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历史 太原有多久的历史?

\u592a\u539f\u7684\u5386\u53f2\u6587\u5316\u600e\u4e48\u6837\uff1f

\u592a\u539f\uff1a\u53e4\u79f0 \u664b\u9633 \u5e76\u5dde \u9f99\u57ce\u30022500\u591a\u5e74\u5efa\u57ce\u53f2\u3002\u66fe\u662f \u8d75\u56fd\u521d\u90fd\uff0c\u5317\u9f50\u522b\u90fd\uff0c\u4e09\u671d\u96c4\u9547\uff0c\u4e94\u671d\u9738\u5e9c\uff0c\u6b66\u5468\u5317\u90fd\uff0c\u968b\u671d\u65f6\u671f\u548c\u957f\u5b89\u5e76\u5217\u5168\u56fd\u4e24\u5927\u57ce\u5e02\u3002\u674e\u4e16\u6c11\u4ece\u592a\u539f\u8d77\u5175\u53cd\u968b\uff0c\u6325\u5e08\u5357\u4e0b\u7f1d\u5f3a\u5fc5\u7834\u76f4\u5165\u957f\u5b89\uff08\u5efa\u7acb\u5510\u671d\uff09\uff0c\u56e0\u592a\u539f\u53e4\u79f0\u4e3a\u201c\u5510\u201d\uff08\u53ef\u89c1\u5f53\u65f6\u7684\u664b\u9633\u5728\u674e\u4e16\u6c11\u5fc3\u4e2d\u7684\u91cd\u8981\u6027\uff09\u3002\u674e\u4e16\u6c11\u4e4b\u5973\u53c8\u4ee5\u592a\u539f\u5730\u540d\u547d\u540d\u8d50\u5c01\u4e3a\u201c\u664b\u9633\u516c\u4e3b\u201d\u3002\u6b66\u5219\u5929\u7956\u7c4d\u5e76\u5dde\u6587\u6c34\u53bf\u4eba\uff08\u5e76\u5dde\u4eca\u592a\u539f\uff09\u3002\u72c4\u4ec1\u6770\u5510\u4ee3\u5e76\u5dde\u592a\u539f\u4eba\u3002\u56e0\u5386\u53f2\u4e0a\u5f88\u591a\u7687\u5e1d\u548c\u592a\u539f\u6709\u5173\u6240\u4ee5\u592a\u539f\u4e5f\u79f0\u9f99\u57ce\u3002\uff08\u6bd4\u5982\u674e\u4e16\u6c11\u592a\u539f\u8d77\u5175\u6210\u529f\uff0c\u9ad8\u6b22.\u9ad8\u9633\u7236\u5b50\u5750\u9547\u592a\u539f\u9065\u63a7\u671d\u653f\uff0c\u6b66\u5219\u5929\u5c01\u592a\u539f\u4e3a\u5317\u90fd\uff09

