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文章 论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u4ee5\u8fb9\u57ce\u4e3a\u4f8b\uff0c\u8bba\u8ff0\u6c88\u4ece\u6587\u7b14\u4e0b\u7684\u6e58\u897f\u4e16\u754c

\u6c88\u4ece\u6587\u5bf9\u4e2d\u56fd\u73b0\u4ee3\u6587\u5b66\u6700\u5927\u7684\u8d21\u732e,\u5728\u4e8e\u4ed6\u4ece\u4f5c\u54c1\u5230\u7406\u8bba\u6784\u5efa\u7684"\u6e58\u897f\u4e16\u754c".\u5982\u8bd7\u5982\u753b,\u606c\u9759\u6de1\u8fdc,\u98ce\u683c\u72ec\u5177\u7684"\u6e58\u897f\u4e16\u754c"\u662f\u6c88\u4ece\u6587\u72ec\u7279\u7684\u529f\u5229\u539f\u5219\u548c\u7f8e\u5b66\u89c2\u7684\u663e\u73b0.\u4f5c\u8005\u751f\u547d\u8d56\u4ee5\u751f\u6210\u7684\u90a3\u4e00\u65b9\u504f\u8fdc\u7684\u6c34\u571f\u517b\u6210\u4e86\u5176\u5411\u7f8e\u6c42\u5584\u7684\u751f\u6d3b\u7406\u60f3,\u800c\u90fd\u5e02\u6587\u660e\u7684\u865a\u4f2a\u52bf\u5229\u7684\u73b0\u5b9e\u53c8\u649e\u7834\u4e86\u5176\u68a6\u5e7b.\u8fd9\u662f\u6c88\u4ece\u6587\u6784\u7b51\u5176\u7406\u60f3\u7684"\u6e58\u897f\u4e16\u754c"\u7684\u6839\u672c\u52a8\u56e0.\u662f\u6c88\u4ece\u6587\u6e58\u897f\u5c0f\u8bf4\u7684\u4ee3\u8868\u4f5c,\u662f"\u6e58\u897f\u4e16\u754c"\u4f18\u7f8e\u3001\u5065\u5eb7\u3001\u81ea\u7136\u7684\u4eba\u751f\u5f62\u5f0f\u7684\u6df1\u523b\u8868\u73b0.\u662f\u4e00\u9996\u4eba\u6027\u7f8e\u7684\u9882\u6b4c.\u4f5c\u5bb6\u6240\u7740\u529b\u8868\u73b0\u7684\u662f\u4e00\u79cd\u8d85\u8d8a"\u81ea\u5728"\u7684"\u81ea\u4e3a"\u6027\u7684\u751f\u547d\u5f62\u6001.\u5728"\u8fb9\u57ce"\u91cc,\u4eba\u4e0e\u81ea\u7136\u8c10\u548c\u7edf\u4e00\u4e8e\u751f\u547d\u5b8c\u7f8e\u7684\u5f62\u6001\u4e2d.\u800c\u7fe0\u7fe0\u3001\u4e8c\u4f6c\u3001\u5927\u4f6c\u5bf9\u4e8e\u81ea\u7531\u7231\u60c5\u7684\u5e7b\u60f3\u548c\u8ffd\u6c42,\u5219\u4f53\u73b0\u4e86\u4ed6\u4eec\u751f\u547d\u4e2d\u7684\u81ea\u7531\u610f\u5fd7\u548c\u7eaf\u7cb9\u795e\u6027,\u8868\u660e\u4ed6\u4eec\u662f\u65b0\u4e00\u4ee3\u6e58\u897f\u53e4\u6734\u4eba\u6027\u7684\u7ee7\u627f\u8005.


