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姓的由来

魏姓来源于哪里, 魏姓血缘可上溯至轩辕黄帝
本房家谱记载 (以下简称谱载) : “黄帝生少昊,少昊生娇极,
娇极生帝喾,帝喾生后稷,后稷生不窟,不窟生鞠,鞠生公刘,公刘生庆节,庆节生皇仆,皇仆生差弗,差弗生毁喻,毁喻生公非,公非生高圉,高圉生亚圉,亚圉生公叔祖,公叔祖生古公,古公之子曰季历,孙曰文王,曾孙曰武王,是以传流,昭然可考。如我魏姓,文王之庶子,武王之弟,名高,封于毕,姓毕,毕公高之裔曰毕万。”这段记载与国史记载基本一致,说明我魏姓与轩辕黄帝是一脉相传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段谱系是断断续续的谱系,毕高公至毕万公之间断代达十二或者十三代,而轩辕黄帝至周文王远不止十九代,原因有二,其一,代间距特长,达七八十岁;其二,夏,商,周王一室均为轩辕黄帝之后裔,帝喾四妃,姜源生稷,稷乃周王室之祖先;夏禹为轩辕黄帝之玄孙,周文王与商纣王为同时代人,按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年表计算,夏朝计二十代王朝,商朝计三十一代王朝,自轩辕黄帝至商纣王为五十四代,而同时段的轩辕黄帝至周文王却仅十九代,笔者认为轩辕黄帝至周文王应五十至六十代之间。
魏姓始祖万公比孔姓始祖孔子早一百多年
谱载:六世祖魏舒,晋平公时为正卿,昭公时为司马,赏举弥牟,贾辛,赵朝,韩固,知徐吾,司马巫,孟丙,乐宵,僚安九人为大夫,并举戌(笔者注:戊即魏戊,舒公三子,因是魏氏家谱故省略魏字)为梗阳大夫,共举十人,仲尼闻魏子之举也,以为义曰:“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又闻其命贾辛也,以为忠,宜其长有后於晋乎。”
仲尼即孔仲尼也;魏子是孔仲尼对我六世祖魏舒公的敬称,春秋战国时期,对有学问的人敬称某子,如孔子,墨子,孙子等等。上述记载说明孔仲尼与我六世祖魏舒为同时代人。孔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而我魏姓始祖毕万公受封于魏是晋献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60年,如三十岁受封于魏则毕万公诞生应是公元前690年,我魏姓始祖毕万比孔仲尼还早五代约一百三十九年。
魏姓诞生应为晋献公十六年
魏姓诞生何时?有两种观点,一为晋献公十六年,二为秦代。持秦代观点的依据是秦兼并魏国,灭魏假一族,后旁系子孙奔巨鹿,于后以魏国为姓。秦代以前有无魏姓,答案是肯定的,现举一二例为证。大名鼎鼎的信陵君,秦以后的史家均称魏无忌,未见毕无忌,王无忌的记载,这是其一;其二,本文前面提到的孔子称我六世祖魏舒公为魏子,治学严谨的孔子是不会将姓氏弄错的。
. 晋献公时,原属晋国的三个小国霍、耿、魏叛乱,毕万公带兵平息了叛乱,鉴于万公功勋卓著,晋献公将魏地封与他,时值晋献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61年,万公一生二姓,晋献公十六年前姓毕,其后姓魏,在周代,以封地为姓司空见惯,如我毕姓始祖毕公高原姓姬,其兄周武王封毕地与他就改姓毕了。毕万公改姓魏后曰魏万,晋国当时有一个专司预测的官员卜偃对魏万二字进行了折字曰: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便是明证。晋献公十六年笔者推算岁次为庚申,距今已2666年矣。
综上所述,我魏姓血缘上溯可至轩辕黄帝,魏姓诞生距今已2666年,万公至笔者达八十九代,我魏姓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魏姓分布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魏公子无忌之孙魏无知的5世孙魏歆定居于巨鹿(今属河北)。魏无知有两个玄孙,一个叫魏谌,定居清河;一个叫魏汉,定居任城。此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魏氏有部分人迁至今陕西省境内。东汉时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将佐有魏有人、魏仁浦,后均在福建安家。唐代有魏慕中自巨......>>

魏姓来历? 历史来源
