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简介

目录

1 拼音

jí xìng hū xī shuāi jié

2 英文参考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ARF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患者原呼吸功能正常,由于某种突发原因,在数秒或数小时内迅速发生的呼吸衰竭[1]。成人在静息状态下于海平面呼吸空气,若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和(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时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1]。

气道阻塞、溺水、脑外伤、电击、药物麻醉或中毒、中枢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等)抑制呼吸,均可影响通气不足,乃致呼吸停止,产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急性呼吸衰竭。因机体往往来不及代偿,如不及时诊断及尽早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常可危及生命[1]。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原呼吸功能常大多良好,若及时有效抢救,预后往往优于慢性呼吸衰竭。但是在临床也可常见到原呼吸功能较差的患者,由于某种突发原因,常见呼吸道感染引起气道阻塞可致PaCO2急剧上升、PaO2急剧下降,临床上习惯将此型呼吸衰竭归于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剧。

急、慢性呼吸衰竭除了在病因、起因的急缓、病程的长短上有较大的差别外,在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上大同小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呼吸衰竭,是一涉及临床各科的危重急症。

急性呼吸衰竭多突然发生,应在现场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其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并维持适宜的肺泡通气量,以达到防止和缓解严重缺氧、二氧化化碳潴留和酸中毒,为病因治疗赢得时间和条件。急救措施包括现场心肺复苏、高浓度给氧、机械通气等。

4 疾病名称

急性呼吸衰竭

5 英文名称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6 分类

呼吸科 > 呼吸衰竭

7 ICD号

J96.0

8 流行病学

急性呼吸衰竭常见、多发、病死率高,一直受到医学界普遍关注,成为医学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尚无具体流行病学资料。

9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分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和急性Ⅱ型呼吸衰竭两类加以阐述。

9.1 急性Ⅰ型呼吸衰竭

9.1.1 肺实质性病变

各种类型的肺炎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肺炎,误吸胃内容物入肺、淹溺等。

9.1.2 肺水肿

①心源性肺水肿:各种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所引起;②非心源性肺水肿:最为常见的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他尚有复张性肺水肿、急性高山病等。此类疾病常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

9.1.3 肺血管疾患

急性肺梗死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此类疾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

9.1.4 胸壁和胸膜疾患

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胸壁外伤、胸部手术损伤等,可影响胸廓运动和肺扩张,导致通气量减少和(或)吸入气体分布不均,损害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临床上常见为Ⅰ型呼吸衰竭,但严重者也可为Ⅱ型呼吸衰竭。

以上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呼吸衰竭早期轻者大多为Ⅰ型呼吸衰竭,而晚期严重者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

9.2 急性Ⅱ型呼吸衰竭

9.2.1 气道阻塞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烧伤、异物、喉头水肿引起上呼吸道急性梗死是引起急性Ⅱ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

9.2.2 神经肌肉疾患

此类疾病患者肺本质无明显病变,而是由于呼吸中枢调控受损或呼吸肌功能减退造成肺泡通气不足,而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例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可损伤周围神经、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低钾血症、周期性瘫痪等致呼吸肌受累;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炎、脑肿瘤、一氧化化碳中化碳中毒、安眠药中毒致呼吸中枢受抑制。

必须牢记,Ⅰ型呼吸衰竭晚期严重阶段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而Ⅱ型呼吸衰竭经治疗好转后,可经Ⅰ型呼吸衰竭阶段后最终治愈。气道阻塞和神经肌肉疾患所引起的呼吸衰竭均为Ⅱ型呼吸衰竭。

自1967年首次提出ARDS命名以来,文献报道有关引起ARDS的病因日益增多,ARDS的病因可分为十类,现列表1。

10 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缺氧和CO2潴留是呼吸衰竭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现用图1简要说明ARDS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特点。

