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资聪慧的人最后平庸的事例 不要方仲永的 要和他类似的 好的加分 天资不聪明但后天通过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最终成才的故事,需要是典...

\u8bf7\u95ee\u6709\u54ea\u4e9b\u53e4\u4eca\u4e2d\u5916\u5929\u8d44\u806a\u9896\u5374\u56e0\u4e0d\u613f\u8bfb\u4e66\u800c\u65e0\u6240\u4f5c\u4e3a\u7684\u4f8b\u5b50\uff1f\u4e0d\u8981\u4f24\u4ef2\u6c38\uff01\u4e0d\u8981\u4f24\u4ef2\u6c38\uff01\u4e0d\u8981\u4f24\u4ef2\u6c38\u611f\u6fc0\u4e0d\u5c3d

\u5e7c\u5e74\u4ef2\u6c38\u5929\u8d44\u806a\u9896\uff0c\u8868\u73b0\u4e3a\u201c\u6307\u7269\u4f5c\u8bd7\u7acb\u5c31\uff0c\u5176\u6587\u7406\u7686\u6709\u53ef\u89c2\u8005\u201d\uff1b\u5c11\u5e74\u4ef2\u6c38\u624d\u80fd\u5927\u4e0d\u5982\u4ece\u524d\uff0c\u8868\u73b0\u4e3a\u201c\u4e0d\u80fd\u79f0\u524d\u65f6\u4e4b\u95fb\u201d\uff1b\u9752\u5e74\u4ef2\u6c38\u5df2\u53d8\u5f97\u5f88\u5e73\u5eb8\u4e86\uff0c\u8868\u73b0\u4e3a\u201c\u6cef\u7136\u4f17\u4eba\u77e3\u201d\u3002

\u7231\u56e0\u65af\u5766\uff0c\u4e00\u4e2a\u56db\u4e94\u5c81\u65f6\u8fd8\u4e0d\u4f1a\u8bf4\u8bdd\u7684\u5b69\u5b50\uff0c\u5374\u572812\u5c81\u65f6\u8bc1\u660e\u4e86\u6bd5\u8fbe\u54e5\u62c9\u65af\u5b9a\u7406\uff1b\u4ed6\u66fe\u88ab\u8001\u5e08\u89c6\u4e3a\u201c\u7b28\u86cb\u201d\u5b66\u751f\uff0c\u7adf\u5728\u4e00\u591c\u4e4b\u95f4\u6210\u4e3a\u4e16\u754c\u540d\u4eba\uff1b\u4ed6\u662f\u4e13\u5229\u5c40\u7684\u5c0f\u804c\u5458\uff0c\u5374\u53d1\u73b0\u4e86\u76f8\u5bf9\u8bba\uff0c\u6210\u4e3a\u83b7\u5f97\u8bfa\u8d1d\u5c14\u7269\u7406\u5b66\u5956\u7684\u53c8\u4e00\u4e2a\u72b9\u592a\u4eba\uff1b\u4ed6\u628a\u5168\u8eab\u5fc3\u732e\u7ed9\u4e86\u5b87\u5b99\u548c\u4eba\u7c7b\uff0c\u4e24\u4e2a\u59bb\u5b50\u5148\u540e\u79bb\u4ed6\u800c\u53bb\u2026\u2026\u4ed6\u4e00\u751f\u5145\u6ee1\u574e\u5777\u548c\u5947\u8ff9\uff0c\u5374\u4e3a\u5168\u4e16\u754c\u5e26\u6765\u6b22\u4e50\u548c\u8fdb\u6b65\u3002 \u4ed6\u662f\u4e3e\u4e16\u516c\u8ba4\u7684\u79d1\u5b66\u5723\u4eba\uff0c\u4eba\u7c7b\u5386\u53f2\u4e0a\u667a\u6167\u6700\u6770\u51fa\u7684\u5929\u624d\uff0c\u88ab\u4eba\u4eec\u6210\u4e3a\u201c\u4e8c\u5341\u4e16\u7eaa\u7684\u54e5\u767d\u5c3c\u201d\u3002\u5728\u79d1\u5b66\u53f2\u4e0a\uff0c\u53ea\u6709\u4f3d\u5229\u7565\u4e0e\u725b\u987f\u53ef\u4e0e\u4e4b\u6bd4\u80a9\uff0c\u7136\u800c\u5374\u6ca1\u6709\u8c01\u6bd4\u5f97\u4e0a\u4ed6\u90a3\u65e0\u79c1\u7684\u80f8\u6000\uff0c\u6df1\u9083\u7684\u601d\u60f3\uff0c\u9ad8\u5c1a\u7684\u60c5\u64cd\u548c\u611f\u4eba\u7684\u9b45\u529b\u3002

