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职名称有什么区别?

您好,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至隋代演变并确立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三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唐代全国分二十二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几个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宗皇太极封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中央具体官职:
令尹(丞相)

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令尹主要由楚国贵族当中的贤能来担任,且多为芈姓(熊氏、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之族,亦有少数外姓之人为令尹(吴起、黄歇、李园),实不多见。(其此之谓乎)


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左徒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上大夫
先秦官名,比上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楚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姜亮夫《屈原赋校注》:“楚之上官大夫,亦大夫阶爵之别矣。”“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战国时,官爵可分为上卿和大夫两级:在卿当中有上卿、亚卿之分。在大夫之中,有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等。例如魏国,吴起做西河守时,奖励军功,曾以长大夫赏人。后来须贾曾为魏国的上大夫。(其此之谓乎)

士大夫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其此之谓乎)

长史
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
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其此之谓乎)

侍中(纳言)
秦汉之时,侍中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西汉武帝以降,地位渐高,等级直超过侍郎。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宋该职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后废止。(其此之谓乎)

郎中
郎中属员外级, 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其此之谓乎)

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官名。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 起源于战国。秦从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后只设左、右丞相。西汉初萧何为丞相,后迁为相国,何死,曹参继任。惠帝、吕后到文帝初年,设左、右丞相,以后只设一丞相。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改称为相。
1380年2月17日,也就是明洪武十三年正月十一,朱元璋借清除丞相胡惟庸之机,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将中书省和丞相的权力分属给六部

太师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
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谢安、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追赠太傅。

少保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两人(正四品)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参知政事
又简称“参政”。是隋唐南北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到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其此之谓乎)

枢密使
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
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早期也称为"司员"。最初,章京无一定额数,在内阁中书等官员中选调。乾隆初,改由内阁、各部、理藩院等衙门调派。
自嘉庆四年(1799年)始,定军机章京分满、汉各两班,每班8人,共32人。各班设领班、帮领班章京各1员,由军机大臣于章京中选资深望重者任之。
军机章京的选任,据《枢恒纪略》卷7载:"汉军机章京由内阁中书、六部郎中、员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由进士、举人出身者兼充;满军机章京以内阁中书、六部、理藩院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兼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确定汉章京额缺为20人。

冏卿
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监察机构:

御史
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校尉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司隶校尉来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刺史
刺史,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王莽称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秦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察院御史(监察御史)。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武帝元封初,废诸郡监察御史。继之,分中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其此之谓乎)
地方官职:

节度使
节度使,中国古代军事将领,后来成为地方官。唐代驻守于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一般情况下也时常称持节的各镇守军官,如观察使、招讨使和安抚使等为节度使。(其此之谓乎)

经略使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太守
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都督
都督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国古代军事指挥官官名。最初是军队中的监察官,与监军相同。在魏晋之后演变为统领军队的军事长官之职。突厥语与蒙古语中的脱脱一名来自都督。(其此之谓乎)

巡抚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从事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唐朝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由于好古,士人经常雅称知府为太守。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其此之谓乎)。
《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通判
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县令
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
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武官:

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司马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大将军
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军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抚军
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教头
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官职简介

帝尧时期
司空——掌管水利、建筑的官员
后稷——掌管农业的官员
工师——掌管制做器物的官员
虞——掌管山泽的官员
典乐——掌管教育、音乐的官员

秦代时期
郎中令——掌管宫殿门户
督道仓吏——管理官仓内粮食的官员
御史大夫——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员

汉魏时期
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
大农丞——管领盐铁事务的官员
中郎将——统领皇帝侍从的官员
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
大长秋——皇后的近侍,用来宣达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
武骑常侍——皇帝的侍从
都尉——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秩比二千石
骑郎将——统帅骑兵的将官,秩比千石
骁骑都尉——禁卫军将官
未央卫尉——未央宫禁卫军长官
长乐卫尉——长乐宫禁卫军长官
前、后、左、右将军——职位仅次于上卿
轻车将军——汉时杂号将军之
骠骑将军——官位仅低于大将军
长史——大将军的秘书长
建章监——监督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
骑都尉——羽林军长官,秩比二千石
侍中郎——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员,汉制,侍中是在原官职上特加的荣衔
国相——相当于太守
常侍——皇帝的侍从近臣,东汉光武帝后都用宦官充任
典军校尉——武官,统领皇帝宿卫兵的长官,汉灵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典军校尉是其中之
御史中丞——汉代掌管宫廷藏书之处的官员
兰台令史——在藏书之处典校图籍,管理劾奏等文书档案
太守——专门治理一个郡,掌握生杀大权

