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有哪些?

1、居里夫人

因为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居里夫人还曾经两次荣获诺贝尔奖,不过最终本人却因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患病去世,包括一直到今天为止,居里夫人生前留下来的笔记本上,还携带着大量的放射性元素。

2、李林塔尔

李林塔尔为德国工程师和滑翔飞行家,世界航空先驱者之一。他最早设计和制造出实用的滑翔机,人称“滑翔机之父”。1896年4月9日,李林塔尔操纵他的滑翔机时遇一股强劲的风,滑翔机失速栽向地面,滑翔机摔毁了,李林塔尔也受了致命的重伤——脊椎断裂,第二天死亡。

3、伊丽莎白·福列希曼·阿夏姆

伊丽莎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操作X光机,不但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甚至有时候直接把X光对准自己。不幸的是她并没有意识到长期暴露在X光下的后果。1905年,伊丽莎白死于严重的癌症,癌细胞已经扩展到了全身。

4、路易斯·斯洛汀

1942年应邀参加了美国的曼哈顿计划(研制世界上第一颗核弹),1946年5月21日,在试验中,他不小心将一块半球状的铍掉落到另外一块之上,并迅速引发了临界反应,斯洛汀迅速地做出了反应,然后冲出了实验室。急忙住进医院但无济于事,还是在9天之后死去。

5、让·弗朗索瓦·德罗齐耶

1783年9月19日,曾用羊、鸡和鸭子做过飞行试验。在试验成功之后让·弗朗索瓦进行了第一次载人热气球飞行,乘热气球飞到了海拔3000英尺的高空中。之后计划了一次穿越英吉利海峡的飞行,当热气球上升到海拔1500米的高空时,气球开始漏气并快速坠落,最终导致了让·弗朗索瓦的死亡。



1、居里夫人

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的居里夫人,是一位法国籍波兰科学家。她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了一系列新元素,包括镭和钋。几十年来,居里夫人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加上恶劣的实验环境和对身体保护的不够严格,时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袭,使她的血液渐渐受到了破坏,患上白血病。

她还患有肺病、眼病、胆病、肾病,甚至患过神经错乱症。在居里夫人看来,科学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她曾为了能参加世界物理学大会,请求医生延期施行肾脏手术;她曾带病回国参加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

她曾忍受着眼睛失明的恐惧,顽强地进行科学研究。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息,由于恶性贫血、高烧不退,躺在床上的时候,仍然要求她的女儿向她报告实验室里的工作情况,替她校对她写的《放射性》著作。居里夫人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她把她的一生完全献给了她所挚爱的科学事业。



2、托马斯·米基利

托马斯·米基利是一位美国化学家,发明了加铅汽油和氯氟烃。虽然在世时也得到了很多赞誉,但真正使米基利成名的是由于他的发明他被称为“地球历史上对大气影响最大的个体生物”以及“历史上杀戮最多的个体”。

他后来染上了脊髓灰质炎和铅中毒瘫痪在床。为此,他发明了一套绳索滑轮系统以便于起床。后来在他55岁的时候,被滑轮绳索缠住,窒息而死。他的滑轮发明和含铅汽油都促成了他的死亡,称得上自己“玩”死的典型。



3、李林塔尔

李林塔尔为德国工程师和滑翔飞行家,世界航空先驱者之一。他最早设计和制造出实用的滑翔机,人称“滑翔机之父”。很多国家的报纸和杂志都刊登过李林塔尔的滑翔照片,他使人类长期以来发明一种飞翔工具的梦想成真。

但探索总是要付出代价的,1896年4月9日,李林塔尔操纵他的滑翔机时遇一股强劲的风,滑翔机失速栽向地面,滑翔机摔毁了,李林塔尔也受了致命的重伤——脊椎断裂,第二天死亡。在弥留之际,他对弟弟古斯塔夫说:“总是要有人牺牲的。”



4、汉弗莱·戴维

汉弗莱·戴维是美国化学家,1778年12月17日出生在美国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早逝,母亲靠父亲生前的一个小小的农庄,无法养活5个孩子,于是卖掉农庄,全家搬到彭赞斯,在母亲的养父汤金的帮助下生活。

汉弗莱·戴维一生在化学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开辟了用电解法制取金属元素的新途径:也就是用伏打电池来研究电的化学效应,电解了以前不能分解的苛性碱,制得了钾和钠,后来又制得了钡、镁、钙、锶等碱土金属。