10.1 缺氧的发生机制

10.1.1 通气障碍

肺泡通气量严重不足既导致缺氧,又可造成CO2潴留。它主要因肺扩张受限制或气道阻力增加引起。正常肺扩张有赖于呼吸中枢驱动、神经传导、吸气肌收缩、横膈下降、胸廓和肺泡的扩张。上述任何一个环节的障碍如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疲劳、胸廓和肺顺应性降低等均可导致肺扩张受限,出现限制性肺泡通气不足。阻塞性肺泡通气不足主要因气道阻力增加而引起。

10.1.2 换气障碍

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比值<0.8见于肺水肿、肺炎、肺不张等;比值>0.8见于肺栓塞、肺毛细血管床广泛破坏、部分肺血管收缩等。

②弥散障碍:见于呼吸膜增厚(如肺水肿)和面积减少(如肺不张、肺实变),或肺毛细血管血量不足(肺气肿)及血液氧合速率减慢(贫血)等。

单纯换气障碍所致的血气变化特点:仅有PaO2下降,PaCO2正常或降低;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分压分压差P(Aa)O2增大。

10.1.3 氧耗量增加

发热、呼吸困难、抽搐等均可增加氧耗量,是加重缺氧的重要原因。

10.2 CO2潴留的发生机制

PaCO2的水平取决于CO2的生成量与排出量。CO2的生成量增加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极少引起PaCO2升高。CO2潴留主要因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因此,PaCO2是反映肺泡通气量的最佳指标,其升高必有肺泡通气不足。

11 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11.1 呼吸困难

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客观表现为呼吸用力,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改变。有时可见鼻翼扇动、端坐呼吸。上呼吸道疾患常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可有三凹征。呼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下呼吸道不完全阻塞如支气管哮喘等。胸廓疾患、重症肺炎等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中枢性呼吸衰竭多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如潮式呼吸等。出现呼吸肌疲劳者,表现为呼吸浅快、腹式反常呼吸,如吸气时,腹壁内陷。呼吸衰竭并不一定有呼吸困难,如镇静药中毒,可表现呼吸匀缓、表情淡漠或昏睡。

11.2 发绀

发绀是缺氧的典型体征,因动脉血还原血红蛋白增加,致耳垂、口唇、口腔黏膜、指甲呈现青紫色的现象。

11.3 神经精神症状

急性呼吸衰竭的神经精神症状较慢性明显而多见,可出现烦躁不安、扑翼样震颤、谵妄、抽搐、昏迷等。

11.4 循环系统症状

缺氧和CO2潴留均可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严重缺氧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CO2潴留可引起表浅毛细血管和静脉扩张,表现为多汗、球结膜水肿、颈静脉充盈等。

11.5 其他脏器的功能障碍

严重缺氧和CO2潴留可导致肝肾功能障碍。临床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血尿素氮、肌酐增高,尿中出现蛋白、管型;也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

11.6 酸堿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

因缺氧而通气过度可发生呼吸性堿中毒。CO2潴留则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严重缺氧多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12 急性呼吸衰竭的并发症

呼吸衰竭的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时,对机体各系统正常功能的影响以及各种治疗措施(主要是呼吸机治疗)带来的危害,如:呼吸道感染、肺不张、呼吸机与肺损伤、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的并发症、肺水肿与水潴留、循环系统并发症、肾脏和酸堿平衡等。

13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

急性呼吸衰竭根据患者急性起病及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可做出诊断[1]。

13.1 典型临床表现

①呼吸困难,上呼吸道疾患常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可有三凹征[1]。

呼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下呼吸道不完全阻塞如支气管哮喘等。胸廓疾患、重症肺炎等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1]。

中枢性呼吸衰竭多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如潮式呼吸等[1]。

②发绀,是缺氧的典型症状或体征[1]。

③神经精神症状,可出现烦躁不安、扑翼样震颧、谵妄、抽搐、昏迷等[1]。

④循环系统症状,包括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严重缺氧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1]。

13.2 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氧和二氧化碳的异常及酸堿失衡、电解质紊乱,胸片等检查可以发现可引起低氧和呼吸衰竭的基础疾病[1]。

