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详细资料大全

邺城,古代著名都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遗址主 *** 于河北省临漳县境内,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漳河岸畔,南距安阳市18公里,北距邯郸市40余公里。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建设王都。邺城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1957年考古工作者对邺城遗址进行了首次勘察,1979年,邺城遗址被公布为临漳县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月,邺城考古队在临漳县北吴庄发现佛造像埋藏坑,挖掘出土2895件东魏、北齐石造像及残件,是目前所知建国以来出土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邺城遗址也是研究古代都城、建安文学、北朝文化的大型遗址。

基本介绍

基本简介,历史沿革,城市沿革,殷邺一体,文献记载,南北二城,北方佛都,城市规划,相关保护,遗址保护,建博物馆,埋藏发掘,文化产业,

基本简介

古邺城遗址主体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的香菜营乡邺镇村、习文乡一带,南距安阳市中心18公里,北距邯郸市40余公里。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以此为都。邺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 邺南城与邺北城均在临漳县 邺本有二城。邺北城为曹魏在旧城基础上扩建,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三台,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三台村以东邺城遗址。邺南城兴建于东魏初年,东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较北城大,在今漳河南北两岸(今临漳县境内,右侧地图虚线范围为邺北城与邺南城遗址均在临漳县)。 曹丕代汉建魏后定都洛阳,魏以洛阳为京师,长安、谯、许昌、邺城、洛阳为“五都”,足见邺之重要。 邺城作为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全城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布局方式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特别是它对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兴建乃至日本的宫廷建筑,都有着很大借鉴和参考价值。

历史沿革

公元580年以前的邺城 “邺”之名始于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始居地(今临漳县香菜营乡邺镇一带。邺,业之居住地之意。),距今4000余年。在唐尧、虞舜及夏时属冀州,商属畿内名相,西周属卫,春秋属晋。 齐桓公始筑邺城,战国属魏,魏文侯以邺城作为陪都。 秦并天下后,邺属邯郸郡。 西汉汉高祖置邺县(公元前201年),汉魏南北朝时期都设定有邺县,而且治所一直在邺城。两汉三国时期的邺县含今临漳县南部和安阳县北半部。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东汉时,邺县曾扩大至今河北省磁县。北魏中期,邺县又扩大到今林州市。东魏天平初年(公元534年),把荡阴、安阳划入邺县,治所在邺城(北周治所东迁)。这时的邺城两县都很大。北齐的设定与前朝相同,《北齐书·路去病传》曾有“邺、临漳、成安三县同治邺城”的记载。 东汉末年,(公元204年)曹操击败袁绍进占邺城(临漳县邺北城),建设邺都,邺城自此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所以临漳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 西晋建兴二年(公元314年)为避愍帝司马邺讳易名,因北临漳河而得名“临漳”。