之后他用强还原性的钾制取了硼;对气体,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有麻醉性、刺激性的“笑气”氧化亚氮,这种物质对科学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用实验证明了氯是一种化学元素,提出酸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氢,而不是氧,修正了拉瓦锡的“酸里必须含氧”的观点,他发明了煤矿安全灯,造福于矿下工作者。

当他深入化学领域时,他有一个习惯,吸入各种气体。这个坏习惯,直接导致他发现麻醉性能的一氧化二氮。但不幸的是,这相同的习惯,导致他几乎自杀在许多场合,这期间一个三氯化氮爆炸使他永久损坏了眼睛。频繁中毒最终留给他一个无效的20年生命。



5、帕里·托马斯

帕里·托马斯是一个威尔士赛车手和工程师,他一直梦想着打破马尔柯姆·坎贝尔创下的速度纪录,于是他开始尝试造一部汽车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汽车造了出来,他给汽车取名芭布斯,这辆汽车托马斯做了很多改进,他将连接轮子和发动机的链子露在汽车的外面。

1926年4月27日,帕里·托马斯打破了马尔柯姆·坎贝尔创下的速度纪录,在第二天他又把速度提高到了每小时170千米。这个纪录到第二年又被马尔柯姆·坎贝尔打破。帕里·托马斯在重新夺回纪录时车链突然断开,其中一部分击中了他自己,致使他当场死亡。




为了科学事业呕心沥血的科学大家们为了科学研究牺牲了个人的休息时间,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牺牲了为父母尽孝的时间,牺牲了陪伴妻子,孩子成长生活的时间,牺牲了国外舒适的生活环境,优厚的物质待遇,等等。科学大家们牺牲的不仅仅是自己更多的是朋友,亲人。舍小家为国家,令人敬佩。