孔融

三字经有云: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一个四岁的孩子就懂得谦让之道,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注意,后来以他为楷模浇铸出来的成批作品,可没法跟这个始作俑者相提并论)。
有关孔融,还有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岁,随父到洛阳,时李元礼有威名,登门者须隽才之士或有清誉,又或是中表亲戚,阁人始肯通传,孔融独自到李府,向门官言道:“我是李府君亲。” 门官为他通传后请人府相见,李元礼问道:“君与仆有何亲?”,孔融对日:“昔先祖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问礼之谊,是以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此言出自一个十岁幼童之口,李元礼及在座宾客莫不奇之。时有太中大夫陈韪后至,得闻此事,便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能佳。这倒是很常见的事,不过却是对孔融的不以为然。没想到孔融应声答道:“想君小时,乃当了了。”
这里用了一个歇后手法,意思说陈韪现在是“大未必佳”。陈韪遭此反击,大为尴尬,一时语塞。一个十岁的孩子,一句话堵得名士张口结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实在令人赞叹。

但是孔融的神童段位,仅仅停留在辩捷的层次上。而这种没有智慧作后盾的辩才,除了得罪人之外,于人于己,实在没有更好的用途。孔融成人之后,先后担任过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大中大夫等职。在职期间,除了空发议论,作一些修复城墙重建学校的形象工程之外,基本没干过什么足以证明他有政治才能的事。
大凡能说会道而又不甘寂寞的人,对于干活的人总是指手画脚一百个不顺眼,孔融也没跳出这个窠臼。他依附于曹操的翼护下,得以在盗贼蜂起的军阀割据时代作着“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的香梦,但是对于曹操的政策却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如果说他劝阻曹操伐刘备是“兴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虽然迂腐但是还带着点为天下计的味道,那么他为讽刺曹丕纳甄氏而编造的“想当然”的故事,就纯粹属于徒逞口舌之利,完全是过把瘾就死的嬉皮士心态。
三国时代的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通常有着惊人的耐性,但是曹操的耐性终于还是被逼到了极限。 公元208年,曹操把孔融满门抄斩。当时还有一个令人凄然的花絮:孔融被捕的时候,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专心地做着某种游戏。孔融还怀着一种侥幸心理问使者:“我好汉做事好汉当,能不能放过我的孩子?”没想到他儿子秉承了他的硬骨头精神和早慧特征,慢慢说道:“父亲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两个小孩子口中造出的。从这寥寥数语中可以看出,他的孩子在遗传了他的口才基因之外,还有着超乎他上的非凡见识。可惜历史没有给这两个小孩一个充分表演的机会就匆匆将其扼杀,使人掩卷兮长太息。

江郎才尽。
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汉朝已有对神童的选拔制度,汉朝的选举法中规定:“孝廉试经者拜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
“任延年十二,为诸生,显名太学中,号为任圣童。张堪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杜安年十三入太学,号奇童。黄香年十二,博学经典,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南北朝有一位神仙童子元嘉,可以“一心六用”: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口诵经史,目数羊群,兼成四十字诗,足书五言一绝。

其中的任延,张堪,黄香,元嘉,都是天赋异禀,最后也是沦落为平凡人。

宁铂是中国科技大学1978级少年班成员,当时曾被誉为“第一神童”,2003年出家为僧。“第一神童”使其轰动一时,他的经历又让人们为之喟叹。

扩展阅读:神童最后平庸的素材 ... 天才变平庸的反面事例 ... 普通人 造就不平庸事例 ... 中国人不甘平庸的事例 ... 真正聪明的人面相 ... 天才长大变平庸的案例 ... 真正有智慧的人 很简单 ... 拒绝平庸名人事例 ... 天才变平庸的五个名人事例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