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资料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太平洋

Pacific Ocean

世界第一大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以白令海峡与北冰洋为界,南抵南极洲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东南以南美洲南端合恩角(西经69°55′)至南极半岛( 西经61°12′)间连线同大西洋分界,西南从马六甲海峡北端沿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南岸到新几内亚岛南岸的布季,越过托雷斯海峡与澳大利亚约克角的连线,以及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 东经146°51′)与印度洋分界。“太平洋”名称来源于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通过波涛汹涌的麦哲伦海峡后进入了一个新大洋,在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的数十日航途中,洋面风平浪静、天气晴朗,船员们称新大洋为和平之海,中文译为太平洋。

太平洋的轮廓近似椭圆形。北从白令海峡到南极大陆北缘罗斯冰障 ,南北跨越纬度135度 ,南北最大长度1.59万千米。东从南美的巴拿马到亚洲的马来半岛,东西跨越经度180度,东西最大宽度1.99万千米。面积达1.79亿平方千米,占世界大洋面积的49.4%和地球表面积的1/3以上,比地球陆地面积的总和还大1/5,堪称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包括边缘海在内)为4000米左右,比世界海洋的平均深度还深300多米 。太平洋中水深超过3000米的洋底面积占85.7%,水深超过5000米的洋底面积占50%以上,世界大洋中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33个,太平洋中就有26个,其中水深在 1万米以上的深海沟全部在太平洋中 。太平洋的海水总容积达7亿多立方千米 ,约占世界海洋总水量的53%,是水量最多的大洋。

地图:太平洋

太平洋中岛屿众多 ,大小有1万多个 ,是世界几个大洋中数量最多的 。岛屿总面积达440万平方千米 ,占世界大洋中岛屿总面积的45%。大部分岛屿分布在大洋中、西部海域,其中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是太平洋中最大的岛屿,其面积仅次于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二大岛。流入太平洋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东部,如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等。而大洋东部的南北美洲,因高山几乎逼近海岸,没有大江 、大河注入太平洋。因而江河注入太平洋的水量相对较少,仅占全世界河流注入海洋总水量的1/7。

洋底地形 太平洋是古老的大洋 。现代的太平洋是中生代早期古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的产物。在长期洋底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相互作用和海底扩张运动等复杂地质构造活动中形成了现代洋底地形。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边缘带、大洋中脊和海底山脉、大洋海盆3大巨型构造地形单元。

大陆边缘带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岛弧和深海沟以及边缘海盆地,面积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24%。大陆架面积约938万平方千米 ,占太平洋总面积的5.2% ,占世界海洋大陆架面积的30%,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部和西南部、北部。西部大陆架最宽处为750千米 ,中国的黄海几乎全在大陆架上 。大洋东部大陆架狭窄,呈不连续的条带状,在北美宽仅18~20千米 ,南美最宽处70千米 。太平洋的大陆坡平均坡度为5°20′ ,是世界四大洋中坡度最大的 ,坡面上有海底峡谷、断崖、陡坎、阶地等。在西太平洋大陆坡与洋盆交界处有一系列著名岛弧和海沟,岛弧大体呈向大洋突出的弧形,自北而南由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汤加群岛和克马德克群岛等构成,长达9520千米。岛弧外侧伴生一系列海沟,其中深度在1万米以上的深海沟有千岛-堪察加海沟(10542米) 、日本海沟(10554米) 、菲律宾海沟(10497 米) 、汤加 海沟 ( 10882 米 ) 、克马德克海沟 (10047米)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大洋东岸的南北美大陆山系直逼海岸,除南北纬40°以南、以北的峡湾地段分布着一些岛屿和海岸比较曲折外,大部分海岸平直,无岛弧和边缘海盆地。海沟有北部的阿拉斯加海沟,中部中美洲海沟(危地马拉海沟6662米) ,南部秘鲁一智利海沟(阿塔卡马海沟8055米)。在西太平洋岛弧内侧分布着一系列宽阔的边缘海盆地,形成西太平洋边缘海,主要有白令海 、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珊瑚海等。太平洋西部的岛弧、海沟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的产物,是地壳运动最强烈的地带,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因而围绕着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交界带又成为环太平洋沿岸的地震、火山集中带,地球上大约90%以上的地震和85%的活火山都分布在这个带上。

