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获得成长的智慧

作者:一杯淡茶


编者按:我的老师是一位智者,也是我的老领导。这几年跟随老师,学习了很多东西,每当有心里想不通的事情,找老师聊聊,总会有收获,并豁然开朗。老师的修养和人品,望尘莫及,如高山仰止。老师说好的关系需要同时满足安全感、价值感、归属感,我从老师这里深刻领会着这三种力量,什么都能接得住,什么都能有收获,什么都不必担心,如水的包容,如山的厚重,仍不失妙趣横生,谦谦君子之风范。老师就是我的榜样,成长在路上,感恩教诲。

我当下需要解决的就是自恋的问题。老师这篇文章给我很大的启示。莫舍己道、勿扰他心。将自恋转化为自信的动力,保持谦卑,知行合一。



(一)


自从上了一些有关身心灵的课程后,最常听说和最常说的一个词就是“成长”。

大家在分享时、在讨论时、在沟通时、在践行时、在检视时、在总结时,甚至规划人生时无一不在常用着这个词,这个词仿佛是一个精细的千分尺,可以去量出一个人的成长程度。

直到有一天,我应邀要给一干人分享“功课与成长”这个主题、在准备提纲时,写着写着突然冒出了一个思考:到底什么是成长?倾肠刮肚地搜了半天储存的知识,居然卡住了,没有完整清晰的答案。你看,凡人就是这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还总觉得挺懂的。

查查度娘吧,度娘给出的定义是:成长一般指长大、长成成人,也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

哦,是这样啊。

难怪大家这么大谈特谈“成长”,这么在乎“成长”,原来是都想“走向成熟,摆脱稚嫩”,都不愿被人说“没成长”,“没成长”就意味着“没长大,没成熟,还稚嫩”。

我混账的头脑又开始兴奋地激昂起来:哈,又来一个新问题——如何界定“成熟”与“稚嫩”呢?我真按不住头脑此刻的状态,一如过往地任它思考探求,它总想要一个自以为是的标准答案。



经过一番逻辑扫描与分析,头脑1率先给出它的答案:

“成熟”是个褒义词,“稚嫩”是个贬义词,前者表达一个人为人做事的可信度,程度越高可信度越大。后者表达一个人为人做事的被担心度,越是稚嫩被担心度越高。

紧接着,头脑2指出:“成熟”与“稚嫩”既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何为“成熟”与“稚嫩”?如何定义?因人而异嘛,我们说张三成熟,只是相对李四显得成熟,而对于王五就显得稚嫩了。

头脑3迅速反应:我刚才查了度娘,度娘对“成熟”的定义是: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或事物或行为发展到完善的程度。而“稚嫩”定义是:幼稚,弱小、天真、单纯、不成熟。



当我听到脑3话语里的“天真、单纯”的字眼时,突然内在一热,接着涌动起一个情绪:我不想那样长大,不想那样成熟,只想天真和单纯,强烈的渴望居然令我眼角湿润,我的觉知告诉我:这不是头脑,这是感受。

我在感受里难以平静。



(二)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追求成长,追求一种尽善尽美的成长。这种成长只是为了更加优秀来博得更多更好的认同与证明,本身初心就偏了。初心不正,不得始终。

因为一体两面,追求更加优秀的那一面时而迸发出强劲的动力,催动着自我越过障碍获得成果,更是遮蔽隐藏了不正的初心。这样的初心蛰伏在不易察觉的潜意识里,反复轮回。

心理学指出:人类的第一需求是被认同被欣赏。这就是绝大部分人一旦出现在媒体众人面前或者紧张,或者道貌岸然,前者恐惧表现不好被人耻笑,后者期待得到更好的赞美。

绝大多数人因为没有及时得到认同与欣赏而焦虑和恐惧,认为自己毫无价值。为了逃离和避免这样的焦虑和恐惧,于是就去拼命奋斗、舍命付出,以赢得众人和自我的高度认同和欣赏。

