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胜将军赵子龙 大臣局量,不独名将

正定,古称常山,真定。 历史 文化名城,三关雄镇、神京锁钥、八方交汇,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这里是西汉南越王赵佗,明朝重臣梁梦龙,及其孙兵部尚书梁清标的故乡。

这里是金元四大家,脾胃学创始人名医李杲的故乡;

义玄和尚在正定临济寺创建了禅宗最大分支临济宗。

元代戏曲家白朴,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出生地。

北洋三杰之龙,民国陆军总长,民国总理王世珍的家乡。

常山有据可谈的 历史 名人占150多位,正定 历史 上曾有95位考中进士。有名气,影响 历史 和文化的有:赵佗、赵云、义玄和尚,李杲、苏天爵、白朴、梁清标,王世珍等,所有这些名人中常山赵子龙最有人气。

一代名将赵子龙

赵云(?-229年),字子龙,三国时期的蜀汉武将,生于常山,身高八尺(约185cm),姿颜雄伟,英俊美颜。

赵云是三国时期少有的另类,自与别将有很大不同。读《三国志》《三国演义》等赵云的形象都是臻于完美,武艺高强,智勇双全。

赵云是三国时期少有的美男子,更难能可贵是品格高尚,至情至纯。

三国一代能和赵云论武功的只有吕布,能和赵云比美男的也只有周瑜,马超,吕布。

真是内有文韬武略,外有俊美风流。


为义择主,初出茅庐

初平二年(191年),公孙瓒以其弟公孙越被杀,归罪袁绍,屯兵槃河并上书朝廷细数袁绍十项罪状,号召诸州郡共同讨伐,袁绍辖下的常山郡部将经商议后,决定反叛袁绍,并推举赵云率领该郡义军去投奔公孙瓒。

见到公孙瓒,问赵云:“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意思是,听说冀州的人都欲依附了袁绍,为何你与他们不同,难道是迷而知返吗?赵云回答说:“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 从仁政所在 ,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意思是“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民有倒悬之危,鄙州议论,要投奔仁政之所在,不是因为小看袁绍而看好将军。”赵云一出场便是语出惊人,为仁政而去。你公孙瓒你也未必比袁绍好多少,只是这里人们反应稍微好点,更好的是州府人们免于战乱,不是来讨好你的。

公孙瓒当时负责幽州的军事工作,幽州的仁政跟他没太多关系,是幽州牧刘虞做出的成绩,相反,公孙瓒有嗜杀不良名声,跟“仁”不沾边。赵云应该知情,当面称赞幽州的仁政,并表达来幽州的意思,等于当面打公孙瓒的脸。因此公孙瓒应该见第一面的时候就不喜欢赵云,但赵云却为了这仁义坚守了一生。

初入时局的赵云在战场上两次救了公孙瓒。公孙瓒与文丑交战,被文丑追杀,赵云文丑交手击退就下公孙瓒。第二次公孙瓒手下大将严刚,被麴义斩于马下,再被麴义追杀,又是少年赵云一枪刺麴义于马下。赵云独骑飞入袁绍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引公孙瓒军杀回,绍军大败。出场之英气少年,单骑之飞将军。

时任高唐令的刘备依附公孙瓒。公孙瓒与袁绍交战,袁绍亦派数万大军来抢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助田楷抵抗袁绍,派赵云随刘备军出征,执掌军中骑兵。自此刘赵两人合作互留好印象。

赵云因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求回乡服丧,侍奉双亲。刘备知道他此去不会再回公孙瓒帐下,因此不舍分别。赵云向刘备辞别说:“终不背德也。”(终生不会违背德操)。回家后以赡养双亲为重,一去就是七年。一边奉养双亲,一边读书,一边习武。他家庭宗族观念很强,一干作为也为家人,也为天下。孝悌忠信的美男子,值得姑娘们托付终身。