14 实验室检查

14.1 酸堿度

pH是一项酸堿度指标,正常为7.35~7.45,平均值为7.40,静脉血pH较动脉血低0.03左右。pH>7.45提示堿血症,pH<7.35提示酸血症,pH正常提示正常的酸堿平衡、代偿性的酸(堿)中毒或复合型酸堿平衡失调。一般认为,pH<6.8或>7.8时难以存活。人类耐酸的能力较强,[H]上升到正常3倍仍可生存;而对堿的耐受力则较差,[H]下降至正常的一半时即危及生命。但若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堿中毒同时存在,pH有时亦可正常。所以单凭一项pH仅能说明是否有酸、堿血症,还必须结合其他酸堿指标(如PaCO2、HCO3、BE等)、生化指标(如血钾、氯、钙)及病史才能正确判断是否酸(堿)中毒,或是复合型酸堿中毒。

14.2 标准碳酸氢盐(SB)与实际碳酸氢盐(AB)

SB是指隔绝空气的全血标本,在标准条件下(温度38℃,PaCO25.33kPa,血红蛋白完全氧合即血氧饱和饱和度达100%)测得的碳酸氢根离子[HCO3]浓度。因影响[HCO3]的PaCO2及SaO2已还原到正常条件,所以由呼吸性酸堿失衡带给[HCO3]的影响已被消除。故SB的增减反映了体内[HCO3]的储备量,反映了机体代谢性酸堿平衡的定量指标,正常值为22~27mmol/L。

AB是直接自血浆中测得的[HCO3],即与空气隔绝的全血标本,未经任何处理测得的碳酸氢根离子值。它同时受代谢和呼吸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ABSB。AB与SB的差值反映了呼吸因素对酸堿平衡影响的程度,AB>SB时,提示体内CO2潴留,多见于通气功能不足导致的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堿中毒;AB<SB时,提示CO2排出过多,多见于通气过度,提示存在呼吸性堿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此外,当ABSB但小于正常值时,提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如ABSB而大于正常值提示代谢性堿中毒未代偿。

14.3 堿剩余(BE)或堿缺失(BE)

堿剩余或堿缺失是指在标准条件下(38℃,PaCO25.33kPa,血红蛋白为150g/L,血氧饱和饱和度为100%),将1L血液滴定到pH 7.4所需的酸或堿的量。如pH>7.40,需用酸滴定,称为堿剩余(BE);若pH<7.4,需用堿滴定,则称为堿缺失(BD或BE)。其正常范围:新生儿为-10~-2mmol/L,婴儿为-7~-1mmol/L,儿童为-4~+2mmol/L,成人为±3mmol/L。因不受呼吸因素影响,通常只反映代谢的改变,其意义与SB相似。

BE又分为实际堿剩余(ABE)和标准堿剩余(SBE)两种。ABE即实测之BE,它反映全血的堿剩余。SBE反映组织间液的堿剩余。因为组织间液是机体细胞所处的确实的外环境,所以,SBE较ABE更能理想地反映机体的堿剩余。

14.4 二氧化化碳结合化碳结合力(CO2CP)

CO2CP是指把静脉血浆标本,用正常人肺泡气(PaCO2为5.33kPa)平衡后所得的血浆CO2含量,亦即血浆中HCO3所含的二氧化化碳量,主要是指化合状态下的CO2量,是HCO3的近似值。正常值成人为23~31mmol/L(55~70Vo1%),小儿较低,为20~29mmol/L(45~65Vo1%)。CO2CP受代谢和呼吸两方面因素的影响。CO2CP减低,提示为代谢性酸中毒(HCO3减低)或呼吸性堿中毒(CO2排出过多)。反之亦然。但在混合性酸堿紊乱时并无决定性的意义,例如在呼吸性酸中毒时,pH下降而CO2CP却上升;反之,呼吸性堿中毒时CO2CP却下降。因此,CO2CP在呼吸性酸堿平衡时并不能反映体内真正的酸堿平衡状态。

14.5 二氧化化碳总化碳总量(TCO2)