太平洋中脊(也称海隆)是洋底突出的地形结构,位置偏于大洋东部 。南始于南纬60°的南极-印度洋海岭 ,向东至西经130°附近转向北 ,大致平行于美洲海岸向北延伸 ,直到阿拉斯加湾,长约1.5万千米 ,宽2000~4000千米,面积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11%。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不太发育,高度比较低,一般2~3千米,在大洋南部比较高,愈向北愈低,到阿留申海盆几乎与海盆相近,潜没于北美大陆之下 。大洋中脊被一系列大致东西向的断裂带所切割,相邻两带间距离约900~2200千米 ,断裂带东西绵延2000千米以上,宽约一、二百千米,在地貌上表现为狭窄的槽沟。自北向南断裂带有:门多西诺断裂带( 北纬40°40′)、默里断裂带(北纬38°)、莫洛凯断裂带(北纬26°左右)、克利珀顿断裂带(北纬11°30′)、加拉帕戈斯断裂带(赤道附近)、伊斯特断裂带(南纬27°左右)等。太平洋中脊是世界大洋中脊的组成部分,它的南端与南极-印度洋海隆相连接。

太平洋底的中部还分布着一系列呈西北 - 东南走向的海底山脉,是太平洋底最雄伟的地形之一。它北起堪察加半岛,经皇帝海山、夏威夷群岛、莱恩群岛,向南直抵土阿莫土群岛,绵延1万多千米 ,是太平洋板块受力作用 ,在近期玄武岩基底上发生断裂,引发大量玄武岩沿断裂喷发而形成的火山群。这些海底山脉与大洋中脊不同,多由无地震活动的海底火山构成,也有少数是活火山如马里亚纳群岛北部的海底山脉,还有少数是由一些珊瑚岛沉没在大洋深处形成。它们具有比较平坦的顶峰,称海底平顶山。一些高耸的海底山突出海面成为岛屿,如夏威夷群岛、莱恩群岛等。

一系列海底山脉把太平洋盆地分割成 4 个次一级的深海盆地,以皇帝一夏威夷山脉(海岭)为界,以东是东北太平洋海盆 ,水深4000~6000米 ,最大深度7168米 ;以西为西北太平洋海盆 ,平均深度5700米 ,最大深度6224米 。中太平洋海底山脉、莱恩群岛和马绍尔群岛之间为中太平洋海盆,水深一般5000~5500米 ,最大水深6370米 。中太平洋海盆以南,南极-太平洋海岭以北为西南太平洋海盆,水深4500~6000米,最大水深8581米。太平洋洋底广阔、平坦的深海盆地上的沉积物有褐粘土、生源沉积物、浊流沉积物、火山沉积物等,其中以生源沉积物和褐粘土分布最广,几乎占据了整个大洋盆地。

气候与洋流 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决定太平洋上气候的主导因素。此外,亚洲大陆和洋流也是影响因素。太平洋大气环流由纬向分布的两个高压带和三个低压带控制。

赤道附近 为低压带 ,太阳辐射强,终年气温高,年均温在26℃以上,是大洋的高温带。同时因温度高,空气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多对流性降水,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又成为大洋的多雨带 。在南北纬5°~20°之间是热带风暴经常形成和活动的地区。

南北纬30°~35°之间 为强大而稳定的副热带高压带,高压中心偏于大洋东部。在高压控制区气流以下沉为主,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形成太平洋面的干燥带和空中水汽的主要供应带,还是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最大地带。从副热带高压带下沉并流向赤道低压带的气流称信风带。信风带风向稳定、风力较大,是地球上最著名的行星风带,是低纬度大洋表层洋流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动力。从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称西风带。西风带也是大洋上的行星风带,冬季强烈,狂风出现频率达25%~35%,成为中纬度大洋表层海水从西向东流动的动力,尤其南半球西风带,由于南太平洋与印度洋相连,加宽了海域以及南极冷源的影响 ,使西风带成为风向稳定、风力强大的风带,加之极锋带气旋活动频繁,常有18米/秒以上的大风,形成咆哮西风带,给南太平洋中高纬度洋流以及航运造成很大影响。