\u4ee5\u300a\u8fb9\u57ce\u300b\u4e3a\u4f8b\uff0c\u300a\u8fb9\u57ce\u300b\u662f\u6c88\u4ece\u6587\u7684\u4ee3\u8868\u4f5c\uff0c\u4e5f\u662f\u652f\u6491\u4ed6\u6240\u6784\u7b51\u7684\u6e58\u897f\u4e16\u754c\u7684\u67f1\u77f3\u3002\u4ed6\u901a\u8fc7\u4e00\u4e2a\u53e4\u6734\u66f2\u6298\u7684\u7231\u60c5\u6545\u4e8b\u8868\u73b0\u4e86\u5bf9\u7406\u60f3\u7684\u4eba\u751f\u5f62\u5f0f\u7684\u8ffd\u6c42\u3002\u6211\u4eec\u4ece\u6c88\u4ece\u6587\u7b14\u4e0b\u7684\u6e58\u897f\u4e16\u754c\u7684\u603b\u4f53\u7684\u5927\u53d9\u4e8b\u7684\u89d2\u5ea6\u8003\u5bdf\u300a\u8fb9\u57ce\u300b\uff0c\u5219\u4e0d\u96be\u53d1\u73b0\u4ed6\u7684\u771f\u6b63\u7684\u547d\u610f\u5728\u4e8e\u5efa\u6784\u4e00\u4e2a\u8bd7\u610f\u7684\u7530\u56ed\u7267\u6b4c\u4e16\u754c\uff0c\u652f\u6491\u5176\u5e95\u8574\u7684\u662f\u4e00\u79cd\u7f8e\u597d\u800c\u81ea\u7136\u7684\u4eba\u6027\u3002\u4ece\u300a\u8fb9\u57ce\u300b\u4e2d\uff0c\u6211\u4eec\u770b\u5230\u6c88\u4ece\u6587\u7b14\u4e0b\u8bd7\u753b\u822c\u7684\u6e58\u897f\u4e16\u754c\uff0c\u81ea\u7136\u5c71\u6c34\u6ec2\u6cb1\u800c\u53c8\u79c0\u7f8e\uff0c\u4eba\u4eec\u5355\u7eaf\u800c\u53c8\u52c7\u6562\uff0c\u6ca1\u6709\u8d2b\u5bcc\u3001\u5730\u4f4d\u4e4b\u5206\uff0c\u5747\u4ee5\u8bda\u631a\u4e3a\u7f8e\u7684\uff0c\u4ee5\u4eb2\u5584\u4e3a\u4eba\u4e4b\u672c\uff0c\u4f7f\u8bfb\u8005\u7f6e\u8eab\u4e8e\u6e29\u99a8\u7684\u4e16\u754c\uff0c\u8fd9\u79cd\u63cf\u5199\u624b\u6cd5\u672c\u8eab\u5c31\u662f\u5bf9\u5c14\u865e\u6211\u8bc8\u65e0\u60c5\u7684\u97ad\u631e\u3002\u5916\u516c\u5bf9\u5b59\u5973\u7684\u7231\u3001\u7fe0\u7fe0\u5bf9\u50a9\u9001\u7eaf\u771f\u7684\u7231\u3001\u5929\u5b9d\u5144\u5f1f\u5bf9\u7fe0\u7fe0\u771f\u631a\u7684\u7231\u4ee5\u53ca\u5144\u5f1f\u95f4\u8bda\u631a\u7684\u624b\u8db3\u4e4b\u7231\u3002\u8fd9\u4e9b\u90fd\u4ee3\u8868\u7740\u672a\u53d7\u6c61\u67d3\u7684\u539f\u59cb\u6587\u660e\u7684\u4f20\u7edf\u7f8e\u5fb7\u3002\u4f5c\u8005\u72b6\u5199\u6e58\u897f\u81ea\u7136\u4e4b\u660e\u51c0\uff0c\u76ee\u7684\u5728\u4e8e\u886c\u6258\u6e58\u897f\u4eba\u6e05\u6c34\u822c\u7684\u5fc3\u7075\u3002\u4ed6\u7b14\u4e0b\u7684\u6e58\u897f\u98ce\u60c5\u4e0e\u73b0\u5b9e\u4e2d\u7684\u90fd\u5e02\u4e16\u754c\u5f62\u6210\u9c9c\u660e\u7684\u5bf9\u6bd4\u3002


第一篇人向往的是什么?

  一片树林、一片大地、一个蓝天,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当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座小屋、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一个步伐、一辆自行车、一辆轿车……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在进步还是在退化?人手所创造的不知道得否满足于他们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当你贫乏的时候,追求的是财富;当你动荡的时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这个时代,繁华的城镇里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忙碌中建设着社会的发展。这景象本应符合人类的追求,但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城镇人们却开始向往农村的环境。这似乎有点矛盾,从落后的农村到发展的城镇,从发展的城镇又到落后的农村。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边城》作者沈从文所流露的这些思想,无意之中跟道家的思想又有巧合之处。
  
  在这里,也让我想起两句话,作为结束:
  
  
  