唐代时期
观察使——管理一道或几个州的地方行政、监察长官
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中央禁卫军之神策军的最高将领
礼部侍郎——掌贡举、礼仪的行政长官
京兆尹——长安地区最高行政长官
防御使——负责一州或数州军事的地方长官
招讨草贼使——专为镇压农民起义或讨伐逆叛而设置的军事长官
监军判官——监军使下的副职
行营都统——为镇压和讨伐而设置的出征兵统帅
侍御史——负责纠察的官员
右卫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左神武大将军——中央禁卫军之军事长官
校书郎——太子东宫所属学馆中校勘典籍的官员
率府率——太子东宫侍卫长官
金吾大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尚书左右仆射——全面负责行政事务的长官
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折冲都尉——一府之军事长官。统兵两千、一千、八百不等

校尉——一团之军事长官。有兵三百
队正——一队之军事长官。有兵五十
车驾检校官——负责皇帝车驾并开路后保驾安全的安员
转运租庸盐铁使——设置造船厂,保证漕运水上工具(唐,下同)
光禄卿——主管膳食事务的长官
将作大匠——负责营造建筑事务的长官
兵部尚书——主管全国军事政务长官
司农卿——主管农业事务的最高长官
鸿胪卿——负责接待来宾事务的长官
虞部郎中——负责山林绿化的官员
户部尚书——主管财政的最高政务长官
吏部尚书——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务长官
尚辇奉御——专管御用车辆的长官
中郎将——正四品
郎将——从五品,地方府兵将领
子将——从五品下
中书令——即内史令,最高辅政官
右拾遗——咨询建议官员
宗正卿——主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右补阙——咨询建议官员
前锋游弈使——前哨巡逻官
左散骑常侍——议政官之一

