故是,孔子哀叹自己到了四五十岁还一无所成。这里陶渊明与孔子情同此心,所以要不远千里,再去投身仕途。
按:这不是妥妥的想最后赌一把,追求功名,又能作何解释呢?】
(3)五十岁,陶渊明已经正式隐居之九年后,
作《杂诗八首》,八首诗整体上写得都很沮丧,失落,却没说为什么失落。
其二,写夜景,一轮弯月,孤独地挂在中天上,北风送夜寒,睡不着觉,失眠了,想找个说话抒发感情的人都没有。然后说: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按:不是已经决定隐居了,遂愿吗?心里面有什么未了之志呢?】
其三:春花秋月总有衰落,我也衰老了,青春不再了。然后又说: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按:哪个往昔?有什么事情,至于想到断人肠的?不是已经遂愿隐居了吗?】
其五:明确说了,随着年龄渐衰,“猛志逸四海”之心也稍稍去掉一些。但是,隐居打发时光,却不知道会把自己带向何处?于是: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按:既然是隐居生活,本来就图的是个逍遥,又不用赶点打卡,何必要珍惜光阴呢?更何必为了光阴流逝而“使人惧”呢?】
总之,陶渊明每逢30、40、50这种整年岁,人生又该翻篇的时候,年老而一事无成的失落感,就会集中翻涌在心头,焦虑得不行。还能说他没有功名心吗?!
实际上,陶渊明出身士人家庭,祖上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又从小“游好在六经”,受的是儒家正统教育,一生都尊重孔子;又自视甚高,还“猛志逸四海”。
所以,他有功名心,太正常不过了,没有则反而奇怪了。
3、那么,既然如此地有功名心,为什么又要辞职隐居呢?
陶渊明诗文中,几乎总是说,出仕就是为了混饭吃,无聊,劳累得很,没意思。
不能为了口腹之欲而役使自己的心神,这个太不值得了。对职场的厌倦心情也是一目了然的。
但是陶渊明诗文中,又从未具体说过他在职场都经历过些什么?都有什么不愉快?好像他每次入仕之前,都是猛志逸四海;而一旦涉足职场,就像霜打了的茄子;而一出来,却又念念不忘,又感到焦虑。
那么,陶渊明的职场生涯,究竟遇到了什么呢?
在他50多岁的时候写的
《咏贫士不遇赋》
中,谜底已经间接地折射了出来,这是陶渊明眼里的职场:
他在文中,一共举了四对八个职场中人的“贫困”遭遇。
西汉文帝时期的张释之、冯唐,
两人都是栋梁之才,但是却被长期消磨在小吏生涯中,默默无闻,很偶然的机会才被发现,受到重用,然后如日中天,做了一番大事业。
但陶渊明眼中看到的是:第一,两个人这么大的才华,被发掘出来,机会太偶然了。
第二,即使不说这种机会有多么“偶然”,那他们耽误的那十多年的青春,又怎么说呢?
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想,等待啊等待,无尽的等待,默默无闻地苦熬的心情,该有多么憋屈啊?多煎熬人啊?
伯夷、颜回:
老子不是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吗?为什么弄得两个极品大善人,如此穷困,到头还饿死呢了?不是说只要做个善人,就会有好报么?
贾谊、董仲舒:
一个才气冲天,一个学富五车,都是命世之才,为什么官场会给他们那么多小鞋子穿,让他们一再遭遇险境呢?
李广、王商:
多么德才兼备的优秀的人啊,却遭到外戚无耻小人嫉妒陷害,最后都自杀了。
又说:天地人三才,人为其一;天生万物,人为最灵。
既然人为最灵,人就应该有人的自适、自足、逍遥、和傲娇。如上古尧舜禹时代的《击壤歌》所说的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可为什么职场上的人,就没有人性的自由逍遥,没有自适自得呢?!
以上,就是陶渊明对职场的看法。也可以看成是他十三年职场生涯中,心境的折射。
他大概认为,英才到了职场上,就应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建功立业,如喝凉水一样的。那才对得起“天生万物,认为最灵”。要不然呢?
他说的八个人的情况,基本上都是事实,但是却只是看到了问题的某一面,可算是很偏颇的。
关于张释之、冯唐:
《史记》七十二列传,记载了那么多建功立业的人物,陶渊明都没看到,只看到了张释之冯唐,这能概括职场的全部吗?
又,做任何事情,不需要有机遇吗?!你去河里钓鱼,不需要耐心吗?!一下钩,马上就得来一条大鱼吗?!
