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 三种境界是什么意思

“人生三境界”语出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第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人间词话》原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译文:从古至今,那些做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没有不经历三种境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译文:昨天夜里西风凋零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但在乱世之中,也只有他能真正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清晰地看到远方,看到天涯海角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译文: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第二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描述了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译文: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也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会突然豁然领悟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

扩展资料

王国维先生是从古代几位大词人的词作中摘引出这几段名句来讲做学问的三境界。 原来的词意,很明显大多写人间儿女私情。然而王国维先生却很巧妙地借用来讲做学问的境界。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

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人生三境界



"人间词话"是唐朝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部散文集,其中"三种境界"是其中的一篇,主要表达了人的精神境界的不同层次。
第一种境界是"见贤思齐",指的是看到有道德、才能高尚的人,会产生崇敬之情,并受到其影响,自觉地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境界。
第二种境界是"见不贤而内自省",指的是如果身边没有可以令人崇敬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的缺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自我完善,不被自己的缺点所束缚。
第三种境界是"闻讯达知而自喜",指的是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事情的真相和道理,从中得到启示和提高,自然而然地感到欣慰和愉悦。
这三种境界,代表了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的不同认知和行动层次,同时也体现了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和提高的过程。

扩展阅读:人生最高境界四句话 ... 人生最高境界 佛为心 ...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 人的心境的六个境界 ... 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 ... 人间诗话三种境界 ...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原话 ... 人活着的三种境界 ... 王国维 人间词话 三种境界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