后北魏重新置邺县,属相州魏郡(隋之前相州治所均在古邺城)。东魏又置临漳县。北齐、北周至隋,分置邺县,临漳县,隶属相州。 十六国时,后赵石虎将都城从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迁至邺城(今临漳县境内邺北城),改太守为魏尹。 此后汉人冉闵建立魏国,亦都于此。前燕慕容灭冉魏,初都于蓟(今北京),后亦迁都于邺。前秦苻坚曾以王猛为冀州牧,居邺。北魏孝文帝立相州,以邺为州治。东魏天平元年(534),高欢入洛阳,立孝敬帝,迁都于邺,并荡阴入邺县,长乐入临漳县。北齐亦建都于此,改魏尹为清都尹。 昔日邺城铜雀台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灭北齐,改邺为相州魏郡治所。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大丞相杨坚企图代周之际,相州总管尉迟迥从邺起兵讨伐,失败,于是杨坚下令拆毁古邺城,一代名都成为废墟。下令所有邺城百姓连同相州、魏郡、邺县三级 *** 一律迁到18公里外的安阳城,而那些曾经参与修建古邺城的匠人,则被抓去修建长安城,安阳亦称邺。 从东汉末年起,邺城历经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建都达126年。是后赵皇帝石虎让名都邺城奢侈发展到空前的高峰。 公元580年以后的邺城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治所邺城)总管尉迟迥,为了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遂下令火焚邺城,一代名都成为废墟。相州、魏郡和邺县及大部分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于邺城旧址置灵芝县。此时安阳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原旧邺县地划入安阳县,同时安阳县更名为邺县。 隋开皇十年(590年)邺与安阳各复旧名(《隋书》卷30《地理志》中记载)。邺县治故邺都(今河北临漳境内)大慈寺。 唐贞观八年(634年)筑小城,为邺县治所(《旧唐书》卷39《地理志》)。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邺县为镇,邺县地并入临漳县,县名迄今未变。邺县终于废为邺镇(今临漳县邺镇)。 邺的相州地位被安阳所取代,邺县地位被临漳县所取代。 邺镇和临漳金属彰德卫,元属彰德路,明属彰德府,治所均在今安阳古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临漳县城毁于漳水。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县治移至理王村(今临漳县城,距离邺城遗址20公里处)。民国初年,隶属河南河北道,道治在卫辉;民国13年废道,直属河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邯郸专署。1958年并入磁县,1961年复置临漳县。1993年后归邯郸市辖。 邺县治所历史上在崇义村,崇义村位于安阳古城的东北隅,洹河南岸。在1954年之前,原为邺县 *** 所在地,1954年,邺县合并到安阳县之后,隶属于安阳县的白壁镇,现区划为安阳新区管辖。 因邺县、魏郡、相州长期治邺城,在人们的心目中便形成了一种习惯认识,即它们的治所就叫邺城,又因古邺城已不复存在,特别是邺县移治安阳后,安阳城自然就成了新的邺城。隋唐以后的邺、邺城、邺下、邺中都是指的安阳城,如李白《邺中赠王大》中的“邺中”及杜甫《石壕吏》诗中“三男邺城戍”等。又史载称,安阳是邺城的后身和继承者,杨坚毁邺城,不仅移相州,邺县的州县治所于安阳,且移其人民于安阳,故邺之后身乃安阳而非临漳;若以地名沿袭而言,唐宋人所谓邺,辄指安阳。安阳于唐宋时,或为相州州治,或为邺郡郡治。古邺城隋以后至宋熙宁以前为邺县县治,而邺县乃相州邺郡属县。宋熙宁中废邺县入临漳,然临漳仍为相州属县:金升相州为彰德府,元、明、清因之,民国仍隶属河南,临漳之改隶河北在解放后,为时不长。 殷都废而邺都起,邺都衰而相州继,相州改而彰德立,古都文明的薪火,在安阳这片土地上传承不断,安阳成为“七朝古都”。

