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民族不同的过年习俗 各个民族的春节习俗

\u5404\u6c11\u65cf\u8fc7\u5e74\u7684\u4e60\u4fd7\u662f\u4ec0\u4e48

1\u3001\u85cf\u65cf\u7279\u8272\uff1a\u5728\u9664\u5915\u524d\u4e00\u5929\uff0c\u5f53\u592a\u9633\u5feb\u8981\u843d\u5c71\u7684\u65f6\u5019\uff0c\u5bb6\u5bb6\u6237\u6237\u90fd\u628a\u810f\u6c34\u6c61\u7269\u5f80\u897f\u8fb9\u5012\u6389\uff0c\u8ba9\u90a3\u4e9b\u810f\u4e1c\u897f\u8ddf\u7740\u592a\u9633\u843d\u5c71\u800c\u9664\u6389\uff0c\u4ee5\u793a\u8f9e\u65e7\u8fce\u65b0\uff0c\u76fc\u671b\u4eba\u4e01\u5174\u65fa\uff0c\u4e07\u7269\u751f\u957f\u3002
2\u3001\u5e03\u4f9d\u65cf\u7279\u8272\uff1a\u9664\u5915\u4e4b\u591c\u5168\u5bb6\u4eba\u901a\u5bb5\u8fbe\u65e6\u5730\u5728\u6c34\u5858\u8fb9\u5b88\u5c81\u3002\u5929\u4e00\u4eae\uff0c\u59d1\u5a18\u4eec\u4fbf\u4e89\u5148\u6050\u540e\u5730\u6253\u6c34\u3002\u8c01\u6700\u5148\u6311\u56de\u7b2c\u4e00\u62c5\u6c34\uff0c\u8c01\u5c31\u662f\u6700\u52e4\u52b3\u3001\u6700\u5e78\u798f\u7684\u59d1\u5a18\u3002

3\u3001\u6ee1\u65cf\u7279\u8272\uff1a\u6ee1\u65cf\u5206\u7ea2\u3001\u9ec4\u3001\u84dd\u3001\u767d\u56db\u65d7\u4eba\u3002\u6625\u8282\u65f6\uff0c\u7ea2\u65d7\u4eba\u5728\u95e8\u4e0a\u8d34\u7ea2\u6302\u65d7\uff0c\u9ec4\u65d7\u4eba\u5728\u95e8\u4e0a\u8d34\u9ec4\u6302\u65d7\uff0c\u84dd\u65d7\u4eba\u5728\u95e8\u4e0a\u8d34\u84dd\u6302\u65d7\uff0c\u767d\u65d7\u4eba\u5728\u95e8\u4e0a\u8d34\u767d\u6302\u65d7\u3002\u6302\u65d7\u56fe\u6848\u4f18\u7f8e\uff0c\u8272\u5f69\u9c9c\u8273\uff0c\u8c61\u5f81\u7740\u4e00\u5e74\u7684\u5409\u7965\u5f00\u7aef\u3002
4\u3001\u571f\u5bb6\u65cf\u7279\u8272\uff1a\u6625\u8282\u671f\u95f4\uff0c\u571f\u5bb6\u65cf\u4eba\u6c11\u8981\u4e3e\u884c\u9686\u91cd\u7684\u6446\u624b\u821e\u4f1a\u3002\u6446\u624b\u821e\u4f1a\u662f\u571f\u5bb6\u65cf\u6bd4\u8f83\u6d41\u884c\u7684\u4e00\u79cd\u53e4\u8001\u821e\u8e48\uff0c\u5305\u62ec\u72e9\u730e\u3001\u519b\u4e8b\u3001\u519c\u4e8b\u3001\u5bb4\u4f1a\u7b4970\u591a\u4e2a\u821e\u8e48\u52a8\u4f5c\uff0c\u8282\u594f\u9c9c\u660e\uff0c\u52a8\u4f5c\u4f18\u7f8e\uff0c\u821e\u59ff\u6734\u5b9e\uff0c\u60c5\u8c03\u5065\u5eb7\u3002
5\u3001\u50a3\u65cf\u7279\u8272\uff1a\u6cfc\u6c34\u8282\u662f\u50a3\u65cf\u7684\u65b0\u5e74\u8282\u65e5\uff0c\u662f\u50a3\u65cf\u4e00\u5e74\u4e2d\u6700\u76db\u5927\u7684\u4f20\u7edf\u8282\u76ee\u3002\u5728\u4e09\u56db\u5929\u7684\u8282\u65e5\u91cc\uff0c\u4eba\u4eec\u76f8\u4e92\u6cfc\u6c34\uff0c\u8868\u793a\u5bf9\u4f60\u7684\u795d\u798f\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5c11\u6570\u6c11\u65cf\u6625\u8282

