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地震来时的逃生方法有哪些? 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有哪些?

\u5730\u9707\u65f6\u6b63\u786e\u7684\u9003\u751f\u65b9\u6cd5\u6709\u54ea\u4e9b

\u5730\u9707\u662f\u7531\u4e8e\u5730\u58f3\u91ca\u653e\u80fd\u91cf\u9020\u6210\u7684\u4e00\u79cd\u632f\u52a8\uff0c\u662f\u4e00\u79cd\u4e0d\u597d\u51c6\u786e\u9884\u6d4b\u3001\u5f88\u96be\u4eba\u5de5\u5e72\u9884\u907f\u514d\u7684\u4e00\u79cd\u5929\u707e\u3002\u867d\u7136\u65e0\u6cd5\u4ece\u6e90\u5934\u4e0a\u963b\u65ad\u5730\u9707\u7684\u53d1\u751f\uff0c\u4f46\u662f\u6211\u4eec\u53ef\u4ee5\u591a\u5b66\u4e60\u4e00\u4e9b\u6b63\u786e\u7684\u9003\u751f\u65b9\u6cd5\uff0c\u4ece\u800c\u4fdd\u62a4\u81ea\u5df1\u7684\u751f\u547d\u5b89\u5168\u3002

\u5730\u9707\u65f6\u6b63\u786e\u7684\u9003\u751f\u65b9\u6cd5\u5305\u62ec\u9075\u5faa\u505c\u3001\u8dd1\u3001\u505c\u539f\u5219\uff0c\u5e73\u623f\u9003\u751f\u523b\u4e0d\u5bb9\u7f13\u3001\u697c\u623f\u9003\u751f\u9996\u9009\u5ba4\u5185\u5b89\u5168\u89d2\u843d\u7b49\u3002

01
\u5f53\u5730\u9707\u6765\u4e34\uff0c\u623f\u5c4b\u5f00\u59cb\u6643\u52a8\u7684\u65f6\u5019\uff0c\u4eba\u7684\u672c\u80fd\u53cd\u5e94\u5c31\u662f\u5411\u5916\u8dd1\uff0c\u4f46\u662f\u76f2\u76ee\u7684\u8dd1\u53ef\u80fd\u4f1a\u5e26\u6765\u66f4\u5927\u7684\u4f24\u5bb3\u3002\u9003\u8dd1\u65f6\u5e94\u9075\u5faa\uff1a\u505c\u3001\u8dd1\u3001\u505c\u539f\u5219\u3002

\u505c\uff1a\u623f\u5b50\u6643\u52a8\u65f6\uff0c\u627e\u5b89\u5168\u5730\u65b9\u8eb2\u907f\u3002\u4e00\u6b21\u5730\u9707\u540e\u6709\u77ed\u6682\u7684\u5e73\u9759\u65f6\u95f4\u3002\u5e73\u9759\u65f6\u95f4\u8d8a\u957f\uff0c\u5730\u9707\u9707\u6e90\u8d8a\u8fdc\uff0c\u5927\u5bb6\u5e94\u6beb\u4e0d\u72b9\u8c6b\u9009\u62e9\u9003\u751f\u8def\u7ebf \u3002
\u8dd1\uff1a\u623f\u5b50\u4e0d\u6643\u65f6\uff0c\u5f80\u4e0b\u4e00\u4e2a\u5730\u70b9\u8f6c\u79fb\u3002

\u505c\uff1a\u5728\u4e0b\u4e00\u4e2a\u6643\u52a8\u6765\u88ad\u524d\uff0c\u8eb2\u5728\u53ef\u85cf\u8eab\u7684\u5b89\u5168\u5904\u3002\u5982\u6b64\u4ece\u623f\u5185\u9010\u6e10\u8f6c\u79fb\u81f3\u5b89\u5168\u5730\u5e26\u3002

\u4e00\u822c\u6765\u8bf4\uff0c\u5927\u5730\u9707\u53d1\u751f\u65f6\uff0c\u4ece\u5730\u5149\u3001\u5730\u58f0\u3001\u5927\u5730\u6643\u52a8\u5230\u623f\u5c4b\u5012\u584c\u5927\u7ea610\uff5e20\u79d2\uff0c\u4e00\u6b21\u5730\u9707\u7684\u6301\u7eed\u65f6\u95f4\u4e00\u822c\u4e0d\u8d85\u8fc71\u5206\u949f\uff08\u6c76\u5ddd\u5730\u9707\u6301\u7eed3\u5206\u949f\uff09\u3002
02
\u5e73\u623f\u9003\u751f\uff0c\u523b\u4e0d\u5bb9\u7f13\uff1a