标签化,就是一种传递认同和欣赏的有效工具。

标签时而像一束灿烂芳香的鲜花,时而像一串空灵悦耳的风铃,时而像回甘柔绵的香茗,时而像浓郁可口的蜂蜜,它承载着贴签者的心愿,或轻盈,或丰满,或浓烈,或甜美,在不知不觉中被粘贴其身,于是,在满心欢喜里出现了幻觉,以为如是。



然而, 美好的后面有深渊。

每一个美丽的标签都有着使命与期待。

“你是一个特别负责任的人”——你不仅要为自己负责任,你还要为他人、尤其是为我负责任。

“你是一个做事认真仔细的人”——以后你对我交办的事情必须扎实有成果地做好。

“你是一个大爱的人”——对我尤其要包容和爱护。

“你是一盏明灯”——我的事情你要操心和支持。

“你好帅好有魅力”——必须一如既往地保持下去。

“你好博学多才”——不能不知道不懂了。

“你真优秀”——只有超越。

………..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在别人的地里辛勤地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直到有一天,路过一片地,一片肥沃但荒芜的地,正在为此地的主人深感惋惜时,看见地界边不易察觉的茅草丛中有一块木牌,捡起一看,头晕目眩,差点背过气,木牌刻着这块地的主人正是自己的名字。

当你的位置不对时,生命就成了一场笑话。

直到近些年来学习了心理学、参加了身心灵课程、体验了禅修,接触了佛法,践行了所知,清晰了真相,才看见那颗道貌岸然的初心并予以修正。我想,这也是一种成长吧。

(三)

成长要从追溯本源开始。

我想从编程的角度切入。

编辑程序让电脑执行的过程就叫编程,电脑依据植入的程序进行分析与运算并得出结论(结果)。

我们出生后,甚至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在小学之前这些人生的初级阶段就被我们的父母、或养育者植入了芯片,芯片里的程序就是依据他们的价值观以及关系互动模式编辑的,我们本自具足的天真纯洁、无我无欲、无分别心的灵魂逐步被是非、黑白、好坏、善恶、对错所染污,从一分裂到二,形成了二元对立的模式,至此开启了“八苦”人生之旅。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被后来的心理学科学地验证了: 童年原生背景的影响决定了人的一生质量。成年人不断地上演童年时期所输入的人生脚本。




解剖这个人生脚本,里面就是“内在孩子”与“内在父母”的模式。

作为孩子,也拥有小小的自我,以及对生活的看法。你对父母和周围世界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一整套的见解和反应。而且别记录在你的内心。

即便成年之后,这些记录所变成的声音依然作出像童年一样的反应,这个声音叫做 “内在孩子”。

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吸收和内化了父母(或代育者)的性格。作为人类正常发展进程的一部分,由于生物遗传的设定,你模仿他们行为。到了7岁的时候,你不知不觉地吸收了父母的想法、观点和言行举止。这些态度和观点成为了内部对话其中一方的声音: “内在父母”。

“内在孩子” “内在父母” 各有四种模式:

“内在孩子”与“内在父母”正是人生初始阶段中编程的结果,我们内在的所有冲突就是“内在孩子”与“内在父母”的冲突。

在七岁之前植入的编程成为了我们七岁后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数据,这些基础数据不断地裂变为更关联更强大的数据链,我们所听、所看、所经历的“五识”(眼耳鼻色身)均在这些编程的数据链作用下生成“受想行识”,并深信不疑,有了自以为是的“我执”,用这些“我执”去与自己、家族、 社会 、世界互动。

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我执”屏蔽了真相,抗拒了规律,以致把生命过得身心交瘁,头破血流,一地鸡毛,千疮百孔。

只有破解小时候被植入芯片的编程,才能更新和升级,重建生命,不再轮回。

(四)

成长需要更深地看到。

看到什么呢?看到自己是在什么样的原生家庭背景下长大的?这个背景会给自己的人格带来怎样的影响?