  “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的怀中,便不会安宁。”——奥古斯丁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耶 第二篇《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河街上,就连妓女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船夫”、“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边城》的结尾也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2.读沈从文《边城》之随想 昨晚看完了沈从文的《边城》,说不出的感觉,心里好像有点堵。庆幸自己生活在今天——一个可以不必再压抑情感、不再那么缓慢的时代。当然,也被文中秀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所深深吸引,仿若自己也成为边城的一员,呼吸着那里纯净的空气。 其实,了解一个社会的生存状况,从男女之间的婚恋关系中最可明晰,虽呈现的是男女间的关系,可暴露的却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道德的状况。男女间那源于自然的神秘吸引,中间隔着整整一部人类的艰辛历史。 美丽的边城,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实还是一个人性受束缚程度较低的环境,可是,我们依然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身上感受到深刻的历史痕迹——那已经深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痕迹。 翠翠,一个青涩、情窦初开的女孩儿,她的羞涩是自然的、不做作的,但却是中国几千年道德、文化在每一个女人血液中的沉淀——是的,是经济文化的产物,而非原初性的;是属于东方的,而非人性的;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非动物的本能。——是的,那深刻在女性血脉中的面对男性的自卑,那压抑真实感情、等待幸福降临的被动,都是人类几千年历史所赋予女性的性别特质。 那位深爱着孙女、渴望孙女能够得到幸福的善良、可爱的老船夫,亦无法跨越历史和时代所赋予他的局限性。为了孙女的亲事,他内心所呈现出的渴望、焦虑、自尊、自卑、掩饰、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矛盾、挣扎——是那样令人痛心和无奈。是的,他岂是在与自己的内心斗争?他是在与整整一部人类历史较量,他怎能超越时代给孙女一份自己把握的了的幸福?——最后,老船夫带着一生巨大的遗憾走了,他无法把握女儿的幸福,亦无法把握孙女的幸福。而翠翠,除了等待幸福,还能有第二条可以通向幸福的路吗? 其实,这岂是发生在一个边城的故事?这难道不是中国几千年来天天在发生的故事?那坐在溪边高岩上默想的又岂是翠翠?那难道不是千百年来无数渴望幸福的女人? 是的,谁能把握自己的幸福?谁又能跨越历史享有不受时代束缚的幸福?——男人与女人的真正相遇,中间真的是隔着千山万水、隔着一部厚重而艰难的人类成长史。可那样的一天真的值得期待、值得向往,因为,那是人性真正解放的日子,那是人类走出历史阴影的日子,那是人类不仅在物质上也是在精神上真正丰盈的日子——尽管路还很长,但值得人类不竭地追求和向往。 忽然就被那些大胆直白的、洋溢着青春喜悦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间那一点不古典、一点不含蓄的“我爱你”深深打动!竟至要流泪了——因为想到了翠翠。 第三篇如梦的画,凄美的情!----《边城》读后感 2010-11-23 17:04 如果不是那一夜的风雨,或许生活仍将在平淡中继续。那刚刚萌发的爱情的念头,或许还要在曲折中进行。然而就是这场风雨带走了渡船,也带走了翠翠唯一的亲人----祖父。或许他就是为这里的渡船而存在的吧,所以当渡船被冲走时,作者给予了他们俩相同的命运。生命就是这样,总会有消亡,也总会有继续。老船夫的渡船被冲走,新渡船又会出现。也如继承了祖父遗志的小孙女一样,仍然在做着摆渡人的事情。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众多鲜明的人物,甚至纯真的爱情也只是刚刚萌芽,而没有炽热的火焰。就在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一幅恬静的生活画面----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间的溪水清流婉转,如天上的白云轻飘悠然。但却是生活的真谛。 他们沉淀了恢弘沧桑,沉寂凄婉的悲壮。 美丽的湘西凤凰的风景是动人的,山城凤凰,山水环抱,静静的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记数,常年深翠绿色的细竹,逼人眼目。 生活是活动的,图画是静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图画供以人欣赏。 农村山城似一幅静止的图画。千万年不变,生活在里面的画中人,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可以忽略不计。然而画中的一切,于画外的人永远充满向往。 因为爱,祖父操劳一生,当生命结束时,心中充满了挂念;因为爱,少女重新对生活有了诠释,有了希望;因为爱,哥哥选择了离开,以成全弟弟那份真挚的感情;因为爱,弟弟去寻找那个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为爱,她从此守着渡船,守着那个心中日日夜夜盼望归来的男人。 生活不是图画。生活需要流动,到了冬天,那个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中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茶峒。 凄凉朴素,忧伤结束了。所有心思浮动,所有山川日月沉静入画中,凝结画中。

以下是他的众多作品,个人觉得《边城》、《湘西》两篇比较符合!《人生石板路》《大山里的人生》《人生的梦幻》《人生五味瓶》《人生问题ABC》《玫瑰与九妹》《或人的家庭》《雨》《边城》《往事》《篁君日记》《冬的空间》《阿丽思中国游记》《灯》《丈夫》《蜜柑》(作品集)《老实人》(作品集)《一个女剧员的生活》《鸭子》(作品集)《入伍后》(作品集)《一个母亲》《虎雏》(作品集)《石子船》(作品集)《十四夜间》《龙朱》(作品集)《好管闲事的人》(作品集)《雨后及其他》(作品集)《夫妇》(作品集)《凤子》《新景与旧谊》(作品集)《神巫之爱》《山鬼》《都市一妇人》(作品集)《阿黑小史》《长河》《非梦集》《新摘星录》《甲集》《看虹录》《芸庐纪事》《子集》《水云集》《创作杂谈》《文学运动杂谈》《艺术教育》《新烛虚》《湘西》(杂记) 《边城》 岸第一章



由四川过湖南去, 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
“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
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
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
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
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
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
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
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
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
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
时, 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 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
“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
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
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
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便把一小束草
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说,“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味道蛮好,送人
也合式!”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

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
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
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
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
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
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

女孩子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很秘密的背着那
忠厚爸爸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小孩子后,这屯戍军士便想约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
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悖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却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经
过一番考虑后,军人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
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女的却关心腹中的一块
肉,不忍心,拿不出主张。事情业已为作渡船夫的父亲知道,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
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女儿
一面怀了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仍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
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在一种近于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一转眼间便十
三岁了。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
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
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
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
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
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
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
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
从不误事。有时又和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和祖父一同动手,船将近岸边,
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
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

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
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
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
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过渡人来了,老船
夫放下了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溪渡人,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
声喊着:

“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

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
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

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看作
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引缆索,让船缓缓的过去。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
跟着走,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
边。且独自低低的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或采一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
娘子。