\u4f4f\u5e73\u623f\u91cc\u7684\u4eba\uff0c\u770b\u5230\u5730\u5149\u95ea\u70c1\u3001\u5730\u58f0\u543c\uff0c\u5e94\u8be5\u8d76\u5feb\u9003\u79bb\u4e0d\u8fdf\u7591\u3002\u82e5\u80fd\u572812\u79d2\u4e4b\u5185\u9003\u79bb\u623f\u5c4b\uff0c\u662f\u76f8\u5bf9\u5b89\u5168\u7684\u3002
03
\u697c\u623f\u9003\u751f\uff0c\u9996\u9009\u5ba4\u5185\u5b89\u5168\u89d2\u843d\uff0c\u539f\u5219\uff1a\u611f\u89c9\u9707\u52a8\u987b\u5c31\u5730\u907f\u9669\uff1b\u5927\u9707\u65e0\u6cd5\u8dd1\uff0c\u5c0f\u9707\u4e0d\u7528\u8dd1\u3002\u9707\u52a8\u7ed3\u675f\u540e\uff0c\u8fc5\u901f\u64a4\u79bb\uff01

\u5f53\u4eba\u4eec\u4ece\u5730\u9707\u6050\u60e7\u4e2d\u6e05\u9192\u8fc7\u6765\uff0c\u6700\u4f73\u7684\u9003\u751f\u65f6\u95f4\u5f80\u5f80\u5df2\u7ecf\u9519\u8fc7\u4e86\u3002\u5373\u4f7f\u4f4f\u5728\u5e95\u5c42\u7684\u4eba\u6709\u65f6\u95f4\u9003\u51fa\u697c\u5916\uff0c\u4e5f\u5bb9\u6613\u88ab\u5760\u843d\u7269\u7838\u4f24\u3002\u800c\u8df3\u697c\uff0c\u65e0\u5f02\u4e8e\u81ea\u6740\u3002\u6240\u4ee5\uff0c\u4f4f\u5728\u697c\u623f\u91cc\u7684\u4eba\uff0c\u9996\u9009\u7684\u9003\u751f\u662f\u7acb\u5373\u5728\u5ba4\u5185\u9009\u62e9\u5b89\u5168\u907f\u9669\u573a\u6240\u3002
04
\u5176\u5b9e\u9047\u5230\u5730\u9707\u4ee5\u540e\uff0c\u6700\u7b80\u5355\u7684\u81ea\u6551\u65b9\u5f0f\u5c31\u662f\u672c\u80fd\u7684\u5411\u697c\u68af\u95f4\u8dd1\uff0c\u53ea\u8981\u623f\u95e8\u80fd\u6253\u5f00\uff01\u5373\u4f7f\u95e8\u6253\u4e0d\u5f00\uff0c\u697c\u623f\u7684\u9632\u9707\u5899\u90fd\u5728\u5165\u6237\u95e8\u8fd9\u4e00\u4fa7\uff0c\u95e8\u53e3\u4e5f\u5c31\u662f\u5bb6\u91cc\u6700\u5b89\u5168\u7684\u5730\u65b9\uff01\u4f4f\u5728\u5730\u9707\u591a\u53d1\u533a\u7684\u670b\u53cb\u4eec\u4e00\u65b9\u9762\u8981\u6ce8\u610f\u638c\u63e1\u5730\u9707\u524d\u5146\u77e5\u8bc6\uff0c\u4ee5\u4fbf\u5b9e\u73b0\u5730\u9707\u7684\u81ea\u6211\u4e34\u9707\u9884\u6d4b\uff0c\u53ca\u65f6\u89c4\u907f\u5730\u9707\u4f24\u5bb3\u3002

05
\u5c0f\u8d34\u58eb\uff1a

\u4fdd\u6301\u9547\u9759\u522b\u614c\u5f20\uff0c\u575a\u56fa\u623f\u95f4\u5f80\u91cc\u85cf\uff1b

\u624b\u6293\u9760\u57ab\u4fdd\u62a4\u8111\uff0c\u8d76\u5feb\u8d34\u7d27\u627f\u91cd\u5899\uff1b

\u62d4\u6389\u7535\u6e90\u5173\u7164\u6c14\uff0c\u7981\u6b62\u9760\u8fd1\u73bb\u7483\u7a97\uff1b

