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齐物论》:地籁、人籁与天籁

01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安徽蒙城县)人,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鉴于庄子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后被唐玄宗赐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

据《史记》记载,庄子曾做过漆园吏,即管理林场的小官。他的一生从未大富大贵过,生活经常处于贫穷困顿之中。

庄子卑弃荣华富贵、名利权势,在乱世中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其思想汪洋恣肆超然于物外。

《庄子》一书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相传“内篇”的《逍遥游》《齐物论》和《大宗师》等七篇是庄子的真作,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一般认为,“外篇”是庄子的弟子所作,“杂篇”是庄子学派和后来的学者所作。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高深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造诣上。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丰富,充满辩证思维,文笔妙趣横生富于变化,善于应用寓言故事明晰哲理,给人以超凡脱俗高深俊逸的感觉。

《庄子》的文体已脱离了语录体,代表了先秦散文的至高成就。鲁迅对其高度评价:“汪洋辟阖,仪态大方,晚秦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南华老仙,以哲学家的睿智,文学家的风采,美学家的情怀,思想家的深度,讲述了一个自由、洒脱、淡泊的人生。

02

读《庄子》有种感受,“拿得起,放不下,放得下,而又拿不起。”是一种矛盾的心理,看吧!实在是太难懂。不看吧!又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你,就像一座充满诱惑的迷宫令你欲罢不能。

我认为,《齐物论》一篇最为精彩,体现了庄子的核心哲学思想,哲理深刻语言晦涩深奥。

正因为其论理高深,古今对《齐物论》的注解最多,各据其理不一而足,令人茫然而不知所从。

要想感知《齐物论》的奥妙,必定要反复揣摩独自体悟,虽未必能准确把握而解其真意,却能体会一番心路历程。

正如攀登一座高峰,虽历尽千难万险,待到峰回路转登顶之时,展现在面前的是别样的风景!

庄子的哲学观点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齐物论》中画龙点睛之笔,彰显了庄子“齐万物、齐认知”的哲学宏旨。

在先秦时期,探索宇宙万物生发奥秘的唯道家一派,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自我认知和探究天人关系方面独树一帜。

03

《齐物论》开篇,庄子设计了一个玄妙的场景,其高超的写意手法,绝妙的寓意情景描写,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抓住了读者的心里。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南郭子綦(qi)犹如禅师入定的样子,身体软榻榻的,仰着头向天缓缓吐气,那种悠然自得旁若无物的感觉,就像灵魂出窍一般。

学生颜成子游侍立在旁边说:“这是怎么了?身形诚然可以像朽木一般,精神和思想难道也能像死灰那样吗?”

子綦回答说:“今天我忘掉了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见过‘人籁’,却没有听见过‘地籁’,你即使听见过‘地籁’却没有听见过‘天籁’!”

理解这一段文字,进入了烧脑状态,反复琢磨不得其意,庄子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庄子描写子綦“忘我”的状态可谓一绝,“形如枯槁,心如死灰”,神情活灵活现,人物出神入化。

实际上,庄子借子綦之口,讲出来“万物齐一”之玄机,即“天籁”的概念。对于“天籁”的解释,古今众说纷纭,有的讲是大自然的声音,有的讲是万物生成,有的讲是人的复杂情感……。

04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子游说:“地籁是大地孔窍发出的声音,人籁是丝竹发出的声音,我再冒昧地向您请教什么是天籁。”

子綦说:“所谓天籁,是道生万物而不同,各自生成自身的样子。都是自然而然形成,难道还有什么外力推动吗?”

“吹万不同”,是庄子提出的重要哲学概念,吹万就是道生万物,吹万就是天籁。庄子把地籁描述为大地吐气,名为风,风吹万物发出不同的声音。

风声虽然表现的千差万别,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大地的呼吸”。人籁是借助丝竹吹出不同的声音,表达的是人类不同的感情,欢乐、喜悦、缠绵、悱恻、哀伤、忧郁、苦痛、悲切……,情感丰富复杂多变,本质上都是人类情绪变化的显露。

地籁、人籁推至天籁,庄子要表达的是“万物齐一”的本质,众人皆睡我独醒,庄子是孤独的,他要用自己独特方式,告诉芸芸众生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

人籁有待于人为,地籁有待于他物相激。唯有天籁,无待他物,出乎天性,发乎自然,合乎大道。

庄子秉承老子“道”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万物都是“道”所生发的,自然而然,没有外力推动。而人类是万物之精灵,承担天赋使命,所以庄子把人作为天籁的代表。

05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

没有和我对应的外界事物就没有我,没有我本身也就没法呈现外界事物。这样的认识似乎更接近与事物的本质,然而却不知道这一切受什么驱使。

仿佛有“真宰”,却又寻不到它的端倪。这段话仍然与老子的思想相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在天地混沌最开始的时候,因混沌一体无法区分,所以是没有名称的。等到天地分开万物初创,就有了名称的概念,否则没法区分万物。也即有了名称区分,就产生了万物,否则就不存在万物。

这一点很重要,人类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审视人与万物的区别,是人类思维意识的一大进步。从此,人类有了“分别心”,自私贪欲,言论争辩,是非区分,喜怒哀乐等等随之而来。

《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万物齐一之“宇宙观”,认识齐一之“认识论”,人类世界实质上由这两部分组成。

《齐物论》就此展开剖析,破除蒙蔽双眼的迷幻景象,擦亮尘封日久的心灵之镜,显露出大道的真相。

扩展阅读:《庄子 逍遥游》全文 ... 庄子到底有多可怕 ... 《庄子 人间世》排序 ... 庄子对后人的危害 ... 王者荣耀庄子无为避世 ... 庄子首篇《逍遥游》 ... 齐物论的人生哲理 ... 庄子山木第二十译文 ... 庄子的齐物论涉及很多宇宙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