二氧化化碳总化碳总量指血浆中各种形式存在的二氧化化碳的总和,包括离子化部分的HCO3,存在于HCO3、CO3和RNH2COO以及非离子化的HCO3和物理溶解的CO2等的总和。正常值成人为24~32mmol/L,小儿为23~27mmol/L。

14.6 动脉血氧分分压(PaO2)

动脉血氧分分压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动脉血氧分分压能较好地反映肺的功能情况,主要用于呼吸性缺氧时。PaO2、SaO2(氧饱和度)、O2CT(氧含量或CO2,指每100ml血液中所含氧的总量,包括血红蛋白携带的氧和溶解的氧)都可以反映机体缺氧的情况,但敏感程度不尽一致。SaO2和O2CT受血红蛋白的影响,例如,贫血的患儿即使SaO2正常,仍可能缺氧。而PaO2不受其影响,因而PaO2是判断有无缺氧的良好指标。但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时,必须了解是否吸氧,因为吸氧与不吸氧意义完全不同,因此最好在不吸氧情况下进行测定。

PaO2正常值为10.64~13.3.kPa(80~100mmHg),新生儿为8~11.0kPa(60~80mmHg),静脉血氧分分压为5.3kPa(40mmHg)。一般认为,PaO2在7.98kPa(60mmHg)以上不致造成缺氧状态,此时SaO2为90%,正是氧离解曲线开始转折的部位。在此以下,随着氧分分压的下降,SaO2即可降至75%,临床上已有明显的发绀。

14.7 二氧化化碳分化碳分压(PaCO2)

二氧化化碳分化碳分压是指溶解在动脉血中二氧化化碳所产生的压力。由于CO2的弥散能力较大,约为氧的25倍,故可认为,PaCO2基本可以代表肺泡内二氧化化碳分化碳分压。PaCO2可以反映肺泡通气量大小,是反映肺泡通气功能的良好指标。因此,在肺泡间质水肿、淤血、渗出时,氧的交换已有明显减少,但二氧化化碳交换仍可正常。如患者动脉血氧分分压减低,二氧化化碳分化碳分压正常,即提示换气功能障碍。但如动脉血氧分分压减低且伴二氧化化碳分化碳分压增加,说明通气不足。

PaCO2正常值为4.66~5.99kPa(35~45mmHg),小儿偏低,为4.5~5.3kPa(34~40mmHg),可能与小儿新陈代谢较快、呼吸频率较快有关。静脉血PCO2较动脉血的PCO2高0.8~0.93kPa(6~7mmHg)。

15 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需要选择X线胸片、心电图、B超、脑CT等检查。

16 急性呼吸衰竭的鉴别诊断

临床须鉴别各种病因引起的呼吸衰竭,首先须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出量降低等病因引起的PaO2下降和PaCO2升高;其次须鉴别各种不同的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可借助病史,临床表现和多种辅助检查手段确诊。注意两种不同类型的呼吸衰竭,呼吸道梗阻为主或肺部广泛病变为主所致的呼吸衰竭的鉴别。

17 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多突然发生,应在现场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其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并维持适宜的肺泡通气量,以达到防止和缓解严重缺氧、二氧化化碳潴留和酸中毒,为病因治疗赢得时间和条件。

17.1 现场抢救

急性呼吸衰竭多突然发生,应在现场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增加通气量,以达到缓解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的作用[1]。

危重或呼吸停止患者应在现场给予口鼻面罩或经紧急气管插管后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并及时转运到三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救治[1]。