声名鹊起,高光时刻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被曹操打败而依附袁绍。赵云在邺城见到刘备,两人相见甚欢,高兴至极,至同床眠卧,赵云所管辖的骑兵归于刘备,从此追随刘备。

建安七年(西元202年),刘表企图趁曹操北上攻击袁尚,袭取许都,派遣刘备领军出击。刘备带兵打到叶县,接近许昌,已威胁中原安全。曹操调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反击刘备,刘备将阵线后撤,在博望与曹军对峙。对峙过程中,刘备军刻意派出少数军队与夏侯惇交战,并故意败退,而后又烧毁自军营寨,使夏侯惇误判刘备无力再战,决定追击,途中被伏击。赵云在此役中生擒夏侯惇部将夏侯兰。夏侯兰是他从小的“抹泥之交”,此人有谋略可堪重用。他把夏侯兰推荐给刘备做事。在日后的公事也是尽量避嫌,以公为重。这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火烧博望坡,诸葛亮与赵云初次相交合作。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军南攻,刘表已死,他的小儿子刘琮继位,遣使者向曹操请降。刘备措手不及,率军南逃江陵,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刘备。在这里发生了举世知名的赵子龙当阳长坂坡之战。刘备的妻儿失散,关羽,张飞都没有回去寻找,却是赵云单枪匹马返回去救。长坂坡赵子龙战平许褚,击退张颌,瞬杀高览,连挑曹军数名大将,斩将五十,杀得七进七出,救幼主刘禅,母亲甘夫人,在万马军中救得刘备。

一身是胆,尽忠职守,万人敌的故事尽人皆知,家喻户晓。长坂坡之战意义重大,救下阿斗母子,就意味着保住了蜀汉政权的根基。

长坂坡一战,赵云声名鹊起,尽管随着声誉日升,但操守始终未变。

建安十六年(209年)刘备援益州牧刘璋,领兵三万入益州,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赵云为留营司马,管理军事事务。此时孙权得知刘备去了益州,便从东吴派人来接刘备的新夫人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回去。孙尚香趁机将刘禅一并带走,留作人质。赵云面对主母孙尚香与吴国军队的攻击,赵云凭借一己之力,夺回了刘禅,第二次救下了阿斗。

两救幼主,等于再造蜀汉

子龙将军一生淡泊名利,义字为先,一身是胆,忠勇赤诚。


桂阳高节,完将楷模

赤壁之战后,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赵云平定荆州桂阳,被任命为桂阳太守,取代投降的赵范。

赵范投降后赵云将大营扎在桂阳城外,只带几十人的卫队进城。赵范与赵云同乡,对赵云表现得非常热情,设宴款待。两人都是常山真定人,两人都姓赵,两人出生在同一年。赵范提出与赵云结义,赵云为兄,他为弟。如此巧合碰,赵云很高兴答应了。

赵范有一个守寡多年的嫂子樊氏,倾国美貌,三国演义中用了“国色天香“来形容。据传樊氏改嫁有三个条件:一是对方一定为文武双全的豪杰;其次是要相貌堂堂、英俊潇洒;第三要姓赵。整个三国除了赵云,还有谁?

席间赵范想将她许配给赵云。赵范的献媚并没有得到赵云的好感,赵云大怒。“你我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我怎么可能做出如此乱伦的事情?”一拳将赵范打翻后,离席而去。

赵云品格超群,做事谨慎完美,绝不会为女色所动,一切以大局为重。

赵范安排陈应和鲍隆去赵云的大营诈降,又偷偷送信曹营,意图里应外合拿下赵云。赵云识破了对方的诡计,把陈应和鲍隆斩首,进城将赵范活捉。之后诸葛亮又再次向赵云提出迎娶樊氏,并得到了刘备的首肯。赵云再次拒绝了诸葛亮的好意,拒绝樊氏,理由是寡妇再嫁是失节、赵范居心叵测、刘备还没有平定荆州。赵云的理由得到了刘备的赞扬,称其为“真丈夫也”。