\u6211\u662f\u6c49\u65cf\uff0c\u4e5d\u6c5f\u6c38\u4fee\u7684\uff0c\u4f46\u6211\u4eec\u8fd9\u8fc7\u5e74\u4e0d\u662f\u4e09\u5341\u665a\u4e0a\u3002
\u6bcf\u4e2a\u6751\u90fd\u6709\u81ea\u5df1\u8fc7\u5e74\u7684\u65f6\u95f4\u3002
\u6bd4\u5982\u6211\u7237\u7237\u5bb6\u662f\u814a\u670826\u65e9\u4e0a\u8fc7\u5e74\uff0c\u6211\u5916\u516c\u5bb6\u5c31\u662f\u814a\u670828\u665a\u4e0a\u8fc7\u5e74\uff0c\u6709\u7684\u59d3\u6c0f\u662f\u5728\u534a\u591c\u8fc7\u7684\u5e74\u3002
\u7136\u540e30\u665a\u4e0a\u518d\u8fc7\u9664\u5915\u3002
\u6211\u4e5f\u95ee\u8fc7\u5927\u5b66\u7684\u540c\u5b66\uff0c\u4ed6\u4eec\u90fd\u662f30\u665a\u4e0a\u8fc7\u5e74\u7684\uff0c\u6211\u5bf9\u6211\u4eec\u8fd9\u7684\u98ce\u4fd7\u4e5f\u611f\u5230\u5947\u602a\u3002

藏族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
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傈僳族
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拉祜族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食用外,总要给牛吃一点,关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酬其一年来与主人合作,祝愿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达斡尔族
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仫佬族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独龙族
唯一的节日就是先在冬腊月的“卡雀哇”节。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这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鄂伦春族
在东北的鄂伦春同胞,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赫哲族
春节,赫哲语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围裙、鞋面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在年节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种野生果“稠李子”制作成饼子,同时摆满鱼、兽类肉等食品。对待贵客,则用杀活鱼,或把鱼条烤熟,用这种“塔拉哈”招待。

基诺族
春节到来,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口嚼槟榔的老翁扬头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鸣锣,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响,男女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哈尼族
荡秋千,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高山族
“围炉” ,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景颇族
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瑶族
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鄂温克族
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羌族
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东乡族
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京族
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苗族
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纳西族
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蒙古族
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水族
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贵州省,不数散居在广西族自治区。与许多民族一样,水族每年农正月初一至十五也过春节。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收拾房屋,缝制新衣,贴年画、春联,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来迎接新年的到来。春节期间,人们最重果的活动就是祭祀祖先,鱼是必不可少的供品。祭祀的习俗,有的地方在家门口临时放桌,摆上酒席。有的地方摆上箩筐,一头盛着各种生产工具,冀盼来年生产丰收。祭祀时,燃香烧纸,全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跪拜,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事事如意。春节期间,水族小孩儿会挨家串门向大人讨糖果吃,谁要得最多,谁就被认为福气最好,将来聪明健康。除此之外,人们还穿着节日盛装,相互走访庆贺新年。男女青年则汇集在村头寨尾,吹笙,击铜鼓,随着鼓点跳起各种铜鼓舞。节日期间往往鼓声昼夜不停,整个水族山寨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少数民族是怎样过年的?跟汉族相比,都有哪些不同



藏族——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袍子,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藏话叫“萨举”,即新装。藏历正月初三,拉萨人成群结伴,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藏历正月初五,举行隆重的开犁礼。农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耕牛打扮得“花枝招展”──额头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红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挂彩缎,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石,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