城市沿革

临漳和安阳均古属邺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邺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于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使临漳享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 据史料记载,安阳早期的另一个称谓是“邺”或“邺下”,“邺”或“邺下”出现的时间比“安阳”之名还早。安阳与邺城,是安阳不同时期的两个称谓,实指同一处地方。自公元前11世纪商王国灭亡之后,1500年前,这里再度崛起,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东汉末年算起,历经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6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后赵皇帝石虎让名都邺城奢侈发展到空前的高峰。公元580年,旧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被毁,当时的相州、魏郡、邺县包括当地居民南迁至安阳城,安阳亦称邺。 邺城初建于春秋时期,相传为齐桓公所筑。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邺,把邺城当作魏国的陪都。此后,邺城一步步成为侯都、王都、国都。战国时,西门豹为邺令。他治河投巫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曹魏时建北邺城(今临漳县邺北城),东西长7里,南北长5里,外城有7个门,内城有4个门。曹操还以城墙为基础,建筑了著名的三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曹操和他的儿子们在这里宴饮赋诗,造就了著名的三曹七子,为后世留下了“建安风骨”的美誉,是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东魏建南邺城,东西长6里,南北长8里18步。增修了许多奢华建筑,如太极殿、昭阳殿、仙都苑等。 那个唱着“天苍苍、野茫茫”的东魏主高欢,不仅在这里兴建楼台庙宇,还在这里安置了能自己演奏器乐的机器人,留下不朽的美谈。这一时期,统治者特别崇尚佛教,不惜动用大批力量修建佛教石窟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物名胜,如灵泉寺、万佛沟、北齐石窟、响堂山石窟、洪谷寺风景区等,其中一些景点与著名的少林寺有着千丝万屡的因缘。 汉献帝建安时,曹操据守邺城(今临漳县邺北城),招揽文士。汉末建安年间,天下的权柄已操在曹操手中。曹氏父子喜好文学,奖励风雅。凭借著优胜的政治地位和非凡的文学素养,对当时的文坛产生强烈的凝聚力。那些因社会动乱而被迫流亡于各地的文人学士,先后游息于曹氏的根据地邺城铜雀台,环绕于曹氏周围,连舆游宴,吟咏诗文,抒写悯时伤乱、救世济民的悠悠心曲和烈烈壮怀,掀起了我国文学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 *** ,形成一个彬彬之盛的邺下文人集团。所以临漳县与安阳也称为邺下。 诼州影视城复原的邺城 据临漳县志记载,今临漳一带,在唐尧、虞舜及夏时属冀州,商属畿内名相,西周属卫,春秋属晋。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始筑邺城。战国属魏。秦并天下后,邺属邯郸郡。西汉属魏郡,汉高祖始置邺县,魏郡理于此。东汉至三国时期仍属魏郡,郡治理于邺县。西晋属魏郡,建兴二年(314年),为避愍帝司马邺讳易名临漳,因地临漳河而得名,这是命临漳县为县名之始。 北魏置邺县,属相州魏郡。东魏置临漳县。北齐、北周至隋,分置邺县,临漳县,隶属相州。唐宋时邺县和临漳县属相州邺郡。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改邺县为镇,邺县地并入临漳县,属于相州(今安阳市)管辖。金属彰德卫,元属彰德路,明属彰德府,治所均在今安阳古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临漳县城毁于漳水。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县治移至理王村(今临漳县城,距离邺城遗址20公里处)。民国初年,隶属河南河北道,道治在卫辉;民国13年废道,直属河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邯郸专署。1958年并入磁县,1961年复置临漳县。1993年后归邯郸市辖。 邺下是如今安阳市的代称。这缘于从北周末与隋初以来邺县、魏郡、相州长期治邺城, 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一种习惯认识,认为它们的治所就叫邺城,于是安阳始称为邺。清安阳人王槐一刊《邺下四子诗》等皆称安阳为邺、邺城、邺郡;至民国, 在如今的安阳城内,仍有一个名叫“古邺斋”的老字号文具店,从其店名上自然会让人联想到邺城与安阳偶称两名、实属一地的关系。 隋开皇三年(583年)相州改称魏郡,至隋末又改魏郡为邺郡。邺郡治所在安阳,更增强了安阳称邺的力度。宋代相州又称为邺郡,相州是正名,邺郡是赐名,那时每个府州都有一个赐名,以备封爵。宋以后,安阳没有了赐名,但邺、邺城、邺郡已成了安阳城或彰德府的别名或雅称,这是一种习惯上的称谓。加之古邺县已废,安阳已完全继承了邺这个名称。例如,明代崔铣著《彰德府志》又别称为《邺乘》,这里的邺即指彰德府。明谢榛有《邺下秋怀》诗,清安阳人王槐一刊《邺下四子诗》等皆称安阳为邺、邺城、邺郡。自民国,安阳仍以邺相称。清末至民国初年安阳有《邺华日报》(安阳人王幼侨创于宣统三年),后有《邺声报》。民国7年(1918年)安阳鼓楼上题有“邺下壮观”匾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安阳城内东设新邺镇,西设古相镇;城外东设邺东乡,西设邺西乡。 1947年四月中旬, *** 晋冀鲁豫中央局和边区 *** 决定,以平汉铁路以东、漳河之南、洹河南流线以西,设立邺县。当时所以取邺县这个名字,就是考虑到安阳一带本称邺,是古邺地。直到1949年3月,第四野战军南下路过安阳时,邺县驻地才向安阳城边移动。后平原省撤销 ,原邺县随之撤销,属地划给今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京广铁路以东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邺县 *** 迁至崇义,1953年又迁驻白璧集。1954年9月,安阳、邺县合并为安阳县,属河南省安阳专区,县 *** 迁驻安阳市城区二道街,后移今解放大道。从以上邺城、邺县、邺郡的设定和沿革可以清晰地了解安阳称邺的历史。