  • 瀹樿亴鍚嶇О鏈変粈涔堝尯鍒?
    绛旓細鎮ㄥソ锛涓ぎ瀹樿亴锛氱Е璁句笧鐩搞佸お灏夊拰寰″彶澶уか锛岀粍鎴愪腑鏋㈡満鏋勩備笧鐩哥琛屾斂銆佸お灏夌鍐涗簨銆佸尽鍙插ぇ澶鐩戝療鍜岀涔﹀伐浣銆傛眽鏈濆ぇ浣撲笂娌胯绉﹀埗绉颁负涓夊叕銆備笅鏈変節鍗匡紝鍒嗙鍚勬柟闈㈡斂鍔★紝鑷抽殝浠f紨鍙樺苟纭珛涓轰笁鐪佸叚閮ㄥ埗銆備笁鐪佷负涓功鐪侊紙鍐崇瓥锛夈侀棬涓嬬渷锛堝璁級銆佸皻涔︾渷锛堟墽琛岋級锛屼笁鐪佺殑闀垮畼閮芥槸瀹扮浉銆傚畫浠d腑涔︾渷鑱屾潈鎵╁ぇ...
  • 鍙ゆ椂浜煄琛欓棬鐨勫畼鑱鍙粈楹?鐭ュ窞銆佸お瀹堛佸埡鍙层佸幙浠鏈変粈楹煎垎鍒?
    绛旓細銆愪笧鐩搞鏄灏佸缓瀹樺儦鏈烘瀯涓殑鏈楂瀹樿亴锛屾槸绉夋壙鍚涗富鏃ㄦ剰鎬荤悊鍏ㄥ浗鏀垮姟鐨勪汉銆傛湁鏃剁О鐩稿浗锛屽父浜庡鐩搁氱О锛岀畝绉扳滅浉鈥濄備竴鑸彧璁句竴涓笧鐩革紝淇楃О澶т笧鐩革紝锛屾湁鏃跺垎涓哄乏鍙充袱涓笧鐩革紝鍙充笧鐩镐笓闂ㄧ鐞嗗浗浜嬶紝宸︿笧鐩告槸鐨囧笣鐨勨滅浜洪【闂濄備笉闇瑕佺鐞嗗浗浜嬨傘愬お甯堛戞寚瀹樿亴鍙鍚澶 鍙や唬绉板お甯堛佸お鍌呫佸お淇濅负鈥滀笁鍏...
  • 涓浗鍙や唬鏈夊摢浜涘畼鑱鐨勫埆绉?
    绛旓細鍦ㄤ腑鍥藉彜浠o紝瀹樿亴鐨勫埆绉板父甯稿洜涓哄湴鍩熴佹椂浠e拰鏂囧寲宸紓鑰屾湁鎵涓嶅悓銆備互涓嬫槸涓浜涘彜浠e畼鑱岀殑甯歌鍒О绀轰緥锛氱殗甯濓細 涔熺О涓衡滃ぉ瀛愨濄佲滀富涓娾濄佲滃湥涓娾濈瓑锛屾槸缁熸不鑰呯殑灏婄О銆傚お瀛愶細 涔熺О涓衡滃偍鍚涒濄佲滀笘瀛愨濓紝鏄殗甯濈殑瀚¢暱瀛愩傚鐩革細 涔熺О涓衡滀笧鐩糕濄佲滈杈呪濓紝鏄殗甯濈殑鏈楂樿緟鍔╁畼鍛樸傚ぇ灏嗗啗锛 涔熺О涓...
  • 鍘夸护銆佺煡鍘裤佸幙灏夈佸幙涓,杩欏洓涓瀹樿亴鏈変粈涔堝尯鍒?
    绛旓細鍘夸护锛堢瓑浜庣煡鍘,涓嶅悓鏃朵唬绉版硶锛夌浉褰撲簬鐜板湪鐨鍘垮涔﹁鍏煎幙闀匡紝鏄涓荤涓鍘夸簨鍔$殑涓鎶婃墜銆傚幙涓炵浉褰撲簬鐜板湪鐨勫壇涔﹁鍏煎壇鍘块暱锛屾槸鍘夸护鐨勫壇鎵嬩箣涓锛屼竴鍘跨殑浜屾妸鎵嬨傚幙灏夌浉褰撲簬鐜板湪鐨勫幙鏀挎硶濮斾功璁板吋鍏畨灞闀匡紝鏄富绠′竴鍘挎崟鐩椼佹不瀹夌瓑鍒戜簨銆佸徃娉曚簨鍔$殑瀹樺憳,鍝佺骇涓鑸暐灏忎簬鍘夸笧锛屼篃鏄幙浠ょ殑鍓墜涔嬩竴锛屼竴鍘跨殑绗笁鎶婃墜銆
  • 鍙や唬鐨瀹樿亴鍚嶇О鍜屽搧绾鏄粈涔?
    绛旓細1銆佹埛閮ㄥ皻涔︼細鍦ㄥ彜浠o紝鎴烽儴灏氫功鏄礋璐e浗瀹跺湡鍦般佺◣鏀躲佹埛绫嶃佸啗闇銆佸畼鍛樹扛绂勫強璐㈡斂鏀舵敮鐨勯珮绾у畼鍛銆傚湪鏄庝唬锛屾埛閮ㄥ皻涔﹀畼闃朵负姝d簩鍝侊紝鑰屽湪娓呬唬锛屽垯涓轰粠涓鍝併2銆佸垜閮ㄥ皻涔︼細鍒戦儴灏氫功鏄彜浠f帉绠″徃娉曞拰鍒戠嫳鐨勯珮绾у畼鍛樸傚湪鏄庝唬鍜屾竻浠o紝鍏跺畼闃跺潎涓烘浜屽搧鎴栦粠涓鍝併備綔涓哄彜浠g殑鍏娉曞徃鍥涢暱涔嬩竴锛屽垜閮ㄥ皻涔︽壙鎷呯潃閲嶈...
  • 鍘夸护銆佺煡鍘裤佸幙灏夈佸幙涓,杩欏洓涓瀹樿亴鏈変粈涔堝尯鍒?