「魏」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毕公高之裔孙毕万,在晋国为大夫。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封毕万于为邑 (今山西芮城县 ) 。毕万裔孙魏斯,与赵,韩,三家分晋,各自建国。魏斯建魏国,都安邑 ( 山西夏县 ) ,为魏文侯,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5年被秦国所灭,原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名为氏。
二、据《史记》记载,秦国穰侯魏冉,奔出自芈姓,后改为魏氏。
魏姓名人:魏无忌、魏征。

魏氏的来源 魏姓,是中国第四十五位姓氏,主要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和四川。魏姓最早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魏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国君为姬姓魏氏。
起源演变
源流一
魏国,是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国君为姬姓魏氏。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封给毕国后裔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毕国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
魏国最初国土为现在山西芮城县和陕西大荔县一带。魏国原为商朝时的芮国,西周分封时改为“魏”,据说“魏”是“大”的意思(《史记》:“魏,大名也。”服虔:“魏,喻巍巍高大也。”)在晋献公的时候晋国曾经有过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兼并战。周惠王十七年(前661年),魏国为晋国灭亡。 晋献公灭魏后,以魏地赐给毕万作为采邑,于是毕万就改氏为魏(这就有点像商鞅一样以封地为氏)---是晋国魏氏的由来。毕万之孙因跟随公子重耳流亡有功,被封为大夫,称魏武子。前445年的三家分晋事件中,魏氏自立为诸侯,建立魏国。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战国七雄中的魏国。
源流二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源流三
出自芈姓,为颛顼帝的后裔魏冉之后,后改姓魏。据《史记》等有关资料所载,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
在芈魏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魏氏,形成魏氏的一支,该支魏氏与芈姓熊氏同宗同源,但查阅各地众多的魏氏家谱,尚未发现以魏冉为始祖者。
源流四
出自外姓改姓魏:
魏姓图腾
① 出自高姓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魏氏,接给高家续其香火,姓高。长大后改回魏姓。姓魏。
② 出自李姓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源流五
出自少数民族改汉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族均有魏姓者。
源流六
源于氐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略阳氐族人王元寿,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控制的中国北方地区有四部氐族人。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农历1月,北魏孝文帝在洛阳起建太和、安昌两大宫殿,四方集赋,民不聊生。秦州略阳(今甘肃秦安),氐族人王元寿愤而率部起事,聚众五千余家,自命大将军,号为冲天王,改姓名为魏揭,以对抗北魏王朝。当时云中地区(今内蒙古托克托)大荒,民饥不耐,魏揭率起义军开仓赈恤。到农历2月,汉川(今湖北孝感)氐族人泉会、谭酉等相继起义,并率部与魏揭合聚,声势愈旺,遂占据并州城(今山西祁县),与北魏王朝对抗。2月底,北魏王朝秦州(今甘肃天水)、益州(今四川成都)两地刺史、武都公尉洛侯率大军讨伐起义军,起义军寡不敌众,很快就被北魏军攻破并州城,击杀魏揭,俘获其妻、子,押送京师洛阳。魏揭的余子族人迁逃藏匿,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汉姓为姓氏者,称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兀良哈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兀良哈氏,源出兀良哈部。兀良哈人是元朝初期游牧于蒙古高原斡难河流域的兀良合人的后裔,其代表人物就是兀良哈・......>>