殷邺一体

对于历史上两古邺城(河北省临漳县的旧邺城和河南省今安阳旧城,即新邺城)的关系,学者认为二者具有延续性与继承性。其地缘因素为殷邺一体或者说殷邺不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现实联系。 殷与邺,同位于太行山东麓漳洹冲积扇上,地域紧密相连。历史上,曾长期处在一个行政区域之内。它们的关系,如同关中平原的丰、镐、咸阳、长安一样,一脉相承,密不可分。讲安阳的历史,就应该包括殷和邺的历史。 殷商时期,殷墟为国都(约公元前1378~前1106年)。至帝辛(纣王)时,疆域范围,东到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南至长江以南,东北到辽宁,已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邺地,相去殷都(今安阳市区小屯)20公里,为殷商王朝都畿地。武王灭纣,封武庚守殷祀,邺处武庚之殷地。 学者陈梦家曾指出: “邺上司马。《路史》以为上甲居, 今河南汤阴境。但所谓上司马和商之墓地似乎即今安阳小屯, 今小屯对岸有大小司空村⋯⋯邺若为大甲所居, 则邺即殷。” 至战国,魏文侯七年(公元前439年),曾一度定都于邺,以西门豹为邺令。秦统一六国后,始置安阳县。迄西汉初(公元前205年),省安阳县入汤阴县。时汤阴县属魏郡(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置),治邺县。从魏文侯七年至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439年至公元前195年),邺领殷(安阳)。 诼州影视城复原的邺城铜雀台 东汉建安九年(204年)至黄初元年(220年),曹魏曾定都邺。十六国时期 (335年至370年),后赵、冉魏、前燕,定都于邺。北朝,从534年至577年,东魏、北齐,定都于邺。 在邺为都城时期,殷地(安阳)均属魏郡、邺县管辖,实际上,是邺含殷。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焚邺城,徙相州、魏郡、邺县于邺南20公里之安阳城,邺失去当年的领导地位,政治中心移至安阳(殷)。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魏郡,邺县为相州附廓。隋开皇十年(590年),邺县迁回故邺城。唐贞观八年(634年)在故邺城西50步,筑小城为邺县治,结束了杨坚焚邺城后,邺县长期无固定治所的局面,然自此以后,相州治安阳(殷),邺为其属县。此为唐一代常制。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天章阁待制曾孝宽,察访(黄)河北,奏废邺县为镇,从此邺县降为镇。邺县西部、中部、南部入安阳,唯东部古邺城及其近处入临漳。于是,西起清凉山,沿今安阳县北岭之南,经彪涧之南,东至韩陵山北,此线以北,原邺县西、中南部,尽入安阳县。此后,无邺县者,近900年。 金明昌三年(1192年),升相州为彰德府,府治安阳。金沿袭宋制,划相州为河北西路。元,改为彰德路,属中书省。明初,复为彰德府,改属河南布政使司。时彰德府下领安阳、临漳、汤阴、林县、武安、涉县、磁州,共6县1州。邺城故地,位于临漳境内,属彰德府辖。 清承明制,彰德府仍辖6县1州。雍正年间,划出磁州,割内黄来属。清末,彰德府属彰卫怀道,府治安阳,下领安阳、汤阴、林县、涉县、武安、临漳、内黄7县,邺属彰德府管辖。 及至近代,1912年1月,民国成立。1913年3月,全国废府州,存道县。废彰德府,存安阳县。原彰德府所辖7县,隶河南省豫北道(原彰卫怀道)。翌年,隶河北道。1932年8月,国民党南京 *** 在省下分区,设定行政督察专员及办事机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安阳为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共领11县,即安阳、临漳、武安、涉县、林县、汤阴、内黄、汲县、滑县、濬县、淇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同年11月,安阳为日军侵占。国民党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先后迁往水冶、济源、林县、滑县、延津等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夺取胜利果实,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又抢占安阳城。其所领县,仍为原来的11县(含临漳),直至1949年5月6日安阳城解放。 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至1949年5月6日安阳城解放的1369年间,临漳一直为治所设在安阳的相州、彰德府(金称河北西路,元为彰德路,民初一度称彰卫怀道)管辖,故邺城为临漳县属地,亦属安阳管辖。由此可看出,殷(安阳)邺,实乃一体。