\u592a\u539f\uff0c\u662f\u4e00\u5ea7\u5177\u67092500\u591a\u5e74\u60a0\u4e45\u5386\u53f2\u7684\u4e2d\u534e\u53e4\u57ce\uff0c2003\u5e74\u8fce\u6765\u4e86\u5979\u5efa\u57ce2500\u5468\u5e74\u7684\u8f89\u714c\u5e86\u5178\uff08\u516c\u5143\u524d497\u20142003\u5e74\uff09\u3002\u4ee5\u5176\u60a0\u4e45\u7684\u5386\u53f2\u3001\u707f\u70c2\u7684\u6587\u5316\u3001\u4e30\u5bcc\u7684\u8d44\u6e90\u800c\u95fb\u540d\u5929\u4e0b\u3002\u592a\u539f\u5f88\u5927\u5f88\u5927\uff0c\u4e0e\u5168\u56fd\u4efb\u4f55\u4e00\u4e2a\u57ce\u5e02\u76f8\u6bd4\uff0c\u5305\u62ec\u8457\u540d\u7684\u53e4\u90fd\u5317\u4eac\u3001\u897f\u5b89\u3001\u676d\u5dde\u3001\u82cf\u5dde\u3001\u5f00\u5c01\u3001\u6d1b\u9633\u5728\u5185\uff0c\u90fd\u6beb\u4e0d\u900a\u8272\u3002\u5510\u4ee3\u5927\u8bd7\u4eba\u674e\u767d\u66fe\u7ecf\u76db\u8d5e\u592a\u539f\u201c\u5929\u738b\u4e09\u4eac\uff0c\u5317\u90fd\u5176\u4e00\u3002\u201d\u201c\u96c4\u85e9\u5de8\u9547\uff0c\u975e\u8d24\u83ab\u5c45\u3002\u201d\u5386\u53f2\u6587\u5316\u662f\u53e4\u57ce\u592a\u539f\u6700\u5927\u7684\u4e00\u7b14\u7cbe\u795e\u8d22\u5bcc\u3002\u592a\u539f\u79ef\u6dc0\u4e86\u4e30\u5bcc\u7684\u5386\u53f2\u6587\u5316\u9057\u4ea7\uff0c\u5982\u201c\u664b\u7960\u201d\u56ed\u6797\uff0c\u79f0\u5f97\u4e0a\u662f\u534e\u590f\u6587\u5316\u7684\u4e00\u9897\u7480\u74a8\u660e\u73e0\uff1b\u5efa\u4e8e\u660e\u4ee3\u7684\u6c38\u795a\u5bfa\uff0c\u201c\u51cc\u9704\u53cc\u5854\u201d\u662f\u6211\u56fd\u53cc\u5854\u5efa\u7b51\u7684\u6770\u51fa\u4ee3\u8868\uff1b\u9f99\u5c71\u77f3\u7a9f\u662f\u6211\u56fd\u6700\u5927\u7684\u9053\u6559\u77f3\u7a9f\uff0c\u88ab\u4e13\u5bb6\u4f20\u4e3a\u4e16\u754c\u4e4b\u6700\uff1b\u59cb\u5efa\u4e8e\u5317\u9f50\u3001\u6bc1\u4e8e\u5143\u672b\u660e\u521d\u7684\u8499\u5c71\u5927\u4f5b\uff0c\u582a\u4e0e\u5df4\u7c73\u626c\u5927\u4f5b\u548c\u4e50\u5c71\u5927\u4f5b\u76f8\u5ab2\u7f8e\uff01\u6b64\u5916\u8fd8\u6709\u968b\u672b\u5510\u521d\u5efa\u9020\u7684\u4f5b\u6559\u540d\u5239\u5d07\u5584\u5bfa\u548c\u5bcc\u6709\u6c11\u65cf\u7279\u8272\u7684\u9053\u6559\u5bfa\u5bab\u7eaf\u9633\u5bab\u3001\u591a\u798f\u5bfa\u7b49\u6587\u7269\u53e4\u8ff9\u3002

南北朝时,晋阳又是东魏和北齐的“别都”,始终保持着“霸府”的地位。隋代,太原是全国的第三大城市,地位仅次于长安和洛阳。强盛的唐王朝发祥于太原,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唐朝初期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战乱频仍的五代十国,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传为“龙城”。

三代指:晋国、赵国、北汉
五朝:东魏、北齐、唐、后唐、后晋
九位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李存勖、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刘知远、刘崇、

太原建置沿革述略
建置是治国之依托。建置须具备三个要素:建置称谓、建置治所及辖区(区划)。此外,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限定。

山西省会太原市,是一座“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太原人的先辈从很早的古代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社会形态的变更、历朝历代的兴亡,太原建置名称多有变化,治所几经迁徙,辖区屡有伸缩,沿革颇为繁杂。

春秋之前太原建置辨疑历来的域地书籍,在追溯太原建置的文字中,大多据《尚书·禹贡》和伪《古文尚书·舜典》,说不同时期的太原地区在尧时为冀州之域,在舜时为并州之域,到了夏禹时又属冀州之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便说今太原“属《禹贡》冀州地”。其实,在原始社会,根本没有什么“州”一级地方建置。建置,是伴随着阶级、国家的出现而应时产生的,是人类阶级社会的产物。说到“州”的建置,乃产生于西汉武帝时代,所谓《尚书·禹贡》九州说,伪《古文尚书·舜典》十二州说,《周礼·职方》九州说,以及《吕氏春秋》九州说,都是春秋战国以来的人们对前代区域划分和地方建置的种种追想。确切些说,“太原”作为专用地名冠以今太原地区,起始于春秋时的鲁昭公元年(前541年),完成于战国末的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