急性呼吸衰竭多突然发生,应在现场及时采取抢救措施,防止和缓解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保护神经、循环、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一般健康人体内存氧量约1.0L,平静时,每分钟氧耗量为200ml250ml。一旦突发因素引起呼吸停止,机体能保持肺循环,仍能藉肺泡与混合静脉血的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继续进行气体交换,这称为弥散呼吸,它可为机体额外提供1.52min,使动脉血氧分压保持在脑组织产生不可逆转损伤水平之上。所以当呼吸停止,应立即在现场清理口腔分泌物,在呼吸道通畅条件下,作间歇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但操作者应注意,先作快速深呼气至残气位,再快速吸气至肺总量,即将气吹入患者口中,这样呼出气的氧浓度较高。如有条件作带气囊导管的口腔插管,可手控简易呼吸囊进行人工通气。如发生心脏骤停,还应采取有效的体外心脏 *** 等有关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随后再调用呼吸机进行合理的机械通气。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7.2 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可应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0.375g、洛贝林20mg静脉推注,主要适用于以中枢抑制为主、通气量不足引起的呼吸衰竭,对以大气道阻塞以及肺换气功能障碍为主的呼吸衰竭患者不宜使用[1]。

17.3 纠正酸堿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者,可根据动脉血pH,适当静脉补充5%碳酸氢钠50~100ml,低钾者可按每500ml液体加10%氯化钾15ml的比例,根据输液量补钾[1]。

17.4 脑功能保护

有脑水肿可能者,可以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100~150ml,一日2次;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一日1次[1]。

17.5 病因治疗

如重症肺炎时抗菌药物的应用,哮喘持续状态时支气管解痉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等[1]。

17.6 高浓度给氧

在急性呼吸衰竭,如呼吸心跳骤停,因急性肺炎所致的肺实变、肺水肿和肺不张引起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肺内动静脉样分流所致的缺氧,均必须及时使用高浓度或纯氧以缓解缺氧进行抢救。但要注意吸氧浓度和持续时间,以避免高浓度氧会引起氧中毒。

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弥散到细胞内的氧,受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下还原成水的同时,约有2%的氧分子,在还原过程中形成氧自由基(包括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羟自由基OH·),它们可氧化组织的蛋白质、脂质,损伤肺组织细胞。但它们可被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如过氧化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酶所清除。然而吸入纯氧或高浓度氧(>50%)后,氧自由基生成过程加快,其量超过组织抗氧化系统的清除能力,损伤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出现肺水肿、出血、透明膜形成。因肺泡内氮气被氧冲洗出,而O2和CO2被吸收,发生无气肺,导致换气严重损害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即谓氧中毒。

18 预后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程视原发病而定,严重者可于数小时内导致死亡,亦可持续数天到数周,演变成慢性呼吸衰竭。若原发病能治愈或自行恢复,则现代呼吸衰竭抢救技术能使大多数患儿获救,关键在于要防止抢救过程中的一系列并发症和医源性损伤,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年龄可影响病程,婴儿呼吸衰竭常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或导致死亡,年长儿通常不致发展到呼吸衰竭地步,一旦发生,则治疗较难,且所需时间常比婴儿长。开始抢救的时间对病程长短也有重要影响,并直接影响预后。错过时机的过晚抢救,会造成被动局面,大大延长治疗时间,甚至造成脑、肾、心等重要生命器官的不可逆损害。

呼吸衰竭的预后与血气和酸堿平衡的改变有密切关系。经28例血氧分分压<4.66kPa(36mmHg)和202例pH值<7.20的危重患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危重低氧血症多见于新生儿(52.6%)和婴儿(44.9%),1岁以上小儿仅占2.5%。危重低氧血症的病死率高达41%,危重低氧血症发生后24h内死亡的病例占死亡总人数的53%,可见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19 急性呼吸衰竭的预防

