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两难全的意思是什么 ?自古忠孝两难全背后的本质逻辑

“古忠孝两难全”,指效忠国家和孝敬父母不能同时顾及。
东汉时,鲜卑族进犯边境,辽西太守赵苞率兵迎敌。不料,他的母亲被对方劫持为人质,并以此逼迫赵苞退兵。在战场上,赵苞强忍悲痛对母亲说:“儿子乃国之官员,守土有责,不敢因私恩而废大义。”一面哭,一面下令进攻。赵苞是把“忠”置于首位。
而他的母亲却惨遭杀害。后人把这段故事,称作“赵苞弃母”。鲜卑军队被击溃后,赵苞含泪将母亲安葬。他对父老乡亲说:“吃着朝廷的俸禄而逃避灾难,不是忠臣;杀了自己的母亲而保全忠义,不是孝子。如此,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人世?”他每日郁郁寡欢。
最终吐血而死。他是夹在“忠”“孝”两难抉择中间的牺牲品。这当然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事例。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官员所面临的难题是:自己外出做官(尽忠),却难以侍奉家中父母(尽孝)。
这个故事真的能体现出,忠孝不能两全吗?
其实这个故事,体现的并不是“忠”与“孝”的问题,而是“私情”与“大局”的问题,投降就意味着把其他将士的生命置之于不顾,“俘虏”拿起武器就是兵,所以,投降的结果大概率是个灾难。
但是,当权者却大为宣扬此事,包装成“忠孝难两全”的典范,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国统治者自古都在大力倡导“孝道”,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1.“孝”符合人性,动物都有反哺之情,更何况人呢?2.统治者提倡“孝”也是在顺应人性,可以彰显自己的正确性。
统治者不应该倡导“忠”吗?
其实,并不是统治者不想倡导“忠”,而是太多的改朝换代的帝王,他们是通过“叛乱”取胜的,比如,商朝建立、西汉建立、明朝等。
“叛乱”似乎新的政权建立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想想这也是必然,因为改朝换代基本上都是以战争的手段夺取的。
刘邦建立西汉本身就是灭了秦国,他如果倡导“以忠治国”,对于秦朝来讲,自己就是一个“乱臣贼子”,自己的合法性都会遭到质疑,这不是很尴尬的局面吗?
所以,很多王朝前身在“忠”方面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因此,统治者不会大力倡导“忠”。
但是,“忠”却又是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就出现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当权者发现“孝”是被世人所认同的,为了让“忠”与“孝”沾上边,于是就开始倡导“忠孝”。
这仅仅是为了使“忠”这个意识,沾上“孝”的光,但是,人们的意识中,依然是以“孝”为先的。
三国时期,一次宴会上,曹丕对着参加宴会的人说:“君主和父亲都患了重病,只有一颗药丸可以救治,是救君主呢?还是救父亲?”
众人议论纷纷,有的说救君主,有的说救父亲,只有邴原不吭声。
曹丕有意问他如何选择。
邴原站起身来,正色说道:“当然是给父亲!”
曹丕既没有难为他,也没有多说什么。
可见,在当时“孝”的观念依然是整个社会公认和推崇的。
如何使朝臣以“忠”为主呢?
“忠孝两难全”这种思想的灌输,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人会问题,这句话体现的不是“忠”和“孝”同等重要吗?
真的是这样吗?
别忘了,在朝为官,每天的身份是官员,官员是不是要尽忠职守?
所以,当“忠”和“孝”出现无法兼顾的冲突时,经常会有“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的思想。
这种思想是怎么来的?
当然是朝廷有意宣传的,无论是以孔孟之道,还是类似于“赵苞弃母”的事迹,其重点无非就是要忠于朝廷,忠于皇权。
再经过一系列的洗脑,皇权至上的理念深入朝臣的思想。甚至出现“愚忠”的集体意识。
然后,统治者把儒家思想修改得更加适合封建统治,甚至出现了如:“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
有人会说,“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下一句不是“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这不是“孝道”吗?
首先,这并不是“孝道”,这是“愚孝”,而且,把“孝道”变成“愚孝”目的依然是为了把“忠君”变成“愚忠”。
看看这两句话的先后顺序就知道了,其作用是为了突出第一句话“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总的来说,统治者的逻辑大体上是:孝道——忠孝——忠孝难两全——愚忠。
这种封建思想的演变是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渐形成的,封建统治者总以为愚昧民众思想能够更好地统治,殊不知,这是违背了“天道”和“人道”规律,因此,愚忠逐渐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封建王朝走向灭亡的过程。

扩展阅读:人生忠孝两难全的意思 ... 忠孝两难全下一句诗词 ... 婚姻里的忠孝不能两全 ... 工作孩子两难全的感悟 ... 忠孝两难全打一生肖 ... 难以两全的唯美句子 ... 挣钱和陪孩子两难全 ... 忠孝两难全经典句子 ... 自古忠孝两难全意思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