春秋之际,北狄人的一支无终和廧咎如居住在今太原东北方。他们与晋国毗邻,在晋与楚争夺中原霸主无暇北顾时,南下占有了今太原地区。晋国做了中原霸主后,又向北扩张,击溃了无终和群狄,在鲁昭公元年不久(前541年)占有了整个太原地区。

春秋末季,晋室大权旁落,智、韩、魏、赵、范、中行六卿专权。太原地区属赵氏的势力区域。赵简子为保全自己与其他五卿角逐的优势,于鲁定公十三年(前457年),在依山临水地势险要的汾河谷地,晋水北侧(今太原古城营一带)修建晋阳城,使之成为赵氏的军事重镇,赵鞅(简子)、无恤(襄子)藉此躲过两次灭顶之灾。晋阳由此成为闻名于世的古代战场、历史名城。

郡县时期战国时代,今太原地区始终属于赵国,古城晋阳曾为初期赵国的国都。战国末季,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将“蒙骜攻赵,定太原”,第二年“初置太原郡”。这是太原置郡之始。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秦庄襄王死,“晋阳反”。嬴政元年(前246年),秦二次平定晋阳,复置太原郡,郡治设晋阳。秦代太原郡远比今太原市大,郡下辖县很多,有37城之说,惜《史记》无载,所设县名无可稽察。这里参照《中国历史地图集》和《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所载,次第列出。见于《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秦代太原郡有6个县:晋阳,郡治(今太原古城营一带),榆次(今晋中市北),界休(今介休东南),兹氏(今汾阳甄子城),离石(今离石),霍人(今繁峙南)。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的有7县:邬县(今介休邬城店),平陵(今文水东北),梗阳(今清徐清源镇),涂水(今晋中市西南),盂县(今阳曲大于镇),马首(今寿阳马首)。

汉初,熔周、秦两代建置之制于一炉,实行诸侯国与郡县并行制。高祖二年(前205年)沿用秦置太原郡,郡治晋阳。高祖六年(前201年),废太原郡,以郡21县置韩国。同年韩王信投降匈奴,遂废韩国,分其地置太原、雁门二郡,定晋阳为太原郡治所。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又废太原、雁门二郡,合其地,复置代国,“立子(刘)恒为代王,都晋阳”。文帝二年(前178年),分代国南部原太原郡之地新置太原国,“立子参为太原王”,都城仍为晋阳。文帝三年(前177年)并代、太原二国为代国,都晋阳。元鼎三年(前114年)汉武帝废代国,复置太原郡,郡治晋阳,郡以下设21县。元封五年(前106年)为加强对郡、国的管理,武帝首创“州刺史部”建置,分全国为13个州刺史部,以监察郡、国,此为历史上的州制之始。并州刺史部,是新置的13州刺史部之一,其下监辖9郡,太原郡为9郡之首,刺史部设晋阳。这正是后来称太原为并州的来源。

西汉太原郡下辖的21县中,其中晋阳、榆次、兹氏、界休、邬县、祁县、盂县沿袭前代新置14县:葰人,秦霍人县,广武(今山阴旧广武),原平(今原平南),虑虒(今五台古城),阳曲(今定襄待阳),汾阳(今阳曲西北),狼孟(今阳曲黄寨),上艾(今平定新城),阳邑(今太谷阳邑),大陵(今文水武陵),平陶(今平遥平陶),京陵(今平遥京陵),于离(地址不详)。

