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来历故事 汉字的来历汉字的来历故事

\u6c49\u5b57\u6765\u5386\u7684\u6545\u4e8b30\u4e2a\u5b57

\u6c49\u5b57\u7684\u6765\u5386\u6f14\u53d8\u8d77\u6e90\u53d1\u5c55\u5386\u53f2
\u6c49\u5b57\u7684\u6765\u5386
\u76f8\u4f20\u5f88\u4e45\u5f88\u4e45\u4ee5\u524d\uff0c\u82cd\u9889\u662f\u7687\u5e1d\u7684\u53f2\u5b98\uff0c\u4ed6\u957f\u7740\u8ddf\u9f99\u4e00\u6837\u7684\u9762\u8c8c\uff0c\u56db\u53ea\u70af\u70af\u6709\u795e\u7684\u773c\u775b\u3002
\u4ed6\u7279\u522b\u559c\u6b22\u89c2\u5bdf\u8eab\u8fb9\u548c\u5468\u56f4\u7684\u4e8b\u7269\uff0c\u4ed6\u4e5f\u975e\u5e38\u7231\u52a8\u8111\u7b4b\u6216\u8005\u662f\u60f3\u95ee\u9898\u3002\u4ed6\u6bcf\u5929\u62ac\u5934\u89c2\u5bdf\u5929\u4e0a\u661f\u661f\u7684\u53d8\u5316\uff0c\u770b\u4e4c\u9f9f\u80cc\u4e0a\u7684\u82b1\u7eb9\u3001\u96c0\u9e1f\u7fbd\u6bdb\u7684\u8272\u5f69\u548c\u5c71\u5ddd\u8d77\u4f0f\u7684\u6837\u5b50\u548c\u5f62\u8c61\uff0c\u7ecf\u5e38\u5728\u81ea\u5df1\u7684\u624b\u4e0a\u63cf\u753b\u4e8b\u7269\u7684\u5f62\u4f53\u548c\u7279\u5f81\u3002\u4e45\u800c\u4e45\u4e4b\u5c31\u521b\u9020\u4e01\u6587\u5b57\u3002\u82cd\u9889\u5728\u521b\u9020\u6587\u5b57\u7684\u65f6\u5019\uff0c\u4e0a\u5929\u4e0b\u8d77\u9c7c\u70b9\u4e00\u6837\u7684\u7c9f\u7c73\uff0c\u6015\u4eba\u4eec\u5149\u987e\u5199\u5b57\u3002\u5c06\u6765\u4eba\u4eec\u997f\u809a\u5b50\u3002
\u9b3c\u5728\u9ed1\u591c\u91cc\u5077\u5077\u7684\u54ed\u6ce3\uff0c\u9f99\u4e5f\u85cf\u8eb2\u8d77\u6765\uff0c\u662f\u56e0\u4e3a\u6015\u6587\u5b57\u628a\u4ed6\u4eec\u7684\u4e11\u6076\u884c\u4e3a\u8bb0\u5f55\u8d77\u6765\uff0c\u662d\u544a\u5929\u4e0b\uff0c\u4f7f\u4ed6\u4eec\u9057\u81ed\u4e07\u5e74\u3002
\u8fd9\u5c31\u662f\u6c49\u5b57\u7684\u6765\u5386\u3002\u4e00\u4e2a\u4f1f\u5927\u7684\u82cd\u9889\uff0c\u6211\u7279\u522b\u4f69\u670d\u4ed6\u3002
\u6c49\u5b57\u7684\u8d77\u6e90
\u4ece\u4ed3\u9889\u9020\u5b57\u7684\u53e4\u8001\u4f20\u8bf4\u5230100\u591a\u5e74\u524d\u7532\u9aa8\u6587\u7684\u53d1\u73b0\uff0c\u5386\u4ee3\u4e2d\u56fd\u5b66\u8005\u4e00\u76f4\u81f4\u529b\u4e8e\u63ed\u5f00\u6c49\u5b57\u8d77\u6e90\u4e4b\u8c1c\u3002
\u6c49\u5b57\u7684\u6765\u5386\u6f14\u53d8\u8d77\u6e90\u53d1\u5c55\u5386\u53f2
\u5173\u4e8e\u6c49\u5b57\u7684\u8d77\u6e90\uff0c\u4e2d\u56fd\u53e4\u4ee3\u6587\u732e\u4e0a\u6709\u79cd\u79cd\u8bf4\u6cd5\uff0c\u5982\u201c\u7ed3\u7ef3\u201d\u3001\u201c\u516b\u5366\u201d\u3001\u201c\u56fe\u753b\u201d\u3001\u201c\u4e66\u5951\u201d\u7b49\uff0c\u53e4\u4e66\u4e0a\u8fd8\u666e\u904d\u8bb0\u8f7d\u6709\u9ec4\u5e1d\u53f2\u5b98\u4ed3\u9889\u9020\u5b57\u7684\u4f20\u8bf4\u3002\u73b0\u4ee3\u5b66\u8005\u8ba4\u4e3a\uff0c\u6210\u7cfb\u7edf\u7684\u6587\u5b57\u5de5\u5177\u4e0d\u53ef\u80fd\u5b8c\u5168\u7531\u4e00\u4e2a\u4eba\u521b\u9020\u51fa\u6765\uff0c\u4ed3\u9889\u5982\u679c\u786e\u6709\u5176\u4eba\uff0c\u5e94\u8be5\u662f\u6587\u5b57\u6574\u7406\u8005\u6216\u9881\u5e03\u8005\u3002[\u6c49\u5b57\u7684\u6765\u5386\u6f14\u53d8\u8d77\u6e90\u53d1\u5c55\u5386\u53f2
\u6700\u65e9\u523b\u5212\u7b26\u53f7\u8ddd\u4eca8000\u591a\u5e74
\u6700\u8fd1\u51e0\u5341\u5e74\uff0c\u4e2d\u56fd\u8003\u53e4\u754c\u5148\u540e\u53d1\u5e03\u4e86\u4e00\u7cfb\u5217\u8f83\u6bb7\u589f\u7532\u9aa8\u6587\u66f4\u65e9\u3001\u4e0e\u6c49\u5b57\u8d77\u6e90\u6709\u5173\u7684\u51fa\u571f\u8d44\u6599\u3002\u8fd9\u4e9b\u8d44\u6599\u4e3b\u8981\u662f\u6307\u539f\u59cb\u793e\u4f1a\u665a\u671f\u53ca\u6709\u53f2