白族春节习俗:白族人民过年的活动饶有风趣。除夕前,各家都把屋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灰尘留到新的一年。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守岁过年。午夜以后男女青年争相挑水,以象征勤劳和幸福。初一大清早,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以示新的一年能过上花蜜般的甜日子。节日期间,白族人民有耍灯龙、舞狮子、跳舞蹈等传统文娱节目。白族人民过新年,还开展一项传统的活动—━“放高升”:取一根整棵的大竹子,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把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达一百多米。这项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活动,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强悍性格。
藏族春节习俗: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广场上和原野中更是热闹非常,青年们聚在一起举行赛骊和射击比赛,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狂欢入夜。
傣族新年习俗: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互相泼水,用水表达真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心中的祝福。泼水有文泼水和武泼水之分。文泼水是对长者,舀起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去。被泼的人高兴地接受祝福,不得跑开。武泼水则没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头迎脸地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泼的人越感到高兴。
壮族春节习俗:壮族人民除过春节外,还在正月三十日再过一个“晚年”。两个节日同样隆重。节日的早晨,天色将明,妇女们奔向河畔、井台担取新水,这一天,喝的用的,都不能是前一天的存水。过去,有些地区,取回新水后立即过秤,和同量旧水比,如果新水重,就预示有丰收年景。节日期间,有年男女聚集在村处路旁或山坡上对唱山歌。有时竟要连唱三昼夜。在个别地区,青年男女在节日期间还喜欢分队举行抛绣球(用各色布缝制,四角和底部缀有五绺流苏,中间系彩绳。球心充以谷糠,重约半公斤的活动活动。

蒙古族的小年和大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蒙古人民的“小年”。这一天是送“火神爷的年火”日子,家家户户在“灶神”龛前烧香。供献牛、羊肉、黄油、奶皮、奶酪、奶饼、糖果等供品,名之曰“斋灶”。这一天最讲究全家团聚,吃团圆饭,喝团圆酒、特别热闹。晚上即送社神上天,人们要把事先准备好的柴草或牛羊粪块,用火点着,再从各种供品中取出一点,扔进火堆里,助火燃烧。这时全家对着火焰向火神爷祷告。一般在腊月十五日前各家各户都要把牛羊宰好,除了留下自己食用,还要准备些肉送给亲友。同时要为大人小孩做一件好看的蒙古袍服,买新靴子,新帽子,购置奶桶、毡子、锅碗、盆勺等用具,然后把节日骑乘的马调养好。春节,蒙古人称为“白节”、“大年”、是蒙古人传统节目,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一。居住在农村、城市、工矿区的蒙古族过春节的习俗同汉族差不多,但牧区有很多不同的特点。除夕之夜为“守岁”,合家老小席地坐在蒙古包中的矮桌周围,桌上摆着一盘香喷喷的肉类、奶食品,以及糖果、香烟、美酒等物,有的还要在矮桌上供一张大纸,纸上写着祖先的名字。午夜,开始饮酒吃年饭,或吃除夕饺子。按规矩团圆之宴要多吃多喝酒、肉,食器要摆得满满一席。如吃不完也要剩得越多越好,象征新的一年里吃喝不尽、年年有余。家里的年轻人,要向长者敬“辞岁酒”。特别有意思的是全家共吃一块由酥油、糖、白面烙成的大圆饼,这叫吃新年饼,每人只吃一口,意思是全家永不分离,永久团圆,永远过甜甜蜜蜜的日子。除夕之夜要耍“嘎拉木”(玩羊骨头)、说书、唱歌、跳舞,通宵达旦,热闹一宿。过大年,按习惯还要拜年,大年三十晚上为辞旧岁礼,初一早上为迎新年,晚辈给父母和老人叩头、敬酒、献哈达,祝老人们身体健康,晚年幸福!老人们拥抱孙子,并斟上一碗鲜奶,祝愿子女们幸福,象牛奶一样纯洁。解放前,有些家还要请喇嘛到家念经,消除新年的不祥之灾,祈求新年家道兴隆。全家扶老携幼去喇嘛庙焚香膜拜,求活佛保佑。大年初一早餐后,男女盛装,三、五成群向浩特(村镇),挨家串户给亲友拜年。客人进屋首先向长辈叩头拜年,祝愿老人身体健康,年丰人寿。按习惯由主人衫的女婿向各客人逐个敬酒,每敬必喝,或边喝边唱,边唱边舞。在村寒或择一块草地赛马、角力、赛骆驼等。