(1)居里夫人
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的居里夫人,是一位法国籍科学家。她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了一系列新元素,包括镭和钋。几十年来,居里夫人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加上恶劣的实验环境和对身体保护的不够严格,时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袭,使她的血液渐渐受到了破坏,患上。她还患有肺病、眼病、胆病、肾病,甚至患过神经错乱症。在居里夫人看来,科学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她曾为了能参加世界物理学大会,请求医生延期施行肾脏手术;她曾带病回国参加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她曾忍受着眼睛失明的恐惧,顽强地进行科学研究。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息,由于恶性贫血、高烧不退,躺在床上的时候,仍然要求她的女儿向她报告实验室里的工作情况,替她校对她写的《放射性》著作。居里夫人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她把她的一生完全献给了她所挚爱的科学事业。
(2)路易斯·斯洛汀
路易斯·斯洛汀出生于加拿大的斯洛汀,是加拿大的物理家和化学家。1936年,他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后,作为一个研究助理参加了一个研究项目的工作,主要帮助设计一个回旋加速器。1942年,他应邀参加了美国的(研制世界上第一颗核弹)。1946年5月21日,在试验中,他不小心将一块半球状的铍掉落到另外一块之上,并迅速引发了临界反应(球体的核心是钚)。与他处于同一间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目睹了空气电离所发出的“蓝色光辉”并感到一阵“热浪”袭来。斯洛汀迅速地做出了反应,然后冲出了实验室。他急忙住进医院,但无济于事,他还是在9天之后死去。在意外发生的那一刻,斯洛汀所遭受的辐射相当于距爆炸中心4800英尺处的辐射量。在这次意外之后,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马上停止了所有的手动装配工作。
(3)托马斯.米基利
托马斯.米基利是一位美国化学家,发明了加铅汽油和氯氟烃。虽然在世时也得到了很多赞誉,但真正使米基利成名的是由于他的发明他被称为“地球历史上对大气影响最大的个体生物”以及“历史上杀戮最多的个体”。他后来染上了和铅中毒瘫痪在床。为此,他发明了一套绳索滑轮系统以便于起床。后来在他55岁的时候,被滑轮绳索缠住,窒息而死。他的滑轮发明和含铅汽油都促成了他的死亡,称得上自己“玩”死的典型。
(4)博格丹诺夫
博格丹诺夫是医师、哲学家、经济学家、科幻小说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革命家。在1904年—1906年,他出版了三册的哲学论文:经验批评主义。在1909年 ,他出版了一本尖刻的评书,题为和经验批评主义。从1913年到1922年 ,他沉浸在一个漫长的哲学论文的写作中——组织形态学,包括世界组织科学预期的许多基本理念、系统的分析、控制论的探讨。在1918年,波丹诺夫成为的经济学教授,担任新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科学院的主任。在1924年,他开始进行输血法的试验,很可能是为了寻求保持年轻的方法,他在自己身上做了11次输血试验,声称他已经减缓了秃顶的速度并且视力也有了明显提高。很不幸的是,在当时,输血法还是一项相当年轻的科学,博格丹诺夫在输血的时候也并没有测试血液的质量或者献血者的健康状况。在1928年,博格丹诺夫接受了被疟原虫和结核杆菌感染的血液,因此不久之后便死去。
(5)伊丽莎白·福列希曼·阿夏姆
伊丽莎白·福列希曼·阿夏姆在母亲死后不久,便嫁给了医生伍尔夫。伍尔夫对威廉·伦琴的新发现X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对X光也很感兴趣。伊丽莎白辞掉了她的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后开始从事电子科学的研究。她买来了一台X光机,放置在她丈夫的办公室里——这也是的第一台X光机。伊丽莎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操作X光机。她不但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甚至有时候直接把X光对准自己。不幸的是她并没有意识到长期暴露在X光下的后果。1905年,伊丽莎白死于严重的,癌细胞已经扩展到了全身。