\u9ec4\u5e1d\u4e0b\u4ee4\uff0c\u4f5c\u4e3a\u53f2\u5b98\u7684\u4ed3\u9889\u8d1f\u8d23\u641c\u96c6\u6574\u7406\u6587\u5b57\uff0c\u4ed3\u9889\u6839\u636e\u730e\u6237\u4eec\u7528\u52a8\u7269\u811a\u5370\u5224\u65ad\u8bb0\u5f55\u4fe1\u606f\u7684\u65b9\u6cd5\u53d1\u660e\u4e86\u7b26\u53f7\u6587\u5b57\uff0c\u88ab\u9ec4\u5e1d\u63a8\u5e7f\u5230\u5404\u4e2a\u90e8\u65cf\uff0c\u8fd9\u5c31\u662f\u6c49\u5b57\u7684\u6765\u5386\u3002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研究汉字的起源问题,在国内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先秦传说造字者为仓颉,《旬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史学家徐旭认为,文字的出现,应与仓颉有关。那时制定历法需要文字记载,制定神谕也需要行文,因此,仓颉应是颛顼部族人。他“生于斯,葬于斯”,故造书台北有仓颉陵墓。他所处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6世纪。据此推测,四、五千年前,我国的文字就比较成熟了。
到了现代,有人在承认仓颉的同时又扩大了造字者的队伍。比如鲁迅先生,他认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鲁迅.门外文谈》。也就是说,汉字当然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许许多多的像仓颉这样的人慢慢丰富起来的,仓颉只不过在这些人当中比较重要、起的作用比较大而已。我们所重视的不是到底是不是仓颉造的汉字,而是造字这件事本身的意义。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走进了由文字记载的时代,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大事,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仓颉造字
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汉字创始人,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 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传说仓颉;四目重瞳,非常聪明,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阳虚之山(现在陕西省雒南县),临于玄扈洛?之水,忽然看见一支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就取来细细研究。他看来看去,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的。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如果定下一个规则,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幺?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
仓颉造字成功,发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为什幺下粟如雨呢?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但鬼为什幺要哭呢?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
有一次,仓颉就是从这些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他回到故乡白水杨武村,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
仓颉的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状造出来的。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后来,上天知道了这件事,下了一场谷子雨奖励仓颉。这便是人间谷雨节的由来。
从白水县城出发,沿渭(南)清(涧)公路下洛河,然后再改走白(水)洛(川)公路。吉普车在高原的沟岔间跑了一个小时左右,才来到了仓颉庙所在的史官村。这座已有1800余年历史的仓颉庙已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颉陵在吴村西侧,与仓颉庙西东相望,是一个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存。陵前翁仲,石狮俱存,并建有石坊,上书“仓颉”二字。仓颉庙,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刻记载,“历汉唐以来,未尝稍替”。如今看到的仓颉庙是明清时的建筑,占地约两千七百平方米,座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对,雕刻精美雅致;山门、二门皆为硬山式建筑,拜殿、正殿和寝阁大方美观。还有明代名人篆额题联和仓颉夫妇的石雕。庙内碑刻林立,松柏苍翠,杨柳依依,楼台亭阁鳞次栉比,整个建筑雄伟壮观