北纬60°附近 为副极地低压带 ,位于阿留申群岛一带,又称阿留申低压。冬季低深,夏季较弱。它吸引周围空气作逆时针方向旋转,进而吹动周围大洋表层水体形成逆时针方向环流系统。南极低压伸展到南极附近。太平洋上各气压带和风带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一样,在一年中有位置的南北移动和强度的增大、减小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影响到太平洋中的洋流、水温和盐度的相应变化。在太平洋西部的热带和副热带、温带地区,由于亚洲大陆与太平洋间的热力差异和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形成了世界上特有的季风区。每年夏季海洋上暖湿气流流向陆地,冬季时来自陆地的干冷气流又吹向海洋,这种地区性的季风环流扰乱了大洋中气候的纬向分布,并对太平洋西部的洋流、水温、降水、蒸发、盐度以及海洋生物都产生明显影响。

南、北太平洋 各形成一个以南 、北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规模巨大的反气旋型环流系统,它是由稳定的盛行风带引起和在地转偏向力、大陆轮廓、岛屿分布作用下形成的 。北太平洋环流是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组成。南太平洋环流是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组成。在两个环流系统之间是自西向东流的赤道逆流。在北太平洋的北纬45°以北,有以阿留申低压为中心,由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亲潮)和北太平洋暖流构成的气旋型环流系统。在南太平洋的南纬40°以南海域,固无大陆阻挡,形成了环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绕极环流(西风漂流),再南则是极地东风作用下形成的极地东风漂流。北太平洋的日本暖流(黑潮)是太平洋中最强大的洋流,是仅次于墨西哥暖流的世界第二大暖流,它是由北赤道暖流在吕宋岛以东转变而成,具有流速强、流量大(相当于世界各河流总流量的20倍)、流幅狭窄、延伸深邃、高温、高盐的特色。因为水色深蓝,远看似黑色,因而得名黑潮。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又称北太平洋暖流,是组成低纬和高纬洋流环流系统的重要成员。南太平洋的西风漂流是南极绕极流的表层部分,而到南纬35°~65°,则从海面扩展到海底,成为宽阔、深厚而强劲的风生漂流。它向东流,一支穿过德雷克海峡,一支自南纬45°开始转向北流成为秘鲁寒流。秘鲁寒流沿南美洲西岸北流直抵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全长4600千米,是世界行程最长 、最强大的一支寒流 ,它在智利海岸附近宽度为180千米 ,而到秘鲁海岸宽度变为450千米,流速不大,一昼夜约7.7千米。水温15~17℃ ,比邻近海域水温低7~10℃ 。同时在盛行的东南信风作用下产生离岸流 ,使深约100多米的中层冷水补偿而升到海面,上升流把大量硝酸盐类和磷酸盐类营养物质带到海面,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但是,当东太平洋中自赤道海域南流的埃尔尼诺暖流沿厄瓜多尔海岸南下,一直延伸到南纬5°甚至12°时 ,与秘鲁寒流海水相混 ,引起寒流水温增高,抑制了冷水上泛,引起沿岸的冷水性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到鱼类因不适应而大量死亡,随之食鱼的鸟类也相继死亡,给渔业生产带来灾难。这一海水温度增暖现象称为埃尔尼诺现象,已经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水温和盐度 太平洋表层水温的特点主要受大洋洋面上气温的影响。水温分布表现出沿纬度延伸和随纬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基本规律。最高温出现在赤道地区,特别是西部 ,平均水温为 27~29℃ 。 南北纬 10~ 20°之间水温为 25~26℃;到南北纬40~50°之间 ,水温降为5~10℃ 。南极大陆边缘水温为0℃左右 。 水温等值线基本呈纬度地带性分布,在南半球大洋中更为明显。然而由于大洋东西两侧洋流性质的差异以及季风和沿岸上升流等影响,使低纬度太平洋西部水温高于东部约4~8℃;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西部水温低于东部8~12℃ 。夏季最热月(8月) , 北太平洋表层水温都在0℃以上 ,最高水温出现在接近中美洲的水域 ,达29℃或更高,赤道附近为26~28℃ ;最低温在千岛群岛附近为0~2℃ 。水温的 0℃ 等温线分别位于北纬 55°和南纬66~67°的大洋中。太平洋处于低纬度的面积比其他大洋大,因而水温也比较高 , 年均水温高于 25℃ 的面积占太平洋总面积的35% ,高于 20℃的面积占53% 。太平洋表层水温年平均为19.37℃ , 高于其他大洋平均水温1.7℃ ,是世界大洋中最暖的大洋。又由于南北半球陆地面积的不同以及大洋南北两端水域开阔程度和与两极冷水交换数量的差异,南、北太平洋水温也不相等,北太平洋表层水温高于南太平洋1~2℃。