(6)帕里·托马斯
帕里·托马斯是一个赛车手和工程师,他一直梦想着打破马尔柯姆·坎贝尔创下的速度纪录,于是他开始尝试造一部汽车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汽车造了出来,他给汽车取名芭布斯,这辆汽车托马斯做了很多改进,他将连接轮子和发动机的链子露在汽车的外面。1926年4月27日,帕里·托马斯打破了马尔柯姆·坎贝尔创下的速度纪录,在第二天他又把速度提高到了每小时170千米。这个纪录到第二年又被马尔柯姆·坎贝尔打破。帕里·托马斯在重新夺回纪录时车链突然断开,其中一部分击中了他自己,致使他当场死亡。
(7) 汉弗莱·戴维
汉弗莱·戴维是美国化学家,1778年12月17日出生在美国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早逝,母亲靠父亲生前的一个小小的农庄,无法养活5个孩子,于是卖掉农庄,全家搬到彭赞斯,在母亲的养父汤金的帮助下生活。汉弗莱·戴维一生在化学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开辟了用电解法制取金属元素的新途径:也就是用伏打电池来研究电的化学效应,电解了以前不能分解的苛性碱,制得了钾和钠,后来又制得了钡、镁、钙、锶等碱土金属。之后他用强还原性的钾制取了硼;对气体,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有麻醉性、刺激性的“笑气”,这种物质对科学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用实验证明了氯是一种化学元素,提出酸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氢,而不是氧,修正了拉瓦锡的“酸里必须含氧”的观点,他发明了煤矿安全灯,造福于矿下工作者。当他深入化学领域时,他有一个习惯,吸入各种气体。这个坏习惯,直接导致他发现麻醉性能的。但不幸的是,这相同的习惯,导致他几乎自杀在许多场合,这期间一个三氯化氮爆炸使他永久损坏了眼睛。频繁中毒最终留给他一个无效的20年生命。 (8)李林塔尔
李林塔尔为德国工程师和滑翔飞行家,世界航空先驱者之一。他最早设计和制造出实用的滑翔机,人称“滑翔机之父”。很多国家的报纸和杂志都刊登过李林塔尔的滑翔照片,他使人类长期以来发明一种飞翔工具的梦想成真。但探索总是要付出代价的,1896年4月9日,李林塔尔操纵他的滑翔机时遇一股强劲的风,滑翔机失速栽向地面,滑翔机摔毁了,李林塔尔也受了致命的重伤——脊椎断裂,第二天死亡。在弥留之际,他对弟弟古斯塔夫说:“总是要有人牺牲的。”
(9)卡尔·威尔海姆·舍勒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是著名化学家,氧气的发现人之一,同时对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多种气体都有深入的研究。例如:氧(虽然约瑟夫·普莱斯利在他之前发表了这一发现)、钼、钨、锰和氯。他也发现了一种与很相似的消毒方法。舍勒1775年当选为瑞典科学院成员,他的工作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他一生尽瘁于化学事业,他认为化学“这种尊贵的学问,乃是奋斗的目标”。舍勒有一个奇怪的习惯,他会亲自“品尝”一下他所发现的化学元素。令人庆幸的是他没有死于氰化氢中毒。可他不会总有这么好的运气:从他死亡的症状来看,他似乎死于汞中毒。舍勒逝世后,瑞典人们十分怀念他,在他150和200周年诞辰时,人们给他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会,这种会议也成了化学家们进行学术交流的场所。舍勒的遗作,大部分都整理出版了。在科平城和斯得哥尔摩都为他建立了纪念塑像,他的墓地前立有一块朴素的方形墓碑,碑上的浮雕是一位健美男子,高擎着一把燃烧的火炬。 (10)让·弗朗索瓦·德罗齐耶
让·弗朗索瓦·德罗齐耶是法国的物理和化学老师。1781年12月11日,他在巴黎的马莱季开设了一家博物馆。1783年,他目睹了世界上一次热气球飞行,这次经历使他燃起了飞行的热望。1783年9月19日,他曾用羊、鸡和鸭子做过飞行试验。在试验成功之后让·弗朗索瓦进行了他第一次载人热气球飞行,他乘热气球飞到了海拔3000英尺的高空中。让·弗朗索瓦没有停滞不前,而是计划了一次穿越英吉利海峡的飞行,但不幸的是,这成为了他最后的一次飞行。当热气球上升到海拔1500米的高空时,气球开始漏气并快速坠落,最终导致了让·弗朗索瓦的死亡。在他死后的第八天,他的未婚妻也死了,很可能是自杀。