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

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其中,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中国大陆将汉字笔画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省简,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湾则一直使用繁体中文。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目前在使用汉语的地区,大都使用两种规范汉字,分别是繁体中文(繁体字)和简体中文(简体字)。 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通常说来,两种汉字书写系统虽然有差异,常用汉字的个体差异不到25%。

由于汉字书写复杂,“汉字落后论”的说法存在了很长时间,认为汉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颈,并有“汉字拉丁化”甚至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现在一般认为汉字也有突出优点,初始学习难度虽大,但掌握常用字后不存在类似海量英文单词的继续学习问题,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调动人脑的学习能力。在计算机输入问题基本解决后,“汉字落后论”及“汉字拉丁化”已实际上逐渐被大多数人抛弃。
我这还有一些字谜: 半布春秋——秦 字谜: 银川——泉 字谜: 一来再来——冉 字谜: 守门员——闪 字谜: 有人偷车——输 字谜: 酿酒之后隔日香 字谜: 半青半紫——素 字谜: 自己——体 字谜: 秀才翘尾巴——秃
1.女子又多心 (打一字谜) 怒
2.口出悲声,缝在衣中。(打一字谜) 哀
3.中字夹在衣当中。(打一字谜) 衷
4.免加点,草里钻。(打一字谜) 兔
5.女子口说要齐心。(打一字谜)恕
1.字谜:皇帝新衣——袭
2.字谜:一流水准 ——淮
3.字谜:石达开 ——研
4.字谜:拱猪入门——阂
5.字谜:格外大方——回
6.字谜: 走出深闺人结识——佳
7.字谜:一千零一夜——歼
8.字谜:七十二小时——晶
9.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默
10.字谜(打一字) 黄昏前后---- 昔
11.字谜(打一字) 一箭穿心---- 必
12.字谜: 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器
13.字谜: 贪前稍变就成穷——贫
14.字谜: 半布春秋——秦
15.字谜: 银川——泉
16.字谜: 一来再来——冉
17.字谜: 守门员——闪
18.字谜: 有人偷车——输
19.字谜: 酿酒之后隔日香
20.字谜: 半青半紫——素
21.字谜: 自己——体
22.字谜: 秀才翘尾巴——秃
23.字谜: 重点支援大西北——头
24.字谜: 身残心不残. --息
25.字谜:十八乘六——校
26.字谜:一勾心月伴三星——心
27.字谜:一撇一竖一点——压
28.字谜:八字头——学