茶峒山城只隔渡头一里路,买油买盐时,逢年过节祖父得喝一杯酒时,祖父不
上城,黄狗就伴同翠翠入城里去备办东西。到了卖杂货的铺子里,有大把的粉条,
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红蜡烛,莫不给翠翠很深的印象,回到祖父身边,总把这
些东西说个半天。那里河边还有许多上行船,百十船夫忙着起卸百货。这种船只比
起渡船来全大得多,有趣味得多,翠翠也不容易忘记。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
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
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
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河中涨了春水,到
水逐渐进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长长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墙
上,人人皆骂着嚷着,带了包袱、铺盖、米缸,从梯子上进城里去,水退时方又从
城门口出城。某一年水若来得特别猛一些,沿河吊脚楼必有一处两处为大水冲去,
大家皆在城上头呆望。受损失的也同样呆望着,对于所受的损失仿佛无话可说,与
在自然安排下,眼见其他无可挽救的不幸来时相似。涨水时在城上还可望着骤然展
宽的河面,流水浩浩荡荡,随同山水从上流浮沉而来的有房子、牛、羊、大树。于
是在水势较缓处,税关趸船前面,便常常有人驾了小舢板,一见河心浮沉而来的是
一匹牲畜,一段小木,或一只空船,船上有一个妇人或一个小孩哭喊的声音,便急
急的把船桨去,在下游一些迎着了那个目的物,把它用长绳系定,再向岸边桨去。
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
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使人见及不能不为之喝彩。

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
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
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
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
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
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
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
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
在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
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
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

白河的源流,从四川边境而来,从白河上行的小船,春水发时可以直达川属的
秀山。但属于湖南境界的,则茶峒为最后一个水码头。这条河水的河面,在茶峒时
虽宽约半里,当秋冬之际水落时,河床流水处还不到二十丈,其余只是一滩青石。
小船到此后,既无从上行,故凡川东的进出口货物,皆由这地方落水起岸。出口货
物俱由脚夫用杉木扁担压在肩膊上挑抬而来,入口货物也莫不从这地方成束成担的
用人力搬去。

这地方城中只驻扎一营由昔年绿营屯丁改编而成的戍兵,及五百家左右的住户。
(这些住户中,除了一部分拥有了些山田同油坊,或放账屯油、屯米、屯棉纱的小
资本家外,其余多数皆为当年屯戍来此有军籍的人家。)地方还有个厘金局,办事
机关在城外河街下面小庙里,经常挂着一面长长的幡信。局长则住在城中。一营兵
士驻扎老参将衙门,除了号兵每天上城吹号玩,使人知道这里还驻有军队以外,其
余兵士皆仿佛并不存在。冬天的白日里,到城里去,便只见各处人家门前皆晾晒有
衣服同青菜。红薯多带藤悬挂在屋檐下。用棕衣作成的口袋,装满了栗子榛子和其
他硬壳果,也多悬挂在屋檐下。屋角隅各处有大小鸡叫着玩着。间或有什么男子,
占据在自己屋前门限上锯木,或用斧头劈树,把劈好的柴堆到敞坪里去一座一座如
宝塔。又或可以见到几个中年妇人,穿了浆洗得极硬的蓝布衣裳,胸前挂有白布扣
花围裙,躬着腰在日光下一面说话一面作事。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
日子皆在这种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
梦。在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
然的期待。但这些人想些什么?谁知道。住在城中较高处,门前一站便可以眺望对
河以及河中的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纤夫。那些纤夫也有从
下游地方,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船来时,小孩子的
想象,当在那些拉船人一方面。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
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
作主妇的心了。

这小城里虽那么安静和平但地方既为川东商业交易接头处,因此城外小小河街,
情形却不同了一点。也有商人落脚的客店,坐镇不动的理发馆。此外饭店、杂货铺、
油行、盐栈、花衣庄,莫不各有一种地位,装点了这条河街。还有卖船上用的檀木
活车、竹缆与罐锅铺子,介绍水手职业吃码头饭的人家。小饭店门前长案上,常有
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身上装饰了红辣椒丝,卧在浅口钵头里,钵旁大竹筒中插着
大把红筷子,不拘谁个愿意花点钱,这人就可以傍了门前长案坐下来,抽出一双筷
子到手上,那边一个眉毛扯得极细脸上擦了白粉的妇人就走过来问:“大哥,副爷,
要甜酒?要烧酒?”男子火焰高一点的,谐趣的,对内掌柜有点意思的,必装成生
气似的说:“吃甜酒?又不是小孩,还问人吃甜酒!”那么,酽冽的烧酒,从大瓮
里用竹筒舀出,倒进土碗里,即刻就来到身边案桌上了。杂货铺卖美孚油及点美孚
油的洋灯,与香烛纸张。油行屯桐油。盐栈堆火井出的青盐。花衣庄则有白棉纱、
大布、棉花以及包头的黑绉绸出卖。卖船上用物的,百物罗列,无所不备,且间或
有重至百斤以外的铁锚搁在门外路旁,等候主顾问价的。专以介绍水手为事业,吃
水码头饭的,则在河街的家中,终日大门敞开着,常有穿青羽缎马褂的船主与毛手
毛脚的水手进出,地方象茶馆却不卖茶,不是烟馆又可以抽烟。来到这里的,虽说
所谈的是船上生意经,然而船只的上下,划船拉纤人大都有一定规矩,不必作数目
上的讨论。他们来到这里大多数倒是在“联欢”。以“龙头管事”作中心,谈论点
本地时事,两省商务上情形,以及下游的“新事”。邀会的,集款时大多数皆在此
地,扒骰子看点数多少轮作会首时,也常常在此举行。常常成为他们生意经的,有
两件事:买卖船只,买卖媳妇。