\u53cc\u624b\u62b1\u9888\u6234\u53e3\u7f69\uff0c\u542c\u4ece\u6307\u6325\u79bb\u73b0\u573a\uff1b

\u51fa\u9003\u83ab\u7528\u6253\u706b\u673a\uff0c\u74e6\u65af\u7206\u70b8\u628a\u4eba\u4f24\u3002

\u5730\u9707\u6b63\u786e\u9003\u751f\u65b9\u6cd5VS\u9519\u8bef\u7684\u9003\u751f\u65b9\u6cd5\uff0c\u8d76\u7d27\u6536\u85cf\u8d77\u6765\uff01

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震后互救
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震后救人时间要快
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使几十人获救。
救人的方法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施救和护理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地震谣言如何甄别
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2、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
4、不要轻信谣言,盲目抢购。
大震来临时,家庭成员该如何避震,专家建议掌握三条原则:
原则一:因地制宜,正确抉择。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些情况包括: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原则二: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则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高楼避震三大策略
专家建议,在北京这样以楼房为主的大都市中,居民应该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适用的避震策略。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专家建议,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蔡文清 傅洋)
家庭避震秘笈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地震时的10条须知
1. 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 在着火之后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搭乘电梯的话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 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 的楼层。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7.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8.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平时的准备工作
1. 自己家的安全对策是否万无一失?
平时的准备工作,是将受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基本。
对大衣柜、餐具柜厨、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
在餐具柜厨、窗户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胶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时四处飞溅。
为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厨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来,在柜厨、壁橱的门上安装合叶加以固定。
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
为防止散乱在地面上玻璃碎片伤人,平时准备好较厚实的拖鞋。
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炉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
加固水泥预制板墙,使其坚固不易倒塌。
2. 紧急备用品准备好了吗?
(1)饮用水 (2)食品、婴儿奶粉 (3)急救医药品 (4)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 (5)现金、贵重品 (6)内衣裤、毛巾、手纸等
3. 从平时起,建立邻里互助的协作体制
发生大地震时,可以预计在广大区域造成巨大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车、救护车不可能随叫随到。所以,,有必要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建立起应付发生火灾、伤员时的互助协作体制。
从平时起,邻里之间应就一旦有事时互助协作体制进行商谈。
积极参加市民防灾组织。
积极参加防灾训练。
临震应急准备
在已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的地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工作:
1.备好临震急用物品, 地震发生之后,食品、医药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和供应都会受到影响水塔、 水管往往被震坏,造成供水中断。为能度过震后初期的生活难关,临震前社会和 家庭都应准备一定数量的食品、水和日用品,以解燃眉之急。
2.建立临震避难场所 住的问题也是一件大事。房舍被震坏,需要有安身之处;余震不断发生,要 有一个躲藏处。这就需要临时搭建防震、防火、防寒、防雨的防震棚。各种帐篷 都可以利用,农村储粮的小圆仓,也是很好的抗震房。
3.划定疏散场所,转运危险物品: 城市人口密集,人员避震和疏散比较困难,为确保震时人员安全,震前要按 街、区分布,就近划定群众避震疏散路线和场所。震前要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 资及时转运到城外存放。
4.设置伤员急救中心 在城内抗震能力强的场所,或在城外设置急救中心,备好床位、医疗器械、照 明设备和药品等。
5.暂停公共活动 得到正式临震预报通知后,各种公共场所应暂停活动,观众或顾客要有秩序 地撤离;中、小学校可临时在室外上课;车站、码头可在露天候车。
6.组织人员撤离并转移重要财产 如果得到正式临震警报或通知,要迅速而有秩序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撤离房屋。 正在治疗的重病号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对少数思想麻痹的人,也要动员到安全 区。农村的大牲畜、拖拉机等生产资料,临震前要妥善转移到安全地带,机关、 企事业单位的车辆要开出车库,停在空旷地方,以便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作用。
7.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城市发生地震可能出现严重的次生灾害,特别是化工厂、煤气厂等易发生地震 次生灾害的单位,要加强鉴测和管理,设专人昼夜站岗和值班。
8.确保机要部门的安全 城市内各种机要部门和银行较多,地震时要加强安全保卫, 防止国有资产损 失和机密泄漏。消防队的车辆必须出库,消防人员要整装待发,以便及时扑灭火 灾,减少经济损失。
9.组织抢险队伍,合理安排生产 临震前,各级政府要就地组织好抢险救灾队伍(救人、医疗、灭火、 供水、 供电、通信等)。必要时,某些工厂应在防震指挥部的统一指令下暂停生产或低 负荷运行。
10.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在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做好家庭防震准备,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 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 ⑴检查和加固住房 对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对于笨重的房屋装饰 物如女儿墙、高门脸等应拆掉。 ⑵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面要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取下来成固定位,防止 掉下来伤人;清理好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 物;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⑶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准备一个包括食品、水、应急灯、简单药品、绳索、收音机等在内的家庭防 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⑷进行家庭防震演练 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以及"一分钟紧急避险"练习。
震时应急
一、地震具有很强的突发性。破坏性地震一旦发生,震区政府应当做好以下内容的应急工作:
1.按照当地《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宣布成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发布震情通告,紧急动员 各方面力量开展自救互救,迅速抢救被压埋人员。
2.调遗抢险救灾队伍和调配抗震救灾物质,组织医疗、工程抢险、救援、物质应急运输队等, 有秩序地开赴灾区,抢救生命、财产和排除工程险情。
3.抢修被破坏的交通、通信设施,保证灾区政府特别是指挥系统与外部的通信畅通,恢复供水 、供电设施,抢修受损的水利、化工、核工业等要害工程。
4.及时扑灭已发火灾,防止有毒及易燃、易爆气体的泄漏,严防瘟疫发生。
5.迅速鉴定可居住宿舍,搭建临时防震棚,指定疏散点,分发救灾物质和食品,妥善安置灾民。 加强治安管理和交通管制,维持社会秩序。
6.及时对地震灾害损失进行调查评估,特别是人员伤亡数字,迅速报送上级政府,同时要稳定 和鼓舞灾民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搭乘电梯的话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7.汽车*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简单地说,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震(earthquake)是大地的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地震烈度是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划分烈度有定性和定量标准。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见下表),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逃生知识