文献记载

南北二城

据文献记载,邺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里,南北宽5里。有两重城垣:郭城和宫城。郭城有7座城门(南面3座,东、西各1座,北面2座);城中有一条东西干道连通东、西两城门,将全城分成南北两部分。干道以北地区为统治阶层所用地区,正中为宫城,内有举行典仪用的建筑和广场。宫城以东为宫殿、官署。官署东为戚里,是王室、贵族的居住地区。宫城以西为禁苑──铜雀园,其中有粮仓、武器库和马厩;园西北隅凭借城墙加高筑成铜雀、金虎、冰井等三台,平时供游览和检阅城外军马演习之用,战时作为城防要塞。东西干道以南为一般居住区,划分为若干坊里;3条南北向干道分别通向南面3座城门,中轴线大道北通宫城的北门──端门。城的东门外为对外交往和设市之地;迎宾馆──建安驿设于此。邺城的西门外有大片皇家苑圃和水面,曹操曾在此操练水军。为供城市用水,引漳河水从铜雀三台下流入宫禁地区,一部分河水分流至坊里区,从东门附近流出城外。 邺城示意图 邺城的主要宫殿毁于西晋末年。公元334年后赵石虎迁都邺城时,沿用曹魏时的布局重建。公元6世纪北齐在城南增建新城,史称邺南城,比北城更大更奢华。

北方佛都

十六国时期,各国起兵混战。公元335年,后赵石虎迁都邺城后,西域沙门佛图澄到邺都弘扬佛法,佛图澄“诵经数百万言,善解文义。虽未读此土儒史,而与诸学士论辩疑滞,皆暗若符契,无能屈者”(《高僧传·佛图澄传》)。我国北方各民族区域的佛教即源于佛图澄于后赵的传播,因而可以说安阳一带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源头之地。后赵全国大建寺庙,遍及各地,百姓也纷纷剃度出家学佛。据慧皎《高僧传》记载,佛图澄“前后门徒几且一万。所历州郡,兴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佛图澄以神异著称,其受业门徒有数百,前后弟子近万人。后赵建武十四年(公元348年),佛图澄117岁终于邺地,仅随葬有一钵一杖,被埋葬在漳河北岸紫陌附近。继高僧佛图澄之后,最有影响的是他的著名大弟子释道安成为了全国佛教道场的一位重要核心人物。道安法师通经明理,精研佛经,在邺地安阳一带弘扬佛教,传授弟子,译经说法,具有极高的声望。以后道安法师又带领众多弟子到我国南方各地弘法授徒,使这一时期的佛教活动在全国更加普及和兴盛。后赵邺地的佛教传播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北朝与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的佛教活动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民间武术更是盛极一时,外来的佛教思想逐渐融合在汉民族文化中。历史上的邺下一带(今河南安阳一带),随着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不断争夺中,显示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汇与统一,促进和丰富了邺都武术活动朝着多样化发展。北朝时期在邺下建造寺院有4000多所,出家僧尼近8万人,全境寺院多达4万所,住寺僧尼有200万人。这一时期一个突出的社会特征,就是既信奉佛教又喜尚与佛教戒规不相容的习武活动广泛流行。佛教在传入中原之前,中华武术早已兴盛于民间各地。邺都曾以著名的西门豹治邺而家喻户晓,又以曹操建设的“铜雀三台”而闻名于世。邺都成为大分裂与大融合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一时期又是各族人民尚武之风传播交流的一次大普及。寺院武术活动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特别是政治生活的制约,有着浓厚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寺院武功是以僧人强体防身、保护寺院财产而逐渐形成的。

城市规划

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有重要意义。它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改进了汉代长安宫城与闾里相参、布局松散的状况。邺城是一个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的城市,主要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形相交于宫门前,把中国古代一般建筑群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扩大套用于整个城市。这种布局形式对此后的都城规划如隋唐长安城等有很大影响。

相关保护

遗址保护

邺城遗址 1979年12月,邺城遗址被公布为临漳县文物保护单位。 邺城三台遗址。 1982年7月23日,被河北省人民 *** 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河北省临漳县完成了《邺城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评审,邺城遗址保护列入了国家重点支持的36家大遗址之一,并列入国家、省、市“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 2013年5月27日,河北省邺城遗址(含河南安阳高陵)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全面推进大遗址保护工作。

建博物馆

2009年,临漳县动工建设邺城博物馆,该博物馆建成后,人们可一睹当年邺城建筑和社会生活的风采。 邺城博物馆。 该县将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制三台遗址保护区、邺城地下潜伏城门遗址保护区、朱明门遗址保护区、皇家寺院保护区四个详细规划。准备建设“一城”、“三苑”、“两馆”等重点保护设施。“一城”,即依托《邺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实施,建成邺城遗址保护区;“三苑”,即铜雀三台苑、倪辛庄宫殿苑、朱明门遗址苑;“两馆”,即邺城博物馆、建安文学馆。随着这些保护设施的逐步建成,邺城遗址也将逐步露出其“真容”。

