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0】 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猫头鹰王国1:奴工》

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180天。

今天分享“猫头鹰王国系列”的第一部《奴工》。

“猫头鹰王国系列”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她叫凯瑟琳·拉丝基。时至今日,凯瑟琳已经出版过70多本书了,成为了《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畅销书排行榜的重要作家。

她的小说《糖农时代》获得了纽伯瑞儿童文学银奖,《黑夜之旅》还获得了美国全国犹太图书奖。除此之外,凯瑟琳还拿下过美国ALA最佳童书大奖、《波士顿环球奖》、《华盛顿邮报》儿童图书协会奖等多项奖项。足见广大读者对凯瑟琳小说的喜爱。

在凯瑟琳的小说中,有一类小说专门以动物为主。比如2012年出版的《绝境狼王》系列,再比如我们今天的主角《猫头鹰王国》。在这类小说中,凯瑟琳赋与动物人的性格,向小读者们展现了动物们的神奇冒险经历,将趣味和知识相融合,同时还兼顾了作品的文学性,让小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了解了动物,也懂得了人生道理。受到了无数大朋友小朋友的喜爱。

也正因此,凯瑟琳获得到了“动物奇幻小说女王”的称号。热爱动物的凯瑟琳,非常喜欢观察和研究各种动物。比如说狼、猫头鹰、熊这些动物,都在她的研究之列。

而凯瑟琳的丈夫是美国《国家地理》的摄影记者和纪录片制片人,借助这层关系,凯瑟琳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到动物们的成长环境中去,然后可以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习性、特点,而且可以将这些有趣的知识穿插到小说里,给小朋友们带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今天分享的《猫头鹰王国》系列是凯瑟琳动物奇幻小说的代表作品。全系列一共有15本,每3本为一季。在这个系列中,凯瑟琳将人性置于猫头鹰之上,记叙了猫头鹰四人组,谷仓猫头鹰赛林、精灵猫头鹰吉菲、大灰猫头鹰灰灰,还有穴居猫头鹰掘哥一行的冒险传奇故事。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曾评价,《猫头鹰王国》是一套将自然与幻想结合得极其完美的经典动物奇幻小说,它紧凑的情节、美妙的语言、对鸟类世界细致入微的描写、对大自然的终极关怀,无不让人感动和陶醉其中。

我国著名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先生是这样评价“猫头鹰王国系列”的,作者在动物小说的基础上增加了冒险、励志、奇幻等种种因素,用优美的文笔、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猫头鹰王国这一神奇的动物世界,将知识和趣味完全的融合,让人感叹作者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和对历史与文明的深刻思考。

2010年,由华谊公司和电影《快乐的大脚》工作室联合制作的电影《猫头鹰王国:守卫者传奇》上映了电影改编自“猫头鹰王国系列”的前三本小说,和原著系列一样的,电影一经上映就受到了很多小读者的青睐。

让我们一起去书里看看凯瑟琳给我们准备的这场奇幻与冒险并存,趣味和知识交融的文学盛宴。猫头鹰是不吉利的象征?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猫头鹰确实是一种“不祥”的鸟类,因为猫头鹰总是夜间出没,它还喜欢吃腐烂的肉,它会发出怪异的笑声。

所以,人们总是将猫头鹰跟死亡、恐怖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听见猫头鹰叫准没好事”,“猫头鹰是不吉利的鸟”等等这些传言就流散开了。但实际上,这种看法只是一种文化偏见,放眼世界,我们会看到在不同地区的文化中,猫头鹰的意义大相径庭。

在英国,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影响深远,小说中的猫头鹰是巫师们的主要宠物之一,它们担任着邮寄信件的任务。海格就曾经送给哈利一只名叫“海德薇”的猫头鹰,这只小猫头鹰在书中就担任着重要角色。因此,在英国,人们对猫头鹰的印象是神秘富有智慧。

在古希腊,人们对猫头鹰的态度也是很尊敬的,因为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就有一只小猫头鹰做宠物。

在日本,由于猫头鹰的日语发音谐音就是有吉祥的意思,人们甚至认为猫头鹰是“福鸟”,而在一些印第安土著的居民中,人们由于十分崇拜猫头鹰,至今还保留着猫头鹰舞蹈。还有很多猫头鹰雕像。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猫头鹰的意义完全不同的。有人认为波头鹰吉祥智慧,有人会认为猫头鹰代表厄运。这些都是猫头鹰的文化意义。

抛开这些滤镜,猫头鹰其实就是一个长得很像猫的鸟嘛,我没必要看见猫头鹰就觉得运气不好,也没必要对它顶礼膜拜。

因此,我们不妨抛开这些偏见,从凯瑟琳的书中重新认识一下猫头鹰。《猫头鹰王国》一书有着很多关于猫头鹰的介绍,这些介绍藏在故事的叙述中,单把它们挑出来就是一本猫头鹰的百科书。

比如故事开始,作者就介绍了谷仓猫头鹰的居住习性,它们都住在高高的树洞里。接着,作者通过描写赛琳一家的“初虫仪式,初飞仪式,初骨仪式”,巧妙地介绍了猫头鹰的饮食习惯。

赛林和吉菲来到了圣灵枭孤儿院之后,作者通过月光催眠还有月光烧烤,向小读者们展示了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它们就是昼伏夜出,一旦颠倒黑白,就会让猫头鹰们神志不清。