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座城市处于瘫痪,大地震可使整个城市顷刻之间化为废墟;因此,一旦发生了强烈地震,很难立刻得到救援。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房屋崩塌造成的。

地震的预防

·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如棚、架、搁板)。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置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因此,平时放置东西要多加考虑。

·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销是必要的。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平时应穿或备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高跟鞋绝对不行。

如何逃生

·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防止次生灾害

·要注意防止地震次生灾害。所谓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起的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蔓延等等。很多经验表明:次生灾害往往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大得多。如何防止次生危害呢?

·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品,要严密监视,地震时,一旦发现剧毒品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

·对于大型水库、堤坝等,要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水库下游的居民,在地震发生时,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大地震发生在山区,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以免造成水灾。

在接到关于地震的预报以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尽快离开房屋。人员疏散时,要避开高楼房、烟囱、高门脸、女儿墙、高围墙等,更不要在狭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开高压电线、变压器,以防电杆或电线震断触电伤人。

在山区,还要远离悬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时伤人。还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

逃生不忘灭火

·由于地震带来的火灾而致死亡人数增至10倍以上。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后的火灾更可怕。因此,一旦发现稍有震动,首先要关掉液化气开关,消除火源。但经验告诉我们,当大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去顾及火源。

·尽管如此,只要有可能的话,避难之际要设法关掉煤气总开关。由于强烈震动,煤气管有可能脱落。所以我们不得不考虑室内其它配管破损情况。

·在工厂作业时,如遇上地震,危险性很大,在冲出工作场所避难前,首先要切断电源,消除火源,停止机器运转。否则,还在运转的机器连同工作人员会成为火灾的牺牲品。

·因地震发生的火灾,当火势变强时,在空中可能会形成漩涡形,风向会千变万化。但火源总是固定不变的。看清火的源头,辨明火的燃烧方向后,再逆风而跑是最明智的。另外,地震过后外出时,切勿走近不大坚固的楼房,因为建筑物受地震摇撼后,随时可能倒塌。

地震火灾的预防

·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生产、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应该与居民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为防止地震时发生火灾,凡性质互相抵触的易燃易爆物品,都要分别贮存。放在架子上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将容器和架子固定,以防震时倾倒。凡遇到震动、撞击、摩擦就会起火的易燃物品,应当单独处理,放在稳固的容器内,用沙子围护起来,放到安全的地方。

对贮存大量易燃液体的贮罐,应当采取加固措施,防止震倒、震裂、倾斜。地上油罐,不要设在太高的地方,也不要设在沿近河岸的地方,要在油罐附近筑砌护堤,以防油罐震裂后,石油溢出引起大面积火灾。