大都市随了商务发达而产生的某种寄食者,因为商人的需要,水手的需要,这
小小边城的河街,也居然有那么一群人,聚集在一些有吊脚楼的人家。这种妇人不
是从附近乡下弄来,便是随同川军来湘流落后的妇人,穿了假洋绸的衣服,印花标
布的裤子,把眉毛扯得成一条细线,大大的发髻上敷了香味极浓俗的油类。白日里
无事,就坐在门口做鞋子,在鞋尖上用红绿丝线挑绣双凤,或为情人水手挑绣花抱
兜,一面看过往行人,消磨长日。或靠在临河窗口上看水手铺货,听水手爬桅子唱
歌。到了晚间,则轮流的接待商人同水手,切切实实尽一个妓女应尽的义务。

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
时得先交钱,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妓女多靠四川商
人维持生活,但恩情所结,则多在水手方面。感情好的,互相咬着嘴唇咬着颈脖发
了誓,约好了“分手后各人皆不许胡闹”,四十天或五十天,在船上浮着的那一个,
同留在岸上的这一个,便皆呆着打发这一堆日子,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定远远的一
个人。尤其是妇人感情真挚,痴到无可形容,男子过了约定时间不回来,做梦时,
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或日
中有了疑心,则梦里必见男子在桅上向另一方面唱歌,却不理会自己。性格弱一点
儿的,接着就在梦里投河吞鸦片烟,性格强一点儿的便手执菜刀,直向那水手奔去。
他们生活虽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
些人生活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年轻生命相似,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
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若有多少不同处,不过是这些人更真切一点,也更
近于糊涂一点罢了。短期的包定,长期的嫁娶,一时间的关门,这些关于一个女人
身体上的交易,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从
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
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

掌水码头的名叫顺顺,一个前清时便在营伍中混过日子来的人物,革命时在著
名的陆军四十九标做个什长。同样做什长的,有因革命成了伟人名人的,有杀头碎
尸的,他却带少年喜事得来的脚疯痛,回到了家乡,把所积蓄的一点钱,买了一条
六桨白木船,租给一个穷船主,代人装货在茶峒与辰州之间来往。气运好,半年之
内船不坏事,于是他从所赚的钱上,又讨了一个略有产业的白脸黑发小寡妇。数年
后,在这条河上,他就有了大小四只船,一个铺子,两个儿子了。

但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
之急,便不能同贩油商人一样大大发作起来。自己既在粮子里混过日子,明白出门
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故凡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
学文墨人,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一面从水上赚来钱,一面
就这样洒脱散去。这人虽然脚上有点小毛病,还能泅水;走路难得其平,为人却那
么公正无私。水面上各事原本极其简单,一切皆为一个习惯所支配,谁个船碰了头,
谁个船妨害了别一个人别一只船的利益,皆照例有习惯方法来解决。惟运用这种习
惯规矩排调一切的,必需一个高年硕德的中心人物。某年秋天,那原来执事人死去
了,顺顺作了这样一个代替者。那时他还只五十岁,为人既明事明理,正直和平又
不爱财,故无人对他年龄怀疑。

到如今,他的儿子大的已十八岁,小的已十六岁。两个年青人皆结实如小公牛,
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凡从小乡城里出身的年青人所能够作的事,他们无一
不作,作去无一不精。年纪较长的,如他们爸爸一样,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
年幼的则气质近于那个白脸黑发的母亲,不爱说话,眼眉却秀拔出群,一望即知其
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

两兄弟既年已长大,必需在各种生活上来训练他们,作父亲的就轮流派遣两个
小孩子各处旅行。向下行船时,多随了自己的船只充伙计,甘苦与人相共。荡桨时
选最重的一把,背纤时拉头纤二纤,吃的是干鱼,辣子,臭酸菜,睡的是硬帮帮的
舱板。向上行从旱路走去,则跟了川东客货,过秀山、龙潭,酉阳作生意,不论寒
暑雨雪,必穿了草鞋按站赶路。且佩了短刀,遇不得已必需动手,便霍的把刀抽出,
站到空阔处去,等候对面的一个,接着就同这个人用肉搏来解决。帮里的风气,既
为“对付仇敌必需用刀,联结朋友也必需用刀”,故需要刀时,他们也就从不让它
失去那点机会。学贸易,学应酬,学习到一个新地方去生活,且学习用刀保护身体
同名誉,教育的目的,似乎在使两个孩子学得做人的勇气与义气。一分教育的结果,
弄得两个人皆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故父子
三人在茶峒边境上为人所提及时,人人对这个名姓无不加以一种尊敬。