埋藏发掘

邺城遗址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发现大量精美佛教造像一事引起社会关注。2012年3月19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表示,发掘工作初步完成,准备建立专题博物馆存放发掘的此批佛教造像。 发掘工作初步完成 最后结论需进一步研究 2012年1月上旬,邺城考古队对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部的北吴庄(临漳县下辖村名)北漳河考古勘测时,发现约5米深的河滩沙地内有汉白玉碎块,在进行具体的考古勘探后,发现了此佛教造像埋藏坑。 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现场 邺城考古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介绍,“目前对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田野发掘工作已初步完成,由于此次出土的佛教造像数量众多,现已将其保存在专门腾出的库房。这次考古发掘共出土有编号佛造像2895件(块),是目前所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 朱岩石说,此次发掘在1月10日后全面开始,历时16天,于1月25日结束了田野发掘工作。由于考古的工作是长期的、科学严谨的,对于此次考古的最后结果还需对所有出土的佛教造像清理完成后再做定论。

文化产业

2012年10月22日公布的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中,邺城遗址产业园成为邯郸惟一上榜项目。 位于临漳县境内的邺城遗址产业园总投资65亿元,将整合铜雀三台遗址公园、邺城博物馆、邺都文化园等资源,再现古邺风貌。邺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分为邺北城遗址和邺南城遗址,邺北城中轴对称、分区布局的建筑格局对后世都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 榛勫垵璇︾粏璧勬枡澶у叏