百家姓中“魏”姓的由来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俯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二、迁徙分布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魏公子无忌之孙魏无知的5世 孙魏歆定居于巨鹿(今属河北)。魏无知有两个玄孙,一个叫魏谌,定居清河;一个叫魏汉,定居任城。此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魏氏有部分人迁至今陕西省境内。东汉时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将佐有魏有人、魏仁浦,后均在福建安家。唐代有魏慕中自巨鹿徙居江西南昌,历15世,有一支移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又历11世,有魏才禄,生4子:长子魏元,移居广东长乐;二子魏亨,移居福建上杭,5代孙邦政又移居广东龙川;三子魏利,留守祖坟;四子魏贞,有一子移居广东揭阳,还有一子居海丰。魏元的裔孙魏应浩、魏特敬于乾隆年间迁至台湾新竹县;裔孙魏鼎高于清朝咸丰三年去美国,后到加拿大定居;裔孙魏松于1910年到印尼,开锡矿致富,曾任马来西亚立法议员。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九合堂:春秋时晋有大夫魏绛。山戎向晋请和,绛向晋君说和有五利。于是晋便和附近的少数民族山戎等缔结了友好条约。8年之中,晋国九合诸侯,称为霸主,都是魏绛的功劳。 魏姓因巨鹿为望,故也以巨鹿为其堂号。 【郡望】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相当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代至北魏因袭沿用。汉后大致相当于今河北平乡以北及晋县一带。 任 城:今山东微山县一带。 四、家乘谱牒 江苏:魏氏宗谱四卷、魏氏族谱八卷首一卷、魏氏族谱六卷、绍继堂魏氏族谱四卷 浙江:魏氏太廉堂进主册不分卷、兰风魏氏宗谱八卷、慈水魏氏宗谱二十八卷、山阴吴塘魏氏宗谱十卷、黄岩魏氏宗谱六卷 河南:汜水魏氏族谱六卷、项城魏氏族谱、镇平魏氏族谱五卷、魏氏族谱一卷 河北:景县魏氏族谱 湖南:魏氏五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魏氏五修族谱八卷首四卷、衡阳魏氏宗谱四十卷首一卷 四川:华阳魏氏宗祠族谱一卷、魏氏支祠族谱一卷、魏氏谱牒一卷、魏氏族谱一卷 山东:寿光魏氏族谱。 吉林:扶余五家站三支谱:魏氏东南支谱、魏氏西支谱,魏氏*支谱。祖籍山东寿光。源于明代万历年间。由河北枣强县迁入山东寿光。始祖兄弟三人。讳 鸣谦、鸣远、鸣让。 魏氏族谱不分卷、续魏氏族谱不分卷、濂南下魏重修族谱不分卷 五、历史名人 魏 徵:唐代名臣,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敢犯颜直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余事。 魏 源:清末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与龚自珍同为今文经学派,主张抵御外来侵略。曾编撰《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倡导改革变法。他是中国最早放眼看世界的杰出人物之一......>>

SOS,请帮忙查一下魏姓属八旗中哪一旗,及氏族起源 汉姓魏氏的满族大概有三个来源: 1、汉军八旗后裔(魏佳氏) 2、内务府包衣后裔(魏佳氏、斡彻赫氏) 3、鄂伦春或者达斡尔族入旗的后裔改的汉姓(魏拉依尔氏)
另: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