对煤气站、液化石油气站、加油站,要加强检修,发现跑、冒、滴、漏以及支架不牢等情形,要及时采取加固和封闭措施。

接到地震预报后,应及时将易燃气体钢瓶运到安全地点,来不及运走的要卧放,并要采取防震措施。

·加强对火源的控制

平时养成习惯,不要在火炉附近存放易燃物品。夜间封火的生活用火炉,最好坐上一锅水,在接到地震预报后,要尽快把火熄灭,使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灶具的要立即关闭阀门。凡有特殊要求,震时不能停火的生产用炉,要有抗震措施,确保震时不发生火灾。

防震棚尤应注意防火。不要随便吸烟、乱扔烟头,尽量不用油灯、蜡烛照明,需用时,得放在盛有沙土的盆内或桶内。

·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修

电杆杆基要牢固、夯实,拉线埋深一些,严防震时倒杆,高压线下、变压器下不要支搭防震棚,不要堆放易燃物品,大型的浸油式变压器最好不架在柱上,设在室内的浸油式变压器应设置事故油池,万一地震时变压器被砸毁,保证流出的油安全泄入油池,不致随处燃烧,造成严重后果。

在接到地震预报时,要及时将电气开关的电源切断,尤其是电炉、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工具一定要及时拔下插销,切不可慌张离去。凡震时不能切断的电源,确保震时不致发生火灾。

·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方案,要尽量多的准备一些灭火工具,如水缸、水桶、铁锹、沙土等,要注意天然水源(如水井、水池、湖、泉、河)的保护和利用,地震时,万一人工水源遭到破坏,这些简易灭火工具和天然水源,对于扑灭火灾是十分重要的。

支搭防震棚要考虑到灭火的需要,不要覆盖住消防水源(如消火拴等),不要挡住消防车通道。

地震逃难法

在经常会发生地震的地方,人们都积累了一些预防地震的经验。当然,有预报地震的健全设备和机构是可以避免巨大的损害的。对一般家庭来说,当发生地震时,该怎么办呢?现列出九条注意事项,供参考:

1、不要惊慌地奔出室外,首先暂时躲在坚固的家具或桌子底,最好躲在体积小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

2、一次强震过后,不应安心下来,要准备应付余震的发生。

3、震后首先将大火扑灭。

4、尽量步行到避震所,携带物应尽量减至最少。

5、不要走过狭窄的道路、沟渠边缘、悬崖或河边,以免发生意外。

6、注意不要靠近山体、悬崖,以免崩裂发生意外。

7、靠近海岸时,必须注意海啸的发生。在低洼地则应防止水淹。

8、不要害怕余震,也不要乱听谣言。

9、遵守秩序,注意卫生。

在平时,预先准备好各种避难的工具和装备:

1、水;2、五日左右的粮食(准备好即使一天不生火也足够食用的粮食);3、贵重物品(现金、银行存款薄,各种证件以及必要的印鉴等);4、手电筒、蜡烛、火柴等;5、收音机;6、毛毯;7、手巾、绳、草纸等日用品以及洗漱用品;8、急救药品;9、背囊等用品。

这些用具应平时整理好,以便需要时可以马上携带走。

如果有婴儿或幼儿的家庭,要准备好婴儿用的尿布、奶粉、伞、席子等其他小孩子用品、最重要是根据家庭的需要,随时准备好可以足够两至三天生活的各种应急日用品或食物。

以往,包括此时此刻为止一些媒体还让大家一旦发生地震就躲在床下、桌子下的自救方法是有失偏颇甚至严重错误的!在震级不大的情况下没问题,但是当震级达到或超过4级便足够摧毁建筑物的时候,这样就等于送命!

也许你已读过,再提醒你一次:地震来时,你躲在哪里?
如果你依照小时候老师教我们的方法乖乖躲在桌子底下,床铺底下,那么,我必须告诉你,你的伤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
那该怎么办?美国国际搜救队长教你正确的躲避位置。正确的地震保命法--

转载道格卡普是美国国际搜救队长,自一九八五年至今,他及他的队员己参与全世界七十九次重大灾难的救灾工作,他曾经爬进近七百栋因为地震、爆炸而严重倒塌的建筑物内搜查受困的生还者以及罹难者的遗体。除了参与两年前日本神户大地震及美国俄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救授工作,十二年来国际新闻中的重大灾难救灾,他都没缺席。本月十九日他离华前,除了中华民国搜救总队邀他演讲,美国在台协会、加拿大驻华经贸办事处也邀请他,为美、加外交官员传授在建筑物倒塌时如何求生。