1.积极防治肺炎和各种感染性疾病。

2.积极防止发生各种意外。

3.防止药物中毒或其他中毒。

20 相关药品

氧、尿素、二氧化碳

21 相关检查



  • 鎬ユу懠鍚绐樿揩缁煎悎寰佹姢鐞
    绛旓細鎬ユу懠鍚哥獦杩患鍚堝緛锛圓RDS锛夛紝鍗鎬ユу懠鍚歌“绔鐨勪竴绉嶏紝閫氬父璧峰洜浜庤偤澶栨垨鑲哄唴鐨勭獊鍙戠姸鍐碉紝瀵艰嚧鎬ユц偤姘磋偪鍜屾寔缁殑缂烘哀銆傛偅鑰呯壒寰佷负绐佺劧鍑虹幇銆侀愭笎鍔犲墽鐨勫懠鍚稿洶闅撅紝浼撮殢姘斾績銆佺毊鑲ゅ彂绱紝鎯呯华琛ㄧ幇涓虹儲韬佸拰鐒﹁檻锛屽彲鑳戒即鏈夋睏鍑虹瓑鐥囩姸銆傚浜庢绫荤柧鐥呯殑鎶ょ悊鑷冲叧閲嶈锛屼富瑕佺洰鏍囨槸鎻愬崌鎮h呯殑鎹㈡皵鍔熻兘鍜屾彁渚涙湁鏁堢殑姘х枟锛...
  • 鍏充簬鎬ユу懠鍚歌“绔鐨勬不鐤楅棶棰
    绛旓細鎬ユу懠鍚歌“绔鏄寚鍘熻偤鍛煎惛鍔熻兘姝e父锛屽洜澶氱绐佸彂鍥犵礌锛屽鑴戠値銆佽剳澶栦激銆佺數鍑汇佽嵂鐗╅夯閱夋垨涓瘨绛夌洿鎺ユ垨闂存帴鎶戝埗鍛煎惛涓灑锛屾垨绁炵粡锛嶈倢鑲夌柧鎮o紝濡傝剨楂撶伆璐ㄧ値銆佹ユу鍙戞х缁忔牴鐐庛侀噸鐥囪倢鏃犲姏绛夛紝鍧囧彲褰卞搷閫氭皵涓嶈冻锛屼箖鑷村懠鍚稿仠姝紝浜х敓缂烘哀鍜屼簩姘у寲纰虫酱鐣欑殑鎬ユу懠鍚歌“绔傛ユу彂浣滃彂鐢熷け浠e伩鎬у懠琛帮紝鍙洿鎺ュ嵄鍙...
  • 鎬ユу懠鍚歌“绔鐨勭梾鍥犲拰鍙戠梾鏈哄埗鏄粈涔?
    绛旓細(1)鐩存帴鎶戝埗鍛煎惛涓灑锛屽紩璧蜂腑鏋㈡鍛煎惛琛扮濡傚悧鍟°佸反姣斿Ε绫汇佹鞍鍖栫墿绛夈(2)姣掔墿鐩存帴鎴栭棿鎺ョ殑浣滅敤锛屽紩璧疯偤銆佽剳姘磋偪銆傝偤姘磋偪鍙嚧閫氭皵鍜屾崲姘旈殰纰嶏紝鑴戞按鑲垮彲鍥犲帇杩剳骞茶岃嚧鍛煎惛鎶戝埗銆(3)鍒烘縺鎬ф皵浣撳紩璧峰枆銆佹皵绠°佹敮姘旂鍙婅偤绛夊懠鍚稿櫒瀹樹弗閲嶇梾鍙橈紝鍙戠敓鍛煎惛閬撴闃伙紝涓ラ噸褰卞搷鑲虹殑閫氭皵鍜屾崲姘斿姛鑳斤紝瀵艰嚧鏈轰綋缂烘哀锛...
  • 鍗遍噸鐥囨湁鍝簺