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研究汉字的起源问题,在国内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先秦传说造字者为仓颉,《旬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史学家徐旭认为,文字的出现,应与仓颉有关。那时制定历法需要文字记载,制定神谕也需要行文,因此,仓颉应是颛顼部族人。他“生于斯,葬于斯”,故造书台北有仓颉陵墓。他所处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6世纪。据此推测,四、五千年前,我国的文字就比较成熟了。
到了现代,有人在承认仓颉的同时又扩大了造字者的队伍。比如鲁迅先生,他认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鲁迅.门外文谈》。也就是说,汉字当然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许许多多的像仓颉这样的人慢慢丰富起来的,仓颉只不过在这些人当中比较重要、起的作用比较大而已。我们所重视的不是到底是不是仓颉造的汉字,而是造字这件事本身的意义。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走进了由文字记载的时代,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大事,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仓颉造字
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汉字创始人,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 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传说仓颉;四目重瞳,非常聪明,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阳虚之山(现在陕西省雒南县),临于玄扈洛?之水,忽然看见一支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就取来细细研究。他看来看去,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的。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如果定下一个规则,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幺?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
仓颉造字成功,发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为什幺下粟如雨呢?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但鬼为什幺要哭呢?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
有一次,仓颉就是从这些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他回到故乡白水杨武村,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
仓颉的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状造出来的。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后来,上天知道了这件事,下了一场谷子雨奖励仓颉。这便是人间谷雨节的由来。
从白水县城出发,沿渭(南)清(涧)公路下洛河,然后再改走白(水)洛(川)公路。吉普车在高原的沟岔间跑了一个小时左右,才来到了仓颉庙所在的史官村。这座已有1800余年历史的仓颉庙已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颉陵在吴村西侧,与仓颉庙西东相望,是一个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存。陵前翁仲,石狮俱存,并建有石坊,上书“仓颉”二字。仓颉庙,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刻记载,“历汉唐以来,未尝稍替”。如今看到的仓颉庙是明清时的建筑,占地约两千七百平方米,座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对,雕刻精美雅致;山门、二门皆为硬山式建筑,拜殿、正殿和寝阁大方美观。还有明代名人篆额题联和仓颉夫妇的石雕。庙内碑刻林立,松柏苍翠,杨柳依依,楼台亭阁鳞次栉比,整个建筑雄伟壮观

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

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其中,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中国大陆将汉字笔画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省简,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湾则一直使用繁体中文。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目前在使用汉语的地区,大都使用两种规范汉字,分别是繁体中文(繁体字)和简体中文(简体字)。 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通常说来,两种汉字书写系统虽然有差异,常用汉字的个体差异不到25%。

仓颉也称苍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

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其后是《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在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汉代后,在《淮南子》和《论衡》中,已从“仓颉造字”发展为“仓颉四目”,开始神化。尤其是汉代的纬书,又进而渲染,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洛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后愈演愈神奇,发展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等传说。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当时没有国家机器,可见“史官”之说,显然是后人用后代国家机器的职官名称套用于史前传说人物的结果。

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样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仓颉造字”的真实性

《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说,过去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发出哭声。《荀子》、《韩非子》等古代典籍里也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流传更广,影响更深。

过去的历史学家们曾考证过仓颉是否实有其人,如果有,大约在哪个时代,由于缺乏确凿的史料,很难得出结论。

有人推测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荀子·解蔽篇》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有人解释说,这里的“壹”指正道,也就是正确的规律。荀子认为,仓颉是一个因为集中使用文字而摸着它的规律从而整理了文字的专家。因此,一般认为,在汉字从原始的文字过渡到较为规范的文字的过程中,他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由此推断,这样的一个人,在汉字起源阶段的晚期,一定会存在的。

但“仓颉造字”的说法只是传说而已。因为文字绝对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汉字是个庞大繁富的体系,不经过很长的时间是不能创制成功的。

(来源:中国文化网)

汉字的起源
人类社会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出于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作斗争。在斗争中,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诞生了。但语言一瞬即逝,它即不能保存,也无法传到较远一点的地方去,而某些需要保留和传播到较远地方去的信息,单靠人的大脑的记忆是不行的。于是,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应运而生了。

结绳记事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采用过各式各样的记事方法,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结绳和契刻。中国古籍文献中,关于结绳记事的记载较多。公元前战国时期的著作《周易·系辞下传》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汉朝人郑玄,在其《周易注》中也说:“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中也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这是讲结绳为约,说得已相当明白、具体了。