先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图解:

横轴为一个人的年龄段。

一个人在出生后到3岁期间,如果得到母亲给予全身心且及时的呵护陪伴,感到安全、温暖、被重视、被满足,就容易发展出 健康 的 情感 ,成年后就会敞开、接受、包融(非包容)、承载与给予,建立爱与懂得爱,而且难有心理疾病的发生。

3岁,是一个孩子第一次的“叛逆期”。此时孩子已经可以通过表达、沟通与行动获得自己想要的,感觉到自己已无所不能,这种唯我独尊的感受,促使孩子萌生不断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且不需要“大人”的管束与抚养。这个时期孩子很容易发生三个危险:一是走丢(有意出离大人的视线),二是摔伤(没有准确的障碍认知),三是打击(独立意识被忽视和斥责)。

此刻该是父亲进入陪伴的时候了。

3岁前,孩子与母亲构成二人(二元)世界,这个世界里主要是内在 情感 的世界。父亲代表着外部 社会 力量,在孩子第一次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且面临危险时,父亲在孩子3岁后必须及时到位,与母亲、孩子 一同构成三元世界 发展孩子与外在世界连接互动时所要建立的边界和规则意识。 父亲要拉起孩子的手,多带TA接触外部世界,告诉TA哪里有不可超越的障碍危险,哪里会有走丢的可能以及一旦发生走丢该如何面对,应该尊重哪些规则与遵循哪些礼仪。总之,在孩子3~7岁期间,要以父亲为主,如果父亲陪伴到位,那么孩子就会建立边界与规则意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到了成年时,就容易融入团体与 社会 ,有着创业做事的正确认知与能量。

同时,在三元关系里,孩子会遇到与母亲与父亲的连接和互动的背景,通常,孩子与母亲的互动模式,决定了成年后与女子的互动模式,与父亲的互动模式,决定了与男子的互动模式。

如果孩子跟母亲互动不好,未来成年后会在 情感 方面遇到问题,与父亲互动不好,未来成年后会在事业方面遇到问题。

所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无道理。西方心理学指出:爱与自由便是人生的主题,0~3岁培养爱,3~7岁培养自由(了知边界与规则)。

如今,很多不知婚姻内涵的人没有准备好便进入了婚姻,不知当父母责任的人没有准备好就生育了孩子, 最终生产出一大批废品和半成品,可怜的父母为此终身买单。


到了7岁,孩子就要进入小学了,孩子的注意力从家庭三元关系移到了校园。此时,家长对孩子的主要哺育要调整到配合学校,促成孩子完成德智体方面的提升。这个阶段,是孩子身心发育最快的时期,尤其是身体方面,需要锻炼和营养以满足骨骼、内脏、肌肉等机体的成长需要,如果做不到,孩子的机体成长就不能获得必要的代谢与滋养,五脏六腑就难以茁壮长成,那么对未来进入成年后无法应对和承载艰辛的事业,甚至出现“过劳死”。近些年一些IT行业出现年轻人劳累猝死的事件,正是小时候在这一时期缺乏运动锻炼,心肌未能丰满,以致不能支撑心脏的劳累。

同时,这个时期孩子是养成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好习惯包括了生活作息稳定有序,心态专注且自律,品性不急不躁,尤其如果 培养成具有专注且自律的风格,那么今后不管在哪里都会创造价值获得成功的。

进入12岁,孩子就深入初中与高中了,这个阶段是前面0~12岁人格的汇集与呈现。如果0~12岁成长的好,那么在这一阶段则会顺利升华。如果成长不好,那么在这一阶段将会发生人生第二个“叛逆期”, 过去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所积攒的怨恨、恐惧、匮乏将在这个时期躁动爆发。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加强有关对生命尊重与生命意义认知的引导,教会孩子首先做到如何正确地爱自己,然后连接他人与 社会 。尤其是对有“叛逆期”的孩子来说,尊重生命特别重要,否则孩子会因为难以面对自认为自己的“残缺”不如他人的心理状态,而否定养育者和自己,将情绪导向破坏,甚至会选择轻生自杀。

当我们看到这条0~18岁生命之路中所蕴藏着规则与规律,再回到当下面对成长与改变,就会更有的放矢,更有效果。

看到即自在,了解创造慈悲。


(五)

成长不是求得认同和证明。

问:怎样快速且精确地识别一个人是否成熟?