事实上证明赵云是正确的,赵范初降,未必真降,恐有意外之变。同时又同僚嫉恨,三国上讲,听到赵云会得到绝代佳人,张飞真是充满羡慕嫉妒恨,当时就在堂下哇哇大叫:“偏子龙干得功,偏我是无用之人!”一股磅礴粗俗的醋酸。

对比人妻杀手曹操贪恋张绣的婶婶,差点丢了老命。刘备得了益州,迎娶了大将吴懿的妹妹吴氏,这个吴氏也是一个寡妇;关羽之乞娶秦宜禄之妻;张飞抢了十四岁夏侯霸的妹妹为妻;真是天上地下。

赵云的夫人有两位,第一位不可考,正史中孙盛撰写的《蜀世谱》(《蜀谱》)记录下来的如此,“马超来降,时云新丧内室,遂以超之从妹为妻。”也就是说赵云的夫人是马腾之女,马超的妹妹马云禄。在民国《反三国演义》中也有演绎。传说马云禄也是貌美如花,一身武艺,立志非才貌双全的大英雄不嫁。马云禄为马腾报仇来到中原,遇到赵云。英雄美人,一见倾心,遂结连理。

赵云为大事耿耿,缜密周全,为人正直,坚持操守,绝不会因女色所误,不愧是后世敬佩的道德完人。


非独名将,更直大臣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攻击刘璋,诸葛亮与赵云等率军西上。赵云攻取江阳、犍为等郡。蜀汉落脚成都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

刘备初平益州后,《三国志》《资治通鉴》记载, “时议者欲以成都名田宅分赐诸将。赵云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不宜夺之以私所爱也。”备从之。“

刘备初入成都,战事稍平,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园地、桑田等分赐给诸将。此时蜀汉中军将等都很赞成很高兴。赵云得知后挺身而出,针对这种建议向刘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写成《驳成都屋舍园田分赐诸将议》书:“霍去病说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一个,天下还没有安定下来。应当待天下平定之后,再分赐众人。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然后才可以调配劳役,不应夺百姓财产赐予所爱之军将。”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金石之论,悲天悯人,心忧百姓,仁义胸怀,在战略高度看问题,见识高于诸将。

文韬武略,一身是胆,战场上杀敌易,功名利禄前难,这才是大将名臣,心系天下,义薄云天。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刘备听从法正、黄权等人的建议攻取汉中。三月,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大量的军粮运送至北山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军粮,赵云于是授予黄忠兵力去取北山。但黄忠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赵云便带着数十骑查看情况。遇到曹操大军,遭到曹军先锋的攻击,刚刚交手,曹操的大军就到,声势浩大。赵云一次又一次地冲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曹军散而复合,赵云突围而出退入营寨内,其部将张著受伤,被曹军包围。赵云得知再次冲入魏军,救出张著。此后曹军杀蜀汉军营寨前,沔阳长张翼守寨,见曹军杀到,要闭门拒守。赵云却下令大开营门,令蜀军偃旗息鼓。魏军见此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于是后退。魏军后退时赵云下令击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弩箭射敌军。魏军大乱,自相践踏,坠入汉水中淹死的很多。次日刘备来到赵云兵营,赞叹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设宴欢庆,军中欢呼赵云为“虎威将军”。此处《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八,汉纪六十有载,“翊军将军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视之,…… 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劲弩于后射魏兵。魏兵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诸葛亮空城计是演义,可看到,三国第一个真正空城计是赵云所为,真是“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欲报杀害关羽之仇,进攻东吴。这时将军赵云劝曰:“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权自服。今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 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曹魏,东吴孙权自然会臣服。虽然曹操已经去世,但其子曹丕篡夺皇位,应该利用此民心公愤,早日攻取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讨伐逆贼,这样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该放置曹魏,先打东吴交战。战争一开,就不易停止,伐吴并非上策。”此时正值愤怒,有着浓厚小圈子意识的刘备自然不会听从谏言,执意伐吴,让赵云都督江州。赵云有如此明智的政治见识、大局观,犯颜直谏,实在难得。刘备虽以兴复汉室为名,却行小圈子政治,割据之实。此一战蜀汉精锐部队损失殆尽,不可谓先见之明,大局之心。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祁山北伐。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赵云、邓芝由于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但赵云及时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损失。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全身撤退。被赞称:“不折一人一骑,亦无遗失”。