仰韶期遗址的骨契图形

契刻记事

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记录数目。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清楚的说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帮助记忆数目。因为人们订立契约关系时,数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因素。于是,人们就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这就是古时的“契”。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分作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以二者吻合为凭。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数目,主要用来作债务的凭证。右图是在甘肃省西宁县周家寨出土的仰韶期遗址的骨契图形。

结绳记事,契刻记事,以及其它类似的记事方法,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皆有之。中国一直到宋朝以后,南方仍有用结绳记事的。南美洲的秘鲁,尤其著名。有的民族,利用绳子的颜色和结法,还可以精确地记下一些事情来。

作为原始的记事方法的结绳记事,不论它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方位的一些简单的概念,是一种表意形式,可以把它看成是文字产生前的一个孕育阶段,但它不能演变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产生。因为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而不能进行思想交流,不具备语言交流和记录的属性。因此,结绳记事不可能发展为文字。

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
的图片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一些其它的、譬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中说:“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有了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之后才有可能。譬如,有人画了一只虎,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虎”;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上面说的“虎”和“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图画文字进一步发展为象形文字。正如《中国文字学》所说:“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但图画却不一定都能读。后来,文字跟图画渐渐分歧,差别逐渐显着,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黄帝下令,作为史官的仓颉负责搜集整理文字,仓颉根据猎户们用动物脚印判断记录信息的方法发明了符号文字,被黄帝推广到各个部族,这就是汉字的来历。