(1)
(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可能比任何其他的人更有资格称为近代科学的奠基人。其与天主教会名闻遐迩的冲突是他哲学的中心事件。这是因为
是作如下论断最早的人之一:人类有望理解世界是怎样运行的,而且我们还能通过观察
来做到这一点。伽利略很早就相信哥白尼理论(即行星绕太阳公转),但只有当他发现了证据来支持这一学说时,才公开表示支持。他用
写有关哥白尼理论的文章(没有用普通的学院式拉丁文) ,并且他的观点很快就广泛地得到大学界之外的支持。这惹怒了亚里士多德派的教授们,他们联合起来反对他,并极力说服天主教会禁止哥白尼主义。伽利略为此而担心,他赶到罗马去向天主教权威当面申诉。他争辩道,《圣经》并未试图告诉我们任何关于科学理论的东西,通常都是假定,当《圣经》和常识发生矛盾
时,就成为比喻。但是教会害怕这
可能伤害它对新教徒的斗争,所以采取了镇压的 手段。1616年,它宣布哥白尼主义是“虚伪的、错误的”,并命令伽利略不准再“保卫 或坚持”这一学说。伽利略勉强接受了。
1623年,伽利略的一位长期朋友成为
。伽利略立即试图为1616年的判决翻案。他失败了,但他设法获得了准许,在两个前提下写一本叙述亚里士多德派和哥白尼派理论的书:他不能有倾向,同时要得出结论,人类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决定世界是如何运行的,因为上帝会以人类不能想像的方法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人类不能限制上帝的万能。这本题为《关于两个主要世界体系的对话》的书,于1632年在检查官的全面支持下完成并出版了,并且立刻被全欧洲欢呼为文学和哲学的杰作。不久
就意识到,人们把这本书看作是确认哥白尼主义的论证,后悔允许该书出版。
指出,虽有检查官正式批准出版该书,但伽利略依然违背了1616年的禁令。他把伽利略带到宗教法庭面前, 宣布他终身软禁,并命令他公开放弃哥白尼主义。伽利略又第二次被迫从命。
(2)布鲁诺
科学的殉道士---乔尔丹诺•布鲁诺(公元1548~1600年)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大概他幼年丧失父母,或者是家境贫寒,靠神甫们收养长大。这个穷孩子自幼好学,15岁那年当了多米尼
的修道士。全凭顽强自学,终于成为当代知识渊博的学者。
这位勤奋好学、大胆而勇敢的青年人,一接触到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立刻激起了他火一般的热情。从此,他便摈弃宗教思想,只承认科学真理,并为之奋斗终身。
布鲁诺信奉哥白尼学说,所以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为
并革除了他的教籍。公元1576年,年仅28岁的布鲁诺不得不逃出
,并且出国长期漂流在瑞士、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他四海为家,在日内瓦、图卢兹、巴黎、伦敦、维登堡和其他许多城市都居住过。尽管如此,布鲁诺仍然
地宣传科学真理。他到处作报告、写文章,还时常地出席一些大学的辩论会,用他的笔和舌毫无畏惧地积极颂扬哥白尼学说,无情地抨击官方经院哲学的陈腐教条。
布鲁诺的专业不是天文学也不是数学,但他却以超人的预见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哥白尼学说。他在《论无限、宇宙及世界》这本书当中,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思想,他认为宇宙是统一的、物质的、无限的和永恒的。在太阳系以后还有无以数计的天体世界。人类所看到的只是无限宇宙中极为渺小的一部分,地球只不过是无限宇宙中一粒小小的尘埃。
布鲁诺进而指出,千千万万颗恒星都是如同太阳那样巨大而炽热的星辰,这些星辰都以巨大的速度向四面八方疾驰不息。它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我们地球这样的行星,行星周围又有许多卫星。生命不仅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也可能存在于那些人们看不到的遥远的行星上……
布鲁诺以勇敢的一击,将束缚人们思想达几千年之久的“球 壳”捣得粉碎。布鲁诺的卓越思想使与他同时代的人感到茫然,为之惊愕!一般人认为布鲁诺的思想简直是“
”。甚至连那个时代被尊为“天空立法者”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无法接受,开普勒在阅读布鲁诺的著作时感到一阵阵头目眩晕!
布鲁诺在天主教会的眼里,是极端有害的“
”和
的敌人。他们施展狡诈的
,以收买布鲁诺的朋友,将布鲁诺诱骗回国,并于公元1592年5月23日逮捕了他,把他囚禁在宗教判所的监狱里,接连不断地审讯和折磨竟达8年之久!
由于布鲁诺是一位声望很高的学者,所以天主教企图迫使他当众悔悟,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切的恐吓威胁利诱都丝毫没有动摇布鲁诺相信真理的信念。一些神夫找布鲁诺交谈,说依他的天资,倘若重新回归宗教,苦心钻研教条,肯定会升高罗马的教廷.他坦然的说:”我的思想难以跟<<圣经>>调和.”
天主教会的人们绝望了,他们
,建议当局将布鲁诺活活烧死。布鲁诺似乎早已料到,当他听完宣判后,面不改色地对这伙凶残的刽子手轻蔑地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公元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在罗马的
上英勇就义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就这样被烧死了。
由于布鲁诺
的大力宣传,哥白尼学说传遍了整个欧洲。天主教会深深知道这种科学对他们是莫大的威胁,于是公元1619年罗马天主教会议决定将《天体运行论》列为
,不准宣传哥白尼的学说。
布鲁诺不畏火刑,坚定不屈地同教会、神学作斗争,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
永存!1889年,人们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竖起他的铜像,永远纪念这位为科学献身的勇士。 布鲁诺后被人们称为“继哥白尼之后的天文学家”。不仅如此,布鲁诺越发受人尊敬,教会也为当时的行为感到可悲……
(3)哥白尼
1515年,哥白尼开始写作《天体运行论》一书。在《天体运行论》完成后,哥白尼却对它的出版犹豫不决了。他但心这部书出版后会遭受到地心说信徒们的攻击,并受到教廷的压制。在朋友和学生的支持鼓励下,经过长期反复的考虑,哥白尼终于决定出版这部著作。1542年6月,《天体运行论》和排印工作开始进行。1543年5月24日,
的哥白尼终于见到刚刚出版的《天体运行论》,可惜当时的他已经因为脑溢血而双目失明,他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与世长辞了。
比利时医生安德烈•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1514-1564)的《人体的结构》一书问世。维萨里通过人体解剖实践来研究人体结构,推翻了古希腊盖伦的许多错误,他建立的
为血液循环的发现开辟了道路;西班牙医生米凯尔•塞尔维特(Michael Servetus,1511-1553)也对盖伦的错误理论作了纠正,并阐述了有关肺循环的看法;英国医生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最终发现血液循环,并在1628年出版的《心血运动论》中进行详细描述。
维萨里遭受教会迫害,出走西班牙,后又被判死刑,经国王干预改判往
朝圣,在归航途中航船遇险,不幸身亡;塞尔维特的书被教徒视为
,宗教裁判所判处他火刑,塞尔维特于1553年被烧死在日内瓦的火刑场上,所有著作也一同被烧毁;哈维的《心血运动论》遭到了以教会为首的敌对派的猛烈攻击,所幸当时英国宗教的势力没有欧洲大陆上那样大,由于英王查尔斯一世对他的庇护,哈维最终得以