国人从小到大,在防震演习中,老师总是叫学生躲在课桌下,道格得知这点后,很焦急地一再呼吁: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是要以比桌、床高度为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他以先前和土耳其政府、大学合作拍制的地震逃生录像带,说明不要躲在桌下避震的道理。透过土耳其政府协助,制作单位爆破一栋废弃大楼,模拟地震时建筑物倒塌的情形,工作人员先依据「常识」,在桌子床铺等家具旁,同样放置十具模特儿,炸药引爆后大楼变成断坦残壁,他和搜救队员依予找到二十具模特儿,在桌床下的十具模特儿,有八具被压成全毁,其中?@具甚至头、身、脚断成三截;他放置的十具模特儿,则全部安好无事,他解释,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

道格说,即使开车时遇到地震,也要赶快离开车子,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此段话引图片说明):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天花板压扁汽车,造成伤害;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天花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他很慎重地对在场的一百多位我国搜救队员说,搜救队员必要在地震中先能自己求得生存,只有活下来,才能拯救他人性命。他说,希望大家告诉大家,只要传播这么一点求生讯息,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内的伤亡率,可以由百分之九十,遽降为百分之二。请大家传阅,增加大家在灾难发生时的生存机率,减少伤害。

(这是配有地震现场讲解分析图的文章链接:http://bbs.chinanews.com.cn/viewthread.php?tid=312444)

程度 里氏震级 地震影响 发生频率
极微 2.0以下 很小,没感觉 约每天 8,000次
甚微 2.0-2.9 人一般没感觉,设备可以记录 约每天 1,000次
微小 3.0-3.9 经常有感觉,但是很少会造成损失 估计每年49,000次
弱 4.0-4.9 室内东西摇晃出声,不太可能有大量损失。当地震强度超过4.5时,已足够让全球的地震仪监测得到。 估计每年6,200次 中 5.0-5.9 可在小区域内对设计/建造不佳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但对设计/建造优良的建筑物则只会有少量损害。 每年800次
强 6.0-6.9 可摧毁方圆100英里以内的居住区。 每年120次
甚强 7.0-7.9 可对更大的区域造成严重破坏。 每年18次
极强 8.0-8.9 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 每年1次

您好!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加固睡床
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据对唐山地震中874位幸存者的调查,其中有258人采取了应急避震措施,188人安全脱险,成功者约占采取避震行动者的72%。
专家们认为:

大多数地震是有感或轻度破坏地震,所以遇震时一定要镇静,并就地躲避。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加固住房