    绛旓細11鏈堢櫢閰夛紝浠ユ渤鍐呬箣灞遍槼閭戜竾鎴峰姹夊笣涓哄北闃冲叕銆 12鏈 榄忎互娲涢槼涓轰含甯 锛岄暱瀹夈佽隘銆佽鏄屻閭哄煄銆佹礇闃充负浜旈兘銆 榛勫垵浜屽勾 4鏈堛鍒樺绉板笣銆 鏇逛笗 5鏈堬紝閮戠敇澶嶅彌锛岄仯鏇逛粊璁ㄦ柀涔嬨 7鏈 鍒樺浼愬惔銆傚紶椋為亣瀹炽 8鏈 瀛欐潈鍚戦瓘绉拌嚕锛岃灏佸惔鐜嬨 11鏈 鏇圭湡鍛借灏嗗強宸為儭鍏佃鐮村彌鑳℃不鍏冨銆佸皝璧忕瓑锛屾柀...
  • 220骞璇︾粏璧勬枡澶у叏
    绛旓細鍣╄椾紶鍒閭哄煄,澶瓙鏇逛笗鎭稿摥涓嶅凡銆備腑搴跺瓙鍙搁┈瀛氬姖璋忚:鈥滃厛鐜嬪幓涓,涓惧浗涓婁笅閮戒话浠楁涓嬫偍鐨勫彿浠ゃ傛偍搴斾笂涓虹瀹楃殑鍩轰笟鐫鎯,涓嬩负鍏ㄥ浗鐨勭櫨濮撹冭檻,鎬庝箞鑳芥晥娉曟櫘閫氫汉灏藉瓭鐨勬柟寮忓憿?鈥濇浌涓曞緢涔呬互鍚庢墠姝綇鍝0,瀵瑰徃椹瓪璇:鈥滀綘璇村緱瀵广傗濆綋鏃,澶ц嚕浠垰鍒氬惉鍒版浌鎿嶅幓涓栫殑璁伅,鐩歌仛鐥涘摥,涓鐗囨贩涔便傚徃椹瓪鍦ㄦ湞鍫備笂澶у0璇:鈥滃浠...
  • 閭兏鏃呮父鏅偣澶у叏鎺掑悕鏈夊摢浜?
    绛旓細閭兏鏃呮父鏅偣澶у叏鎺掑悕鏈夛細濞茬殗瀹佷含濞樻箹銆佸搷鍫傚北鐭崇獰銆閭哄煄閬楀潃銆佸箍搴滃彜鍩庛傚ú鐨囧锛氬浣嶄簬娌冲寳鐪佹秹鍘夸腑鐨囧北涓婏紝鏄叏鍥戒簲澶хキ绁栧湥鍦颁箣涓锛屾槸鍏ㄥ浗瑙勬ā鏈澶с佽倗寤烘椂闂存渶鏃┿佸奖鍝嶅湴鍩熸渶骞跨殑濂夌濂冲ú鐨勫巻鍙叉枃鍖栭仐瀛橈紝琚獕涓衡滃崕澶忕搴欌濄傚寤轰簬鍖楅綈锛屼篃灏辨槸鍏厓550骞村埌鍏厓577骞达紝鑷充粖宸叉湁1400澶氬勾鐨勫巻鍙诧紝鏄...
  • 鎱曞璇璇︾粏璧勬枡澶у叏
    绛旓細鎱曞淇婂懡浠ゆ厱瀹硅瘎闀囧畧閭哄煄銆 璁ㄤ紣鍐紶 姘稿拰鍗佸勾(354骞)涓夋湀,鎱曞淇婁换鍛芥厱瀹硅瘎涓洪晣鍗楀皢鍐,閮界潱绉︺侀泹銆佺泭銆佹銆佹睙銆佹壃銆佽崋銆佸緪銆佸厲銆佽鲍鍗佸窞璇稿啗浜,鏉冧笖闀囧畧娲涙按銆傚洓鏈,鎱曞淇婁换鍛芥厱瀹硅瘎涓哄徃寰掋侀獱楠戝皢鍐,骞跺皝涓轰笂搴哥帇銆 褰撳垵,鍐腐灏嗕笂鍏氱尞缁欎笢鏅,浣嗗張褰掗檮寮犲钩,涓嶄箙鍙堝綊闄勫墠鐕,绱ф帴鐫鍙堣儗鍙涘墠鐕曘傚崌骞充簩骞...
  • 鏇瑰璇︾粏璧勬枡澶у叏
    绛旓細浜旀湀鍒濆叓鏃,鍙搁┈鏄淳浠栫殑鍎垮瓙涓姢鍐涘徃椹値鍒閭哄煄鍘昏繋鎺ユ浌鐠溿 鐢橀湶浜斿勾(260骞)鍏湀鍒濅竴鏃,鐨囧お鍚庨儹姘(鏄庡厓閮殗鍚)涓嬭瘡璁╂浌鐠滄敼鍚嶄负鏇瑰銆傚叚鏈堝垵浜屾棩,鏇瑰鏉ュ埌閮藉煄娲涢槼(浠婃渤鍗楁礇闃),鍦ㄦ嫓瑙佸畬鐨囧お鍚庨儹姘忎箣鍚,浜庡綋澶╁湪澶瀬鍓嶆鍗崇殗甯濅綅,澶ц郸澶╀笅,鏀瑰勾鍙蜂负鏅厓,瀵瑰ぇ鑷d滑鎸夌埖浣嶄笉鍚屽垎鍒簣浠ヨ祻璧愩 鏅厓鍏冨勾(260骞)鍏湀...
  • 钁f槶璇︾粏璧勬枡澶у叏