大洋海水盐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洋面的大气降水量和洋面蒸发量的对比数量。降水量多于蒸发量,海水得以淡化 ,盐度降低,反之盐度增大。太平洋赤道地区是多雨带,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大于蒸发量,因而海水盐度不太高 ,一般34~34.5;副热带地区是干燥带,降水量少于蒸发量 ,盐度最高在35.5以上;温带降水量又多于蒸发量,盐度减小在34以下;寒带蒸发量减小以及受融冰影响,暖季盐度一般在30左右。太平洋的平均盐度为35。

海洋资源 太平洋海域广阔 ,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已经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是水产资源和矿产资源。太平洋中的动植物种类繁多,有近10万种,主要生活在大洋表层 ,尤其是边缘带,存在于2000米以下水域中的动植物只占总数的4%~5% ,在5000米以下水域中生活的动植物只有800种,6000米以下水域中仅有500种,7000米深处有200种,到1万米深处只剩下20多种了。同时海洋中生物的种类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但每一种动植物的分布密度则是高纬度区大于低纬度区,在高纬地区多优势种。在大洋表层大量繁殖着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近海的海底植物,在温带有鹿角藻类和昆希科藻类(主要是海带),在热带有褐藻、绿藻及多种细藻。海岸带分布有红树林。众多水藻为近海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饲料,繁殖多种软体动物、软体虫类、甲壳类和棘皮动物,以及珊瑚虫等,并出产大量鱼蟹。在岛屿和滨海带是海鸟的栖息地。大洋中有不少兽类,如鲸、海豹、海豚、海熊、海狗、海獭等。

太平洋的渔业生产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居世界各大洋之首。1980年的产量为3545万吨,占世界总渔获量(6457.6万吨)的一半以上。主要渔场有两个:一是西北太平洋渔场;另一个是东南太平洋渔场。西北太平洋渔场包括白令海一部分、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渔场的大陆架面积达219万平方千米 ,海水较浅 ,阳光可透入底层,众多河流带来大量无机盐类,以及寒暖流带来冷性和暖性浮游生物,为浮游生物滋养和鱼类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成为世界主要渔场之一。1980年渔产量为1878万吨 ,居世界主要渔区中第一位,其中日本北海道渔场主要产鲱 、鲑、鳟等鱼类。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以捕海兽为主,其中捕鲸为多。堪察加半岛沿海是世界最大的捕蟹场。中国沿海舟山群岛一带以捕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鲳鱼、海鳗、乌贼为主。东南太平洋渔场包括秘鲁、智利、厄瓜多尔渔场,这里大陆架狭窄,只有16万平方千米,但由于有强盛的秘鲁寒流流经和沿海上升流等环境条件,无机盐类也相当丰富并适宜浮游生物繁殖,鱼类十分丰富,成为重要渔场。其中秘鲁海域以产鳀鱼为主,秘鲁椂蚬隙喽睾J⒉鹎褂悖ê产量500~1000万吨。另外 ,太平洋东北部、中东部、西南部海域每年也产一定数量的鱼。

日本的海带渔船

太平洋的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主要集中在近海浅水区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大陆架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产油区有 :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区,库克湾区,日本西部大陆架区 ,东南亚区,南美洲西海岸区以及中国沿岸的大陆架区。现已探明的太平洋石油储量和开采量还落后于大西洋和印度洋 。大洋近海海底还有煤矿,日本、智利都已开采。其他矿物还有金、铂、金刚石、金红石、锆石、钛铁矿、锡、铁、锰等。富有经济意义的金、铂砂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东岸的俄勒冈至加利福尼亚沿岸、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沿岸。锡矿主要产地是东南亚各国的滨海。印度和澳大利亚是锆石、金红石、钛铁矿储量最丰富的国家 。近年来在太平洋水深 4000~5000米的海盆中发现大量锰结核和锰壳,其分布范围、储藏量和品位都居各大洋之首 ,主要集中在北纬6~20° ,西经110~180°范围内,估计储量有17000亿吨,是未来可资利用的最大金属矿资源。