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广场上和原野中更是热闹非常,青年们聚在一起举行赛骊和射击比赛,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狂欢入夜。

彝族特色

彝族称过年为“库史”。“库”是年或岁之意。“史”即是“新”。“库史”就是过新年。每当深山初雪,秋山红叶,太阳回归时,谷黄米熟,庄稼收进粮仓,便到了彝族过年的时候。彝族一年一度的年节是在农历十月底,有的地方是把过年日固定在农历十月三十日为除夕之日,冬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始。

在凉山大部分地区是按区域选择吉日过年,但都在农历十月之内。

过年的日子临近了,孩子们搬着指头数天日,盼望新年早日到来,过年弯弯猪脚是属于孩子的,孩子们还要各自带肉集体去野餐。过年是一年的终点,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是新旧年间的界限。除旧迎新,庆祝一年的丰收、康乐,并憧憬未来,预祝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清净平安。祝愿一年更比一年幸福康乐。
旧年若遇有不幸灾祸,疾病临身的,通过过年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莫大的依托和安慰。在新旧时日交替的时节,时运转换,祝贺新禧临门。以过年时间为界定,一切从新开始,只要开好了头,时运昌达。以过年时间为准,隔绝不幸命运于逝去之年。
若过了年,年成不好,多灾多难,瘟疫疾病漫延,中途人们要重新过年。让孩子们手持棍棒为武器,向一座搭建在村口的象征性的魔宫进攻,似为同邪魔进行撕战,最后孩子们要捣毁魔宫。通过这一举动,让人们精神上获得新的寄托。
过年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在日常生活中,吃饱穿暖就有了如过年时的幸福感。“过年三天尽情地吃,没有吃错的道理。”过年是恭贺新禧、全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丰衣足食、生活甜蜜美满的时刻,过年活动内容容喜庆吉祥、祈求福禄、驱邪避魔、拜祭祖宗等含意。
彝族“库史”源远流长,据彝族民间文学里记载:“彝族过年是一个名叫俄布科萨的人开的头。”由于历史冗长形成了一整套风俗习惯,如祭祖、堆柴垛、守岁、掸尘、串酒乐、拜年等许多丰富的内容。
彝族过年地板上要铺一层草。选割岩子上的草,那里的草是纯洁的草、干净的草,羊嘴没有沾过的草;是兽蹄没有踏过的草;是丰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荣,铺青叠翠,绿草茸茸如绿毡铺地,象征子孙的荣华富贵。

壮族特色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特色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特色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特色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特色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特色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特色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对你的祝福应为傣族信奉小城佛教水是最纯洁的,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特色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僳僳族特色

僳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僳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拉祜族特色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食用外,总要给牛吃一点,关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酬其一年来与主人合作,祝愿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达斡尔族特色

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仫佬族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独龙族

唯一的节日就是先在冬腊月的“卡雀哇”节。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这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鄂伦春族

在东北的鄂伦春同胞,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赫哲族

春节,赫哲语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围裙、鞋面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在年节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种野生果“稠李子”制作成饼子,同时摆满鱼、兽类肉等食品。对待贵客,则用杀活鱼,或把鱼条烤熟,用这种“塔拉哈”招待。

基诺族

春节到来,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口嚼槟榔的老翁扬头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鸣锣,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响,男女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哈尼族