关于伯夷、颜回:
伯夷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自找的。庄子批评他“适人之适,而非自适其适”;孔子赞颂他,也说他“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至于颜回,缺乏独立人格,没有开拓精神。但是个好学生,执行能力极强,跟着谁就容易成什么样。可他老师孔子都是个倒霉蛋,他跟着学,又能好到哪儿去?!
关于贾谊、董仲舒:
你上山打猎,没有可能被猎物反噬吗?你下海捕鱼,不会遭遇台风吗?你做生意,不用冒风险的吗?这世上有无风险的事业吗?!
关于李广、王商: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哪里不是这样呢?
既然要以此为业,就不能光惦记吃肉,也要惦记挨打。
而且陶渊明对卫青陷害李广的说法,还是错误的,那完全是汉武帝从全局的角度刻意安排的,关卫青何事?!况且,卫青虽是外戚,但本身却是个谦谦君子。
但是,这都不重要。一个人的行动,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他所认为的事实。
陶渊明所看到、所认为的职场真相就是:
或者庸人在上,天才在下,贫乏无聊,干的全都是无意义的事情;
一片纯真,像伯夷一样地坚守原则,像颜回一样地一心向善,却好人没好结果;
像贾谊、董仲舒、李广、王商一样地命世之才,壮怀激烈,却一再遭受小人嫉贤妒能,遭受迫害,职场总是给人一种惊涛海浪的感觉,一点儿都没有安全感。
既然职场如此乏味、险恶,而我的欲求又不多,不过就是为了吃饱而已。
那么回家种地呢?不也能混口饭吃吗?
种地虽然也会有歉收饿肚子的风险,却可以悠然自得啊,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啊,岂不美哉!
如此说来,再没有更强烈的理由回归田园隐居了。
作者:专栏《探寻魏晋风度的心迹》主讲人——徐华

  • 闄舵笂鏄庣畝浠
    绛旓細闄舵笂鏄庣殑銆婁簲鏌冲厛鐢熶紶銆嬪彇姝e彶绾紶浣撶殑褰㈠紡,浣嗕笉閲嶅湪鍙欒堪鐢熷钩浜嬭抗,鑰岄噸鍦ㄨ〃鐜扮敓娲绘儏瓒,甯︽湁鑷彊鎯呮鐨勭壒鐐,杩欑鍐欐硶鏄櫠娓婃槑鐨勯鍒涖傘婂綊鍘绘潵鍏緸銆嬫槸涓绡囪劚绂讳粫閫斿洖褰掔敯鍥殑瀹h█銆傛枃涓墍鍐欏綊閫旂殑鎯呮櫙銆佹姷瀹跺悗涓庡浜哄洟鑱氱殑鎯呮櫙銆佹潵骞存槬澶╄曠鐨勬儏鏅,閮芥槸鎯宠薄涔嬭瘝,浜庨肩湡鐨勬兂璞′腑鏇村彲鐪嬪嚭璇椾汉瀵硅嚜鐢辩殑鍚戝線銆傛枃涓笉涔...
  • 姹闄舵笂鏄庣敓骞缁忓巻鍙婂叾鎬濇兂鍙戝睍,瓒i椈杞朵簨
    绛旓細闄舵笂鏄(绾365骞粹427骞),瀛楀厓浜,鍙蜂簲鏌冲厛鐢,涓栫О闈栬妭鍏堢敓,鍏ュ垬瀹嬪悗鏀瑰悕娼銆備笢鏅嬫湯鏈鍗楁湞瀹嬪垵鏈熻瘲浜恒佹枃瀛﹀銆佽緸璧嬪銆佹暎鏂囧銆備笢鏅嬫禂闃虫煷妗(浠婃睙瑗跨渷涔濇睙甯)浜恒傛浘鍋氳繃鍑犲勾灏忓畼,鍚庤緸瀹樺洖瀹,浠庢闅愬眳,鐢板洯鐢熸椿鏄櫠娓婃槑璇楃殑涓昏棰樻潗,鐩稿叧浣滃搧鏈夈婇ギ閰掋嬨婂綊鍥敯灞呫嬨婃鑺辨簮璁般嬨婁簲鏌冲厛鐢熶紶銆嬨婂綊鍘绘潵鍏緸銆嬨...