作父亲的当两个儿子很小时,就明白大儿子一切与自己相似,却稍稍见得溺爱
那第二个儿子。由于这点不自觉的私心,他把长子取名天保,次子取名傩送。意思
是天保佑的在人事上或不免有龃龉处,至于傩神所送来的,照当地习气,人便不能
稍加轻视了。傩送美丽得很,茶峒船家人拙于赞扬这种美丽,只知道为他取出一个
诨名为“岳云”。虽无什么人亲眼看到过岳云,一般的印象,却从戏台上小生岳云,
得来一个相近的神气。

《湘西》 引子

战事一延长,不知不觉间增加了许多人地理知识。另外一时,我们对于地图上
许多许多地名,都空空泛泛,并无多少意义,也不能有所关心。现在可不同了。一
年来有些地方,或因为敌我两军用炮火血肉争夺,或因为个人需从那里过身,都必
然重新加以注意。例如丰台、台儿庄、富阳、嘉善、南京或长沙,这里或那里,我
们好象全部都十分熟习。地方和军事有关,和交通有关,它的形势、物产,多多少
少且总给我们一些概念。所以当前一个北方人,一个长江下游人,一个广东人(假
定他是读书的),从不到过湖南,如今拟由长沙,经湘西,过贵州,入云南,人到
长沙前后,自然从一般记载和传说,对湘西有如下几种片断印象或想象:

一、湘西是个苗区,同时又是个匪区。妇人多会放蛊,男子特别欢喜杀人。

二、公路极坏,地极险,人极蛮,因此旅行者通过,实在冒两重危险。若想住
下,那简直是探险了。

三、地方险有险的好处,车过武陵,就是《桃花源记》上所说的渔人本家。武
陵上面是桃源县,就是“桃花源”,那地方说不定还有避秦的遗民,可以杀鸡煮酒,
殷勤招待客人。经过辰州,那地方出辰州符,出辰砂。且有人会“赶尸”。若眼福
好,必有机会见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汽车近身时,还知道避让路旁,完全同
活人一样!

四、地方文化水准极低,土地极贫瘠,人民蛮悍而又十分愚蠢。

这种想法似乎十分可笑,可是有许多人就那么心怀不安与好奇经过湘西。经过
后一定还有人相信传说,不大相信眼睛。这从稍前许多过路人和新闻记者的游记或
通信就可看出。

这种游记和通信刊载出来时,又给另外一些陌生人新的幻觉与错觉,因此湘西
就在这种情形中成为一个特殊区域,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野蛮与优美。换言
之,地方人与物,由外面人眼光中看来,俱不可解。造成这种印象的,最先自然是
过去游宦的外来人,一瞥而过,作成的荒唐记载。其次便是到过湘西来作官作吏,
因贪污搜刮不遂,或因贪污搜刮过多,吃过地方人的苦头这种人的传说。因为大家
都不真正明白湘西,所以在长沙临时大学任教,谈文化史的陈序经教授,在一篇讨
论研究西南文化的文章里,说及湖南苗民时,就说,“八十年前湖南还常有苗患,
然而湖南苗民在今日已不容易找出来。”(见《新动向》二期)陈先生是随同西南
联合大学在长沙住过好几个月的,既不知道湘西还有几县地方,苗民事实上还占全
县人口比例到三分之二以上,更不注意湘主席何键的去职,荣升内政部长,就是苗
民“反何”作成的。一个“专家”对于湘西尚如此生疏隔膜,别的人就可想而知了。