荡秋千,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高山族

“围炉” ,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景颇族

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瑶族

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鄂温克族

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羌族

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东乡族

人们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京族

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苗族

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纳西族

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蒙古族

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水族

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贵州省,不数散居在广西族自治区。与许多民族一样,水族每年农正月初一至十五也过春节。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收拾房屋,缝制新衣,贴年画、春联,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来迎接新年的到来。春节期间,人们最重果的活动就是祭祀祖先,鱼是必不可少的供品。祭祀的习俗,有的地方在家门口临时放桌,摆上酒席。有的地方摆上箩筐,一头盛着各种生产工具,冀盼来年生产丰收。祭祀时,燃香烧纸,全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跪拜,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事事如意。春节期间,水族小孩儿会挨家串门向大人讨糖果吃,谁要得最多,谁就被认为福气最好,将来聪明健康。除此之外,人们还穿着节日盛装,相互走访庆贺新年。男女青年则汇集在村头寨尾,吹笙,击铜鼓,随着鼓点跳起各种铜鼓舞。节日期间往往鼓声昼夜不停,整个水族山寨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词条标签:



  • 涓浗鍚勪釜姘戞棌杩囧勾閮芥湁浠涔涔犱織?
    绛旓細涓浗鏈56涓姘戞棌銆 钂欏彜鏃 钂欏彜鏃忓巻鏉ュ磭灏氱櫧鑹诧紝鎵浠ュ皢鍐滃巻姝f湀绉颁负鈥滅櫧鏈堚濓紝鎶杩囧勾鑺傜О涓轰綔鈥滅櫧鑺傗濄傝挋鍙ゆ棌杩囧勾鐨勫噯澶囧伐浣滀粠鍐滃巻鑵婃湀浜屽崄涓夊嵆寮濮嬨傞櫎浜嗘壂闄ゃ佹矏娴淬佸竷缃挋鍙ゅ寘澶栵紝杩樿浜虹潃鏂拌锛岄┈浣╃孩缂ㄥ拰鏂伴瀺銆傝鎶婃斁鏈夊搱杈剧殑鏁村彧鐗涖佺緤鐚粰鑷充翰鍘氬弸銆傞櫎澶曞瑕佸悆鈥滄墜鎶婅倝鈥濅互绀哄悎瀹跺洟鍦嗐
  • 涓浗鍚勪釜姘戞棌杩囨槬鑺傜殑椋庝織鏄庢牱?
    绛旓細鏄ヨ妭鏈熼棿鐨勫簡绁濇椿鍔ㄦ瀬涓轰赴瀵屽鏍凤紝鏈夎垶鐙佽嶉緳銆佹父绁炪佸仛骞翠緥锛屼篃鏈夎俯楂樿贩銆佽窇鏃辫埞銆傚崡鏂规部娴蜂竴甯﹀箔鍗楀湴鍖轰汉浠部琚繃鍘荤キ绁栨暚绁炴椿鍔紝绁堟眰鏂扮殑涓骞撮璋冮洦椤猴紝骞冲畨銆佷赴鏀 銆備腑鍥芥槸涓姘戞棌鐨勫浗瀹讹紝鍚勬皯鏃杩囨柊骞寸殑褰㈠紡鍚勬湁涓嶅悓銆傛壂灏 鏂板勾鍓嶅鈥滆厞鏈堜簩鍗佸洓锛屾幐灏樻壂鎴垮瓙鈥濓紙浜︾О鎵眿锛鐨勪範淇 锛屾嵁銆婂悤姘...
  • 璋佸憡璇夋垜涓涓嬪叏鍥藉悇鍦鍚勬皯鏃忚繃骞寸殑涔犱織
    绛旓細鏅氫笂鍏ㄥ鍚冩墜鎶婅倝骞惰繘琛鍚勭杈炴棫杩庢柊娲诲姩銆備汉浠湪鎴垮眿瑗夸晶闆湴涓婃彃涓婇锛屾湞瑗垮彥鎷滐紝浠ョず缂呮绁栧厛銆傞櫎澶曞瀹跺鍚冮ズ瀛愶紝楗哄瓙閲屽寘鏈夌櫧绾匡紝鎰忓瘬闀垮懡鐧惧瞾銆鏄ヨ妭鏈熼棿鏈夋洸妫嶇悆姣旇禌銆佸寲瑁呰垶浼氥佸惉涔﹀敱姝岀瓑娓告垙銆傞珮灞辨棌 楂樺北鏃忕殑浜轰滑鍦ㄦ槬鑺傞噷韬潃鑹充附鐨姘戞棌鏈嶈锛屾垚缇ょ粨闃熸鑱氬湪鏉戣竟瀵ㄥご鐣呴ギ缇庨厭锛屽苟鍦ㄤ箰鍣ㄤ即濂忎笅...
  • 涓浗鍚勪釜姘戞棌杩囨槬鑺傜殑椋庝織鏈変粈涔涓嶅悓?
    绛旓細2. 鏄ヨ妭鏈熼棿鐨勫簡绁濇椿鍔ㄦ瀬涓轰赴瀵屽鏍凤紝鍖呮嫭鑸炵嫯銆佽嶉緳銆佹父绁炪佸仛骞翠緥锛屼互鍙婅俯楂樿贩銆佽窇鏃辫埞绛夈3. 鍗楁柟娌挎捣涓甯︾殑宀崡鍦板尯浜轰滑娌胯杩囧幓鐨勭キ绁栨暚绁炴椿鍔紝绁堟眰鏂扮殑涓骞撮璋冮洦椤恒佸钩瀹夊拰涓版敹銆4. 涓浗鏄釜澶氭皯鏃忕殑鍥藉锛鍚勬皯鏃杩囨柊骞寸殑褰㈠紡鍚勬湁涓嶅悓銆備緥濡傦紝鏈夆滆厞鏈堜簩鍗佸洓锛屾幐灏樻壂鎴垮瓙鈥鐨勪範淇銆5. 鏄ヨ妭...
  • 56涓姘戞棌鐨勬槬鑺備範淇
    绛旓細鍒濅竴锛岀儳棣欑キ鎷滐紝鍚戦暱杈堟暚閰掑彥澶达紝鎺ュ彈鑰佷汉鐨勭璇嶃傚悆姘撮ズ锛岀┛鏂拌。锛鍚勭濞变箰銆16.鎷夌鏃 鎷夌鏃忓湪姝f湀鍒濅竴鑷冲垵鍥涜繃澶у勾锛屽湪姝f湀鍒濅節鑷冲崄涓杩囧皬骞淬傝厞鏈堜笁鍗佹櫄涓婅鏉鐚佽垈绯背绮戯紝姣忓瑕佸仛涓瀵瑰ぇ鐨勭矐绮戯紝璞″緛鏄熸槦锛岃〃绀哄湪鏂扮殑涓骞撮噷椋庤皟闆ㄩ『锛屼簲璋蜂赴鐧汇17.鍩鸿鏃 杩囧勾鏄熀璇烘棌鏈闅嗛噸鐨勮妭鏃ワ紝浣嗘病鏈...