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分并州刺史部北地,新置朔方刺史部。是时,太原郡仍属并州刺史部监辖,下辖县仍为21个。但对其中11个县启用新称:界休改为界美,于离改为于合,榆次改为大原亭,兹氏改为兹同,狼孟改为狼调,平陶改为多穰,京陵改为致城;大陵改为大宁,祁改为示,阳邑改为繁穰,广武改称信恒。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为王莽所改郡县名,恢复西汉旧称。对郡所辖区域及辖县作了调整。太原郡由21县,减为16县,即晋阳、榆次、阳曲、狼孟、盂县、大陵、平陶、京陵、兹氏、界休、邬县、中都、祁县、阳邑、虑虒、于离。东汉末年,外戚、宦官把持朝政,互相倾轧,皇帝徒有虚名。黄巾起义后,军阀割据,相互兼并,出现了魏、蜀、吴的三国鼎立局面。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文帝曹丕“复置并州,改太原郡为太原国”,旋又废太原国置太原郡,辖县降减到12:晋阳、阳曲、榆次、盂县、祁县、京陵、中都、大陵、平陶、狼孟、阳邑、邬县。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西晋改太原郡为太原国,隶属并州刺史部。西晋太原国辖县13:晋阳、阳曲、榆次、盂县、狼孟、阳邑、大陵、平陶、祁县、京陵、中都、邬县、于离。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纷纷建立割据政权,互相攻伐。从晋建武元年(公元304年)到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进入十六国时期。在这一时期太原郡先后被前赵(汉)、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五国交替割据,这几国都曾在太原设“续开之州郡”,各行建置。但为时短暂,无新建置,仅是彼此沿袭,无所变革。

太延五年(公元439年)魏太武帝跋焘定太原郡治于晋阳,对前代(十六国)太原郡的辖区及属县大加改置和省并,是时,太原郡治晋阳辖10县:晋阳、榆次、祁县、中都、平遥(平陶改)、邬县、阳邑、受阳、沾县、长安。

永熙元年(公元532年),北魏权臣鲜卑化的汉人高欢消灭盘踞晋阳的尔朱荣势力,控制了北魏大权,“以晋阳四塞乃建大丞相府”。高欢自居晋阳,操纵国政,太原实际上成了北魏的统治中心,史称“霸府”。二年后高欢另立元善为帝,迁都邺,史称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欢子高洋,废东魏傀儡皇帝,建立北齐;“新置并州尚书省”,“省下辖太原郡,改太原郡治晋阳为龙山,新置“晋阳县于汾水之东”;共辖7县:龙山、晋阳、东受阳、中都、受阳、平遥、阳邑。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废并州尚书省置,“置(并州)总管府”,总管府下仍置太原郡,郡治龙山。仅辖5县龙山、晋阳、东受阳、中都、阳邑。

州县、府县多变时期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诸郡,析置州县”,省并地方建置为州、县二级制,开皇九年(589年),置“并州总管府”,定治晋阳。开皇年间的并州总管府辖20县,其中改前朝县名的有8县。晋阳:北齐龙山,开皇十年废,复称晋阳。太原:北齐晋阳,开皇十年改称太原,是太原称县之始。阳直:历代均称阳曲,开皇六年改阳直,开皇末年又改为汾阳。文水:北齐受阳县,开皇十年改文水,是文水称县之始。榆次:北齐中都,开皇中复原称。太谷:历代均称阳邑,开皇十八年改称太谷,是太谷称县之始。和顺:北齐梁榆,开皇十年改和顺,乃和顺称县之始。乐平:原为乐平郡,开皇初废郡,改置乐平县。新置7县,清源:分晋阳置,是清源称县之始。阳真:分太原置,今址不详。交城:分受阳置,治今古交水泉寨,是交城称县之始。东山:分乐平置(今昔阳县东)。交漳(今左权交漳)。平城(今和顺仪城)。原仇(今盂县)。复置5县:盂县、祁县、受阳(疑与北齐东受阳为一县双称)、辽山(原称辽阳)、石艾。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恢复秦代郡县制,废并州总管府,复置太原郡,郡治晋阳。废清源、阳真、盂县、东山、交漳5县;改汾阳为阳直,原仇为盂县。共辖15县:晋阳、阳直、太原、榆次、太谷、祁县、文水、交城、受阳、盂县、石艾、乐平、和顺、平城、辽山。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太原郡复为并州总管府,治晋阳,领18县,沿承隋末16县,复置清源县,新置乌河县(今阳曲东凌井)。辖县为:晋阳、阳直、榆次、太原、清源、乌河、太谷、祁县、文水、交城、受阳、盂县、石艾、乐平、和顺、平城、榆社、辽山。武德三年(620年),废并州总管府,改置并州,州治晋阳,辖县降为9个,其中旧县7个:晋阳、太原、阳直、清源、乌河、交城、榆次。新置2县:汾阳,分阳直县置(今太原木井城);义兴:分和顺县置(今和顺县西仪)。

