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生下来就要活着   -读《活着》有感

  我喜欢一个人在凌晨静等太阳升起,尤其是自己灰心丧气的时候。一点一点的光明顶着生命的璀璨驱走黑暗,无论谁的人生经历了什么,这一时刻,每天都会不期而至,活着,真好。其实这些都本不该是我这个年纪担心的,因为活到现在,实在很幸运,没有什么大风大浪让我历经千难万险。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偶尔的生活不顺心就会让我感到力不从心。高三那一年,对自己的期望太高,越来越重的压力让我一度想停止学业。这时,我的父亲推荐我看了一本书,《活着》。《活着》,让我真正知道了活着。

  《活着》曾入选了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作者余华,他说:活着,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呐喊,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来自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位老人向一个年轻人述说他的一生的故事,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斗争史。老人名叫徐福贵,早年他的名字后还有一个“少爷”,在他败光家里所有财产后,他和家人过上了和之前大相径庭的日子,终于,“少爷”也不再是他。时光的年轮里,老人的亲人相继离去,父亲,母亲,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妻子家珍,女婿二喜,直到他惟一的孙子也走了,这是生活赠予福贵的礼物,他买了一头垂危的老牛,从此二者相依为命。面对多少次命运的玩笑,老人就有多少次的继续活下去,这是一种勇气。直到最后,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他的活着是一个结局,也同样是一个新的开始。

 原来的福贵,熬夜从赌场出来,都有家仆在外等候,背着他回家,不用走一步路。直到把自家的院子输给了龙二,一夜之间开始自己谋生养家。所幸的是,他有一个好妻子,在他陷入赌博无法自拔时忍无可忍带着女儿凤霞回到娘家,然而在一年后,家道中落后,又带着和福贵的一双儿女回家和他继续过日子,她说:“过去就不要说了,我就想和你安稳过日子”。我并不认为福贵天生就有一颗坚持活下去的心,反而,我看到的是,福贵和妻子相依相伴的一生,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善良贤惠的妻子,这是在不顺利的人生中生命送给他最好的礼物,每一次的打击,是妻子的陪伴让福贵有了活下去的动力。患难夫妻,现实中不缺模范。但有更多的夫妻是止步于磨难面前,这里没有哪种做法是正确的,更没有哪种做法是错误的。对于婚姻,也许我还没有资历评头论足,但我知道,相守相爱,这是夫妻之间最本质的亲情,而这些,都是家珍和福贵的爱情告诉我的,尽管他们的年代从不会把爱情挂在嘴边,好似不说出来就没有相爱,这是大时代下最淳朴的爱情,也是大时代下最温暖的亲情。