  • 闄舵笂鏄鐨鐢熷钩浜嬭抗鏈夊摢浜, 渚嬪瓙瑕2涓畝鐭殑
    绛旓細浠庨櫠娓婃槑鐨勫綊闅愬拰浠栧綊闅愬悗鐨勭敓娲诲彲浠ョ湅鍑,闄舵笂鏄庡悜寰鐨勭ぞ浼氭槸鍜屽钩涓庡畨瀹併佽嚜鑰曡嚜椋熴佹棤绔為愩佹棤铏氫吉銆佹病鏈夌浉浜掑帇杩拰娈嬪鐨勭ぞ浼;杩芥眰鐨勪汉鐢熸槸娣虫湸鐪熻瘹,娣℃硦楂樿繙,鏃犺韩澶栦箣姹傜殑浜虹敓;鍠滅埍鐨勪汉鐢熺幆澧,涔熸槸鎭潤鑰屽厖婊¤嚜鐒朵箣瓒g殑涔℃潙銆傜敱浜庤繖浜涜拷姹,浣夸粬澶у鏁扮殑鐢板洯璇楀憟鐜板嚭鍐叉贰骞冲拰銆佹椃娲佹偁杩滅殑澶栬矊,浣嗗叾鑳屽悗鍗村厖婊′簡瀵...
  • 缁欐垜浜闄舵笂鏄鐨勪釜浜鸿祫鏂 瑕鐢熷钩浜嬭抗銆
    绛旓細銆愮敓骞充粙缁嶃 闄舵笂鏄庡ぇ绾︾敓浜庝笢鏅嬪搥甯濆叴瀹佷笁骞(365骞),鍑鸿韩浜庣牬钀戒粫瀹﹀搴銆傛浘绁栫埗闄朵緝,鏄笢鏅嬪紑鍥藉厓鍕,鍐涘姛鏄捐憲,瀹樿嚦澶у徃椹,閮界潱鍏窞鍐涗簨,鑽嗐佹睙浜屽窞鍒哄彶銆佸皝闀挎矙閮″叕銆傜鐖堕櫠鑼傘佺埗浜查櫠閫搁兘鍋氳繃澶畧銆 骞村辜鏃,瀹跺涵琛板井,涔濆瞾涓х埗,涓庢瘝濡逛笁浜哄害鏃ャ傚鍎垮姣,澶氬湪澶栫鐖跺瓱鍢夊閲岀敓娲汇傚瓱鍢夋槸褰撲唬鍚嶅+,鈥滆涓...
  • 闄舵笂鏄鐨鐢熷钩鍙婁唬琛ㄤ綔?
    绛旓細涓滄檵鏈嚦鍗楁湞瀹嬪垵鏈熶紵澶х殑璇椾汉銆佽緸璧嬪銆傛浘浠绘睙宸炵キ閰掋佸缓濞佸弬鍐涖侀晣鍐涘弬鍐涖佸江娉藉幙浠ょ瓑鑱岋紝鏈鏈竴娆″嚭浠曚负褰辰鍘夸护锛屽叓鍗佸澶╀究寮冭亴鑰屽幓锛屼粠姝ゅ綊闅愮敯鍥浠栨槸涓浗绗竴浣嶇敯鍥瘲浜锛岃绉颁负鈥滃彜浠婇殣閫歌瘲浜轰箣瀹椻濄傞櫠娓婃槑浼犱笘浣滃搧鍏辨湁璇125棣栵紝鏂12绡囷紝琚悗浜虹紪涓恒婇櫠娓婃槑闆嗐嬨傘愪汉鐗╃敓骞炽戞棭骞寸敓娲 娓婃槑...
  • 鍏充簬闄舵笂鏄鐨绠浠嬪拰鐢熷钩
    绛旓細鈽 闄舵笂鏄庣敓骞崇畝浠 闄舵笂鏄庯紙365鈥427锛夛紝瀛楀厓浜紝鍒彿浜旀煶鍏堢敓锛屾櫄骞存洿鍚嶆綔锛屽崚鍚庝翰鍙嬬璋ラ潠鑺傘備笢鏅嬫禂闃虫煷妗戜汉锛堜粖涔濇睙甯傦級浜恒傞櫠娓婃槑鍑鸿韩浜庣牬钀戒粫瀹﹀搴傛浘绁栫埗闄朵緝锛屾槸涓滄檵寮鍥藉厓鍕嬶紝鍐涘姛鏄捐憲锛屽畼鑷冲ぇ鍙搁┈锛岄兘鐫e叓宸炲啗浜嬶紝鑽嗐佹睙浜屽窞鍒哄彶銆佸皝闀挎矙閮″叕銆傜鐖堕櫠鑼傘佺埗浜查櫠閫搁兘浣滆繃澶畧.骞村辜鏃讹紝瀹跺涵...