魏氏的起源,姓魏的有哪些有名的历史人物。我悬赏50分。 魏姓源有四种: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史记・魏世家》、《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出自芈姓,为颛顼帝的后裔魏冉之后,后改姓魏。据《史记》等有关资料所载,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
3、出自外姓改姓魏:
① 出自高姓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
② 出自李姓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4、出自少数民族改汉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
① 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
② 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族均有魏姓者。
魏姓迁徙分布:
魏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南部一带,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先秦时期,魏姓就已经出现了以“战国四大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人物,使魏姓在当时盛极一时,家族地位十分显赫,势力也十分庞大。
秦汉时期,魏姓子孙继承先人遗风,历居高官,使本族得以持续发展,并在秦时由于“秦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是故魏姓也有部分迁至今陕西省境内。魏无忌的六世孙因在西汉时任巨鹿(今河北)太守,有功于朝廷受到封赏,并使其家族成为朝野所敬仰的家族,其居地巨鹿也就发展成为魏姓历史上最著名的大郡望。与此同时,魏姓也有进入江苏、浙江、甘肃、宁夏者。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军阀割据,相互攻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加上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多受冲击,因此魏姓大举南迁至四川、江西、福建等地,在当地安居繁衍,发展壮大,名人志士也有如泉涌,如三国时期蜀之名将魏延便以勇猛善战、功迁征西大将军而闻名。
盛唐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士族壮大,魏姓繁盛,人丁兴旺,郡望与名人显宦大量出现,并且有部分族人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于福建安家,后又徙至广东等地,使家族播迁更加广泛,唐末,战乱烽烟又起,外族入主中原,魏姓被迫再度南迁,广泛进入到南方各地。截止宋末,魏姓人已遍布江南广大地区,繁衍于全国各地,从而使魏姓成为我国一大姓氏。
元明清时期,魏姓族人已远播于海外,成为我国诸多家族中一个比较大的著名宗族。魏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三
名人有:魏武子 魏颗 魏绛 魏 斯 魏相 魏 冉 魏延 魏征 太多了

商水魏集的历史来历 魏集〔Wèijí〕 在商水县城东南28公里处。明代魏姓建村,后兴集,取名魏集。魏集乡人民 *** 驻此。

(魏性)的由来 5分 魏姓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二、迁徙分布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魏公子无忌之孙魏无知的5世 孙魏歆定居于巨鹿(今属河北)。魏无知有两个玄孙,一个叫魏谌,定居清河;一个叫魏汉,定居任城。此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魏氏有部分人迁至今陕西省境内。东汉时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将佐有魏有人、魏仁浦,后均在福建安家。唐代有魏慕中自巨鹿徙居江西南昌,历15世,有一支移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又历11世,有魏才禄,生4子:长子魏元,移居广东长乐;二子魏亨,移居福建上杭,5代孙邦政又移居广东龙川;三子魏利,留守祖坟;四子魏贞,有一子移居广东揭阳,还有一子居海丰。