  • 姹夊瓧鐨鐢辨潵鏁呬簨(鐭殑)
    绛旓細鑰屾垜浠殑鏂囧瓧鍗翠繚瀛樺畬濂,娴佷紶姹夊瓧缁忚繃浜6000澶氬勾鐨勫彉鍖,鍏舵紨鍙樿繃绋嬫槸: 鐢查鏂団啋閲戞枃鈫掑皬绡嗏啋闅朵功鈫掓シ涔︹啋琛屼功 鐙傜儹浜洪瓟 | 鍙戝竷浜2008-11-29 涓炬姤| 璇勮 5 11 涓烘偍鎺ㄨ崘: 姹夊瓧鐨勬潵鍘 鍐嚦鐨勭敱鏉 姹夊瓧鐨勬紨鍙樿繃绋 鎴愯鏁呬簨澶у叏 姹夊瓧鐨勭敱鏉50瀛 姹夊瓧鐢辨潵銆 鏈鏁呬簨鐨姹夊瓧 绔崍鑺傜殑鐢辨潵 鐭殑鍏充簬鑼...
  • 姹夊瓧鐨勬晠浜鎼滈泦鍑犱釜姹夊瓧鐨勬潵鍘
    绛旓細1銆佲滄鈥濓細鎰忎负楂橈紝鍥犱负浠ュ墠鍙や汉甯湴鑰屽仛锛屾墍浠ユ瀛愬緢鐭紝绉颁负鈥滃嚑鈥濓紝鍚庢潵鏈変簡鍑冲瓙锛屾瀛愪篃楂樹簡锛屽氨鐢ㄦ鏉ュ舰瀹规瀛愶紝鍚庢潵涓撴寚楂樼殑鎰忔濓紱2銆佲滃寳鈥濓細鍦ㄨ薄褰㈡枃瀛楅噷锛屸滃寳鈥濆瓧鏄袱涓浉鑳岃岀珛鐨勶紝鎰忔濅负鈥滆儗鈥濓紝鍚庢潵寮曠敵鎴愯儗鍚戯紝鑳岀锛屾垚璇滆儗閬撹屽紱鈥濆氨鏈夎繖涓剰鎬濆湪閲岄潰锛屽啀鍚庡紩鐢虫垚鏂逛綅鍚嶈瘝...
  • 璺眰姹夊瓧鏉ュ巻鐨灏鏁呬簨,鎬ユユ!!!
    绛旓細鐩镐紶浠撻鍦ㄩ粍甯濇墜涓嬪綋瀹樸傞粍甯濆垎娲句粬涓撻棬绠$悊鍦堥噷鐗插彛鐨勬暟鐩佸悲閲岄鐗 鐨勫灏戙傜壊鍙c侀鐗╃殑鍌ㄨ棌閲忓湪閫愭笎澧炲姞锛屽厜鍑剳琚嬭涓嶄綇浜嗐備粨棰夋暣鏃ユ暣澶滃湴鎯冲姙娉曪紝鍏堟槸鍦ㄧ怀瀛愪笂鎵撶粨锛岀敤鍚勭涓嶅悓棰滆壊鐨勭怀瀛愶紝琛ㄧず鍚勭涓嶅悓鐨勭壊鍙c侀鐗╋紝鐢ㄧ怀瀛愭墦鐨勭粨浠h〃姣忎釜鏁扮洰銆備絾鏃堕棿涓闀夸箙锛屽氨涓嶅鏁堜簡銆傛庝箞鎵嶈兘涓嶅嚭宸敊...
  • 姹夊瓧鏉ュ巻鐨鏈夎叮鏁呬簨
    绛旓細姹夊瓧璧锋簮鐨勬棫璇存硶鏈変簲绉嶏紝鍗崇粨缁宠銆佸叓鍗﹁銆佹渤鍥炬礇涔﹁銆佷粨棰夐犲瓧璇村拰鍥剧敾璇淬1銆佺粨缁宠锛氥婂寳鍙猜烽瓘鏈邯銆嬭锛氬寳鏈濋瓘鐨勫厛涓栤滃皠鐚庝负涓氾紝娣虫湸涓轰織锛岀畝鏄撲负鍖栵紱涓嶄负鏂囧瓧锛屽埢鏈ㄧ粨缁宠屽凡銆傗濊褰曚簡涓浜涘師濮嬬ぞ浼氶儴钀斤紝鍦ㄦ枃瀛楀嚭鐜颁箣鍓嶏紝浠ョ粨缁宠浜嬬殑鏂规硶锛屾妸鎴樹簤銆佺寧鑾枫佷細鐩熴侀変妇銆佸簡鍏搞佽仈濮汇佺敓鑲层...
  • 鏈夊叧姹夊瓧鐨勬晠浜(3-4涓)
    绛旓細1銆佲滃か鈥濃斺斺斿啿鐮村ぉ鐨勬皵姒 鐢查鏂囩殑鈥滃か鈥濈敓鍔ㄥ睍绀轰簡鐢峰瓙姹夊ぇ涓堝か鐨勫舰璞°備粠鈥滃ぇ鈥濓紝鍦ㄢ滃ぇ鈥濆瓧涓婂姞涓妯傗滃か鈥濊〃绀哄凡闀垮ぇ鐨勪汉锛屼竴妯〃绀虹殑鏄痪澶村彂鐨勭蔼瀛愩傚彜鏃剁瀛愶紝鍗虫湭鎴愬勾鐨勭敺瀛愮殑澶村彂鏄姭鍙戯紝鎴愬勾鍚庯紝鍗冲埌浜20宀佷互鍚庯紝鐢峰瓙瑕佷妇琛屽姞鍐犱箣绀硷紝灏嗗ご鍙戠痪鎴愰瀛愮敤绨瓙鏉熷湪澶撮《涓娿傛潫鍙戝姞鍐犲悗...
  • 鍏充簬鏂囧瓧鐨勮祫鏂,瑕佹湁姹夊瓧鐨勭敱鏉,姹夊瓧鐨勬晠浜,浠撻閫犲瓧鐨勮儗鏅,姹夊瓧鐨勭绫...