隋末唐初在地方建置方面所进行的频繁的变更,实质上使地方建置处于一种长期归置不清、管理混乱的局面。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废除郡制,以“州”取代,另在州上新建“道”制。对唐王朝的发迹之地太原地区的建置首先进行调整,并州治所仍为晋阳,隶属河东道,州以下辖13县:晋阳、太原、阳曲、榆次、寿阳、盂县、乐平、石艾、清源、交城、文水、太谷、祁县。

武后天授元年(690年)颁诏:“其并州宜置北都,改州为太原府。”改文水县为武兴县,“移交城县治于却波村”。这时的北都太原府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北都为北京。”太原称为北京、与西安长安,东京洛阳并称“三京”,进入唐代全盛时期。北京太原府:京城太原,府治晋阳,下辖14县:太原、晋阳、榆次、阳曲、盂县、寿阳、乐平、太谷、祁县、文水、交城、清源、芦川、广阳(原名石艾)。

五代十国时期,分裂割据征战后,太原建置依唐未变。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宋将潘美“进筑长连城围太原”。北汉割据势力降宋。赵氏对太原人民的多次反抗深恶痛绝,“诏毁太原旧城”,诏废并州太原府,废太原、晋阳二县。晋阳被火烧水灌夷为废墟。新置平晋县于汾水之东。新置并州军事,移治于榆次。同时依托唐明镇建太原新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以(榆次)地非要会”,移并州军事治所于太原新城。下辖9县:阳曲、平晋、文水、祁县、太谷、榆次、清源、寿阳、盂县。

金天会四年(1127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破宋都汴梁,掳去徽、钦二帝,废北宋太原大都督府,新置“太原河东军总管府”,府治阳曲,隶属河东北路。金初太原府下辖10县与北宋太原府辖区属县无异。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析平晋、榆次、清源三县地,置徐沟县”。是徐沟为县始。兴定年间,升置盂县为盂州,仍属太原府辖。是时太原府辖10县1州:阳曲、平晋、榆次、清源、徐沟、文水、祁县、交城、太谷、寿阳、盂州。

路县时期元朝是我国历代中疆域最大的王朝之一。太祖(成吉思汗)十三年(1216年)伐金,攻取太原。元王朝建立后,废府置路以路辖县,又新置省制,以省辖路。是时,太原路直归中书省。大德八年(1304年)太原路连续发生地震,年余不止。为此,元成宗诏颁改太原路为冀宁路。元代冀宁路比金代太原府区域大、属县多,路直辖10个县、14个州,州下又辖县9个,总共有19个县、14个州,路治阳曲县。

府县时期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攻克大都逐元顺帝,定鼎南京,废除宋、金、元以来的路制,废除元代冀宁路,复置太原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府治阳曲县。洪武九年(1376年),扩建太原府城池,改山西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隶属其下,辖6州、22县。其中府直辖13县:阳曲、榆次、太谷、祁县、徐沟、清源、交城、文水、寿阳、太原、盂县、静乐、河曲。6个州中,辖县州5个:平定州领乐平,忻州领定襄,代州领五台、繁峙、崞县,岢岚州领岚县、兴县,永宁州领宁乡、临县,保德州不辖县。明万历朝调整地方建置,把太原府所属的汾州、永宁州划出,新建汾州府,太原府所辖州为5,所辖县降为20县,其中府辖县仍为13,州辖县降至7。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濒临汾河,三面环山,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便是为了突出山西,尤其是其省会太原的秀美。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信息中心,是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为支柱,以输出能源、原材料、矿山机械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是我国北方最著名的历史名城之一。现在,太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工业为主体,轻纺、电子、食品、医药、电力和建材工业具相当规模,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城市。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简称国际煤炭博览会)从2007年起,每年定期在太原举行。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2003年迎来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辉煌庆典(公元前497—2003年)。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太原很大很大,与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苏州、开封、洛阳在内,都毫不逊色。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历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太原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晋祠”园林,称得上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是我国双塔建筑的杰出代表;龙山石窟是我国最大的道教石窟,被专家传为世界之最;始建于北齐、毁于元末明初的蒙山大佛,堪与巴米扬和乐山大佛相媲美!此外还有隋末唐初建造的佛教名刹崇善寺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道教寺宫纯阳宫、多福寺等文物古迹。