魏元的裔孙魏应浩、魏特敬于乾隆年间迁至台湾新竹县;裔孙魏鼎高于清朝咸丰三年去美国,后到加拿大定居;裔孙魏松于1910年到印尼,开锡矿致富,曾任马来西亚立法议员。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九合堂:春秋时晋有大夫魏绛。山戎向晋请和,绛向晋君说和有五利。于是晋便和附近的少数民族山戎等缔结了友好条约。8年之中,晋国九合诸侯,称为霸主,都是魏绛的功劳。 魏姓因巨鹿为望,故也以巨鹿为其堂号。 【郡望】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贰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相当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代至北魏因袭沿用。汉后大致相当于今河北平乡以北及晋县一带。 任 城:今山东微山县一带。 四、家乘谱牒 江苏:魏氏宗谱四卷、魏氏族谱八卷首一卷、魏氏族谱六卷、绍继堂魏氏族谱四卷 浙江:魏氏太廉堂进主册不分卷、兰风魏氏宗谱八卷、慈水魏氏宗谱二十八卷、山阴吴塘魏氏宗谱十卷、黄岩魏氏宗谱六卷 河南:汜水魏氏族谱六卷、项城魏氏族谱、镇平魏氏族谱五卷、魏氏族谱一卷 河北:景县魏氏族谱 湖南:魏氏五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魏氏五修族谱八卷首四卷、衡阳魏氏宗谱四十卷首一卷 四川:华阳魏氏宗祠族谱一卷、魏氏支祠族谱一卷、魏氏谱牒一卷、魏氏族谱一卷 山东:寿光魏氏族谱。 吉林:扶余五家站三支谱:魏氏东南支谱、魏氏西支谱,魏氏*支谱。祖籍山东寿光。源于明代万历年间。由河北枣强县迁入山东寿光。始祖兄弟三人。讳 鸣谦、鸣远、鸣让。 魏氏族谱不分卷、续魏氏族谱不分卷、濂南下魏重修族谱不分卷 五、历史名人 魏 徵:唐代名臣,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敢犯颜直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余事。 魏 源:清末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与龚自珍同为今文经学派,主张抵御外来侵略。曾编撰《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倡导改革变法。他是中国最早放眼看世界的杰出人......>>

巨鹿堂的由来 巨鹿堂
魏氏堂号
巨鹿堂:魏。秦郡名,晋为国,今河北巨鹿、宁晋一带。
在魏氏家族的历代名人中,除了二十一位名相之外,还有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西汉开国元勋、高梁侯魏无知,巨鹿魏氏始祖、西汉曲阳侯、巨鹿太守魏歆,初居下曲阳(今河北省晋州市,)后建堂号为“巨鹿堂”,任城魏氏始祖、任城太守魏汉,家于任城(今山东省微山县),后建堂号为“大名堂。

  • (榄忔)鐨勭敱鏉
    绛旓細2013-09-02 榄忚繖涓姘忕殑鏉ユ簮鏄粈涔? 162 2007-03-10 璋佺煡閬"榄"濮撶殑鐢辨潵 37 2007-01-06 "榄"杩欎釜濮撴皬鐨勭敱鏉 36 2018-01-24 鈥滈瓘鈥濆鐨勬潵婧愭槸浠涔? 2 2011-03-16 榄忓鐨勭敱鏉 174 2013-12-03 榄忓瓧鐨勭敱鏉ユ槸? 20 2016-01-25 榄忓姘忔潵婧 9 鏇村绫讳技闂 > 涓轰綘鎺ㄨ崘: 鐗瑰埆鎺ㄨ崘 6椤...
  • 鎵垮痉鍘挎眽鏃榄忓鐢辨潵
    绛旓細1銆佸嚭鑷К濮擄紝涓哄懆鏂囩帇瑁斿瓩姣曚竾涔嬪悗锛屼互閭戜负姘忔垨浠ュ浗鍚嶄负姘忋傛嵁銆婂厓鍜屽绾傘嬨併婂彶璁奥烽瓘涓栧銆嬨併婇氬織路姘忔棌鐣ャ嬬瓑鏈夊叧璧勬枡鎵杞斤紝鍛ㄦ枃鐜嬬15瀛愭瘯鍏珮鍙楀皝浜庢瘯锛屽叾瀛欐瘯涓囧湪姣曞浗琚タ鎴庢敾鐏悗锛屾姇濂斿埌鏅嬪浗锛屾垚涓哄ぇ澶傚洜鍔燂紝琚祼榄忓湴涓洪倯锛屽叾鍚庡瓙瀛欎互閭戜负姘忥紝绉颁负榄忔皬銆傚叕鍏冨墠445骞存瘯涓囩殑鍚庝唬...
  • 榄鐨勭瑪鐢婚『搴忔庝箞鍐
    绛旓細绔嬪垁鏃佲濄傚綋鏃剁殑鍒樻皬瀹舵棌涓轰簡閬胯锛屼究灏嗗垬濮撶殑鈥滃垬鈥濓紙绻佷綋瀛楋級鍘绘帀浜嗗乏涓婃柟鐨勨滃嵂鈥濆瓧澶村拰鍙宠竟鐨勭珛鍒鏃侊紝鏀规垚浜嗏滈噾鈥濆銆傛澶栵紝姹夋甯濇椂鏈燂紝鏇惧皢褰掗『鐨勫寛濂村お瀛愯祼濮撲负閲戯紝浠栫殑瀛愬瓩鍚庝唬渚块兘浠ラ噾涓哄銆傛讳箣锛岄瓘瀛鐨勭敱鏉鏈夊绉嶈娉曪紝鍏朵腑鏈涓哄父瑙佺殑鏄舰澹板瓧璇淬傛澶栵紝閲戝涔熸槸榄忓鐨涓涓潵婧愩
  • 璋佽兘鍛婅瘔鎴戦綈椴佺嚂闊╄档榄忕Е杩欎簺鏄ョ鎴樺浗鏃舵湡鍥藉悕鐨勭敱鏉?