而在祁山战场,蜀军主力因其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举动失宜,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诸葛亮引疚上表自贬三级,赵云也被贬为镇军将军,减少俸禄。

蜀军退兵后,诸葛亮曾问:“街亭退兵时,我军混乱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何故?”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所以军资没有遗失,人员编制整齐。”当时赵云军中尚有多余的绢布,诸葛亮下令分给赵云部队将士,同时取金五十斤赠赵云。赵云说:“军事失利,怎么能要赏赐呢?请将这些物资全部纳入赤岸府库,待十月寒冬的时候再赏赐给将士们。”诸葛亮对赵云品行大为称赞。 此事《资治通鉴》记录,与传说失街亭,演空城,斩马谡有所区别。

出祁山,失街亭,兵败而归,上演诸葛亮自贬三级。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掌蜀汉大权,对赵云虽赞许有加却不太重用。赵云断后有方,结果还被诸葛亮重罚,从“中护军、镇东将军、封永昌亭侯”降为“镇军将军”。直到赵云死后,蜀汉朝廷也没有及时给他一个合适的谥号,后来姜维等人联名上表,为赵云争取谥号,才被刘禅追谥为顺平侯。“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这就是蜀汉给赵云的定论。

当年赵云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战。刘备病死,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多岁时仍为蜀军前锋,力斩被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这些都与诸葛亮有合作,有交集。蜀军街亭一战失利,赵云被夺永昌候贬为镇军将军,其深意自当各自思考,此中插曲,可见各当事人政治手段,品性心胸。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平在妻子温柔的怀抱中平安去世。32年后,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刘禅下诏说:“云昔从先帝,功绩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 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33年前被诸葛丞相从“永昌候”降为将军,半个甲子后最终再追谥为“顺平侯”。

某种意义上讲刘备、诸葛亮等看人范围狭隘,小团体化,用人要求过于挑剔,以致蜀汉人才越来越匮乏,实力越来越弱小。

结束语

《三国演义》中,赵云以阔面重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出场,百战成将,一身是胆。大家都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但赵云不仅赫赫战功,百战百胜,又胆略超人,武功品德更是少有人能及。

三国一代,刘备喜欢啼哭作秀,收买人心,鲁迅先生评《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诸葛亮能掐会算,呼风唤雨,料事如神,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却评价“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关羽桀骜不驯,恃才傲物,梳理荆州多年,百姓没有好感,还败死在吴军手下;张飞平日虐待部众,酗酒闹事,被亲信部卒所杀。

唯赵云形象臻于完美,谨慎、公正、远志,具有少见的战略大局观。赵云“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他绝不滥杀无辜。沙场之上总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身先士卒。品格性情上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人;办事有谋略,思维缜密,不出任何纰漏;武艺超群,文韬武略,专业能力超强。

历史 上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评价是赵云“有古大臣之风”、“ 自是大臣局量,不独名将而已。”纵观三国一代,赵云能文能武,有勇有谋,心怀仁义,不卑不亢,品格绝对位于武将之首。



扩展阅读:赵云一生最喜欢谁 ... 赵云手下最厉害的猛将 ... 谁是首富 ... 正史赵子龙死于谁之手 ... 关羽为什么杀赵云六十回合 ... 貂蝉为何葬在关羽墓中 ... 赵云一生杀死了多少名将 ... 赵子龙抱太子求婚姻 ... 中国历史十大常胜将军排名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