答:很简单,看他向内还是向外。

问:怎么说?

答:成熟的人始终把生命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非把注意力放在别人那里。

问:能再清晰一些吗?

答:活出真实的自己,忠诚于自己内心的声音,便是成长的最终意义。做到这一点,就是成熟。如果成长只是为了求认同和证明自己,那么他就会被外界所左右,就会迷失自己,像浮萍那样在风中飘来荡去。

另外,向内向外还可以这样区分,当困难与问题发生后,如果一个人能够首先把焦点向内、看自己找原因,这便是成熟。如果一个人把焦点投向外面找原因,这肯定是不成熟。前者向内是先回看反省自己是否有问题,这样的人是有责任且担当的。后者向外找原因,把自己撇干净,这样的人是不善负责任且难以担当的。

焦点所在,能量所在。能量所在,看正看负。


(六)

成长要警觉放大“自恋”。

自恋两大特征:

1、我是对的。

2、我比你强。

这两大特征潜藏于潜意识中。

自恋的这一面是一种动力,可以推动自己不断去创造一些成果。而另一面则是破坏的,破坏和谐,引发对抗。

当一个人在成长路上获得一些知识、体验、经验以及一点成就后,如果不警觉,就会放大那个潜意识里的自恋,就会去到较高的位置,俨然是一个救世主,极为热枕地乐于助人,悬壶济世。他会像一台外表绿色怡人而内在精密的仪器,高速地运转,不断分析你的表达,从而得出结论。如果结论非他所是,就会马上给出评判与纠正,并同时“贡献”出很多的建议。殊不知, “纠正”是满足了潜意识中的“我是对的”自恋,“贡献建议”满足了“我比你强”的自恋。

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为什么有些人十分热衷好为人师,正是自恋的推动。

要知道,在关系中,没有人喜欢对方是一个十分自我的人,没有人会愿意和善于评判、挑剔、纠正、教导的人打交道,做评判、挑剔、纠正、教导的人是居高临下的状态,给人带来的就是压力,有了压力就会抗拒和抽离。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自恋,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我是对的”、“我比你强”的潜意识。 所以,“自恋”越大,对立越强。 这就是为什么好些人越是学习越是上课,就越是在关系中有越多的不和谐的原因所在,谦卑反倒减弱,慢心反倒增强。



“自恋”即“自我成就感”,但是,我们常常追求的不是成就,而是“我”的成就。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A与-A两面性,如自信与自卑同在,积极与消极同在,善与恶同在,同在构成完整。

同理,“自我成就感”的另一面就是“自我挫败感”。即遇到挫折时,就会容易产生‘’这是‘我的’失败“,这种自我挫败感会影响自己潜能的发挥。


(七)





龟龄寺位于福建省福安社口镇龟龄村,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年)。应朋友邀请,3月17日来到该寺,并入住一晚。次日上午与住持释德如有了一席聊天。

我:何为“不立文字”?

释:这里的“立”并不是建立的“立”,而是站立的“立”。修行如果仅仅“立”在文字上,如何证得?如何开悟?

……….

知识是智者的工具,愚者的障碍。

释住持接着讲了一个禅宗的故事:

唐朝的神赞禅师出家后,云游途中他得蒙百丈禅师的指点而得以开悟。神赞禅师开悟后,想报答他的受业本师,于是,他又回到了大中寺。

有一天,本师正坐在窗下专心地看佛经。嗡嗡嗡,嗡嗡嗡,飞来一只小蜜蜂,大概想找一条路飞出去,但是开着的大门它不飞,偏偏不断地往窗纸上飞撞。神赞禅师在旁边看到了这种情形,话里有话的感叹说:“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接着,又做了一首偈子,原文如下: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禅师一语双关,本师顿悟。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这句话明面上的意思是,小蜜蜂啊,打开的大门有那么大的空档,你不肯出,却非要投撞这个纸窗,也太愚痴了吧。这句话隐喻的意思是:不从空性之门去领悟,找开悟的出路,而是一味的撞“实有”之窗,是不是太愚痴啊?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这句话明面上的意思是,就算你这只小蜜蜂,钻这个故纸堆钻一百年,也未必飞得出去啊。这句话隐喻的意思是:就算你在“有门”的故纸堆里钻研上百年,你也没有办法开悟啊。