    绛旓細鍒版垬鍥藉垵骞达紝鍙斿甫鐨12涓栧瓩璧佃鑷仈鍚榄忔皬銆侀煩姘忎笁瀹跺垎鏅嬶紝寤虹珛璧靛浗銆傝嚦浠栫殑瀛欏瓙璧电睄鏃讹紝姝e紡鑾峰緱浜嗗懆鐑堢帇鐨勬壙璁わ紝涓庨煩銆侀瓘涓ゅ骞跺垪涓鸿渚傚叕鍏冨墠222骞达紝璧靛浗涓虹Е鍥芥墍鐏紝鍏剁帇瀹よ吹鏃忓拰骞虫皯鐧惧绾风悍浠ュ浗鍚嶄负濮擄紝绉拌档姘忋傜嚂锛氬鏍规函绁 锛屽嚭鑷К濮擄紝鏄粍甯濈殑鍚庝唬銆傞粍甯濇湁鍚庡悕寮冿紝鏄懆鏈濈殑濮嬬銆傚懆姝︾帇...
  • 涓浗36涓姘鐨勭敱鏉鎴戜笉鏁㈢浉淇¤繖浜涘姘忛兘鏈夌殗瀹よ缁
    绛旓細鍛ㄥ垵闄堝涓昏鏄紦铔傜浉浼犺儭鍏弧鏄笁鐨囦簲甯濅箣涓铏炶垳鐨勫悗浠c傛埓姘忚タ鍛ㄥ垵骞达紝骞冲畾姝﹀簹涔嬩贡鍚庯紝灏佷簡鍟嗘湞鏈唬鍥界帇鐨勫彅鐖讹紝鍦ㄥ晢鏈濇晠閮借捣鍏碉紝寤虹珛浜嗕互鍟嗕笜涓洪兘鍩庣殑瀹嬪浗銆傛潕鏉濮濮嬬濞堕檲鍙婂叾濂冲効涓哄锛岀敓涓嬫潕闀跨锛屽悗鍦ㄤ粠鍖汇傛潕闀跨鐨勫効瀛愬彨鏉庡悓寰枫傚悓寰风殑鏇惧瓩鏉庣瀹楋紝琚懆搴风帇灏佸湪鍙ゅ幙銆傛俯濮撴枃鍑鸿嚜澶嶅鏂囷紝...
  • 榄忓鏉戠殑鏉戝悕鐢辨潵
    绛旓細鏄庢湞涓囧巻骞撮棿,榄忓鐢变簯鍗楄縼鏉ュ眳浣,鍙栧悕榄忓.娓呭垵鏇村悕涓轰笂搴勯瓘瀹,瑙f斁鍚庡鍚嶉瓘瀹躲
  • 姹熻嫃鎵窞鏈村腑榄忓簞鐨勭敱鏉
    绛旓細鐩镐紶锛屽湪600澶氬勾鍓嶏紝榄忓搴勪竴甯﹁繕鏄竴鐗囪尗鑼殑鑽掕崏婊┿傛槑娲鍒濆勾锛1368锛夛紝鍏村寲鐭ュ幙寰愬+璇氫负鎵╁ぇ绮敯锛屾嫑闆嗘祦浜′汉澹紝鍔ㄥ憳鑻忓窞銆佹槅灞变竴甯︾殑绉绘皯鍒拌繖閲屾潵绛戝缓瀹跺洯锛屾彃鑽変负鏍囷紝鍨﹁崚绉嶇伯銆傛渶鏃╂潵杩欓噷鐨勬槸榄忋佺帇銆佺灴銆佹潹鍥涘銆傚洜榄忓鏄涓涓埌鐨勶紝鏁呭簞鍚嶅彇涓衡滈瓘搴勨濄備互鍚庯紝榄忓鍥犲彈鏄庢湯閾查櫎鈥滈瓘...