    绛旓細姹夊瓧鐨勮捣婧 浠庝粨棰夐犲瓧鐨勫彜鑰佷紶璇村埌100澶氬勾鍓嶇敳楠ㄦ枃鐨勫彂鐜帮紝鍘嗕唬涓浗瀛﹁呬竴鐩磋嚧鍔涗簬鎻紑姹夊瓧璧锋簮涔嬭皽銆 姹夊瓧鐨勬潵鍘婕斿彉璧锋簮鍙戝睍鍘嗗彶 鍏充簬姹夊瓧鐨勮捣婧愶紝涓浗鍙や唬鏂囩尞涓婃湁绉嶇璇存硶锛屽鈥滅粨缁斥濄佲滃叓鍗︹濄佲滃浘鐢烩濄佲滀功濂戔濈瓑锛屽彜涔︿笂杩樻櫘閬嶈杞芥湁榛勫笣鍙插畼浠撻閫犲瓧鐨勪紶璇淬傜幇浠e鑰呰涓猴紝鎴愮郴缁熺殑鏂囧瓧宸ュ叿涓...
  • 姹夊瓧灏鏁呬簨
    绛旓細鍏充簬姹夊瓧鐨灏鏁呬簨鍥犱负姹夊瓧鑰岃鎵撲簡鏉垮瓙涓鏂囦功鍐欏瓧甯告妸绗旂敾鍐欓敊銆備竴娆¢犲悕鍐岋紝灏嗏滈檲鈥濆瓧鐨勨滈槤鈥濆啓鍦ㄤ簡鍙宠竟锛岃闀垮畼鎵撲簡浜屽崄澶ф澘銆備功鐢熶粠姝よ浣忊滈槤鈥濇槸搴旇鍐欏湪宸﹁竟鐨勶紝缁撴灉涓嶅垢鍙堝啓閿欎簡鈥滈儜鈥濆瓧锛屽張鎸ㄤ簡浜屽崄澶ф澘銆備竴鏃ワ紝涓濮撹亗涔嬩汉鎵樹粬鍐欏紶鐘跺瓙锛屾枃涔﹀ぇ鎯婂け鑹诧細鈥滄垜鍐欎簡涓や釜鈥樿斥欏瓧锛屾尐浜...
  • 姹夊瓧鐨勬潵鍘灏鏁呬簨,50瀛楀乏鍙
    绛旓細鐩镐紶寰堜箙寰堜箙浠ュ墠锛岃媿棰夋槸鐨囧笣鐨勫彶瀹橈紝浠栭暱鐫璺熼緳涓鏍风殑闈㈣矊锛屽洓鍙偗鐐湁绁炵殑鐪肩潧銆備粬鐗瑰埆鍠滄瑙傚療韬竟鍜屽懆鍥寸殑浜嬬墿锛屼粬涔熼潪甯哥埍鍔ㄨ剳绛嬫垨鑰呮槸鎯抽棶棰樸備粬姣忓ぉ鎶ご瑙傚療澶╀笂鏄熸槦鐨勫彉鍖栵紝鐪嬩箤榫熻儗涓婄殑鑺辩汗銆侀泙楦熺窘姣涚殑鑹插僵鍜屽北宸濊捣浼忕殑鏍峰瓙鍜屽舰璞★紝缁忓父鍦ㄨ嚜宸辩殑鎵嬩笂鎻忕敾浜嬬墿鐨勫舰浣撳拰鐗瑰緛銆備箙鑰屼箙涔嬪氨鍒涢犱竵...
  • 姹夊瓧鏉ュ巻鐨灏鏁呬簨
    绛旓細1銆佷腑鍥界殑鏂囧瓧浼犺鏈鏃╂槸浠撻鍒涢犵殑锛岃嚜浠庢湁浜嗘枃瀛楋紝浜虹被鎵嶅紑濮嬬湡姝h繘鍏ユ枃鏄庢椂浠c備粨棰夐犲瓧寮鍒涗簡鎴戝浗鏂囧瓧鐨勫厛娌筹紝鏄腑鍗庢枃鏄庡彶鐨勬簮澶淬傚湪宀愬北鍘垮煄鍗椾笁鍗庨噷澶勭殑浠撻搴欎腑锛屾湁涓閫氱煶纰戣褰曚簡浠撻閫犲瓧鐨勪紶璇淬傛嵁鍏哥睄涓殑绁炶瘽浼犺锛屼粨棰夛紝鍙峰彶鐨囨皬锛屾槸杞╄緯榛勫笣鐨勫彶瀹樸傚彶涔﹁杞斤紝浠撻闈㈤暱鍥涗釜鐪肩潧锛屽ぉ鐢熺澘寰凤紝甯...
  • 扩展阅读:中国一共有91251个汉字 ... 汉字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 讲一个汉字的来源故事 ... 汉字的起源故事简短 ... 汉字的来历50字五年级 ... 汉字的起源简短30字 ... 汉字真正的起源 ... 介绍一个汉字的来历 ...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50字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