政府驻地 杏花岭区
面积 6988平方千米
人口 345.7万(2007年底)
国内生产总值 1254.95亿元人民币(2007年)
占全省生产总值% 2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35000元人民币,超过5000美元(2007年)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745.5元(2007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 5561元(2007年)
电话区号 0351
邮政编码 030000
市花 菊花
市树 槐树

http://baike.baidu.com/view/8455.htm最全

  • 鍘嗗彶涓,灞辫タ鍏辨槸鍑犱釜鏈濅唬鐨勯閮,鍒嗗埆鏄摢鍑犱釜鏈濅唬
    绛旓細灞辫タ澶師鏇炬槸11涓湞浠g殑棣栭兘锛屽垎鍒槸锛氳档鍥介兘鍩庛佹眽鍒濅唬鍥介兘銆佽タ鏅嬪お鍘熷浗閮姐佸墠绉﹂兘鍩庛佹鍛ㄥ寳閮姐佸攼鍖楅兘銆佸墠鏅嬮兘鍩庛佸悗鍞愯タ浜拰鍖椾含銆佸悗鏅嬪寳浜佸悗姹夊寳浜佸寳姹夐兘鍩庛
  • 浠嬬粛澶師甯鐨勬鍐?
    绛旓細澶師鍙堟槸涓搴у悕浜鸿緢鍑虹殑鍘嗗彶鍙ゅ煄:涓夊浗鏃剁殑鏇归瓘鍚嶅皢閮樊,瑗挎檵鏃垛滄灂鎴堝緟鏃︺侀椈楦¤捣鑸炩濈殑骞跺窞鍒哄彶鍒樼惃,鐩涘攼鏀挎不瀹剁媱浠佹澃銆佽憲鍚嶈瘲浜虹帇涔嬫叮,鍖楀畫鐖卞浗鍚嶅皢鏉ㄤ笟,鍏冩湯鏄庡垵钁楀悕浣滃缃楄疮涓,鏄庢湯娓呭垵鐨勬濇兂瀹躲佹枃瀛﹀銆佸尰瀛﹀鍌呭北,涓浗鍏变骇鍏氱殑鍒涘浜轰箣涓楂樺悰瀹囩瓑閮藉嚭鐢熷湪澶師鎴栦负杩欏骇鍙ゅ煄绔嬩笅浜嗕笉鏈界殑鍔熶笟銆傚悓鏃,鎮犱箙鐨勫巻鍙,涔...
  • 澶師鍘嗗彶鍙樿縼鐨勬鎷
    绛旓細澶師甯甯傚窘鏄腑鍥界涓鏋氬競寰,鍏跺浘妗堝唴瀹逛负鍙屽銆佸苟瀛椼佺叅灞傚拰鐏劙,璞″緛澶師甯傛槸涓搴鍘嗗彶鎮犱箙銆佺叅鐐祫婧愪赴瀵岀殑鑳芥簮閲嶅寲宸ュ熀鍦扮殑涓績鍩庡競鍜屽洓鍖栧缓璁捐捀钂告棩涓婄殑鏂版皵璞° 澶師瀹氶兘鏈濅唬浠ュ強鍘嗕唬鍚嶇О鏈濅唬褰撴椂鍚嶇О浣嶇疆鍚嶅彿鍙ゅ寳鍞 - 璁稿潶 - 璧 鏅嬮槼 鏅嬫簮 鍥介兘(鍒) 鍖楅瓘 鏅嬮槼 鏅嬫簮 闇稿簻 鍒兘 涓滈瓘 鏅嬮槼 鏅嬫簮 闇稿簻 鍒兘...