    绛旓細鍏堣鍘夸护鍜岀煡鍘匡紝澶т綋涓婏紝鏄涓鍥炰簨銆傚幙涓绾т竴鎶婃墜锛屾鑱岋紝涓嶅悓鏃舵湡锛绉板懠鐣鏈変笉鍚锛氭垬鍥芥椂鏈燂紝涓夋檵锛堥瓘銆佽档銆侀煩锛夊拰绉︼紝绉板幙鐨琛屾斂闀垮畼涓轰护銆傜Е銆佹眽鏃舵湡锛屼汉鍙d竾鎴蜂互涓婄殑鍘匡紝鍘垮畼绉板幙浠わ紝绉╁叚鐧剧煶鑷冲崈鐭筹紝涓囨埛浠ヤ笅鐨勭О鍘块暱锛岀З涓夌櫨鐭宠嚦浜旂櫨鐭筹紝姹変互鍚庢斁瀹藉昂瀹姐傝嚦瀹嬩唬锛屽幙浠ゅ彧瀛樿櫄鍚嶏紝浠ヤ含鏈濆畼浠...
  • 鍙や唬鐨鐭ュ幙鍜岀煡搴,杩欎袱涓瀹樿亴鏈変粈涔堝尯鍒鍛?
    绛旓細鐭ュ簻鍦涓嶅悓鏈濅唬涔熻绉颁负澶畧锛鏄涓浗鍙や唬闈炲父甯歌鐨勪竴绉嶅湴鏂瀹樿亴鍚嶇О锛屽睘浜庡窞搴滀腑鏈楂樼骇鍒殑瀹樺憳浜嗐傛棦鐒跺彨鍋氱煡搴滐紝鑲畾鏄帉绠′竴搴滀箣鏀垮姟锛屼负鏀夸竴鏂瑰叾涓昏鑱岃矗鏈夋不鐞嗙櫨濮撱佸鐞嗘浠躲佹敹鍙栬祴绋庛佽冨療涓嬪睘绛夌瓑锛屽熀鏈槸涓搴滄墍鏈鐨勭殑澶у皬浜嬫儏閮借鐭ュ簻鏉ョ銆傚湪鏄庢竻鏃舵湡锛岀煡搴滃睘浜庝粠鍥涘搧锛屼篃绠楁槸鍦版柟鐨勬牳蹇冨畼鍛樹簡...
  • 鍙や唬鐨瀹樿亴鍜岀幇鍦鏈変粈涔堜笉鍚?
    绛旓細瀹樿亴鍚嶇О锛 鍙や唬鐨勫畼鑱屽悕绉寰寰甯︽湁灏佸缓鑹插僵锛屽"澶瓙灏戝倕"銆"澶у澹"绛夛紝鑰岀幇浠e畼鑱屽悕绉版洿鍔犵幇浠e寲锛屽"鎬荤悊"銆"閮ㄩ暱"銆"鎬荤粺"绛夈傞夋嫈鏂瑰紡锛 鍙や唬瀹樺憳閫氬父鏄氳繃涓栬銆佽崘涓俱佺涓剧瓑鏂瑰紡閫夋嫈锛岃岀幇浠e畼鍛橀氬父鏄氳繃鑰冭瘯銆侀変妇銆侀潰璇曠瓑鍏钩绔炰簤鐨勬柟寮忛夋嫈銆傝亴鏉冭寖鍥达細 鍙や唬瀹樺憳鐨勮亴鏉冭寖鍥寸浉瀵瑰浐瀹氾紝涓昏...
  • 鍙や唬鐨瀹樿亴鍚嶇О鍜屽搧绾鏄粈涔?
    绛旓細鍙や唬鐨勫畼鑱屽悕绉鍜屽搧绾ф槸锛1銆佹埛閮ㄥ皻涔︼細鎴烽儴灏氫功鎺岀鍏ㄥ浗鍦熷湴銆佽祴绋庛佹埛绫嶃佸啗闇銆佷扛绂勩佺伯楗枫佽储鏀挎敹鏀殑澶ц嚕锛屾槑浠d负姝d簩鍝侊紝娓呬唬涓轰粠涓鍝併2銆佸垜閮ㄥ皻涔︼細鍒戦儴灏氫功鎺岀鍏ㄥ浗鍙告硶鍜屽垜鐙辩殑澶ц嚕锛屾槑浠d负姝d簩鍝侊紝娓呬唬涓轰粠涓鍝併傚垜閮ㄥ皻涔︼紝涓浗鍙や唬瀹樿亴锛屽叕妫娉曞徃鍥涢暱鍚堜竴鐨勮亴鍔°3銆佺煡鍘匡細鐭ュ幙涓昏鎺岀涓鍘挎斂娌...
  • 鍏充簬瀹樹綅,鑱屼綅,鐖典綅,鏁e畼,鍕嬩綅鐨勫尯鍒
    绛旓細鍙や唬鐨瀹樹竴鑸垎涓鸿亴浜嬪畼銆佹暎闃躲佸媼瀹樸佺埖浣嶇瓑锛屼竴涓汉鍙互鍚屾椂鎷ユ湁杩欏嚑椤瀹樿亴銆傝亴浜嬪畼锛岄【鍚嶆濅箟锛屽氨鏄寚浠栧共鐨勫伐浣滐紝浠栫殑鑱屼綅銆佹潈璐e拰浠诲姟锛屾瘮濡傜Е鍙斿疂锛屽彲浠ュ仛椹啗鎬荤锛屼篃鍙互鍋氬埡鍙蹭箣绫荤殑鍏朵粬瀹樺憳锛岃繖涓畼鏄粡甯稿彉鍖栫殑锛屾瘡涓垬褰归兘浼氭湁鎵涓嶅悓锛岃繖涓畼涓嶄唬琛ㄤ粬鐨勮韩浠藉湴浣嶃傛暎闃惰绉颁负鈥滄暎浣嶁...
  • 扩展阅读:最完整的官职表 ... 三国官职大全一览表 ... 职位和职务对照表 ... 中国中央官职一览表 ... 国家编制一览表 ... 中国官职体系一览表 ... 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 中央官员一般住哪里 ... 中国七个权力最高的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