  • 璁鸿堪娌堜粠鏂囩瑪涓嬬殑"婀樿タ涓栫晫"
    绛旓細椋庢櫙缇庯紝椋庝織缇庯紝浣嗕汉鎯呮洿缇庛娌堜粠鏂囩殑鎴愬姛涔嬪涓嶄粎鍐欏嚭浜嗚繖涓夌缇庯紝鏇撮噸瑕佺殑鏄妸瀹冧滑铻嶅悎鍦ㄤ竴璧蜂簡銆備粠鑰屾瀯鎴愪竴鍓磭缇庣殑浜烘儏椋庝織鐢伙紝鑷劧鍜岃皭鑰岀編涓斤紝鍏锋湁寰堥珮鐨勫缇庝环鍊煎拰娆h祻浠峰笺
  • 銆婅竟鍩庛!!!1銆娌堜粠鏂囩瑪涓嬬殑婀樿タ缇庡湪鍝簺鍦版柟?2銆佷换閫変竴浜虹墿璇勪环3...
    绛旓細1.浜烘儏缇庛佷汉鎬х編銆佸湴鏂归鐗╃編锛娌堜粠鏂鐢ㄦ槑涓界殑绗斿ⅷ鏋勫缓浜嗕竴涓紩浜哄悜寰鐨勬箻瑗夸笘鐣銆2.缈犵繝澶╃湡绾磥瀹涜嫢鑷劧涔嬪瓙銆備絾灏辨槸鍦ㄨ繖鏍蜂汉浜哄悜鍠勭殑鐜涓紝鍗村彂鐢熶簡鎮插墽銆備汉涓庝汉鐨勪笉鏄撶浉鐭ワ紝浜х敓浜嗕簶鍙ょ殑闅旇啘銆3.涓嶇埍纰惧潑鐖辨浮鑸癸紝鍦ㄥ皬璇翠腑鎹竴涓娉曞氨鏄蛋杞﹁矾杩樻槸椹矾銆備紶缁熺殑鑻楁棌濠氶厤杩樻壙缁х潃鍞辨瓕杩欐牱鍘熷鐨...
  • 娌堜粠鏂灏忚鐗规湁鐨勨婀樿タ椋庢儏鈥濅富瑕佽〃鐜板湪鍝噷?瀵瑰畬缇庝汉鎬х殑杩芥眰涓昏琛ㄧ幇...
    绛旓細鍘荤湅浠栫殑鏂囩珷灏辩煡閬撲簡,鏈変竴绉嶆竻鏂拌屽.鐨勯鏍.渚嬪<<杈瑰煄>> 銆婅竟鍩庛嬫槸娌堜粠鏂囩殑浠h〃浣滐紝涔熸槸鏀拺浠栨墍鏋勭瓚鐨勬箻瑗夸笘鐣岀殑鏌辩煶銆備粬閫氳繃涓涓彜鏈存洸鎶樼殑鐖辨儏鏁呬簨琛ㄧ幇浜嗗鐞嗘兂鐨勪汉鐢熷舰寮忕殑杩芥眰銆傛垜浠粠娌堜粠鏂囩瑪涓嬬殑婀樿タ涓栫晫鐨勬讳綋鐨勫ぇ鍙欎簨鐨勮搴﹁冨療銆婅竟鍩庛嬶紝鍒欎笉闅惧彂鐜颁粬鐨勭湡姝g殑鍛芥剰鍦ㄤ簬寤烘瀯涓涓瘲鎰忕殑鐢板洯...
  • 娌堜粠鏂囩殑浠涔堜綔鍝佷腑鏈夌繝缈犺繖涓浜虹墿?
    绛旓細銆婅竟鍩庛嬫槸娌堜粠鏂囩殑浠h〃浣滐紝涔熸槸鏀拺浠栨墍鏋勭瓚鐨勬箻瑗夸笘鐣岀殑鏌辩煶銆備粬閫氳繃涓涓彜鏈存洸鎶樼殑鐖辨儏鏁呬簨琛ㄧ幇浜嗗鐞嗘兂鐨勪汉鐢熷舰寮忕殑杩芥眰銆傛垜浠粠娌堜粠鏂囩瑪涓嬬殑婀樿タ涓栫晫鐨勬讳綋鐨勫ぇ鍙欎簨鐨勮搴﹁冨療銆婅竟鍩庛嬶紝鍒欎笉闅惧彂鐜颁粬鐨勭湡姝g殑鍛芥剰鍦ㄤ簬寤烘瀯涓涓瘲鎰忕殑鐢板洯鐗ф瓕涓栫晫锛屾敮鎾戝叾搴曡暣鐨勬槸涓绉嶇編濂借岃嚜鐒剁殑浜烘с備粠銆婅竟鍩庛嬩腑...
  • 浣曡皳娌堜粠鏂囩瑪涓嬬殑鈥婀樿タ涓栫晫鈥
    绛旓細娌堜粠鏂鍏朵汉鍙婂叾婀樿タ涓栫晫鐮旂┒娌堜粠鏂囦綔涓烘枃瀛﹀鐨勭敓鍛芥槸浠庝簩鍗佷笘绾簩鍗佸勾浠e埌鍥涘崄骞翠唬,鍦ㄨ繖涓斂娌绘枟浜夋縺鐑堢殑骞翠唬,浠栬繙绂绘斂娌,璧拌繎浜篒鑳,鐢ㄤ粬鐨勭瑪澧ㄦ姃鍐欎簡涓涓編涓鐨勬箻瑗夸笘鐣銆傝繖涓笘鐣屽氨鏄敤婀樿タ涔℃潙鐢熷懡褰㈠紡鐨勭編涓,浠ュ強涓庡畠鐨勫鐓х墿鍩庡競鐢熷懡褰㈠紡鐨勬壒鍒ゆх粨鏋勭殑鍚堟垚銆備粬鎶婂叏閮ㄧ編濂界殑鎰挎湜閮芥姇鍏ヤ埂鏉戠敓鍛藉舰寮忎腑,鍦ㄨ繖閲,浠...
  • 杈瑰煄涓昏璁蹭簡浠涔?
    绛旓細鎴戜滑浠娌堜粠鏂囩瑪涓嬬殑婀樿タ涓栫晫鐨勬讳綋鐨勫ぇ鍙欎簨鐨勮搴﹁冨療銆婅竟鍩庛,鍒欎笉闅惧彂鐜颁粬鐨勭湡姝g殑鍛芥剰鍦ㄤ簬寤烘瀯涓涓瘲鎰忕殑鐢板洯鐗ф瓕涓栫晫,鏀拺鍏跺簳钑寸殑鏄竴绉嶇編濂借岃嚜鐒剁殑浜烘с備粠銆婅竟鍩庛嬩腑,鎴戜滑鐪嬪埌娌堜粠鏂囩瑪涓嬭瘲鐢昏埇鐨勬箻瑗夸笘鐣,鑷劧灞辨按婊傛脖鑰屽張绉缇,浜轰滑鍗曠函鑰屽張鍕囨暍,娌℃湁璐瘜銆佸湴浣嶄箣鍒,鍧囦互璇氭寶涓虹編鐨,浠ヤ翰鍠勪负浜轰箣鏈,浣胯鑰...