中国南海钻井平台

交通通讯 太平洋海域广阔 、港湾众多 ,有许多条联系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的重要海、空航线。太平洋在世界海运中的 地位仅次于大西洋 ,拥有世界 海港总数的1/6,货运周转量的3/10,货物吞吐量的1/4 。海运的大宗货物是石油、矿石、谷物等。主要海运航线有东亚—北美西岸航线、东亚—加勒比海、北美东海岸航线、东亚—南美西海岸航线、东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航线、东亚沿海航线等。太平洋沿岸港口众多,主要有: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釜山、大连、天津、上海、广州、香港、海防、新加坡、雅加达、东京、横滨、神户、大阪、悉尼、惠灵顿、温哥华、西雅图、圣弗朗西斯科、洛杉矶、巴拿马城、瓜亚基尔等港。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中途岛、关岛、西萨摩亚群岛、斐济群岛等是海、空航线的中继站,具有重要经济和战略意义。太平洋从1902年开始敷设海底电缆,现已有从加拿大的温哥华到澳大利亚悉尼、从美国圣弗朗西斯科至菲律宾、日本至印度尼西亚,从香港至菲律宾、越南以及南美洲沿海国家之间的海底电缆。近年来在太平洋上空开始利用人造通信卫星进行联系。

中国青岛港8号码头一角

澳大利亚悉尼港湾风光

太平洋周围地区,大多是发展中国家,过去经济长期发展水平不高。太平洋东岸美洲大陆上的高大、漫长的科迪勒拉山系减弱或限制了大洋同整个美洲大陆内地的联系,而经济发达的美国、加拿大等国虽然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而其主要经济中心却远离或背向太平洋。拉丁美洲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心区也很少面向太平洋。因而太平洋的海上货运量还不到大西洋的一半。近年来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在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实力和地位的不断增强,太平洋地区各国间以及同世界其他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多,太平洋地区的交通、通讯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 涓轰粈涔堜互鈥澶钩娲鈥濅竴璇嶅悕绉颁负淇濋櫓?涓轰粈涔堝彨澶钩娲嬩繚闄