    绛旓細鍗遍噸鐥囩殑绉嶇被绻佸锛屽父瑙佺殑涓昏鍖呮嫭浠ヤ笅鍑犵锛1. 鎬ユу懠鍚歌“绔銆傝繖鏄寚鐢变簬鍚勭鍘熷洜瀵艰嚧鐨勮偤閮ㄩ氭皵鎴栨崲姘斿姛鑳戒弗閲嶉殰纰嶏紝浣垮緱韬綋鏃犳硶鑾峰緱瓒冲鐨勬哀姘旀垨鏈夋晥鍦版帓闄や簩姘у寲纰筹紝杩涜屽紩鍙戠殑涓绯诲垪鐥囩姸銆傝繖浜涚棁鐘跺彲鑳藉寘鎷懠鍚稿洶闅俱佺己姘с佺簿绁為敊涔辩瓑銆2. 鎬ユу績鑲屾姝汇傝繖鏄寚蹇冭剰鐨勪竴閮ㄥ垎鐢变簬渚涜涓嶈冻鑰岄伃鍙楁崯瀹筹紝瀵艰嚧...
  • 鍛煎惛琛扮鍚嶈瘝瑙i噴鏄粈涔?鎬ユу懠鍚绐樿揩缁煎悎寰佸悕璇嶈В閲婃槸浠涔?
    绛旓細瀵逛簬鍛煎惛琛扮鍙婂叾鎬ユу懠鍚绐樿揩鐥囩殑鍩烘湰姒傚康锛屼笅杈规垜鏉ヤ负澶у涓涓璁茶В銆傚懠鍚歌“绔悕璇嶈В閲婃槸浠涔堬紵鍛煎惛琛扮鎸囩殑渚挎槸鐢变簬鍚勭鍚勬牱鍥犵礌鑷翠娇浜嗚偤鑴忔崲姘旓紝閫氭皵鐭ヨ闅滅锛岄犳垚浜嗕复搴婂尰瀛︿笂鍑虹幇浜嗘哀姘斾笉瓒筹紝鎴栨槸鏄即闅忎簩姘у寲纰冲偍鐣欙紝杩涜岄犳垚涓绯诲垪鐨勭敓鐞嗕綔鐢ㄥ拰浠h阿绱婁贡鐨勪复搴婂尰瀛︾患鍚堢棁銆傞犳垚鍛煎惛琛扮鐨勫叧閿梾鍥犲寘鍚湁...
  • 鍛煎惛琛扮
    绛旓細鍥犲叾涓村簥琛ㄧ幇缂轰箯鐗瑰紓鎬э紝甯镐緷璧栧姩鑴夎姘斿垎鏋愯繘琛屾槑纭瘖鏂:娴峰钩闈㈡甯稿ぇ姘斿帇鍜岄潤鎭姸鎬佷笅銆佸懠鍚稿鍐呯┖姘旀椂锛屽姩鑴夎姘у垎鍘嬩綆浜60mmHg锛8kPa锛変即锛堟垨涓嶄即锛変簩姘у寲纰冲垎鍘嬮珮浜50mmHg锛6.67kPa锛夛紝鎺掗櫎蹇冨唴瑙e墫鎬у垎娴佸拰鍘熷彂鎬у績鎺掑嚭閲忛檷浣庣瓑鍥犵礌锛屽嵆鍙瘖鏂负鍛煎惛琛扮銆傚叾浠栦复搴婂父瑙佹ュ嵄閲嶇棁鐨勫畾涔 鎬ユ蹇冭倢...
  • 鍛煎惛琛扮
    绛旓細鍛煎惛琛扮绫诲瀷鏈夊叧鍛煎惛琛扮鐨勫垎绫伙紝鐩墠杩樻病鏈夊畬鍏ㄧ粺涓鐨勬剰瑙侊紝澶ц嚧鏈変互涓嬪嚑绉嶏紝鈶犳寜鐥呬汉鐢熺梾鏃堕棿(鍖诲涓婄О涓虹梾绋)鐨勯暱鐭彲鍒嗕负鎬ユ銆佹參鎬с傗憽鎸夌梾鐞嗙敓鐞嗘敼鍙樺彲鍒嗕负鎹㈡皵鍨(涔熺О鑲烘场鍨)鍜岄氭皵鍨嬶紝鈶℃寜鐥呭彉閮ㄤ綅鍙垎涓灑鍨嬪拰鍛ㄥ洿鍨嬨傗懀鎸夊姩鑴夎姘斿垎鏋愮殑鏀瑰彉鍒嗕负I鍨(鎹㈡皵闅滅鎴栦綆姘ц鐥囧瀷)鍜 II鍨(閫氭皵...
  • 鎬ユу懠鍚歌“绔涓昏鏈夋庢牱鐨勮〃鐜扮棁鐘?