  • 鍏充簬闄舵笂鏄鐨勮祫鏂
    绛旓細闄舵笂鏄庝竴鐢澶х暐鍙垎涓轰笁涓椂鏈燂細1銆佺涓鏃舵湡锛屾檵瀛濇甯濆お鍏冨崄涓冨勾(392)闄舵笂鏄28宀佷互鍓嶃傜敱浜庣埗浜叉棭姝伙紝浠栦粠灏戝勾鏃朵唬灏卞浜庣敓娲昏传鍥颁箣涓2銆佺浜屾椂鏈燂紝瀛︿粫鏃舵湡锛屼粠浠20宀佸埌鏅嬪畨甯濅箟鐔欏厓骞(405)41宀併備簩鍗佸瞾鏃讹紝娓婃槑寮濮嬩簡浠栫殑娓稿鐢熸动锛屼互璋嬬敓璺傘婇ギ閰掋嬪叾鍗侊細鈥滃湪鏄旀浘杩滄父锛岀洿鑷充笢娴烽殔銆傞亾璺骏...
  • 闄舵笂鏄庣敓骞崇畝浠嬪拰缁忓巻
    绛旓細闄舵笂鏄庣敓骞崇畝浠 闄舵笂鏄,鏅氬勾鏇村悕娼,瀛楀厓浜,鍙蜂簲鏌冲厛鐢,璋ュ彿闈栬妭鍏堢敓(姝诲悗鐢辨湅鍙嬪垬瀹嬭憲鍚嶈瘲浜洪寤朵箣鎵璋),鍑鸿韩浜庢病钀戒粫瀹﹀搴,鎴戝浗绗竴浣嶆澃鍑虹殑灞辨按鐢板洯璇椾汉銆傛檵涓栧悕娓婃槑,鍏ュ垬瀹嬪悗鏀瑰悕娼溿傚攼浜洪伩鍞愰珮绁栬,绉伴櫠娣辨槑鎴栭櫠娉夋槑銆傚ぇ绾︾敓浜365骞淬傛浘浠绘睙宸炵キ閰,寤哄▉鍙傚啗,闀囧啗鍙傚啗,褰辰鍘夸护绛,鑷仛褰辰鍘夸护鍏崄澶氬ぉ渚垮純...
  • 闄舵笂鏄庣敓骞崇畝浠
    绛旓細闄舵笂鏄庯紙352鎴365骞粹427骞 锛夛紝瀛楀厓浜紝鍙堝悕娼滐紝绉佽哎鈥滈潠鑺傗濓紝涓栫О闈栬妭鍏堢敓锛屾禂闃虫煷妗戯紙浠婃睙瑗跨渷涔濇睙甯傦級浜恒涓滄檵鏈嚦鍗楁湞瀹嬪垵鏈熶紵澶х殑璇椾汉銆佽緸璧嬪銆傛浘浠绘睙宸炵キ閰掋佸缓濞佸弬鍐涖侀晣鍐涘弬鍐涖佸江娉藉幙浠ょ瓑鑱岋紝鏈鏈竴娆″嚭浠曚负褰辰鍘夸护锛屽叓鍗佸澶╀究寮冭亴鑰屽幓锛屼粠姝ゅ綊闅愮敯鍥浠栨槸涓浗绗竴浣嶇敯鍥瘲浜锛岃绉...
  • 闄舵笂鏄鐨鐢熷钩
    绛旓細闄舵笂鏄(365?锝427),瀛楀厓浜,涓璇村悕娼,瀛楁笂鏄,鍙蜂簲鏌冲厛鐢,娴旈槼鏌存(浠婃睙瑗夸節姹熼檮杩)浜恒傚弸浜哄皧浠栦负闄跺緛澹,绉佽哎闈栬妭,涓栫О闄堕潠鑺傘侀潠鑺傚厛鐢熴傛浘浠诲江娉藉幙浠,鍥犵О闄跺江娉姐侀櫠浠ゃ備粬鏄笢鏅嬫渶鏉板嚭鐨勮瘲浜,涔熸槸涓浗鏂囧鍙蹭笂鐨勪紵澶ц瘲浜轰箣涓,鐢熸椿鍦ㄦ檵瀹嬫槗浠d箣闄呫備粬鐨涓鐢澶ц嚧鍒嗕负涓変釜鏃舵湡銆(涓)銆佸眳瀹惰涔︽椂鏈 杩欎竴鏃舵湡...
  • 扩展阅读:李白最吓人的一首古诗 ... 陶渊明一生的生平事迹 ... 陶渊明生平及主要事迹 ... 陶渊明的详细简介 ... 陶渊明一生经历简介 ... 陶渊明的简要生平事迹 ... 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简短 ... 孟浩然简介代表作品有哪些 ... 陶渊明生平经历三个阶段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