  • 鍚勪釜姘戞棌杩囧勾鐨勪範淇
    绛旓細濡傛灉鐢ㄧ粨缁宠鏃ワ紝绂昏繃鑺傝繕鏈夊灏戝ぉ锛屽氨缁撳灏戜釜缁擄紝鐒跺悗灏嗙粨缁抽佺粰鍠婃。瑕侀個璇风殑浜插弸锛岃嚜宸辩暀涓鏉★紝姣忚繃涓澶╄В涓涓粨锛岃В鍒版渶鍚庝竴涓"缁"鐨勬椂鍊欙紝灏辩煡閬撴槸杩囧勾浜嗐傜撼瑗挎棌鈥斺旀鏈堟柊鏄ヤ汉浠簰鐩歌浜叉嫓鍙嬶紝杞祦鍋氬锛屼腑闈掑勾鐢峰瓙缁勭粐鐏細锛屽苟涓庡埆鏉戠珵璧涖傚煄甯傘佷埂鏉戦兘鍔炵伅浼氾紝鑺傜洰婕旂殑鏄湰姘戞棌鏁呬簨锛氬銆...
  • 涓浗鍚勪釜姘戞棌閮芥湁浜涗粈涔杩囧勾鐨勪範淇?
    绛旓細涓浗鏈56涓姘戞棌銆傝挋鍙ゆ棌 钂欏彜鏃忓巻鏉ュ磭灏氱櫧鑹诧紝鎵浠ュ皢鍐滃巻姝f湀绉颁负鈥滅櫧鏈堚濓紝鎶杩囧勾鑺傜О涓轰綔鈥滅櫧鑺傗濄傝挋鍙ゆ棌杩囧勾鐨勫噯澶囧伐浣滀粠鍐滃巻鑵婃湀浜屽崄涓夊嵆寮濮嬨傞櫎浜嗘壂闄ゃ佹矏娴淬佸竷缃挋鍙ゅ寘澶栵紝杩樿浜虹潃鏂拌锛岄┈浣╃孩缂ㄥ拰鏂伴瀺銆傝鎶婃斁鏈夊搱杈剧殑鏁村彧鐗涖佺緤鐚粰鑷充翰鍘氬弸銆傞櫎澶曞瑕佸悆鈥滄墜鎶婅倝鈥濅互绀哄悎瀹跺洟鍦嗐傚垵涓...
  • 涓嶅悓姘戞棌鐨勬槬鑺備範淇(绠鐭)鎬ュ憖!
    绛旓細鑺傛棩涓紝鐢峰コ鑰佸皯閮戒細绌夸笂姘戞棌鐩涜锛屽涓殑瀹堕暱棣栧厛璧峰簥锛屽湪鎴垮眿涓ぎ鐐圭噧鏉炬煆鏍戞灊锛岀儫闆剧辑缁曚腑锛岀鎰垮搴垚鍛樺湪鏂扮殑涓骞翠腑骞冲畨蹇箰銆備箣鍚庯紝瀹堕暱浼氬皢鍐掔儫鐨勬爲鏋濆甫鍒扮壊鐣滃湀闂ㄥ彛锛岃鐗茬暅浠庝腑閫氳繃锛岀姹傜壊鐣滃仴搴枫佽偉澹拰绻佹畺銆傝嫍鏃鐨勬槬鑺備範淇 鑻楀勾鏄嫍鏃忚嚜宸辩殑鏂板勾锛屽悇鍦板尯鐨勫簡绁濇椂闂涓嶅悓锛屾湁鐨勫湪鍗佹湀锛屾湁鐨勫湪...
  • 鍚勬皯鏃忚繃骞寸殑涔犱織鏈夊摢浜?
    绛旓細鏄ヨ妭锛岃挋鍙や汉绉颁负鈥滅櫧鑺傗濄佲滃ぇ骞粹濄佹槸钂欏彜浜轰紶缁熻妭鐩紝鏃堕棿鍦ㄥ啘鍘嗘鏈堝垵涓銆傚眳浣忓湪鍐滄潙銆佸煄甯傘佸伐鐭垮尯鐨勮挋鍙ゆ棌杩囨槬鑺傜殑涔犱織鍚屾眽鏃忓樊涓嶅锛屼絾鐗у尯鏈夊緢澶涓嶅悓鐨鐗圭偣銆傞櫎澶曚箣澶滀负鈥滃畧宀佲濓紝鍚堝鑰佸皬甯湴鍧愬湪钂欏彜鍖呬腑鐨勭煯妗屽懆鍥达紝妗屼笂鎽嗙潃涓鐩橀鍠峰柗鐨勮倝绫汇佸ザ椋熷搧锛屼互鍙婄硸鏋溿侀鐑熴...
  • 鍚勪釜姘戞棌鐨鏂拌仈涔犱織
    绛旓細    鍚勪釜姘戞棌杩囧勾鐨勪範淇锛氳挋鍙ゆ棌     浜旀洿鍚冮ズ瀛愩佹斁闉偖涓庢眽鏃忓悓銆傛澶栵紝闄ゅ瑕佸悆鈥滄墜鎶婅倝鈥濓紝浠ョず鍚堝鍥㈠渾銆傚垵涓鍑屾櫒鏅氳緢鍚戦暱杈堟暚鈥滆緸宀侀厭鈥濓紝鐒跺悗闈掑勾鐢峰コ璺ㄤ笂姊┈锛岄獞涓茶挋鍙ゅ寘锛屽厛缁欓暱杈堜滑鍙╁ご绁濇効锛屾帴鐫鍠濋厭璺宠垶锛岄殢鍚庝覆鍖呯敺濂宠繕鍒╃敤杩欎竴鏈轰細寤疯璧涢┈姣旇禌...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