佛陀指出:人生两大障——无明障和所知障。

我们头脑里装着非常多的来自外界授予的知识,只是些概念且碎片,如果我们内在系统是只学而不习的模式,那么就会教条地应用这些知识,教条里有别人的经验与认知加上自己自以为是的知道,必定会衍生出难以符合实际的主观意识,再将主观意识去指导生活与事业必定会碰的头破血流,这样的知识便成了人生前行的障碍。

我的大半生积累了许多知识,深切地感受到“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十分不妥。或者是后人解读英国哲人培根的这句话有误,培根所说的知识是经过实践后的知识。

我受未经实践的知识所累很久很深,复制知识的能力很强,而践行印证知识的能力较弱,导致学习不断向上,生活不接地气, 如果善于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证,那么事业与生活必将更加的富足与丰盈。

记得有很多次遇到听过我的课的学员,他们说老师讲的那些有关如何做好事业的那些理念和方法只有依稀的印象,但对老师聊的旅行游记与故事印象特别深,被感染的也特别想走那样的旅行。

是啊,我回忆起那些授课的过程,每当我讲复制的内容时总是干巴巴的,每当我讲起我自己体验过践行过的内容时生动有趣,且如行云流水般地顺畅。

近两年来,我不太爱去听课了,如果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听,也时时告知自己如果认同了就放入实践,通过实证转化为自己的体悟。并且,对自己未体验过的慎重张嘴,甚至闭嘴。 妄语会害人的。

获得智慧的途径——觉察、觉知、觉悟。 后一个是前一个的果。觉悟一定是经过实践印证后的那个开悟。

知行合一便是最好的成长,也是最究竟的成长。


(八)

每当我行走在旅行之路时,即便有时会疲累,但总会神清气爽,活色生香。

当我聆听那些禅意空灵的音乐时总会涌起安详感动的感受。

当我专心致意地扎着围裙在厨房认真煲着汤、炒着菜、准备着一顿晚宴时,总会轻松快乐。

当我燃香、沏茶、品茗时总会感到馨香满腹、静心自在。

…… …….

放下头脑,天真单纯,融入自然,亲身体验,身心即会轻盈与灵动。所以,听从内心,忠于自己,若是生如逆旅,也将一苇以航。

这就是我成长的方向。




  • 绫冲皬鍦堟棩璁板唴瀹圭畝浠
    绛旓細浣滆呮槸鍖楃尗锛屽師鍚嶅垬蹇楀垰銆傚効绔ユ枃瀛︿綔瀹躲傘婄背灏忓湀涓婂璁般嬪彈鍒颁簡骞垮ぇ灏忚鑰呯殑鍠滅埍锛岄攢鍞凡杈130澶氫竾鍐岋紝鐩墠浠嶅湪涓嶆柇閲嶅嵃銆備腑鏂囩箒浣撶増鏉冨凡杈撳嚭涓浗鍙版咕鍦板尯锛屾垚涓哄皯鍎垮浘涔﹀競鍦轰笂寮曚汉鐬╃洰鐨勭儹鐐广傝繖閮ㄤ功杩樺彈鍒颁紬澶氬効绔ユ枃瀛﹁瘎璁哄銆佸効绔ラ槄璇绘帹骞夸汉鐨勫己鐑堝叧娉ㄣ鑾峰緱绗簲灞婁腑鍗庝紭绉鍑虹増鐗╁锛岃鏀圭紪涓哄悓鍚嶅箍鎾墽...
  • 扩展阅读:提高智商到170的方法 ... 寺院怎么给孩子开智慧 ... 为什么不建议儿童感统训练 ... 给孩子开智慧有用吗 ... 大脑变聪明的5个方法 ... 提升自己的10个方法 ... 智慧成长app安卓手机 ... 锻炼细心的6个技巧 ... 怎么提高智商最有效的方法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