    绛旓細骞虫磱涔嬪悕绉拌捣婧愯嚜鎷変竵鏂団淢are Pacificum鈥濓紝鎰忎负鈥滃钩闈欑殑娴锋磱鈥濓紝鏈剰灏辨槸淇濆钩瀹夈佷繚澶钩锛屽笇鏈涗拱浠栦繚闄╁崟鐨勪汉閮藉お骞炽傚悓鏃跺笇鏈涘叕鍙稿彂灞曞.澶э紝涓氬姟鍍忓ぇ娴峰ぇ娲嬩竴鏍峰骞裤傛墍浠ュ氨鍙澶钩娲锛屼篃灏辨湁浜嗏滃お骞虫磱淇濋櫓
  • 澶钩娲淇濋櫓鍏徃绠浠
    绛旓細鏄笉鏄富鎺ㄧ殑浜у搧鍏ㄩ兘鏄ソ浜у搧鍛紵鐪熶笉涓瀹氾紒涓蹇冩兂甯ぇ瀹剁渷閽憋紝瓒佺潃浼戞伅鏃堕棿锛屾垜鏁寸悊浜嗚繖浠藉煎緱涔扮殑澶钩娲淇濋櫓鍚堥泦锛屽厤璐归佺粰澶у鐪嬬湅锛氥婃柊椴滃嚭鐐夛紒鎬т环姣旀帓鍚嶅墠涓冪殑澶钩娲嬩繚闄╀骇鍝併嬫湜閲囩撼锛佸叏缃戝悓鍙凤細瀛﹂湼璇翠繚闄╋紝娆㈣繋鎼滅储锛佽祫鏂欐潵婧: "澶钩娲嬩繚闄╁叕鍙哥畝浠"-瀛﹂湼璇翠繚淇濋櫓缃戙
  • 澶钩娲鎴樹簤鐨勮缁嗚祫鏂
    绛旓細鐝嶇彔娓簨浠舵槸1941骞12鏈8鏃ユ竻鏅,鏃ユ湰甯濆浗娴峰啗鐨勮埅绌烘瘝鑸拌埌杞介鏈哄拰寰瀷娼滆墖绐佺劧琚嚮缇庡浗娴峰啗澶钩娲鑸伴槦鍦ㄥ濞佸し鍩哄湴鐝嶇彔娓互鍙婄編鍥介檰鍐涘拰娴峰啗鍦ㄦ鑳″矝涓婄殑椋炴満鍦虹殑浜嬩欢銆傚お骞虫磱鎴樹簤鐢辨鐖嗗彂銆傝繖娆¤鍑绘渶缁堝皢缇庡浗鍗峰叆绗簩娆′笘鐣屽ぇ鎴,瀹冩槸缁19涓栫邯涓ⅷ瑗垮摜鎴樹簤鍚庣涓娆″彟涓涓浗瀹跺缇庡浗棰嗗湡鐨勬敾鍑汇傝繖涓簨浠朵篃琚О涓哄伔琚弽鐝犳腐...
  • 澶钩娲宀涘浗鏈夊摢浜
    绛旓細澶钩娲宀涘浗鏈夛細鏂愭祹缇ゅ矝銆佸熀閲屽反鏂侀┈缁嶅皵缇ゅ矝銆佸瘑鍏嬬綏灏艰タ浜氳仈閭︺佺憴椴併佸笗鍔炽佽惃鎽╀簹銆佹墍缃楅棬缇ゅ矝銆佹堡鍔犮佸浘鐡﹀崲銆佺摝鍔樋鍥俱佹柊瑗垮叞銆傚お骞虫磱宀涘浗鏄綅浜庡崡澶钩娲嬪湴鍖虹殑涓浜涘浗瀹躲傜粡娴庡彂灞曞悎浣滆鍧"棣栧眾閮ㄩ暱绾т細璁紑骞曞紡銆傚浜ら儴鍖楃編澶ф磱娲插徃鍙搁暱鍒樼粨涓鏃ュ墠鎺ュ彈鏂板崕绀捐鑰呬笓璁匡紝璋堜簡涓浗涓庡お骞虫磱宀涘浗浜掑埄鍚堜綔鍏崇郴鍙戝睍鐨...
  • 澶钩娲淇濋櫓鍏徃鎴愮珛浜庡摢涓骞
    绛旓細澶钩娲淇濋櫓鍏徃鎴愮珛浜1991骞5鏈13鏃ャ備腑鍥藉お骞虫磱淇濋櫓锛圓鑲★細601601銆丠鑲★細02601锛夛紝鍙堢О澶钩娲嬩繚闄╋紝绠绉颁腑鍥藉お淇濇垨澶繚锛屽墠韬槸涓浗澶钩娲嬩繚闄╁叕鍙革紝鎴愮珛浜1991骞5鏈13鏃ワ紝鏄粡涓浗浜烘皯閾惰鎵瑰噯璁剧珛鐨勫叏鍥芥ц偂浠藉埗鍟嗕笟淇濋櫓鍏徃銆2001骞达紝鏍规嵁涓浗鍥藉姟闄㈠拰涓浗淇濈洃浼氬垎涓氱粡钀ユ満鏋勪綋鍒舵敼闈╃殑鎵瑰锛屽師涓浗澶钩娲...
  • 澶钩娲淇濋櫓鍏徃鎴愮珛澶氬皯骞?