事实上,很多夜间出行的猫头鹰一旦白天飞行就会摇头晃脑,就像是喝醉了一样。如果我们偶然在白天,看到这样一只猫头鹰,一定要体谅它,因为它可能刚刚被月光催眠过。后来吉菲和赛林被派到了小食团场干活。

我们又了解了猫头鹰饮食的另一特点。由于它们吃东西的时候,习惯是整个吞下,所以隔一段时间,猫头鹰们就会把食物中难以消化的骨头、碎片集中排出来,形成一个小食团。

在书里,凯瑟琳还特意强调了“砂囊”这个器官。砂囊是很多鸟类都有的一种消化器官,功能类似于咱们人类的“胃”,但是在小说里,猫头鹰的砂囊除了消化功能,还增加了其他的功能。

比如说,当昆郎把赛林从树上推下来的时候,赛林的砂囊感到刺痛。因为他在怨恨哥哥。在吉菲的鼓励下,赛林决定飞出圣灵枭,而随着羽毛的逐渐丰满,赛林的砂囊里会涌现出一股对天空的渴望。

在这些情节里,猫头鹰的砂囊已经不限于生物意义上的这个消化器官了。它更像是人类的大脑和心。这也给小说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等到赛林吉菲终于逃出了圣灵枭,遇见了好友灰灰和掘哥,凑齐了这个“四人组”之后,我们才发现,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作者还没有忘记向我们介绍猫头鹰丰富的种类。

比如,赛林是一只谷仓猫头鹰,它有一张标志性的心型脸蛋。吉菲是一只精灵猫头鹰,个子非常的娇小。与之相对的,是猫头鹰家族中的大个子“大灰猫头鹰”,也就是故事中的灰灰。而以掘哥为代表的穴居猫头鹰的特点,是居住在地洞里,它们的腿比一般猫头鹰长,非常擅长奔跑。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凯瑟琳的小说中介绍了那么多有关猫头鹰的知识,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作品的文学性。因为这些有趣的小知识都是穿插在故事情节里说的。

小说里没有长篇大论的猫头鹰介绍,丝毫不会让小读者们感到枯燥。很多这个小知识都是借助“月光催眠”“初骨仪式”这些事件潜移默化地给展现出来了。或许读到最后,我们才会发现,不知不觉我们变成了一个“猫头鹰通”了。

正因此,我们将《猫头鹰王国》系列的作品定义为小说故事,而不是百科。它在传递知识之余,《猫头鹰王国》更重要的意义是教会孩子们思考,勇敢和信心的重要性。

在《猫头鹰王国1:奴工》里,圣灵枭的坏猫头鹰,通过月光催眠给小猫头鹰洗脑,让它们忘记自己的名字,对它们进行思想控制。接下来,小猫头鹰们就会逐渐失去思考的能力,完全就变成了坏猫头鹰的工具了。自然它们也永远不会逃出圣灵枭的想法。

控制思想就是圣灵枭最恐怖的地方。这里禁止提问,只有服从。所以永远不会有创新和突破,所有的猫头鹰都在按照老一套的规矩办事。猫头鹰失去了对天空的渴望,变成了一具具行尸走肉。幸好,赛林在吉菲的提醒下,躲开了月光催眠,它们变成了圣灵枭唯一有思考能力的猫头鹰。

在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它们知道自己的权利正在被剥夺,并且勇敢地反抗。秘密计划逃出圣灵枭,给恐怖的圣灵枭传递出了一种希望。

赛林和吉菲的勇敢源头之一,就是珈瑚王国的传说。这个神奇的故事成了两只猫头鹰的精神信仰,是它们在恐怖的圣灵枭依然有精神之柱。它们选择相信在古老的年代确实有一群勇敢的猫头鹰,这也成了它们的榜样,给了它们无限的信心。

等到真正筹划逃跑的时候,两只小猫头鹰的飞行课上得非常艰难。可是,大猫头鹰林伯告诉它们,“只要有信心,没有什么做不成的,猫头鹰对天空天然的渴望,就是猫头鹰必须飞行的原因”。

在林伯的鼓励下,赛林和吉菲终于学会了飞行。当它们扑棱着翅膀,终于飞离圣灵枭的时候,听到了林伯在奄奄一席之际吟唱的古老歌曲。“我让年轻的翅膀树立信心,使自己得到解脱,有信心者得到祝福,有信心者展翅翱翔。”

这段感人至深的情节,相信也会让阅读原著的小朋友深深体会到信心的重要性,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猫头鹰王国1:奴工》中,还着重描写了卧底红藤和林伯的故事。这两段故事出人意料,令人读起来非常感动,使这个故事的情节也更紧凑了,增添了作品的文学性。所幸,红藤和林伯没有白白牺牲,赛林和吉菲逃出了圣灵枭,还认识了灰灰和掘哥。

接下来,四只小猫头鹰踏上了前往珈瑚王国的旅程,它们希望找到传说中的猫头鹰骑士,告诉他们圣灵枭的情况,以此守护猫头鹰王国。

珈瑚王国真的存在吗?那里是不是真的有一群侠肝义胆的猫头鹰呢?圣灵枭的计划究竟是什么呢?赛林和吉菲的家人又去哪儿了?

这些问题就要在《猫头鹰王国2:险途》中寻找答案了。

扩展阅读:儿子读书妈妈的奖励 ... 妈妈陪儿子读书那些事 ... 亲子攻略顾兰芝 ... 儿子读书我陪身 ... 家庭短文500篇合集 ... 亲子攻略第二版主 ... 叛逆儿子暴躁老妈 ... 儿童文学的欢愉美 ... 亲子攻略txt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