1589年,英国一个名叫威廉•李(William Lee)的牧师设计了一种手动脚踏,用弹簧钩针进行编织的机器,这就是现代编织机的始祖。
威廉•李生活的年代,当时手工编织十分盛行。据说威廉•李结束了在剑桥大学的学业后,回到了故土—卡尔文顿.他在开始了牧师生涯的同时,也开始了与那些几乎终日不停编织着的姑娘们为伍的生活。他是一个不适应环境的人,当看到姑娘们手中两根棒不停地舞动,听到棒针发出的汜汜的声音感到很不舒服。突然,他的脑海里萌发出一个念头:为什么不能用数百根小针代替一根大针,用许多钩子把环状物提起来置于毛线之上,一次就打一排?为什么不能制作一种自动的编织机呢?
威廉•李的想法中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东西,北非的牧民们在公元前若干世纪已开始使用编织机和钩子。织地毯的工匠使用的一种框架技术就跟 威廉•李想的框架相差无几。新鲜的只是“编织机”的概念和用一排钩子把编织的环状物提起来置于毛线上所用简单的编织动作。
经过3 年的努力,第一台手动脚踏的编织机诞生了,威廉•李也以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扬名和生财的道路。他带着机器到宫廷去谒见
,希望得到编织机的垄断权和专利权。可是女王对他的发明不感兴趣,她认为编织机的发明会威胁大英帝国的棉花业,她还认为羊毛编织的袜子太土气。为了能编织丝袜,他又花费了8年的时间。可是,
依然拒绝认可他的专利。他处境窘困,想在这个城市里寻找资助,可是没有一个人对他的机器有信心。不久他又和他的弟弟来到欧洲大陆,他们竭力说服金融家们兴办机械编织工业,然而,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1610年,这位编织机的设计者在四处奔走,四处碰壁的绝望中客死他乡。