    绛旓細闂鏉ヤ簡锛屾槸涓嶆槸鐑攢鐨勪骇鍝侀兘瀹岀編鏃犵己鍛紵鏈繀锛佷负浜嗗府澶у鐪佸績鐪佸姏锛岃繖涓ゅぉ涓嶇湢涓嶄紤鏁寸悊鍑鸿繖浠澶钩娲鍊煎緱涔扮殑浜у搧姒滃崟锛岄檺鏃跺厤璐规斁閫侊細銆婁竷娆俱愭帹鑽愩戠殑澶钩娲嬩繚闄╁ぇ鐩樼偣銆嬫湜閲囩撼锛佸叏缃戝悓鍙凤細瀛﹂湼璇翠繚闄╋紝娆㈣繋鎼滅储锛佽祫鏂欐潵婧: "澶钩娲嬩繚闄╁叕鍙告垚绔嬪灏戝勾锛"-瀛﹂湼璇翠繚淇濋櫓缃戙
  • 澶钩娲鎴樹簤浠嬬粛璧勬枡
    绛旓細澶钩娲鎴樹簤( 鑻辫 锛歅acific War锛屾棩璇細澶钩娲嬫垿浜夈佸ぇ涓滀簻鎴︿簤)鏄浜屾涓栫晫澶ф垬涓互鏃ユ湰甯濆浗涓洪鐨勮酱蹇冨浗鍜屼互鑻辩編鍥戒负棣栫殑鐩熷啗浜1941骞12鏈7鏃ヨ嚦1945骞8鏈15鏃ユ湡闂磋繘琛岀殑鎴樹簤锛岃寖鍥撮亶鍙婂お骞虫磱銆佸嵃搴︽磱鍜屼笢浜氬湴鍖恒 [1-2]澶钩娲嬫垬浜変互鏃ユ湰鍋疯鐝嶇彔娓负鍏堝锛屼互鏃ユ湰鎶曢檷缁撴潫锛屽弬鎴樺浗瀹跺杈句笁鍗佷竷...
  • 鍥涘ぇ娲嬩竷澶ф床鏄摢浜?
    绛旓細涓冨ぇ娲插垎鍒槸锛氫簹娲诧紝娆ф床锛岄潪娲诧紝鍖楃編娲诧紝鍗楃編娲诧紝澶ф磱娲诧紝鍗楁瀬娲层傚洓澶ф磱鍒嗗埆鏄細澶钩娲锛屽嵃搴︽磱锛屽寳鍐版磱锛屽ぇ瑗挎磱銆備簹娲叉槸涓冨ぇ娲蹭腑闈㈢Н鏈澶э紝浜哄彛鏈澶氱殑涓涓床锛屽ぇ閮ㄥ垎鍦板尯浣嶄簬鍖楀崐鐞冨拰涓滃崐鐞冦傛娲蹭綅浜庝笢鍗婄悆瑗垮寳閮紝鍖椾复鍖楀啺娲嬶紝瑗挎繏澶цタ娲嬨傞潪娲蹭綅浜庝簹娲茬殑瑗垮崡闈紝涓滃崐鐞冭タ鍗楅儴锛屽湴璺ㄨ丹閬撳崡鍖椼傚寳...
  • 澶钩娲涓庡嵃搴︽磱鐨勫垎鐣岀嚎
    绛旓細鍗板害娲嬩笌澶цタ娲嬬殑鍒嗙晫绾匡細閫氳繃闈炴床鏈鍗楃鍘勫姞鍕掓柉瑙掔殑锛堝睘鍗楅潪锛20掳E缁忕嚎銆傝缁嗗垎鐣岀嚎锛氬寳璧烽┈鍏敳娴峰场鍖楀彛锛屾部鑻忛棬绛旇厞宀涜タ娴峰哺銆佺埅鍝囧矝鍗楁捣宀革紝缁忛樋鎷夊紬鎷夋捣銆佹墭瀹欐柉娴峰场锛屽啀娌挎境澶у埄浜氫笢娴峰哺鍜岄氳繃濉旀柉椹凹浜氬矝涓滃崡瑙掔殑涓滅粡146掳51鈥欑嚎鑷冲崡鏋佸ぇ闄嗘槸澶钩娲涓庡嵃搴︽磱鐨勫垎鐣岀嚎銆
  • 涓冨ぇ娲插洓澶ф磱?杩樻槸涓冨ぇ娲蹭簲澶ф磱?
    绛旓細鏄竷澶ф床鍥涘ぇ娲嬨傚洓澶ф磱鏄湴鐞冧笂鍥涚墖娴锋磱锛澶钩娲銆佸ぇ瑗挎磱銆佸嵃搴︽磱銆佸寳鍐版磱锛夌殑鎬荤О銆傛捣娲嬮潰绉负36100涓囧钩鏂瑰叕閲岋紝澶钩娲嬪崰49.8%锛屽ぇ瑗挎磱26%锛屽嵃搴︽磱20%锛屽寳鍐版磱4.2%銆傘佷竷澶ф床鍖呮嫭锛氫簹娲层佹娲层侀潪娲层佸ぇ娲嬫床銆佸寳缇庢床銆佸崡缇庢床浠ュ強鍗楁瀬娲层
  • 扩展阅读:中国太平洋车险官网 ... 太平洋 五大洋中 ... 太平洋app下载官网 ... 有关太平洋的资料 ... 太平洋全图 ... 太平洋的真实样子 ... 东太平洋指哪里 ... 东太平洋有哪些国家 ... 太平洋app下载安装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