检查和加固住房

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应拆掉。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 鍦伴渿鏉ヨ,濡備綍鑷晳?
    绛旓細浣庢ゼ灞傜殑浜哄鏃犳硶鍙婃椂閫冪敓蹇呴』杩呴熼捇鍒板簥涓嬨佹涓,鍚屾椂鐢ㄨ瑜ャ佹灂澶淬佽劯鐩嗙瓑鐗╂姢浣忓ご閮,绛夊湴闇囬棿闅欏啀灏藉揩绂诲紑浣忔埧,杞Щ鍒板畨鍏ㄧ殑鍦版柟銆鍦伴渿鏃濡傛灉鎴垮眿鍊掑,搴斿憜鍦ㄥ簥涓嬫垨妗屼笅鍗冧竾涓嶈绉诲姩,瑕佺瓑鍒板湴闇囧仠姝㈠啀閫冨嚭瀹ゅ鎴栫瓑寰呮晳鎻淬涓瓑妤煎眰鐨勪汉瀹跺浣曡嚜鏁戜腑绛夋ゼ灞備笉瑕佽瘯鍥捐窇鍑烘ゼ澶,鍥犱负鏃堕棿鏉ヤ笉鍙娿傛渶瀹夊叏銆佹渶鏈夋晥鐨...
  • 鍦伴渿閫冪敓鏂规硶鏈夊摢浜
    绛旓細2銆佸湪瀹ゅ锛屽埌姣旇緝绌烘椃鐨勫湴鏂癸紝娌℃湁楂樺ぇ寤虹瓚鐨勫湴鏂癸紝闃叉鐮稿埌鑷繁銆3銆佷笉瑕佷箻鍧愮數姊紝闃叉娌$數锛屽洶鍦ㄧ數姊噷銆4銆佸湪鐧捐揣鍏徃銆佸湴涓嬭绛変汉鍛樿緝澶氱殑鍦版柟锛屾渶鍙曠殑鏄彂鐢熸贩涔便傝渚濈収鍟嗗簵鑱屽憳銆佽鍗汉鍛樼殑鎸囩ず鏉ヨ鍔ㄣ5銆佸鍦ㄨ閬撲笂閬囧埌鍦伴渿锛屽簲鐢ㄦ墜鎶や綇澶撮儴锛岃繀閫熻繙绂绘ゼ鎴匡紝鍒拌蹇冧竴甯︺傚鍦ㄩ儕澶栭亣鍒...
  • 鍦伴渿韬查伩鏂规硶
    绛旓細3銆佷綆澶达紝鐢ㄦ墜鎶や綇澶撮儴鍜屽悗棰堬紝鏈夊彲鑳芥椂锛岀敤韬竟鐨勭墿鍝侊紝濡傛灂澶淬佽瑜ョ瓑椤跺湪澶翠笂浠ヤ繚鎶ゅご棰堥儴锛涗綆澶淬侀棴鐪硷紝浠ラ槻寮傜墿浼ゅ鐪肩潧锛涙湁鍙兘鏃讹紝鍙敤婀挎瘺宸炬崅浣忓彛銆侀蓟锛屼互闃茬伆鍦熴佹瘨姘斻4銆佷笉瑕侀殢渚跨偣鏄庣伀锛屽洜涓虹┖姘斾腑鍙兘鏈夋槗鐕冩槗鐖嗘皵浣撳厖婧紱瑕侀伩寮浜烘祦锛屼笉瑕佷贡鎸や贡鎷ャ傛棤璁哄湪浠涔堝満鍚堬紝琛椾笂銆佸叕瀵撱...
  • 10绉鍦伴渿閫冪敓鑷晳鏂规硶绠鐭
    绛旓細10绉鍦伴渿閫冪敓鑷晳鏂规硶濡備笅锛1銆鍦伴渿鏉ヤ复鏃锛屼负浜嗛槻姝㈠湴闇囧紩鍙戠伀鐏撅紝濡傛湁鍙兘锛岃灏介噺鎶㈡椂闂村叧闂叅姘旈榾闂ㄣ佺唲鐏湣鐑涚瓑鏄庣伀銆2銆佸氨杩戣翰閬垮湪鍘ㄦ埧銆佸崼鐢熼棿銆佸偍钘忓绛夊皬寮闂存埧灞嬨3銆佽翰鍒板唴澧欏鏍广佸瑙掓垨搴娿佹绛夌浉瀵瑰潥纭殑瀹跺叿涓嬮潰銆傚崈涓囦笉瑕佽烦妤笺4銆佸湴闇囪繃鍚庯紝涓洪槻鑼冧綑闇囷紝搴旇鏈夊簭銆佽繀閫熷湴浠庡畨鍏ㄩ氶亾锛...
  • 鍦伴渿閫冪敓鏂规硶鏈夊摢浜?
    绛旓細4銆佸皢闂ㄦ墦寮锛岀‘淇濆嚭鍙 閽㈢瓔姘存偿缁撴瀯鐨勬埧灞嬶紝鐢变簬鍦伴渿鐨鏅冨姩浼氶犳垚闂ㄧ獥閿欎綅锛屾墦涓嶅紑闂紝鍥犳瑕佸厛灏嗛棬鎵撳紑锛岀‘淇濆嚭鍙c傚钩鏃惰浜嬪厛鎯冲ソ涓囦竴琚叧鍦ㄥ眿瀛愰噷锛屽浣曢冭劚鐨勬柟娉锛屽鍑嗗濂芥瀛愩佺怀绱㈢瓑銆5銆佹埛澶栫殑鍦哄悎锛岃淇濇姢濂藉ご閮紝閬垮紑鍗遍櫓涔嬪 褰撳ぇ鍦板墽鐑堟憞鏅冦佺珯绔嬩笉绋鐨勬椂鍊锛屼汉浠兘浼氭湁鎵堕潬銆佹姄浣忎粈涔堢殑...