  • 濮撴皬鐨勬潵婧鍜屽巻鍙叉槸浠涔?
    绛旓細鎹爺绌讹紝涓崕鍙ゅ鏉ユ簮浜庡浘鑵惧磭鎷滐紝绯绘皬鏃忓窘鍙锋垨鏍囧織銆備腑鍗庡彜濮撶殑鏈鍒濇潵婧愶紝鏄熀浜庘滃ぉ閬撯濈殑鍘熷瀹楁暀宕囨嫓銆佸浘鑵惧磭鎷滀笌绁栧厛宕囨嫓銆傚師濮嬪浘鑵惧磭鎷滄槸涓崕鍙ゅ鐨勬牴婧愩傚ぇ閲忓彜浠f枃鐚綈璇佷簡杩欎竴瑙傜偣銆傚悓涓涓鍏堢箒琛嶇殑鍚庝唬绉颁负瀹楁棌銆傚姘忔渶鏃╄捣婧愪簬閮ㄨ惤鐨勫悕绉版垨閮ㄨ惤棣栭鐨勫悕瀛椼傚畠鐨勪綔鐢ㄤ富瑕佹槸渚夸簬杈ㄥ埆閮ㄨ惤涓笉鍚...
  • 榄忓涓庝粈涔堝鏄笘浠
    绛旓細娌℃湁榄忓涓庡摢涓涓嶉氬鐨勮娉曘備腑鍥芥皯闂翠笉鑳介氬鐨勫崄澶у姘 濡備粖锛屼腑鍥借繕瀛樺湪鏌愪簺濮撴皬涔嬮棿涓嶉氬鐨勪緥瀛愶紝鑰屼箣鎵浠ヤ笉閫氬锛屽ぇ閮芥簮浜庡巻鍙叉垨灏忚涓殑鍥戒粐瀹舵仺锛屾紨缁庤嚦浠婏紝涓嶅皯浠や汉鍟肩瑧鐨嗛潪銆傚綋鐒朵簡锛岀幇鍦ㄧ殑骞磋交浜猴紝鏃╁氨鎶婅繖浜涚蹇屾墧鍒颁節闇勪簯澶栦簡锛屼絾鏄簡瑙d竴涓嬶紝涔熸病鏈夊澶勩傜涓浣嶏細鈥滄湵鈥濆拰鈥滄潕鈥濅笉...
  • 涓囧姘鐨勭敱鏉
    绛旓細涓囧璧锋簮 涓囧婧愭柤鍛ㄦ湞濮鐜嬪,浠栦滑鐨勫悗瑁斾腑鍏堝悗鏈変袱鎴夸汉鏀瑰涓轰竾銆 鍛ㄦ枃鐜嬬鍗佷簲涓嫭鐢熷瓙闃块珮琚懆姝︾帇鍒嗗皝鍒版瘯鍦,浜虹О姣曞叕楂樸傛瘯鍏珮鍚庤涓湁涓瘯涓囨瘯涓囧瓙瀛欐湁鐨勬敼濮撻瓘,鏈夌殑鏀瑰涓,鎵浠ユ瘯涓囨垚浜榄忓銆佷竾濮撳绁栥 闊╁姘鐨勭敱鏉? 涓銆佸姘忔簮娴 闊(H谩n 闊)濮撴簮鍑烘湁浜: 1銆佸嚭鑷К濮,涓哄攼鍙旇櫈涔嬪悗瑁...
  • 扩展阅读:魏姓最旺男孩名字 ... 魏姓最完整的辈分 ... 魏姓辈分查询表 ... 魏姓皇帝一共36位 ... 姓魏的中央官员 ... 魏姓龙年男宝宝起名 ... 魏姓不能和哪个姓通婚 ... 魏姓最完整的家谱 ... 魏姓的祖先是谁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