    绛旓細鎬ユу懠鍚歌“绔涓昏琛ㄧ幇涓哄懠鍚稿洶闅俱佺传缁銆佺缁忕簿绁炵棁鐘剁瓑涓夊ぇ涓荤棁銆1.鍛煎惛鍥伴毦 (1)鍛ㄥ洿鎬у懠鍚稿洶闅撅細琛ㄧ幇涓哄惛姘旀垨鍛兼皵鎬ф垨娣峰悎鎬у懠鍚稿洶闅撅紝鍔崇疮绐樿揩锛屽ぇ姹楁穻婕擄紝寮犲彛鎶偐锛岄蓟缈兼墖鍔ㄣ(2)涓灑鎬у懠鍚稿洶闅撅細鍛煎惛棰戠巼銆佽妭寰嬫敼鍙橈紝濡傛疆寮忓懠鍚搞侀棿鍋滃懠鍚搞佺偣澶寸姸鍛煎惛绛夛紝浠ュ強鍛煎惛娣卞揩鎴栨祬鎱2.绱粈涓虹毊鑲ゃ佺矘鑶...
  • 鎬ユу懠鍚歌“绔鐨勭棁鐘舵湁鍝簺琛ㄧ幇?
    绛旓細鎬ユу懠鍚歌“绔锛氭彮绀哄叾璀︾ず浣撳緛褰撴垜浠殑鍛煎惛绯荤粺閬亣鍗辨満锛屾ユу懠鍚歌“绔究鎮勭劧闄嶄复銆傝繖鏄竴绉嶅缁村害鐨勭棁鐘惰〃鐜帮紝鍊煎緱鎴戜滑楂樺害璀︽儠銆傞鍏堬紝鍛煎惛绯荤粺鐨勫憡璀︿俊鍙锋槸鏄庢樉鐨勶紝琛ㄧ幇涓洪毦浠ユ壙鍙楃殑鍛煎惛鍥伴毦锛屼互鍙婄毊鑲ゅ嚭鐜拌摑绱壊鐨勫彂缁锛岃繖鏄娑叉哀姘斾緵搴斾笉瓒崇殑鐩存帴浣撶幇銆傜缁忕郴缁熶篃鍙楀埌褰卞搷锛屾偅鑰呭彲鑳藉嚭鐜拌繃搴﹀叴濂嬶紝鎬濈淮娣蜂贡...
  • 灏忓効鎬ユу懠鍚歌“绔璇婃柇閴村埆
    绛旓細璇婃柇灏忓効鎬ユу懠鍚歌“绔涓昏鍩轰簬涓绯诲垪涓村簥琛ㄧ幇鍜屽疄楠屽妫鏌ャ傞鍏堬紝璇ョ柧鐥呮槸鐢变簬澶氱鍥犵礌锛屽鍛煎惛绯荤粺鐤剧梾銆佸惊鐜郴缁熼棶棰樸佺缁忕郴缁熷奖鍝嶆垨鑽墿鍓綔鐢ㄧ瓑锛屽鑷村懠鍚稿姛鑳戒弗閲嶅彈鎹燂紝鍑虹幇缂烘哀鍜屼簩姘у寲纰崇Н鑱氾紝寮曞彂鍏ㄨ韩澶氱郴缁熺殑鍔熻兘绱婁贡鍜屼唬璋㈠紓甯搞傚懠鍚哥郴缁熺棁鐘舵樉钁楋紝琛ㄧ幇涓烘樉钁楃殑鍛煎惛鍥伴毦锛屼即鏈夌毊鑲ゅ彂缁锛屽懠鍚搁鐜囧拰鑺傚緥...
  • 扩展阅读:一型二型呼吸衰竭区别 ... 呼吸衰竭的五大原因 ... 一二型糖尿病的区别 ... 呼吸衰竭的五种表现 ... 呼吸衰竭去世痛苦吗 ... 心力衰竭能恢复吗 ... 呼吸衰竭死亡率很高吗 ... 老人衰竭能维持几天 ... 呼吸衰竭临终征兆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