  • 澶師鍦2500骞村墠鍙粈涔?鎴樺浗鏃,鍦ㄥ摢涓湴鍖?
    绛旓細澶師甯锛岃繖搴ф嫢鏈2500骞鍘嗗彶鐨勫彜鍩庯紝鍦ㄦ槬绉嬫椂鏈熷寤轰簬鍏厓鍓497骞达紝褰撴椂琚О涓烘檵闃抽倯銆傝繘鍏ユ垬鍥芥椂鏈燂紝澶師闅跺睘浜庤档鍥姐傜Е鏈濇椂鏈燂紝澶師鎴愪负鍏ㄥ浗36閮′箣涓銆傝タ姹夋椂鏈燂紝澶師鍙堢О骞跺窞锛屾槸褰撴椂鐨13宸炰箣涓銆傚お鍘熺殑鍘嗗彶鍦颁綅鐢辨濂犲畾銆傚崡鍖楁湞涔嬪墠锛屽涓湞浠e鍓嶈档銆佸悗鐕曘佸墠鐕曘佸墠绉﹀拰鍖楅綈锛岄兘灏嗗お鍘熷畾涓哄浗閮姐傞殝鏈...
  • 澶師鍘嗗彶涓婄殑鍑犳鍏磋“
    绛旓細澶師鍘嗗彶涓婄殑鍑犳鍏磋“銆愪竴銆 澶師鍙ょО鏅嬮槼銆傝澶氬湴涓嬪嚭鍦熸枃鐗╄〃鏄,鏃╁湪鏃х煶鍣ㄥ拰鏂扮煶鍣ㄦ椂浠,鍗庡鐨勭鍏堝氨鍦ㄥお鍘熻繖鍧楀湡鍦颁笂鐢熻偛绻佽,骞朵笖鍒涢犱簡鐏跨儌鐨勬枃鍖栥 澶х害鍦ㄥ叕鍏冨墠497骞村墠,鍙ゆ檵闃冲煄闂笘,鍘嗙粡鏄ョ銆佹垬鍥姐佺Е銆佷袱姹夈佷笁鍥姐佷袱鏅嬨佸崡鍖楁湞銆侀殝銆佸攼銆佷簲浠g瓑鍗佹暟涓湞浠,澶師涓鐩存槸涓浗鍖楁柟鐨勪竴涓啗浜嬮噸闀囥傚叕鍏979...
  • 澶師鍘嗗彶
    绛旓細澶師鍘嗗彶澶師鍙ょО鏈夋檵闃炽佸苟宸炲拰榫欏煄绛夈傚お鍘熷凡鏈2500澶氬勾鐨勫缓鍩庡彶锛屾浘缁忔槸涓夋湞闆勯晣銆佷簲鏈濋湼搴溿佸寳榻愬埆閮戒笌璧靛浗鍒濋兘杩樻湁姝﹀窞鍖楅兘锛岄殝鏈濇椂鏈熻繕鏄笌闀垮畨涓哄苟鍒楃殑鍏ㄥ浗涓ゅぇ鍩庡競銆傚お鍘熷巻鍙 鏉庝笘姘戜粠澶師寮濮嬭捣鍏靛弽闅嬶紝鎸囨尌鍐涢槦鍗椾笅鐩村叆闀垮畨锛岀劧鍚庡缓绔嬭捣鍞愭湞(鍥犲綋鏃跺お鍘熺殑鍚嶇О涔嬩竴鏄攼)銆傛潕涓栨皯涔嬪コ涔嬪悗鍙堜互...
  • 澶師鍘嗗彶浜嬩欢
    绛旓細澶師鍘嗗彶鎮犱箙,涓轰腑鍗庢枃鏄庢渶鏃╃殑鍙戞簮鍦颁箣涓銆傛檵闃冲煄鍓嶄箣澶師鍘嗗彶,浜︽湁2000骞翠互涓娿傜瑪鑰呮挵鍐欐鏂,甯屾湜灏嗕竴娈佃灏嗕负浜洪仐蹇樼殑澶師杩滃彜鏃舵湡涔嬪悇娈靛巻鍙插ぇ浜嬪叕涔嬩簬浼,浠ラ(涔′汉,骞舵叞鍏堜汉鍦ㄥぉ涔嬬伒銆傜害鍏厓鍓2554骞存垨鍏厓鍓2538骞村埌鍏厓鍓2453骞撮棿灏戞槉閲戝ぉ姘忓湪浣嶃傞噾澶╂皬鍦ㄤ綅鏈熼棿,灏佸叾瀛欏彴楠浜庡お鍘熴傛寜銆婂乏浼犅锋槶鍏厓骞淬...