    绛旓細鈥閭哄煄鏀诲厠鍚,钁f槶琚换涓鸿皬璁ぇ澶 寤哄畨鍗佷簩骞(207骞),鏇规搷杩滃緛涔屾,杩愮伯鍥伴毦,鍦ㄨ懀鏄殑寤鸿涓嬪紑鍑夸簡骞宠檹銆佹硥宸炰簩娓犲叆娴烽氳繍,瑙e喅浜嗚繍绮棶棰樸傛浌鎿嶄笂琛ㄥ皝钁f槶涓哄崈绉嬩涵渚,杞嫓鍙哥┖鍐涚キ閰掋 鍚庢潵钁f槶鎻愬嚭寤鸿:鈥滃簲璇ユ帰绌跺彜浠g殑鍒跺害寤虹疆鍒嗗皝浜旂瓑鐖典綅銆傗濇浌鎿嶈:鈥滃缓璁句簲绛夌埖浣嶇殑鏄湥浜,鍙堜笉鏄仛澶ц嚕鐨勬墍鑳藉埗瀹氱殑,...
  • 閲戝鍩璇︾粏璧勬枡澶у叏
    绛旓細瑗裤佸寳銆佷笢鍨f昏鍩庨棬12搴э紝鍏朵腑瑗垮灒3搴с備粠鍗楀埌鍖椾緷娆′负骞块槼闂ㄣ佽タ鏄庨棬銆侀椌闃栭棬锛涘寳鍨d簩搴э紝浠庤タ鑷充笢渚濇涓哄ぇ澶忛棬銆佸箍鑾棬锛涗笢鍨3搴с備粠鍖楄嚦鍗椾緷娆′负寤烘槬闂紝涓滈槼闂ㄣ佹竻鏄庨棬锛涙嵁鏂囩尞璁拌浇锛屽崡鍨e簲鏈4闂紝鑷笢鑷宠タ渚濇涓哄紑闃抽棬銆佸钩鏄岄棬銆佸闃抽棬銆佹触闃抽棬銆 鍩庤タ鍖楅殔浠閭哄煄涓夊彴寤洪噾搴稿煄锛屼负鍐...
  • 鐜嬬膊璇︾粏璧勬枡澶у叏
    绛旓細鐜嬬膊璇︾粏璧勬枡澶у叏鐜嬬膊(177骞-217骞2鏈17鏃),瀛椾徊瀹c傚北闃抽儭楂樺钩鍘(浠婂北涓滃井灞变袱鍩庨晣)浜恒備笢姹夋湯骞存枃瀛﹀,鈥滃缓瀹変竷瀛愨濅箣涓,澶皦鐜嬮練鏇惧瓩銆佸徃绌虹帇鐣呬箣瀛欍 灏戞湁鎵嶅悕,涓鸿憲鍚嶅鑰呰敗閭曟墍璧忚瘑銆傚垵骞充簩骞(192骞
  • 娌傚窞璇︾粏璧勬枡澶у叏
    绛旓細鍛ㄦ甯濇嫈閭哄煄,榻愮帇楂樼含,鍏堥佸叾姣嶅浜庨潚宸炪傛槸鏃,绾巼鍗冮獞璧伴潚宸,鍛ㄩ仯澶у皢鍐涙垚骞冲叕灏夎繜鍕ょ巼浜屽崈楠戣拷涔,鎿掔含浜庨潚宸炲崡涔嬪弻娌熴傚懆鍥犳巿浠ラ潚宸炴荤,绔嬬绾姛銆 璐瑰幙,涓娿備笢鍗楄嚦宸炰節鍗侀噷銆傚彜璐瑰浗涔,闅愬叕鍏冨勾銆婁紶銆嬫洶:鈥滆垂浼竻甯堝煄閮庛傗濆悗涓洪瞾瀛f皬涔嬮倯銆傝嚦姹変负璐瑰幙,灞炰笢娴烽儭銆傝嚜瀹嬭嚦闅,鐨嗗睘鐞呴偑閮°傚ぇ涓...
  • 鍘嗗彶涓婃垬浜変腑灞犲煄鐨勪簨閮芥湁鍝簺?
    绛旓細涓哄绾崇編濂,鐭宠檸鍒嗗埆鍦閭哄煄銆侀暱瀹夈佹礇闃冲叴寤哄娈,鐢ㄤ汉鍔40涓囥傞摵澶╃洊鍦拌嫑鎹愭潅绋,杩娇缂鸿。灏戦鐨勫啘姘戝崠鍎垮崠濂,鍗栧畬鍚庝粛鐒跺噾涓嶅,鍙ソ鍏ㄥ鑷饥鑰屾,閬撹矾...姣忓睜鏉涓鍦,閮璇︾粏璁板綍鎵鏉浜烘暟,鍏朵腑璁版湁浜哄ご鍑犲ぇ鍫,浜烘墜鎺屽嚑澶у爢,浜鸿虫湹鍑犲ぇ鍫嗐傛墦涓嬮夯鍩庡悗,浠栨妸濡囧コ鐨勫皬鑴氱爫涓嬫潵鍫嗘垚灞,甯︾潃浠栨渶蹇冪埍鐨勪竴涓皬濡...
  • 扩展阅读:邺城被毁 ... 邺城兵变 ... 邺城的历史典故和人物 ... 邺城位置地图 ... 邺城镇开发 ... 邺城遗址以及介绍 ... 邺城旅游景点大全 ... 邺城的图片 ... 邺城被谁毁了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