这些科学家太多了,如布鲁诺支持日心说,被教会烧死;利赫曼研究电学,被雷电击死 ;邓稼先因核物理被过量核辐射;彭佳木探索罗布泊时失踪。

详例:

1980年5月8日至6月17日, 彭加木任中国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长,首次穿越了罗布泊湖盆,在湖盆中采集了众多的生物和土壤标本,采集众多的矿物化石,收集了众多的第一手科考资料,为我国综合开发罗布泊做了前瞻性的准备。但不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却失踪了,国家先后4次派出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拉网式的寻找,面对着黑风暴刮起的沙包、沙梁、沙山,却没有丝毫蛛丝马迹,人们终于知道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化作了“罗布魂”,长眠罗布泊。

  • 绉戝瀹舵湁鍝簺浜?
    绛旓細3銆侀倱绋煎厛锛1924骞6鏈25鏃モ1986骞7鏈29鏃ワ級锛屼節涓夊绀剧ぞ鍛橈紝涓浗绉戝闄㈤櫌澹紝钁楀悕鏍鐗╃悊瀛﹀锛屼腑鍥芥牳姝﹀櫒鐮斿埗宸ヤ綔鐨勫紑鎷撹呭拰濂犲熀鑰咃紝涓轰腑鍥芥牳姝﹀櫒銆佸師瀛愭鍣ㄧ殑鐮斿彂鍋氬嚭浜嗛噸瑕佽础鐚2009骞9鏈10鏃ュ叆閫100浣嶆柊涓浗鎴愮珛浠ユ潵鎰熷姩涓浗浜虹墿鍚嶅崟銆4銆佹墭椹柉路闃垮皵鐡β风埍杩敓锛圱homasAlvaEdison锛1847骞2鏈11鏃モ...
  • 涓虹瀛︾尞韬殑绉戝瀹鐨勬晠浜
    绛旓細1889骞达紝浜轰滑鍦ㄥ竷椴佽娈夐毦鐨勯矞鑺卞箍鍦轰笂绔栫珛璧蜂粬鐨勯摐鍍忥紝姘歌繙绾康杩欎綅涓虹瀛︾尞韬殑鍕囧+ 2銆佷冀鍒╃暐 浼藉埄鐣ユ槸涓涓紵澶鐨勭瀛﹀锛屼笉杩囧洜涓轰粬鍦ㄥぉ鏂囧涓婄殑鍙戠幇璁鸿瘉浜嗗摜鐧藉凹鐨勬棩蹇冭锛屼粬鏈汉涔熷叕寮鏀寔杩欎竴瀛﹁锛屼互鑷磋缃楅┈瀹楁暀娉曞涵瀹氱姜锛屽垽澶勭粓鐢熺洃绂併傚湪鍩虹潱鏁欑湅鏉ワ紝鍦扮悆鏄畤瀹欑殑涓績锛岃岀瀛﹀浠殑鍙戠幇鍚﹀畾浜嗚繖...
  • 涓栫晫钁楀悕鐨勭瀛﹀鏈夊摢浜浜
    绛旓細3銆佹硶鎷夌 杩堝厠灏斅锋硶鎷夌锛堣嫳璇細Michael Faraday锛1791骞9鏈22鏃ワ紞1867骞8鏈25鏃ワ級锛岃嫳鍥界墿鐞嗗瀹讹紝鍦ㄧ數纾佸鍙婄數鍖栧棰嗗煙鍋氬嚭璁稿閲嶈璐$尞锛屽叾涓富瑕佺殑璐$尞涓虹數纾佹劅搴斻佹姉纾佹с佺數瑙c傝櫧鐒舵硶鎷夌娌℃湁寰楀埌瓒冲鐨勬寮忔暀鑲诧紝鍗存垚涓哄巻鍙蹭笂鏈鍏锋湁褰卞搷鍔鐨勭瀛﹀涔嬩竴銆4銆佸瓱寰峰皵 瀛熷痉灏旓紙鏍奸浄鎴堝皵路绾︾堪路闂ㄥ痉灏旓紝...
  • 鏈夊摢浜涚瀛﹀鏄垗韬垚浠鐨?
    绛旓細5銆佸江鍔犳湪(1925骞-1980骞6鏈17鏃(澶辫釜)锛屽箍涓滅暘绂逛汉锛屾眽鏃忋1979骞翠换鏂扮枂绉戝闄㈠壇闄㈤暱锛屼粬鍏堝悗15娆″埌鏂扮枂杩涜绉戝鑰冨療锛3娆¤繘鍏ュ反闊抽儹妤炵殑缃楀竷娉婅繘琛屾帰闄╋紝1980骞6鏈17鏃ヤ笂鍗10鏃讹紝鍥犵瀛﹁冨療涓己姘达紝褰姞鏈ㄤ富鍔ㄥ嚭鍘讳负澶у鎵炬按锛屼笉骞稿け韪傛垜浠殑鍥藉涔熸鏄洜涓烘湁浜嗚繖鏍锋暍浜涓虹瀛︾尞韬殑绉戝瀹锛屾墠鏈変簡...
  • 涓虹瀛鑰鐚韩鐨勭瀛﹀鏈夊摢浜?