  • "澶師"杩欎釜鍚嶅瓧鏄庝箞鏉ョ殑?
    绛旓細澶師鏄垜鍥鍘嗗彶涓婅憲鍚嶇殑鍙ゅ煄锛屽彜绉版檵闃筹紝澶х害鍒涘缓浜庡叕鍏冨墠497骞淬傚畠鏄棭鏈熺殑璧靛浗閮藉煄锛屼篃鏄Е浠g殑澶師閮℃不銆備笢姹夊悗锛屾檵闃冲吋涓哄苟宸炴不銆傚攼浠ュ悗锛屾檵闃充负澶師搴溿佽矾娌汇備簲浠f椂锛屽悗鏅嬨佸悗姹夈佸寳姹夐兘浠ュお鍘熶负鍥介兘銆傚叕鍏979骞达紝澶師琚畫浠g殑璧靛厜涔夋敾闄凤紝鍏ㄥ煄鍖栦负鐏扮儸銆傚叕鍏982骞达紝澶師鍩庨噸寤恒1927骞达紝澶師璁惧競...
  • 澶師鍦2500骞村墠鍙粈涔?鎴樺浗鏃,鍦ㄥ摢涓湴鍖?
    绛旓細澶師甯鏄竴涓叿鏈2500骞鍘嗗彶鐨勫彜鍩庯紝鍙茬О鏅嬮槼锛岀畝绉板苟锛屾槸灞辫タ鐪佺渷浼氥傚寤轰簬鍏厓鍓497骞寸殑鏄ョ鏃舵湡锛岀О涓烘檵闃抽倯锛屾垬鍥藉垵鏈熶负璧靛浗閮藉煄銆傜Е浠o紝澶師閮′负鍏 鍥36閮′箣涓锛岃タ姹夊張绉板苟宸烇紝涓哄叏鍥13宸炰箣涓锛屼篃鏄お鍘熷張绉板苟宸炵殑娓婃簮銆傚崡鍖楁湞浠ュ墠鐨勫墠璧点佸悗鐕曘佸墠鐕曘佸墠绉﹀強鍖楅綈锛岄兘浠ュお鍘熶负鍥介兘銆傞殝鏈濇椂锛...
  • 澶師鏄嚑鏈濆彜閮?
    绛旓細澶師鏄節鏈濆彜閮姐傚お鍘燂紝鍒О骞跺窞锛屽彜绉版檵闃筹紝鍚屾椂涔熺О鈥滈緳鍩庘濄傚お鍘熸槸灞辫タ鐪佺殑鐪佷細锛屾槸涓搴鍘嗗彶鏂囧寲鍚嶅煄锛屼篃鏄垜鍥戒紭绉鐨勬梾娓稿煄甯傘1. 鍦ㄦ柊鐭冲櫒鏃朵唬锛澶師甯浠ュ寳鐨勫▌鐑﹀幙宸叉湁闄跺櫒鍑虹幇锛屽苟鍙戠幇浜嗕袱澶勬柊鐭冲櫒鏃朵唬鐨勯仐鍧銆2. 澶師甯傛槸鍏锋湁2500骞存偁涔呭巻鍙茬殑涓崕鍙ゅ煄锛屾槸涔濇湞鍙ら兘銆侀緳鍏翠箣鍦般3. 鍟嗘湯锛屾檵鍥...
  • 扩展阅读:太原的著名历史人物 ... 太原市有几个区 ... 山西太原古城简介 ... 山西太原十大名人 ... 太原一日游一览表 ... 山西太原为什么叫龙城 ... 太原海拔2670在哪 ... 太原必去的5个景点 ... 山西太原发达吗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