 然而,真正的坎坷家道中落才是开始。贫困之际,福贵在给病母买药的路上被国民党抓去当苦力。一句音信都没有,他就这样消失在家人世界中。内战的混乱,无数无辜生命的逝去,让福贵看到活下去的动力。他说:“无论如何,我要活着回去,我还有老婆孩子和老母。”为了活下去,他穿死去的士兵的衣服来驱寒取暖,为了活下去,他不敢有任何想法逃跑。跌跌宕宕,夏天来临时,福贵终于活着回到家了。一个拥抱,抱着他活下去的动力。女儿已因病失去说话的能力,母亲最终也没等到福贵的药。这时,龙二因为徐家原来的老院子被当成反革命枪毙了。福贵的心有余悸,让我记忆犹新,他反复对家珍说,如果当初他没有输掉那个老院子,现在被枪毙的是他,还一再问家珍自己家的家庭成分。这里,我看到了一个生命对活着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怖,不论生活多磨难,活着,就是最好的活着。往往就是这样,只有在死亡面前偷溜回来,人们才会真的懂得活着的意义,才会在瞬间明白原来憎恨的磨难生活自己这么怕失去,不同的是,福贵,从来没有厌倦过生活抛给他的苦难,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深爱着生活。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后来,儿子为了给县长夫人输血而死,女儿因为生产而死,妻子因为伤心病亡,女婿因为搬工而死,外孙因为吃豆太多而死,我不愿意用过多的语言再去温习,不是感慨命运对福贵的考验太多,而是不忍心看到这个老人一次又一次的悲伤而后继续活着,我心疼,我心疼一个好不容易浪子回头的人却没有得到生活对他的眷恋;我心疼他从来没有放弃挣扎依旧乐观活着;我心疼他到最后只落得一个人和一头与他同名的老牛得结局……每一个字的阅读,我都在思考,如果这些都发生在我自己的身上,我是否能坚强的活下去,是感同身受的很认真,所以我不止一次为他落泪,为他们一家人落泪,我深深体会到生命的含义,尤其是对“生”的含义。所有人都知道,生命来之不易,生活不会一帆风顺,这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会学到的道理,可是,这些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贯穿他们生命必不可少的心灵鸡汤而已,不然,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避,而不是活着。我想起了前段时间调查的轻生人群,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有可能成为他们逃避生活的借口,我们了解了很多以各种理由选择轻生的人,也看到了很多以各种理由挥霍生命的人,唏嘘感叹之际,我希望,你我看到的不只是表象,而是能把更多像福贵这样“活着”的理念告诉周围的他们,让更多的人真正用心生活。著名歌手刘欢的《重头再来》是一首让我有同样感受的歌曲,心若在梦就在,歌曲鼓励了许多被生活打击的人继续奋斗生活,就像,《活着》,鼓励了许多经历挫折的人继续活下去。一个人的命再小,只要他想活着,没有什么理由能让他死亡,更何况,现实的我们,没有多少人会经历像主人翁一样坎坷的一生,福贵戏剧化的人生我们不会借鉴的,但他对待命运的顺承和坦然面对的态度却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一生财富。

命运,让他得到了陪她一生的贤惠妻子;

命运,让他得到了一切可以摧毁他的磨难;

命运,让他得到了可以打败痛苦的武器;

命运,让他一直追求着活着,不停歇;

命运,让他磨平了他的棱角;

命运,最终,宠幸了他,虽然,只剩一头老牛。

 如今,当这一切不堪,一切苦难,一切幸福,一切荡气回肠的记忆都随着远方的残阳归于平静的时候,那棵老树依然静静地挺立在那里,不曾弯曲。

 这棵老树,伴着初阳到残阳一天的轮回,也在他的生命中轮回着,这颗老树,有一个耳熟的名字,它叫福贵。

 可能是那些陈旧的记忆,已被时间风干,成一枚深红的朱砂痣,凝在心口,揭开衣衫时,只闻到一丝淡淡的暖香,而不见那彻骨的疼痛。但是,那些过往,是那么细致,每一个笑容,每一滴眼泪,都记忆犹新。老人浑浊的双眸中,似乎能感受到,他的精神曾在命运的转轮中颠沛流离,几乎支离破碎,但他的灵魂却挣扎着,不曾放弃。

 我看到,老人和老牛的离别背影,映着残阳的一抹余光,一步一步离去,第二天,他们还会出现,带着笑容,和生活挥挥手。老人叙说的很认真,也很平静,似乎我就是文中那个倾听老人故事的“我”,我含着热泪听完了他的一生,泪痕久久不能散去,这是印在心里的痕迹,对生命痕迹的认知。直到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那种真切的感觉至今我都能记得,那是一种浓浓的对生命的崇拜与敬意的感觉,那是一种来自心的深处的敬仰。

 我认同余华说的忍耐,在苦难中忍耐,在忍耐中坚强,在坚强中重生,在重生中幸福,在幸福中再次迎接新的苦难。朝朝暮暮,不断轮回。就像老人也会得到小幸福,然而每次在这个时候,苦难又定时来临。到底为什么活着,我想,活着这两个字就是最好的答案吧,为了静态的活着而动态的活着,一步一步往前挪着生活的脚步。

 生活,既然生着,记得活着,热情地活着。

扩展阅读:人生 就是三句话 精辟 ... 有的人活着 其实已经死了 ... 活着真累不想再活了怎么办 ... 人活着为了啥 经典回复 ... 生活很苦很累短句 ... 人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 活着一辈子 为啥这么难 ... 活着太累死又不敢死 ... 人迟早会死为什么要活着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