  • 娌堜粠鏂銆婅竟鍩庛嬭祻鏋!!!
    绛旓細琚獕涓衡滅幇浠f枃瀛﹀彶涓婃渶绾噣鐨勪竴涓皬璇存枃鏈,鈥滀腑鍥界幇浠f枃瀛︾墽姝屼紶璇翠腑鐨勯《宄颁箣浣溾濈殑銆婅竟鍩庛嬭閬撮夎繘浜烘暀鐗堟櫘閫氶珮涓绋嬫爣鍑嗗疄楠屾暀绉戜功,浣块珮涓鐢熷緱浠ラ鐣娌堜粠鏂囩瑪涓嬫箻瑗夸笘鐣鐨勭編銆 銆婅竟鍩庛嬫墍鍐欑殑鏁呬簨寰堢畝鍗,鐒惰屽嵈鏋佺編:鍦ㄦ箻瑗块鍏夌涓姐佷汉鎯呰川鏈寸殑杈硅繙灏忓煄,鐢熸椿鐫闈犳憜娓′负鐢熺殑绁栧瓩浜屼汉,澶栧叕骞撮句竷鍗,浠嶅緢鍋ュ....
  • 婀樿鏁h瀛︾敓闃呰璇诲悗鎰400瀛楅氱敤
    绛旓細銆婃箻琛屾暎璁般,鏄涓绡鍊煎緱鎴戜滑鍘诲ソ濂藉搧鍛崇殑涔,浠栦細缁欐垜浠殑蹇冪伒澧炴坊涓浠藉厜褰,璁╂垜浠殑蹇冪伒鏇村姞缇庡ソ涓庡潥寮恒 婀樿鏁h瀛︾敓闃呰璇诲悗鎰400瀛楅氱敤绡2 閭f潯娓呮緢绾补姣棤娓f粨鐨勬渤姘,閭e惉杩囦箣鍚庝竴鐢熼兘蹇樹笉浜嗙殑鑸规瓕,閭d釜澶氭儏鐨勬按鎵嬪拰澶氭儏鐨勫浜... ...杩欎簺鍏ㄩ兘鏄娌堜粠鏂囩瑪涓嬬殑婀樿タ涓栫晫閲,涓閬撻潛涓芥槑濯氱殑椋庢櫙,璁╀汉涔呬箙涓嶈兘...
  • 浠娌堜粠鏂韬笂瀛﹀埌浜嗕粈涔?
    绛旓細琛ㄦ槑浠栦滑鏄柊涓浠f箻瑗垮彜鏈翠汉鎬х殑缁ф壙鑰.浠ャ婅竟鍩庛嬩负渚嬶紝銆婅竟鍩庛嬫槸娌堜粠鏂囩殑浠h〃浣滐紝涔熸槸鏀拺浠栨墍鏋勭瓚鐨勬箻瑗夸笘鐣岀殑鏌辩煶銆備粬閫氳繃涓涓彜鏈存洸鎶樼殑鐖辨儏鏁呬簨琛ㄧ幇浜嗗鐞嗘兂鐨勪汉鐢熷舰寮忕殑杩芥眰銆傛垜浠粠娌堜粠鏂囩瑪涓嬬殑婀樿タ涓栫晫鐨勬讳綋鐨勫ぇ鍙欎簨鐨勮搴﹁冨療銆婅竟鍩庛嬶紝鍒欎笉闅惧彂鐜颁粬鐨勭湡姝g殑鍛芥剰鍦ㄤ簬寤烘瀯涓涓瘲鎰忕殑鐢板洯鐗ф瓕...
  • 娌堜粠鏂銆婅竟鍩庛嬭鍚庢劅绮鹃
    绛旓細娌堜粠鏂囩瑪涓嬬殑婀樿タ鏄垜鍦ㄥ績涓湨鑳у嬀鍕掑嚭鐨勫ぉ鍫傘 浜鸿,浜烘儏濡傛按;浜鸿,涓栨佺値鍑夈傚湪杩欎釜涓栫晫涓,鏈夎繖鏍峰杩欐牱澶氱殑浜轰负浜嗚嚜宸辩殑鍒╃泭鑰岀畻璁′粬浜,甯︿笂浼杽鐨勯潰鍏,鎴栬繚蹇冩垨鏈夋剰鍦板共鐫鍧戣挋鎷愰獥鐨勫嬀褰撱備汉鎬ц鏄笘闂存渶鏈鐢樼編鐨勪笢瑗裤傜劧鑰屽湪鐗╂妯祦鐨勭煶澶存.鏋楅噷,鎴戜滑杩樹繚鐣欑潃澶氬皯鐪熸绾噣鐨勪汉鎬у憿?瀹冨お鍓旈,鍓旈忓埌鏌撲笉寰...
  • 扩展阅读: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古城 ... 湘西芙蓉镇 ... 沈从文凤凰古城的赞美 ... 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世界 ...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 沈从文笔下湘西文化 ...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少女 ... 芙蓉镇和凤凰古城哪个值得去 ... 沈从文最美的十二句情话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