  • 璇烽棶鎬庝箞鍦鍦伴渿涓閫冪敓鍜岀敓瀛
    绛旓細鎬ユ晳鏂规硶澶ч渿鍚庡緢鏈夊彲鑳戒綑闇,涓斾綑闇囦綅缃湭蹇呮槸闇囨簮寰堣繎鐨勪綅缃,鎵浠ヨ嚜鏁戞槸鍦伴渿鍚庡緢閲嶈鐨勬帾鏂戒箣涓銆俒11]鍦伴渿鍙戠敓鏃,鑷冲叧閲嶈鐨勬槸瑕佹湁娓呴啋鐨勫ご鑴,闀囬潤鑷嫢鐨勬佸害銆傚彧鏈夐晣闈,鎵嶆湁鍙兘杩愮敤骞虫椂瀛﹀埌鐨勯槻闇囩煡璇嗗苟鍒ゆ柇鍦伴渿鐨澶у皬鍜岃繙杩戙傝繎闇囧父浠ヤ笂涓嬮绨稿紑濮,涔嬪悗鎵嶅乏鍙虫憞鎽嗐傝繙闇囧嵈灏戜笂涓嬮绨告劅瑙,鑰屼互宸﹀彸鎽囨憜涓轰富,...
  • 鍦伴渿鏃堕冪敓鐨勬柟娉曟湁鍝簺
    绛旓細鈽呫佸ぇ鍦伴渿鏈夋椂鍙戠敓鍦ㄦ捣搴曪紝杩欐椂浼氬嚭鐜版捣鍟搞傛巰璧风殑娴锋氮锛屼細鎬ュ墽鍗囬珮锛岄潬杩戝哺杈圭殑灏忚垷灏卞崄鍒嗗嵄闄┿傛鏃讹紝鏈濂芥槸杩呴熺寮娌欐哗锛岃繙绂绘氮楂樼殑娴烽潰锛屾墠绠楁槸瀹夊叏鐨勩傗槄銆佸湪鍏叡鍦烘墍閬囧埌鍦伴渿鏃锛岄噷闈㈢殑浜轰細鍥犳儕鎭愯屽鑷存嫢鎸わ紝杩欐槸鐢变簬鎯婃亹鐨勪汉浠壘涓嶅埌閫冪敓鐨勫嚭鍙g殑缂樻晠銆傝繖鏃堕渶瑕佺殑鏄晣闈欙紝瀹氫笅蹇冩潵瀵绘壘鍑哄彛锛...
  • 鍦伴渿鏃堕冪敓鐨勬柟娉曟湁鍝簺
    绛旓細鈽呫佸ぇ鍦伴渿鏈夋椂鍙戠敓鍦ㄦ捣搴曪紝杩欐椂浼氬嚭鐜版捣鍟搞傛巰璧风殑娴锋氮锛屼細鎬ュ墽鍗囬珮锛岄潬杩戝哺杈圭殑灏忚垷灏卞崄鍒嗗嵄闄┿傛鏃讹紝鏈濂芥槸杩呴熺寮娌欐哗锛岃繙绂绘氮楂樼殑娴烽潰锛屾墠绠楁槸瀹夊叏鐨勩傗槄銆佸湪鍏叡鍦烘墍閬囧埌鍦伴渿鏃锛岄噷闈㈢殑浜轰細鍥犳儕鎭愯屽鑷存嫢鎸わ紝杩欐槸鐢变簬鎯婃亹鐨勪汉浠壘涓嶅埌閫冪敓鐨勫嚭鍙g殑缂樻晠銆傝繖鏃堕渶瑕佺殑鏄晣闈欙紝瀹氫笅蹇冩潵瀵绘壘鍑哄彛锛...
  • 10绉鍦伴渿閫冪敓鑷晳鏂规硶鏄粈涔
    绛旓細璇蜂緷鐓у晢搴楄亴鍛樸佽鍗汉鍛樼殑鎸囩ず鏉ヨ鍔ㄣ8銆鍦伴渿寮杞︽椂閬垮紑鍗佸瓧璺彛灏嗚溅瀛愰潬璺竟鍋滀笅锛岀鍒跺尯鍩熺姝㈣椹躲傚厖鍒嗘敞鎰忔苯杞︽敹闊虫満鐨勫箍鎾紝闄勮繎鏈夎瀵熺殑璇濓紝瑕佷緷鐓у叾鎸囩ず琛屼簨銆9銆佹劅鐭ュ湴闇囨垨鍙戝嚭娴峰暩銆傚北宕┿佹偿鐭虫祦璀︽姤鐨勮瘽锛岃娉ㄦ剰鏀堕煶鏈恒佺數瑙嗘満绛夌殑淇℃伅锛岃繀閫熷埌瀹夊叏鐨勫満鎵閬块毦銆10銆侀伩闅炬椂瑕佸緬姝ワ紝鎼哄甫鐗╁搧搴...
  • 扩展阅读:地震最有效的躲避方法 ... 4.8级地震后的余震 ... 地震时在家里如何躲避 ... 防震小知识十条 ... 地震30层高楼会倒塌 ... 地震房间躲哪里最安全 ... 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地震高楼最佳逃生方法 ... 地震逃离正确方法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