    绛旓細涓虹瀛鑰鐚韩鐨勭瀛﹀鏈夊摢浜?骞朵笖鑳借鍑轰粬浠槸鎬庝箞姝荤殑?鏈濂芥湁姝荤殑杩囩▼!鎴戞湁鎬ョ敤,璇峰ぇ瀹跺揩鐐瑰洖绛旀垜!!!璋㈣阿浜!!!鏈濂芥槸鍐欏嚭姝荤殑杩囩▼,姣斿鈥滃儚灞呴噷澶汉鍘讳笘鏃,鍖荤敓缁欎粬鐨勮瘖鏂粨璁烘槸,鐢变簬... 涓虹瀛﹁岀尞韬殑绉戝瀹舵湁鍝簺?骞朵笖鑳借鍑轰粬浠槸鎬庝箞姝荤殑?鏈濂芥湁姝荤殑杩囩▼!鎴戞湁鎬ョ敤,璇峰ぇ瀹跺揩鐐瑰洖绛旀垜!!!璋㈣阿浜!!
  • 涓栫晫涓婃渶浼熷ぇ瀵逛汉绫昏础鐚渶澶х殑10浣绉戝瀹鏄摢10浣?
    绛旓細鈥斺旀硶鍥姐婅涔︺嬫潅蹇 涔︿腑浠嬬粛鐨勭瀛﹀浠湁鍚戠潃鐪熺悊鍕囧線鐩村墠鐨勬墽钁楋紝鏈変负浜鐚韩绉戝鑰屽畞姝讳笉灞堢殑绮剧锛庢湁姣旀櫘閫氫汉鏇村嫟濂嬬殑澶磋剳锛屼粬浠帹鍔ㄤ簡绀句細鐨勫彂灞曪紝鐢氳嚦鏀瑰彉浜嗕汉绫荤殑鍛借繍銆 鈥斺旂編鍥姐婄瀛︺嬫潅蹇 杩欐湰銆婁笘鐣屼笂鏈浼熷ぇ鐨勭瀛﹀銆嬭緝涓哄瑙傚湴璁茶堪浜嗕笁鍗佸嚑浣嶇瀛﹀鐨勭敓骞充簨杩癸紝浠庝腑璇昏呭彲浠ョ煡閬...
  • 鍝簺绉戝瀹朵负绉戝鐚鍑轰簡鑷繁鐨勭敓鍛
    绛旓細鍝ョ櫧灏 鏃ュ績璇 鐑ф 甯冮瞾璇 澶╂枃瀛 鐑ф 鍒╄但鏇 鐢靛 闆风數鍑绘 閭撶鍏 鏍哥墿鐞 杩囬噺鏍歌緪灏 褰匠鏈 鎺㈢储缃楀竷娉 澶辫釜 璇鸿礉灏 鐐歌嵂 鐐告 鑸嶅嫆 澶氬勾鐨勫摦鍠樼梾鍜屽寲瀛﹀疄楠屼腑鐨勪腑姣 閮案鎬 鏍哥浘鐗鐚韩鐨钁楀悕绉戝瀹 鍞夈傘傘
  • 涓虹瀛︾尞韬殑浼熶汉鏈夊摢浜???
    绛旓細甯冮瞾璇轰笉鐣忕伀鍒,鍧氬畾涓嶅眻鍦板悓鏁欎細銆佺瀛︿綔鏂椾簤,涓虹瀛︾殑鍙戝睍浣滃嚭浜嗚础鐚備粬鐨勭瀛绮剧姘稿瓨!1889骞,浜轰滑鍦ㄥ竷椴佽娈夐毦鐨勯矞鑺卞箍鍦轰笂绔栬捣浠栫殑閾滃儚,姘歌繙绾康杩欎綅涓虹瀛︾尞韬殑鍕囧+銆 甯冮瞾璇哄悗琚汉浠О涓衡滅户鍝ョ櫧灏间箣鍚庣殑澶╂枃瀛﹀鈥濄備笉浠呭姝,甯冮瞾璇鸿秺鍙戝彈浜哄皧鏁,鏁欎細涔熶负褰撴椂鐨勮涓烘劅鍒板彲鎮测︹ (3)鍝ョ櫧灏 1515骞,鍝ョ櫧灏...
  • 涓浗绉戝瀹鐨勪簨杩圭畝鐭鏈夊摢浜?
    绛旓細鍏蜂綋濡備笅锛氫竴銆侀倱绋煎厛 閭撶鍏堟槸鎴戝浗钁楀悕鐨勭瀛﹀锛屽湪姘㈠脊鍜屽師瀛愬脊鐨勭爺鍒朵腑鎷呬换鐫闈炲父閲嶈鐨勮亴鍔°傚湪缇庡浗鐣欏锛屽涔犵悊璁鐗╃悊瀛锛屾悶鍘熷瓙鏍哥墿鐞嗙爺绌躲傞倱绋煎厛鍥炲浗浠ュ悗锛岃娲惧幓棰嗗鍜岀粍缁囧師瀛愬脊鐨勭爺鍒跺伐浣溿傜粡杩囧骞寸殑鑹拌嫤濂嬫枟锛1964骞10鏈26鏃ユ垜鍥界涓棰楀師瀛愬脊璇曢獙鎴愬姛锛岃绉颁负鈥滀袱寮瑰厓鍕嬧濄備簩銆侀挶瀛︽. 閽卞妫...
  • 涓虹瀛︾尞韬殑绉戝瀹舵湁鍝簺
    绛旓細鍝ョ櫧灏硷紝涓轰簡绉戝鑰鐚韩銆傚竷椴佽 鏀寔鏃ュ績璇磋鏁欎細鐑ф 鍒╄但鏇 鐢靛 闆风數鍑绘 閭撶鍏 鏍哥墿鐞 杩囬噺鏍歌緪灏 褰匠鏈 鎺㈢储缃楀竷娉 澶辫釜 璇鸿礉灏 鐐歌嵂 鐐告
  • 扩展阅读:中国著名科学家及贡献 ... 中国100位科学家排名 ... 十大顶尖科学家排名 ... 真正的人类已经死 ... 中国十大的著名科学家 ... 为科学献出生命的人 ... 国宝级科学家一览表 ... 中国最杰出10大科学家 ... 中国25名顶尖科学家名单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